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寒湿证如何调理
湿寒体质如何调理
湿寒体质调理方法寒湿,是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
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寒湿体质的特征: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湿疹,夏天满脸、满身都是,冬天自动好转;鼻梁上有青筋。
咽喉红、流鼻血、扁桃腺肿,身上长期起疹子。
这些都是身体寒湿重的一个警告信号。
湿疹、鼻窦炎、哮喘就是一类病。
1、按摩疗程(一)捏脊按摩捏脊为首选。
每天捏脊,功德无量。
6岁以下小儿以从下往上捏为主,哮喘的小儿最好上下都捏,以10遍为例,从下往上捏6遍,从上往下捏4遍。
或者全部往上捏,但每捏完一遍伴随1次从上往下的轻推。
6岁以上的小儿基本上以从上向下捏为主。
刚开始,肩膀附近根本没法提起,肺俞附近只能捏起一大团,勉强能成团的向下推,到了腰部明显下去,一点也提不起来。
第一次捏的时候儿子叫得那个惨,鼻涕眼泪口水到处都是。
20遍,一遍也不能少。
一周多以后,身体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先是捏完之后浑身发痒,长出无数的小疹子,有的象痱子,有的象湿疹、有的象过敏包包,总之那个多呀。
先是处在背部肺俞附近,一层又一层,摸上去都麻手。
后来发展到满脊背都是,再后来连手臂、手背、腿上,到处可见红色的疹子。
有的疹子几个小时就消失了,有的要停留几天,有的很痒,有的不痒,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个月。
(二)经络病灶点按摩(1)爱咳嗽,肩胛骨附近有病灶,因为寒气多聚集在这一带。
经常提捏大椎附近的肌肉,尽快将肩胛骨附近的病灶找到并全部推开,可以用拨动、顺时针揉等方式,时间最好选在夏天;冬天不建议做这么大的调理。
病情轻的,在肩胛骨的肺俞附近有竖向或横向的条索状硬块,病情重的,会蔓延到肩胛骨的下方都有横向的条索状或疙瘩状硬结。
哮喘或咳嗽发作时更明显,不发作时也会有,要按下去仔细寻找。
病程长,发作时还能摸到条索状的疙瘩,不发作时很难摸到,这是因为寒气凝结,使得这部分的肌肉板结发硬,要先用艾盐包或艾条熏等加温的方式化开寒湿或者用抓捏的方式疏通,使得这部分肌肉变得柔软,然后就很容易找到了。
去除寒气湿气的方法
去除寒气湿气的方法首先,饮食调理是去除寒气湿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比如姜、葱、大蒜等,这些食物都具有温补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祛除体内的寒气湿气。
此外,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番茄、菠菜等,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去除寒气湿气。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尤其是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可以帮助身体排汗,排出多余的湿气,从而改善体内环境,减少寒气湿气的困扰。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去除寒气湿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室内空气不流通会导致湿气滞留,从而加重身体的寒气湿气。
因此,我们可以经常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帮助去除寒气湿气。
另外,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去除寒气湿气的关键。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生物钟,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寒气湿气的产生。
此外,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保持身体干燥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心情愉快也是去除寒气湿气的秘诀之一。
情绪不稳定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寒气湿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调节情绪,如听音乐、看书、运动等,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寒气湿气问题。
综上所述,去除寒气湿气需要从饮食、运动、环境、作息和情绪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调理和保养,可以有效地去除体内的寒气湿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保持身体的健康。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这些方法,让身体远离寒气湿气的困扰。
寒湿体质的调理方法
寒湿体质的调理方法
寒湿体质是中医学的概念,在中医看来,寒湿体质的人体寒气较重,易感受寒冷,容易体寒湿邪气,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调理寒湿体质的方法如下:
1. 饮食调理:饮食要保持温热,多吃温热的食物,如姜、辣椒、胡椒等。
少吃生冷食物,如生冷水果、生冷蔬菜等。
此外,应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 穿衣保暖:寒湿体质的人容易感受寒冷,因此应注意穿衣保暖,尤其是下半身,避免过于凉爽和潮湿的环境。
3. 保持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能力。
可以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不过,避免在寒冷和湿气较重的天气里进行剧烈运动。
4. 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调节体温。
