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资料

合集下载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ppt课件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ppt课件
19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
• 氢离子浓度 地下水的酸性和碱性的程度,取决于水中氢离子的浓
度大小 大多数地下水的pH值在6.5-8.5之间,北方地区多为
pH=7-8的弱碱水
20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
• 硬度 总硬度:地下水中所有Ca2+、Mg2+离子的总含量 暂时硬度:将水加热至沸腾周,由于形成碳酸盐沉淀
第四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成分
1
-
4.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
-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特征是地下水与环境 (自然地理、地质背景及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为认识和了解地下水形成的地质历史 条件和过程提供依据
地下水在岩石的孔隙、裂隙或溶洞中储存和运动时, 溶滤和溶解着岩石的可溶成份,使地下水变成了含有各 种矿物质的天然溶液,而且随着运动环境和运动过程的 变化,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不断地更迭着
(6) 镁离(Mg2+)
-
泥石
18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
• 总含盐量与总溶解固体(TDS) 总含盐量:存在于地下水中的离子、分子和微粒(不
包括气体)之总含量 总溶解固体(TDS):通常在105-110℃温度下将水样蒸
干后所得干涸残余物的总量
TDS ≈总含盐量-1/2HCO3TDS是反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TDS含量低的 淡S要O水成42-为以分主HC要O3成-为分主;要T成DS分含;量T高DS的含盐量水中和等卤的水盐常质以水C常l-为以主
36
-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作用
(2)水中阳离子的浓度 水中某种阳离子浓度越大,则其交替吸附能力就越强,
甚至可以发生吸附能力小的交替岩土颗粒表面吸附能力 大的阳离子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定义: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经土壤渗入地下形成的。

地下水是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影响环境的稳定性。

主要表现在:地基土中的水能降低土的承载力;基坑涌水不利于工程施工;地下水常常是滑坡、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些地下水还腐蚀建筑材料。

第一节地下水概述1.地下水:气态水、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以及结晶水和结构水。

重力水(自由水):不受静电引力影响,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可传递静水压力,能产生浮托力、孔隙水压力,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动水压力,具有溶解能力。

2.含水层:在正常的水力梯度下,饱水、透水并能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土层。

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岩土层中有较大(指能透水)的空隙;含水层要为隔水层所限,以便地下水汇集不至流失;含水层要有充分的补给来源。

3.隔水层:在正常的水力梯度下,不透水或透水相对微弱的岩土层。

它可以是含水甚至饱水(如粘土),也可以是不含水的(如致密的岩石)。

4.滞水层:弱透水层。

5.岩土的水理性质:指岩土与水接触时,控制水分储存和运移的性质。

(1)容水度:岩土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土体积之比。

(2)持水度:饱和岩土在重力作用后,保持在土中水的体积与土体积之比。

这部分滞留土中的水为结合水和毛细水。

(3)给水度:在重力作用下排出的水的体积与岩土体积之比。

(4)透水性:岩土允许重力水渗透的能力。

用渗透系数表示。

(5)达西定律:地下水线性渗透的基本规律。

Q=kiA; v=ki第二节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按含水介质类型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地面以下、稳定地下水面以上为包气带。

