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垂直度观测及质量保证措施
2024年现浇支架沉降观测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现浇支架沉降观测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现浇支架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施工和维修过程中。
然而,由于土壤的变形和外力的影响,现浇支架的沉降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及时了解和监测现浇支架的沉降情况,制定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方案,需要进行详细的现浇支架沉降观测。
本方案旨在确定2024年现浇支架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案和方法。
二、观测目标1. 确定现浇支架的总体沉降情况,包括沉降速度和沉降量。
2. 分析现浇支架沉降的原因,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
3. 提供有关现浇支架沉降的定量数据,为维修和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三、观测内容1. 现浇支架的沉降测量:通过使用水准仪和测量设备对现浇支架进行沉降测量,获取沉降量的具体数值。
2. 环境参数的监测: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参数,以确定环境因素对沉降的影响。
3. 外力的监测:通过安装应变仪或其他传感器监测现浇支架所受外力的变化情况,如风力、水流等,以了解外力对沉降的影响。
四、观测方案1. 现浇支架沉降测量:选择合适的测量点位,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测量,每月进行一次局部测量,以获得全面的沉降情况。
2. 环境参数的监测:在现浇支架附近布设土壤湿度、温度和盐度传感器,每天定时记录参数值,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外力的监测:选择适当的位置安装应变仪或其他传感器,监测风力、水流等外力的变化情况,每周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五、观测设备与工具1. 水准仪:使用精确性高、稳定性好的水准仪对现浇支架进行测量。
2. 测量设备:使用起重机、测距仪等设备对测量点位进行布设和测量。
3. 传感器:选择适合的土壤湿度、温度和盐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4. 应变仪:选择能够准确测量外力的应变仪,对现浇支架所受外力进行监测。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沉降测量数据处理:对于沉降测量数据,进行初步的清理和处理,排除明显的异常值,并计算每个测点的平均沉降量。
2. 环境参数与沉降的关系分析:通过对环境参数和沉降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环境因素对沉降的影响。
防沉降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工程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建筑,总投资约10亿元。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地基承载力较低,存在较大的沉降风险。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防沉降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降量,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
2. 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地下管线、道路等设施的损害。
3.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三、施工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3.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4. 保护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措施1. 施工准备(1)成立防沉降专项施工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防沉降工作。
(2)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沉降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防沉降意识。
(3)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各阶段的防沉降措施。
(4)准备必要的防沉降材料,如土工布、砂石、钢筋等。
2. 施工过程(1)地基处理1)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
2)在基础垫层中设置土工布,防止地基沉降。
3)在基础垫层中设置砂石层,提高地基的排水性能。
(2)基础施工1)基础施工前,对基础位置进行沉降监测,确保基础位置准确。
2)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提高基础的抗沉降能力。
3)在基础底部设置钢筋网,提高基础的抗拉、抗压性能。
4)在基础底部设置土工布,防止地基沉降。
(3)主体结构施工1)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主体结构进行沉降监测,确保主体结构安全。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提高主体结构的抗沉降能力。
3)在主体结构中设置钢筋网,提高主体结构的抗拉、抗压性能。
4)在主体结构中设置土工布,防止地基沉降。
(4)屋面及装饰装修施工1)屋面及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对屋面及装饰装修进行沉降监测,确保屋面及装饰装修安全。
2)采用轻质屋面材料,降低屋面及装饰装修的重量,减少沉降。
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施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工程测量质量保证制度在进行测量作业时,必须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操作。
测量人员需要持证上岗,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并保持完好。
施工图和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所有测量作业完成后,测量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自检时,需要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同时,需要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数字化测量管理也应得到应用,以数字化测量模式取代传统的常规测量模式。
在平面测量过程中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控制和沉降观测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