寒湿体质的人宜选择温暖、干燥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在潮湿的地方。
5. 祛湿排毒:可以通过中药汤剂或草药熏蒸来排除体内的湿气。
常见的一些中药有艾叶、白术、陈皮等,可以咨询中医师了解更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
6. 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室内外通风,尽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调理方法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和中医师的指导进行。
另外,寒湿体质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坚持才能得到改善,不要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
补肾除湿药材配方大全
补肾除湿药材配方大全在中医理论中,补肾除湿是调理身体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因肾气不足或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各种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肾除湿药材配方,供参考:1. 八宝补肾汤:此方以八种药材为主,具有补肾益气、除湿利水的功效。
- 材料:熟地黄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桂枝5克,甘草5克。
- 做法:将所有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去渣取汁饮用。
2. 六味地黄丸:这是一种经典的补肾方剂,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 材料: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各等分。
- 做法:将药材按照传统方法制成丸剂,每日服用。
3. 五子衍宗丸:适用于肾精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
- 材料: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各适量。
- 做法:将药材研成细末,制成丸剂,每日服用。
4. 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虚,畏寒肢冷等症状。
- 材料: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牛膝、车前子。
- 做法:将药材按照传统方法制成丸剂,每日服用。
5. 茯苓白术汤:适用于脾虚湿盛,身体沉重,食欲不振等症状。
- 材料:茯苓15克,白术10克,陈皮5克,甘草5克。
- 做法:将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
6. 三仁汤:适用于湿热内蕴,小便黄赤,大便不畅等症状。
- 材料:薏苡仁15克,冬瓜仁15克,桃仁10克。
- 做法:将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小火炖煮1小时,去渣取汁饮用。
7. 五苓散:适用于水湿停滞,小便不利,头身重痛等症状。
- 材料: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白术各适量。
- 做法:将药材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以温水调服。
8. 健脾除湿汤:适用于脾虚湿困,食少体倦,大便溏泄等症状。
- 材料: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5克,甘草5克。
- 做法:将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
治疗寒湿的方剂
治疗寒湿的方剂治疗寒湿是中医学中常见的问题,这是指人体内寒邪与湿邪相结合,导致身体不适、疼痛和其他症状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病症,中医药学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治疗寒湿的方剂。
这些方剂作用于身体内部,调整体质,从而减轻病症。
常见的治疗寒湿的方剂有以下几种:一、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为《医宗金鉴》中方剂,具有祛风除湿,暖阳化湿的功效。
方中以桂、附开窍散寒,地黄滋阴滋补肾气,熟地用来平补,生地则以增益为主。
同时,地黄还可以调节肝肾之间的关系,使肾气足以生发,阴血明朗,阴阳平衡。
二、四神丸四神丸又称四物汤加减,是补血调经的方剂。
四神丸的成药为人参、白芍、熟地、当归。
其中人参温补,白芍活血,熟地滋阴,当归补血。
这种方剂主要是补充人体血液和气血,促进身体内部的慢性疲劳和失调病根的消除,加速体质的恢复。
三、旋覆花颗粒旋覆花颗粒是中药治疗乙型肝炎和脂肪肝的常用方剂,它可以有效清除寒湿和湿热,达到抗炎和解毒的效果。
主要成分为旋覆花、丝瓜络和栀子。
旋覆花、栀子和丝瓜络都是清热利湿的药材。
用于治疗寒湿体质时,旋覆花颗粒可以缓解身体疼痛和酸痛的问题,并降低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的感染风险。
四、桂枝附龙骨牡蛎汤桂枝附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寒湿的方剂,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阳散寒、养血安神的功效。
桂枝散寒,附子发汗以达到温暖身体的目的,龙骨安神镇定,牡蛎补肝肾壮骨。
这种汤方可以减轻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问题,缓解身体上下安下带走的不适。
总之,治疗寒湿的方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中药,这些方剂可以减轻身体的不适和症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并调整身体质量,消除寒湿问题。
然而,在使用这些方剂之前,应该先去看医生,了解个人身体特点后再开方使用,以确保药剂的安全性和针对性。