稳定地下水面以下为饱水带。

1.包气带水: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中,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粘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2.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面的重力水。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
不同地区的地温梯度变化于:
0.6~10℃/100m之间。
地下水的温度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有很
大影响。水温增高,化学反应速度和溶解度
也增高。
过冷水
<0℃
如:水温增高10℃时,冷 水
0~20℃
水分子的扩散速度约
低温热水
20~ 40℃
增加20%,化学反应 热 水 中温热水
40~ 60℃
速度增加2~3倍。
中高温热水
第一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温度、颜色、透明度、 嗅、味、相对密度、导电性及放射性等。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 其存在的环境条件。
一、地下水的温度 二、地下水的颜色 三、地下水的透明度 四、地下水的嗅(气味) 五、地下水的味(味道) 六、地下水的比重
一、地下水的温度 水温变化范围可达100℃以上。在寒带和多年
无 有少量 有较多, 半透明状
有大量,似乳状
60cm水深 >30cm水深
<30cm水深 水深很小 也看不见
四、地下水的嗅(气味)
地下水的气味取决于水中所含的气体成分和有
机物质。一般地下水是无嗅的。
“气味”的强弱 与温度有关,
含气体 或有机质
鉴别气味时,
一般将水加热 至40℃时,
H2S 含低铁Fe2+
的风化溶滤。此外:废水、污水的渗入,动物排泄物 和动物尸体腐烂是Cl- 的有机来源之一。
一般在居民点、工业区及其附近,地下水中Cl-含
放射性取决于其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地下 水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都具有放射性,但其 含量一般极微,循环于放射性矿床的地下水
其放射性相应增强。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有60多种) (一)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 (二)地下水中的主要气体成分 (三)地下水中的胶体成分 (四)地下水中的有机质及细菌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2)颜色。纯水是无色 的,而地下水的颜色取决于水 中的化学成分及悬浮物。
1.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4)嗅味。纯水无嗅、无味 ,但当水中含有某些气体或有机质 时就会有某种气味。例如,水中含 H2S时有臭鸡蛋味,含腐殖质时有 霉味,等等。
(5)口味。地下水的味道主 要取决于水中的化学成分。
(6)比重。地下水的比重取 决于所含各种成分的含量。纯水比 重为1,但当水中溶解的各种成分 较多时可达1.2~1.3。
(1)主要离子成分。地下水中的阳离子 主 要 有 H+ 、 Na+ 、 K+ 、 NH4+ 、 Ca2+ 、 Mg2+ 、 Fe3+ 和 Fe2+ 等 , 阴 离 子 主 要 有 OH- 、 Cl- 、 SO42-、NO2-、NO3-、HCO3-、CO32-、SiO32和PO43-等。一般情况下,在地下水化学成分 中占主要地位的是Na+、 K+ 、 Ca2+ 、 Mg2+ 、 Cl- 、 SO42-和HCO3-离子。它们是人们评价地 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项目。
1.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2)主要分子成分。地下水中的主要 分 子 成 分 有 Fe ( OH ) 3 、 Al ( OH ) 3 和 H2SiO3等。
(3)主要气体成分。地下水中常见的 气体有N2、O2、CO2、H2S。一般情况下, 地下水的气体含量每升只有几毫克到几十毫 克。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1.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温 度、颜色、透明度、嗅味、口 味、比重、导电性及放射性等。
(3)透明度。纯水是透明 的,但当水中含有矿物质、机械 混合物、有机质及胶体物质时, 水的透明度就会改变,所含各种 成分越多,透明度越差。

工程地质学-地下水

工程地质学-地下水

Ca OH2 +2H+ Ca 2+ +2H2O 碳酸性侵蚀: 由于CaCO3在侵蚀性CO2作用下溶解使砼遭受破坏
CaCO3 H2O CO2 CaHCO3 2 Ca 2 2HCO3
Ca OH 2 +CO2 CaCO3 +2H 2O
②结晶性侵蚀:
②分解类腐蚀
③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当 地 下 水 中 NH4- , NO3- , Cl- 和 由 于 地 下 水 中 含 有 超 量 Mg2+ 离子的含量超过一定数量时, CO2 时混凝土中的 CaCO3 被 与混凝土中的 Ca(OH) 发生反应, 2 溶解而受腐蚀,即为分解 Ca(OH) 与镁盐作用的生成物中, 2 类腐蚀。地下水的酸度过 除 Mg(OH) 不易溶解外, CaCl 则 2 2 大,即pH值小于某一数值, 易溶于水并随之流失 。硬石膏 那 么 混 凝 土 中 的 Ca(OH)2 CaSO 一方面与混凝土中的水化 4 也要分解,特别是当反应 铝酸钙反应生成水泥杆菌;另一 生成物为易溶于水的氯化 方面,硬石膏遇水生成二水石膏。 物时,对混凝土的分解腐 二水石膏在结晶时体积膨胀,破 蚀很强烈。 坏混凝土的结构。
主要是硫酸盐侵蚀,是含有硫酸盐的水与砼发生反应,在砼的孔洞中形成石 膏和硫酸铝盐晶体;由于结晶膨胀作用使砼的强度降低以致破坏。
生成硫酸铝盐的反应式为: 3CaO.Al2O3.6H2O+3CaSO4 25H2O 3CaO.Al2O3.3CaSO4.31H2O 石膏是形成硫酸铝盐的中间产物。 ③结晶分解复合性侵蚀
第5章 地下水
内容提要

