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_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回延安》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
《回延安》第1课时教学设计读出豪气和热情。
朗读提示:(激动地)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深情地)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大声地)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喜悦地)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延河来。
..们/迎过(激动地)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感情基调的变化:激动、热烈—真挚、喜悦—激昂、豪迈七、小结《回延安》描述了诗人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追忆了过去延安难忘的岁月,展现今昔延安的风景、人物,表达了发扬延安光荣传统、建设新中国的心愿。
作者在创作中选取了具有陕北典型特色的意象,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诗句朗朗上口,具有“信天游”抒情性强的特色。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品味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感受“信天游”的独特魅力。
八、作业1.完成跟踪测试题。
2.访问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伸阅读“积累拓展”第六题中推荐的篇目,并体会其内涵。
九、板书《回延安》第2课时教学设计运用兴的诗句:(1)“树梢树枝树根根”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说“我”与延安亲人是一家人。
此句可视为比兴兼用。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先说羊羔吃奶之事,以引起“我”吃延安的小米、长大成人之事,含有延安是“我”家的意思。
词句也可视为比兴兼用。
(3)“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文说“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红旗”和“书”是“我”当年在延安的斗争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写照。
(4)“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先说杨家岭红旗的事,以引起下文说革命事业在延安发展的旺盛之势。
运用夸张的诗句:(1)“双手搂定宝塔山”似言宝塔山之小,“我”可以搂住。
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太想回到延安了,这显然是在梦中虚幻之事。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孙权劝学》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4孙权劝学课时第1课时一、课标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
《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
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几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四、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领会文章内容,品味文章中传神的人物对话。
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学习对自己的成长重大意义;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品味文章中人物对话,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大战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你可知道,他曾才疏学浅,后来却被鲁肃大加赞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1邓稼先知识与技能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体会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1.文献法:本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两弹一星”研制者的相关情况、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等等。
教师宜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讨论法。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邓稼先画像等资料。
2课时用多媒体播放第一颗原子弹升空后的蘑菇云画面。
(字幕:这是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升起的蘑菇云)六十年代,中国上空连续升起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所产生的蘑菇云,为新中国、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国际地位,使中国在世人面前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在这期间,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多媒体展示图片字幕: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的“‘两弹’元勋”)今天我们通过他的挚友——杨振宁博士之笔一起走近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因与李政道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表过约200篇科学论文和报告,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邓稼先》等。
1.《吊古战场文》译文。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像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人教部编版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单元《快乐读书吧》 (一)
人教部编版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单元《快乐读书吧》 (一)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是一篇非常实用的教材。
在这一单元中,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阅读的含义和意义,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领悟能力。
一、教材内容介绍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阅读的基本概念、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通过多种文本形式的阅读,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功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设计1、预习任务针对本单元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排除法,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和阅读习惯,并准备一份短文介绍。
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对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效率。
3、教学方法本单元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导入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和评估式教学等,赋予学生更多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4、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目标明确阶段、导学阶段、合作学习阶段和检查评估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如导入式教学、互动学习、合作协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中,教师不仅通过调研、观察、口头问答、测试、作业等多种方式,评估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同时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体验,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三、教学特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阅读的概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
同时,本单元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化素养。
教学特点如下:1、关注学生体验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实现知识体系的优化针对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培养。
3、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如案例解析、观看视频和阅读文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技能。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辨析气质,明确内涵”活动,引导学生明晰“人物精神”的内涵。
2.通过“链接课文,范本名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选典型事例、抓细节描写”的方法。
3.通过“情境练习,写作热身”活动,指导学生在指定情境中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选典型事例,抓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在指定情境中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过程活动一、辨析气质,明确内涵(一)赏图片,辨气质师: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
”今天老师准备了两幅图片,图片里是两个同时代的大诗人,想请同学们分辨一下他俩的气质里藏着什么?屏显(李白与杜甫的图片):预设:生1:第一张图片里是李白,他的气质的浪漫飘逸的。
生2:第二张图片里是杜甫,他的气质是深沉忧郁的。
师:你是通过观察哪些细节作出的判断?预设:生1:第一张图片里面是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场景,李白是“酒中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酒是一个很明显的信息,而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是李白的名句。
师:原来你是通过“李白爱喝酒,酒后诗百篇”这个典型事件得出的结论。