脾肾寒湿天下第一方
脾肾寒湿天下第一方过去二三十年吃不饱穿不暖,但寒湿体质的人很少,在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今天,寒湿体质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过去的人过着一种很简朴很顺其自然的生活,而现在的我们却喜欢逆天而行,过着反自然糟蹋自己的生活。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寒湿体质的根源是什么?是脾肾阳虚。
脾阳虚了就会有湿,脾是一切湿邪的来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肾阳虚了,就会有寒,寒邪为什么偏偏喜欢攻击你不攻击别人,因为你正气不足了,你肾阳虚了。
肾阳是一身之阳,是阳气的大本营。
寒与湿狼狈为奸,就是寒湿。
那么脾肾阳虚都有些什么症状?太多了,掰着指头都数不过来。
你想想啊,一个先天之本一个后天之本,阳气都虚了,症状能不多嘛?先来说脾阳虚吧。
脾主运化,脾阳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你的运化能力不行了,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就算消化了也吸收不了。
胃阳不足,根本就没有食欲,口味很重,总想吃点什么辛辣的来把胃口打开。
好不容易胃口打开了,吃不了多少就撑了。
有的人吃的挺多,但吃啥拉啥,甚至吃完马上就要上厕所,这叫“完谷不化”,就是脾的运化出问题了。
因为运化能力不行,你就会胃胀,腹胀,下午加重,因为下午的阳气变弱,你无法借助大自然的阳气来运化。
有时候你很郁闷,我都没吃多少啊怎么就胀了呢?脾胃最大的功能就是四个字:升清降浊。
把清阳升上去,把浊阴降下来。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清阳不升你会怎样?头老是蒙蒙的,怎么也睡不醒,早上不想起来,平时老喜欢犯困,尤其是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就打起瞌睡来了。
清阳不升,你的九窍都会不利,什么是九窍?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巴,一个咽一个喉。
所以黄帝内经说:九窍不利,皆属脾胃也。
浊阴不降又会怎样?这些阴成形的垃圾比如痰湿啊积食啊如果不排出去就会留在我们身体里面,会怎样?发胖呗。
几乎所有肥胖的人都是脾阳虚,没有例外。
脾阳虚的人胃越来越脆弱,经不起生冷寒凉的侵袭,稍微一着凉就会不舒服,胃痛或者腹泻。
有的人不由自主就去按摩胃部或者腹部,因为身体需要。
四逆汤加减治疗寒湿困脾,脾肾阳虚
四逆汤加减治疗寒湿困脾,脾肾阳虚(长清岐黄中医诊所张馨⽉徐长卿整理,186********,微信同号)四逆汤,为温⾥剂,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
⽤于阳虚欲脱,冷汗⾃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脉微欲绝。
下⾯与⼤家分享⼀个医案,关于寒湿困脾,脾肾阳虚如何辩证诊疗,医案如下:姓名:冯某性别:男年龄:40岁就诊时间:2017.10.18主诉:怕冷数年现病史:患者于多年前在⼭西⽣活,天⽓寒冷,窑洞夜晚温度最低⾄-30℃,之后出现低压持续偏⾼,徘徊于100-120mmhg之间,同时伴有怕冷等情况,经过西医中医多次治疗,未见好转。
⼀⽉前,开始出现犯困,⾷后加重,并伴有后背发胀;吃饭睡眠尚可,多梦,⼤便黏腻,⼩便可;⽆⼼悸等不适;数天前⽣物检查:胆红素偏⾼。
诊断:寒湿困脾,脾肾阳虚治则:温阳补肾,健脾祛湿处⽅:四逆汤加减⼲姜9g 制附⼦12g(先煎1⼩时)炙⽢草6g 冬⽠仁30g(捣碎)云苓12g 砂仁9g (后⼊)焦三仙各15g 巴戟天15g仙茅15 陈⽪12g 柴葛根15g7付⽔煎服2017.10.20患者主诉:服药第⼆天⼿脚凉怕冷明显减轻,已不害困,睡眠好转,低压恢复正常,⼤便已不黏腻。
病⾮⼈体素有,能得亦能除。
⾔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免责声明:本⽂为本诊所真实医案,分享此⽂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的,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
学好中医,⽤好中医,发扬好中医。
欢迎留⾔、私信交流,只要不是在看病,我会尽快回复⼤家。
所有⽂章内容仅供参考,因每个⼈体质不同,建议如有健康问题需要调理请找正规中医予以辨证论治,不可⾃⾏服药。
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本诊所及作者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寒湿的症状及调理治疗
寒湿的症状及调理治疗寒湿也是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
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中医释义:病证名。
指伤于寒湿而致的病证。
《素问•调经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谓:“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又:“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痛。
”《伤寒指掌》卷四“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著,或手足疼痛者,为寒湿,宜分渗兼温中,胃苓汤加炮姜、木瓜、重者,加附子。
产生原因湿寒多为脾虚导致。
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
中药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
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用药,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
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