5.1概述
5.2地下水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5.3地下水的性质

第3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第3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早期, 早期,Cl盐最易溶于水中→随水带走,岩土贫Cl盐继续作用,较易溶
后期溶滤作用—长期强烈溶滤作用的结果是难溶成分的低矿化水 后期 去考察,去分析与研究问题!!
(二)浓缩作用
定义:地下水在蒸发排泄条件下,水分不断失去,盐分相对浓集 浓缩作用(过程)——理想的蒸发浓缩模式
水份失去过程→盐分相对浓集,化学成分的变化 (实际上与上述理想模式是不同的)
水中以哪种阴、阳离子为主?

Company Logo
(一)溶滤作用——结果 结果
长期、强烈溶滤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以低矿化度的难溶离子为主 这是由溶滤作用的阶段性决定!在由多种盐类组成的岩石中: 因此,分析溶滤作用及其地下水的成分特征:
① 要从地质历史发展的眼光(角度)来理解—它是地质历史长期作用的结果 ② 地下水是不断运动的—溶解的组分会被带去(岩土组分变化) 前期溶滤作用—溶滤什么组分 溶滤什么组分, 前期溶滤作用 溶滤什么组分,水中获得相应组分
0.5L水 水
蒸发(2)
0.25L 1400mg/L
蒸发(3)
0.125L 2800mg/L

0.25L 水
Company Logo
地下水化学特征具有分带性
由于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受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的影响, 由于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受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的影响,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空间上的)。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空间上的)。
Company Logo
(二)主要离子成分
这与主要离子构成的盐类溶解度有关:
硫酸盐类 < 氯化物 常见离子在水中的相对含量与地下水中的总固体溶解物(TDS 矿化度(g/L) : 低(<1) 阴 阳 离 离 子: 子: HCO-3 Ca2+ 中(1-10) 高(10-30) SO2-4 Ca2+,Mg2+ ClNa+,K+

