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说课稿
历史:第1课 《史前的人类》教案(岳麓版九年级上)
第1课史前时期人类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执行教师课时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过程与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图文人类的出现1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进化阶段主要代表猿人早期非洲人晚期中国山顶洞人2 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3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4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
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氏族社会1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2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3 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重点难点】重点:1.北京人的发现。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特征。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学生回答:古猿)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的远古人类。
新课探究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问题探究】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古人类遗址?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如此分布?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哪一古人类遗址?答案提示:主要遗址:元谋人遗址、郧县人遗址、蓝田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等。
特点: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原因: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远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元谋人遗址。
2.元谋人(1)【史料研读】材料(2)【具体解读】图一经过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元谋人的牙齿。
图二是元谋人使用的粗糙的石器,证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郧县人和蓝田人(1)【史料研读】材料一1989年、1990年,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年代距今110万年至80万,属于直立人,被学术界命名为“郧县人”。
2022年5月18日,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学案 (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③开始出现。
2、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C.不同的心理素质D.不同的劳动方式
4、世界各国关于人的起源有很多中说法,正确结论是()
A.人是上帝造的B.人是女娲造的
C.人类是进化而来的D.人是猴子变来的
5、“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描述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A、血缘家族B、母系氏族公社C、父系氏族公社D、奴隶社会
6、歌曲“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描写了哪一人种的体貌特征()
2、远古时期,我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氏族聚落有和。
3、讲一讲关于人类起源传说的故事。
设
问
导
读
自
学
检
测
填空:
①很可能是世界上人类最早的起源地,最初在地区发现的,乃是今天人类已知的。
②今境内出土的,是。
③按外貌特征可以将现代人种分为、、。
④氏族社会包括氏族社会和氏族社会,前期为氏族社会。
九年级历史导学案设计
10.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火的使用B.直立行走C.使用工具D.集体协作
拓
展
练
习
1、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①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子女往往“”。
②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按计算。
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①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占。`````````
单元
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
教学时间
课题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备课教师Hale Waihona Puke 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
学生姓名
学习
目标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初中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学案02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等第:班级:组别:学生姓名:组长签名:【内容标准】(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特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南方古猿和爪哇直立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
【自我发现】一、原始人类的出现:1、人类的起源:〔1〕关于人类的起源,你听说过哪些传说?西方:中国:〔2〕关于人类的起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众说纷纭的传说?〔3〕人类的始祖到底从何而来?2、猿人的典型:〔1〕据课文介绍,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各大洲都先后发现过史前人类的活动遗迹,这说明了什么呢?〔2〕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在哪里?〔3〕从名称、体质和生活特点来看,“南方古猿〞与“爪哇直立人〞有有哪些主要区别?二、三大人种的形成:〔1〕三大人种的类别有:、、〔2〕观察课本插图,举例说明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当今三大人种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如何?三、氏族社会:〔1〕人类经历的氏族社会为什么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2〕氏族社会后期为什么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四、本课小结:【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A、亚洲B、非洲C、欧洲D、美洲2、目前比拟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3、最早发现的猿人人化石是〔〕4、世界各地的人们由于不同的肤色、发色和面目特征等差异,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种族。
你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包括那些吗?〔〕①黑色人种②红色人种③白色人种④褐色人种⑤黄色人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①③④5、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反映的是何时期〔〕A.古代猿群 B.原始人群 C.母系氏族社会 D.父系氏族社会【反思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师大版九上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导学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
主备:审阅:班级姓名
1、现代人已知的直
系祖先是()
A、猿类
B、早期猿人
C、晚期猿人 D 、南方古猿
2、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世界上人类最早的起源是在()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
3、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是()
A、南方古猿化石
B、爪哇直立人化石
C、元谋人化石
D、蓝田人化石
4、中国人主要是属于下列()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棕色人种
5、母系氏族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
A、人们过着群居生活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D、使用打制石器
6、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惯不同
训练拓展
找出下面的错误并改正。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内部男子和妇女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女子在氏族内部逐步取得支配地位,取代了原先由男子主导的母系氏族。
在母系氏族的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加剧,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错误:改正
错误:改正
错误:改正。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课件 (共45张)
达尔文肖像
生物进化版
达尔文观点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 有着共同的祖先。 3.人类是从早已灭绝的 古猿进化而来的。
它和我们有共同的祖先
•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虽然我很 丑!可必 须承认我 是你们的 祖先
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有何依据呢?
