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解析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精选10篇)《爱莲说》教案篇1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2、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
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能够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学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有关咏“莲”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设计意图:由赏心悦目的图片配上高山流水的古曲,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感受莲的魅力,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诵读感知1读、示范背诵。
以此来激起学生背诵短文的兴趣和信心。
2读、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3读、指名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了解《爱莲说》的背景、作者以及其意境;2.熟悉《爱莲说》的诗词结构和修辞手法;3.通过鉴赏《爱莲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爱莲说》的背景:杨万里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他一生都热爱和钻研莲花。
《爱莲说》是他的一篇散文,以描写莲花为主线,表达了他对莲花的痴迷和赞美。
2.分析《爱莲说》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等。
3.鉴赏《爱莲说》:理解诗词的意境,感受莲花的美丽和纯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莲花的画作,引起学生对莲花的兴趣和好奇,向学生提问:“莲花为何物?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3.分析(15分钟):教师解读《爱莲说》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如何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效果。
4.赏析(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爱莲说》,并解读诗词的意境。
指导学生感受莲花的美丽、纯洁和韵味,体会诗人对莲花的独特情感和赞美之情。
5.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爱莲说》中莲花是怎样的形象?你们觉得这首诗词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总结诗词的主题和特点,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讨论。
6.拓展(10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花卉的文章,并运用《爱莲说》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花卉的情感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点评: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爱莲说》的背景和作者,熟悉诗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并通过赏析诗词培养了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性:教师通过导入、呈现、分析、赏析、总结和拓展等环节,使学生在情感、认知、技能等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导入环节采用提问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呈现环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分析环节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赏析环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和解读诗词的意境,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情感,并能流利朗读诗歌。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并解读现代诗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情感体验。
2.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情感,并能流利朗读诗歌。
(2)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情感体验。
3.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诗歌《爱莲说》的课件、诗集或打印材料(3)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的作业完成情况4. 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了解诗歌《爱莲说》是一首写景诗,诗歌的作者是徐志摩,诗歌中的“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之一。
(2) 阅读:学生逐句阅读诗歌,并进行师生共读,师生共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手法,对诗歌的结构和意象进行解读。
(4) 朗读:学生进行诗歌的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5) 谈论:学生就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展开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解读诗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6) 归纳: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对诗歌进行评价。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爱莲说》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案评析《爱莲说》是一首现代诗歌,描述了莲花的美丽和高洁,读来有一种静谧的感觉,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情感追求。
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丽与韵味,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导入、阅读、分析、朗读、讨论和归纳环节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领会诗歌的情感和意义,并能够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
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作业布置环节要求学生以短文的形式总结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这个层进式教案设计合理,有利于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4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4篇)《爱莲说》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
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教案: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被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本文以莲为主题,通过对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学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莲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莲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莲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1. 莲的象征意义及其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联系。
2.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莲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莲的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莲的象征意义,交流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4.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解释古汉语词汇和句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案: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续)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莲的象征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莲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 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爱莲说》教案爱莲之说周敦颐的廉洁自爱
《爱莲说》教案爱莲之说周敦颐的廉洁自爱《爱莲说》教案:爱莲之说周敦颐的廉洁自爱一、教学目标1、了解周敦颐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理解《爱莲说》的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感受作者通过莲花所表达的廉洁自爱、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4、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莲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准确翻译全文。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以莲自喻,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
