三角形多边形、十字相乘法
七年级多边形知识点公式
七年级多边形知识点公式多边形是我们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由若干个线段构成的闭合图形,常见的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
在学习多边形时,掌握其知识点和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七年级多边形的知识点和公式。
1. 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它由三条线段构成。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公式:(1)三角形面积公式设三角形的底为a,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S为:S = 1/2 × a × h(2)三角形周长公式设三角形三边长度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周长L为:L = a + b + c(3)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即a²+b²=c²。
2. 四边形四边形是指由四条线段构成的图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等。
不同种类的四边形,其面积和周长的公式也不同。
举个例子,常见的矩形就拥有以下公式:(1)矩形面积公式设矩形的长为a,宽为b,则矩形的面积S为:S = a × b(2)矩形周长公式设矩形的长为a,宽为b,则矩形的周长L为:L = 2 × (a + b)3. 多边形多边形是指由n(n≥3)条线段构成的闭合图形。
除了三角形和四边形之外,更高阶的多边形常见的有五边形、六边形等等。
不同种类的多边形,其面积和周长的公式也不同。
以正五边形为例:(1)正五边形面积公式设正五边形的边长为a,则正五边形的面积S为:S = (5 × a²) / (4 × tan(π/5))(2)正五边形周长公式设正五边形的边长为a,则正五边形的周长L为:L = 5 × a以上只是部分七年级多边形的知识点和公式,要全面掌握多边形知识点和公式,还需要学生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多加练习。
在学习多边形的过程中,大家不仅要掌握公式,还要注重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多边形大师。
十字相乘法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是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的重要方法.一个二次三项式2ax bx c ++,若可以分解,则一定可以写成1122()()a x c a x c ++的形式,它的系数可以写成12a a 12c c ,十字相乘法就是用试验的方法找出十字线两端的数,其实就是分解系数a ,b ,c ,使得:12a a a =,12c c c =,1221a c a c b +=,2()()()x a b x ab x a x b +++=++.这个方法的要领可以概括成16个字“头尾分解,交叉相乘,求和凑中,试验筛选”. 若24b ac -不是一个平方数,那么二次三项式2ax bx c ++就不能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 注意:十字相乘法只适用于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有些多项式为了能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一般需经过下面两个步骤:⑴将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降幂排列,将这个多项式看成是关于这个字母的二次三项式. ⑵若系数为分数,设法提出一个为分数的公因数,使括号内的多项式成为整系数,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例1】分解因式256x x ++1123256(2)(3)x x x x ∴++=++【例2】分解因式210173x x -+2531-- 210173(23)(51)x x x x ∴-+=-- 【例3】分解因式2216312m mn n --11621- 2216312(2)(16)m mn n m n m n ∴--=-+【例4】分解因式()2233kx k x k +-+-1k 13k -()2233(1)(3)kx k x k x kx k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练习100题(1) 22321845m mn n --(2) 22784830x xy y +-(3) 245428y y --+(4) 2295835x xy y -++ (5) 284236x x --+ (6) 22108272a ab b +-(7) 22186939m mn n --(8) 2232526m mn n ---(9) 22169318x xy y +-(10) 239272a a +-(11) 22186954x xy y --(12) 2288012a a -- (13) 28307x x -+ (14) 22161612m mn n +- (15) 214644x x +- (16) 22334542m mn n +- (17) 22555832a ab b --(18) 22323x x -- (19) 222575126x x --(20) 2242740a ab b --(21) 2232428m mn n +-(22) 22348192x x --(23) 22411514x x ++(24) 2201060x x --(25) 2248448a a --(26) 22965233x xy y --(27) 2812x x --(28) 214143204x x ++(29) 2107214n n -+- (30) 22101545m mn n +- (31) 2551424n n +- (32) 22275427m mn n --- (33) 2309824x x -+ (34) 22268872m mn n -+- (35) 22204642x xy y --(36) 21314x x +- (37) 23215050x x -++(38) 232860b b --+(39) 2218633x x -+(40) 260464b b ++(41) 219698144x x --(42) 22122214a ab b --+(43) 2232328a ab b -+-(44) 2163670x x --+(45) 26040195x x --(46) 21538361x x --+(47) 22123420a ab b ++ (48) 2830x x -++(49) 22183934x xy y --+(50) 22396112a ab b ++ (51) 224512970x xy y +-(52) 22919712a ab b ++ (53) 221510988x xy y -++(54) 2221527m mn n --- (55) 22209157m mn n ---(56) 2262727m mn n -+-(57) 222011575x xy y ++(58) 2229480b b -++(59) 2238434a ab b +-(60) 2192300x -(61) 2701715x x --(62) 296990x x ++(63) 22182296a ab b --+(64) 2244315x xy y -+(65) 22997655x xy y --(66) 242135132x x +- (67) 251015x x --+ (68) 22122210x xy y ---(69) 22681072a ab b +- (70) 22138966m mn n -+-(71) 222868x x -- (72) 2218184x xy y -+(73) 2260733x x ++(74) 22381957a ab b +-(75) 244939x x --(76) 23635100n n +-(77) 22084612x x +-(78) 2480256x x ---(79) 227714445x xy y +-(80) 224495a ab b --(81) 243406x x -+(82) 22186939x xy y --(83) 2284448m mn n ++ (84) 2155550a a -+ (85) 220150130x x -+- (86) 212121304x x -+-(87) 265487a a ++ (88) 236222a a --- (89) 2210448m mn n --+(90) 223411642a ab b -+- (91) 242220n n +-(92) 226636a ab b --+(93) 22145230m mn n ++(94) 2905214b b +-(95) 228015670x xy y ++(96) 2169036x x +-(97) 26135x x +-(98) 2135512y y -+(99) 2210176a ab b -++(100) 22787130x x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练习100题答案(1)(23)(1615)m n m n-+ (2)6(135)()x y x y-+ (3)2(14)(21)y y-+-(4)(95)(7)x y x y-+-(5)2(6)(43)x x-+-(6)2(54)(9)a b a b-+ (7)3(313)(2)m n m n-+ (8)2(23)(8)m n m n -++ (9)(163)(6)x y x y-+(10)(34)(1318)a a-+ (11)3(29)(32)x y x y-+(12)4(71)(3)a a+-(13)(41)(27)x x--(14)4(2)(23)m n m n-+ (15)2(711)(2)x x-+ (16)3(2)(117)m n m n+-(17)(52)(1116)a b a b+-(18)(17)(19)x x+-(19)3(1514)(53)x x-+(20)(8)(45)a b a b-+(21)4(87)()m n m n-+ (22)2(1312)(98)x x-+ (23)(314)(81)x x++ (24)10(23)(2)x x+-(25)12(21)(4)a a+-(26)(121)(83)x y x y-+ (27)(28)(29)x x+-(28)(217)(712)x x++ (29)2(7)(51)n n---(30)5(23)(3)m n m n-+ (31)(54)(116)n n+-(32)27()()m n m n-++ (33)2(154)(3)x x--(34)2(1318)(2)m n m n ---(35)2(107)(3)x y x y+-(36)(14)(1)x x+-(37)2(5)(165)x x--+(38)4(45)(23)b b--+ (39)(73)(311)x x--(40)2(32)(101)b b++(41)2(149)(78)x x+-(42)2(37)(2)a b a b-+-(43)8(2)(2)a b a b---(44)2(27)(45)x x-+-(45)5(23)(613)x x+-(46)(319)(519)x x-+-(47)2(65)(2)a b a b++ (48)(815)(2)x x-+-(49)(32)(617)x y x y--+(50)(133)(34)a b a b++ (51)(157)(310)x y x y-+(52)(7)(1312)a b a b++ (53)(8)(151)x y x y--+ (54)(3)(29)m n m n-++ (55)(43)(519)m n m n -++ (56)3(23)(3)m n m n---(57)5(5)(43)x y x y++(58)2(118)(5)b b-+-(59)2()(1917)a b a b+-(60)12(45)(45)x x+-(61)(145)(53)x x+-(62)3(6)(35)x x++(63)2(3)(916)a b a b-+-(64)(4)(115)x y x y--(65)(91)(115)x y x y-+ (66)3(1411)(4)x x-+ (67)5(3)(1)x x-+-(68)2(65)()x y x y-++(69)(47)(173)a b a b+-(70)(131)(6)m n m n---(71)2(111)(4)x x+-(72)2(32)(3)x y x y--(73)(133)(201)x x++(74)19(23)()a b a b+-(75)(13)(43)x x-+ (76)(45)(920)n n-+ (77)2(132)(83)x x-+ (78)4(16)(4)x x-++ (79)(715)(113)x y x y+-(80)(115)(4)a b a b-+ (81)(14)(29)x x--(82)3(313)(2)x y x y-+(83)4(23)(4)m n m n++(84)5(35)(2)a a--(85)10(213)(1)x x---(86)(419)(316)x x---(87)(51)(137)a a++(88)2(91)(21)a a-++ (89)2(512)(2)m n m n -+-(90)2(3)(177)a b a b---(91)2(32)(75)n n-+(92)6(3)(2)a b a b-+-(93)2(3)(75)m n m n++(94)2(97)(51)b b+-(95)2(107)(45)x y x y++(96)2(83)(6)x x-+(97)(15)(9)x x+-(98)(133)(4)y y--(99)(2)(103)a b a b--+(100)(910)(313)x x--+第11页共11页。
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
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引言数学中的十字相乘法公式是一种用来求两个多位数相乘的方法,它能简化复杂的乘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十字相乘法公式,并给出相关的公式和解释说明。
什么是十字相乘法公式十字相乘法公式是一种通过交叉相乘和进位相加的方法来计算两个多位数的乘法。
通过将两个多位数的各位数进行相互的乘法运算,并将结果按照一定规则的排列,最后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十字相乘法公式的公式和解释1.公式:AB×CD=(A×C)×100+(A×D)×10+(B×C)×10+(B×D)解释:将两个多位数AB和CD的每个位上的数进行相互的乘法运算,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结果。
举例:求解23乘以48的结果。
[十字相乘法步骤](–首先,将AB和CD的个位数23和48进行乘法运算得到4和24。
–其次,将AB和CD的十位数2和4进行乘法运算得到8和96。
–最后,按照公式的顺序将结果相加,即4×100+8×10+ 24×10+8=1104。
2.公式:AB×CD=(A×C)×102+(A×D)×101+(B×C)×101+(B×D)×100解释:将两个多位数AB和CD的每个位上的数进行相互的乘法运算,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结果,并通过乘以10n的方式得到最终结果。
举例:求解36乘以25的结果。
–首先,将AB和CD的个位数6和5进行乘法运算得到30。
–其次,将AB和CD的十位数3和2进行乘法运算得到6和60。
–最后,按照公式的顺序将结果相加,并通过乘以10n的方式得到最终结果,即6×102+60×101+6×101+30×100=900+600+60+30=1590。
3.公式:AB×CD=(A×100+B)×(C×100+D)=A×C×10000+(A×D+B×C)×100+B×D解释:将两个多位数AB和CD先进行分解,然后进行乘法运算,最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八年级上册数学必考题型
八年级上册数学必考题型
八年级上册数学必考题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与三角形有关的边和角:考察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的基本性质和计算。
2. 多边形:考察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对角线等性质和计算。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考察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应用。
4.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考察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轴对称的应用。
5. 等腰三角形:考察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应用。
6. 幂的运算:考察幂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例如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等。
7. 整式整除:考察整式的约简和整除规则,例如最大公因式、最小公倍式等。
8. 乘法公式:考察常用的乘法公式,例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9. 因式分解:考察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提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
10. 分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考察分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例如分式的约分、通分、加减乘除等。
此外,还有函数与图像、数轴与坐标系、一次方程(组)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也是八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种题型中。
因此,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题型。
十字相乘法的运算方法
分解二次项系数(只取正因数):
2=1×2=2×1;
分解常数项:
3=1×3=3×1=(-3)×(-1)=(-1)×(-3).
