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在中学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文学鉴赏、情感升华、创作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对苏轼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深入鉴赏这首词的美 学价值。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情感升华 ,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总结词
画面感、历史感、哲理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同时,对王之涣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进行介绍,增强学生对诗歌历史感的认知。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启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文学素养。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接受美学有助于提 高中学生的诗词鉴 赏能力。
接受美学在诗词教 学中应用的效果受 到教师和学生个人 素养的影响。
接受美学可以增强 中学生对诗词的感 悟和思考。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缺乏对接受美学在中 学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的深入探讨。
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 的学生,接受美学的应用方式 可能存在差异,但现有研究对
其审美素养。
激发学生创造力
接受美学倡导读者对文本的多 元解读和再创造,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可促使教 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 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发展,
提高教学效果。
04
接受美学在中学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引导学生从读者角度解读诗词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诗词解读过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以读者身份进入作品,与作品产生对话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结合诗词作品,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 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 之处,培养跨文化意识。
(完整版)接受美学简介
“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皎然《诗式》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诗品》
“意不浅露,语不穷尽” ——沈祥龙《论词随笔》
(3)从读者的角度看,对作品的鉴赏 存在“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的 差异。
《红楼梦》主题思想
《红楼梦》主题思想
戚……
期待视野与读者、作者的关系
期待视野
顺向相应——平庸陈旧,兴味索然 完全遇挫——晦涩难懂,拒绝读者 相应、遇挫——艺术魅力,欣悦满足
暗含的读者 ——指作家预想的能够按照作者
的创作动机去理解作品含义的那种可能出现的读 者。即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 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那些与“暗含的读者” 相近的读者,往往最能理解作品的内涵。
空旷结构——伊塞尔认为文学作品所描写的 是一种虚构世界,存在着不确定的“空白”部分, 它需要读者在阅读中调动现实生活世界的经验和 想象力去补充。
召唤结构 ——正是这种空旷结构,具有召唤 功能,可以引发读者去思考、填补或进行再创造, 这是产生艺术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 旨者也。”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
“暗含的读者”与“现实的读者”
• “暗含的读者” = “现实的读者”?
与“暗含的读者” 相近的读者,往 往最能理解作品。
• 作者为谁而写作 ?
将“小我”与 “大我”结合。
(2) 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具有 “空旷结构”和“召唤结构”。
“如同中外古今一切伟大作品一样,《红楼梦》 的主题不具有简单明了,可以一语道破的性质,这 是作者、作品、读者(批评者)的自身矛盾及其相 互关系的复杂情态所决定的。伟大作品的主题,还 存在永远与流动的矛盾,正是不变中的变,使作品 获得永恒的魅力。企图套用流行公式,对这部大书 的主题作出尽合作品本意的、超越历史性限制的、 绝对权威性的论断,都是不可能的。凡是相对忠实 于作品的各种论断,都不应受到排斥,都具有某种 合理性。”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在文艺领域中,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文艺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文艺创作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介绍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姚斯,德国著名美学家,1967年提出了接受美学的概念。
该理论以读者为中心,认为文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构建的。
与传统的以作者或作品为中心的美学理论不同,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读者的能动作用和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1、接受美学理论的定义:接受美学理论的是读者在阅读文艺作品过程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意义构建。
它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文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才得以实现的。
2、姚斯对接受美学的贡献:姚斯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强调了读者在文艺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性,认为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
此外,他还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即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作品所抱有的预想和期待。
接受美学理论在文艺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在理解文艺作品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在审美感受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加注重读者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
同时,在价值体现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为我们重新审视文艺作品的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其未来发展方向也备受。
与其他美学理论的比较优势在于接受美学理论更加注重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审美体验。
然而,这种理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对作品意义的过度诠释、忽视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调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在强调读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应忽视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
作品本身的特点和内容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应对作品进行客观分析。
2、提高读者的审美素养:读者的审美素养是影响接受美学理论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接受美学流派兴起于
