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写作特点
左传的特点分析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待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是叙述手法多样性也是其特点。
如《殽之战》中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就是运用预叙手法。
其次,《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是一言以蔽之,粗略描写,不作细致仔细的叙述,反而着重战争的完整性,深入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同时其描写又极具戏剧性。
《左传》对战争描写的完整性有极高的价值。
《左传》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
《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即通过人物对话或人物行为表现出来。
而且通过多方面表现。
如《殽之战》中王孙满对秦军“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的评价。
这些都足见《左传》对战争过程描写的细致。
同时还描写了战争的余波。
如《城濮之战》中子玉羞愤自杀,晋文公称霸中原且大喜。
使得这场战争如故事般被完整讲诉。
《左传》描写战争具有戏剧性,《左传》对战争的描写不仅仅是记述,而是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任人物行为来表现的,这种写作方法使《左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成为一部有血有肉的文学精品。
这样的叙述让文章很具有戏剧性,使得人物形象深动,更好地描写了战争。
又如《殽之战》中描写因释秦囚先轸发怒是通过语言及行动描写的如“不顾而唾”。
又称襄公之母为妇人,使得这一形象跃然纸上。
对后世史传文学,小说等都有影响。
第三,则是《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叙述中常常有神秘因素,通过一些神谕或卜示来预测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也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知水平。
如《殽之战》中借柩有声如牛而发动战争。
另一点是道德因素,即《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很注重“礼”。
看战争双方是否有礼,人心向背。
这些在这两次战争的描写中体现的很明显。
如“师直为壮,曲为老。
”最后是语言特色,《左传》的语言很具有艺术特色,运用了许多辞格。
简述《左传》的语言特色
简述《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是春秋时期湘军将领公子鲁肃撰写的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献之一,也是古代政治史学和文献学的代表作。
它既记载了历史上的大事,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状况,文辞优美,结构严谨,深具时代特色和文学性质。
《左传》的语言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左传》以文辞优美的古老文字为主,表现出古人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学技巧,遵循春秋时期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文笔优美,总体上表现出优雅状况。
此外,内容也十分重要,穿插风物、论述政治、记载古今社会也成为它的特色。
其次,《左传》采用古风,它的文字不仅语言文雅,而且层次多、表达准确,体现出时代的文学气质,有很强的文学性质与艺术性,可以说是一部精美的古典文学作品。
最后,《左传》遵循古典文学的风格,其中成语、比喻、拟人等独特的修辞手段,都被巧妙地使用,显示出它的文笔优美,措辞精辟,情趣幽雅,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从上面可以看出,《左传》的语言特色非常丰富,由于它在文章上使用优美的文字、极具艺术性、极为精致的修辞手法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被认为是古典文学的杰作。
《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宝,它明显提升了我国古代语言文学的精英水平。
- 1 -。
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
相传作者是战国时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一书,丰富多彩。
其主要内容是记载春秋列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及言论。
另外,关于天文、鬼神、灾祥、占卜等方面,也有记载。
《左传》本是一部历史著作,却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主要是因为它从文学角度看有着显著特点。
首先是记叙历史事件时不是平铺直叙,毫无选择,而是抓住事件中的重要环节着力描写,使所叙之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如“赵盾弑君”事件是由情节异常紧张、变化莫测的小故事串联而成,使所叙之事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传奇的色彩。
其次,《左传》非常善于描写战争。
描写战争不只是简单地写军事斗争,而是把它与政治经济外交联系起来写,并且能够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得千姿百态,绝少雷同。
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齐晋鞍之战、晋鄢陵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不仅以委屈尽致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和场面,而且能够写出战争的性质和成败关键。
第三,《左传》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几乎都是以鲜明的面目出现,或善良、或正直、或阴险、或邪恶,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如《郑伯克段于鄢》,通过对郑庄公兄弟母子间矛盾斗争发展过程的入微刻画,表现了郑庄公阴险虚伪的丑恶面目。
《左传》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辞令十分优美,运笔灵活,变化万千,语言简括,却含义丰富。
特别是其中选择性地收录了不少外交官精彩的外交语言,也为它增添了光彩,前人将《左传》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外交特使)。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的文学成就
2020/9/1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9
有的侧重于揭示战争胜负的原因,政治外 交与战争相交织;有的侧事理论,将规律总结得合情合理。
2020/9/1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0
3、人物形象
《左传》描写出大批历史人物形象, 有天子诸侯、贤卿贤相、乱臣贼子、卜 祝师史、勇士猛将以及各种女性。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2
4、语言风格
简洁有力,文约义丰,生动形象,含蓄幽 默。行人辞令之美:从容委婉,含蓄幽默,温 文尔雅,柔中有刚,贵曲忌直,意味深长,在 先秦古籍中别具一格。
2020/9/1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3
譬如《秦晋殽之战》中的蹇叔 哭师、秦穆公责蹇叔、弦高犒师、 皇武子逐客、文嬴请三帅、孟明拜 谢,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委婉, 绵里藏针,曲尽其意。
《左传》的艺术成就