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寒湿症状: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
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补肾祛湿中药方有什么_补肾祛湿中药方子怎么样
补肾祛湿中药方有什么_补肾祛湿中药方子怎么样肾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具有排毒的功效,我们平时没有合理的保护而导致肾虚的出现,对于肾虚我们有哪些治疗的中药方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补肾祛湿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肾祛湿的中药方1、核桃枸杞蜜酒核桃仁300克、枸杞子200克、女贞子200克、炒莲子200克、炒大枣50克,装瓶或罐内,加入低度白酒,酒应超过中药约3厘米,每天搅动一次,半月后酌加蜂蜜,每天适量饮用。
2、虫草骨汤猪或羊腔骨500克,文火炖熟,虫草20克去灰渣,清水漂洗干净后,加入桂圆50克,文火共炖,酌加调料即可。
3、和乐丹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山萸肉、桑椹子、何首乌各等份。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日服3次,每次6g,3-6g白酒为引,3周为一疗程,重者2-3个疗程。
服药开始期间忌房事半个月。
4、金锁固泄汤金樱子l5g、芡实12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枸杞子l5g、生地l2g、巴戟天lOg、怀山药12g、五味子9g、当归12g、炒枣仁12g、炙甘草5g。
水煎服,日一剂。
5、炸雄蚕蛾将雄蚕蛾剪去翅、足,洗净后用植物油炸熟,每晚服1次,用少量枸杞泡酒送下,7-10天可见疗效。
6、千金秘精方早莲蓬、头粉、莲花芯、莲子心各均和。
制法、用法:碾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次口含两丸。
7、五倍子煎洗方五倍子20g。
将五倍子文火煎半小时,再加适量温开水,趁热熏洗阴部数分钟,待药温后浸泡龟头。
每晚1次,l5-20天为一疗程。
8、八味酒红参30克,海马15克,鹿茸9克,海沟肾(炙)1对,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各30克,韭菜子60克,白酒1000毫升。
将前8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过滤去渣,即成。
口服。
每天晚临卧前服30毫升。
补肾祛湿的注意事项1、补肾要严禁烟酒在饮食之中,对男性生殖功能影响最大的就是烟、酒,所以在补肾过程中我们要严禁烟酒。
据专家介绍,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者的精子数量较不吸烟、不喝酒的人低,而精子的形态异常率较之常人高。
去湿寒最好最快的方法
去湿寒最好最快的方法去湿寒是指针对寒湿体质或受寒湿侵袭而引发的身体不适症状进行调理和治疗。
寒湿体质容易感到身体发凉、手脚冰冷、四肢麻木、容易患感冒、关节疼痛等不适。
本文将从生活习惯、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和中医调理等方面阐述去湿寒的最佳方法。
1. 生活习惯改善生活习惯是去湿寒的第一步。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洗澡后要擦干身体,尽量避免湿气滞留。
其次要保持室内干燥,尽量避免潮湿的环境,可以使用除湿器或保持通风。
此外,在寒冷天气中,要注意保暖,穿着合适的衣物,并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中。
2. 饮食调理饮食对于去湿寒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
宜选择温热的食物,如姜、葱、大蒜、胡椒等具有驱寒作用的调料,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
此外,多摄入一些暖性食物,如姜汤、红枣、黑糖等,可以帮助身体驱散体内寒湿。
3.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湿气和寒气,增强体质。
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优先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以增加心肺功能和全身的代谢能力。
此外,适度的瑜伽和太极拳等运动也适合去湿寒体质的调理,可以调和身心平衡,改善体质。
4. 中医调理根据中医理论,湿寒体质属于寒湿阻滞,需要调理脾胃功能和阳气运行。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理:- 饮食调理:遵循中医养生原则,宜食温补暖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枣等,进食时间要规律,避免过量和暴饮暴食。
- 足浴热敷:用开水烫洗双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驱散体内湿寒。
- 中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祛湿寒功效的中药,如陈皮、生姜、白术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
- 针灸推拿:可结合经络理论,通过针刺和按摩促进寒湿的排出,激活身体的阳气运行。
总结起来,去湿寒需要综合调理和改善生活习惯,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避免寒冷、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中医调理等。
每个人的体质和情况不同,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理,以达到去湿寒的最佳效果。
寒湿体质中医保健指导
寒湿体质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1.情志调摄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利事件,及时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
