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近年来,为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要求,车载以太网技术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以太网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车载网络架构的趋势之一,其发展之迅猛,使得各主机厂纷纷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研发。

一、为什么使用车载以太网

?对高带宽的要求

图片来源:Electronicdesign 随着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车载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超出了CAN、CAN FD等传统网络的承载能力。这也促进了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线束成本

图片来源:Mentor 传统汽车上的线束相对较多,并且布线重量较重。而博通公司研发的BroadR-Reach技术,采用单对的非屏蔽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使得电缆重量减轻30%,降低连接成本可达80%。

?新的电气架构

@WINDHILL

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难以承载汽车越来越复杂的功能,未来则是按照不同功能域集中控制ECU 的划分思路,采用域控制器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二、车载以太网协议架构

和传统以太网相比,车载以太网对物理层进行了修改。引入了新的100BASE-T1、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协议通常被认为是一个5层协议系统: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WINDHILL

三、业务范围

@WINDHILL 我们公司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覆盖电子电器架构开发、规范定义、原型车辆开发、测试与验证的解决方案。横跨了汽车开发的生命周期。

1.电子电气架构开发

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是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顶层设计,其目的是在功能需求、法规和设计要求等特定约束下,通过对功能、性能、成本和装配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最优的系统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以下六大部分内容的服务:

@WINDHILL

数据库创建工具:

?VisualXML是网络数据库自动转换工具。利用标准的Excel网络调查表来描述ECU的通信矩阵,一键式轻松转换DBC、LDF、ARXML等多种文件格式,支持CAN/CANFD、LIN、以太网等总线标准,由Conversion、Split、Verification、Contrast、Editor五大功能组成。

@WINDHILL

?VisualODX软件是ODX诊断数据自动转换工具。利用标准的Excel诊断调查表来描述ECU的诊断规范,且通过该工具将Excel文件自动转化为ODX/PDX数据文件。该软件操作简单方便,一键式转化,功能强大大大减少人力投入,同时高效快捷从而加快开发进度。

@WINDHILL

2.原型车辆开发

?整车电子电气功能测试是原型车辆开发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整车项目开发过程中都需要对整车所有电子电气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我们根据整车厂所制定的规范,搭建车载以太网demo台架,集成100BASE-T1/1000BASE-T1/CANFD协议,支持以太网的SOME/IP、DoIP、AVB等协议。以下图片是车载以太网演示系统的案例。

@WINDHILL

@WINDHILL

3.ECU开发

?网关控制器软件:网关控制器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核心部分,它连接着车上各个通信子网,可将CAN、LIN、MOST、FlexRay等在不同网络中的数据进行路由。网关控制器保障了整个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我们可以配合客户的整车开发计划,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性、快捷的以太网网关设计方案,大大的加快网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WINDHILL

NXP MPC5748G安全以太网网关参考设计

?AUTOSAR基础软件:AUTOSAR的传统平台(Classic Platform)解决了嵌入式ECU需求,但是随着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它已经无法满足ECU的需求。所以需要在车辆上使用完全兼容、绝对安全、复杂度高以及计算资源需求量大的软件。因此,AUTOSAR建立了第二个软件平台,AUTOSAR自适应平台(Adaptive Platform)。我们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基于符合AUTOSAR CP 和AP平台的基础软件,包括SOME/IP、DoIP、AVB等。

@WINDHILL 传统平台自适应平台

?Upper Tester/Lower Tester开发服务:汽车开放系统架构联盟(AUTOSAR)制定的车载以太网规范包括TCP/UDP/IP协议栈。而在制定的规范中提出了Upper Tester和Lower Tester的重要测试概念。Upper Tester/Lower Tester是Tester与DUT的被测核心功能模块之间的中介,可以辅助完成测试。我们将为您提供Upper Tester/Lower Tester的开发服务,可以更加简单的实现在DUT上测试相关协议栈。

@WINDHILL

3.测试与验证

?OptoLyzer Studio是一款用于车载以太网分析、仿真与测试的软件。它可以提供消息记录、图形化、活动区、过滤、消息注入、书签并且支持多种协议。

@WINDHILL

-支持多种数据库格式:*.dbc、*.ldf、*.xml、*.arxml、*.bsdconfig、*.fdepl、*.fidl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文件的导入导出:*.blf、*.asc、*.csv、*.pcap、*.pcapng、*.olsreplay、*.olslog、*.img、*.k2llog

-消息显示Trace/发送Send

-信号显示Data

-曲线显示Graph

-仪表盘Panel:Gauge Tile、Activity Tile、Text Tile、Progress Bar Tile、Image Tile

-总线统计Statistics

-编程:C#支持更多的功能组建,实时性更高

-过滤功能Filter

?Q-Tester是一款简易使用的诊断协议软件。该诊断协议采用ODX(ASAM MCD-2 D/ISO 22901-1)方案,诊断仪与ECU间的数据交互,依赖于核心的ODX诊断数据库。该方案的好处是,在功能方面确定并完成相关开发工作后,就无需再对软件进行维护,对于新车型、新平台的支持通过升级ODX数据库的形式来完成,而维护数据库的工作量相对于维护软件而言,则会小很多。这无形之中就减少了供应商的工作量,以及OEM的成本。

@WINDHILL

?Q-Automation作为一款自动化的测试软件,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单元(ECU)。Q-Automation支持ASAM ATX标准,可以与其他工具共享数据。它可以用来定义测试规范、定义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评估等。