2020/9/1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
《左传》的文学特色
❖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 年体史书,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规模浩大 的叙事文学巨制。在叙事艺术、战争描写、 人物刻画、语言技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 就。
2020/9/1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2
❖ 刘知几《史通·六家》称“其言简 而要,其事博而详”,“述者之冠冕”。 《申左》称“世称实录”。
2020/9/1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7
2、战争描写
全书描写大小战争凡四百多次, 力避雷同。每次战争的着眼点不同, 特点也不同。对后世战争题材的师专 散文和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0/9/1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左传》的战争描写,主要是围绕着诸侯国[gPARAGRAPH3]地的纷争展开的。
如鲁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晋、楚围郑,鲁成公十年、十一年,齐国入侵莒地、小邾国等,所有这些战争描写都写得惊心动魄,波澜起伏。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军阵前短兵相接,短兵相接的厮杀,还有统帅高超的指挥艺术。
因为作者抓住了战争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矛盾,即大国与小国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的矛盾,大量的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战例,其笔触之广,内容之多,篇幅之大,在先秦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十分逼真,也很讲究。
全书涉及战争大小就有七百多次,而描写战争的笔墨更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每当看到那激烈的厮杀,读者便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左传不愧是先秦叙事文学的典范,因为它所刻画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左传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刻画战争场面和渲染战争气氛。
因为古代的战争几乎无不打了败仗,少数打了胜仗的,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特别之处,而左传的写作却使他的主人公在战争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从对士兵、武器、军旗、天候、战况的描绘,到对战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战争结局等的叙述,无不使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残酷,感受到在战争年代生存的艰难。
正是在这样惨烈的战争中,主人公们才一步步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左传还对许多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比如说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交待,将领的用兵特点,用兵的方略和采取的战术。
甚至在第三者的眼里,往往能透露出双方兵力部署的一些蛛丝马迹。
正因为如此,左传的作者就不可避免地对战争有所议论,在对战争的批判中显示出自己的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
左传写战争,多用短句,句式整齐,用韵工整。
有的段落虽然不长,但语言精炼,意思明确,读起来颇觉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
但是,左传并非是只有叙述,在叙述的基础上夹杂着议论。
一般是议论与叙述交错运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部分——9《左传》的写作特点
第九节《左传》的写作特点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
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
一、精彩细密的叙事《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
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
作者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篇章。
鲁宣公二年,晋灵公被赵穿所杀。
《春秋》仅用“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话来叙述此事,不仅语焉不详,而且把弑君者说成赵盾。
《左传》则详细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篇具体而完整的故事。
文中先叙述晋灵公“不君”的种种暴行,再述赵盾“骤谏”,晋灵公想除掉他,第一次派鉏麑去行刺,鉏麑被赵盾的恭敬所感动,不从君命,触槐而死;第二次想在酒宴上杀他,又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觉,提弥明舍身卫主,格斗而死。
就在这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掉转笔锋,插入当年赵盾在桑翳救灵辄的往事,然后写灵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赵盾脱身;接着又叙赵穿杀灵公,赵盾因出奔未越境而被史官书为“弑君”,并引孔子的话表示惋惜。
又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也是通过完整曲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统治者家庭内部为争夺全力和财产而骨肉相残的斗争。
1.《左传》的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A、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前后历时三年,卷入者达十一国之多。
作者围绕晋楚争霸的主要矛盾和两国在政治、军事上的优劣得失展开叙述,先交代了楚国向北扩张,侵扰中原小国,晋国抗拒楚师,企图建立霸业的背景。
又详述晋文公如何“教民”如何任帅,如何展开外交活动,孤立楚国;而楚国一方其主帅子玉如何“刚而无礼”,君臣间如何意见不一;在此基础上又写了晋国在交战前的反复磋商准备,以及王子玉的请战和晋侯的回答;最后,以极简略的笔墨叙述了晋国的战术措施和战斗过程。
左传的写作特点
第九节《左传》的写作特点教学目标分析《左传》在叙事、人物描写和行人辞令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在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把握《左传》细密详赡、微婉蕴藉的总体特征。
重点难点分析1、关于《左传》叙事方面的成就和特征,要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还要重点掌握它在战争描写上的特点。
2、关于《左传》行人辞令的特点,不仅要能说出其具体表现,还要联系时代特点说出其形成的原因,例如春秋时代对礼的重视,对贵族的文化修养的重视等等。
教学内容《左传》虽是采自旧史料,但经过精心的加工整理,全书具有统一的风格,其散文艺术比《尚书》、《春秋》乃至《国语》都有很大发展。
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
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记言,都显明得体现出这一特点。
