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答案不全)-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答案不全)-最新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e4d8b2b55270722192ef780.png)
【学习目标】1.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中心以及初步胜利。
2.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自主导学】(一)导火线(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失败。
(二)概况:1.爆发:(1)时间:年5月4日(2)地点:口号:“,”“誓死力争,”“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
2扩大:6月份(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2)主力:由学生转变为(3)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四)历史意义:1.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端。
【合作探究】【探究一】从课文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探究二】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达标测试】1、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的召开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召开3、五四运动是,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扶清灭洋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游行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5、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3课 五四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3课 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c95329784868762cbaed509.png)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1919年,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举行。
学生们提出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7b184c3ea6c30c2259019e46.png)
第13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突破策略:利用电影片段、图片和相关史料,带领学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咱们班级有多少同学已经加入共青团的?举手我看一下,在初中阶段我们以加入共青团为骄傲。
那么你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曲,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的一段。
(以昂扬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兴趣。
)师: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呀?生:青年节师: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 过渡: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学习什么?引出学习目标全班一起齐读。
二.新课讲授自主探究:1、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62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交流。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②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是什么?③后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个城市?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④五四运动的结果?师:导火线是什么?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教师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在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一方派20万华工上战场,所以作为战胜国也出席了会议,并提出了三项正当的要求:(1)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2)废除日本对中国的二十一条”(3)收回山东主权。
师:由于帝国主义在华均拥有特权和利益,因此列强以不在“会议权限以内”首先否决了中国第一、二项要求。
由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山东问题虽列入议程,但最后做出的决定却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教师概况: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后,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13课 五四运动(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13课 五四运动(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dd8ea1ccbff121dc368304.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课题第13课五四运动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复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伟大意义。
2.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预习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也派代表参加所谓的“_______________”。
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特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1919年5 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_ ___________ ____,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学生们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1919年6月3日以后,__________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_______转移到了__________.4.五四运动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它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行课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2、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胜利的表现?(三个方面)4、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关键因素是什么?5、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24dfecc1755270622086d.png)
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经过、结果、性质及意义。
2、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在课本上勾划,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1、找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运动的主力和运动的口号。
3、找出五四运动后期运动地点和运动的主力有什么变化?4、找出五四运动的结果。
5、找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材料一:1919年1月,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和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章陆去。
材料三:“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
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中国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新时期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第13课《五四运动》课堂检测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3. 下列口号中,哪一个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5.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6、材料一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课导学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b694182da2161479171128ec.png)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五四史实,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解析及探究概述五四运动的背景;(2)通过创设情境和填写表格的方式,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3)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领会“五四精神”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及思考,结合新时期中国梦的实现,就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理性爱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难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兴之路》五四片段视频。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被镌刻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警醒国人不忘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为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我国将五月四日这一天正式确定为中国青年节。
让我们走进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一起感知那段历史。
新课讲授一、五四运动的背景通过六组图片及史料信息,分析概括五四的背景。
第一组:北洋军阀政府通知下的中国。
第二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第三组:新文化运动。
第四组:日本加紧侵华的基本事实。
第五组:俄国十月革命。
第六组:巴黎和会。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重点讲授“二十一条”、巴黎和会等史实。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对背景进行归纳小结。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以五四运动的时间为线索,结合学生示威游行线路图和“三罢运动”口号等创设情境,再现五四场景。
出示材料:五四口号图片、三罢运动口号等。
学生通过历史场景的回顾,填写五四运动两个阶段基本情况。
设问:为什么说它取得初步胜利而不是完全胜利?展示五四初步胜利的成果。
4.13五四运动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4.13五四运动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b82d07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e.png)
第13课五四运动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时间:2023年 10 月日【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五四精神。
【智慧导入】情境导入: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智慧先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时间:;地点:主力:学生斗争方式:示威游行、罢课3.口号?4.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起草《》号召奋起反抗。
2.扩大(6月5日以后):地点的变化:运动的中心由转移到;斗争方式的变化:由学生罢课扩展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主力的变化:由学生变为。
3.结果:直接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胜利的表现:(1)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性质)。