用画十字交叉线方法表示下列四种情况:
1 1
╳
2 3
1×3+2×1
=5
1 3
╳
2 1
1×1+2×3
=7
╳
2 6
1X6+2X1=8 8>7不成立继续试
第二次
1 2
╳
2 3
1X3+2X2=7所以分解后为:(x+2)(2x+3)
a1 c1
╳
a2 c2
a1c2+a2c1
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1c2+a2c1,若它正好等于二次三项式ax2+bx+c的一次项系数b,即a1c2+a2c1=b,那么二次三项式就可以分解为两个因式a1x+c1与a2x+c2之积,即
a^2+bx+c=(a1x+c1)(a2x+c2).
像这种借助画十字交叉线分解系数,从而帮助我们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通常叫做十字相乘法.
上式的常数12可以分解为3×4,而3+4又恰好等于一次项的系数7,所以
上式可以分解为:x^2+7x+12=(x+3)(x+4)
又如:分解因式:a^2+2a-15,上式的常数-15可以分解为5*(-3).而5+(-3)又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2,所以a^2+2a-15=(a+5)(a-3).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15篇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1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
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1、要提高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完整版)十字相乘法
完整版)十字相乘法在进行因式分解时,首先要考虑能否提取公因式,然后再考虑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最后考虑分组分解法。
对于还能继续分解的多项式因式,仍然要用这一步骤反复进行。
以上步骤可以用口诀来概括:“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合适,四种方法反复试,结果应是乘积式”。
二次三项式是指多项式ax+bx+c,其中a为二次项,b为一次项,c为常数项。
例如,x-2x-3和x+5x+6都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
在多项式x-6xy+8y中,如果把x看作常数,它就是关于y的二次三项式;如果把y看作常数,它就是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
同样地,在多项式2ab-7ab+3中,如果把ab 看作一个整体,它就是关于ab的二次三项式。
还有多项式(x+y)+7(x+y)+12,把x+y看作一个整体,就是关于x+y的二次三项式。
十字相乘法是一种分解二次三项式的方法。
对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x+(a+b)x+ab=(x+a)(x+b),方法的特征是“拆常数项,凑一次项”。
当常数项为正数时,把它分解为两个同号因数的积,因式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当常数项为负数时,把它分解为两个异号因数的积,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
例如,对于7x+(-8x),我们可以得到原式=(x+7)(x-8)。
另外,对于x^2-10x+16,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x-2)(x-8)。
对于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ax^2+bx+c=a1x^2+(a1c2+a2c1)x+c1c2=(a1x+c1)(a2x+c2),它的特征是“拆两头,凑中间”。
当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提出负号,使二次项系数为正数,然后再看常数项;常数项为正数时,应分解为两同号因数,它们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常数项为负数时,应将它分解为两异号因数,使十字连线上两数之积绝对值较大的一组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
例如,对于-2x+(-8x),我们可以得到原式=-10x,而对于2x^2-11x-6,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2x+1)(x-6)。
多边形的性质与计算方法
多边形的性质与计算方法多边形是平面几何中具有多条边的图形,常见的多边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每种多边形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多边形的性质,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
一、三角形1.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其性质如下:a.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b.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90度。
c.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且三个内角均为60度。
d.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且两个底角相等。
2. 三角形的计算方法a. 周长: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b. 面积:根据海伦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可以计算得到其面积。
二、四边形1. 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是具有四条边的多边形,常见的四边形包括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其性质如下:a.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均为直角。
b.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其四边均相等且四个角均为直角。
c.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 四边形的计算方法a. 周长: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b. 面积:不同类型的四边形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
三、五边形五边形是具有五条边的多边形,最常见的五边形是五角星。
由于五边形较特殊,其性质和计算方法相对复杂,我们只介绍其基本性质。
1. 五边形的性质a. 五边形的内角和: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度。
b. 五边形的对角线:五边形的对角线是连接不相邻顶点的线段。
2. 五边形的计算方法a. 周长:五边形的周长等于五条边的长度之和。
b. 面积:五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分解成三角形或其他简单形状的面积来计算。
综上所述,多边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与其边数和角度有关。
通过了解不同多边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在几何问题的解决中。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一、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三角形是封闭图形)(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3)首尾顺次相接★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4、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平分三角形的面积)(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 1/2×底×高注意:三角形的高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其交点也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
★5、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稳定性(1)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2)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3)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Δ”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ΔABC”,读作“三角形ABC”。
★7、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初二数学学霸笔记(上册)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n-·180°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个三角形.②n边形共有(3)2n n-条对角线.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5.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第十三章轴对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概念: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基本性质:⑴对称的性质: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①点P (,)x y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 (,)x y -.②点P (,)x y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 (,)x y -.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3.基本判定: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基本方法: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运算:⑴同底数幂的乘法:ma a ⨯⑵幂的乘方:()n m mn a a = ⑶积的乘方:()nn n ab a b =2.整式的乘法:⑴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为积的因式.⑵单项式⨯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个项后相加.⑶多项式⨯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每个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每个项后相加.3.计算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⑵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2222a b a ab b -=-+4.整式的除法:⑴同底数幂的除法:m n m n a a a -÷=⑵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作为商的因式.⑶多项式÷单项式:用多项式每个项除以单项式后相加.⑷多项式÷多项式:用竖式.5.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式子因式分解.6.因式分解方法:⑴提公因式法:找出最大公因式.