(2)引导学生将文中的廉洁自爱品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理解文意。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文意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拓展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如何在当今社会保持廉洁自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组莲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莲花的形态和特点,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 年 1073 年),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
他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为人正直,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代表作《爱莲说》以莲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三)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四)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遇到问题相互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重点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请学生代表翻译全文,其他学生补充和纠正。
(五)深入理解1、提问:作者为什么爱莲?莲花有哪些特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它在污浊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纯洁和正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着它的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着它的品德高尚,声名远扬。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教案:初中语文《爱莲说》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爱莲说》这篇杂文,了解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学习杨慎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精美描写;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荷花的观察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学习杨慎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精美描写;2.教学难点:读懂杨慎的表达意图,培养学生对荷花的观察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师导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读懂杂文的内容和情感。
2.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导入】1.自由课堂: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兴趣,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爱莲说》的杂文,并让学生自主阅读。
【展示与解读】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解读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
4.教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拨,介绍杨慎的文学成就和他创作的杂文特点。
【阅读与理解】5.文本解读:教师对《爱莲说》的文本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6.分析篇章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爱莲说》的篇章结构,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
【写作实践】7.训练写作: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用《爱莲说》中的描写技巧,写一篇以“我的故乡”为主题的文字作品。
8.小组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互相评价。
【巩固与拓展】10.总结评价:学生对这次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进行课堂点评,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初中语文教材《爱莲说》2.PPT:展示《爱莲说》的杂文3.杨慎的相关资料与解读4.杨慎其他作品的摘录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2.收集学生写作作品,对其写作表达能力和对荷花的观察力进行评价;3.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爱莲说》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攻略教案
本教案选取了古代诗人白居易的《爱莲说》作为教学内容。
本教案主要讲述了该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相应的攻略方法。
通过本教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质。
一、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主旨《爱莲说》描绘了诗人喜欢莲花的原因以及对莲花的感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本文的主旨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和启示,同时也要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2、把握意象和修辞手法作为一个散文家,白居易在《爱莲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营造氛围和展现情感,例如挟情,比喻,拟人化等。
通过分析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寓意和情感。
同时,这也是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关键点之一。
3、掌握篇章结构《爱莲说》由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学生需要掌握每个部分的功能和关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现。
同时,还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一段落的主旨和转折点,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1、古代文学的阅读理解《爱莲说》是一篇古代散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文化背景和语言难度较大的情况。
学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并能够适应较为复杂的语言结构和逻辑,这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挑战之一。
2、现代生活与自然美的关系《爱莲说》是一篇关于自然美和现代生活的文章。
现代生活节奏快,科技发展迅速,大多数人往往忽视了身边自然美的存在。
学生需要探讨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如何拥抱和欣赏自然美,了解现代人该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回自然之美。
三、攻略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到古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和文化医学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对于散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同时,大大挖掘文章的寓意和情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深入探讨自然之美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关于刘禹锡的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刘禹锡的《爱莲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
2. 能够分析刘禹锡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能够运用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洁的人格。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爱莲说》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2.2.1 全文朗读,感受语言韵律美。
2.2.2 逐句解析,分析词语含义和修辞手法。
2.2.3 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熟读并背诵《爱莲说》,进行文学创作练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莲花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3.2 课文学习3.2.1 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2.2 逐句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2.3 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3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文学创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爱莲说》,对背诵效果进行评价。
