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树林和草原12.树林和草原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树林和草原》ppt课件
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我的天 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 空气多么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 么芬芳!……
幕
朦胧地发亮
降
月亮正升起
临
下面靠右边,闪耀着
村子里的灯
了
你现在正在阴凉的地方,呼吸着芬芳的湿气;你觉 得很舒服,可是你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辣的,在阳光底 下仿佛颜色发黄了。
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我的天啊, 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空气多么 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芬芳!……
太阳就要落下去。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 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看上去是温暖的;鲜 红的光辉随着露水散落在不久以前还洒满了淡金色光线的 林边草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 影子……
2、按照该顺序,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这 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时 黎明时候
间
在阳光底下
顺
太阳越升越高 黄昏来临了
序
夜幕降临了
景物
特点
草、树枝
清新、湿润
空气,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林
虽然凉爽,但炎热已经逼近
草、空气、橡树、水泡、丛 空气新鲜清爽,景物欢快
林四周的一切
明亮
晚霞、雾气、树木、丛林、景物变换,空气清新 干草垛、星
升
底升起 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
越
辣的,在阳光底下仿佛颜 色发黄了
高
暴风雨过去了,四周一切 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
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
黄
太阳就要落下去
昏
空气清澈,远处笼罩 着一片柔和的雾气,鲜红
来
的光辉散落在草地上
临
树上、丛林和高高的干 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
202X秋语文版语文七上第12课《树林和草原》ppt课件
耀着村子里的灯
温馨
抢答
• 1.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杰出作家,《猎人笔记是》 他的成名作。
• 2.本文以时间 为顺序描写了五个时间段的景物,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俄罗斯草原上独特的 夏 日风光,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热爱和赞之美情,这五个 时间段分别是 黎明时、候 在阳光底、下 太阳越升越高 、黄昏来临 、夜幕降临 。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10时25分3秒 上午10时25分 10:25: 0321.4.28
• 谢谢观赏
•
•
You made my day!
•我 们 , 还 在 路 上 … …
在阳光底下仿佛颜色发黄了 • 暴风雨过去了,四周一
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
炎热
黄昏来临
• 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 太阳就要落下去 • 空气清澈,远处笼罩着 一片柔和的雾气,鲜红 的光辉散落在草地上
树上、丛林和高高的干 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 • 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 出颤抖的闪光来
幽静
夜幕降临
• 黑糊糊的丛林上, 天际朦胧地发亮
树林和草原
(俄)屠格涅夫
-
作者简介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 成名作是《猎人笔记》,批判了残酷 的农奴制度。本课文节选自屠格涅夫 的特写集《猎人笔记》的最后一篇 《树林和草原》。 本课文节选自屠格 涅夫的特写集《猎人笔记》的最后一 篇《树林和草原》。
生字生词
漫(màn)步 苦艾(ài) 榛(zhēn)树 穹(qióng)隆 荞(qiáo)麦 蔓(màn)草 青苔( tái) 贪婪( lán):追求,不知足。 灼( zhuó)人:形容极热。火烧、火烫。 清澈( chè):水清而透明。 濡( rú)湿:沾湿、潮湿。 铿锵( kēng qiāng):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头晕(yū )目眩(xuàn ):昏迷,神志不清晰。 朦胧( mnénglóng):形容光线模糊不清。
语文:3.12《树林和草原》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3.12《树林和草原》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顺序;(二)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优美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领略了朱自清描绘的春景之美,欣赏过老舍济南冬天的诗情画意,走进那闲适、安静的竹林深处人家,大自然神奇的美通过作家的生花妙笔,涓涓滴滴沁入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俄国杰出作家屠格涅夫也是写景高手,他擅长于描写自然风景,今天我们就来读读他的《树林和草原》,去看看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二)整体感知1文学常识简介。
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杰出作家。
一生四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特写、戏剧、诗歌等各种体裁的作品,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他因此被放逐。
课文节选自《猎人笔记》的最后一篇。
2朗读全文,体会文中写景的特色。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正音:榛(zhēn)树穹(qióng)隆蕴(yùn)蓄蘑(mó)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谈自己阅读后的整体感受)3回顾所学课文,总结写景文章的基本特点。
(特征突出、顺序清楚、描摹生动、情景交融)(由学生归纳概括,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就写景文章的表现特点,结合本文谈自己的认识。
(引导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角度、表达意见的语言)(特征、顺序、语言、情感等方面)5朗读全文。