2、实施工程测量质量及技术管理措施为了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桩施工现场必须埋设稳定、牢固的主轴线控制桩,满足测量、技术复核要求。
控制桩的埋设应保证施工期间内不发生位移、下沉、损坏、丢失等情况。
建筑四大角与平面变形处的主轴线应设置控制桩。
控制桩一般采用木制或钢制,埋深不应小于500mm,桩外应设定稳定牢固的保护措施,如围栏、混凝土墩等,桩顶应有明显轴线点。
控制桩一般应与对应点通视,若不能通视则应设置后视点。
控制桩一般在基础完工正负零处的技术复核完成后撤除。
2)半永久性水准点设置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稳定、牢固的半永久性水准点。
半永久性水准点的数量要满足各种标高测量、标高校核、沉降观测的要求。
半永久性水准点位置应保证与测点一次性通视,且便于测量。
半永久性水准点应采取必要保护措施,防止损坏、位移、丢失。
半永久性水准点的设置位置、数量要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应绘制平面图存档。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已经被删除。
沉井测量、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沉井测量、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1、沉井下沉测量要求(1)在凿除垫层枕木前,必须在井顶及井壁上画出沉井的纵横中线,中线用于沉井垂直度与位移的监测。
(2)凿除斜面底模时,要加强垂直度,下沉量测量,发现倾斜立即纠正。
(3)沉井初沉时,每班至少作两次监测,(中线位移、垂直度、下沉量),每开挖一层土均应作一次下沉量、垂直度测量。
(4)挖土下沉时,视下沉速度,每两班测l-2次,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5)在纠偏过程中要增加监测次数。
(6)沉井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放慢下沉速度,沉井沉至距设计标高100mm时停止挖土下沉,并加强监测直至稳定。
2、下沉注意事项(1)沉井下沉时,井内除土应先从中间开始,均匀、对称地逐步向刃脚处分层取土,使沉井均匀下沉,防止偏斜,特别是下沉初期,沉井入土较浅,土层对沉井的平衡稳定作用差,容易产生偏斜,尤应注意。
在挖土下沉过程中,不应偏除土,避免沉井发生偏斜。
(2)下沉中随时掌握土层变化情况,分析和检验土壤阻力与沉井重量的关系,控制其除土部位及除土量,使沉井平衡地下沉。
(3)下沉过程中,应做好标高、下沉量、倾斜和位移的测量工作、随时注意纠正沉井的偏斜。
(4)当第一次沉井接近预定标高时,应调平沉井,准备接高。
此时应特别注意除土部位及深度,防止沉井下沉量过大或产生较大偏斜,增加接高工作的困难。
(5)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1m前,停止取土并静置观测其沉降速率。
控制井内除土量,注意调平沉井,防止因除土量过大及除土不均,而使沉井突然大量下沉并产生较大的偏斜,增加准确下沉至设计标高的困难。
3、施工偏差的处理由于工作井和接收井是本顶管工程的基础,因此在沉井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控制,确保沉井准确下沉到位,并且要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处理措施,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1)倾斜处理沉井下沉过程中倾斜率要控制在1/150~1/200,超过1/200时就要进行纠偏,纠偏方法是在倾斜的相反一侧刃脚偏除土或者在刃脚处加垫木稳固,调整沉井的水平垂直度。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建筑物的垂直度与标高是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参数,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垂直度指的是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而标高则是指建筑物底部或顶部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
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标高观测记录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通过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对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标高进行精确地测量和记录。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建筑物垂直度和标高方面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进行建筑物垂直度和标高观测记录之前,需要事先确定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点。
基准面可以选择国家、地方的法定基准面或者工程测量中确定的基准面。
基准点可以选择建筑物的角点、墙壁表面或者其他固定和稳定的测点。
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可以通过使用水平仪、电子水平仪或者全站仪等仪器进行。
测量时需要选择稳定的测点,通过测量仪器得出建筑物的相对垂直度偏差。
这些数据可以用图表或者数值的形式进行记录,同时还可以标明测量的日期、时间和天气等环境因素。
测量建筑物的标高则可以通过使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等仪器进行。
测量时需要选择标高点和参考点,通过测量仪器得出建筑物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差。
这些数据也可以用图表或者数值的形式进行记录,同样需要标明测量的日期、时间和天气等环境因素。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标高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的控制等。
因此,及时进行垂直度和标高的观测记录,可以及早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垂直度和标高观测记录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验收和检测。
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可以通过对垂直度和标高观测记录的查验,判断建筑物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此外,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垂直度和标高的观测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等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标高观测记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标高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筑物在垂直度和标高方面的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沉降观测管理制度
沉降观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沉降观测工作,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保护周边环境及建筑物安全,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进行土地开发、基础施工、地铁隧道施工、桥梁建设等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表沉降观测的重要工程,及时发现和处理沉降问题,防止因沉降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