精彩细密的叙事《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
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总要具体而微地展示其发展过程。
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
有时,作者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篇章。
例如,鲁宣公二年,晋灵公被赵穿所杀。
《春秋》仅用“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话来叙述此事,不仅语焉不详,而且把弑君者说成赵盾。
《左传》则详细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篇具体而完整的故事。
文中先叙述晋灵公“不君”的种种暴行,再述赵盾“骤谏”,晋灵公想除掉他,第一次派鉏踶去行刺,鉏踶被赵盾的恭敬所感动,不从君命,触槐而死;第二次想在酒宴上杀他,又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觉,提弥明舍身卫主,格斗而死。
左传的叙事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左传的叙事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左传》被誉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左传》的叙事特征①《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②《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例如,作者在总结城濮之战经验时云:“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整个《左传》叙事中,礼、义、德等道德因素,都被作者当作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原因加以叙述,而且叙述中往往还带有神秘因素。
作者面对既成的历史事实,根据历史人物的言行得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加入种种神秘化的传说故事,来预示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叙述颇具戏剧性。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
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不仅如此,《左传》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虚构。
如“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介子推母子间的对话,不可能有第三者在旁听见或记录,当是作者根据传闻和揣想虚拟而成。
这种写法,可以看作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拟对话的萌芽。
《左传》中还记述了大量的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
如“成公十年”记晋景公之死,情节曲折怪诞,用三个梦构成了互为关连的情节。
写晋侯所梦大厉,画鬼如生动的令人毛骨悚然;病入膏肓的描写,极为生动有趣;桑田巫释梦之语,小臣之梦的印证,更是充满神秘色彩,仿佛志怪小说。
④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
左传人物描写写作特点
左传人物描写写作特点正如清代评论家冯李骅所说:“《左传》描写人物,声音笑貌,千载如生。
”《左传》刻画出许多性格鲜明、情态各异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不描写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在这方面所具有的高成就,使它成为几千年来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的原因之一。
一、从整体上评析人物《左传》的人物不是专章来表现的,而是把人物的形象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之中,通过一系列事件集中、连贯地、较全面地记述这些人物的活动,描写出一个个活生生的而性格有发展变化的人物形象。
即所谓的“包举一生而为之传”,将人物的整个生平融入到对时代的叙述之中。
作者在庄公二十八年(前666)重耳居蒲至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冬晋文公卒的叙写中,刻画了这位“古所谓明君”和有名的霸主形象,展现了他由一名落难公子而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的发展过程,从而也揭示了这个人物成功的内在素质和诸多外部原因。
在书写子产的时候,从襄公八年始(其父称之为童子)到昭公二十年子产去世止,大致按前后顺序写了他四十三年中的主要经历。
通过“以事见人”的手法.将分年散编的事迹通过“隔传相接”的形式.组合为一个整体的形象。
正如近人王源所言:“《左传》载列国名卿言行多矣,未有详于子产者也。
子产乃终春秋第一人.亦左氏心折之第一人。
”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及其性格变化《左传》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语言、情态、心理等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过程。
1、通过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
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流亡到秦国:“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
奉匝沃盥,(公子)既而挥之。
(怀赢)怒日:‘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这几个细节行动的描写,把重耳性格上的轻浮与自卑刻画的入木三分。
又如描写晋文公,从“既而挥之”到“降服而冈”这两个行为细节的描写,反映了重耳微妙的性格变化。
从一个不谙世事、任性蛮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在经过种种患难之后,最终成长为深谋远虑、心胸宽阔、胆识兼备的政治家。
《左传》的叙事艺术阅读
《左传》的叙事艺术阅读
《左传》是先秦中国的一部史学巨著,被誉为史学史诗,其中所体现的叙事艺术也为其长盛不衰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气势。
《左传》的叙事艺术,以其高度的艺术修辞和宣叙手法,将史实和历史连接,描述和抒发出共同的历史变迁经历,使古今中外的历史民族神话背景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左传》的叙事艺术在叙述方式上是非常独特的,通过刻画、表达、描绘、写作等形式,叙事者不仅描述史实,而且还能融入其中的历史故事,让叙事者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使叙事变得更加生动、抒发出更多的历史活力。
《左传》中最典型的叙事视角是《春秋公羊传》中的《五子良将》的叙述,它用极少的文字,运用高度的修辞手法,将故事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出历史风貌,让读者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中,迄今仍然受到世人普遍赞赏。
另外,《左传》还以一种现实的叙事艺术描写当时的历史场景,以极具代表性的词语,表达视觉、交通等各种因素,使叙事的历史性变得更加丰满,较能贴近史实,同时也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