2.五四运动以其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4.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5.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补充: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领导阶级: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f3308cd4172ded630a1cb633.png)
五四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影响等的讲述和分析,比较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培养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的“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难点: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公历五月四日是我国的青年节,起源于“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学生运动,它还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四运动。
<二>自主学习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说一说: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2.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阶级,主力,口号;3.五四运动扩大化后的时间、地点、领导阶级、主力、以及五四运动扩大前后有什么变化?<三>新课讲授1,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根据课本,结合图片说一说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阶级,主力,口号;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口号“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帝,“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2,五四运动扩大后的情况?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群众地点:上海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3,五四运动的结果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3 五四运动》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3 五四运动》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fbfd06453610661fd9f407.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经过、影响。
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2)通过列表分析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让学生感受98年前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五四精神”。
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对比法:通过列表对比,结合史实使学生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那我就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说起。
”亮出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及意义?(P59~62)2、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名称、领导阶级、任务及性质、前途、指导思想)(二)讲授新课:1、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并探讨“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市什么?”,“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不是五四运动就不会发生?”学生回答。
各小组相互补充。
教师精讲,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的,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盾加剧所导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直接原因,即使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它也迟早会发生。
2、五四运动的经过:(1)列表,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3日地点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学生口号三个口号斗争方式罢课、游行三罢结果学生被逮捕重大胜利(2)这些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重大胜利只是初步的胜利?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的意义:(1)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那些?“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今天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学生回答: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c6368ba1aa8114431d98b.png)
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
1、“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
A.学生 B.商人C.工人 D.市民
2、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
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
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5、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b02022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6.png)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本课线索
必背重点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爆发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
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
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卖国贼 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扩大
事件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
罢市。
各地纷纷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 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主力、
中心
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 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
易误警示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巴
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直接原因)。
2.五四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并不是彻底胜利。
它只是实现了运.....(或初步胜利
动的直接目标,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图片解读
《五四运动》(绘画)
本图是描绘五四运动的油画。
画面中,天安门前的学生正在进行集会游行,他们高举标语、散发传单,旗帜鲜明地宣传动员民众,群情激愤地冲破军警阻挠,讴
歌了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8801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b.png)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1.通过分析材料、识读图片等了解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口号、发展、初步胜利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通过对当时青年学生、工人和商人等挽救民族危亡史实的学习,感悟五四爱国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________________。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_________________、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让给_________________。
2.爆发:1919年5月4日,在________爆发。
学生们提出“____________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__________________”“拒绝在____________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_________、_________。
北洋军阀政府逮捕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领导:陈独秀起草__________________,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面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6月5日,上海__________________,商人罢市。
2.主力:6月5日以后,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为__________________3.中心:开始在北京,后来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______________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4.13五四运动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4.13五四运动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0071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4.png)
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于1919年在法国_______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派团参加,但国家主权遭受严重损害。
2.爆发: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北京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_______, 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等口号,要求严惩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亲日派官员。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扩大:运动前期的中心位于北京.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得到支持、____________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奋起斗争,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_____________;6月3日后,运动后期的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运动主力,出现工人罢工,商人__________等风潮。
2.重大胜利:被捕学生被释放、______等人职务被罢免,中国代表拒签和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伟大__________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________运动;彻底________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_______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______性。
2.意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读图说史巴契郊外凡尔赛宫签订了和约。
右图是当月2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约,未派代表至凡尔赛。
”结合课文说一说,中国拒绝签约的原因是什么?中考经典真题(203·岳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停止内战,—致对外” D.“和平建国,反对内战”自主测试1.节日往往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