(板书:典型事件)生2:第二张图片里的杜甫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双目望向远方,若有所思,这很符合杜甫诗歌中表达的忧国忧民。
杜甫晚年生活漂泊动荡,图片中的人物脸颊凹陷,很清瘦,也能看出生活的艰辛。
师:原来你是通过观察人物的神态、外貌来得出结论的。
(板书:外貌、神态)(二)析成语,明内涵师:同学们说得特别好,气质虽然是一种内在精神状态,但它会通过人物的典型事件、外貌、神态等外显出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就能判断出来。
(板书:外在特点、内在精神)请同学们看两组词语,请大家分辨一下,这些成语哪些表示外在特点,哪些表示内在精神?屏显:①骨瘦如柴、唇红齿白、大腹便便②面红耳赤、眉开眼笑、含情脉脉③鞠躬尽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④手舞足蹈、左顾右盼、支支吾吾预设:生1:“鞠躬尽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描写人物内在精神的词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布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布局一、单元概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选文内容丰富,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夏天的雨后》、《古代诗歌四首》。
此外,还安排了“写作”、“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天地”等栏目,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知识。
(3)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生态环境。
(3)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重点字词和语法知识的掌握。
(3)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3)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课文背景等。
(2)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释义。
2.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提问解答。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2)讲解重点字词和语法知识。
(3)深入剖析课文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进行辅导。
5. 写作指导:(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写作技巧。
(2)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综合性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学生展示活动成果,进行交流与评价。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包含了《春》、《济南的冬天》、《夏感》三篇课文。
本单元旨在通过阅读这些描绘自然风光的文章,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 能够分析并欣赏课文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 朗读技巧的培养与运用。
3. 修辞手法的分析与欣赏。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生僻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 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3. 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情感体验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之美,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导入新课。
2.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自然之美。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撰写关于自然景观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导语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要突出人物的精神,我们需要用具体典型的事件来表现。
叙述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细节刻画,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也可以运用侧面烘托、欲扬先抑、对比等写作方法来突出人物精神。
除了行文中的遣词造句,我们还可以运用夹叙夹议,适当加入议论评价和抒情语句,来表达“我”的情感。
二、教材引路根据下面表格提示,回顾第一单元的内容人物精神特点典型事件“我”的情感构思、排列形式邓稼先巨大贡献性格忠实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忠于职守我国的原子弹发展与奥本海默对比,劝说两派特意调查后给我回信在戈壁滩研究,事故发生时不离开敬佩、理解、赞美总——分用小标题的形式区分材料闻一多谦虚、低调踏实勤奋嫉恶如仇、勇敢无畏研究古典文化起草传单,公开骂反动派,走在游行队伍前面赞美、敬佩并列用过渡的形式连接材料回忆鲁迅先生对家人(礼让、温和,关心)对朋友(真诚、热情)对工作(认真、勤奋)对年轻人(包容、无私帮助)(略)敬爱、怀念并列片段组合三、学生练习选择要写的对象,说说你对他(她)的感情?她的什么特点让你有这个感情?举例。
人物我对他(她)的情感特点(1-3个)针对特点举出典型例“我”的情感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提示:如果是写一个特点,围绕这个特点写2-3件典型事。
如果写多个特点,每个特点举一个典型事例。
请将你写的人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并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例如可以用小标题形式,也可以用过渡段的形式。
如,老师:先写严格的一面,再写关爱学生的一面,(欲扬先抑)母亲: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
先写在家里的表现,在写外面的人的反馈。
(侧面烘托)叙事的过程中,添加细节刻画,注意突出人物的某个特点。
如动作、语言、神态。
4、“我”的感情。
添加我的评价性语、或者抒情性语言。
位置可在每件事后面,或全文结尾。
【范文示例】我的老师鱼离不开水,鸟离不开树,我们的成长自然离不开老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优秀教案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
三首诗有共同的诗题,既能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理想,展现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巧妙运用设问、借代、借喻、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彰显厚重的文化积淀,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语言形象精练。
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我们借助这些意象,体会到了革命者深沉博大而又炽热激越的情感。
九、作业
1. 背诵、默写诗歌
2. 仿照诗歌,创作一首小诗。
十、拓展阅读、启示人生。
《梅岭三章》是陈毅元帅的代表作,三章比秋月,一字偕华星。
它犹如挂在夜空中的皎洁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犹如黑夜灿烂的明星,将永远激励人们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奋勇前进。
回望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奋斗一生,他们留下的壮丽诗篇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们的名字照耀史册,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作文教学设计附例文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作文教学设计附例文目录第1单元《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 (1)第2单元《学习抒情》教案设计 (9)第3单元《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22)第4单元《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33)第5单元《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40)第6单元《语言简明》教案设计 (47)第1单元《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学情分析】写人记事文章是初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3.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比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
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准备。
一、导入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
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语文七年级下(部编版)精品教案2篇—《邓稼先》、《说和做》
语文七年级下(部编版)精品教案2篇—《邓稼先》、《说和做》《邓稼先》一、说教材《邓稼先》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
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包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宰割、筹划、彷徨”等12个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⑶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标:⑴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⑵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的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德育目标: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三、说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及精选横断面表现人物的作用更典型更集中地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⑵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四、说学情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习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为课堂上有表情朗读酝酿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法2、文献法3、一词经纬法:以文中引用的《中国男儿》中的关键词“奇丈夫”的“奇”字为线索进行教学设计,纵横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全篇课文的重点段落的阅读品析。