⑵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②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③立方和:3322()()a b a b a ab b +=+-+④立方差:3322()()a b a b a ab b -=-++⑶十字相乘法:()()()2x p q x pq x p x q +++=++⑷拆项法⑸添项法第十五章 分式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1.分式:形如A B,A B 、是整式,B 中含有字母且B 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3.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4.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5.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7.分式的四则运算:⑴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 b a b c c c±±= ⑵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 a c ad cb b d bd±±= ⑶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 c ac b d bd⨯= ⑷分式的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用字母表示为:a c a d ad b d b c bc÷=⨯= ⑸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为:n n n a a b b⎛⎫= ⎪⎝⎭ 8.整数指数幂:⑴m n m n a a a +⨯=(m n 、是正整数)⑵()nm mn a a =(m n 、是正整数) ⑶()nn n ab a b =(n 是正整数)⑷m n m n a a a -÷=(0a ≠,m n 、是正整数,m n >) ⑸nn n a a b b⎛⎫= ⎪⎝⎭(n 是正整数) ⑹1n n a a -=(0a ≠,n 是正整数) 9.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10.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初中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教学教材
初中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初中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顶点和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各条边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度。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的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的内角.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度.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
⑵边角边(SAS):。
⑶角边角(ASA):。
⑷角角边(AAS):。
⑸斜边、直角边(HL):。
4.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上.第十三章轴对称1.基本概念: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 .⑸等边三角形: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基本性质:⑴轴对称的性质:①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上.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①点P(,)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②点P(,)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 .②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都相等,都等于度。
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
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摘要:一、引言二、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简介1.公式定义2.公式结构三、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的应用1.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求解多项式因式分解四、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的推导1.推导过程2.关键步骤解析五、总结正文:一、引言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是数学中一种非常实用的公式,广泛应用于一元二次方程和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求解。
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公式的定义、结构、应用以及推导过程。
二、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简介1.公式定义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又称“双十字相乘法”,是一种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它利用两个十字交叉相乘的形式,将方程的系数与常数项分别填入,从而得到两个括号的形式,进一步求解方程。
2.公式结构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具有简洁的结构。
它包含两个部分: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常数项。
通过这两个部分的交叉相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双括号的形式,即(ax + b)(cx + d),其中a、b、c、d 分别代表方程的系数与常数项。
三、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的应用1.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可以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 + bx + c = 0,其中a、b、c 分别为方程的系数,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将方程的系数与常数项填入公式,得到两个括号的形式(ax + b)(cx + d),从而进一步求解方程。
2.求解多项式因式分解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同样适用于求解多项式因式分解。
假设我们有一个多项式:f(x) = ax + bx + c,其中a、b、c 分别为多项式的系数,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将多项式的系数与常数项填入公式,得到两个括号的形式(ax + b)(cx + d),从而实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四、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的推导1.推导过程数学十字相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相对简单。
首先,我们需要将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常数项填入公式,得到两个括号的形式(ax + b)(cx + 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3)如图:线段,,AC BC AC 是三角形的边.点,,A B C 是三角形的顶点.,,A B C ∠∠∠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ABC ∆的三边,有时也用,,a b c 来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 用a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用b 表示,顶点C 所对的边AB 用c 表示.(4)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相等的两条边AB 和AC 叫做腰,另一边BC 叫做底边,两腰与底边的夹角B ∠和C ∠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腰的夹角A ∠叫做顶角.(6)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7)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8)如图1,从ABC ∆的顶点A 向它所对的边BC 所在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高.即:AD BC ⊥.(9)如图2,连接ABC ∆的顶点A 和它所对的边BC 的中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即:12BD CD BC ==. (10)如图3,在ABC ∆中,画A ∠的平分线AD ,交A ∠所对的边BC 于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角平分线.即:12BAD CAD BAC ∠=∠=∠.ACBbac腰腰底边CB A(11)三角形有三条高.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的内部于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的外部于一点,叫做垂心.(12)三角形有三条中线.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交于三角形的内部于一点,叫做重心.(13)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交于三角形的内部于一点,叫做内心.(14)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1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16)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大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1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 (1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 ∆”表示,直角三角形ABC 可以写成Rt ABC ∆. (2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1)如图,把ABC ∆的一边BC 延长,得到ACD ∠.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2)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23)如果一个多边形由n 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n 边形.(24)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如图1的A ∠,B ∠,C ∠,D ∠,E ∠是五边形ABCDE 的5个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如图2中的1∠是五边形ABCDE 的一个外角.