4.2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评价。
4.3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文学创作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5.2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背诵、课堂参与和课后作业进行总结评价。
5.3 下一步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爱莲说》教案全面版
《爱莲说》教案全面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爱莲说》的文意,掌握莲的象征意义。
(3)了解作者周敦颐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爱莲说》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理解莲的象征意义,分析诗歌主旨。
2. 教学难点:(1)掌握《爱莲说》中的生僻字词。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周敦颐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提问:同学们对莲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思考莲的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爱莲说》,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爱莲说》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莲的喜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莲的象征意义和诗歌主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莲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完成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和短文,了解他们对莲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讲解法:教师对诗歌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
《爱莲说》教学设计孙悦【教学内容分析】1、《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
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2、“说”是古代文体。
可说理,也可记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佳作。
3 内容上,这篇文章可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铺排描绘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学情分析】1、八年学生已有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2、可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写法点到即可。
3、朗诵不可或缺,尽量当堂背诵。
【三维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2、掌握“蕃、植、鲜、之”等词的意义及用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1、重点: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2、难点:“出淤泥而不染”等语句对应的人的品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和作者)二、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蕃淤濯涟亵鲜噫(学生在书上标注并熟读即可)3、解释词语。
(学生在书上标出相关的注释,并抄写关键注释于书上原文中空白处)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自李唐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净植、可远观二不可亵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君子、噫、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
4、翻译句子:(口译即可。
先自己口译,不懂的句子可以讨论)(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课堂教案设计
本文将针对《爱莲说》这篇课文进行教案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教学内容《爱莲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主人公白居易对莲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莲花的观察与领悟,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在学习这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文学鉴赏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这篇经典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为深入理解作品做铺垫。
2.理解作者对莲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莲花特点的描述。
3.掌握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提高语言表现能力。
4.在学习这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强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文中描述的莲花特点。
2.如何辨析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如何从文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表现等方面深刻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人文情感和生态观念。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分组和评价等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突出文学欣赏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并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和开展作业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领会这篇经典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五、布置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学家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2.思考自己身边或者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从作品的主题、描写手法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3.尝试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自然风光或者社会现象,从中体现出个人对于自然生态和人文美好的感受与关注。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爱莲说》教案【教学设想】1、把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高中课文《荷塘月色》进行比较,区别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把衬托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3、采用“讲讲、读读、议议”的教学方式。
4、在本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入朱自清《荷塘月色》4段比较阅读,以实现课内外结合,初高中衔接,为学生将来学习铺平道路。
5、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说”这种文体。
2、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映衬的手法。
4、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5、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重点、难点】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重点。
2、映衬的手法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2、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
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盛开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
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
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题目、作者)(课件演示)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演示)1、了解“说”这种文体。
2、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映衬的手法。
4、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5、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三、解题莲:即莲花;“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课件演示课题及作者)四、介绍作者(课件演示)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