@WINDHILL

?VIN|ING系列接口卡是应用创新概念的通信接口卡。VIN|ING 2000是一款基于DoIP的可移动VCI设备。不仅支持通过Wi-Fi或USB连接电脑的标准应用,而且也可以支持远程诊断任务和独立操作。这是通过内置于设备中的新Softing SDE实现的-将经过验证、测试的标准基础通信组件与功能访问接口相结合。因此,PC上的所有标准序列和功能都可以直接在VCI上重复使用,无需WLAN连接,不再有Wi-Fi连接和带宽或延迟的问题。

@WINDHILL

?Technica公司从2008年以来便与BMW共同合作,一起研发了BroadR-Reach技术、车载以太网及其协议等技术开发标准测试。其团队根据对车载以太网的深入学习研究,设计研发了一系列测试的硬件、软件工具。通过这些产品,用户可以方便的实现车载以太网相关产品的仿真、测试、调试、监听数据等强大的功能。

@WINDHILL

?德国IPETRONIK公司成立于1989年,多年来一直致为汽车行业提供安全、专业、可靠的记录仪,因其卓越的硬件品质、丰富的协议兼容、高精度的测量记录,使其得到了许多汽车企业的高度评价。根据需求,IPETRONIK提供了多款以太网记录仪以供选择。

延续了以往的优点的同时,记录仪支持高速以太网的协议标准、更快的数据写入、取出速度,使得车载以太网测试可以顺利进行。

@WINDHILL

?由Open Alliance发布的TC8规范定义了ECU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测试条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车载以太网ECU之间的通信质量以及ECU之间的兼容性。我们与Rohde&Schwarz、Spirent Communications 以及Technica公司共同合作提供符合TC8规范和AUTOSAR规范的车载以太网第一层到第七层的协议测试。

@WINDHILL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应用解决方案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应用解决方案

目录 前言 (3) 应用解决方案 (4) 数字化变电站S OLUTION (4) 电力信息采集S OLUTION (5)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S OLU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速公路通信系统S OLUTION.. (9) 智能轨道监控系统S OLUTION (10)

前言 早期的工业网络,大部分注重的是工业交换机的电气、物理、结构等特性。现在的工业网络,除了对以往硬件条件的规范外,随着其向智能、灵活、高效的方向发展,对网管、环网切换、冗余、QoS、路由等软件特性也越来越看重。 上海数据通信有限公司所推出的系列工业交换机产品,不仅在产品元器件、原材料的选择上严格遵照工业级标准,而且在软件功能的丰富性、完善性上面确立了诸多优势。 公司成立于1994年,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商用及军用路由交换机等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产品涵盖接入、汇聚、核心全系列路由器和交换机、工业/电力EPON、无线AP 及AC控制等领域,主要应用在金融、政府、军队、运营商等行业。依托公司在数据通信产品方面多年的开发经验,我司的工业交换机产品系列传承了丰富的技术积累,主要体现在功能完善、稳定,网络管理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自动检测二层环路拓扑、环网切换等功能。 作为一个在通信领域耕耘数十年、以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见长的通信公司,我们根据工业领域的应用特征,针对一系列用户所关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攻关,如环网切换时间确保小于50ms、有效的组播转发、广播风暴的抑制、准确的流量控制、长时间的工作在宽温范围、防电磁干扰、防尘防震等等。 工业交换机在电力、交通、能源等工业领域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不断延伸产品研发和应用,努力向技术深度、应用广度两个方面发展。

车载以太网测试方案

Zhao Chuanmeng2019.12.05 AE/Keysight

?Automotive Ethernet introduction ?Automotive Ethernet Test Challenges ?Automotive Ethernet Test Solution Reference:IEEE802.3bw-2015, IEEE802.3bp-2016, OABR TC1/TC8/TC12

Data Source: WHO, US EPA

A D V A N TA G E S ?Safer world with 90% fewer car accidents ?More productive life from less traffic congestion and driving time ?Better energy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More efficient car-sharing and car-utility ?Better urban land utilization ?More innovations, investments and newer business models ?And, more

E T H E R N E T I S T H E B A C K B O N E CAN/CAN FD/LIN CAN/CAN FD/LIN CPU CAN/CAN FD/LIN

H O W U S E W I L L E V O LV E 1TPCE = 1 Twisted Pair [c] 100Mb/s Ethernet RTPGE = Reduced Twisted Pair

2020.5.21 Softing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2020年5月21日Softing中国 近年来,为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要求,车载以太网技术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以太网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车载网络架构的趋势之一,其发展之迅猛,使得各主机厂纷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研发。 一、为什么使用车载以太网 1、对高带宽的要求 随着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车载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超出了CAN、CAN FD等传统网络的承载能力。这也促进了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2、线束成本 传统汽车上的线束相对较多,并且布线重量较重。而博通公司研发的BroadR-Reach技术,采用单对的非屏蔽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使得电缆重量减轻30%,降低连接成本可达80%。 3、新的电气架构 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难以承载汽车越来越复杂的功能,未来则是按照不同功能域集中控制ECU 的划分思路,采用域控制器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二、车载以太网协议架构 和传统以太网相比,车载以太网对物理层进行了修改。引入了新的100BASE-T1、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协议通常被认为是一个5层协议系统: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三、业务范围 我们公司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覆盖电子电器架构开发、规范定义、原型车辆开发、测试与验证的解决方案。横跨了汽车开发的生命周期。 1、电子电气架构开发 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是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顶层设计,其目的是在功能需求、法规和设计要求等特定约束下,通过对功能、性能、成本和装配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最优的系统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以下六大部分内容的服务:

工业以太网的意义和应用分析

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企业网络不同层次间传送的数据信息己变得越来越复杂,工业网络在开放性、互连性、带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场总线技术适应了工业网络的发展趋势,用数字通信代替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大量地减少了仪表之间的连接电缆、接线端口等,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 现场总线的出现,对于实现面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现场总线这类专用实时通信网络具有成本高、速度低和支持应用有限等缺陷,以及总线通信协议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总线产品不能直接互连、互用和互可操作等,无法达到全开放的要求,因此现场总线在工业网络中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己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 的简单实用已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可以满足工业网络各个层次的需求。目前不仅在办公自动化领域,而且在各个企业的上层网络也都广泛使用以太网技术。由于它技术成熟,连接电缆和接口设备价格较低,带宽也在飞速增加,特别是快速Ethernet与交换式Ethernet的出现,使人们转向希望以物美价廉的以太网设备取代工业网络中相对昂贵的专用总线设备。 Ethernet通信机制 Ethernet是IEEE802. 3所支持的局域网标准,最早由Xerox开发,后经数字仪器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联合扩展,成为Ethernet标准。Ethernet采用星形或总线形结构,传输速率为10Mb/s,100 Mb/s,1000 Mb/s或是更高,传输介质可采用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等,网络机制从早期的共享式发展到目前盛行的交换式,工作方式从单工发展到全双工。 在OSI/ISO 7层协议中,Ethernet本身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作为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它需要高层协议的支持。自从APARNET将TCP/IP和Ethernet捆绑在一起之后,Ethernet便采用TCP/IP作为其高层协议,TCP用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IP则用来确定信息传递路线。 Ethernet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协议采用CSMA/CD,其工作原理如下:某节点要

汽车CAN_LIN总线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解析

汽车CAN/LIN总线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解析 汽车CAN/LIN总线系统测试的关键是测试流程、测试标准和测试工具,掌握专业的总线分析和测试工具的使用技术,开发测试软件并将它们应用到测试过程是对中国汽车厂家和汽车工程师的重大挑战,本文介绍CAN/LIN总线设计、仿真、分析和测试工具。 恒润提供CAN/LIN总线测试方案和在这些工具平台之上的测试软件开发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进行CAN/LIN总线方面的测试。这些工具包括用于CAN/LIN网络系统和电控单元仿真和测试的工具CANoe;记录、评价CAN总线信号电平的工具CANscope;CAN总线干扰生成工具CANstress;CAN总线数据记录器CANlog。 汽车总线测试流程 概括的讲,汽车总线的测试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1. 制订测试计划。制订测试计划是测试开始前必须的工作,包括了测试需要达到的目标,使用的资源、遵从的标准以及工具等方方面面,是测试顺利实施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有:目标;总体测试策略;测试的完整性需求;具体规则(如何时停止测试);资源需求;职责(如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检查);测试用例库;测试标准;工具(CANoe, CANscope, CANstress, CANlog);测试软/硬件配置;系统集成计划。 2.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需要直觉又需要专门技术。 3. 测试向量。包括测试向量和分解每一个测试用例。 4. 测试过程。经过授权的专业人员系统地执行测试。 测试步骤如下:1).单元测试(White Box, Glass Box, check code correctness;2).集成测试(Bottom Up, Top Down, Big Bang, Sandwich;3).功能测(Black Box,perspecification,component。 测试工具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环境和和辅助的硬件测试工具两部分。 软件测试环境 在汽车总线网络开发和测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软件测试环境是CANoe。CANoe (CAN Open Environment)是德国VECTOR公司开发的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它能支持总线开发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设计、仿真到最终的分析测试和产品的售后服务。CANoe实现了网络设计、仿真和测试的无缝集成,其开发、测试流程如图1所示。

以太网在汽车行业中的挑战

以太网在汽车行业中的挑战 今年,以太网将会在一批新车型中作为一个车载系统网络使用。因此,下一步就是以太网和现有汽车网络技术的集成,包括:CAN、FlexRay、LIN和MOST网络。目前,存在许多开发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完成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数据分析。 今年,以太网将会在一批新车型中作为一个车载系统网络使用。因此,下一步就是以太网和现有汽车网络技术的集成,包括:CAN、FlexRay、LIN和MOST网络。目前,存在许多开发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完成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数据分析。但就车载以太网来说,市面上只有分析普通办公以太网的标准工具,这些工具却不能满足特殊物理层和IP协议层的车载以太网的技术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些开发和测试工具,来分析和测试现有车载网络系统及车载以太网系统。但是,这些研发工具的特殊具体技术要求是什么? 目前在汽车上,最先进的车载以太网技术是使用低廉的非屏蔽双绞线,100MBits/s速率传输影音数据。这一技术称为BroadR-Reach技术,并被OPEN Alliance SIG联盟[1]标准化。该联盟的下一目标是推广以太网作为车载网络,到2015年应用到汽车的娱乐和辅助驾驶系统。部分OEM厂商预测,最早2018年以太网将成为关键汽车技术[2]。正如一些专业文章[3,4]报到的,以太网凭借其灵活性、可扩展性、廉价性在汽车应用中推广,并定义了适用汽车应用的以太网协议(图1,[1])。更为重要的是,以太网将IT技术引入到丰富成熟的汽车工业中。 车载以太网测试解决方案的挑战 以太网在汽车上的应用,需要开发人员和测试工程师在技术上全新规划。首先,必须获取一个清晰的网络架构(图2)。在此网络架构中,主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总线系统,而是使用全双工连接的交互式网络。应用该网络实现网络实时,同步技术需要在物理层(OSI第一层)以上的高层协议上实现,例如AVB网络协议

