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广州市增城区布朗幼儿园芦明艳

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是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指导的间接性。幼儿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而获得多种直接、自然的经验,因此幼儿教师怎样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创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和定位就更加重要了。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物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区角活动游戏材料,促进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点燃幼儿创新的火花,激励幼儿动手的愿望,养成动手的习惯,掌握动手的技能,体验

动手的收获,力求让每项活动成为幼儿发展的契机,让每个角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让每面墙成为幼儿展示才能的空间,让每样废旧材料成为幼儿创造的资源,让每簇花草的朋友!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在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节者。”具体活动时东看看,西瞧瞧,走马观花似的,未能致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无计划、无目的,比较随意。《新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知道,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教师是“传授者、维持者、调节者”的角色转换为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教师是观察者。

要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首先要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活动,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关注、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了解什么是幼儿喜爱玩的,什么是他们不喜欢玩的,然后根据观察所得,考虑教师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切忌在幼儿活动时,教师以“导演”的身份控制游戏活动,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标准去要求幼儿。这样会剥夺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打断幼儿活动的思路,造成活动的停顿。

应保证幼儿在游戏中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利与可能。而不能急

于求成,要学会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先贯彻再指导或多与处理好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给幼儿自由选择和自己觉得的权利,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成为幼儿“真正喜欢的活动”,而不致使活动失去“灵魂”。

2、教师是参与者。

有些教师在区角活动时,较少置身参与孩子们的共同活动,只是象征性地巡视一番,走走过场,不能充分引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其实在区角活动中不但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还需要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参与活动,以角色的身份采取建议、评价等方式影响带动幼儿的游戏并巧妙地把教师的意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幼儿自身的意愿。

在活动中,切忌用“你必须要这样做”等命令式、控制式的指令,企图以自己的意愿去控制幼儿的活动,去抑制幼儿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出现皮亚杰经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而应机智地引导游戏的过程,协调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关系。

3、教师是指导者。

在用心地观察、适时地参与幼儿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应作为指导者,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教给幼儿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激发幼儿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教师的指导应有的放矢,而不是没有重点,没有观察作铺垫,在每个区域都是走马观花般地“游导”。

恰当的指导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并注意在活动常规、语言交往、知识技能、创新性和坚持性的全方位指导,如此才能有效地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值得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采取的指导语也不同: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语言理解力差,教师在用语言指导时力求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即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对于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解能力已逐渐增强的中班幼儿傲视应采用启发诱导的语言,多运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而对于已有一定理解分析问题能力的大班幼儿,教师在活动中语言的指导要趋于理性,使幼儿能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4、教师是评价者。

活动后开展的评价活动是教师指导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的形和内容要反映出教师是否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多鼓励幼儿自己的游戏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有利于深化活动内容,并为下次游戏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将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指导、和活动后的评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促进区角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

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

三、区域活动要体现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自主能力强的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

首先教师要观察区域活动的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学具的数量是否充足等。

其次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探索的情况,分析幼儿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了解幼儿在活动中有什么困难等,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做法,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

三以间接指导为主,以适时指导为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以材料提出问题,来指导幼儿的学习。如幼儿在建构区中,对各种建筑物已驾轻就熟、兴趣下降时,教师要及时投放更多的图片,激发幼儿再次探索学习的激情,在学习探索活动中,幼儿有点疲软时,教师可以假设问题引导幼儿继续去探索、发现:“你再试试看,换个方法也许还会有新的秘密呢”“再试试看还可以拼出什么图案来”等等,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欲望。

当幼儿在探索问题难以继续或缺少材料、发生纠纷时,教师要适时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