爱莲说层进式教案设计及评析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白居易的《爱莲说》的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文学意义•掌握本文的语言形式和写作技巧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感受自然美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美学情感和审美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授、解读、分析、讨论•录音、视频、演示•个人、小组、班内、班间合作学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引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成果,并颁布此次学习任务。
2.教师介绍白居易和《爱莲说》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特点和主题。
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及涵义,辅助学生在阅读表达等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课时1.以学生的实际兴趣为出发点,教师设计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感受到文学中的美。
2.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词语技法,以及通过这些技法对文学极致追求的理解。
3.根据学生情况,辅助学生完成文学模拟写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技法。
第三课时1.以文类比较及诗歌鉴赏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爱莲说》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品味文字中的感情。
2.通过音乐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中的情感,进一步体味文章表现出来的情感。
3.生活实践中融入文学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到更多文学知识,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评估•结合作业、考试、个人成长、作品制作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评价。
•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程设计、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3. 教学评析本教案以爱莲说为核心,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特别是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情景式阅读、小组讨论、文学鉴赏和生活实践等,使学生在阅读、理解、创作、欣赏等环节中形成文化视野,使学生探究文本的背景,掌握其语言和文学技巧。
同时,通过文学与生活的融合,促使学生积极体验生活,通过现实体验,形成以学习为本的价值观和人民为本的思想意识。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优秀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淤泥洗濯清涟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8)同予者何人二、指导学习(一)情境导入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这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状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能够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
(前后左右能够讨论,实在不懂的能够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
(班上发言)老师综合归纳: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1)貌美品美抽一学生读描述莲的文字。
(多媒体展示)讨论:读到那里我们能够联想到什么(人)(2)语言优美。
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构成文章,怎样使语言到达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设计:课堂背景分析:《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篇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适合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哲理。
本节课将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爱莲说》的诗文、批注和翻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莲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莲花的特点和美。
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含义和象征。
步骤二:欣赏诗歌(10分钟)教师将诗歌《爱莲说》的诗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然后请学生朗读诗歌,尽量体验诗歌的美和声音的韵律。
步骤三:理解诗意(20分钟)1.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用简洁的文字展示莲花意象,通过对莲花的描绘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2.分析诗歌内容:解释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引导学生从音乐性、意象和内涵等方面解读诗歌,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步骤四:交流讨论(20分钟)1.学生之间讨论诗歌,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朗读诗歌,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表达进行联想写作。
2.分析其他作品中的莲花形象,并比较不同作品中的莲花形象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步骤六:小结(5分钟)总结全课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进行点评。
点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了解莲花的象征意义,并能够欣赏诗歌的美。
教师通过展示诗歌的诗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讨论和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爱莲说》课文分析教案
本文主要围绕着《爱莲说》这一课文展开分析,通过对该课文进行教案的撰写,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该课文内容,并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爱莲说》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背景。
2.了解《爱莲说》的整体结构和篇章特点。
3.领会《爱莲说》的主题思想及审美意义。
4.学会欣赏、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5.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重视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3.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抓住该文中的审美主题。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该文中的文化内涵。
3.如何让学生发扬批判性思维,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莲花的画作或照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莲花的印象和感受,以烘托出教学主题——《爱莲说》。
2.文本解读教师先讲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简介,简要介绍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品特点。
让学生朗读《爱莲说》,并进行短暂停顿。
接着,归纳《爱莲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重点分析“莲”在《爱莲说》中的象征意义。
同时,介绍《爱莲说》与古今“爱莲”主题的差异,并通过对白居易的诗句作对比,了解到《爱莲说》所体现的文学特点。
3.阅读体验在阅读体验环节,通过情感交流、文学直觉来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心理图景中想象莲花的美丽与优雅、生命力的强大等,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感受《爱莲说》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和感受莲花的魅力。
4.针对性讲解“吾爱孩童之纯,老翁之智,性别之异,山林之幽,风月之涤,而尤爱莲之清香。
” 这是《爱莲说》中的一句话,它体现了白居易对自己审美情趣的阐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更深入地了解白居易审美意识,尝试从他的审美特点中找到自己具有代表性的特色。
5.全文赏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全文赏析,在逐句解读的同时,思考篇章结构、寓意与情感的相关性。
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的个人感悟和感受,让学生发表见解,增强学生对《爱莲说》的感性认识。
《爱莲说》教学设计解析
《爱莲说》教学设计太和县洪山中心校高敢【学习内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 1 课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教材简析】《爱莲说》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文字优美,清雅脱俗。
全文仅119 个字,精炼短小,却底蕴悠长,意味深远。
全文共2 段,第1 段集中笔墨描写莲的外在形象美,并赞美莲的内在品质美,从而写出了爱莲的缘由。