工业以太网的特色技术及其应用选择

工业以太网的特色技术及其应用选择 发布时间:2007-05-15 浏览次数:105 | 我要说几句 | ?? 用户解决方案2012优秀论文合订本 ?? NIDays2012产品演示资料套件 ?? 《提高测量精度的七大技巧》资源包 ?? LabVIEW 2012评估版软件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实时特色技术 编者按:工业以太网成为自动化领域业界的技术热点已有时日,其技术本身尚在发展之中,还没有走向成熟,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工业以太网,它有哪些特色技术,如何应用与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与产品,依然是今天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什么是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技术,是以太网或者说是互联网系列技术延伸到工业应用环境的产物。前者源于后者又不同于后者。以太网技术原本不是为工业应用环境准备的。经过对工业应用环境适应性的改造,通信实时性改进,并添加了一些控制应用功能后,形成了工业以太网的技术主体。因此,工业以太网是一系列技术的综称。 二工业以太网涉及企业网络的各个层次

企业网络系统按其功能划分,一般称为以下三个层次:企业资源规划层(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NI ng, ERP)、制造执行层(Manufacturing Excurtion System, MES)和现场控制层(Field Control System,FCS)。通过各层之间的网络连接与信息交换,构成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 见图1) 图中的ERP与MES功能层属于采用以太网技术构成信息网络。这个层次的工业以太网,其核心技术依然是信息网络中原本的以太网以及互联网系列技术。工业以太网在该层次的特色技术是对其实行的工业环境适应性改造。而现场控制层FCS中,基于普通以太网技术的控制网络、实时以太网则属于该层次中工业以太网的特色技术范畴。可以把工业以太网在该层的特色技术看作是一种现场总线技术。除了工业环境适应性改造的内容之外,通信实时性、时间发布与同步、控制应用的功能与规范,则成为工业以太网在该层次的技术核心。

汽车以太网应用指南:查看真实信号

汽车以太网:查看真实信号应用指南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加快转向汽车以太网技术,全方位设计验证对保证多个ECU之间的互操作能力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本应用指南介绍了汽车以太网、全双工通信、隔离主信号与从信号的需求、信号分隔测试方法,以及当前定向耦合器插入方法与泰克新型信号隔离方法比较。 汽车以太网 汽车以太网概念是由OPEN联盟SIG提出来的,也叫IEEE 802.3bw (原BroadR-Reach),是为汽车联网应用设计的一种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如高级安全功能、舒适和信息娱乐功能。通过汽车以太网,多个车载系统可以经过一条非屏蔽单绞线电缆同时访问信息。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这一技术降低了联网成本和线缆重量,同时提高了信号带宽。 为实现更高的信号带宽,汽车以太网在双绞线电缆上采用全双工通信链路,支持同时收发功能及PAM3信令。采和PAM3实现全双工通信,可能会令查看汽车以太网业务及信号完整性测试变得非常复杂。OPEN联盟为元器件、信道和互操作能力制订了汽车以太网测试规范。测试系统整合了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器和非双绞线电缆。测试要求系统在车内苛刻的环境条件和噪声条件下工作。为此,用户必需能够在系统级表征和查看信号完整性和业务,才能执行可靠性测试。 客户需要在系统级进行信号完整性测试的应用实例有: ●TC8信号质量测试 ●ECU元器件表征和测试 ●汽车以太网电缆、连接器、电缆长度和路由表征和测试 ●电磁噪声或高斯噪声测试 ●大电流注入测试 ●生产单元测试 ●汽车系统对汽车以太网性能的影响 -DC马达开/关 -发动机开/关 ●汽车以太网系统调试 建议在设计阶段执行信号完整性测试,在系统整合前确定潜在的问题。 2

车载以太网战略

宝马的车载以太网战略:力争实现1Gbit/秒的传输速度 2013/08/06 宝马的新款“X5”(摄影:宝马) 【日经BP社报道】“从预定2013年9月上市的新款‘X5’开始,打算2年后(2015年)为新一代‘7系’配备”(宝马E/E架构及基础设施项目经理Kirsten Matheus )。 宝马在日经BP社于2013年7月举办的研讨会“第二届车载以太网改变汽车未来”上宣布,今后将积极采用车载以太网。X5在连接周边监控用摄像头模块和ECU的传输影像的路径采用了可实现

100Mbps传输速度的“BroadR-Reach”注1)。预定2015年在连接车载信息终端和中央网关的信息通信系统的传输路径应用以太网(图1)。 图1:在影像传输用途使用以太网 宝马2013年9月上市的新款“X5”在连接周边监控 系统用ECU和摄像头模块的影像传输路径采用以太 网。预定2015年在连接车载信息终端和中央网关的 信息通信系统的传输路径采用以太网。(图由《日经 电子》根据宝马的演讲资料制作) 注1) BroadR-Reach是博通公司开发的数据传输技术,特点是可用一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实现100Mbps的传输速度,并成立了普及促进团体“OPEN Alliance SIG”。

