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教案(精选5篇)
![《中东》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b95f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b.png)
《中东》教案(精选5篇)《中东》教案篇1中东第一节中东教学思想设计依据此次教改的精神,在课堂上老师要真正地关注同学,促使同学主动的、共性化的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同学的主动性和参加性,让同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仆人。
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则突出一个“动”:1.课前“动”收集资料:支配同学在课前收集关于中东(如:巴以冲突、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河运和土耳其海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培育和熬炼他们预习、自学的力量。
2.课上“动”a.在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供应舞台,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争论,大家相互沟通后达到和增加同学的胆识和表达力量;b.让同学以中东地区的一般老百姓的身份来体会和感受对和平的渴望,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非常好的达到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c.恰当地支配同学运用多媒体(如:投影仪、电脑),从而增加同学的参加意识,并调动同学的乐观性。
另外教具上还体现一个“新”: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主要内容融入电脑屏幕,令同学有新奇感。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把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4.能简洁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缘由,并侧重于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进一步培育同学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分析推断的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同学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缘由。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预备老师1.教具:课件。
2.提前2~3个星期支配同学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3.将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左右。
4.为每个小组预备一张白纸和一支彩笔。
同学1.收集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图片或文字资料。
2.了解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水道和土耳其海峡的资料。
板书设计中东──世界热点地区(缘由之一)特别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新课导入我想同学们都喜爱观看电视吧,今日老师就在这请你们观看电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要认真的看,看完后我有问题问大家。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b68c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3.png)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中东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3. 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和人口分布;4. 中东地区的资源与经济特点;5. 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景观等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资源、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3. 通过对中东地区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中东地区的资源与经济特点。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景观以及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图:中东地区政区图、中东地区气候图;2. 教学PPT: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数据等;3. 学生动手材料:中东地区气候特点图表、中东地区资源分布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和人文特点。
2. 新课内容学习:(1)让学生观察中东地区政区图,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2)通过分析中东地区气候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3)介绍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和人口分布,分析其人文景观;(4)讲解中东地区的资源与经济特点,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中东地区的农业、石油等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中东地区的气候、资源、文化等方面设置题目,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景观;2. 中东地区的资源与经济特点;3. 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分析中东地区的资源与经济特点;(3)谈谈你对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认识。
中东精品教案第1课时
![中东精品教案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3bb34e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7d.png)
《中东》精品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读图了解中东的范围及中东与西亚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中东的地形区及地区特点。
运用资料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石油输出路线。
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和原因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教学重点】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二:石油资源丰富。
【教学难点】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中东石油资源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教学方法】读较分析、资料归纳、讨论、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003年,以美英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2011年底,美国部队撤出伊拉克,宣告战争结束。
伊拉克位于哪里?(位于中东)为什么中东是世界上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东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状况。
二、新课学习(一)“三洲五海之地”1.位置和范围:(1)位置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
中东地处哪三个大洲之间?(亚、非、欧)中东地处哪两个大洋之间?(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地处哪五个海之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间)活动:认识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读图,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入下面表格。
2.中东周围有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其中哪一个是湖泊?里海,叫海不是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3.在下列框图中填出相互连通的海洋名称。
(略)4.说一说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性。
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同时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使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ac5a6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0.png)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东》第一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中东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其地理环境特点。
2. 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认识到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和文化宗教特点。
难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文化宗教对地区冲突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中东地区景观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中东地区相关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中东地区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神秘而充满冲突的地区。
2. 新课导入:通过地图展示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a. 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气候、地形等。
b. 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以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中东地区的实际问题,如石油资源争夺、宗教冲突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例题讲解:讲解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与中东地区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2. 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 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4.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国际政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对其国际政治地位的影响。
2. 答案:中东地区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
它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全球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地。
同时,中东地区宗教信仰复杂,不同宗教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
这些因素使得中东地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但可能对地理位置与国际政治关系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9483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6.png)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教案: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13课《中东》中的三个小一是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二是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三是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观点分析中东地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难点: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包括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地球仪、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地理位置和范围:利用地图和地球仪,展示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在世界地理中的重要地位。