神话版本
讲一讲:
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许多古老 的神话。你能否讲述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 神话故事?
中国: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
女娲
女娲造人的故事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
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 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 什么。 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 是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因素有哪些呢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古猿从树上下来生活
南方古猿依靠集体 力量,依靠手,利用天 然的石块、树枝去御敌, 去寻 食。
人类进化示意图
同学们认真观察,他们手中的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没有工具——天然石块——较锋利的石器— —金属工具——机器——电子计算机 劳动工具是衡量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没有! 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 别,但无明显界限。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 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 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三、氏族社会
1.什么是氏族 氏族是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 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
第1课:史前时期人类(华东师大版)
晚期猿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
• 德国尼安德特人
晚期智人
中国山顶洞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世界的三大人种: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及美洲。
人种的差异的 原因:是不同 自然地理环境 等众多等因素 影响的结果。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 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 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非、中 东地区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
男子地位:男子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 位,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依从父系确认。 婚姻制度:婚姻关系相对稳定,人们开 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财产分配:父系氏族初期财产公有,末 期出现了私有财产。
厄瑞斯忒的故事
这个故事反映了原始社会的什么现象?
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异同
共同点: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不同点: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你知道人 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吗?
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
生产力水平低下 , 联合才能生存。
二.社会组织:从氏族社会到国家
1. 氏族社会的出现:
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 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是原始人的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 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 氏族。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知 识 点
一、人类的起源
二、母系氏族社会
三、父系氏族社会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魔鬼牧师” ——达尔文
1871年,达尔文出 版《人类的起源和 性的选择》一书, 指出人类和现代猿 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人类是由一种古猿 进化而来的。
理论:生物进化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人类由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2.国家产生: (父系氏族社会是如何过渡到国家的?)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实用教案2(岳麓版九年级上)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实用教案2(岳麓版九年级上)课标内容:列出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的起源和三个主要种族的形成;讲述盖亚和埃里斯特的传说,了解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起源的史实,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培养阅读地图和想象力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自主探究学案、课堂汇报、合作学习、课后网络学习、延伸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教学重点:南方古猿是目前世界发现的最早人类;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学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准备:在课前安排学生查找有关人类形态的信息(文本、图片和视频),完成学习计划的内容,有条件地让学生制作灯光和学习卡,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此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可以通过复习引入、问题引入、漫画引入、视频引入、创新试题引入等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请看两段视频:女娲制造人的神话动画短片和人类起源的视频介绍。
自古以来,人们对人类起源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哪一个是真的?学习本课后,你会得到答案。
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内容在学案上,学案先一天已发给学生,让其在家完成,课堂上让学生将自主探究的成果内容在班级进行展示即可,展示顺序为:知识储备题、自主探究题、自我测评题)(一) 1. 古猿、猿人和智人之间有什么区别。
诺亚方舟的故事3。
古人是如何度过一天的。
人类的起源:人类经历了。
目前,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人类大约在几年前,生活在欧洲。
动物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向人过渡的结束成。
按将现代人分为、、种,它们的差异是的结果。
2.母系氏族社会:它在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3.宗法社会:它在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已经出现。
这个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三)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介绍中,错误的一项是a、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出现在欧洲b、已知人类大约出现在300多万年前c、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d、人类学家根据肤色、发型和其他身体特征将人类分为黄色、白色和黑色。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华东师大版
华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全面了解人类的起源,包括从猿到人过程的阶段、人种的形成、氏族社会的阶段特征等相关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2.通过分析父系氏族公社代替母系是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劳动创造了人类。
2.种族无优劣。
3.通过学习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是社会的进步难点:如何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是社会的进步。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的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结合中国史编演历史剧【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根据现有考古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那世界范围内最早的远古人类出现于何时呢?引入新课。
互动1:1.播放电影《冰河世纪》,思考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2.学生畅所欲言,启发学生讲出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西方上帝造人等。
3.教师补充讲解人类起源的神话:古希伯来人《圣经·创世纪》:上帝—亚当、夏娃;阿拉伯人《古兰经》:真主—亚当、夏娃;中国:女娲—泥土;希腊:普罗米修斯—造人4.教师明确: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关于人类起源,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与想象,我们应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那么究竟怎样出现的呢?5.学生自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法国学者拉马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研究成果。