接受美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学流派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然而,这种多元化的美学观念的兴起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建立在过去几个世纪对于美学的探索和研究基础上的。
在20世纪初,欧美的传统美学主要是以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导。
唯美主义追求艺术的纯美和审美表达,倡导艺术的超越现实的力量。
而现实主义强调对真实世界的描写,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来传达艺术的价值。
这两种主导美学流派在相互对立和角力中推动了美学思想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学的理解和追求也发生了变化。
20世纪后期,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开始逐渐反思传统美学观念的局限性和偏见。
后现代主义拒绝传统美学的正统观点,强调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多样性和主观性。
这种美学流派的出现为更广泛的审美观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在接受美学流派的兴起中,人们开始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观念和艺术风格。
例如,东方美学流派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日本的禅宗哲学影响了日本的雅道艺术,使之成为东方美学的一种代表。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也推动了中国画、书法和园林艺术的发展。
这些东方美学观念的兴起使人们对于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认知更加多元化。
除了地域背景的多样化之外,接受美学流派还涉及到不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影、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兴起,为美学观念提供了新的变化和可能性。
例如,电影艺术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电影的剪辑和音效成为影响观众感官体验的重要因素。
这种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为美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接受美学流派的兴起中,人们还开始关注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议题。
社会美学流派强调艺术和美的力量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例如,社会美学家提出艺术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创造力的发展,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环境美学流派则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致力于通过艺术来呈现和传达环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以彼得·潘为例
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运 用接受美学策略能够让译文更 贴近目标读者的心理需求,增 强文化交流的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分析目标读者的审美习惯 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传达 原作的精神内涵,促进跨文化 理解。
接受美学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 确性和生动性,使译文更易于 被目标读者接受,进一步促进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结合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本土 化处理,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 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关注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 保持原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品译者, 提高翻译质量和对目标读者的 关注度。
THANK YOU
汇报人:
翻译策略的创新和 突破有助于推动儿 童文学作品的国际 化发展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意义
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儿 童文学的发展
丰富儿童文学作品的多样 性和创新性
提升儿童读者对不同文化 的理解和认知
增强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 价值和艺术魅力
对未来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启示
重视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采 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风格。
《彼得·潘》的接受美学应用实例分析
儿童读者群体的定位:针对儿 童读者,注重语言的简单易懂 和趣味性的表达。
审美体验的传达:通过生动的语 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原著中的 奇幻场景和人物形象传达给儿童 读者,激发他们的审美体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背景的考虑:在翻译过程 中,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儿 童读者,对原著中的文化元素 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
召唤结构:指文本中留下的未确定性和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和填充来参与文本 意义的构建。
接受美学
潘禹非
一、什么是美学
(一)一些哲学家关于美的定义 (1)客观派 毕达哥拉斯:美是各部分(数字)之间的 和谐与比例。 荷迦兹: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 一定的量。 博克:小,光滑,柔弱,色彩,逐渐变化。 柏拉图:美是“理念”。
(2)主观派 休谟:美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 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克罗齐: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 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 康德:美是主观的,美是自由的主观判断。
代表人物:姚斯 姚斯(Hans Robert Jauss 1921- ),德国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康斯坦茨大学教授。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一)、强调文本和作品的区别性 传统的观点把文学“作品”和“文本”等 同起来。认为作品就是文本,文本就是作 品。 姚斯主张把文本和作品严格区分开来。 文学作品:已经完成的,确定的,自足的, 不变的。 文本:未完成的,不确定的,可变的,由 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
对美学的定义:美学是连接知识和人的道德行为 的桥梁。康德的美学,体现在他的《判断力批判》 一书中。 美的特征:美是一种主观判断。 1、从质的方面看,美是一种无关利害,只关系 到对象形式的主观情感,审美使人获得的不是知 识,而是一种感性的愉快。 2、从量的方面看,美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审美 活动虽然是个体活动,但是也期待着普遍的认同。
(三)、文本的历史性 对伽达默尔理论的理解的历史性的继承,并把它 移植到美学领域。 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过程本质上就是对文本的理解 过程,它们具有历史性,是可以改变的,即“流 动视点”。 姚斯指出:一部作品的潜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被 某一个时代的读者所读尽,只有在不断发展的接 受过程中它们才能为读者所不断发掘。 一部文学史不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积累史,而是一 部文本的接受史。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摘要】接受美学是一种审美理论,强调观众对艺术作品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在电影观众学中,接受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原理、电影如何运用接受美学吸引观众注意力以及在情节发展和情感体验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观众对电影的反应和情感体验。