《左传》的叙事艺术与现代文学叙事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它的叙事特色更强调参照传承和精神传达,以一种更独特的文学方式,以一种更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叙事具有艺术感染力,较贴近历史场景,更能传达历史文化背景,让读者在读史中有一种历史感召,从而使“历史性”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左传》的叙事艺术将古代历史故事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运用修辞、表达、描绘等文学手法,让叙事充满了历史文化的色彩,使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让读者在读史中有一种历史感召,从而使《左传》的叙事艺术成为中国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简述《左传》的语言特色
简述《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是中国古典五经之一,是古代历史类文献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在《左传》之中,作者凝视着古代历史,以其独特的语言来描述古代历史场景,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语言特色。
首先,《左传》写作中所采用的语言表达紧凑而清晰,充满着朴素的韵味。
在语言上,运用了压缩叙述方式,表达精炼直接,从而使文章更加流畅。
比如,《左传》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采用“及归于”的叙述方式,使叙述更加朴实直接,省去了历史叙事中的冗余描述,从而节约了篇幅。
其次,《左传》在抒发历史精神的同时,也展现出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左传》中,作者使用大量的夸张手法来表达那些历史性的、可怕的、可骇的、可怕的场景,使整个文章更加生动、更具有视觉效果。
比如,“边,疆有兵发,则必有大杀;朝,中有政临,则必有大乱”。
由此可见,《左传》所使用的语言渲染场景,表达历史的同时,也充满着强烈的情感色彩,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
此外,《左传》着力描绘了古代历史的弱者形象,这也是其独特的语言特色。
作者通过把书中人物分为“强”“弱”两种,清晰地表达出历史中弱者在政治活动中的劳苦而又孤独的处境。
比如,书中描述“复安弱者”的故事,将古代历史的客观事实和弱者的精神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历史中弱者的痛苦和无奈。
总之,《左传》的语言特色是其独特的文学特点,清晰的紧凑的叙述,夸张的表达,对古代历史的客观描述,以及勾勒古代历史弱
者形象的精耕细作,都成就了《左传》作为一部古典文学的重要性。
简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简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左传》是我国古代文献中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我国古代史书中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记录了周朝末年至春秋时期的历史,以成公至定公的故事为主线,全书共421篇,约30余万字。
《左传》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左传》具有明确的叙事目的。
作者左丘明写作该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
同时,他也致力于准确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把握。
其次,《左传》注重人物刻画。
书中展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通过对其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鲜活立体。
人物形象主要分为善人和恶人,同时也有中立或复杂的人物形象。
这种鲜明的人物刻画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另外,《左传》在写作风格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它注重语言的简练、精炼和直接,以独特的文风表达作者的思想。
同时,《左传》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隐喻,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这些手法不仅使文笔更加优美,同时也增加了书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的深度和力量。
综上所述,《左传》作为我国古代文献的杰作,具有明确的叙事目的、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它在历史记载和
文学艺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古代史料的研究和了解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左传的写作特点
第九节《左传》的写作特点教学目标分析《左传》在叙事、人物描写和行人辞令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在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把握《左传》细密详赡、微婉蕴藉的总体特征。
重点难点分析1、关于《左传》叙事方面的成就和特征,要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还要重点掌握它在战争描写上的特点。
2、关于《左传》行人辞令的特点,不仅要能说出其具体表现,还要联系时代特点说出其形成的原因,例如春秋时代对礼的重视,对贵族的文化修养的重视等等。
教学内容《左传》虽是采自旧史料,但经过精心的加工整理,全书具有统一的风格,其散文艺术比《尚书》、《春秋》乃至《国语》都有很大发展。
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
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记言,都显明得体现出这一特点。
精彩细密的叙事《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
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总要具体而微地展示其发展过程。
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
有时,作者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篇章。
例如,鲁宣公二年,晋灵公被赵穿所杀。
《春秋》仅用“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话来叙述此事,不仅语焉不详,而且把弑君者说成赵盾。
《左传》则详细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篇具体而完整的故事。
文中先叙述晋灵公“不君”的种种暴行,再述赵盾“骤谏”,晋灵公想除掉他,第一次派鉏踶去行刺,鉏踶被赵盾的恭敬所感动,不从君命,触槐而死;第二次想在酒宴上杀他,又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觉,提弥明舍身卫主,格斗而死。
就在这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掉转笔锋,插入当年赵盾在桑翳救灵辄的往事,然后写灵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赵盾脱身;接着又叙赵穿杀灵公,赵盾因出奔未越境而被史官书为“弑君”,并引孔子的话表示惋惜。
左传的写作体例
左传的写作体例《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载了周朝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它的写作体例独特,以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首先,左传以叙事为主线。
它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详实的叙述。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还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其中,作者主要以春秋时代的君王和贵族作为叙述对象,通过叙述他们的言行举止来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能展示出作者对于历史的独特见解。