(注意朗读技巧的运用:停顿、重音、速度)(三)具体感知1根据对全文思路的把握,要求学生明确本文写景顺序。
时间顺序(要求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句——语言标志)(列表)2结合“思考与练习二”,体会作者善于抓住特征描写大自然的特点。
表示时间的语句景物特点黎明时候(草)) (清新、湿润)(树枝)在阳光底下(空气) (虽然凉爽,但炎热(橡树林……红光) 已经逼近) 太阳越升越高(草、空气、橡树、水(空气新鲜清爽,泡、丛林四周的一切) 景物欢快明亮) 黄昏来临了(晚霞、雾气、树木、(景色变换,丛林、干草垛、星) 空气清新) 夜幕降临了(丛林、月亮、灯火) (温馨)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并从中概括出景物特点,训练其理解概括能力。
树林和草原ppt课件
树林和草原ppt课件《树木和草原》1教材分析《树林和草原》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是以写景为主,目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或对精彩段落和篇章的背诵,来深入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学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2学情分析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因此,任何文学作品所传递给读者的美的感受,都离不开语言的推敲锤炼。
而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干瘪、随意,空洞无物,是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
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的屠格涅夫写的这篇优美的散文,尽显出语言优美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优美语言的品读,也是希望让学生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真情实感的有效尝试。
3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领略体会到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朗读和分析,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2.通过质疑、合作、探究,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品读语言中学会写作散文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求,确立了以上目标。
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分析,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写作。
【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
5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新认识了一位朋友《树林和草原》,大家都谈了对她的初步印象,大家愿意再走近看看她吗?《树林和草原》这篇散文描写了 __草原上从黎明到夜幕降临之后的美丽的景色,可以说在屠格涅夫的笔下,每个时间段都是那么地吸引人。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树林和草原》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树林和草原》教案
语文:第12 课《树林和草原》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学法点悟]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学生在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时,可以采用圈点勾画法;在品味作品语言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
[来源:Z_xx_]
[整体感知]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什幺地方,哪个季节的风光?文章是按照什幺顺序来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在学习作品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
质疑:文章描绘了什幺地方,哪个季节的风光?
解惑:文章描绘了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来源:ZXXK]
质疑:文章按照什幺顺序来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解惑: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有层次地写出各种景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
在早晨是”沾满露珠”,这令人欢畅;在阳光照耀下,尚还凉爽,但炎热迫近;当”太阳越升越高时”,天气热了起来,雷雨过后,空气清新,一切都欢快明亮;黄昏来临了,空气清澈;夜幕降临,非常温馨。
【语文版】语文七上:第12课《树林和草原》ppt课件(1)
❶生难字。
灌.木(guàn)
痕.迹(hén)
濡.湿(rú)
轧.轧(yà) 苦艾.(ài) 荞.麦(qiáo)
狭.长(xiá) 镰.刀(lián) 蕴.蓄.(yùn xù)
贪婪.(lán) 榛.树(zhēn) 清澈.(chè)
穹.隆(qióng) 疾.驰(jí) 铿.锵.(kēng qiā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❷多音字、形近字。
晕((yyūùnn))头月晕晕
暑(shǔ)暑假 署(shǔ)署名
蓝(lán)蓝色 篮(lán)摇篮
❸词语积累。 ①濡湿:潮湿。 ②头晕目眩:多指昏迷,神志不清晰。 ③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④穹隆: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 ⑤朦胧:形容光线模糊不清。
12.树林和草原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 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树林和草原》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树林和草原?课文全解内容预览:12.树林和草原【根底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榛zh n:落叶乔木 ,叶子互生 ,圆形或倒卵形 ,雄花黄褐色 ,雌花鲜红色 ,结球形坚果。
果仁可以吃 ,也可榨油 ,这种植物的果实 ,通称榛子。
穹:穹隆 ,借指天空。
穹qi ng苍:天空。
黑黝y u黝:光线昏暗 ,看不清楚。
二、相关背景:关于作者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 ,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 ,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 ,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1843年春 ,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 ,二人建立深厚友谊。