第三条沉降观测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观测数据真实可靠,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第四条项目单位应加强对沉降观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配备专业人员和先进设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观测,并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五条观测单位应具备相关资质,技术力量过硬,设备先进,具备独立承担沉降观测任务的能力。
第六条本制度制定机构为项目单位,管理执行机构为项目部沉降观测管理组,负责对沉降观测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项目部沉降观测管理组应定期对沉降观测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沉降观测工作管理制度。
第八条沉降观测工作应与周边建筑物和环境保护工作结合,共同维护工程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第二章沉降观测基础第九条沉降观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测点位的位置和地形高程的变化,来确定地表的沉降情况,从而判断工程施工的影响和地质条件的变化。
第十条沉降观测应在工程施工前确定观测点位,安装观测标志,并制定观测方案,确定观测时间和频次。
第十一条沉降观测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法、全站仪法、GPS法等,观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和自动化的功能。
第十二条沉降观测时,应进行周边建筑物和环境的调查,分析周边建筑物和环境对沉降的影响。
第十三条沉降观测的数据应及时记录,定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及时通报项目单位。
第三章沉降观测组织和管理第十四条项目单位应设立沉降观测管理组,负责统一组织和管理沉降观测工作。
第十五条沉降观测管理组应配备沉降观测专业人员,负责制定沉降观测方案,组织观测工作,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做出处理意见。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和路基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沉降观测网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二等水准网,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CPI、CPII二等水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1、工作基点应设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观测点。
2、沉降观测点应设在能反映沉降特征的变形体上。
二、沉降观测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三、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重要工序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桩基沉降问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桩身下沉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土层的承载力不足、桩身设计不合理或施工操作失误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土层进行详细的勘察分析,并确保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在桩身设计时需要合理确定桩径和桩长,以确保桩体的承载能力。
此外,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桩身的质量。
二、桩基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问题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桩基施工中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配制不合理、施工工艺有误或养护不当,都可能导致桩体的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合理选用材料,并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配制。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包括振捣密实度、充实度和骨料分布等。
最后,对已浇筑的桩体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三、桩基垂直度偏差问题桩基垂直度偏差是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施工设备故障或土层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其次,对施工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在桩基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地勘察,确保土层的稳定性。
四、桩基施工质量检测问题桩基施工质量检测问题是我们在实际施工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
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取样送检,但这种方法存在取样不均匀、检测周期长等缺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时地监测桩体的质量,无需破坏桩体结构,减少了对施工工期的影响。
对无损检测设备的选用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只有使用合适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才能保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地基沉降变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施工前准备1. 测点设置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合理设置观测测点,测点的选取应考虑到工程的重要部位、地基状况以及可能出现沉降的区域。
测点设置应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2. 仪器校准在开始观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观测方法1. 采用全站仪观测沉降观测常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水平、垂直测量,同时具有数据记录和实时监测功能。