其次,左传还以议论为辅。
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和分析,表达自己对于君王和贵族的赞赏或批评。
这种议论既包括对人物品德的评价,也包括对其政治决策的评判。
通过议论,作者不仅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还能在其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观与态度。
这种议论性的写作风格,使得左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成为了一部具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
此外,左传在写作风格上也注重了文字的简练和凝练。
作者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历史事件,让读者能够在短短的几个字中领略到其中的深意。
同时,左传还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等,使得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结起来,左传的写作体例独特,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文字简练凝练。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论,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
左传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读者通过阅读左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变幻,也能够从中获得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
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篇一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和语言风格,被誉为古代历史散文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从叙事艺术、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左传》的文学成就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叙事艺术《左传》的叙事艺术堪称一绝。
首先,它采用了编年体的叙事方式,以年代为线索,将历史事件有序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
同时,作者又巧妙地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左传》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通过详细描绘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还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最后,《左传》的叙事风格独特,既有史实的严谨,又有文学的韵味。
作者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对话以及富有诗意的场景渲染,使历史故事栩栩如生,充满了艺术魅力。
二、人物形象《左传》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命运和行为的深入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例如,《左传》中的郑庄公,既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又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普通人。
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带领民众抗击外敌;同时,他又重视亲情和友情,对家人和朋友关怀备至。
这种立体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郑庄公成为了《左传》中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
除了郑庄公之外,《左传》还塑造了许多其他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忠诚勇猛的赵云、机智狡猾的管仲等。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左传》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
三、语言风格《左传》的语言风格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
它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同时,《左传》还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这使得《左传》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文学佳作。
四、总结综上所述,《左传》作为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春秋左传的语言艺术
春秋左传的语言艺术
《春秋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它对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和政治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写作过程中,春秋左传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艺术,让它更加生动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让读者更能够理解历史和人物。
春秋左传的语言精炼而简洁。
它尽量用简短的词语来表达复杂的思想,使得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主旨。
同时,春秋左传也运用了一些比喻、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春秋左传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主义。
它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副词,构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
同时,春秋左传也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和形容,让历史和人物更加具有形象感和魅力。
春秋左传的语言充满了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人物,让读者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和文化。
同时,春秋左传也通过语言的表达,传递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左传的语言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让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上,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学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的写作特点
左传的写作特点
1. 《左传》的叙述多牛啊!你看像写城濮之战,那叫一个详细生动,把战争的前因后果、各方的谋划策略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好像你就在战场上看着一样!这和我们看电影有啥区别啊,太精彩了!