1847~1851年 ,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
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 ,包括25个短篇故事 ,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 ,深刻揭露了地主外表上文明仁慈 ,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 ,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
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 ,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 ,将其拘捕、放逐。
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 ,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
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 ,所不同的是 ,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
?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 ,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 ,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
语文:第12课《树林和草原》教案1(语文版七年级)
语文:第12课《树林和草原》教案1(语文版七年级)第一篇:语文:第12课《树林和草原》教案1(语文版七年级) 第12课《树林和草原》[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学法点悟]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学生在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时,可以采用圈点勾画法;在品味作品语言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
[整体感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什么地方,哪个季节的风光?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在学习作品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质疑:文章描绘了什么地方,哪个季节的风光?解惑:文章描绘了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质疑: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解惑: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有层次地写出各种景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
在早晨是“沾满露珠”,这令人欢畅;在阳光照耀下,尚还凉爽,但炎热迫近;当“太阳越升越高时”,天气热了起来,雷雨过后,空气清新,一切都欢快明亮;黄昏来临了,空气清澈;夜幕降临,非常温馨。
质疑: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本文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解惑:这篇文章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准确而且生动。
[语言揣摩]1、“您的脚在沾满露珠的发白的草上踩出绿色的脚印。
”这句话准确地描写了猎人清晨漫步时的情景,语言清新,再融合着猎人“欢畅”的体验,这脚印如诗行般呈现在读者面前。
2、“您拨开湿漉漉的灌木,聚积起来的温暖夜气一下子向您扑面而来;空气中到处洋溢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香甜;远处有密密的一片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红红的亮光;天气尚还凉爽,但已可觉出炎热的迫近。
“这段文字以简洁、细腻、清新的笔触写出七月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寓情于景。
3、“……不,这是月亮要升起来了。
在下边的右方已经闪耀着村里的灯火……终于见到了您寄宿的农舍。
您通过那小窗子可看到铺着白桌布的桌子,点着的蜡烛,菜饭……这是夜幕降临时的景物描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树林和草原》课件 语文版
炎热
黄昏来临
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 太阳就要落下去
空气清澈,远处笼罩着 一片柔和的雾气,鲜红 的光辉散落在草地上 树上、丛林和高高的干 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
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 出颤抖的闪光来
幽静
夜幕降临
黑糊糊的丛林上, 天际朦胧地发亮
月亮正升起
下面靠右边,闪 耀着村子里的灯
1.注音或写汉字。(8 分)
灌.木( guàn )
痕.迹( hén )
濡.湿( rú )
轧轧.( yà ) 苦 ài( 艾 ) 荞.麦( qiáo )
狭.长( xiá ) 镰.刀( lián ) 蕴.蓄.( yùn xù )
贪 lán( 婪 ) 榛.树( zhēn ) 清 chè( 澈 )
穹.隆( qióng ) 疾.驰( jí ) 铿.锵.(kēng qiāng )
6.综合性学习。(10分) 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 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 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 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 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 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 成语。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注音、组词。(6 分)
(yūn)头晕 晕(yùn)晕车
语文版语文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2课《树林和草原》ppt课件(1)
施润泽滩阙遇友
【学习目标】
1、 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3、 赏析小说精妙的艺术手法。
字音
• 嘉靖.(jìng) 辏.集(cîu) 喧 阗.(tián) 趱.步(zǎn) 两 锭.(dìng) 牯.牛(gǔ) 鬻.身 (yù) 恁.样(nân) 缫.丝 (sāo) 绵纩.(kuàng) 停 桡.(ráo) 蒿.恼(hāo) 齑.粉 (jī) 朝膳.(shàn) 刁 蹬.(dēng) 嫡亲(dí)
划分结构
•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施润泽拾金不 昧
