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育的时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审美专论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审美是重要因素。审美教育不是逻辑说教,不是教人某项技艺,而是对人情感、精神的陶冶。审美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将陆续刊发一些专家的有关文章,阐发审美教育的精义及审美与一切创意的关系。
10审美专论
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自身的活动也
应当遵循自然有机体的合目的性原则。
人类在利用自然为己所用的同时,必须
尊重其内在的合目的性。惟有如此,人
与自然之间才能和谐共生,实现双方的
可持续发展。通过上述认知,人们就能
够在理论的高度上认识到,自然合目的
性观念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只有从
合目的性的角度来看待自然,才能够促
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在破除机械自然观以及树立自然合目的性观念一破一立的基础上,经由生态美育来为一度“祛魅”的自然“复魅”。通过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人与
自然结成一种审美关系而达到和谐共生,以此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具而言之,包括下述两个方面:
其一,通过生态美育,培育人们鉴赏自然的非功利性思想。在对自然的非功利性鉴赏中,人们眼中的自然不再是满足物欲的对象,而是赏心悦目的纯粹审美对象。由于人的双重性,一方面,人作为感性存在物,必然有与生俱来的感官欲望的需求,自然不可避免成为人的感官欲望对象;但另一方面,人毕竟是有别于动物的理性存在物,这就意味着他具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能够对自然采取不同的态度。如果人不只是将自然看作满足其感官欲望的对象,而是也可以对它采取审美的态度,那么,由此产生的就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愉悦。因此,在对自然的非功利性审美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于自然是否美,而不是它的存在能否满足我们的欲求。自然“除了有用之外还如此丰盛地施予美和魅力,因此我们才能够热爱大自然,而且能够因为它的无限广大而以敬重来看待它,并且在这种观赏中也感到自己高尚起来”[1]。从美的角度来热爱自然,也是人类道德高尚的象征,而且,对自然非功利性的审美范围越广,程度越高,人对自然的侵占性破环就越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二,通过生态美育,培育人们鉴
赏自然形式美的趣味。人们对于自然纯
粹形式美的欣赏,决非一般意义上的相
对于“内容”的所谓形式主义,而是具
有深刻的道德含义和社会意义。人们对
于自然形式美的鉴赏,实际上是一种对
自然摒弃物质欲望的纯粹精神消费,人
们所消费的只是自然的外在的合目的性
形式,而非其内在的满足感官欲望的物
质内容。这种没有满足人们物欲目的却
满足了人们精神目的的审美合目的性,
在人生境界上达到了一种无目的的合目
的性的自由境界,表明了人存在的道德
高度,“对自然的美怀有一种直接的兴
趣(而不仅仅是具有评判自然美的鉴赏
力)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善良灵魂的特
征”[2]。而且,对自然形式美的鉴赏具有
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因为对自然形式
美的鉴赏,所消费的只是外在形式而非
物质材料,从而避免了对自然的消耗甚
至消灭,自然成为不被人们损毁的精神
产品,人们更为看重其精神而非物质价
值。因此,在自然价值观的权衡上,只
要重视自然形式美的审美趣味的社会氛
围建立起来,对自然物质欲望的渴求就
会相应地削弱,从而在最大限度内保存
自然的完整,也就越有希望建设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生态美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通过
对自然的审美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就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同自然界完成
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
现了的人道主义。”[3]人与自然协同发展,
和谐共生,这也正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
理想。
二、生态美育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的内涵既包括上述生态文
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包括
人类社会内部的社会生态和谐。这里要
集中探讨的就是生态美育对于社会生态
和谐建设的作用。和谐本省就是一个基
本的美学范畴,因此,从生态美育的角
度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切实可行
的,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健全的生
态人格和生态平等观。
首先,通过生态美育,培育个体的
生态人格美。个体是人类社会的最小组
成单位,塑造生态人格必须从个体出
发。生态人格本质上是一种非功利的审
美人格,一方面需要摆脱对自己的功利
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摒弃对他人的功
利要求。摆脱对自己的功利要求就是不
要为了一己私利而把自己套在功名利禄
的枷锁之中,不要让外在的事物束缚心
灵的自由,而要保持一种“淡泊明志,宁
静致远”的豁达胸襟,以超然物外的非
功利态度对待自己。经由生态人格的塑
造,人达到身心合一的和谐人生境界,
11审美专论
实现人存在的审美化的诗意栖居。摒弃对他人的功利要求是指,既不能把他人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能以他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对方的尺度,更不能强加于人,要恪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这既是对他人的人格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只有彼此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社会,而和谐社会就将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因此,惟有通过生态美育培育健全的生态人格,建立起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人类便处于所有有理性的生物一律平等,而不问他们的品级如何;也就是说,就其本身就是目的的这一要求而言,他就应该作为这样的一个人而为每一个别人所尊重,而绝不能作为单纯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被任何人加以使用。”[5]康德的这一庄严宣言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试金石。
其次,通过生态美育,树立种族和民族的生态平等观。在生态美学的视野里,所有存在物都是美的和平等的。树立这种美无差等的生态平等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种族歧视和民族偏见,至今未能完全消除,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的导火索。而这些歧视和偏见根深蒂固的原因
纷纭复杂,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
是审美等级思想。从种族角度来看,有
色人种之所以备受歧视,原因固然很
多,但人们对其肤色和容貌的审美歧视
的确不可小觑。因此,树立平等的和多
元的生态审美观,承认所有人种都是美
的,从而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
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通过多元和平等的审美共生而实现的大
同社会,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追求和所要
建设的和谐社会。从民族角度来看,大
民族主义之所以盛行,原因也很复杂,
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因素就是审美等级
思想所导致的民族偏见。相对于种族歧
视来说,民族偏见更主要体现为文化上
的审美偏见,即所谓文明相对于野蛮的
偏见。某一民族自诩相对于其他民族的
文化优越性,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惟我
独尊的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自恋的畸形
心态。通过贬抑其他民族文化的粗鄙野
蛮,吹捧自身文化的精致优美,就会蜕
变为文化上的夜郎自大,中国历史上的
“华夷之辩”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因
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以及
地球这样一个多民族世界,尽管一体化
和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还是应
当倡导和保存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实现
生态上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正如人们
常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多元与整体是并不矛盾的,生态审美视
野里的文化共同体,是有一个个相互平
等的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打破
文化上的民族偏见,树立平等的生态审
美文化观,有利于促进多民族和谐共生
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结语
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
共生,以此实现人的审美化生存。生态
美育以生态美学思想作为立足点和出发
点,关注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紧迫的现
实问题,力图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推动
和促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
此,生态美育在当今社会因其现实作用
而具有其鲜明的时代意义。
注释:
[1][2]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231页、141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0.8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7.50页
[5]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0.66页
作者简介:申扶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
授、博士
编辑:张国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