电影制作人利用接受美学创造视听愉悦的体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接受美学对电影观众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观众对电影的接受程度和情感体验。
展望未来,接受美学将在电影制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帮助电影制作人更好地吸引观众,传递情感和思想。
【关键词】接受美学、电影观众学、原理、注意力、情节发展、情感体验、制作人、视听愉悦、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接受美学概念接受美学是一门研究作品如何被观众接受和理解的学科。
在电影领域,接受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电影制作人了解观众的喜好和期望,从而创造出更受欢迎的作品。
接受美学旨在探讨观众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过程,以及作品如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接受美学强调观众的主观体验和感知,在电影观众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观众的看法和反应对电影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理解接受美学对电影制作人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接受美学,电影制作人可以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引人入胜的电影作品。
接受美学可以帮助制作人理解观众的审美标准和情感共鸣点,以此来提高电影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运用接受美学的原理,电影制作人可以更好地塑造故事情节,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从而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
1.2 电影观众学的重要性观众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观众的认可和支持,任何一部电影都难以成功。
通过了解观众学,电影制作人可以更好地指导电影制作的方向,提高作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电影观众学也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影作品,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姚斯、伊瑟尔及其他漫谈接受美学
姚斯、伊瑟尔及其他漫谈接受美学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接受美学这一文学理论的重要分支,重点关注姚斯、伊瑟尔等学者的贡献和影响。
接受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它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想象来赋予。
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于推动接受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姚斯和伊瑟尔的学术思想及其对接受美学的贡献。
接着,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姚斯和伊瑟尔在接受美学方面的异同点,以期更全面地理解他们的学术观点。
我们将对接受美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二、姚斯与接受美学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姚斯(Hans Robert Jauss)的名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20世纪德国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姚斯以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深入的实践研究,为接受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姚斯主张,读者的接受过程是文学作品的完成和实现的关键环节。
他认为,文学作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与读者的互动中逐渐成形。
读者通过自身的文化背景、审美经验和阅读期待,对作品进行解读和再创造,从而使作品获得生命和意义。
姚斯的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文学理论中将作者和作品视为文学活动中心的观念,将读者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姚斯看来,接受美学不仅仅关注读者的接受过程,还强调读者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读者的接受活动受到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读者群体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偏好。
因此,姚斯主张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概述接受美学的概念接受美学是一种美学理论,强调观众对作品的接受过程和主观体验。
它认为美学价值不仅存在于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观众的情感反应和体验。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观众的背景、文化、情感状态等因素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在电影观众学中,接受美学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电影是一种富有情感表达力的艺术形式,观众通过观影来获得情感体验,与电影作品产生共鸣。
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强调观众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指出观众的主观感受和解读才是理解电影的关键。
通过接受美学的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观众对电影的反应和评价,探讨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电影创作和审美领域,接受美学的概念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影响力和表现力,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深入研究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电影艺术的本质和魅力,为电影创作和欣赏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1.2 电影观众学的重要性电影观众学作为研究电影观众行为、观影心理和观影体验的学科,在当今电影产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电影观众学对于电影制作和营销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观众的喜好、观影习惯和心理需求,电影制作方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受众的需求,制作出更受欢迎的影片。
对于电影宣传和推广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电影观众学对于提升电影观众的观影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观众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和途径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与电影之间的情感连接,提升其观影体验。
这不仅可以提高电影的口碑和满意度,也能够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
电影观众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电影制作、营销和观众体验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观众的需求和行为,可以有效提升电影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观影体验,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深入研究电影观众学,探讨其中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对于电影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和理解德国文学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作品意义在读者接受过程中的生成和变化。