宝马还在进行提高车载以太网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的研究,计划 2018年将现行的100Mbps的速度提高至1Gbps。为此,正在与工业 设备行业共同制定“IEEE P802.3bp RTPGE(Reduced Twisted Pair Gigabit Ethernet)”标准。预计标准制定工作将于2014年内完成 注2)。 注2)消费类产品使用的1000Base-T用4对信号线实现1Gbps的 速度,而RTPGE的目标是用少于4对的信号线实现1Gbps的速度。 宝马在X5的摄像头系统中采用以太网的最初原因是可以削减成本。 据该公司估算,在传输路径中用非屏蔽双绞线(UTP)代替原来的LVDS,可大幅削减线缆成本。原来的LVDS必须进行屏蔽以降低电磁 噪声。 摄像头模块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生产的32位MCU,具备以太网连接 功能和影像压缩功能等。利用感光元件拍摄的影像在摄像头模块内 被编码成H.264。由于使用H.264的“主要规范”(Main Profile)的话会使“延迟时间较长”(宝马的Matheus),因此,只利用了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1.1概述 掌石沟煤业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具有复杂生产系统的矿井,为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对矿井综采工作面、顺槽胶带、主运输系统、通风机房、井下变电所等环节实施统一操作、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各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以三层网络为基础,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新理论和技术,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产品、网络产品和工业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将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使其在系统结构、网络通讯、自动化覆盖范围方面处于同类矿井的领先水平。 1.1.1设计综述 掌石沟煤业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数字化、高速化、智能化、标准化、安全可靠、易扩充升级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建设的现状。 对于掌石沟煤业工业综合自动化平台网络系统,在井上和井下设置的高速以太环网,主链路采用千兆光纤。在核心层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网技术,通过千兆链路将各环网的交换设备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核心层次,同时具备高冗余性能。 各环网结点主要是连接结点交换机附近的工业设备,以达到控制和信息采集的目的信息层:建设信息管理网,采用标准TCP/IP协议和以太网技术。实现矿区各个管理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人、财、物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自动化,能对煤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层:建设综合自动化控制网,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 将井上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和设备监控站所采集的信息和控制信号传送给有关系统。 设备层:在设备控制层主要是煤矿各专业控制子系统。 1.2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本方案将采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传输介质采用层绞式矿用阻燃型光缆,网络结构采用基于光纤工业以太网的环形架构。 1.2.1技术选择 现代煤矿的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中往往使用到多家厂商提供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为 了达到方便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开放的通信平台,并将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统一到这一标准通信平台之上。为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建议使用以太网TCP/IP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通信标准。如有其他类型的通信格式,如RS232 RS485或其他专用通信接口等等,均可通过协议网关转换为以太网信息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送。以太网TCP/IP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传输应用和井下设备信息数据采集等都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有成功案例应用于井下工业环境下的以太 网交换机),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能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建立企业的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构架; 支持交互式和开放的数据存取技术;沿用多年,已为众多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市场上能提供广泛的设置、维护和诊断工具,成为事实上的统一标准;

车载以太网基础知识解析

车载以太网基础知识解析 1、以太网常见缩略语 1)1TPCE = One (1) T wisted P air 100 Megabit (C = century = 100) E thernet 1对双绞线 100M以太网 2)RTPGE= R educed T wisted P air G igabit E thernet 简化版双绞线千兆以太网 3)GEPOF = G igabit E thernet Over P lastic O ptical F iber 基于塑料光纤的千兆以太网 4)100BASE-T1 = 100 Megabit Baseband One Pair 100M以太网(1对双绞线)

5)1000BASE-T1 = 1 Gigabit Baseband One Pair 1000M以太网(1对双绞线) 6)1000BASE-RH = Gigabit Ethernet Over Plastic Optical Fiber 基于塑料光纤的千兆以太网 7)OPEN / OPEN Alliance = One Pair Ethernet Network Alliance 单对以太网网络联盟 8)OABR = (OPEN Alliance) BroadR-Reach 100BASE-T1的早期名称,当时IEEE没有参与,开放联盟将Broadcom的BroadR-Reach技术引入汽车领域 9)TSN – Time sensitive Network 时间敏感网络 10)AVB – Audio/Video bridging 音视频桥接技术 2、什么是100BASE-T1 100BASE-T1 是在现有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整合。 1)IEEE 100BASE-TX ——双单工通讯 —— MLT-3(多级传输)- >125Msps(百万抽样/秒)65~80MHz带宽)

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

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 本平台由车载音视频监控DVR及硬盘、网络与电力辅助设备配件、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系统组成。集成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已有车联网路侧测试设备,支撑测试场景设计与实施,实现车联网测试状态实时监控与结果分析。 1.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功能 (一)用户管理 1、实名认证。软件平台需能够对注册人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2、短消息验证。软件平台需提供短消息验证功能,至少支持4位短信验证码; 3、密码格式检查。软件平台需对登录密码进行格式检查(须包含至少1个大写字母、至少1个小写字母、至少1个数字、至少1个特殊符号,密码长度为12~20个字符); 4、双重验证。软件平台在注册用户登录时,要求用户首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后需通过短消息进行双重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使用软件平台; 5、新建用户。新建并自主添加测试管理用户、测试用户的相关信息(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身份信息、角色等); 6、列表显示。列表显示测试管理用户和测试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身份信息、角色等); 7、信息编辑。删除、更新与用户相关信息(用户名、密码、联