2. 定期观测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通常可以选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以监测沉降变形的趋势和速率。
四、数据处理1. 数据录入观测得到的数据应及时录入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数学模型等方法,评估地基沉降变形的情况,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果展示1. 数据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数据报告,将沉降观测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工程人员。
2. 常规汇总定期对观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报告,以便于工程管理和决策。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可以及时监测地基沉降变形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细化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工程测量、水平垂直度控制及沉降观测
工程测量、水平垂直度控制及沉降观测
(1)工程测量
按照规划局规定的建筑红线和设计图纸,以甲方提供的定位基点,利用全站仪和经纬仪复核柱基施工的轴线,并建立轴线控制网,将轴线网点投影在地面上,并用C20砼浇筑20cm*20cm的墩,在上面标注轴线网点,并经常进行复核。
一般用吊锤传递轴线,弹线后钢尺丈量来传递标高。
(2)水平控制
本工程楼面的水平控制使用水准仪、由甲方所提供水准点引入,待首层柱砼浇注后将该标高引至首层柱上。
以上各层用钢尺由下层标高向上度量的标高用水准仪引到该层柱子上,以控制上层楼面的水平。
(3)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可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上,用钢尺直接丈量,把标高传递上去。
(4)沉降观测
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
在建筑物附近设三个水准点作为基点,其高程从国家二等水准点按二类水准测量要求引测,并定期复核。
沉降观测点采用φ20圆钢制作,与预埋于墙柱内的铁件焊接。
观测周期为每施工一个结构层观测一次(或按设计要求)。
工程竣工后,依照施测数据,编制成果,作为竣工资料。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各控制点的放样应按照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进行,确保控制点的位置准确无误。
在放样前,应清理控制点周围的杂物,保证控制点周围的地面平整。
放样时应使用精密仪器,如全站仪等,保证放样的精度和准确性。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各项限差,如地面水平度、墙体垂直度等。
同时,应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加固墙体、加强地基等,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六、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进行,观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观测时应使用精密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为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应进行测量复核。
复核时应使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观测数据和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施工测量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测量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为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应建立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在使用前应检查仪器的状态和精度,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和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十、测量管理制度为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制度。
制定测量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规范测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加强对测量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成后,对于转角处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确保无误后进行施测。
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则采用悬吊钢尺法。
每幢建筑的高度上至少设有两个以上的水准点,并进行两次导入误差校核,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否则需要独立施测两次。
沉降监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为了控制旋流沉淀池下沉开挖时的下沉速度和位移、倾斜等问题,为掌握沉井下沉时动态变化,确保沉井下沉后的垂直度、位移没有偏差,施工期必须进行沉降观测,一方面保证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沉井制作时的沉降,使其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范围内。
在下沉过程中,因开挖土层不可能同时一次性全部清除,总存在先后顺序,可能引起沉井倾斜、位移等问题出现。
进行沉降观测目的就是在下沉过程中,利用沉降观测的结果和开挖顺序立即进行纠偏,使沉井下沉始终在可控范围内。
沉井断面沉降观测:在沉井四周设置沉降观测点,如上图所示。
下沉时,采用水准仪对其进行观测,当两点间高差相差较大,超过20cm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沉降慢的一侧先挖,沉降快的一侧后挖,调整沉井每侧的下沉速度,确保每侧下沉速率基本相同。
水平位移观测: 沿旋流池中心线设置纵横控制线,并在两侧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
位移应控制在5mm内,应及时利用挖土方式进行调整。
观测精度和频度:观测频率应与位移速率和下沉速率相适应。
下沉越小,观测频率也可减慢;反之下沉速率越大,观测频率越要加快。
当下沉速率骤然变大时,更要跟踪观测,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观测精度: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
观测频度:所有观测点设置后,必须测试初始读数。
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为每4小时一次。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
测试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妥善处理。
