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说写让出精彩——《扁鹊治病》教学实录及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思说写让出精彩——《扁鹊治病》教学实录及点评
读思说写让出精彩——《扁鹊治病》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董翱点评/汪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能读写9个生字。
2.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激发兴趣
师:我们先来认一个字。(课件出示:言)这个字念——
生(齐):言。
师:能在“言”前而加一个字,组成一个词吗?
(生自由应答)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猜一些和“言”有关的谜语,好不好?
生(齐):好!
师:第一个:说出来必须做到的话叫——
生1:诺言。
师:名人说的话叫——
生2:名言。
师:骗人的话叫——
生3:谎言。
师:没有事实根据的话叫——
生4:谣言。
师:包含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叫——
生5:寓言。
师:(课件出示:寓言)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是寓言的一个特点。
二、写,梳理文脉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出自战同时代《韩非子·喻老》中的寓言,题目叫——
生(齐读):扁鹊治病。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差不多都读完了,有没有不会读的词语?
(生纷纷摇头)
师:语言浅显是寓言故事的另一个特点。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对照课文在练习纸上把故事的梗概补充完整。
(师课本出示练习:
有一天过了十来天
_____ 又过了十几天
_____ 不久
皮肤上_____
骨髓_____
病死_____ )
(生默读填写,师巡视并指导“肠”“胃”的书写。)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答案,(投影)和他差不多的请举手。这么多同学对了,请给自己打个五角星,有错误的同学赶紧订正一下。(将“骨髓”标红)这个词很容易读错,请你读读。
(指名一生读,该生读错。指名另一生范读。再请第一名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然后带领全班齐读。)
师:哎,我倒要问问,你们是从课文哪里找到这些信息的呢?
生1:我是从每个自然段的开头找到的。
师:一个自然段接一个自然段地找,这样就不会遗漏了,很仔细的方法。有没有快一点的办法?
生2:我是从课文第五自然段里找到的。
(师课件出示: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问,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而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很聪明的一个办法,奖励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几个加点的词语。
(生喜笑颜开带领全班齐读,师相机纠正“即使”的声调。)
三、读,体会寓意
师:同学们,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想想如果我要请几个同学合作来朗读,根据你的理解,你们建议我请几个,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起初沉默,然后纷纷自己朗读。)
1.在合作朗读中理清病情的变化。
师:谁来给点建议?
(沉默几秒钟后,学生三三两两地举起了手。)
生1:请两个人来读。
师:两个人怎么读呢?
生1:一个人读前面,一个人读“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1:前面这个病还可以医治,让一个人读;后面医生无能为力了,所以让另一个人来读。
师:哦,那前面都能用什么方法来治呢?
生1:热水敷烫,扎针,服几剂汤药。
师:治疗起来越来越困难,到最后都无能为力了,说明蔡桓公的病——生(自由应答):越来越严重。
师:这个建议听上去有点道理,你请个同学和你合作读读吧。
(生l环顾四周,挑选一生与其合作朗读。)
师:有没有别的建议?
生2:可以四个人来读。
师:和他一样,也打算请四个人的同学请举手。(生纷纷举手)这么多,先来听听他的理由,是不是和你一样?
生2:皮肤病请一个人来读,皮肉之间请一个人来读,肠胃里请一个人来读,深入骨髓请一个人来读。
师:你是从病的部位考虑的,打算请四个人的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3:这里有三个分号。
师:你关注了标点,根据分号来合作就清清楚楚了。
生4:热水敷烫一个人,扎针一个人,服几剂汤药一个人,最后一句再请一个人。
师:哦,你是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来分的。
师:虽然这几个同学的理由不一样,但有一点他们都读出来了,就是蔡桓公的那点小病,后来变得——
生5:越来越严重。
师:这个建议说得有理有据,就按你们说的分四个人来读吧。
(生2、生3、生4、生5合作朗读)
师:还有谁想说?
(一生犹豫后,缓缓举手。)
生6:我建议请三个人读。第一个人读第一句,第二个人读第二句,第三个人读第三句,最后一句三个人一起读。
师:这个建议很新颖,为什么最后一句要一起读呢?
生6:因为最后已经无法医治了。
(生自发鼓掌)
师:好,就按你说的来读,你挑选两个人和你一起读吧。
(生6挑选两名同学与之合作朗读)
2.在对比朗读中领悟用词的巧妙。
师:你们一字一句读得非常认真,但越来越严重的感觉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问题出在哪儿呢?就是这几个词。(课件标红“就能够”“可以”“也还能”“再也”)
师: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些词语,它们能表达出一种微妙的感觉。不信,我们来对比着读读,老师读左边,你们读右边。(课件出示)
(师生对比读)
师:老师改的和课文里的有什么微妙的不同?
生1:老师改的好像这个病没什么变化。
生2:老师改的感觉蔡桓公的病马上就能治好。
生3:老师改的都是“就能够”,读起来不通。
师:你的意思是读起来太单调了,是吧?就是这些细微变化的词语,把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也来合作读一读。
(师生声情并茂地合作朗读)
师:你听,这些细微变化的词语,就像一声声无言的警钟,它们在告诫我们什么、提醒我们什么呢?
生1:病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及时去看。
生2:小病不看会变成大病的。
(师板书:及时防治。)
3.在变式朗读中运用语言来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