3. 自然环境:介绍中东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人文环境:详细讲解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包括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人文特点。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中东地区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通过出示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简述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列举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问题。
2. 答案:(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部,北临地中海,南临红海,东临波斯湾,西临埃及。
中东教学设计(优选5篇)
![中东教学设计(优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96aab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2.png)
中东教学设计(优选5篇)中东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八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二战后世界的热点地区──中东,围绕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逐一展开。
本节课主要讲重要位置和石油资源两个原因。
通过本节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一则关于中东的新闻或一个与中东相关的词语。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2.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2)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
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日本、东南亚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用深情生动的语言导入]地球母亲的孩子很多,却有一个孩子倍受灾难,频繁的冲突、战争,再有自然灾害的侵扰,本来干涸的身躯,又千疮百孔,被割被抢更是灾难深重,它就是母亲最关注的孩子——中东地区!(展示课题)课题质疑通过深情生动的语言导入并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激发学生兴趣,为本课一个良好开端。
《中东》(第1课时)教案
![《中东》(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3c7c64b73f242326c5f98.png)
《中东》(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2)掌握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
(3)记住中东几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路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对本区和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地区的地理优势,培养关注世界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1、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教学难点】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多媒体辅助【教学建议】1、探究一旨在让学生从图中获取最简单的地理信息,了解“五海三洲”之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关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采用分析东南亚位置特点时所学得的方法。
2、可找一幅中东石油分布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石油分布与波斯湾的关系和石油主要分布的国家,归纳出中东石油的分布规律。
请学生读《中东石油输出》图,找出中东石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和主要运输路线,配合相关地图,说出各条运输线所经过的主要海域、海峡和运河的名称。
学生根据石油主要运输线就能明确在国际贸易中石油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世界上有一个从来没有平静过的地方,请看:1948年,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战争。
1956年,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
1967年6月5日早晨,以色列几乎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
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以双方又进行了两年的战争。
1982年,以色列借口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对黎巴嫩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1990年8月,伊拉克大军入侵科威特。
1991年1月,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
2003年3月,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新一轮战争。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2296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4.png)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地理教材第七章《中东》第一节,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资源状况以及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地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3. 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关注国际事务、热爱和平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地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是哪个地区,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概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新课(1)地理位置a. 让学生观察地图,指出中东地区的位置。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与亚洲、欧洲、非洲的相邻关系。
(2)自然环境a.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沙漠、高原、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人文特点a.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民族、宗教分布。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人文地理问题。
(4)资源状况a.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3. 热点问题(1)教师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资源状况。
2. 黑板右侧: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及产生原因。
七、作业设计(1)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281fcce48d7c1c709a14588.png)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中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东地形图上找到“三洲五海”,并通过读图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联系东西方方面的重大作用,深刻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对“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图进行分析,明确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地位;通过对“中东的石油产区”分析,理解并掌握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特点;通过对“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的分析,理解中东石油的主要输出地区和输出路线。
3.通过对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思考和分析,结合对中东产油国经济多样化情况的了解,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丰富的石油资源。
2.教学难点中东的石油资源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地理问题探究法、图表法、归纳法等。
采用的学法有小组探究法、图表观察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2014年恐怖组织ISIS伊斯兰国、巴以冲突不断、伊朗核问题四方会谈无果而终、叙利亚国内战争、伊拉克境内恐怖袭击等图片,展示中东的动荡局势。
设问:中东地区怎么会如此动荡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中东,探索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根源。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三洲五海之地”1.PPT展示中东地区的空白图,对照世界政区图,查找中东附近的大洲和大洋,说明其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部)2.PPT展示中东政区图(1)查找中东面积较大的国家。
(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埃及等)(2)找到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找到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明确中东地区的范围。
(亚欧分界线地跨亚欧两洲的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地跨亚、非两洲的埃及)(3)PPT展示西亚的范围,与中东地区相比较,明确中东地区与西亚地区在范围上的差别。
(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埃及)3.对照中东的地形图,查找中东周围的海洋,说明“三洲五海之地”中五“海”的名称(按照逆时针顺序分别是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优质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fbe3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8.png)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初中地理《中东》章节的第一课时。
具体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地理特点以及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地缘政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和地理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
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和地理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图:中东地区政区图、中东地区地形图。
2. PPT: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和相关知识点。
3. 作业纸: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1)地理位置:引导学生阅读中东地区政区图,了解中东地区与亚洲、欧洲、非洲的关系。
(2)主要国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如伊拉克、伊朗、以色列等。
(3)地理特点:通过PPT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形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如沙漠、高原等。