2. 它的人物刻画简直绝了呀!比如说那个郑庄公,通过各种事件把他的性格特点表现得特别到位,就像我们身边熟悉的某个人一样真实,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这样的人物吗?
3. 《左传》的语言太有韵味了吧!简洁而有力,每一句话都好像带着力量。
就像“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多么深刻又形象啊,不就像在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吗?
4. 它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是那么全面细致啊!像齐国的内乱,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落下,感觉就像是在给你讲一个长长的故事,难道你不会被这样的故事吸引吗?
5. 《左传》在情节安排上也非常巧妙呀!起承转合安排得恰到好处。
比如重耳的流亡经历,那情节跌宕起伏,这可比一些小说还好看呢,你难道不想去感受一下吗?
6. 《左传》所蕴含的思想也很深刻呢!对国家治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就像那个“民本”思想,到现在不还是很有价值吗?不读真是太可惜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左传》实在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有着无数的魅力和价值等待我们去发掘和欣赏。
左传史书写作技巧解析
左传史书写作技巧解析左传是我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篇章,其独特的史书写作技巧为后世史学家所称道。
本文将从叙事的角度,对左传史书写作的技巧进行解析,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代文献。
一、选材精细、质朴生动左传以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左丘明为主要作者,内容记载了春秋末年的历史事件。
在选材上,左传注重于选择那些对于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故事,强调思想的价值和人物的品格。
叙述方式质朴生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带入其中,感同身受。
二、鲜明的叙事风格左传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叙事手法,不拘泥于史书常见的时间顺序,而是根据故事的重要性和主题,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灵活地展开叙述。
这种叙事风格使得左传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思想深度,同时也增强了阅读的乐趣。
三、寓意丰富的象征手法左传中经常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
比如,左传对于国家命运、道德伦理等重大议题的探讨,往往通过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出作者所希望传递的观点。
这种象征手法的应用,提升了左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四、多元的叙述视角左传采用多元的叙述视角,不仅以齐国的角度叙述,还包括了其他国家的视角。
这使得左传更加全面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丰富了叙事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这种手法,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五、旁征博引的修辞手法左传采用了大量的旁征博引的修辞手法,以引用古代经典文献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当时事件的评价和观点。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左传既与传统文化相连接,又把当时的问题与文化传统相对比,使得作品更加丰满和深入。
六、真实写实的史料记录左传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力求真实写实,以史料记载为依据。
这使得左传具有较高的历史可信度,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同时,真实写实的叙述方式也增强了读者对历史事件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综上所述,左传的史书写作技巧在叙事、选材、象征手法、叙述视角、修辞手法和史料记录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
左传史书写作解析
左传史书写作解析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
本文将从史书的特点、写作风格、价值等方面对左传进行解析。
一、左传的特点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史,以鲁国的立场和观点来记述历史事件。
相较于《春秋》这一整体的年代记载,左传注重鲁国的历史,对其他诸侯国的事件和动态只进行简略的记载。
因此,左传具有局限性,但也更加深入地记录了鲁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
二、左传的写作风格1. 简练明了:左传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历史事件,避免冗长繁复的描写,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事件经过和背后的含义。
2. 着重人物:左传注重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对各类人物进行深入刻画,展现出他们的品性、才能和政治观念等特点。
3. 反映现实:左传关注政治权力的斗争,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冲突、妥协与逐利。
通过描述这些纷争来揭示时代的风云变幻。
4. 文学性与历史性结合:左传在史书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文学元素,如诗歌、赋、寓言等,使文章富有文学的魅力。
三、左传的价值1. 史料价值:左传是了解春秋时期政治、文化的重要史料之一。
它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细节,为后人研究春秋时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 人性思考:左传通过对各类人物的刻画,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读者可以从中思考人性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
