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评课《氧气》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评课《氧气》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展示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氧气》是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的教学内容,属于新授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上节课空气教学内容认识上的细化和深化,也为下节课制取氧气从知识和方法上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这就形成了本节课承上启下的教材特点。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开朗。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

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③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认识例外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感受“化学美”,进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初步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逐渐体会化学指导生活的意义;

③养成实事求是,尊崇科学,尊崇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氧气的性质,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详尽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故制定以下要求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1、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记录、分析和思考、归纳和总结、确凿描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接下来来看一下学情分析,知识维度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的用途,但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技能维度上,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素质维度上,学生对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有所了解,但还不会运用。潜在状态上,学生目前求知欲比较剧烈,思维相对活跃,都好学好问好动手。

结合学情分析和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成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学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互动式教学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归纳教学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实验探究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学法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探讨。教师会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思维来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密度和三态的转化等其他物理性质,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为了让学生形成优良的思维习惯。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我设置了五个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自主学习,了解物理性质。

(3)实验探究,掌握化学性质。

(4)归纳小结,知识的升华。

(5)布置作业,持续学习。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猜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问题:氧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什么应用?以学生的生

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然后向学生展示一瓶新收集的氧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自主学习,了解物理性质:

(1)请学生自主学习第29页氧气的物理性质。

(2)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如何闻氧气的气味。

(3)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大凡都是从色、嗅、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的。

(4)课件展示(小结)

经过自主学习、观察实验、归纳总结既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记忆。

3.实验探究,认识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为此我主要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实验的基本思路还没有初步建立,更达不到详尽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师应给予引导,让学生大胆的设想、猜想,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如果学生有合理的实验方法,就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尝到探索、实验的欢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所以,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用之路。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

(1)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让学生查找资料,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并学会确凿描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2)问题2: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呢?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这些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3)实验探究:以硫粉为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完成下表第一栏:

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生成物反应表达式

空气中氧气中

硫燃烧

木炭燃烧

铁燃烧

接着完成木炭燃烧实验和铁燃烧实验,而后由学生自主完成

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格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实验现象和本节知识的小结和归纳、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确凿语言描述和归纳概括能力。

4.质疑释疑,探索创新:

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

1、(1)物质在空气中和纯氧气中燃烧的激烈程度为什么例外?(2)今天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它的用途之间有什么联系?23、仔细分析实验2-4,讨论下列问题:(1)细铁丝下端的火柴有什么作用? (2)将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3)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4)上述三个实验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为什么?(课件展示)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开朗,且从理论高度认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同时作为本节课的小结,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知识,使学生得到意义的构建。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通过讨论与交流质疑释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盛

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6.布置作业,持续学习:

最后来看看我的板书设计。

五,板书展示

这样板书设计的目的:突出氧气化学性质重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硫、铁、碳与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的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