(25)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如图,AC AD 是五边形ABCDE 的两条对角线.(26)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7)一般地,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3)n -条对角线,它们将n 边形分为(2)n - 个三角形,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2n ︒⨯-.图3DD图2图1DABCA BCC BA DC B A 图2图1EDC B A ED C B A EDCBA(28)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n -⨯︒.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公式:()32n n -. (29)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3)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4)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例如,如图ABC ∆和DEF ∆全等,记作ABC ∆≌DEF ∆.其中点A 和点D ,点B 和点E ,点C 和点F 是对应顶点;AB 和DE ,BC 和EF ,AC 和DF 是对应边;A ∠和D ∠,B ∠和E ∠,C ∠和F ∠是对应角.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①三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②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③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④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对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⑤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7)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8)角平分线的判定:如果一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角的平分线上.D E F C B A第十三章: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3)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圆(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长方形(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菱形(2条对称轴).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7)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如果一个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8)点关于x 轴对称,x 不变,y 互为相反数.如:()2,3-和()2,3;()4,3--和()4,3-.点关于y 轴对称,y 不变,x 互为相反数.如:()2,3-和()2,3--;()4,3--和()4,3-.点关于原点对称,x ,y 都互为相反数.如:()2,3-和()2,3-;()4,3--和()4,3. (9)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条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1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是60︒. (1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4)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5)路径最短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在直线l 上找一点C ,使得AC BC +最短.造桥选址问题:在河岸a 与河岸b 之间,造一道垂直于两河岸的桥,使得 AE DE DB ++路径最短.归纳: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把已知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择.作法:过直线l 作关于点A 的对称点A',连接A'B 交直线l 于点C ,所以点C 即为所求.即:AC+BC 路径最短.l作法:过点A 作AF ⊥河岸a ,截取AC 等于河宽,连接BC交河岸b 于点D ,过点D 作DE ⊥a ,垂足为点E ,连接AE ,所以DE 即为所求.即:AE+DE+DB 路径最短.b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 n m n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例:527x x x ⋅=; 2131n n n xx x ++⋅=; ()347x x x -⋅=-.特别地:()()2323;.x x x x -=-=-(2)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m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例:()()()532215263610=10.x x x x -=---=-; ;(3)积的乘方: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nn n ab a b =(n 为正整数).例:()3333228;a a a =⋅= ()()()333226228;x x x -=-⋅=-()22232326224339ab a b a b ⎛⎫⎛⎫-=-⋅⋅=- ⎪ ⎪⎝⎭⎝⎭.(4)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先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例:()()()()()223535315a b a a a b a b --=-⨯-⋅⋅=⎡⎤⎣⎦ ;()()()()()32262627225858540x xy x xy x x yx y -=⋅-=⨯-⋅⋅=-⎡⎤⎣⎦ .(5)单项式乘多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222324314341124x x x x x xx -+=-+-⨯=-- ;()22232221211122323223ab ab ab ab ab ab ab a b a b ⎛⎫-⋅=⋅+-⋅=-⎪⎝⎭ .(6)多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例:()()()()22312332112362372x x x x x x x x x x x ++=⋅+⨯+⋅+⨯=+++=++ ;()()222288898x y x y x xy xy y x xy y --=--+=-+ ; ()()2232222333x y x xy y x x y xy x y xy y x y +-+=-++-+=+ . 特别地:()()22a b b a -=- ;()()33a b b a -=--.(7)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mnm na a a-÷=(0a ≠,,m n 都是正整数,并且m n >).例:835x x x ÷= ;()83835x x x x x -÷=-÷=- .(8)规定: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010a a =≠ .例:02=1 ; (01=1- ;()03.14=1π- .(9)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例:()()()32323223231231234a b x ab a a b b x a x ÷=÷⋅÷⋅÷⋅= ; ()42343212872874x y x y x y xy --÷=÷⋅⋅= ; ()5345431215155153a b c a b ab c ab c ---÷=-÷=-⎡⎤⎣⎦ .(10)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例:()323221263312363334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656565ab a a ab a a a b -÷-=÷--÷-=-+ .(11)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22a b a b a b +-=- .例:()()()22232323294x x x x +-=-=- ; ()()()()22222224x y x y x y x y -+--=--=- ;()()()()()22222221524544541y y y y y y y y y y y +---+=--+-=---+=-+.(12)完全平方公式: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a b a ab b +=++ ;()2222a b a ab b -=-+ .例:()()()222224424168m n m m n n m mn n +=+⋅⋅+=++ ;2222111122224y y y y y ⎛⎫⎛⎫-=-⋅⋅+=-+ ⎪ ⎪⎝⎭⎝⎭ ;22222323322942434433169x y x x y y x xy y ⎛⎫⎛⎫⎛⎫⎛⎫⎛⎫-=-⋅⋅+=-+ ⎪ ⎪ ⎪ ⎪ ⎪⎝⎭⎝⎭⎝⎭⎝⎭⎝⎭ .总结: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其实是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特殊应用.(13)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即:“正”变“负”,“负”变“正”. 例:()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总结:添括号法则和去括号法则有类似之处,上式从右往左的变形就是去括号.(13)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111x x x -+-因式分解整式乘法.(14)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成公因式与另一因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例:()32322812423a b ab c ab a bc +=+; 2a ()b c +()3b c -+()b c =+()23a -.(15)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即:()()22a b a b a b -=+-.例:()()()22249232323x x x x -=-=+-; ()()()()()()()224422222222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32111a b ab ab a ab a a -=-=+-.(16)完全平方式因式分解: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即:()2222a ab b a b ++=+;()2222a ab b a b -+=-.例:()()2222162494243343x x x x x ++=+⨯⋅+=+;()()()222222244442222x xy y x xy yx x y y x y ⎡⎤-+-=--+=--⋅⋅+=--⎣⎦;()()22222363323ax axy ay a x xy y a x y ++=++=+;()()()()()222212362666a b a b a b a b a b +-++=+-⨯++=+-.(17)公式法: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的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就可以得到用于分解因式的公式,用来把某些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18)十字相乘法:将式子()2x p q x pq +++化为()()x p x q ++的形式的因式分解叫做十字相乘法.