互动2:1.出示《重要古人类化石发现地点分布示意图》,指导学生自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归纳考古学成果:(1)人类化石发现的地域?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发现的地点?(2)南方古猿的特征与价值?(3.)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根本标志是什么?(4)晚期猿人的发展情况(5)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是什么?2.指导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强调目前研究到的人类进化的历程,点明:是劳动创造了人类腊玛古猿(1400万——700万);南方古猿(400万——100万)—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直立人(200万——20万);早期智人(25万——4万);晚期智人(现代人5万——现今)互动3:1.教师指出:在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随着体质形态进化的完成,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非洲南部的南方古猿爪哇直立人三大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2、能力培养(1)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区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外史前社会的学习了解,明确人类的劳动不仅改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从神话传说到科学考察,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化,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
(3)氏族社会大部分时期的历史表明,远古时代的男女曾经是地位平等的,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男女的平等关系将在新的基础上确立。
二、教学要点1、重点(1)南方古猿和爪哇直立人(2)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2、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比较法【教学准备】课本、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从更宽广的视角了解和学习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的演变,这一演变的第一幕始于原始人类的出现。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概念: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
文明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2. 【新课探究】接下来,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原始人类的出现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呢?关于这些神话传说的具体故事,初一年我们已经讲过,还不清楚的同学回去查资料。
同学们想一下,关于人类的起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众说纷纭的传说?一方面:古代先民追根寻源、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索精神;另一方面也表明: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认识水平,古人未能正确了解并合理解释人类的起源。
而这些神话传说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C、在氏族内部,掌握政治、经济大权D、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信
4、原始人类的人种分化最后演化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大主要分支。
5、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产生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可写在本栏
【课后反思】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的所悟、所思、所得
学习过程
学习材料:课本p3-7,地图册p2-3
(二次备课)
学习笔记
【课堂学习、自测】
1、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发现于( )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
2、中国“北京人”处于世界人类进化过程中的( )
A、类人猿阶段B、直立人阶段C、智人阶段D、有色人种阶段
3、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对妇女的社会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课题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课型
新授
时间
第1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非洲南方古猿、爪哇直立人、三大人种、氏族社会
2.观察辨别三大人种外貌特征,理解形成人种差异原因
3.明确劳动创造了人
疑难点拨
学习重点:南方古猿、三大人种
学习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
☆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当然人种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世界上的人种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世界历史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世界历史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一:原始人类的出现;1,西方盛行:上帝首创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2: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指出人类源自动物界的类人猿.3,英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揭示生物进化规律,指出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4,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非洲.5,非洲南方古猿是今天已知的直系祖先.但不会制造工具.6,晚期猿人又称直立人,7,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二:三大人种的形成.1,根据体质形态的特征,人种划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2.氏族社会分为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断3,父系的后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也表明了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即将进入文明时代.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概说:大河流域孕育了东方上古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一. 金字塔:1,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已出现了国家,2,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3,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4,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私有制的法律.,也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三,种性制度:1,公元前14世纪前后,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2古代印度分为四大种姓:第一种姓婆罗门,精神统治阶级,,第二种姓刹帝利世俗统治阶级,第三种姓吠舍自由民,第四种姓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3,种姓制度实质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四,佛教的产生:1,时间,公元前6世纪.2,创始人,释迦牟尼.3,早期的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佛教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也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4,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第三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一,雅典民主政治:1,西方文明---希腊文明-----爱琴文明.2,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代表:雅典和斯巴达3,斯巴达是.奴隶制军事国家.4,公元前443---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15年当选雅典将军,史称伯里克利时代,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影响: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它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都被排除于民主之外.二,罗马的兴衰:1,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奴隶制共和国.2,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展开了争霸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因而这场战争被称为……3,公元前30年,屋大维实行军事独裁,罗马进入帝国时代.4,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共和国时代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帝国时代.5,罗马大帝国: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西起大不列颠岛,东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北越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欧亚非三洲.6,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东罗马(也称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都城.西罗马仍以罗马为中心7,476年,西罗马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西欧上古历史的终结.8东罗马则存续到1453年.三,早期基督教:1,时间,公元1世纪.2,地点,巴勒斯坦地区3,.创始人:耶稣.4教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衣食互助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后来教义发生变化,逆来顺受,精神忏悔,希冀来世等宿命论思想成为教义的主调.2007-9-7 13:02 回复塘田吕刚林1位粉丝2楼5,392年基督教正式被定为罗马国教,开始向外传播.6,罗马文明对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有何作用?在民族冲突和交融的过程中,罗马文明因吸纳希腊文明及其他地区的优秀成果而愈显繁盛壮丽光彩夺目,并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2. 该亚的故事
希腊神话
你知道该亚 话
古希腊流传着普罗米修斯 将火传播到人间的神话,中国 也有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 你能讲讲这些传说吗?