每次观测要有具体负责人员到现场安排进行;在沉降观测点附近设置便于长期观察的水准点,并严格控制其水准高程;有关观察的设备、仪器在每次观察时要进行校核检查,以确保每次检查数据的准确性;每个观测点的每次观察要统一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记录要准确、详细。
所有标高按国家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1mm。
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确定沉井下沉的速率,作为下次沉井下沉时挖土作业的依据。
位移采用经纬仪观测。
对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的分析
对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的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物将日益增多。
变形观测是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沉降、水平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进行的测量工作,本文阐述了变形观测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以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变形观测沉降观测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在兴建和已建工程建筑物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都能使建筑物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一定限度之内,应认为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超出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工程建筑物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和交付使用期间,必须对建筑物的变形状态进行监测,即变形观测。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可分析和监视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当发现建筑物有异常时,可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今后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基础的合理设计积累资料。
2、变形观测的内容产生建筑物变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构造不均匀,土壤的物理性质不同,大气温度变化,土基的弹性变形,地下水位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及动荷载(例如风力,震动等)的作用。
变形观测的内容,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与地基情况而定,要求针对性强,重点明确,全面考虑,正确反映出建筑物变化情况,以达到监视建筑物安全运营,了解其变形规律为目的。
对于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其变形观测的重点及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建筑物的基础,主要观测的内容是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如果地基属于软土地带,基础采用的桩基础,则还需要确定其水平位移。
而对于建筑物的本身,主要是倾斜和裂缝观测。
总的来说变形观测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建筑物的沉降、水平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其中最基本的变形观测为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代写论文1、垂直度的监测:测定建筑物的倾斜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测定建筑物的倾斜,该方法多用于高层建筑。
建筑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201241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年月实施江苏省建设厅审定发布前言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苏建函科(2011)231号《关于印发〈江苏省2011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对《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名称为《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
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为江苏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代号为DGJ32/J18。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进行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规范性、可操作性原则,使修订后的《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主要从控制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和建筑物的垂直度出发,规范沉降检测和垂直度检测的方法和检测结果的处理,以控制工程的总体质量。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将标准的名称修订为《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2、增加了建筑物垂直度检测方法;3、对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的处理做出了规定。
本规程共7章五个附录,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基本规定;4检测网布设及误差;5沉降检测方法;6、建筑垂直度检测方法;7数据处理;8报告编写。
为进一步完善《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请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寄发至: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E-mail:jsfjgczljdjc﹫)。