4、妙点寻踪法四、说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导语(播放背景音乐《歌唱祖国》)同学们: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毛泽东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3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内容: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人物的精神特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
2.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三、示范与实操(15分钟)1. 展示一篇写人的范文,解读作者如何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经给出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不同思路和表达方式。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期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描写人物精神特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以提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抓住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练习,提高抓住细节的能力。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材整体设计民族中学田建一、教材整体分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编排出现较大变化:1.全书总共24篇文章,仅保留旧版教材文章9篇,其余为新增文章,其中包含老版教材其他年级段文章5篇,七上1篇,八上4篇。
2.古诗词诵读保留旧版4首,新增4首。
3.名著导读,由旧版《童年》、《昆虫记》更改为新版《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且分别安排在第三单元、第六单元之后学习。
同时在创新中仍然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
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第一单元具体分析第一单元(一)教学内容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粮食的文学艺术家……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本单元学习精神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极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1.邓稼先/杨振宁: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学习、感受闻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三、课例《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背景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一组关于杰出人物的散文和一篇文言文,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唤起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单元要求学习精读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其中,《邓稼先》抒写了邓稼先以身许国、科技创新的巨大贡献;《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学术上沉默专注、革命时无惧生死的爱国热情;《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记录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可亲、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孙权劝学》则把循循善劝的国君孙权和善读好学的吕蒙呈现给读者。
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等人物,都堪称中华文化历史长廊中的“奇丈夫”,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的品格和气质。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以‘为班级牛人打CALL’为题,写一篇反映同学精神品质的记叙文”。
这一核心任务属于写作,和本单元的课文联系紧密。
学生通过学习四篇课文,感受名人风采,学习课文在篇章结构、言语形式等方面的特点,然后进行写作。
在谋篇布局上,《邓稼先》用六个小标题连缀全篇,多角度组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通篇对举,对比组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以空行自然分割,多片段连缀成篇。
学生可以从“篇”的角度学习组材。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四篇课文均运用了“以形写神”的方法,有通过语言写精神,如《邓稼先》抓住邓稼先在井下信号失去时“我不能走”这一“语”,表现邓稼先的责任和担当;有通过外貌写精神,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写闻一多先生“头发凌乱”这一“貌”,表现闻一多先生专注学术,专心致志;有通过行为写精神,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写鲁迅先生把书包好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这一“行”,表现鲁迅先生的认真细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铮铮忠骨浩浩正气【单元目标】1.从单元阅读的角度梳理人物故事,对篇章人物精神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聚焦。
2.通过揣摩词句、分析细节,感知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精神品格,学习精读的方法。
3.在单元精读基础之上根据篇章人物精神写法进行有代表性段落研读,由会读到会写。
【设计解说】本单元课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所出现的名人都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声望、有贡献的杰出人物。
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家国情怀,看到他们的奉献精神,也能看到他们的文人气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传承。
因此,在教授本单元课文内容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将了解人物身上历史的责任感、个人的使命感,同时将这种责任和使命与新冠肺炎的时代背景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责任担当。
从单元主题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学会“横”向联系,既要找到几篇课文中人物的共性,也要找到他们各自的特性。
我们要教会学生精读的方法,从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等角度细细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人物的人格魅力。
我们还要学会“纵”向深挖,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将“读”出人物精神和“写出人物精神”的脉络打通。
在精读课文章节的基础之上,通过向课文学,使学生读的意识和写的意识建立关联,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做到在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由于《孙权劝学》一课在文体上与前三篇课文不太相符,我们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落实文言字词,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老师引导落实。
本单元主题教学分为三课时,第一课主要安排学生自主导学,第二课时倾向于阅读教学,通过主问题带领学生学会精读课文,掌握精读课文的方法。
第三课时则侧重于由读向写的延伸,设计的落角点有两个。
其一,从单元阅读的角度对篇章人物精神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聚焦,唤起学生的理想和抱负。
其二,在单元精读基础之上根据篇章人物精神写法进行有代表性段落研读,由会读到会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教案全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写作教案●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主备人备课成员七年级语文老师备课时间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课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手段教案教材多媒体教法与学法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1.看到他,你马上会想到关于他的哪些事?(出示多媒体图片)这些事件又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说话)2.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
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二、经典回顾1.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出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2.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出示《邓稼先》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3.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4.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出示《故乡》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5.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出示《药》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三、小试牛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2024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与散文诗歌:《静夜思》《春晓》散文:《山中访友》《紫藤萝瀑布》2. 第二单元:说明文《松鼠》《鲸》3. 第三单元:议论文《为人民服务》《生命的价值》4. 第四单元:小说《社戏》《安塞腰鼓》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诗词、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和赏析;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重点:诗词、散文的意境和表达;说明文的条理性和准确性;议论文的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诗词、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以诗词、散文为例,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