• 第二部分:第6—18自然段 施润泽滩阙遇 友
• 第三部分:第19—21自然段 施润泽掘地得 金
通假字
• 细员.匀紧(通“圆”) • 叶遂短阙.(通“缺”) • 取出被来丹.好(通“摊”) • 不敢担.误在此(通“耽”)
词类活用
• 名词作状语 • 蜂.攒蚁.集(像蜜蜂一样,像蚂蚁一样)
教材分析
• 《施润泽滩阙遇友》选自《醒世恒言》, 由明代冯梦龙编写,本文是“三言”中最 具有明代中叶时代特征的作品。明代嘉靖 到万历年间,我国江南特别是长江三角洲 一带,出现了封建经济相当繁荣的景象: 许多新兴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 丝织业为主的手工业生产飞速发展。本文 具体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城镇的繁荣状况 以及手工业者的思想、情感、愿望,是 “三言”中唯一从经济领域描写手工业者 的作品。
学科网
例6、一个瓶中装满食用油,油的质量是2kg,油 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可装多少千克的水 (食用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导入新课
• 我国有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讲的是什么道理? 爱财之心,人皆有之。 但发财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绝不可昧 着良心见利忘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体 现这个道理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施复施 润泽最大优点就是拾金不昧,正因如此, 他的命运得到一次又一次的人生转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林和草原一、教学目标:1. 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2. 感受文章优美的景物描写,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
3. 引导学生领悟写景成功的要领。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第一课时,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2. 第二课时,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灌木:成熟植株在3 m以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濡(rú)湿:沾湿、潮湿。
蕴yùn蓄:积蓄或包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
苦艾(ài):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
荞(qiáo)麦: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赤质柔。
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
花色白或淡红。
果瘦三角形,有棱。
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
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头晕(yūn)目眩(xuàn):头发昏,眼发花。
轧: yà倾轧(排挤)、轧道机(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gá轧帐(结算)、轧朋友(结交);zhá轧钢(用机器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
)轧轧(yà):拟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镰刀lián :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右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稻谷,在江南的一些农村现在还有广泛的使用。
铿(kēng)锵(qiāng):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蔓(màn)草:生有长茎能缠绕攀缘的杂草。
泛指蔓生的野草榛zhēn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结球形坚果。
果仁可以吃,也可榨油,这种植物的果实,通称榛子。
隐藏:藏起来不让发现。
贪婪lán: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苔: tái青苔; tāi舌苔(舌上的垢腻。
)颤动:chàn dòng急促而频繁地振动穹隆(qióng):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
穹:借指天空。
穹qióng苍:天空。
蘑(mó)菇:亦称“蘑菰”、“蘑菰蕈”。
食用菌类的通称。
清澈(chè):水清而透明。
草垛:整齐地堆积成的草堆。
颤抖:哆嗦,发抖。
疲倦:疲乏,困倦。
黑糊糊: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朦胧(ménglóng):形容光线模糊不清。
三、课文朗读:四、课文导语:风景处处有,只要你有一颗美丽的心,你就能看见风儿从你身边悄悄经过,听见一朵朵花开怀大笑,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
五、常识(分发)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
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
课文节选自《猎人笔记》的最后一篇。
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
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
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
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
《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
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
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
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
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
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yǐ nǐ 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
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用来比喻女子美丽)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六、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1、主要内容与情感基调:本文写盛夏树林草原一天中的景色。
屠格涅夫曾经说过:“纵然你并不生来就是猎人,但你总是爱好自然和自由的,因此你也不能不羡慕我们猎人。