第2 段用菊和牡丹来衬托,借花喻人,表明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到结尾就水到渠成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这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2 课。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文言文教学单元,本单元有两个的教学重点:一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成诵的习惯,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能熟读成诵;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 ,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
【学情分析】1、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将近二十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积累了许多文言文词语,因而形成一定的文言文语感。
2、要教学的班级学生已有一年的写日记的习惯,整体语文素质较好,全班学生考试平均分达80 分。
【教学设想】1、通过诵读感知法、品味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想象联想法等教学方法紧扣“美”组织教学,整节课由六大环节构成,分别是:环节一:美美地看——导入新课,明确目标;环节二:美美地读——朗读感知,读通文意;环节三:美美地赏——放飞想象,品味感悟;环节四:美美地思——探究写法,感悟主旨;环节五:美美地说——驰骋想象,直抒胸臆;环节六:美美地写——整理润色,创作散文。
以《爱莲说》为例的诗歌赏析教学案
1.了解《爱莲说》的背景及作者杨万里的生平。
2.理解《爱莲说》的诗歌意义,掌握从诗学角度分析和鉴赏的方法。
3.通过文学欣赏与创意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爱莲说》的艺术特点和诗歌意义。
2.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分析诗歌,掌握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爱莲说》的深刻含义与美感融为一体,引发学生的诗意共鸣。
2. 如何引导学生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体验展示出来。
一、探讨《爱莲说》的背景与作者杨万里的生平1. 唐、宋时期,荷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是诗歌墨画、园林建筑艺术的固定主题,而杨万里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曾任浙江大学士,长期在江南地区漂泊,结交了许多文化名流,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歌和绘画作品。
2.《爱莲说》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它写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一首抒情诗歌,用一种委婉、含蓄、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二、分析《爱莲说》的艺术特点与诗歌意义1. 《爱莲说》的艺术特点(1)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
(2)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荷花的深刻热爱之情。
(3)形象生动,用细致的描写展示了荷花的美丽与魅力。
2. 《爱莲说》的诗歌意义(1)反映荷花的独特魅力。
(2)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3)反映诗人对自我境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探索。
三、诗歌鉴赏与创意表达1. 从诗学视角分析《爱莲说》(1)分析《爱莲说》的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
(2)探讨《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解析诗歌符号和隐喻。
(3)比较不同版本、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异和优缺点。
2. 创意表达(1)合作创作:学生自己动手写一首《爱莲说》式的诗歌。
(2)创意美术:学生用素描或水彩等绘制荷花的形态和色彩。
(3)诗歌朗诵:学生通过朗诵《爱莲说》及自己创作的诗歌,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学生成员讨论相结合。
爱莲说课文内容呈现与赏析教学设计
爱莲说课文内容呈现与赏析教学设计【导语】《爱莲说》是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以莲花为主题,通过对莲花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围绕《爱莲说》的内容呈现与赏析,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审美情操。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莲说》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2. 掌握文中描述莲花的语言形象和意境;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表达能力与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本关键词汇的理解与运用;2. 分析莲花的形象描写及相关意境;3.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呈现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或独立阅读《爱莲说》,并重点理解以下内容:(1)了解林语堂是中国现代作家;(2)了解《爱莲说》创作的背景和意义;(3)学习文中描述莲花的语言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赏析教学以欣赏莲花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赏析教学:(1)观赏莲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特点、形态和颜色,提升对莲花的认知;(2)展示莲花实物:组织学生近距离观察莲花的细节,感受花瓣的质感和气味,激发对美的感知;(3)欣赏音乐与莲花画作:播放优美的莲花相关音乐,同时展示著名的莲花画作给学生观赏,让学生通过音乐与画作进一步感受莲花之美。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播放莲花相关的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对莲花的兴趣与好奇心。
2. 内容呈现(1)介绍林语堂的背景和作品特点,让学生了解作者;(2)导读《爱莲说》,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义;(3)学生独立阅读或朗读《爱莲说》,并理解文中描述莲花的语言形象和主题思想。
3. 赏析教学(1)观赏莲花图片,让学生表达对莲花的感受和联想;(2)展示莲花实物,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莲花的美;(3)播放莲花相关音乐,让学生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4)展示著名的莲花画作,让学生欣赏并自行创作一幅以莲花为主题的画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学设计学习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 1 课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教材简析】《爱莲说》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文字优美,清雅脱俗。
全文仅 119 个字,精炼短小, 却底蕴悠长,意味深远。
全文共 2段,第 1段集中笔墨描写莲的外在形象美,并赞美莲的内在品质美,从而写出 了爱莲的缘由。
第 2 段用菊和牡丹来衬托,借花喻人,表明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 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 正直的品德,到结尾就水到渠成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这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 2 课。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文言文教学单元, 本单元有两个的教学重点:一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成诵的习惯,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 ,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
【 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将近二十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积累了 许多文言文词语,因而形成一定的文言文语感。
2、要教学的班级学生已有一年的写日记的习惯,整体语文素质较好,全班学生考试平均 分达 80 分。
【教学设想 】1、通过诵读感知法、品味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想象联想法等教学方法紧扣“美”组织 教学,整节课由六大环节构成,分别是: 美美地读——朗读感知,读通文意; 美美地思——探究写法,感悟主旨; 美美地写——整理润色,创作散文。
太和县洪山中心校高敢能熟读成诵; 环节一:美美地看——导入新课,明确目标;环节 环节三:美美地赏——放飞想象,品味感悟;环节 环节五:美美地说——驰骋想象,直抒胸臆;环节 通过看、读、赏、思来感悟莲的外在内在美和作者“出淤泥而不染”君子品德美,探究写作特色美。
2、课前印发学案,让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把在翻译的过程遇到的疑 难问题记录下来,集中课堂解决,提高课堂效益。
3、 初一的文言文篇目基本都是叙事性的文言文。
但像这种内涵丰富而意境深远的小品 文,对于理性分析能力弱、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因此教学中 注意要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安排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品味赏析莲的外在形象美和内在品质美。
3、能理解和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习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1、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品味赏析莲的形象美和意蕴美。
