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城镇体系规划》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
2. 区域开发:开发利用区域所能支配的资源(包括区内资源和可以利用的区外资源),建立高效的经济结构,消除经济发展障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
3. 城乡一体化: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既是一个城乡融合的理想模式,也是一个长期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两个基本特征——经济上整体协调和空间上整体协调。
4. 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生态产业,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
(定义在后面)5. 生态城市:将城市置于生态系统之中,把人的活动看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强调自然界其它生物和各种生态支持系统对稳定生态系统的意义,把人类活动统一到生态系统的复杂循环之中
6. 走廊城市:走廊城市是一种新兴的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是城市走廊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新发展。走廊城市不仅强调空间形态上的线状发展特征,而且更加强调城市群交流的效率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功能的整合。
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经济利益同向增长、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8.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Urban System),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9. 城镇体系规划: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
10. 城镇规模结构:指区域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规模分布特征,是城市在地域上组合形式与分布情况。
11. 城镇功能组织:指按照城镇职能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城市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确定合理的中心城市体系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12. 城镇空间组织:指按照城镇地域空间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空间城市化的基本要求,提出城镇空间规划及其操作方案,包括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13. 纳克斯陷阱:发展中国家贫困是由于经济落后、收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过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贫困恶性循环。
14. 城镇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15. 梯度开发模式:区域开发中,应该利用客观的经济梯度推移机制,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地区间的经济梯度差,首先把经济基础较好、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作为开发重点,进行重点培植,等到这类地区发展起来了,再依次开发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最后,取得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平衡。
16. 非正式规划: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一条不完全是官方的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
17.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是以雁行形态来进行的。他指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个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18. 城市圈: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单核心的都市圈和多核心的都市圈)。
19. 城市群:是近代城镇空间组织的一种形态,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数目城镇,它们之间大小规模不等,职能各异,彼此保持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在距离上既相互分离,中间多有隔绿带,又易于交往。
20. 库兹涅茨法则: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这些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基本上是上升的。然而,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他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收入的差异。
二、简答题
1.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位?
(1)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2)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3)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
以上“三导”的效力并不是等同的。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各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其它基础设施主管部门对城镇体系规划的职责有别,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三导”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演化发挥效力的程度依次递减,即城镇体系规划定位的层次以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为最高,以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为次,以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为末。
2.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是什么?
答: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组织结构
2.协调和部署影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确定开发建设管治区划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确定城镇体系组织机制建设方向;
4.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要求;
5.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3.城镇空间组织的定义与作用意义?
答:城镇空间组织的定义:按照城镇地域空间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空间城市化的基本要求,提出城镇空间规划及其操作方案,包括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城镇空间组织的作用与意义: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规划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
4. 简述城镇体系结构与组织规划?
将传统的“三结构”规划上升、扩展为包括制定实现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在内的城镇空间组织、城镇功能组织、城镇规模组织规划,并在具体内容上根据政府职能进行相应扩充。
5.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
(1)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收集(2)城镇体系规划的步骤(3)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内容: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
6.简要说明城镇体系规划基本方法?
(1)组织方法:规划是政府行为。城镇体系规划必然是政府协调和引导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决策依据。
(2)技术方法:设立有限的规划目标,根据需求、问题、条件,确定规划内容;深入研究发展机制和宏观的、长期性的影响因素,排除短期行为和单方利益的干扰;在规划中增强和发挥工程学科的作用;保证合理的规划弹性,注重多方案比选和技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