系方式、身份信息、角色等); 8、列表查询。用户列表可通过默认条件或自定义条件,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角色等进行筛选; 9、角色信息。新建、更新、删除角色的相关信息(角色名称、角色权限等); 10、用户角色。激活、冻结、删除用户角色及相应权限; 11、页面权限。不同角色用户是否具备进入/浏览某页面的权限; 12、操作权限。不同角色用户具备进入/浏览某页面的权限后,是否具备对该页面进行操作的权限; 13、数据权限。不同角色用户是否针对某些数据具备浏览权限; 14、用户分为管理用户、测试管理用户和测试用户三种类型: 管理用户:对注册用户进行增加、删除、查询、信息修改、用户激活及权限修改等操作;测试管理用户:负责软件平台的设备管理和测试用例的维护,包括测试设备和测试用例的增加、删除、信息查询及修改操作;负责测试文档的维护、撰写与更新;负责测试管理工作,包括测试计划的制订、软件平台及设备的使用、测试进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测试用户:需注册并激活后使用软件平台;提交待测试相关信息,申请测试,并在测试过程中配合测试管理用户工作。 (二)设备管理 1、测试设备信息管理。测试设备信息需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类别、设备编号、设备型号、设备厂商;购买时间、安装位置、IP地址、软件版本号、关联基础设施编号;关联测试设备;关联测试协议;

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

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 摘要:当前,工业以太网技术是控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所谓工业以太网,一般来讲是指技术上与商用以太网(即标准)兼容,但在产品设计时,在材质的选用、产品的强度、适用性以及实时性、可互操作性、可靠性、抗干扰性和本质安全等方面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广,Ethernet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Ethernet传输速率的提高和Ethernet交换技术的发展,给解决Ethernet通信的非确定性问题带来了希望,并使Ethernet全面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成为可能。目前,几种典型的工业以太网有HSE、PROFInet、Modbus/TCP、EtherNet/IP、Powerlink、EPA六种。本文通过对这六种工业以太网比较,以便更好的应用于系统集成。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HSE、PROFInet、Modbus、EtherNet、Powerlink、EPA 与传统控制网络相比,工业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为所有的编程语言所持、软硬件资源丰富、易于与Internet连接、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的无缝连接等诸多优点。由于这些优点,特别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无缝集成以及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传输宽带,以太网得到了工业界的认可。 1.HSE(高速以太网) HSE(High Speed Ethernet Fieldbus)由现场总线基金会组织(FF)制定,是对FF-H1的高速网段的解决方案,它与H1现场总线整合构成信息集成开放的体系结构。 FF HSE的1-4层由现有的以太网、TCP/IP和IEEE标准所定义,HSE和H1使用同样的用户层,现场总线信息规范(FMS)在H1中定义了服务接口,现场设备访问代理(FDA)为HSE提供接口。用户层规定功能模块、设备描述(DD)、功能文件(CF)以及系统管理(SM)。HSE网络遵循标准的以太网规范,并根据过程控制的需要适当

工业以太网通信标准PROFInet及其应用

工业以太网通信标准PROFInet及其应用 发布日期:2011-09-27 浏览次数:2110 分享到: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信息技术原理及其标准的重大影响。在自动化领域中集成信息技术可以为企业内部自动化系统间的全局通信提供解决方案,基于工业以太网通信标准的PROFInet通信技术使这种集成 成为可能。PROFInet是Process Field Net的缩写,它是Profibus客户、生产商与系统集成联盟协会推出的在PROFIBUS与以太网间全开放的通信协议。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信息技术原理及其 标准的重大影响。在自动化领域中集成信息技术可以为企业内部自动化系统间的全局通信提供解决方案,基于工业以太网通信标准的PROFInet通信技术使这种集成成为可能。PROFInet 是Process Field Net的缩写,它是Profibus客户、生产商与系统集成联盟协会推出的在PROFIBUS与以太网间全开放的通信协议。PROFInet是一种基于实时工业以太网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包括一整套完整高性能并可升级的解决方案,可以为PROFIBUS及其他各种现场总线网络提供以太网移植服务;PROFInet标准的开放性保证了其长远的兼容性与扩展性,从而 可以保护用户的投资与利益。PROFInet可以使工程与组态、试运行、操作和维护更为便捷,并且能够与PROFIBUS以及其它现场总线网络实现无缝集成与连接。工程实践证明,在组建企业工控网络时采用PROFInet通讯技术可以节省近15%的硬件投资。 2 PROFInet通讯标准 PROFInet可以提供办公室和自动化领域开放的、一致的连接。PROFInet方案覆盖了分散自动化系统的所有运行阶段,它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高度分散自动化系统的开放对象模型(结构模型);(2)基于Ethernet的开放的、面向对象的运行期通信方案(功能单元间的通信关系);(3)独立于制造商的工程设计方案(应用开发)。PROFInet方案可以用一条等式简单而明了地描述:PROFInet=Profibus+具有PROFIBUS和IT标准Ethernet的开放的、一致的通信。 2.1 PROFInet设备的软件结构 PROFInet设备的软件覆盖了现场设备的整个运行期通信,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软件包含若干通信层,每层都与系统环境一致。PROFInet软件主要包括一个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层,一个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层和一个专门为PROFInet对象定义的层。PROFInet对象可以是ACCO(Active Connection Control Object)设备、RT auto (Runtime Automation)设备、物理设备或逻辑设备。软件中定义的实时数据通道提供PROFInet对象与以太网间的实时通信服务。PROFInet通过系统接口连接到操作系统(如WinCE),通过应用接口连接到控制器(如PLC)。

汽车网络测试系统

汽车网络测试系统 如果说车载以太网代表了汽车电子科技的 “新兴力量 “,那么 CAN/LIN 网络无疑是属于 “传 统”的那一方。 虽然近两年车载以太网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 可久经考验的传统网络 技术也在展现着它独有的魅力。 为了充分发挥它们的光和热, 针对网络协议的测试技术也依 旧任重而道远。 Rain Sensor LIN 15765-x 、ISO 14229 等。 Diag Tool L N BCM C A N Comfort Infotainment 传统网络技术的国际标准协议, 也伴随着实际应用需求不断的迭代更新, 目前协议体系较为 成熟的有 ISO 11898-x x :子协议编号) 、SAEJ1939-x 、ISO LIN 2.x 、 SAE J2602-x 、ISO Diagnostic s CAN