0417-第四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0417-第四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作用
(2)水中阳离子的浓度 水中某种阳离子浓度越大,则其交替吸附能力就越强, 甚至可以发生吸附能力小的交替岩土颗粒表面吸附能力 大的阳离子 例如,海水入侵大陆时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3)岩土本身吸附能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其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则岩土本身 吸附能力越大,交替吸附能力越强;反之,交替吸附能 力越弱
第四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成分
4.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特征是地下水与环境 (自然地理、地质背景及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为认识和了解地下水形成的地质历史 条件和过程提供依据 地下水在岩石的孔隙、裂隙或溶洞中储存和运动时, 溶滤和溶解着岩石的可溶成份,使地下水变成了含有各 种矿物质的天然溶液,而且随着运动环境和运动过程的 变化,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不断地更迭着
本章完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作用
• 离子交换与吸附作用 指岩土颗粒表面因静电作用而吸附的阳离子在一定条 件下部分转入水中,而书中的某些阳离子转入吸附到岩 土颗粒表面的过程 影响因素: (1)阳离子本身吸附能力的大小 水中吸附能力大小的阳离子可以交替岩土颗粒表面吸 附能力小的阳离子。阳离子吸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地下水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2) 硫化氢(H2S) 处于还原环境,一般存在于封闭地质构造的地下水中,特 别是油田水中(SO42-将被微生物还原成H2S) (3)甲烷(CH4) 一般存在于封闭地质构造的地下水中,特别是油田水中 (4)二氧化碳(CO2) 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种由有机物的氧化(植物的呼吸作用及有机质残骸的发 酵作用)形成。这种作用发生于大气、土壤及地表水中,生成 后随同水一起入渗补给地下水,浅部地下水中的主要是这种 成因的 ;另一种是深部变质造成的。含碳酸盐类的岩石,在 深部高温影响下,分解生成CO2,即: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三、硫化氢(H2S)
1、分布特征 (1)一般地下水中含量很少,多在1mg/L以下。 (2)在油田地下水及现代火山活动区地下水中,H2S 含量较高,可达几百mg/L~几十g/L,H2S的存在说明地 下水处于还原环境。 2、来源 (1)有机物来源:含硫蛋白质的分解,经常出现在 生物残骸腐烂的地方。 (2)无机来源:缺氧条件下,脱硫酸作用使硫酸盐 还原分解而产生H2S;火山喷发气体的析出。 3、与人体健康关系 H2S>2mg/L以上的地下水,称为H2S矿水,H2S矿水 可治疗多种外伤及皮肤病。
四、二氧化碳(CO2)
1、基本概念 A)游离CO2 B)平衡CO2
溶解于水中的CO2统称为游离CO2 与HCO3-相平衡的CO2,称为平衡CO2
CO2 H 2O H HCO3
C)侵蚀性CO2
当水中“游离CO2”,大于“平衡CO2”时,多 余部分的CO2对碳酸和金属构件等具有侵蚀 性,这部分CO2,即为“侵蚀性CO2”
CaCO3 CO2 H 2O 2HCO3 Ca 2
四、二氧化碳(CO2)
2.来源:
空气中的CO2。 空气中的CO2按体积只占0.3%,可造成水中0.5mg/L的CO2 地下水中的C02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残骸的发酵作用 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C02并溶入流经 土壤的地下水中)。 如在地下6米深的空气中含7%的CO2,比地面空气中的
研究特征:不能从纯化学角度,孤立、静止地研究地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必须从水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
的角度,去揭示地下水化学演变的内在依据与规律。因 为地下水水质的演变具有时间上继承的特点: 自然地理与地质发展历史给予地下水的化学面貌以 深刻影响。

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溶解气体意义: • 气体成分能够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 – O2、N2:主要来源于大气;指示地下水是大气起源, 若只有N2说明地下水起源于大气且处于还原环境 – CH4、H2S:来源于封闭还原环境下微生物参与的生 • 会物增化加学地作下用水;溶指解示某还些原矿环物境组分的能力 - CO2主要来自与土壤中有机质残骸的发酵作用与植 物的呼吸作用,可增加水对碳酸盐岩等的溶解能力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目录
1 概述
目录 CONTEN
TS
2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3 地下水的化学成性质
1.概述
• 地下水含有各种组分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特征。 • 水是良好的溶剂,在空隙中运移时,可溶解岩石中的成分。
在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与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 同时发生着水量和化学成分的交换。
• 中等矿化的地下水中,阴离子常以
SO42-为主,阳离子则以Na+或
谢பைடு நூலகம்观看 !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离子成分
阴离子:Cl-、SO2-4、HCO-3 阳离子:Na+、K+、Ca2+、Mg2+
来源于相应矿物、岩石的溶解风化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其他成分
• H+、Fe2+、F3+、Mn2+、NH4+、OH-、NO2、NO3、 CO32-、SiO3-及PO43-等。
• 微量组分,有Br、I、F、B、Sr等。 • 胶体Fe(OH)3、Al(OH)3、H2SiO3等。 • 有机质:经常以胶体的方式存在于地下水中。有机质
• 意义:水质评价,水化学找矿;地震预报等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PPT课件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PPT课件
3、横线后以字母t为代号, 表示水温, 单位为℃ 。 4、式中各成分含量一律标于该成分符号的右下角,
原子数则移至右上角。
舒卡列夫的水化学类型分类
1、根据水中各阴、阳离子含量, 将大于25%毫 克当量百分数的离子参加分类命名。阴离子在前, 阳离子在后, 含量大的在前, 含量小的在后, 中间 用短横线相连来对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命名。
大骨节病与克山病 病因:缺钙、硫、硒等元素;饮用水中含过量的 腐殖酸。
慢性氟中毒
3.4.2 地下水污染及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脱硫酸作用的结果 SO42-减少以至消失; HCO3-增加; pH值变大。
不同位置发生的水化学作用不同
浓缩 混合
脱碳酸
氧化作用 还原作用
溶滤作用
交替吸附 脱硫酸
3.4 地下水化学特征与为类生存的关系
在天然状态下,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或缺乏某些 人体所必需的物质问题,称之为第一类环境地质 问题或原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7)镁离子 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对白云岩及泥灰岩的溶解。
镁盐的溶解度虽然比钙盐大,但镁离子容易被植 物吸收,所以在地下水中的含量一般比钙离子少。
3.2.2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
1. 总含盐量与总溶解固体(TDS)
定义:存在于地下水中的离子、分子和微粒(不
包括气体)之总含量称为地下水的总食盐量,通
常以 g/L 表示。
SO42-
Cl-
HCO3SO42-
Cl-
HCO3-
SO42Cl-
阳离子交替和吸附作用 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的某些阳离子,
而将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即 为阳离子交替和吸附作用。 影响因素:
岩土颗粒的比表面积; 阳离子吸附于颗粒表面的能力; 地下水中某些离子的相对浓度。

