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评析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评析鉴赏

【内容摘要】我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建筑艺术中独放异彩。其中皇家园林在整个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最为壮观,在园林中地位也最高。皇家园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一以贯之的地方,也有不同时代的烙印。这篇评析鉴赏试着对皇家园林的建造特点、意义、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皇家园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皇家园林皇权至上气派恢宏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对山、水、植物、建筑等艺术的创作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一、皇家园林的建造特点

皇家园林在整个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最为壮观,在园林中地位也最高。

1、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如:清代的清漪园占地近300公顷。

2、建筑风格多姿多彩。从中既可看到南方小巧园林风格,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也可看见少数民族风格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如北海的藏式白塔,甚至还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如圆明园。

3、功能齐全。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受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便买卖。

二、皇家园林的建造意义

1、对应宇宙天象,祈望预知未来

我国古人善于观察天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天界看成是以“帝星”为中心,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为主干的组织严密的庞大的体系,并发挥想像力把星象与周围的事物做联系,然后引入生活,并且自觉接受宇宙支配。例如,秦始皇扩建咸阳都城时曾仿效天象兴建宫殿,以渭水象征天河,各宫比拟天体星座,用雨道及桥梁为联通,将各宫参照天体星座组成一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庞大宫城群,目的是突出咸阳宫的核心地位。

2、宣扬皇权威严,显示极致尊贵

《汉书•韦贤传》说:“自上而下,将数以两,礼也。”在规划结构上,“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形成了古代都城规划体系的主要制度。这不仅确立了以宫为主体的中心区,而且奠定了全盘规划的基础,象征着王权的尊严。东方园林,特别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皇家园林自古占据着园林艺术的重要位置,例如周代有灵囿,秦代有阿房宫,汉代有上林苑,北齐有仙都苑,宋代有艮岳,金代有西苑、同乐园、太液池等,元代有东苑、西苑、北果园等,清代有静宜园、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等。这些皇家园林金碧辉煌、功能齐全、规模浩大、建设恢宏,尽显帝王气派。皇家造园追求宏大的气派,体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权至上的特点。

3、表现宗教哲学,达到教化天下

所有的古代文明的核心都是由原始的宗教开始的。中国也不例外,也有佛、道、儒三大宗教对园林的理解,以及三大宗教对于国家政治的影响,表现在帝王建造的宫苑中。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建筑群建于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是清代喇嘛教的中心之一。

三、皇家园林的建造影响

1、皇权至上观念的影响

帝王作为人间的最高统治者,需要从多方面表明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心理在园林建筑上的表现则是强调“宏大”的特征。例如,隋炀帝的西苑“周二百里”“;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是明清两代祭天的场所,遵照“敬天礼神”的思想原则设计,曾是北京规格最高、高度最高的建筑之一;圆明园既吸收江南风景与园林的精华,又根据北方的气候地理条件加以仿建,构

成不同景区的壮观多姿的离宫型皇家园林。它周长10公里,占地五千多亩。

2、神仙信仰的影响

秦汉时期,追求一种战国以来流行的求仙幻想长生不老的理念。人登极位,唯一难与百姓区别的是年龄不断增大,日复一日走向生命的终点。于是,延长生命,幻想长生不老成了最高统治者最大的需要,想求得仙药永远活在仙境中,成了皇帝最大的追求,并不惜付出最大的代价——从秦始皇到唐太宗无不如此。在这种荒诞思想的支配下,皇家园林在追求宏大广博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建筑模式。

3、纵情淫乐思想意识的影响

“富贵思淫欲”是人之常情。各朝的帝王,越是末期的越贪求淫乐,以致亡国。这种纵情淫乐思想意识在皇家园林的修建中也有很强烈的反映。春秋时的吴王营姑苏台,“三年乃成,周旋诘曲,横亘五里,崇饬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上别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之钟。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龙舟,舟中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后来重蹈覆辙者,代不乏人。

4、佛寺、道观建筑思想的影响

佛道教的园林建筑风格对我国的园林艺术有重大影响。佛寺道观往往选择地理环境优美或险要的地方,以象征自己的超凡脱俗。如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他崇尚道教,自称为“道君皇帝”。宋徽宗于政和年间命太监在汴京宫城东北角寿山建皇家园林“艮岳”。他把道家对自然美的认识与追求,自觉地移入园林创作之中,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经过精心设计,巧妙装点,以十分灵活、多样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新的皇家园林风格。它主要通过纤巧轻雅的风格创造秀美的意境,与秦汉时期追求宏大壮丽的美学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四、皇家园林的建造典范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倾力营建的最后一座皇家御园,颐和园继承了我国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又大量汲取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精华,兼有北方山川雄浑宏阔的气势和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风韵,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典型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精神追求。中国古代的等级观念、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全园之中:中国哲理阴阳虚实的对比关系,通过山水

对比的布局,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全园宫殿的排列组合遵循了儒家学说所规定的纲常伦理;昆明湖上三仙岛的设置是道家祈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体现;构筑于万寿山上的寺庙佛阁,又显示了乞求佛陀庇护的祝愿。这一切均倾注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光山色之中,达到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境界,堪称中国园林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集自然美景和人文意趣于一体的典范之作。

五、总结

皇家园林的建造数量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的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这种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故宫中的乾隆御花园等。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就在于:存山淡冶如笑,宜游;厚山青翠欲滴,宜观;秋山明净汝妆,宜登;冬山惨淡好睡,宜居。

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王鲁民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年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年

《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文化基础》李天民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期刊

《中国园林艺术》方晓风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