例:()()271025x x x x ++=++;()()22842x x x x --=-+; 2712y y -+()3y =-()4y -;()()271892x x x x +-=+-.(19)注意:因式分解时,有公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公式法因式分解,再考虑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做到彻底分解,直到不能分解为止.第十五章:分式(1)分式: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分式AB中,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特别地:22,x x x x都是分式,不能约分.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3)分式值为0的条件:①分子为0;②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在分式A B 中,若AB有意义,则0B ≠; 若0A B =,则0,0A B =≠;若0A B >,则00A B >⎧⎨>⎩或00A B <⎧⎨<⎩; 若0AB <,则00A B >⎧⎨<⎩或00A B <⎧⎨>⎩.(4)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0A A C A A C C B B C B B C⋅÷==≠⋅÷,其中,,A B C 都是整式. 例:332x x x x xy xy x y ÷==÷ ; ()()2222333336632x xy x x xy x y x x x x+÷++==÷; ()2222222a b b a b ab b a a b a b-⋅--==⋅. (5)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例:()()2222333336632x xy x x xy x yx x x x+÷++==÷.(6)最简分式:分式经过约分后,其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像这样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例:2x y ,2x y x+.例:2322255153a bc ac ab c b -=- ;()()()22233936933x x x x x x x x +---==++++ ;()()()222661262333x y x xy y x y x y x y --+==--- .(7)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例:232a b 和2a bab c -;2222333222bc bc a b a b bc a b c ⋅==⋅,()2222222222a b a a b a ab ab cab c a a b c -⋅--==⋅. 25x x -和35x x +;()()()2225221055525x x x x x x x x x ++==--+-,()()()2235331555525x x x x xx x x x --==++--.(8)最简公分母:在分式的通分中,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例:232a b 和2a bab c -;2222333222bc bc a b a b bc a b c ⋅==⋅,()2222222222a b a a b a ab ab cab c a a b c -⋅--==⋅. 最简公分母为:222a b c .25x x -和35x x +;()()()2225221055525x x x x x x x x x ++==--+-,()()()2235331555525x x x x xx x x x --==++--. 最简公分母为:()()55x x +-.(9)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式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10)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a c a cb d b d ⋅⋅=⋅;ac ad a d b d b c b c⋅÷=⋅=⋅. 例:3324423263x y xy y x x y x ⋅==; 32233222222254422425105ab a b ab cd ab cd bd c cd c a b a b c ac -÷=⋅=-=--; ()()()()()()()22222224411214221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21117497777mm m m m m m m m ÷=⋅-=---+-+ ; ()()2225353232259225325953533535335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1)分式的乘方: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即:nn n a a b b⎛⎫= ⎪⎝⎭.例:()()22224222224393a b a b a b c c c -⎛⎫-==⎪⎝⎭; 32263323333392622248a b a c a b d c a b cd d a c d a a cd ⎛⎫⎛⎫÷⋅=⋅⋅=- ⎪ ⎪--⎝⎭⎝⎭ . (12)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即:ab a bc c c ±±=;a c ad bc ad bc b d bd bd bd±±=±=. 例:()()()222222223532532333x y x y x x y x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2211232323234232323232323232349p q p q p q p q p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其中22449pp q -也可以写成()()42323p p q p q +-.(13)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4)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mnm na a a +⋅=(,m n 是整数);②()nmmn a a =(,m n 是整数); ③()nn nab a b =(n 是整数). (15)规定:()110nnn a a a a -⎛⎫==≠ ⎪⎝⎭.简称:底数互为倒数,指数互为相反数.例:1111222-⎛⎫== ⎪⎝⎭;()221242-⎛⎫-=-= ⎪⎝⎭;()1111222-⎛⎫-=-=- ⎪⎝⎭ . (16)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n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正整数.例:60.00000257 2.5710-=⨯;90.000000001023 1.02310-=⨯;9110nm m -=.观察0的个数,n 比0的个数多1.(17)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例:90603030v v =+-;572x x =-.(18)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这也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19)一般地,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为0,因此应做如下检验: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例:233x x =- ; ()()31112x x x x -=--+ . 解:()332x x -= 解:(法一)()()131112x x x x x x --=---+ 392x x -=()()13112x x x =--+ 329x x -= ()()()3112x x x -=-+9x = 23x += 检验:当9x =时,()3540x x -=≠. 1x =∴9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检验:当1x =时,()()120x x -+=.∴原分式方程无解.()()31112x x x x -=--+解:(法二)()()()2123x x x x +--+= ()22223x x x x +-+-= 23x += 1x = 检验:当1x =时,()()120x x -+=.∴原分式方程无解.(20)分式的化简求值.例:先化简,再求值22244242x x x x x x -+-÷-+,其中12x =.解原式()()()()222222x x x x x x -+=⋅+--12x =- 当12x =时,原式121322==-- .(21)实际应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sv t= ;在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检验.。
数学笔记——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1)元素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三角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边:AB、BC、CA三角形的角:∠A、∠B、∠C(2)三角形用符号“△”表示;上图的三角形记作△ABC.在三角形△ABC中,∠A的对边BC用a表示;∠B的对边AC用b表示;∠C的对边AB用c表示。
2、三角形的分类3、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高:一个点向它的对边作的垂线。
如图:AD为三角形ABC的高(2)中线:一个点向它的对边的中点所作的角平分线。
如图:AD为三角形ABC的中线(3)角平分线: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的线如图:BE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4)三角形的五心①垂心:三条高的交点②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③外心:三角形外切圆的圆心④重心:即三条中线的交点⑤旁心:即三角形两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11.2 与三角形相关的角1、三角形的内角(1)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的外角(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①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他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②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③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多边形(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内角即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3)多边形的外角即由多边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临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4)凸多边形:画出多边形任意一条边所在的直线,如果这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就是凸多边形。