宜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宜欣赏激昂、高亢、豪迈的音乐,如《黄河大合唱》、二胡《赛马》等。
2.饮食调养宜选用甘温补脾阳、温肾阳、祛湿化痰为主的食物,如羊肉、鸡肉、带鱼、黄鳝、虾、刀豆、韭菜、茴香、核桃、栗子、腰果、松子、红茶、生姜、白萝卜、薏苡仁、赤小豆、山楂、荠菜等。
少食生冷、苦寒、黏腻食物,如田螺、螃蟹、海带、紫菜、芹菜、苦瓜、冬瓜、西瓜、香蕉、柿子、甘蔗、梨、绿豆、蚕豆、绿茶、冷冻饮料等。
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参考食疗方:(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具有温阳补血、祛寒止痛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
(2)韭菜炒胡桃仁:生胡桃仁、韭菜,具有温肾助阳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腰膝冷痛者。
3.起居调摄居住环境以温和的暖色调为宜,不宜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穿衣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佳,尽量保持宽松,有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平时要注意腰部、背部和下肢保暖。
晚上睡觉枕头不宜过高,防止打鼾加重;早睡早起,不要过于安逸,勿贪恋沙发和床榻。
白天保持一定活动量,避免打盹瞌睡。
睡觉前尽量不要饮水,睡前将小便排净。
4.运动保健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适当进行舒缓柔和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阴雨季节、天气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大风、大寒、大雪的环境中锻炼。
日光浴、空气浴是较好的强身壮阳之法。
也可选择八段锦,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将“五劳七伤往后瞧”和“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1~3遍。
5. 穴位保健(1)选穴:关元、命门、丰隆、足三里。
(2)定位: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3)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分钟。
肾虚的治疗方法
肾虚的治疗方法
肾虚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盗汗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治疗肾虚的方法。
1. 中药调理:中医药认为肾虚是由于肾阴不足或肾阳不足引起的,因此可以选用对肾有益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补肾益气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和剂量控制,最好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2. 饮食调节:饮食对于调理肾虚也非常重要。
一般建议多吃补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核桃、山药、石斛、枸杞等。
同时,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啡、烟酒、辣椒等,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
饮食宜清淡,健康均衡,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3. 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可以帮助调理肾虚。
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早睡早起。
避免过度劳累和身体过度消耗,适量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4. 管理情绪:肾与情绪的关系密切,因此管理好情绪也很重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5. 避免寒冷刺激:肾虚的人特别怕冷,所以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注意保暖。
同时,减少对肾脏的伤害,如避
免过度饮酒、戒烟等。
需要注意的是,肾虚属于中医范畴,治疗时应综合考虑个体情况进行调配,不宜随意使用药物。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医生帮助。
寒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寒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寒湿体质如何减肥寒湿体质的肥胖如何减体内湿气重会发胖吗?有一种虚胖就是体内寒湿太重导致的。
这种胖不是靠少吃几顿饭就能解决,而是要祛湿,健脾,补气血相结合,才可以真的减下来。
寒湿从哪里来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
外湿宜驱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形象地说,外湿就像是得了一场伤风感冒,身体直打寒战;而内湿,就表现为多方面了,比如肢冷、腹胀、大便稀溏、身体酸重、浮肿、头晕、没精神等。
寒湿导致的肥胖寒湿体质的肥胖属于水肿型肥胖,又被称为“痰湿内蕴肥胖”,臀部和大腿浮肿,也就是所说的“下半身胖”的人。
这是因身体的排水功能较差,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所造成的肥胖。
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食欲一般,但手脚无力,不喜欢运动,吃完饭浑身发软想躺下,嘴里发粘,尿不通,易坏肚子,早晨起来时眼睛浮肿等。