姚斯作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观点对文学研究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观点,包括读者中心论、作品意义的动态生成、审美经验的重要性等。
然后,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姚斯理论在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我们将更全面地理解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并评估其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还将对姚斯的理论进行反思和展望,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及在未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一全面的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为文学研究和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姚斯接受美学思想概述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是在对传统美学观念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主张将读者的接受过程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强调读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文学作品解读中的重要性。
姚斯认为,文学作品并非孤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活动紧密相连。
他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指出读者在阅读前已有的审美经验和期待对文学作品接受的影响。
在姚斯看来,读者的期待视野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而不断调整和扩展。
这种动态的期待视野使得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一次新的创造过程,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
姚斯还强调了“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的创造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读者的创造性解读中不断生成和丰富。
姚斯还关注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环境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取决于读者的接受过程,还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的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它完全超出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是把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
这种理论就是接受美学(Rezeptionssthetik)。
接受美学也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接受研究”。
由于它诞生在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坦茨,它的创始人——五位年轻的文学理论家和教授伊瑟尔(Wolfgang Iser)、福尔曼(Manfred Fuhrmann)、姚斯(Hans Robert Jauβ)、普莱森丹茨(Wolfgang Preisendanz)和施特利德(Jurij Striedter)——被人们称为“康士坦茨学派”(die konstanzer Schule)。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接受美学不仅发展成为联邦德国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逐步传播到西欧各国、美国、日本、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等一些东欧国家,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
产生的背景六十年代中,联邦德国的文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核心是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功能和社会效果问题。
一批激进的作家和理论工作者尖锐批评了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社会的倾向,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为现实的斗争服务。
对于统治着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文本批评学派”,他们也提出了强烈的指责,认为这种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早已过时,不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必须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取代之,才能将联邦德国的文学研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所谓“文本批评法”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从纳粹意识形态的死胡同里摆脱出来,而在联邦德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政治化倾向在文学科学领域的表现。
它是在美国的“新批评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认为作品是文学唯一的实体,而每一部作品又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独立的;作品的价值仅仅蕴藏在它自身之内,在对作品进行诠释和评价时,一切背景材料都是多余的。
接受美学
八、对接受美学的评价
(二)缺憾 1.过分夸大读者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作家和 作品对读者的作用。 2.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论,不无商榷之处。 3.读者反应批评在意义追寻方面忽视对文学 自身的研究。
七、读者反应理论(批评论)
怎样阅读和批评?“六结合”的思路如下: 1.知识型与素质型结合; 2.主观性与动态性结合; 3.体验与经验的结合; 4.调查与研究的结合; 5.个体与群体的结合; 6.作者、作品与读者的结合。
八、对接受美学的评价
(一)成就 1.文学史必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 2.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 3.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接受有重大意义。 4.文学接受包括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两种方式。 5.读者具有再创造的能动作用。 6.文学作品效果取决于作品和读者两种因素; 7.文学功能离不开社会功能,依赖于读者的接 受与发、 读者反应理论
一、发展概况
接受美学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 其创立者是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 坦茨大学的几名中青年学者、教授。它一 产生就在国内外激起巨大的理论反响。在 尔后的二十年间,它东进西渐,在全世界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代表人物
(一)康士坦茨学派 伊塞尔(1926-)《隐含的读者》《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阅读过程的现象学研究》等 汉斯· 罗伯特· 姚斯(1921-1997)《试论接受 美学》《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等 (二)美国的读者反应理论 斯坦利· 费希、乔纳森· 卡勒、霍兰德等 (三)东德的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 瑙曼《社会-文学-阅读》(合著)
三、基本特征