网络自动化测试系统核心功能为 CAN/LIN 网络基本通信测试、 OSEK/AUTOSAR 网络管理 测试、 UDS on X ( X :网络类型)诊断协议测试、网关路由功能测试、 BootLoader on X 在线刷写测试。 系统采用了 Vector 工具链,自动化测试软件为 Vector CANoe ,可根据测试需求选择不同 的网络协议选项包,例如 option LIN 、option J1939 等; CANoe 的 Test Module 提供了 测试用例 Script 的开发环境,应用 CAPL 语言编辑 Script 相关内容,系统内所有的测试设

备均可通过 CANoe 进行远程访问及控制。 测试不同协议时都需要添加不同CMX(通信矩阵 Communication Matrix )的数据库文 件。 自动化执行硬件采用了 Vector VT System ,从而实现系统中各测试设备的协同工作,以及 真实 CAN 信号线的短路故障注入。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 近年来,为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要求,车载以太网技术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以太网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车载网络架构的趋势之一,其发展之迅猛,使得各主机厂纷纷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研发。 一、为什么使用车载以太网 ?对高带宽的要求 图片来源:Electronicdesign 随着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车载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超出了CAN、CAN FD等传统网络的承载能力。这也促进了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线束成本

图片来源:Mentor 传统汽车上的线束相对较多,并且布线重量较重。而博通公司研发的BroadR-Reach技术,采用单对的非屏蔽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使得电缆重量减轻30%,降低连接成本可达80%。 ?新的电气架构 @WINDHILL 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难以承载汽车越来越复杂的功能,未来则是按照不同功能域集中控制ECU 的划分思路,采用域控制器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二、车载以太网协议架构 和传统以太网相比,车载以太网对物理层进行了修改。引入了新的100BASE-T1、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协议通常被认为是一个5层协议系统: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WINDHILL 三、业务范围

@WINDHILL 我们公司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覆盖电子电器架构开发、规范定义、原型车辆开发、测试与验证的解决方案。横跨了汽车开发的生命周期。 1.电子电气架构开发 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是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顶层设计,其目的是在功能需求、法规和设计要求等特定约束下,通过对功能、性能、成本和装配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最优的系统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以下六大部分内容的服务: @WINDHILL 数据库创建工具: ?VisualXML是网络数据库自动转换工具。利用标准的Excel网络调查表来描述ECU的通信矩阵,一键式轻松转换DBC、LDF、ARXML等多种文件格式,支持CAN/CANFD、LIN、以太网等总线标准,由Conversion、Split、Verification、Contrast、Editor五大功能组成。

车载以太网-两个世界的深度拥抱--科普

车载以太网——两个世界的深度拥抱| 科普 本文作者:老涂编辑:谷磊2017-04-09 19:29 导语:车载以太网不仅具备了适应ADAS、影音娱乐、汽车网联化等所需要的带宽,而且还具备了支持未来更高性能的潜力,它将成为实现多层它将成为实现多层面高速通信的基石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本文作者老涂,汽车电子工程师,供职于国内某汽车技术中心,从事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研发。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甚至自动驾驶大浪已经来临;浪潮带来的是ADAS技术的不断革新、高品质车载娱乐影音的影音推进、以及OTA远程升级、V2X、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这推进了车载网络容量需求的爆发式发展,显然这已经超出了CAN或FlexRay等传统车载网络的历史使命。这也正是以太网与汽车深度拥抱集成的契机。 车载以太网不仅具备了适应ADAS、影音娱乐、汽车网联化等所需要的带宽,而且还具备了支持未来更高性能的潜力(如自动驾驶时代所需要的更大数据传输)。它将成为实现多层面高速通信的基石,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控制器局域网(CAN)革命,它的规模将更大,意义将更深远。专家预测,到2020年,汽车中部署的以太网端口将达5亿个。 ↑ Etherent,FlexRay,MOST节点装载数量预测 一、传统汽车总线技术 1、传统车载网络 当前主流的车载网络主要由CAN、LIN、FlexRay、MOST 、LVDS等构成。除了LVDS这些网络标准基本上都是面向汽车行业制定,有着浓重的汽车行业特色。表1中对各种不同网络形式对了简要的对比。

表1 传统车载网络对 比 CAN主要用于车上控制数据传输,是现役车载网络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最大传输速度为 1 Mb/s,可以说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控制器局域网(CAN)革命,对于整个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推动是巨大的。 LIN 是一种低成本通用串行总线,在汽车领域主要用于车门、天窗、座椅控制等,最大传输速度为20 kb/s。 FlexRay 是继CAN 和LIN 之后的新一代汽车控制总线技术,同样属于共享式总线技术,带宽可达10Mbps。FlexRay 的主要优势在于相比CAN 总线具有较高的带宽,可以满足汽车关键应用的要求,但是同样作为共享式总线技术,其成本却很高,主要适用于中高端车中的线控系统(如悬架控制、变速箱控制、制动器控制、转向控制等)。 MOST主要支持的多媒体流数据传输,MOST150标准的最大带宽为150 Mb/s的,在车载多媒体数据传输应用较多,MOST150支持基于IP的应用程序,由于单一供应商的问题,基础开发成本较高。LVDS是一种电气数字信号系统,通过铜缆双绞线传输高速数据(最高可达850 Mb/s,最长传输距离10 m),是计算机总线的一部分。在汽车领域LVDS 主要用于屏幕和摄像头之间的数据传输。 2、深度拥抱的契机 如果说2013年宝马在X5仅仅是拉开了以太网进军车载系统的帷幕(图例),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时至今日以太网与汽车将迎来了一次深度拥抱的契机,它们也将共同演绎一场“融合”大戏。