(5)正多边形:即所有角相等,边相等的多边形(6)对角线的数量:当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时,对角线的数量为:n(n-3) 22、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1)当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时,内角和为(n-2)×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3)多边形单个内角的角度:当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时,单个内角为:(n-2)×180°2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即两个可以完全重合的图形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如△ABC与△DEF)记作△ABC≌△DEF(在写成数学语言的时候要求将对应点写在相同位置)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十字相乘法
在数学其他领域的应用
线性代数: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用于求解概率分布 微积分:用于求解极限和导数 几何学:用于求解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十字相乘法的原理
第三章
十字相乘法的数学原理
原理:通过将方程组中的两 个方程相乘,得到新的方程 组
十字相乘法是一种解二元一 次方程组的方法
新的方程组可以通过十字相 乘法进行求解
几何学:十字相 乘法可以用于解 决几何问题,如 解三角形、解四
边形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十字相乘法 可以用于解决概 率论与数理统计 问题,如计算概
率、期望等。
微积分:十字相 乘法可以用于解 决微积分问题, 如求导、积分等。
十字相乘法的实际应用
第六章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简化计算过程
观察题目,找出两个因数 找出两个因数的公因数 利用公因数进行分解 利用分解后的结果进行计算 得出答案
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注意事项: a. 确保两个因式的符号相同 b. 确保两个因式的系数相同 c. 确 保两个因式的常数项相同
a. 确保两个因式的符号相同 b. 确保两个因式的系数相同 c. 确保两个因式的常数项相同
常见错误: a. 混淆因式的符号 b. 混淆因式的系数 c. 混淆因式的常 数项 d. 混淆十字相乘法的步骤和顺序 e. 混淆十字相乘法的应用范围
a. 混淆因式的符号 b. 混淆因式的系数 c. 混淆因式的常数项 d. 混淆十字相乘法的步骤和顺序 e. 混淆十字相乘法的应用范围
十字相乘法的扩展
第五章
十字相乘法可以快速、准确 地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二人教版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人教版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的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
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二人教版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初二人教版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1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1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1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1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1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2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2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2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2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2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3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3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3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3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4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4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4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4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4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5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5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5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5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5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5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5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5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5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5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6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6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6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初二人教版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2一、轴对称图形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十字相乘法定义
十字相乘法定义【最新版】目录1.十字相乘法的定义和含义2.十字相乘法的基本原理3.十字相乘法的运算步骤4.十字相乘法的应用举例5.十字相乘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正文十字相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计算方法,主要用于求解两个数的乘积,特别是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十字相乘法的定义、原理、运算步骤以及应用举例。
首先,我们来了解十字相乘法的定义。
十字相乘法,又称为“交叉相乘法”或“对角线相乘法”,是一种求解两个数乘积的高效算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数拆分成两个整数相乘的形式,然后通过交叉相乘再相加的方式求得结果。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十字相乘法的基本原理。
十字相乘法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将两个数拆分成两个整数,然后通过对角线相乘再相加的方式求得结果。
例如,求解 23×17,可以将 23 拆分成 20+3,将 17 拆分成 10+7,然后进行交叉相乘,即 (20×10)+(20×7)+(3×10)+(3×7),最后将四个乘积相加得到结果 391。
然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十字相乘法的运算步骤。
以求解 23×17 为例,具体的运算步骤如下:1.将两个数拆分成两个整数,例如 23 拆分成 20+3,17 拆分成10+7。
2.对角线相乘,即 (20×10)+(20×7)+(3×10)+(3×7)。
3.将四个乘积相加,即 200+140+30+21=391。
接着,我们来看一个十字相乘法的应用举例。
例如,求解 35×48,我们可以将 35 拆分成 30+5,将 48 拆分成 40+8,然后进行交叉相乘,即 (30×40)+(30×8)+(5×40)+(5×8),最后将四个乘积相加得到结果1680。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十字相乘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十字相乘法的优点在于运算速度快,尤其是在求解较大数的乘积时,其效率更高。
十字相乘法不等式举例
十字相乘法不等式举例
十字相乘法不等式,也称为四项不等式,是计算理论中一种常见的不等式。
它来自于十字乘积,要求将其中一个四元组(a,b,c,d)乘法变换为另一个,使得其边
缘上可以得到相应的不等式。
十字相乘法不等式的几种典型应用如下:
1、由宽度和高度确定的面积不等式:已知矩形的边长分别为a,b,面积S=ab,则ab>0,可以用十字相乘法不等式给出:a=ac/b,ac>0,b=bd/a,bd>0。
2、由三边长度确定的三角形不等式: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分别为a,b,c,则
a+b>c,可以用十字相乘法不等式给出:a=ab/c,ab>0,b=bc/a,bc>0,c=ca/b,ca>0。
3、由宽度和高度及周长确定的椭圆不等式:已知椭圆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a,b,周长为C,则a+b>C,可以用十字相乘法不等式给出:a=acb/2C,acb>0,
b=bcb/2C,bcb>0,C=Cab/2C,Cab>0。
综上,可以看出,十字相乘法不等式是几何图形中一种常见的存在,可以用它来确定多边形的范围,用来求解一些非常复杂的几何问题。
当然,在解决上诉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此类不等式,可以有效地把复杂的几何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等式,从而使疑难问题的解决更加易于理解并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级: 七 科 目: 数学 课 题:_ 第七章和第九章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流程: 1、 教学目标2、 教学考点、重点、难点归纳3、 典型例题4、 基础训练题5、 知识应用题6、能力提高与拓展题三角形多边形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 )A 一个锐角B 两个锐角C 一个钝角D 一个直角 2.已知a>b>c>0,则以a 、b 、c 为三边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 ) A b+c>a B a+c>b C a+b>c D 以上都不对3.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能够铺满地面不留缝隙的是( ) A 正八边形和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 C 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 D 六边形;4.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 5. 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 090︒<<︒α B. 60180︒<<︒α C. 6090︒≤<︒α D. 60180︒≤<︒α 6. 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奇数,其中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1997,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3 B. 4 C. 5 D. 6 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② 直角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③ 有两个600内角的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④ 有这样的三角形,它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内,另一条高线在三角形外。