1.强调读者研究的重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2.读者是作品的直接承受者,作品意象与表 现形式有赖于读者完成,读者是文学的一 个组成部分; 3.十分关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研究,从作者、 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角度 研究文学史。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目录(1)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
(2)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
(3)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
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
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关于接受理论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
”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
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
”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
接受美学研究综述
接受美学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创作和解读中的重要性和主动性。
这种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德国,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起源、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接受美学的起源接受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
当时,德国的文学研究领域正面临着一场范式转换。
传统的文学研究侧重于作者和作品本身,而忽视了读者的角色。
随着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读者在文学创作和解读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接受美学应运而生。
二、接受美学的基本概念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创作和解读中的中心地位。
它认为,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者单独决定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完成的。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主动性,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对作品进行解读和再创造。
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多义性,激发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三、接受美学的发展现状接受美学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后,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在欧美、亚洲等地,接受美学的影响逐渐扩大。
在此基础上,接受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接受美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的文学传统和现代文学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还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个案分析等方式探讨接受美学在具体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四、接受美学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接受美学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接受美学研究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趋势:1. 跨文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将更加多元化。
因此,接受美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文化比较和分析。
2. 数字化与网络接受: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和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未来的接受美学研究将更加关注数字化与网络环境下的文学接受现象。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六十年代中期起,一群文学史家与批评家对以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重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他们大多活跃在西德南部博登湖边的康斯坦茨大学,后来被称为‚康斯坦茨学派‛。
这些学者经常聚会,讨论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
当时年近花甲的尧斯注意到:‚形式—结构‛批评所赖以立论的作品的‚永恒‛性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1 31】因为作品的美、作品的价值只有在认为这些作品有价值的人眼中才是美、才是艺术品。
当然这种读者至上的接受理论,绝不意味着在接受过程中读者丝毫不受作品的影响和制约。
相反的,在另一个方面,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一相比较,小说的形象就会出现很多的‚空白‛,这是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的。
在这种‚空白‛的研究中,尧斯更倾向于分析作品的潜在含义如何在历史进程中被读者接受,因而他的学说被称为‚接受美学‛。
【1 39】接受美学作为一种理论形式出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学者R.C.霍拉勃所指出:‚从马克思主义批评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理域,无不接受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
‛【2 282】尧斯也不无自豪的态度回忆道:‚后来,接受理论超越了所谓康斯坦茨学派,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一理论满足了人们在60年代由于对语文学学科的普遍不满而产生的潜在兴趣,这种兴趣由于大学生反对‘资产阶级学术’的抗议运动而变得更加强烈。
‛【3】当然,一种理论的诞生发展并不是尧斯一个人唱独角戏就可以完成的,尧斯在对接受理论的推崇时也没有忘记当初自己使其诞生时的自豪:‚这是一个由我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和沃尔夫岗.伊瑟尔的《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所引起的运动‛。
【3】这里就提到了接受理论双壁的另一位,一个从解释新批评和叙事理论起步的英国文学学者——伊瑟尔。
霍拉勃对两人的区别进行了精辟的说明:‚尽管二者都把注意力从作者和文本转移到文本—读者的关系上,但重视文学理论的重建,他们各自采取的途径却大相径庭。
接受美学的名词解释
接受美学的名词解释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审美和艺术的学科,致力于理解和解释美的本质以及对美的不同形式的感知和评价。
接受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美的接受程度,以及个体对不同形式美的偏好和认可。
接受美学与审美经验密切相关,探讨的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如何影响其对艺术和美的评价。
一.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接受美学的讨论离不开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美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依赖于个体的感知和体验。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物体或艺术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美学认知。
然而,美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它与万物的完美、和谐和对称有关。
人们认为一些普遍存在的事物和模式比其他事物更美,这表明了美的客观存在。
二.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美的接受的影响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美的接受有深远影响。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赋予了美不同的定义和内涵。