以说明文为例,讲解其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以议论文为例,分析其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诗词、散文创作,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进行议论文讨论,锻炼思辨能力。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诗词与散文诗词:《静夜思》《春晓》散文:《山中访友》《紫藤萝瀑布》2. 第二单元:说明文《松鼠》《鲸》3. 第三单元:议论文《为人民服务》《生命的价值》4. 第四单元:小说《社戏》《安塞腰鼓》七、作业设计1. 诗词、散文创作: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首诗词或一篇散文。
答案示例:诗词《故乡的云》散文《家乡的桥》2. 说明文写作:以《我的文具盒》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答案示例:《我的文具盒》3. 议论文写作:围绕“诚信”,写一篇议论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 理解和阅读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学内容词汇- 第一课:熟悉词汇"语文、课文、知识、字词、句子、诗歌、阅读、写作"- 第二课:熟悉词汇"合作、交流、班级、同学、互相、帮助、共同、目标"- 第三课:熟悉词汇"信息、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 第四课:熟悉词汇"惯、行为、礼貌、友好、开心、愉快、快乐、快活"课文- 第一课:《语文课》- 第二课:《合作交流,快乐成长》- 第三课:《新闻的传播》- 第四课:《礼貌待人,友好相处》写作-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语文课的读后感-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合作交流的作文-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新闻的作文-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礼貌待人的作文教学方法- 演讲法:引导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阅读理解:通过课文阅读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练:通过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练和写作任务,并进行评分- 期中考试:进行第一单元的考试,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资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课堂练和作业题教学安排- 第一课:词汇研究和课文阅读- 第二课:合作研究和写作练- 第三课:阅读理解和写作练- 第四课:课文复和课后评估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2、品读重点句段,了解作者情感。
3、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落后就要挨打”。
国防势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中国在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方面的成绩,使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对我们胡作非为。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化。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预习检查(字词)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ì选聘pìn 无垠yíng殷红yān 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 妇孺皆知当之无愧马革裹尸锋芒毕露三、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六部分的大意。
(自己思考,写下答案后小组合作交流)(参考):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2、思考:这六部分能不能相互调换顺序?(理清作者的思路)(参考):不能调换,这六个阶段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①引子引出人物②总写邓稼先的一生、贡献③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④从另一角度表现人物性格⑤详写一个例子重点表现⑥总结3、小组合作,每一小组一部分,认真品读,思考每一部分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完成填空“的邓稼先”,并要求说出依据。
示例:第一小节:贡献巨大的邓稼先理解: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在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刻,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几经努力,成功的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让中国在世界之林站了起来,所以说他贡献巨大。
其他小节文中都有对邓稼先的赞美之词,很容易可以找到,主要是要能让学生结合文本......................................去阐述。
....(参考)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胜利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⑦1982年,“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读赏析课文,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流程〗一、研读研讨课文1、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
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参考)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
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
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参考)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发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参考)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4、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②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参考)①邓稼先事实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5、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1)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2)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精神。
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怎样理解这两句话?(参考)“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7、“假如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身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
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二、品味语言1、本文不只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
同学合作研讨。
参考:⑴修辞手法的运用①对比,第三局部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②引用,第二局部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局部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
③排比第一局部中2~5段,第三局部中第3段,第六局部中所引述的话。
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⑵句式的多变①句式十分整齐第一局部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第二局部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第五局部第3段等。
②长短句交错使用第三局部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为人。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⑶文章无华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第四局部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示得淋漓尽致;第五局部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四、课堂小结作者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而真实的记录了邓稼先一生的典型事迹,文章构思巧妙逻辑严密,将零散的事件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一起体现了邓稼先为国家科研献身的伟大主题,表达作者融爱国情与悼友情于一体的深厚情感。
文章记录的是一位伟大的英魂,我们的新中国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有他不朽的贡献,国家现在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有他的功绩,他的献身精神,他的高风节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
”——毛泽东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欣赏:七子之歌——澳门二、闻一多先生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
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象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
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
播放: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正义是杀不完的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