这种肥胖通常要在寒湿体质得到改善后,水肿会慢慢消失,也就瘦下来了。
怎样改善寒湿体质适当运动,微微出汗,排出寒气。
红花艾叶煮水泡脚,温阳驱寒,这里的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的功效。
用艾条灸关元穴、足三里穴。
平常注意保暖,注意营养,早睡觉,不熬夜。
祛湿药方:杏仁6克,生薏米9克,白寇6克,厚朴6克,半夏5克,芦根9克,石菖蒲9克,竹叶6克,清水500克。
浸泡1小时,开了锅熬一遍,20分钟左右把药汤滤出,分2次早晚空腹服用,连服3-5天,即可收效。
几个祛湿减肥的穴位要经常按中脘穴中脘穴为腑之会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按摩中脘穴可以有效的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
丰隆穴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水湿停滞、聚而成痰,都可以通过按摩丰隆穴来解决,丰隆穴具有祛湿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按摩就可以有效的清除浊湿。
血海穴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祛风止痒,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穴位,每天按摩血海穴一分钟,祛湿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寒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寒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寒湿体质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是指体内寒湿邪气较重,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寒湿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调理,以避免加重症状,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寒湿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一、寒湿体质的表现症状。
1.肢体冰冷。
寒湿体质的人体内寒气较重,常常感到手脚冰冷,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更加明显。
2.关节疼痛。
寒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加严重,关节僵硬、不灵活。
3.腹泻腹痛。
寒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尤其是在进食生冷食物后更加明显,腹部胀痛、腹泻不止。
4.湿疹瘙痒。
寒湿体质的人体内湿气较重,容易导致皮肤湿疹、瘙痒等症状,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加严重。
5.情绪低落。
寒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症状,尤其是在阴雨天气中更加明显。
二、寒湿体质的调理方法。
1.调整饮食。
寒湿体质的人应该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等,有助于祛寒湿。
2.适当运动。
寒湿体质的人应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活血祛湿,改善体内寒湿状况。
3.保持干燥。
寒湿体质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潮湿的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有助于减轻体内湿气的影响。
4.中药调理。
寒湿体质的人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祛寒祛湿的中药,如陈皮、白术等,有助于调理体内寒湿。
5.调节情绪。
寒湿体质的人应该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低落对身体的影响。
综上所述,寒湿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特别注意调理,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干燥、中药调理和调节情绪等方式,有助于改善体内寒湿状况,减轻相关症状的影响。
希望寒湿体质的朋友们能够通过合理的调理,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治疗寒湿证的经验良方
中医治疗寒湿证的经验良方寒湿证是指湿从寒化或湿与寒结所致的病证。
寒湿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
这里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是如何认识和治疗寒湿证的。
一、概述1.寒湿证及其病因寒湿证是指湿从寒化或湿与寒结所致的病证。
其临床上常表现为痰饮、水肿等。
寒饮水湿之邪留于肠胃则为痰饮;寒湿内停则水肿;寒湿阻于肌腠则患痹证;寒湿外侵,经气、血脉不和则成寒湿脚气等。
2.常用治法寒湿证的常用治法是温化寒湿。
温化寒湿剂即为寒湿证所设。
温化寒湿剂的组成,常以温阳药与利湿药为主,常用桂枝、附子、茯苓、白术等。
配伍方面有以下几类:①配健脾补肾药,如白术、甘草、大枣、益智仁、附子之类;②配理气药,如厚朴、乌药、木香、陈皮、大腹子之类。
3.温化寒湿剂的使用注意事项温化寒湿剂多含有温阳药,温阳药多性热,易伤人体的阴液,故温化寒湿剂不宜过用、多用,以免助阳伤阴。
二、常用处方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伤寒论》)【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甘草6g(水煎服)。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主治】痰饮病。