第三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第三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3.2.2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 3.2.2.1总含盐量与总溶解固体
TDS是反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一般情 况下地下水随着TDS的变化,主要离子的种类也 相应地改变
TDS含量低的淡水常以HCO3-为其主要成分 TDS 含量中等的盐质水常以SO42-为其主要成分 TDS 含量高的盐水和卤水则常常是以以Cl-为其主 要成分
3.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1.1.1 地壳的温度带
常温带以下的地温,主要受地球内部热力影响,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称为增温带。 温度每增加l℃所需要的深度(m)称为地热增温级, 一般平均每33m升高1℃(用33m/ ℃表示) 由于岩石的导热性、地壳运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 不同,各地的地热增温级有很大差异
3.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1.1.2地下水的温度
地下水的温度一般和它所在地区的地温状况是相 适应的 1)变温带地下水的水温 整个变温带的地下水温度有年变化,变温带上部 (地表以下1~3m)的地下水温度还有昼夜变化
不论是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还是昼夜变化都较气 温变化幅度为小,而且落后于气温的变化时间
3.1.6 地下水的导电性
地下水导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水中所含电解质的 数量与性质(各种离子的含量与离子价)。离子 含量越多,离子价越高.则水的导电性越强。
3.1.7 地下水的放射性
地下水的放射性的强弱决定于其中所含放射性元 素的数量。 一般地下水的放射性极微弱,在与放射性矿床有 关时,放射性含量相应增强。
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3.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一般指:温度、颜色、 透明度、嗅、味、比重、导电性、放射性等 3.1.1温度 地下水的温度变化主要是受气温和地温的 影响,尤其是地温。 原因:地下水存在于地壳中,且停留时间长 3.1.1.1地壳的温度带 地壳按热力状态从上而下分为变温带、年常温 带、增温带

水文地质学 第3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水文地质学  第3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溶滤作用——岩石中的某些可溶部分被溶解转入地下水中而成为 溶液的作用。
溶滤作用的强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1)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 2)岩土的空隙特征 3)水的溶解能力 4)水中CO2、O2等气体成分的含量 5)水的流动状况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浓缩作用——地下水在运动的过程中由干水分不断地蒸发(当埋藏 较浅时),地下水中的含盐量便会相对地增加,这种作用即称为浓 缩作用。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脱碳酸作用 碳酸盐类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度决定子水中的CO2的含量。当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环境改变使地下水的温度增高或压力 减小时,水中的CO2便会从水中逸出,这时水中的HCO3-就会 与Ca2+、Mg2+结合形成CaCO3或MgCO3沉淀析出,从而改变 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这种作用即脱碳酸作用。
1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2岩土的空隙特征3水的溶解能力4水中co等气体成分的含量5水的流动状况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浓缩作用地下水在运动的过程中由干水分不断地蒸发当埋藏较浅时地下水中的含盐量便会相对地增加这种作用即称为浓缩作用
第三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演变 4 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脱硫酸作用 在缺氧的还原环境中,地下水含的SO42-在有机物存在的条件
下,由于微生物(脱硫细菌)作用的结果,使水中的SO42-可被还原 成为H2S,这样地下水中的SO42-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而H2S气体 与HCO3-的含量则会增加,这种作用即脱硫酸作用
产生条件:1)缺氧;2)存在有机物。
地下水化学成分性质
➢ 总含盐量——存在于地下水中的离子、分子和微粒(不含气 体)之总含量,用“g/L”表示。