学习难点】能理解牡丹、菊花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 )( )( 四、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下面重点句子,在有疑难的地方做标记。
1、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课前预习】一、口头作业 朗读课文三次(课文总共才 119 字,读完一次约 1分半,三次才 5 分钟,不要小看这 5 分钟,有了这 5 分钟,课堂上的你将会与众不同! )1、第一次读准,要求: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并查字典把正确的读音写在书上。
2、第二次读出节奏,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边读边划出重音和停顿的位置。
3、第三次读出美,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美来。
二、将重要注解移至原文中对应的位置。
三、解释加点的文言文词: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 ・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3、5、) 焉。
( 、晋陶渊明独.爱菊( 、香远.益.清( ・ ・ ))(B级) 6、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课堂学习】(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营造一种古典文雅的氛围,开始导入。
)环节一美美地看-----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图片导入,激发情感,出示课题。
(幻灯片1 —9)★导入语:先请同学们美美地看一组图片(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莲的图片逐张展开, 背景音乐柔柔响起……)看完图片。
教师提问:美吗?喜欢吗?学生回答:美、喜欢。
导出课题:这表明大家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心有灵犀,他特别喜欢莲花,为官时曾率领属下在官衙侧挖池,种满莲花,美其名曰:“莲花池”,今天我们要学的《爱莲说》就是周敦颐面对满池摇曳多姿的莲花,触景生情写下的名篇,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美的心情、美的笑容来赏析这篇传诵千古的美文。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悠扬舒缓的古筝曲《高山流水》欣赏清新美丽脱俗的莲花图,有意识地创设美的情境,为后面品味赏析莲美作铺垫。
2、明确学习目标(幻灯片10)教师通过幻灯片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出示目标并叫学生朗读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节二美美地读一一朗读感知,读通文意★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美文要多读。
1、一读读准:,【学生活动】学生先自由朗读一遍,并举手上讲台在黑板上给生字词注音:蕃(f m)濯(zhu o)亵(xi e)鲜(xi 也)2、二听范读:(幻灯片 11)【教师点拨】 指导学生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用“ / ”标示出来,在需要重读的词下面加点。
教师进行配乐朗诵(背景音乐: 《高山流水》,【学生活动】 学生听读,要求注意老师在读的过程中的停顿和重音,以及抑扬顿挫,高 低起伏。
【设计意图】 模仿就是一种学习,对于这样一篇文辞优美的精妙短文,教师进行激情朗 读,就是吸引学生的好方法。
3、三读节奏:【学生活动】 4、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 【教师点拨】 玩焉”“陶后鲜有闻”等重点语句要做重点讲解。
(幻灯片 12)【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好学案,让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把疑难问题 集中课堂解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5、四读读出美:【学生活动】 女生齐读,配乐为古筝《古筝笛子 中国古典名曲 荷塘月色》。
【教师点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长句要读出莲的美,要读出对莲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通过多层次和多方式的诵读,有个人读、教师范读、全体齐读和女生朗读, 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 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环节三、美美地赏——放飞想象,品味感悟★过渡语: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相信明眸善睐的 你们一定有一双聪慧的眼睛,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活动】 一学生朗诵第一自然段,全体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提问】 从哪些语句发现莲的美?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教师提问】 写莲的语句,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莲?【教师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莲花图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地思考探讨分别从哪些方面写 莲。
(幻灯片 13)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生长环境、茎、香气、整体形态和观赏者感受【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片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悟出莲的外在 美。
全班齐读,要求读出节奏美。
检查预习拿出学案, 以开火车的方式翻译课文, 并提出在翻译过程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幻灯片上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教师提问】莲有哪些内在品质美?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幻灯片 14)★过渡语:作者爱莲难道仅仅是因为莲的外在形象美吗?不是, 而是外在美的背后蕴涵 着哪些值得让人赞赏、喜爱的高尚品格美?(教师板书“外在美” “内在美”)【教师点拨】教师应补充作者周敦颐生平和写作背景,以开启学生思维:※①周敦颐24岁出仕为官,,当时的宋朝建国已80余年,国力日强,但官场腐败之风也 渐长、奢靡之风盛行,但周敦颐不选择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未曾放弃读书治学, 著书立说,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意识;②周敦颐为官 31年,政绩显赫,可他的官位升迁缓慢,主要是周敦颐无后台,而且他并没有如当时有些官员那样想办法找 “靠山”、抱“粗腿”, 而是依然故我、绝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③周敦颐待人处事秉持公心,从不畏惧权势和强暴。
任参军时,宁肯辞官也要力阻上司滥杀无辜 ,做判官时身遭不白之冤却处之泰然,绝不低声 下气去求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与文本有关的作者及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 作者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推选一小组长,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讨论,负责记 录讨论结果,代表小组发言。
要求教师提出要求:用“我从‘句式来表达。
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 纯真自然朴实;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一内心通达、行为方正、绝不趋炎附势、见风使 香远益清一一美名远扬;亭亭净植一一仪态端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一自尊自爱令环节四:美美地思一一探究写法,感悟主旨(幻灯片15)一、探究: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渡语:作者所以爱莲,是因为莲内外皆美,可见莲在作者心目中地位很高。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诵第二段,全体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提问】作者把莲比作什么?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从“莲,花之君子者也。
”中知道作者把莲比作君子。
【教师提问】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莲是谁的化身?'一句感悟出莲具有 的品质” 好、 舵; 人敬佩。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学习成果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活动】因为莲美,所以爱莲。
让学生饱含赞美之情来背诵这一描写莲的长句。
【设计意图】在赏析品味莲的内在外在美后进行背诵,这样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实现“厚积薄发”。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指品德高尚的人;莲是君子的化身。
【教师提问】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说自己君子之志,结合学过的《陋室铭》,说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托物言志。
(教师板书:托物言志)【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突破了重点。
二、质疑:菊和牡丹的作用。
★过渡语: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但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地是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提问】文章题目为《爱莲说》,说说爱莲的缘由,可课文还写到与莲无关的内容,你的发现是什么?【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第二段,全体学生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