(4)地缘政治:讲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宗教冲突等问题,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中东地区的地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发放作业纸,让学生完成中东地区相关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2. 内容:地理位置:亚洲、欧洲、非洲交界处主要国家:伊拉克、伊朗、以色列等地理特点:沙漠、高原等地缘政治:石油资源、宗教冲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
(2)列举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
(3)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
2. 答案:(1)中东地区位于亚洲、欧洲、非洲交界处。
(2)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有伊拉克、伊朗、以色列等。
(3)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主要受到石油资源和宗教冲突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地图、PPT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地理特点和地缘政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a5ad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9.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主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本节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教材通过地图、图片、数据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中东地区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东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对一些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中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数据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和理解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中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数据等形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中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数据等教学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
然后,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数据等形式,展示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203731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6.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中东》教材从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资源争夺、宗教文化矛盾、民族矛盾和领土纷争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以及中东问题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中东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中东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资源争夺、宗教文化矛盾、民族矛盾和领土纷争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学生能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和平、合作、发展的态度,看待中东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资源争夺、宗教文化矛盾、民族矛盾和领土纷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中东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中东案例,让学生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地图和图片教学法:通过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案例材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让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地区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中东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河流、宗教、文化等。
《中东》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中东》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d034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6.png)
《中东》教学设计(通用5篇)《中东》教学设计篇1教案设计思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创设让同学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同学做到──问我所思,说我所想。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同学已积累和拥有肯定的自主学习地理的阅历,同时中东又是当今世界一大热点地区,相关资料较简单找到,有利于同学搜集资料。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引导同学由生活走进地理。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及同学对生活的体验,培育同学关怀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其次部分:从地理的角度探究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深化同学原有的生活体验,促使地理新学问点和力量的形成。
第三部分:创设情境,师生角色互换,让同学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培育同学梳理学问、处理并运用信息的力量。
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本节课重视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设计课堂活动及自我评价表,尝试发挥自我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
教学目的:1.读图查找中东的范围、位置和五大石油生产国,说明地理位置三洲五海的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占世界的地位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3.培育同学对地理信息的整理、对比和分析推断等思维力量,促进熟悉客观世界力量与水平螺旋式上升。
4.引导同学关注世界热点、国家大事,培育同学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可持续进展的资源观。
重点: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本区和世界经济进展的影响。
难点:1.同学读图、分析力量的培育。
2.同学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力量培育。
教学预备:利用媒体的时事报道,引导同学关注伊拉克战事进展及战斗对中东地区和世界造成的影响。
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组织同学进行资料互换。
3.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走过了我们接近的国家,今日我们又踏入了东半球其它的国家,第一站,我们来到中东……课件展现:第八章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一、探热解中东老师:请留意大屏幕。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8.1.2《中东》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8.1.2《中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26c2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e.png)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8.1.2《中东》教学设计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中东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中东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3.利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二)综合思维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等明确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并分析其分布、生产、出口的状况以及石油资源对本地区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中东水资源及其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或阅读材料,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差异及其自以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地理实践目标引入时事,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俄罗斯在不同领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四)人地观念目标联系当前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并树立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1.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石油资源对中东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材设计思路在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之后,根据“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
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地,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中东长期动荡不安。
中东问题既有深刻的历史政治等原因,也有突出的地理原因。
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教材选择了中东具有突出地理特征的四个方面内容—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多元文化。
第一节 中东(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一节 中东(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cf7e47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e.png)
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海洋、海峡、运河,以及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能找到主要的国家和主要的产油国。
2)运用地图和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石油的分布和输出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石油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初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中东长期争端的原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念,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东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难点:石油输出路线及目的地。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中东”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的开篇。
中东是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地区,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热点。