”情感基调:喜爱大自然。
2. 猎人是什么时候看到这些美景的?结合“思考与练习二”,体会作者善于抓住特征描写大自然的特点。
“黎明的时候”“在阳光底下”“太阳越升越高”“黄昏来临了”“夜幕降临了”,明确作者写景的顺序——时间顺序)屠格涅夫(1818—1883),非常擅长描写自然风景,日月星辰,天空白云,晨光暮蔼,雨露风霜,湖光山色,树林草原,花香野草,禽兽鱼虫,在他的笔下无不显得诗趣盎然,情味无穷。
托尔斯泰赞他:“只要他描上三笔两笔,自然景物就会冒出芬芳。
”3、按照该顺序,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黎明时候:景物——白露沾湿的草濡湿的树枝特点——清新、湿润在阳光底下:景物——空气中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特点——虽然凉爽,但炎热已经逼近太阳越升越高:景物——草立刻干了静止的空气中发散出火辣辣的热气橡树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水泡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辣的,在阳光底下仿佛颜色发黄了暴风雨过去了,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这种时晴时雨的夏季天气,你能用一句诗来形容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晴)却有情(晴)。
也可以用一句民谚来形容: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特点——空气新鲜清爽,景物欢快明亮。
黄昏来临了:景物——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太阳就要落下去▲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什么时间的景物?(提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描述了黄昏来临时晚霞的特点。
)空气清澈,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鲜红的光辉散落在草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特点——空气清新夜幕降临了:景物——黑糊糊的丛林上,天际朦胧地发亮月亮正升起闪耀着村子里的灯▲“当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树木、灌木丛、高高的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一颗星星在落日的火海里燃烧着,颤动着’,猎人带着疲倦快步回到有蜡烛、有菜饭的农舍。
”这是幅什么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这是幅意境优美的黄昏图,充满生活的喜悦,蓬勃的活力,散发出来的是那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与自然相契合的诗意。
)文章脉络特点——宁静温馨4.文章是如何有层次地描写草地的?(提示:在早晨是“沾满露珠”,当“太阳越来越高时”就“很快变干了”,乌云涌来时青草“顿时变暗”,雷雨过后又“显得多么欢快明亮”。
这样有层次地写出草地随天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准确而生动地勾画出了俄罗斯夏日草原的独有风光。
5、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本文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这篇文章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准确而且生动。
6、语言揣摩A、“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
”这句话准确地描写了猎人清晨漫步时的情景,语言清新,再融合着猎人“欢畅”的体验,这脚印如诗行般呈现在读者面前。
B、“你用手拨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蓄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甜;远处有一片茂密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天气还凉爽,但是已经觉得炎热逼近了。
”这段文字以简洁、细腻、清新的笔触写出七月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寓情于景。
C、“……不,这是月亮正在升起。
而那下面靠右边,已经闪耀着村子里的灯火……终于到达了你的屋子。
隔着窗子你可以看到铺着白桌布的餐桌,燃烧着的蜡烛、晚餐……”这是夜幕降临时的景物描写。
朴实的语言中充满了温馨和生活的喜悦。
其他可以分析的佳句:你现在正在阴凉的地方,呼吸着芬芳的湿气;你觉得很舒服,可是你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辣的,在阳光底下仿佛颜色发黄了。
太阳就要落下去。
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看上去是温暖的;鲜红的光辉随着露水散落在不久以前还洒满了淡金色光线的林边草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7、讨论“思考与练习三”(该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省略号的含义,发挥想象力,补充省略的内容)A、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
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
空气多么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芬芳!……B、太阳落下去了;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A、作者省略的是雨后阳光下除了清新的空气、芬芳的草莓和蘑菇之外,其他“愉快地闪耀着亮光”的景物。
可以联系前文的景物描写,想想这些景物在阳光下会是怎样的情态,并请学生尝试描述。
B、这里作者省略的是对“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具体景色的描绘,这种闪光是怎样的呢?你能不能想象一下,进行一番描述?这种情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8、文中的“你”指谁?采用第二人称有什么作用?(采用第二人称,读者好像感到自己就在树林里草原上,增强读者的亲历感。
)9.读完后,每人说一句话:猎人的幸福是——,他看见了——的美丽景色。
(要点提示:猎人的幸福是自由自在、走进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美。
他看见了濡湿的树枝、沾着白露的草叶、芳香的空气……火焰般燃烧的晚霞、傍晚的雾霭等美景)小结:猎人的幸福不是打猎,猎人的幸福是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濡湿的树枝,沾着白露的草叶,充满植物芳香清新的空气,像火焰般燃烧的晚霞,傍晚的雾霭,颤抖的星星,甚至森林中的雷电和暴风雨,都让猎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10.探究写景成功的要领。
生1:我觉得是因为屠格涅夫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而且还抓住了不同时间段不同景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