主编单位: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检测网布设及误差…………………………………………………………………………4.1高程控制网点布设…………………………………………………………………4.2检测误差………………………………………………………………………………4.3几何水准检测……………………………………………………………………………5 建筑沉降检测方法……………………………………………………………………………………6 建筑主体垂直度检测方法………………………………………………………………………7 数据处理………………………………………7.1 平差计算………………………………………7.2 沉降、垂直度检测几何分析………………………………………8检测报告………………………………………附录一建筑物沉降检测原始记录………………………………………附录二建筑物沉降检测成果表………………………………………附录三沉降点v-t-s ( 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附录四沉降点p-t-s ( 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附录五沉降检测点标志的型式………………………………………附录六建筑主体垂直度检测成果表………………………………………用词和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沉降、垂直度的检测,为工程质量验收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程。
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沉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从建筑物沉降的定义和影响、垂直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建筑物沉降的定义和影响1. 建筑物沉降的定义建筑物沉降是指由于地基或基础承载能力不足,或者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导致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向下移动的现象。
建筑物沉降可能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倒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建筑物沉降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变形和裂缝,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建筑物沉降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产生负面影响,对城市的整体建设和规划构成隐患。
二、垂直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垂直度检测技术的原理垂直度检测技术是通过测量建筑物特定位置的垂直度,判断建筑物是否存在沉降现象。
常见的垂直度检测技术包括测斜仪、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等,通过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垂直度,并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估。
2. 垂直度检测技术的应用垂直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监测和评估中。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建筑物沉降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垂直度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帮助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我认为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垂直度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及时捕捉建筑物沉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我建议在建筑工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了建筑物沉降的定义和影响,以及垂直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建筑物沉降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垂直度检测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建筑物的垂直度,及时采取垂直度检测技术,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塔吊监测方案标准版(1)
塔吊监测方案标准版(1)塔吊基础沉降、位移、垂直度监测方案2、监测目的本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实时监测塔吊基础的沉降、位移和垂直度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监测项目本监测方案主要监测塔吊基础的沉降、位移和垂直度变化情况。
4、方案编制依据本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相关工程设计文件、监测规范和标准、监测设备技术参数和工程实际情况等。
5、监测布点监测布点主要包括塔吊基础的主要承载点和周边参考点,以及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
6、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本监测方案采用高精度的自动化监测设备,通过实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塔吊基础沉降、位移和垂直度变化情况的监测。
监测精度达到±0.5mm。
7、监测频度监测频度为每天一次,每次监测时间为30分钟,每周进行一次数据分析和处理。
8、监控报警监测设备设置了实时报警功能,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监测数据将实时记录并存档,每周进行一次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监测报告,监测成果将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
本文介绍了一项基坑塔吊监测工程,旨在保护塔吊基础周围环境,验证基础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监测项目包括塔吊水平沉降和垂直位移监测,以及对施工场地内塔吊进行巡视检查。
监测依据包括多项规范和设计施工图,测点布置在基准点和观测点,监测方法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观测,精度要求高。
通过本项监测工程,可以为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提供指导和保障。
1)监测项目名称、编号、位置、监测时间和监测人员;2)观测数据、处理结果和监测成果;3)异常情况的说明和处理措施;4)监测报告的编制和提交时间。
地下水位变化的观测可以通过水位观测井和水位计进行。
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0毫米。
在同一项目的每次观测中,应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方法,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并固定观测人员。
沉降、垂直度、标高观测要求
一、仪器选择索佳c32ⅱ型水准仪;苏州一光dt102c型正像电子经纬仪;拓普康gts-332n型全站仪;测量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对测量仪器进行定期检验,加强日常维护、使用和保管,有检查记录,使用仪器时,测量不得离开仪器,将仪器置于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经常擦拭保养仪器,并记使用情况。