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偏好和欣赏朴实自然的美,尊重传统和写意的艺术。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对个体表达的美更为重视。
因此,个体在接受美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三.美的形式多样性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涵盖了艺术品、自然景观、身体特点等不同领域。
作为接受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形式美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标准。
艺术作品的美可能会涉及创作技巧、表现意图以及观念的传达方式。
自然景观的美通常与自然元素、景色的和谐和平静有关。
身体的美常常与身材比例、五官特点、面容表情等相关。
四.艺术创作和美的接受的互动关系艺术创作和美的接受是相互作用的。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观众则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感经历来接受和感知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
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观众的接受能力会相互影响和塑造美的表达和理解。
五.美的教育和培养接受美学也关注美的教育和培养。
通过美的教育和培养,个体可以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和提升对美的敏感度。
教育和培养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文学阅读、音乐鉴赏等形式来进行。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姚斯指出,美学实践应包括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
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
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
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
读者的接受活动受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作品范围规定,因而不能随心所欲。
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
当一部作品出现时,就产生了期待水平,即期待从作品中读到什么。
读者的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条,读者的经验依此与作者的经验相交往。
期待水平既受文学体裁决定,又受读者以前读过的这一类作品的经验决定。
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读者的期待水平不一致,产生审美距离。
分析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还可以了解过去的艺术标准。
接受者有3种类型:一般读者、批评家、作家。
此外,文学史家也是读者,文学史的过程就是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都在解决以前作品遗留下来的道德、社会、形式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成为后面作品的起点。
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
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
汉斯·罗伯特·姚斯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文学范式的改变》、《审美经验小辩》、《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等。
其美学思想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力图解决“文学史悖论”,后期研究侧重于审美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理论研究【摘要】接受美学又称之为“接受理论”、“接受效果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80年代中期为我国理论界接受,已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
接受美学反对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而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映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伊瑟尔等人,他们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模式,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
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接受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接受美学;阐释学;理论价值;局限性一、接受美学的理论缘起接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阐释学的理论滋养,要想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理论,需要我们对阐释学进行简单的梳理。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文本的理论,自有文本以来,人们就在努力理解它,并不断寻求某种方法来保证这种理解。
早在远古和中世纪时,人们所遵循的主要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注释圣经的方法—神学阐释学。
直至十八世纪,德国神学家施莱尔马赫才将前人的圣经阐释学译成普通阐释学,并提出了包括解释文学作品在内的阐释原则,首创了文学阐释学这一理论。
可以说,文学阐释学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施莱尔马赫创立的文学阐释学称为“定位阐释学”,它在文学阐释学的第一个阶段里起着主导的作用。
在此阶段中,文学作品被视为特殊形式的文献—记录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及其生活时代的文献。
歌德也曾说过“谁想要理解诗人,谁就应该到诗人生活的国度里去了解熟悉那里的一切”的话。
同样,施莱尔马赫创立的“定位阐释学”这一概念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即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疑点,可以借助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予以解释。
定位阐释学者形象地将文学作品比喻成一面镜子。
他们认为,如果镜中映照出的图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则应该从镜子本身来寻找根源,通过比较来确定毛病的出处,这一阶段的文学理论也被称为实证主义文学理论。
实证主义文学阐释学者几乎完全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读者在解释文学作品时的自身立场和观点;也未曾注意到读者的个人意识将会对阐释结构起着影响的可能性。
他们主张对文学作品持纯客观形式的阐释理论。
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其本质性的区别在于,不再将文学作品视为文献,而是视作文物。
对作品的解释不是借助作品外的时代背景,而是以作品本身为依据。
德国文学史家沃尔夫冈·凯泽尔和瑞士文学史家埃米尔·施泰格根据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和马丁·海德格尔的理解理论,创立了文本阐释理论,成为文学阐释学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
文本主义者不赞同那种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的生平传略才得以解释的观点。
他们主张就文论文,凭借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体验来获得作品的内涵埃米尔·施泰格称感知的标准为科学的标准。
这种“文本阐释理论”或名为“作品解释理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初步形成。
“定位阐释学”那样通过反射对比的方法,而是通过读者的体验来加以解决。
施泰格认为,每个读者都可以将自己置于同时代读者的位置上,因此对每部作品都可以通过体验来理解。
不难看出,正如实证主义阐释学一样,文本主义阐释学也认为,阐释者或读者的文化历史地位、经历与经验对阐释结果不发生影响。
除此之外,文本主义者还认为,阐释者在感觉的媒介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文化历史的界限,也就是说阐释者可以将自身置于任何时代与文化之中,因此只需运用自我感觉便可以理解作品的内涵。