A 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B 只有②③是正确的C 只有②是正确的D 只有③是正确的 8. 如图,在∆A B C 中,D 是BC 上一点,若∠=∠B C ,∠=∠13,则∠1与∠2的关系为( ) A. ∠=∠122 B. ∠+∠=︒12180 C. ∠+∠=︒132180 D. 312180∠-∠=︒ AB DC 3 2 19.如图7-11,三角形ABC 中,AD 平分∠BAC ,EG ⊥AD ,且分别交AB 、AD 、AC 及BC 的延长线于点E 、H 、F 、G ,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10.如图7-12,在三角形ABC 中,∠1=∠2,G 为AD 的中点,延长BG 交AC 于E .F 为AB 上的一点,CF ⊥AD 于H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1)AD 是三角形ABE 的角平分线. (2)BE 是三角形ABD 边AD 上的中线. (3)CH 为三角形ACD 边AD 上的高.A .1个B .2个C .3个D .0个二.填空题1.已知:等腰∆ABC 的周长为10cm , 底边长为 y cm , 腰长为x cm , 腰长x 的 取值范围是 。
2.n 边形有一个外角是600,其它各外角都是750,则n= 3.n 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则n=4. 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且||()a b a bc -+--=3202,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__________ 5. 如图,已知∠=︒A80,(1)若点O 为两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 OC ________;(2)若点O 为两条高的交点,∠=B OC ___________。
AOB C6.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12345678,,,,则∠+∠=E F ____________ DAB CE F 78 6 5 4 3217.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 ,(1)若其中一边长为6cm ,则腰长为_________;(2)若其中一边长为5cm ,则腰长为__________8. 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2m 条对角线,m 边形没有对角线,k 边形有k 条对角线,则()n km -=_________ 9. 如图,∆A B C 的面积等于122c m ,D 为AB 的中点,E 是AC 边上一点,且A E E C =2,O 为DC 与BE 交点,若∆D B O 的面积为acm 2,∠C E O 的面积为bcm 2,则a b -=____________ 图7-12图7-11AB CDE O三.解答、证明题1.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等于187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3.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D ⊥BC ,BE ⊥AC ,CF ⊥AB ,BC =16,AD =3,BE =4,CF =6,你能求出三角形ABC 的周长吗?4、探究规律:如图1,已知直线m ∥n ,A 、B 为直线n 上的两点,C 、P 为直线m 上的两点。
(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2)如果A 、B 、C 为三个定点,点P 在m 上移动,那么无论P 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 与△ABC 的面积相等; 理由是:nm第26题图1OBA PC第26题图2EDC BA第26题图3NMEDCBA解决问题:如图2,五边形ABCDE 是张大爷十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的示意图,经过多年开垦荒地,现已变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图3中折线CDE )还保留着,张大爷想过E 点修一条直路,直路修好后,要保持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与承包时的一样多。
请你用有关的几何知识,按张大爷的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
(不计分界小路与直路的占地面积)(1)写出设计方案,并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 (2)说明方案设计理由。
因式分解的一点补充——十字相乘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地运用十字相乘法把某些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难点:灵活运用十字相乘法因分解式。
一、 导入新课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x 2+(p+q )x+pq 这类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这类式子的特点是: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
因此,我们得到x 2+(p+q )x+pq=(x+p )(x+q).课前练习: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x 2+2 x+15 2.(x+y )2-8(x+y )+48; 3.x 4-7x 2+18; 4.x 2-5xy+6y 2。
答:1.-(x+3)(x-5); 2.(x+y-12)(x+y+4); 3.(x+3)(x-3)(x 2+2); 4.(x-2y )(x-3y )。
我们已经学习了把形如x 2+px+q 的某些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也学习了通过设辅助元的方法把能转化为形如x 2+px+q 型的某些多项式因式分解。
对于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如何因式分解呢?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即把某些形如ax 2+bx+c 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二、新课例1 把2x 2-7x+3因式分解。
分析:先分解二次项系数,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再分解常数项,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右上角和右下角,然后交叉相乘,求代数和,使其等于一次项系数。
分解二次项系数(只取正因数):2=1×2=2×1; 分解常数项:3=1×3=3×1=(-3)×(-1)=(-1)×(-3)。
用画十字交叉线方法表示下列四种情况:1 1 1 3 1 -1 1 -32 ×3 2 × 1 2 × -3 2 × -11×3+2×1 1×1+2×3 1×(-3)+2×(-1) 1×(-1)+2×(-3) =5 =7 = -5 =-7经过观察,第四种情况是正确有。
这是因为交叉相乘后,两项代数和恰等于一次项系数-7。
解 2x 2-7x+3=(x-3)(2x-1)。
一般地,对于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如果二次项系数a 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a=a 1a 2,常数项c 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c=c 1c 2,把a 1,a 2,c 1,c 2排列如下: a 1 c 1 a 2 × c 2a1c2 + a2c1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1c2+a2c1,若它正好等于二次三项式ax2+bx+c的一次项系数b,即a1c2+a2c1=b,那么二次三项式就可以分解为两个因式a1x+c1与a2x+c2之积,即ax2+bx+c=(a1x+c1)(a2x+c2)。
像这种借助开十字交叉线分解系数,从而帮助我们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通常叫做十字相乘法。
例2把6x2-7x-5分解因式。
分析:按照例1的方法,分解二次项系数6及常数项-5,把它们分别排列,可有8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其中的一种2 13 ×-52×(-5)+3×1=-7是正确的,因此原多项式可以用直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解6x2-7x-5=(2x+1)(3x-5)。
指出:通过例1和例2可以看到,运用十字相乘法把一个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往往要经过多次观察,才能确定是否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对于二次项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也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这时只需考虑如何把常数项分解因数。
例如把x2+2x-15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是1 -31 × 51×5+1×(-3)=2所以x2+2x-15=(x-3)(x+5)。
例3把5x2+6xy-8y2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多项式可以看作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把-8y2看作常数项,在分解二次项及常数项系数时,只需分解5与-8,用十字交叉线分解后,经过观察,选取合适的一组,即1 25 ×-41×(-4)+5×2=6解5x2+6xy-8y2=(x+2y)(5x-4y)。
指出:原式分解为两个关于x,y的一次式。
例4把(x-y)(2x-2y-3)-2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多项式是两个因式之积与另一个因数之差的形式,只有先化简,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把变形后的多项式再因式分解。
问:两个乘积的式子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最简便?答:第二个因式中的前两项如果提出公因式2,就变为2(x-y),它是第一个因式的二倍,然后把(x-y)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乘法运算,可把原多项式变形为关于(x-y)的二次三项式,就可以用址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了。
解(x-y)(2x-2y-3)-2=(x-y)[2(x-y)-3]-2 1 -2=2(x-y)2-3(x-y)-2 2 ×+1=[(x-y)-2][2(x-y)+1]1×1+2×(-2)=-3=(x-y-2)(2x-2y+1)。
指出:把(x-y)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因式分解,这又是运用了数学中的“整体”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