本节教材突出了中东地理特征的四个方面—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多元的文化。
本课时,将就“三洲五海之地”和“石油宝库”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认识中东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认识中东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中东地区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并不完全了解。
由于中东是一个热点地区,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比较感兴趣,求知欲比较强。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战争和和平问题。
探究新知展示“中东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地理分区”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海洋、海峡、运河,并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展示“中东的地形”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形特点。
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让学生找到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产油国,以及石油的分布和输出情况。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并初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024年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
![2024年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353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d.png)
2024年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东》,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居民与宗教、资源与经济以及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冲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居民与宗教、资源与经济;掌握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国际事务、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原因。
2.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居民与宗教、资源与经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PPT、中东地区相关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地理位置:介绍中东地区的位置及重要性。
(2)自然环境:讲解中东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特点。
(3)居民与宗教:介绍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及其分布。
(4)资源与经济:分析中东地区的资源分布、经济特点。
(5)战争与冲突:讲解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原因。
4. 例题讲解:讲解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地理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中东地区相关知识点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2. 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3. 中东地区的居民与宗教4. 中东地区的资源与经济5. 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冲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主要原因。
2. 答案:(1)中东地区位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处,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2)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有:民族矛盾、宗教纠纷、资源争夺、大国干预等。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b38d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8.png)
《中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并说出其主要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2)学生能够了解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以及石油资源对该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学生能够理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宗教文化的复杂性、水资源的匮乏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合作、发展的观念,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3)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地区宗教文化的复杂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新闻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东。
提问学生:“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充满着战争和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讲授新课(1)中东的地理位置①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明确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②讲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如连接三大洲(亚洲、欧洲、非洲)、沟通两大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五海三洲之地”。
③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东地区所连接的“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沟通的重要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等)。
(2)中东的地形和气候①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形图,介绍中东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如高原、山地、平原等,并指出主要的地形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一则关于中东的新闻或一个与中东相关的词语。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2.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
(2)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等
五、时安排:一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
同学们,走过了我们临近的国家。
今天我们又踏入东半球其它国家。
第一站,我们到中东……(展示题)
师:[问题]这个地区在哪里?为什么把这个地区叫做中东呢?[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名称历字简介。
师:中东和我们学过的西亚一样吗?请大家把中东和西亚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展示]中东地区图与西亚图作比较。
[结论]中东比西亚多了个非洲埃及,少了一个阿富汗。
中东包括除阿富汗的西亚国家,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师:请注意看图上哪些国家是跨洲的?分别跨了哪两个大洲?(土耳其跨亚洲和欧洲,埃及跨亚洲和非洲)
师:请同学看这样一组关于中东地区的新闻报道(请男、女播音员播报)
[展示]新闻报道内容
师:再看摄影师在中东大地上拍下的几幅照片。
[展示]战争画面图
师:这些报道和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这里战争频繁,所以成为世界的焦点,并且受到美国等大国的
关注。
)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中东的一名中学生,你有何感想?如果给你向所在国的领导人或世界人民说几句话的机会,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师:报道中都提到哪些战争?(两伊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
[展示]中东——世界热点地区
师:我们看看其中的中东战争是怎么回事?
[]关于两次中东战争的介绍
师提问:为什么中东的战争会有英国和法国插手?他们在争夺什么?(苏伊士运河)
师追问:为什么要争夺苏伊士运河?(因为这里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
[展示]焦点一:位于世界重要的战略位置
[展示]中东地区图(一湾、两洋、三洲、五海)指导学生读图。
师提问:你怎样描述中东地区的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西部,欧洲的东南,非洲的东北(地跨三大洲)。
师提问:这一地区有哪些主要水域?(五海,一湾)
师追问:这些水域当中,哪些是相通的?通过哪些水道相通?(里海和地中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相连,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相连)
师追问:除了内部相通外,哪些水域还和外面的大洋相连?(地中海与大西洋,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连)
[活动]完成第2页第1题第(1)小题。
[展示]表格图答案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海湾战争,我们一起看看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
[展示]海湾战争资料。
师: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关键性原因是什么?(石油问题) [展示]焦点二:为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
讲小笑话[展示]
[展示]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讨论]中东石油在世界的地位(储量:最大;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多)
[展示]中东石油的分布。
[讨论]中东石油的分布状况;(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
[展示]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中东五大产油国占中东63%)[展示]波斯湾图介绍。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日本、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最短航线需要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
[展示]航线A、B、图。
[展示]A B 三线到达的国家。
师小结:由此可见,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中东的石油资,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在中东有着很大的利益可图,因此,他们要干涉中东事务。
[讨论]发达国家为什么要疯狂的争夺石油?(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用一点就少一点,据估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其它地区的石油储量只够开采1年,中东的石油储量可开采80年,中东地区必将面对石油枯竭的问题。
)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中东石油用完,其经济将如何发展,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可以发展旅游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等)
总结
本节我们分析了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两个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
这两点都是这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但这些优势条在给它带利益的同时,也给它带了麻烦,少数发达国家由于这些优势而不断在这个地区挑起一些争端,引发了许多战争。
下节我们继续讨论引发战争的另外两个原因:匮乏的水资、化差异。
作业:1完成本中活动题空格填充。
2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