六十年代,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宣告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在文学阐释学。
历史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第三阶段——接受美学。
姚斯和伊瑟尔依据德国现代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以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为基础,建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他们创建的接受美学取代了日耳曼学中的生产美学、描写美学。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地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需要人们去发现。
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内涵绝非固定于作品之中,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也就是说并非是作者于自己的作品里为读者限定某种意义,而是读者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赋予了作品某种意义。
二、接受美学批评的理论形成及发展接受美学兴起于60年代后期在70年代达到高潮,它的主要代表是德国南部康士坦茨大学的五位教授。
他们是姚斯、伊瑟尔、福尔曼、普莱斯丹茨、斯德里德,被称为“康士坦茨学派”。
康士坦茨学派批评家是代表作被莱纳·瓦尔宁编辑的1975年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出版的《接受美学》一书收入。
接受美学很快传到了苏联、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1、强调读者研究的重要性、客观性;重视研究读者的审美经验及基本条件。
R.C.霍拉勃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书中说:“接受理论,主要是指有关作者和作品到文本与读者的一般的转移。
这也就是说接受美学批评是在作者、作品、读者的整个系统中专事研究的学问。
”[1]接受美学批评认为,从作品到接受者之间有一系列的中介因素,如欣赏惯例、阅读密码等,读者必须动员自己的知识去破译作品的密码,从中挖掘并再造作品中的审美信息。
正如鲁迅所说:“读《红楼梦》时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2]2、开创接受的文学史观接受美学批评家姚斯提出重写文学史,就是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角度研究文学史,从史料中寻找读者们当年对文学作品的反应,研究不同时代的读者为何对一部作品产生不同批评意见的原因,提出读者们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对作品的期待心理、审美情趣、文学爱好以及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3、接受美学批评提出了“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相区别的理论。
他们认为“第一文本”是作家、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制品,“第二文本”是指与读者直接发生关系的审美对象。
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文本”并没有与读者发生关系,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如艺术品等,而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了关系,就成了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它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是读者感悟、阐释和解读以后的再生的艺术情感与形象。
接受美学家所谓的第二文本是由三种因素构成:第一文本的艺术品;作为读者欣赏对象的艺术品,即第二文本的艺术品;被读者对象化了的艺术品,即读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趣味与作品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了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新的艺术品。
4、接受美学批评提出了潜在性与召唤结构理论。
批评家姚斯认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
作品的“隐含的读者”必将作品中的空白与意义的不确定性“填充”与具体化或定型化,读者对作品意义的赋予石主要的、决定性的。
5、接受美学批评提出了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的理论。
姚斯认为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都局限于对文学创作和作品表现的维度里,而读者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
”[3]一方面,作品将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使其进入特定的情感态度和阅读期待之中。
另一方面,读者的大脑决不是一块白板或空地,被动地等待着一部作品的内容来填充。
(二)接受美学传播与拓展接受美学的传播速度很快,迅速东进西渐,走向世界,得到了多向度的发展,从而汇合成一股更为强盛的有活力的潮流。
1、民主德国的接受理论:主要体现在东德学者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吸收、改造接受理论,即把接收美学马克思主义化,集中反映在瑙曼等人编撰的《社会-文学-阅读》一书中。
2、苏联的艺术接受理论:他们认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读者的接受要以作品为前提的,必然受到作品本身的制约,接受不等于再创造。
读者的接受过程是由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结构特性决定的。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梅拉赫和美学家赫拉普钦柯等。
3、法国后结构主义的阅读理论:这是接受美学西渐的体现,重要代表是雅克.德里达,他提出的“分解论”是一种阅读批评理论,他认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是绝对同一的,而是相互分裂的。
另一位主要代表是罗兰·巴特,他把阅读快感分为优先的阅读“作品”的愉快和无限的、游戏的阅读文本的愉快。
两位学者的阅读接受理论都具有一种彻底的反中心、反传统、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
4、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影响最大的是斯丹利·费希和乔纳森·卡勒。
费希的接受理论又称“感受文体学”,他提出了读者反应批评的方法,即“把读者当做一种积极地起着中介作用的存在而予以充分重视,并因此把话语的‘心理效果’当做它的重心所在的分析方法。
”[4]还提出了“意义是事件”的重要论点,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做的事,而意义或理解则是阅读“事件”的结果。
他认为文本的意义是读者阅读作品这一“事件”及阅读时的经验和反应,费希称之为“意义经验”,文学批评就应是对这种“意义经验”的分析。
这种理论虽重视了读者的阅读活动,却把文学批评变成了批评家个人主观阅读经验的忠实描述,否定了批评的价值批判,并易于导致批评的主观随意性和相对主义。
卡勒的研究重点不在阅读行为,而在读者的潜在能力,指出“文学作品具有结构和意义,其原因在于人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阅读它,在于这种可能的特性,隐藏在对象自身之中,被运用于阅读活动中的叙述原则所现实化了。
”[5]还提出“文学能力”的概念,认为使读者按文学原则去阅读的前提条件是他具有一定的“先入为见”即“文学能力”,也即一种带有群体性的文学接受的习惯系统,文学作品“只存在于一种被读者接受的习惯系统发生关系以后,才会有意义”。
[6]卡勒的观点比起费希显得更稳健、辩证,既强调了读者的文学阅读方式对作品实现其文学特性的重要作用,又注意了群体阅读习惯对个体主观性的制约,但是他对文本自身文学特性的忽视存在片面性。
三、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一)姚斯的接受美学汉斯·罗伯特·姚斯(1920-)是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康士坦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姚斯于195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61年晋升为文学教授,现任教于德国康士坦茨大学大学。
姚斯的主要论著有《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史》(1970)、《风格理论和中世纪文学》(1972)、《审美经验小辫》(1972)、《审美经验和文学解释学》(1977)、《在阅读视界变化中的诗歌文本》(1980)等。
1、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