各种工业以太网比较

EtherCAT(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个以以太网为基础的开放架构的现场总线系统,EterCAT名称中的CAT为ControlAutomation Technology(控制自动化技术)首字母的缩写。最初由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 AutomationGmbH)研发。EtherCAT为系统的实时性能和拓扑的灵活性树立了新的标准,同时,它还符合甚至降低了现场总线的使用成本。EtherCAT的特点还包括高精度设备同步,可选线缆冗余,和功能性安全协议(SIL3)。 Ethernet/IP是一个面向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工业应用层协议。它建立在标准UDP/IP与TCP/IP 协议之上,利用固定的以太网硬件和软件,为配置、访问和控制工业自动化设备定义了一个应用层协议西蒙公司开发 PROFINET由PROFIBUS国际组织(PROFIBUS International,PI)推出,是新一代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自动化总线标准。作为一项战略性的技术创新,PROFINET为自动化通信领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解决方案,囊括了诸如实时以太网、运动控制、分布式自动化、故障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当前自动化领域的热点话题,并且,作为跨供应商的技术,可以完全兼容工业以太网和现有的现场总线(如PROFIBUS)技术,保护现有投资。 PROFINET是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完整解决方案,其功能包括8个主要的模块,依次为实时通信、分布式现场设备、运动控制、分布式自动化、网络安装、IT标准和信息安全、故障安全和过程自动化。 MODBUS/TCP是简单的、中立厂商的用于管理和控制自动化设备的MODBUS系列通讯协议的派生产品。显而易见,它覆盖了使用TCP/IP协议的“Intranet”和“Internet”环境中MODBUS 报文的用途。协议的最通用用途是为诸如PLC’s,I/O模块,以及连接其它简单域总线或I/O 模块的网关服务的。 MODBUS/TCP协议是作为一种(实际的)自动化标准发行的。既然MODBUS已经广为人知,该规范只将别处没有收录的少量信息列入其中。然而,本规范力图阐明MODBUS中哪种功能对于普通自动化设备的互用性有价值,哪些部分是MODBUS作为可编程的协议交替用于PLC’s的“多余部分”。 它通过将配套报文类型“一致性等级”,区别那些普遍适用的和可选的,特别是那些适用于特殊设备如PLC’s的报文。 POWERLINK=CANopen+Ethernet 鉴于以太网的蓬勃发展和CANopen在自动化领域里的广阔应用基础,EthernetPOWERLINK 融合了这两项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即拥有了Ethernet的高速、开放性接口,以及CANopen在工业领域良好的SDO 和PDO 数据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说POWERLINK就是Ethernet 上的CANopen,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使用了Ethernet介质,而应用层则保留了原有的SDO和PDO 对象字典的结构 虽然这些工业以太网都是国际标准,但是指的是IEC 61784里的标准,但是这些工业以太网不都是标准的以太网。即这些工业以太网并不都是符合IEEE802.3U的标准,这当中只有Modbus-TCP和EtherNet/IP是符合IEEE802.3U的,只有符合IEEE802.3U标准的,才能与IT 和以太网将来的发展相兼容。而不符合IEEE802.3U标准的,基本上可以讲不是以太网,它们都对以太网进行了修改,或者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已经不是以太网了。

几种典型工业以太网技术比较

几种典型工业以太网技术比较

1 工业以太网总览 表1给出了常见的几种工业以太网及其管理组织。 表1-1 常见工业以太网及其管理组织列表 上述各种工业以太网管理组织的标识如图1所示。 图1-1 工业以太网管理组织标识 根据从站设备的实现方式,可将工业以太网分为三种类型: (1)类型A ——通用硬件、标准TCP/IP协议 Modbus/TCP、Ethernet/IP、PROFInet/CbA(版本1)采用这种方式。使用标准TCP /IP协议和通用以太网控制器,结构如图1-2所示。这种方式下,所有的实时数据(如过程数据)和非实时数据(如参数配置数据)均通过TCP/IP 协议传输。其优点是成本低廉,实现方便,完全兼容通用以太网。在具体实现中,某些产品可能更改/优化了TCP/IP协议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但其实时性始终受到底层结构的限制。

通用以太网控制器IP TCP/UDP IT 应用 HTTP SNMP FTP … 图1-2 工业以太网类型A 结构 (2)类型B —— 通用硬件、自定义实时数据传输协议 Ethernet Powerlink 、PROFInet/RT (版本2)采用这种方式。采用通用以太网控制器,但不使用TCP/IP 协议来传输实时数据,而是定义了一种专用的包含实时层的实时数据传输协议,用来传输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数据,结构如图1-3所示。TCP/IP 协议栈可能依然存在,用来传输非实时数据,但是其对以太网的读取受到实时层(Timing-Layer )的限制,以提高实时性能。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实时性较强,硬件与通用以太网兼容。 通用以太网控制器 IT 应用 HTTP SNMP FTP … 图1-3 工业以太网类型B 结构 (3)类型C —— 专用硬件、自定义实时数据传输协议 EtherCAT 、SERCOS-III 、PROFInet/IRT (版本3)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在类型B 的基础上底层使用专有以太网控制器(至少在从站侧),以进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