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析】本方病机为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
脾司运化,为气机升降枢纽。
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
而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
故其治法当温阳化饮,健脾和中。
方中以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为君。
饮为阴邪,得寒则聚,得温则散,故用桂枝温阳化饮。
苓、桂相伍,一利一温,通阳化饮,对水饮留滞而偏寒者,实有温化渗利之特殊功效。
脾阳不足,则湿从中生,故又佐以白术健脾燥湿。
方中还佐以炙甘草,甘温和中。
苓、术配伍,则健脾祛湿之功更佳。
甘草与茯苓同用,茯苓可消除甘草引起的中满腹胀的不良反应。
方中四药合用,温阳健脾,祛湿化饮。
【辨证】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脉沉紧为辨证要点。
寒湿体质调理方法
寒湿体质调理方法
寒湿体质是指人体内寒湿邪气较重,主要特征是易感受寒冷,手脚发凉,容易出汗,精神疲倦,消化不良,容易患寒病等。
下面是一些调理寒湿体质的方法:
1. 注意保暖:多穿一些衣物,尤其是保暖的内衣和袜子,避免受寒。
2. 常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消除体内的寒湿邪气。
3. 饮食调理:饮食上应避免生冷食物,如生冷水果、生冷蔬菜、生冷海鲜等,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蒜、大蒜、羊肉、狗肉、炖汤等,有助于驱散寒湿。
4. 按摩:可以经常进行一些热敷或按摩,如热敷腹部、脚底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寒湿体质。
5. 薰蒸熏泡:利用草药或草本精油进行薰蒸熏泡,如艾叶、桂花、薰衣草等,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改善寒湿体质。
6. 中药调理:可以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7. 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寒湿体质。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作为参考,如果有严重不适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
同时,建议在进行任何调理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去寒湿最好最快的土方法
去寒湿最好最快的土方法1.中药熏法: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中药材,如白芷、紫苏、薰衣草等,将它们研磨成粉末,然后在晚上放在枕头下方,让它们散发出的香气渗透到身体中,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
2.艾灸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祛除体内的湿气。
选择一些质量好的艾绒或艾叶,将其点燃后敷在患处上,用中药师或者专业医生进行艾灸。
艾灸温热的感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
3.足疗法:足底有很多反射点,通过按摩这些反射点可以刺激身体的经络气血循环,促进排湿。
可以选择一些有祛湿功效的中药材,如干姜、羌活等,将它们研磨成粉末,然后将其放入一个小袋子中,用温水浸泡后放在脚底按摩。
4.饮食调理:寒湿的病症也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少吃生冷食物,如寒凉的水果和生蔬菜,同时要适当增加温热的食物摄入,如姜、桂皮、丁香等,帮助驱寒湿。
5.正确穿着:寒湿的人尤其要注意穿衣服的选择,要穿用吸湿性好的棉质或羊毛制品,同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避免受凉、湿冷等。
6.运动出汗: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气血循环,帮助排出寒湿。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瑜伽等,运动到出汗的程度,加快体内湿气的排出。
7.晒太阳:阳光可以温暖身体,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
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晒太阳,特别是身体患处。
但是要注意避免阳光过强而引起的晒伤。
8.保持室内干燥:寒湿喜欢潮湿环境,因此要保持室内的干燥。
可以使用除湿器或者开窗通风,同时注意避免水汽在室内滋生。
总之,去除寒湿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和饮食习惯,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合理使用中药疗法和物理疗法等,都可以帮助去除寒湿,恢复健康。
除寒湿气最好的方法
除寒湿气最好的方法
首先,饮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温热的食物来帮助我们祛除寒湿气。
比如生姜、大蒜、辣椒等食材都具有温热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祛除寒湿气。
此外,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柠檬、橙子、菠菜等,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湿气。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加速新陈代谢,排出体内的湿气。
比如瑜伽、太极、慢跑等运动都是很适合祛除寒湿气的。
此外,桑拿浴、艾灸等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排湿的方法。
再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很有必要的。
