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对智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象棋对智力的发展
象棋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虽然历来补目为小道,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这个文明古国里世代相传,并成为了古代琴棋书画中的一个不可缺的教育因素。直至今日仍对我们的教育也是起着促进的作用。
象棋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愉乐功能。
大脑,使参加者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它的棋子造型生动,棋盘色彩分明,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在对局时,人的大脑始终受到棋局的冲击,要求对弈者集中精力、反应快速、公平竞争,使对弈者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国际
象棋是循序渐进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学校。它能够养成严守秩序的思维、培养注意力、发展记忆力。”国外在国际象棋进课堂的很多教学实践中证明,青少年在中小学期间或者在学前阶段参加国际象棋训练并坚持一段时间的,与同龄者相比在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创造能力和意志力方面更为出色,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也比从未参加棋类训练的学生优秀。但是,国际象棋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一直被视为一项智力方面的竞技性体育项目,其教育方面所产生独到的功能一直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虽然国际象棋在教育方面所产生的作用被人们所发觉,但目前国内还没有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实验。
现代社会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求把学生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放到突出的地位,只有提高了能力,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去解决将来他们可能遇到的种种新问题。未来各国智力的竞争要比经济力量竞争更为重要,国民的智力水平就是国力的标志。因此,“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国际象棋进入中小学课堂的研究意义在于寻求一条开发青少年智力的有效途
一、象棋的起源
象棋历史悠久,具体诞生于何年,史无明文记载,考其历史,《楚辞.招魂》有“昆蔽象棋”之语,到底是象牙之棋,还是今日之象棋,模棱难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象棋诞生二宝应元年(公元六七二年)明间传说,北宁初,赵匡世外道人陈抟曾弈于华山,并立下赌约,若赵胜则随宋王辅佐社稷,作“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若陈胜,则将华山输与陈抟作静养修炼之地。最终的残局,双方各二炮二兵二士,且位置相同,此残局以宋王败告终。无论采用何说,象棋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经久不衰。
二、象棋的教育功能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发展学生的下列4种能力最为重要: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这4种能力便是现今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象棋教学正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一项很好
的教育活动。另外,还有如下因素能够协助其发挥作用:(1)象棋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很好的智力游戏,是优秀文化遗产,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学问和经验;(2)象棋具有数学基础,而数学是科学技术语言和组织思想的基本工具,同时,象棋能发展识别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智力和分析力,这是个人成长所有因素的基础;(3)象棋鼓励健康竞争和集体活动,可以提高棋手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4)象棋鼓励有目的的不断学习、认真准备、自我估价和个人进展。它能充分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掌握实际逻辑(9~10岁)和理论逻辑(11~12岁)能力;使学生开始对时间和空间产生感性上的见解;对学生集中注意力、遵守纪律和规则能起到较大作用。它能使学生注重道德规范,加强尊重及相互尊敬的概念。
三、发展的现状
让象棋进课堂在理论上来说在我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开发学生的认识及判断能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教会他们大胆而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同时,象棋的竞技特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养成积极向上的好习惯。教育的心理教育与其他竞技项目有着共性,其基本内容和任务有以下几点:(1)培养兴趣;(2)培养有意注意力;(3)培养持久力;(4)培养自信心;(5)培养自学性;(6)培养树立远大目标。象棋是最好的智力体操,其总体思路或行棋落子,都是复杂综合的心智活动。人们往往忽视它的教育启智功能和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作用。
象棋可培养人良好的意志品质。其比赛规则的“摸子走子,落子无悔”,就要求弈棋者通盘慎重,作决定要果断。举棋不定是缺乏自信心和果断性的表现。悔棋是棋品和规则所不容许的,是出尔反尔没有定见的表现。大型比赛的限时和读秒给人一种紧迫感,容不得优柔寡断,但仍须谨小慎微。棋逢对手的比赛双方,几乎都进人了气功状态,意念守一不分神,坚韧顽强不懈,千变万化难捉摸,绝对优势也会因意志品质薄弱,一着不慎导致全盘皆输。它全凭棋艺和心智,而绝非随机的运气。
象棋可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棋艺提高到一定阶段,常可见下蒙棋,即只用口说着法而不见棋抨与棋子。当然有争执时仍须凭记忆一一落子在抨上。棋艺与记忆及想象之关系极为密切,没有人棋艺高而心智差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象棋是极严密的逻辑思维,每动一子都可能影响全盘局势和应变机会,充满了思维辩证哲学。虽有担子炮、巡河车稳定,当头炮、鸳鸯马无敌的口头禅,但仍象打拳摔跤一样,没
有绝招,各有解法。车横冲直撞,攻杀防守最得力,“担子炮气死双车”,直线运动受阻。马
行进虽慢,却是曲线思维,有八面威风之称,拐子马常出奇制胜。炮为跳跃思维,须凭借炮架子方能逞威.兵卒最慢,有不怕死精神,步法极讲精细。象源于古代战象,又与宰相之相同音,巡回于界河之内,与荷戟之士相配合,防守有力。心理学理论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就有一种方法叫过滤性分析,该方法在象棋局中得到最充分地体现。
象棋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棋艺的长进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同步,开展健康的娱乐活动
寓教于乐,应该提倡。是否也应列人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计划之内,我看值得探讨。
目前,中国的中小学生存在三大不足:一是学习动力;是学习组织能力;三是学习毅力。要想克服这三大不足,可以通过开展棋类活动,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自觉学习、科学学习和顽强有效学习的人。”把象棋作为一种教学来开展,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四、7—14岁儿童智力、非智力因素和能力发展的特点
心理研究表明从人类智力发展的全部历史来看,它遵循着一条基本规律,即人类智力由低级水平向高能水平发展,是通过物化的智力生产和传播实现的,其总趋势是随着物化的智力的加速度发展而加速发展。7~14岁学生具备了具体运算思维,是一种低级的、不完整的逻辑思维。12~15岁青少年期出现了形成运算思维,即逐步达到成人的逻辑水平。在这一期间,学生智力发展表现为:智力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性为主要形式,但这种以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成分的智力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智力发展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或转折期发生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主要表现在思维发展上,主要从洞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发展中表现出来。智力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平
衡性。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力的发展,是从直接的理解向间接的理解发展。所谓直接的理解,是同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的理解;间接的理解不是立即实现的,它是通过一定的思维过程而达到的理解。间接的理解能力除了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关外,还与逻辑思维能力
的发展水平有关,特别是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年龄偏大的青少年(初中阶段)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中小学教育只有在发展学生智力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国际象棋教育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容易引起青少年兴趣而被接受,它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有着独特的作用,从而构成了开发青少年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在中、小学开展国际象棋教育,只要根据青少年特点、制订计划、选好教材、保证教学课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开发青少年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聪慧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