3. 鲁国价值观:左传作为鲁国的史书,展示了鲁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总结:左传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通过简练明了的写作风格、着重人物的刻画和着眼现实的描写,展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和政治变迁。
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同时,它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思考人性以及了解中国古代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也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左传》的写作特点教学目标分析《左传》在叙事、人物描写和行人辞令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在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把握《左传》细密详赡、微婉蕴藉的总体特征。
重点难点分析1、关于《左传》叙事方面的成就和特征,要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还要重点掌握它在战争描写上的特点。
2、关于《左传》行人辞令的特点,不仅要能说出其具体表现,还要联系时代特点说出其形成的原因,例如春秋时代对礼的重视,对贵族的文化修养的重视等等。
教学内容《左传》虽是采自旧史料,但经过精心的加工整理,全书具有统一的风格,其散文艺术比《尚书》、《春秋》乃至《国语》都有很大发展。
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
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记言,都显明得体现出这一特点。
精彩细密的叙事《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
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总要具体而微地展示其发展过程。
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
有时,作者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篇章。
例如,鲁宣公二年,晋灵公被赵穿所杀。
《春秋》仅用“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话来叙述此事,不仅语焉不详,而且把弑君者说成赵盾。
《左传》则详细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篇具体而完整的故事。
文中先叙述晋灵公“不君”的种种暴行,再述赵盾“骤谏”,晋灵公想除掉他,第一次派鉏踶去行刺,鉏踶被赵盾的恭敬所感动,不从君命,触槐而死;第二次想在酒宴上杀他,又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觉,提弥明舍身卫主,格斗而死。
就在这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掉转笔锋,插入当年赵盾在桑翳救灵辄的往事,然后写灵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赵盾脱身;接着又叙赵穿杀灵公,赵盾因出奔未越境而被史官书为“弑君”,并引孔子的话表示惋惜。
文中有曲折的情节,有惊险的场面,波澜层出而又脉络分明,虽是编年叙事中的一段,却完全可以独立成篇。
当然,作者如此安排,不仅是追求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而且意在说明:赵盾恭敬仁厚而得人心,所以能转危为安;而灵公被杀,实在是咎由自取。
作者并不赞成“弑君”,但他通过深切著明的叙事,展示了事实真相,寄托了鲜明的爱憎。
又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也是通过完整曲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统治者家庭内部为争夺全力和财产而骨肉相残的斗争。
作者对这种礼制败坏、人伦沦丧的现象极为不满,文中详写郑庄公和大臣的几次对话,借以向读者暗示,庄公对段早有防范,只是故意纵容,以促成其毁灭。
这就暴露了他蓄谋害弟的险恶居心。
后面写庄公母子在大隧中相见赋诗,渲染所谓的“其乐融融”、“其乐泄泄”,更是具有讽刺意味。
象这样生动明了而又深具匠心的文章,代表了历史散文的新成就。
《左传》的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
书中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
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例如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前后历时三年,卷入者达十一国之多。
作者围绕晋楚争霸的主要矛盾和两国在政治、军事上的优劣得失展开叙述,先交代了楚国向北扩张,侵扰中原小国,晋国抗拒楚师,企图建立霸业的背景;又详述晋文公如何“教民”如何任帅,如何展开外交活动,孤立楚国;而楚国一方其主帅子玉如何“刚而无礼”,君臣间如何意见不一;在此基础上又写了晋国在交战前的反复磋商准备,以及王子玉的请战和晋侯的回答;最后,以极简略的笔墨叙述了晋国的战术措施和战斗过程。
如此头绪纷繁的战事,写得有条不紊,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体现了举足若轻的叙事功力。
在作者看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更与政治的好坏、民心的向背与策略的得失有关,他在叙写战事时往往以此为着眼点去取舍材料,谋篇布局。
即使写一些较小的战事,也能体现出这种深切用心。
如庄公十年叙齐鲁长勺之战,竟用几乎一半的篇幅详述战前准备,表现鲁国采纳曹刿的建议,取信于民;至于战斗过程,则着墨不多,只是交代鲁国一方的正确战术;最后又让曹刿对胜利原因作了总结。
文章简洁明了,叙次井然,既有真切的描写,更寄寓了深刻的战争经验。
书中也不乏生动逼真的战争场面。
例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精彩传神,惊心动魄。
在交战的前一天,齐国高固单车闯入晋军挑战,“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其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可见其士气高昂,勇不可当。
战斗开始前,齐侯又狂妄地宣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竟然未给马披上护甲就开始冲锋。