普罗米修斯将火传到人间的神话:普罗米修斯因为上天为 人类盗火种 ,而受神王宙斯惩罚被锁在神山上终日被鹰啄 食心脏, 但因为他和宙斯一样,是宙斯之父克洛诺斯统治的第 二代神们的后代 , (后来克洛诺斯被儿子们推翻地位,而领 导这一革命的宙斯就成了古希腊的三代神王),所以永远不会 死,在被啄食心脏后会马上再生新的心脏。为了人类,他宁 受折磨,坚毅不屈,勇抗强暴,不畏牺牲,备受人类爱戴。 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上古之时,商丘之地叫燧人国。 国人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燧木, 又称之为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鸮,用 嘴去啄燧木,粲然火出。圣人顿时感悟,便用手折下燧枝 钻木取火,为利人间。人们敬仰这位钻木取火的圣人,尊 其为燧人。 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 到人工取货的进步。
南方古猿非洲种
“露西少女”距今约 南方古猿阿法种340万年, 体态已具有人的特征。
一、人类的起源
2. 现代人种的形成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人与猿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人类早期制造的劳动工具
原始人类在打制石器
一、人类的起源
2. 现代人种的形成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南方古猿
猿人
一、人类的起源
2. 现代人种的形成
攀树的猿群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380万~180万年前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180万~20、30万年前
20万~4、5万年前 5万~1万年前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三、父系氏族社会 1.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师要求学生看课本,整理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 因及特点。 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 活中的主导地位。 2.厄瑞斯忒的传说 要求学生看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教师总结指出,今天的人们一方面是根据考古发
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
教学目标 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②介绍早期人类
的生活情况;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
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③通过组织学
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 1 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第 1 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称
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 教材分析
成的原因和特点;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
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
述
教师要善于备好课,熟悉掌握教材相关知识。教师要把
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乐学。
教师要善于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做
模范,感染学生进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提高学生
的知识能力,达到育人的目的。
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
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史前时期的人类》是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主要讲述了原始人类的出现、三大人种的形成和氏族社会三大问题。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开始,对以后世界历史学习起着引领和铺垫作用。
而且本节课也是开始培养学生由中国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学习和思维。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积累本课基本史实,采用讨论教学方法,了解人类起源于进化论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看待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起源的共性。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4、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引入基督教上帝造人说故事,与中国古代女娲造人说进行对比,深化教材,使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的人类起源说。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是初一中国古代人类起源的传说对本节课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学生还是首次接触世界历史,再加上知识迁移能力有限,中国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思维习惯对世界历史学习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作用。
因此在初次进行世界历史的学习更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学法
1)课前要预习,了解本单元的前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集一些人类起源、人种分布及氏族社会的资料。
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归纳法、图表法、分析对比法等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分组合作,互动探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组,合理搭配,让讨论、分析、研究、交流落到实处,鼓励学生多发言,并做好课堂笔记。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收集相关材料,通过分组合作、互动探究,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分析解决课堂内容
四、教学流程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合作、交流、讨论
1、导入新课
以讲述圣经故事上帝造人说和中国女娲造人的传说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白造人说的荒谬,并为学生探寻人类起源的真正原因作铺垫。
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新课:
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
意图:1 )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环节二:检测基础知识,获得反馈信息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问题一:简介南方古猿的特点,并讨论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设想早期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问题二: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
问题三:母系氏族公社是如何向父系氏族公社过度的?
意图:使学生明确人类形成的过程,了解三大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原因,了解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是父系氏族公社产生的原因。
环节四:再现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意图:利用图片和收集到得的资源,将人类的起源、人种分布和氏族公社生活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文字资料、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形象化、直观化、简约化。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三大人种是如何形成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明确人种分布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环节六:课后检测题(见课件)
意图: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选项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起源于()
A、上帝的创造
B、类人猿
C、猩猩、猴类
D、亚当和夏娃
2、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发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