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提纲详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课本思考题第2题)P14 答: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

3.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表现在:

1.坚持唯物辩证法。

2.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5-19

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务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P29-30

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务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于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31-34(书考题第1题)

答: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书本思考题第4题)

答: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一定的互相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处于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P47;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对立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P49-50(书本思考题第5题)

答: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盾的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条件的、相对的。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51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的。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P51~52

答: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节;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继承。

意义:在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对待外来应采取既克服又保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度。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

P68-69(思考题第1题)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综合以上两方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65-66;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

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真理的绝对性2相对性3辩证统一)P74-76。

答:真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85-86

答: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P98-100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内容、表现、方法论意义)。P105-106;答:内容: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极其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将起阻用。

表现:

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

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制定路线方针的重要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内容义。P109-110。

答: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求上层建筑不会完全适应经济基础,它们之间总盾。但这种矛盾可以在这个社会制度范围内,通整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部分加以解决。自觉地把握这两个规律,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22~123页(运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原理阐述我国么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的目实质是什么)

答: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全面深化改革是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律的精准把握。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

5、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P131-132

答: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力量。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途径。

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