晋军奋力迎战,郤克被箭射伤,血流至足,仍击鼓不停,但终因伤势过重,大叫:“余病矣!”张侯手臂中箭,鲜血染红车轮,他斩断箭杆,继续驾车,在这关键时刻,他一面与郑丘缓一齐鼓励郤克,一面又用左手执辔,腾出右手帮助击鼓,战马狂奔不止,晋军紧紧跟随。
于是“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文中对齐军的骄傲轻敌,晋军的勇敢顽强以及战斗的紧张激烈,都写得历历在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如此精彩的战争描写,在以往的作品中还未出现过。
当然,作品写得这样详尽生动,又是为了具体揭示双方胜负的原因。
个性鲜明的人物由于重视人的作用,《左传》在叙事中注重描写有关的各类人物的活动,在刻划这些人物时,又往往着眼于政治的兴衰,努力表现他们与之相关的思想、品质和性格。
书中出现的有姓名的人物近三千,相当一部分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采取随事写人的方法。
作者在历史事件的发展中,通过主人公的所作所为,逐步展示其个性特征,使其形象渐渐鲜明和丰满起来。
同一人物的事迹虽散见于分年记事中,但又互相联系;如果合在一起,是构成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
例如郑国子产是书中着力描写的主要人物,作者通过一系列典型事件,写他早年便显示出卓著功绩,刻划了一个开明有为,受人爱戴的政治家形象。
如果把有关子产的描写放在一起,就很像一篇人物传记。
作者运用这种方法,通过不同史实的叙述,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
例如作者笔下的秦穆公,当年平晋乱、定晋军,又不记前嫌,在荒年向晋国输粟,初步展示了这个未来霸主的雄心和气度;后来与晋围郑,听了烛之武的说辞而独自退军,则表现出他精于利害,绝不愿厚人薄己;此后又不听蹇叔之谏而发兵攻郑,暴露出利令智昏,刚愎专横的一面;兵败之后,勇于自责,不替孟明,终于报仇雪耻,成就霸业;而死后以三良为殉,又极为愚妄自私。
从这些有关史实的记载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性格丰富,血肉丰满的春秋霸主的形象。
有时,作者随着叙事的展开,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例如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写重耳出亡,就表现了他由一个胸无大志、性格暴躁的贵公子,备尝艰辛,最终成长为成熟老练的大国之君的过程。
如果把这些记载和后面克楚称霸的事迹连在一起,也酷似一篇晋文公传。
运用随事写人的方法,作者把主人公放到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场面和对话,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情和心理。
文章笔墨俭省,故事性强,人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在动态中凸现了各自的个性特征。
对一些次要人物,作者在情节推进中仅用寥寥几笔,写出一两个富于特征的细节,便受到形神毕肖、声情并现的效果。
例如僖公三十三年写晋襄公应文嬴之请,放走了俘获的三名秦帅,大臣先轸为此勃然大怒:先轸朝,问秦囚。
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请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
”不顾而唾。
几声斥责,一个动作,就使其怒气勃勃之态,跃然纸上。
此类细节,在书中往往而出,对于刻划人物,起到了画龙点睛,颊上添豪的作用。
微婉巧妙的辞令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大夫进谏,行人应对,都讲究辞令之美。
因此,《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
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
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
例如齐晋鞌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这段对话: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
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当时很多出色的外交家都善于在谦恭有礼的形式下据理力争,机智巧妙地挫败对方。
例如晋国子产即擅长于此,他多次凭借辞令之妙,使大国不敢对郑非礼。
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子产向晋献捷,晋人三次责难郑国,都被子产巧妙地顶了回去,就连晋国赵文子也说:“其辞顺,犯顺,不祥。
”对郑国给予礼遇。
书中记孔子对此发表评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
”这里所谓“文”,即是指辞令的优美巧妙,它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素养。
这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
例如僖公二十六年,齐国伐鲁,鲁人展喜以“犒师”的名义与齐孝公进行了一番对话: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君子则否。
”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载在盟府,太师职之。
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
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鄙夷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恃此以不恐。
”展喜抬出先王之命,表示鲁国有恃无恐,实为指责齐国“弃命废职”,违背礼义。
其辞令优游婉顺,不卑不亢,而又绵里藏针,内含讽刺。
于是,齐侯自知无理而撤军。
这番辞令所以产生这番效果,主要还在于道义的力量。
春秋时期,违礼行为虽屡见不鲜,但在正式场合,礼仍是规范人们行为和国家关系的公认准则,违礼失信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因此,援引先王之命,揭示礼义所在,自然是有力的武器。
前人称《左传》“婉而多切”,就在于它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具有以理服人的力量。
《左传》中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见长。
例如,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便讲得坦率而深入,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它如桓公二年的臧哀伯谏纳郜鼎、僖公五年的宫之奇谏假道,也都有严谨细密,娓娓动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