我国与五四运动有关的节日是( )A.青年节 B.建党节 C.建军节 D.端午节2.1919年6月,贵州织金人、天津学生请愿代表谌志笃在5月4日断指血书爱国志向的消息传回贵州后,贵阳学生纷纷上街游行,受此感染,不少爱国商人关店歇业,有家理发店在歇业启事上写着:“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诸君不必光顾。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083f97f1922791688e8b9.png)
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提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中山
(1)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
1、自主学习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2.年月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聚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
和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和。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陈独秀亲自起草,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
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99d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6.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发生的社会背景;2. 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和意义;3. 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二、导学过程1. 导入新课导师放映五四运动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感受,并讨论五四运动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 学习新课(1)背景知识:讲解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以青年为主体的爱国运动,并不只是一个标注时间的事件。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加入同盟国,希望能在战争结束时夺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 经过激烈斗争,中国人赢得了对山东的领土和权益。
- 但是,柳条湖会议后,巴黎和会又将山东归还给了日本。
(2)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步骤一:请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所学知识,讨论五四运动的经过。
- 步骤二:让学生回顾相关课文材料和资料,再次检查他们的推断是否准确。
- 步骤三: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讲解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和顶峰,表现为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呼吁追求科学、民主和新文化。
- 爱国是五四运动的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之一。
五四运动彻底唤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意识。
- 形成了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3. 拓展思考(1)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请学生回答“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2)请学生以“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和对你的影响”为题目,进行小组或个人写作。
三、导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发展,认识到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培养了学生对爱国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454f8187c24028905fc379.png)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自主预习1.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2.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
3.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三、合作探究1.材料展示: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四、随堂演练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该材料反应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南昌起义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这说明()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五四’精神”不包含()A.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B.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C.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D.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4.“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这一口号出现在()A. 1929年B.1919年C.1934年D.1921年5.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赛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赛课导学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451ebcea28ea81c758f578dc.png)
学情 分析
学生对五四青年节很熟悉,可以从“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入手,让学生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及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 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
教学 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教
学 分
难点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个 “新”新在哪里?
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以 天下为己任。
拓展提高
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
主义的开端”?
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 思想
义革命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思考,讨论、填 表
结果 资产阶级 人民民主专政
共和国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
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
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
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
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
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
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
的号角——五四运动。
希望通 过讨论,让同 学们知道弱 国无外交的 道理。
3、找出五四运动的“时间”、“地 点”、“ 参加者”、“口号”、“要 求”、“结果”等内容。
教
学
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目
与 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自主提问等方式,加深对本
方法 课内容的理解。
标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 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 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1)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04948a84f90f76c661371abd.png)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认识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五四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异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通过播放视频影像、观察图片、列表比较等途径,认识五四运动的经过、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新课导入】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搭配相关文字画面。
教师:这跳动的音符、激昂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回到近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有人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不可超越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是对五四运动极高的评价。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
第一篇章五四前夜——山雨欲来教师:20世纪初期的中国,布满阴霾。
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北洋军阀对日本持妥协退让态度。
而在这种黑暗中涌动着新潮,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觉醒,这一切都使黑暗中透露出新的曙光。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席卷中国。
巴黎和会点燃了这次风暴。
展示:思考:(1)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2)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要求?(3)结果如何?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弱国无外交。
当时的北洋军阀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英、美、法、日都想控制和侵略中国。
教师: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中国蒙受了巨大耻辱,这一决定传到中国,传到北京,中国人积压已久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一场震惊世界的、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五四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中心以及初步胜利。
2.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精神。
【学习重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五四精神。
【预习自测】
(一)导火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概况:
1、爆发:(1)时间:年5月4日
(2)地点:
口号:“,内除国贼”“誓死力争,”“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
2、扩大:
(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2)主力:由学生转变为
(3)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四)历史意义:
1、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合作探究】
从课文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解难答疑】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反馈拓展】
1.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④“废除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是()
A.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了三个卖国外交官员的职务
C.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了“二十一条”
3.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北洋军阀逮捕爱国学生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下列口号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5.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