二、基础测量计划和方案1. 工程施工测量依据是根据南宁市勘测院及甲方定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现场已进行桩点移交手续,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
方在桩点移交后已进行引测和复核桩点工作。
2. 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 建立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做好控制桩和明显标记,妥善保护,进行复核和检查。
4. 对每栋楼施测控制线,书面移交给分包单位(劳务队伍),对控制线要求有明显标记,桩位明显,最好要混凝土保护桩点。
5. 对于目前场地的测量方案:由于现场交叉施工影响,场地内桩点易被破坏,因此只能把桩点用全站仪引测到经四路边,然后再恢复到工作面上进行施测。
现场泥土在太阳和下雨之间受变形影响较大,工作面上的桩点要经常进行检查和复核,要是桩点检查和复核时超出限差范围时,就要进行桩点的重新施测。
三、主体测量计划和方案1. 标高传递①首先根据南宁市勘测院提供的水准基点,用水准仪引测定出现场的标高控制点,布设在施工现场周边稳定的建筑或构筑物上,并利用标高控制点进行地下部分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施测控制。
②利用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精确测定出标高引测点在建筑物边柱或外墙上。
选几点较方便向丈量的点作为±0.000以上层的起始标高引测点,标高测点的相对标高均统一采用+0.500m。
③±0.00层以上的标高引测采用30m钢尺向上引测,引测时,用钢尺沿铅直方向从标高引测点向上量至施工层,定出本施工层的标高点,然后将水准仪架设在施工层上,以引测上来的两点标高,一点作后视,一点作校核,进行抄平,施测出其中各点以作为施工的依据。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
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土地利用日益增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密集开展导致地基沉
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沉降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施工目的
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对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
掌握地表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三、施工方案
1. 测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特征,合理布设观测测点,保证测点分布均匀、覆盖
面广。
2. 仪器选择
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仪器,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频次
制定合理的观测频次,一般选择每天定时观测一次,突发情况下可随时增加观
测频次。
4. 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需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定期制作观测报告,做好数据
备份与归档工作。
四、施工流程
1.勘察测量
2.测点布设
3.仪器调试
4.数据采集
5.数据传输与处理
五、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观测操作规程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
3.观测数据交叉验证
六、安全措施
1.观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观测场地需设置警示标志
3.遇到雷雨等恶劣气象情况需及时撤离
七、验收标准
1.观测数据准确,符合规定精度要求
2.观测报告清晰明了,数据可靠
3.施工过程中无影响观测的意外事件发生
结语
沉降观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垂直度观测及质量保证措施
1、沉降观测
工程沉降观测可采用瑞士精密水准仪NA2+GPM3。
精度可达0.2mm 。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由设计院确定。
沉降观测点的制作采用国标规定的沉降构件作为观测点,另外做上保护装置,以免被破坏,如上图所示。
在第一层结构施工完后即将沉降观测点安装到位,高度统一在+500mm处。
在建筑物周围布三个沉降观测水准点,挖深一米埋石,待水准点完全稳定后,由已知水准点引测布设一条闭合的水准路线。
利用检验过的精密水准仪精确测算出各点的高程。
每月利用已知水准点对三个沉降观测水准点进行检测,如有下沉现象,精确测算出其高程变化,然后对其标高进行修改,才能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水准点做好后,精确地对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做出第一次底段高程记录,往后结构每施工完一层板,即作一次沉降观测,结构封顶后每月作一次沉降观测,并作好记录,绘制曲线图,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设计院和监理单位。
每次观测沉降前都要检查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准确性,检查测量仪器的完好率,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观测时要定点定路线,定专人与专用仪器,在天气条件保证成象清晰时进行。
工程竣工以后,将资料复制归档,作为竣工资料进行移交,以便甲方继续观测,直至稳定。
2、垂直度观测
垂直观测工作,包括层间垂直度偏差观测及总高垂直度偏差观测,在大楼逐层增高的情况下,因地基受力或垂直度控制偏差,使大楼的垂直偏差,故需设点观测垂直度。
此项工作结合轴线测量投点一并进行,以便观测检查,一旦发现轴线偏差大于3mm,并与视准线相交叉,则应考虑是偏差所致。
观测时以准确的底层轴线为基准线,观测其最大偏差值,并做好记录以便分析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公司,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基坑内加深沟槽、集水坑、电梯井位置控制
(1)待围护桩、压顶梁施工完成后,利用坑外的两条基线,用经纬仪重新复测地下室主轴线及其它各条纵横轴线,并在压圈梁的中间位置作标志点。
待土方挖至底标高以上0.2m处时,紧跟着把所需的轴线投测到坑底,利用逐步投测到坑底的轴线,逐步放出需加深的沟槽和坑,使人工修土能紧跟机械挖土的进度。
(2)基坑内垫层浇捣完成后,利用坑外入口道路中的基线,复测标志在压顶梁上主轴线的点是否有位移。
校正无误后,把主轴线用经纬仪投测到基坑的垫层面上,利用投测的主轴线,在坑底测量出地下室各条轴线和柱子剪力墙位置的边线。
4、测量资料
工程采用测量记录及各种记录表格,能保证资料的完整以及内业、外业资料齐全。
施工中认真注意收集整理资料,确保竣工后交工资料准确无误。
5、质量保证措施
(1)用于测量和抄平的经纬仪、水准仪、铅垂仪及50m钢卷尺等主要测量工具必须定期经过市计量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用钢尺量距时,两端保持水平,拉力在30m保持5公斤,温度改正视当时施测时温差变化的大小而定,应适当考虑。
(3)电梯井每层有独立的“十字”墨线控制,力求减少误差,且每完成一层结构随即在井壁四周弹上垂直控制墨线,以确保井筒的绝对垂直。
(4)每次轴线测量应有另一人进行复核,并认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