晚上尽量早点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
此外,避免长时间泡在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中医理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中医理疗可以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祛除体内的湿气,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寒湿气带来的问题。
综上所述,除寒湿气最好的方法是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中医理疗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祛除寒湿气,保持身体的健康。
寒湿体质调理方法
寒湿体质调理方法寒湿体质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特征是排斥寒凉、怕冷、易感冒、体肤潮湿等。
寒湿体质虽然不是一种疾病,但容易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关节疼痛、消化不良、湿疹等。
因此,调理寒湿体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寒湿体质调理方法。
1. 饮食调理:寒湿体质的人应该少吃生冷和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西瓜、生海鲜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体内寒湿加重。
相反,可以选择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大蒜、羊肉、狗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祛除体内的寒湿。
此外,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白术、山药、糯米、红枣等,可以帮助调理消化功能。
2.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寒湿体质。
推荐选择一些有助于温暖身体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慢跑等。
这些运动可以加强体内阳气的生化作用,从而改善寒湿体质。
此外,在运动后记得做一些适当的放松和伸展运动,以缓解肌肉酸痛和挤压淋巴液。
3. 穴位按摩:按摩身体的一些特定穴位对于调理寒湿体质也是有帮助的。
例如,可以在髎穴上方1寸处,用拇指指腹按揉大约1分钟,有助于驱散体内的湿气。
还可以按摩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有助于温阳通经,改善寒湿体质。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时不要用力过度,以免引起疼痛或损伤。
4. 中药调理:中药对于调理寒湿体质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温阳祛湿的中药进行煎服,如干姜、独活、羌活、白术等。
可以选择煮汤,或者将中药炖煮成粥来服用,这样更便于中药的吸收和活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5. 调整生活习惯:改变生活习惯对于调理寒湿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其次,保持身体的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另外,经常保持适度的运动,不要长时间坐卧不动,以免湿气堆积在体内。
总结起来,调理寒湿体质需要从饮食、运动、穴位按摩、中药以及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
但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调理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肾虚寒湿证如何调理
导语:做为肾虚寒湿症患者常会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压力过大,爱劳累等。
另外也会出现手脚凉的情况。
尤其是对于一些未婚的女性常会出现这种情
做为肾虚寒湿症患者常会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压力过大,爱劳累等。
另外也会出现手脚凉的情况。
尤其是对于一些未婚的女性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说的直白一些,这样的病症主要还是内分泌的自身调节不好,导致肾虚寒凉等。
对于这样的人群应该进行一定的调养,尤其是在饮食方面。
那么肾虚寒湿证如何调理呢?
肾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而患有肾虚,主要要进行补肾。
那么,怎么样才能补肾呢?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可以补肾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法,进行调养。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几种非常好的食疗方法。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
能补益肾气。
《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
”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
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
《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
”《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
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