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C)现代火山活动区,地下水中CO2=500~10000mg/L。
④碳酸水的利用
A)天然饮料矿泉水:水中CO2大于250mg/L B)碳酸泉:水中CO2大于750mg/L C)碳酸饮料具有良好的医疗作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等
D)医疗: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及外伤溃疡。
5)甲烷(CH4)
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它可由有机质的各种生物化学作用 产生。一般地下水中含量不高,只有在封闭的还原环境的地下水 中达到较高含量。
B)平衡CO2
与HCO3-相平衡的CO2,称为平衡CO2
CO2 H 2O H HCO3
C)侵蚀性CO2 当水中“游离CO2”,大于“平衡CO2” 时,多余部分的CO2对碳酸和金属构 件等具有侵蚀性,这部分CO2,即为 “侵蚀性CO2”
CaCO3 CO2 H 2O 2HCO3 Ca2
②来源
1)氧(O2) ③氧的来源
A)主要来源于大气,O2占大气21%,所以地下水中O2 浓度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与大气的隔离程度;
B)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光合作用把CO2转变为O2
6CO2 6H 2O光合作用C6H12O6 6O2
C)放射性作用使水或水中有机物质分解而释出氧。
④氧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1)氯离子(Cl—) ①迁移性能
A)不形成难溶化合物; B)不被胶体所吸附; C)不被生物所吸附
②分布规律
地下水中的Cl-含量从几mg/L至100mg/L以上均有。地下水中 的Cl-含量随地下水矿化度的增高而增高。在高矿化度水中,占阴 离子首位,形成氯化物水。
③来源
A)来自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氯磷灰石Ca5(PO4)3Cl]、方钠石[NaAlSiO4·NaCl]的风化溶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发言人松茂直
之3月31日说,东电3月30日11时10分从1号反应堆地下 15米处采集地下水样本。
检测结果显示,每千克样本碘131放射性活度为430 贝克勒尔,超过政府规定安全水平1万倍。
3.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各种气体、离子、胶体物质、有机质以及微生物等 3.2.1 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 主要的气体组分:O2、N2、CO2、H2S、CH4、H2、
离子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根据地下水的导电性,可以区分含水层和隔水层、 矿水和淡水,也可以根据导电性圈定富水地带,寻找 断裂破碎带 (8)放射性
取决于其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地下水按放射性元素的含量(g/L)分为强放射性 水,中等放射性水和弱放射性水
以镭为例
弱 10-10g/L
中等 >10-9g/L
温度每升高1℃所需增加的深度(m)称为【地热增温 级】(m/℃) 一般地区为:33m/℃ 近代火山活动地区为:1m/℃;如西藏羊八井达到0.3m/℃ 前寒武纪地区为:100m/℃
(2)颜色
由于含有某种离子较多,或者富集悬浮物质 和胶体物质 取决于水中溶解的盐类和有机质 二氧化碳——清凉可口 重碳酸钙——味美可口 氯化钠——咸味 硫酸钠——涩味
CH3COOH 8NO3 6H2O 10CO2 4N2 8OH 能量

5S 6KNO3 2H2O 3N2 K2 SO4 4KHSO4
2)氮(N2) ②分布特征 A)由于N2的化学性质不及氧活泼,它的分布随深度的减 少,不及O2明显 B)大气中的惰性气体(Ar/氩、Kr/氪、Xe/氙xiān)与N2 的比例恒定,即:(Ar+Kr+Xe)/N2=0.0118。 比值等于此数,说明N2是大气起价化合物而从中沉 淀; 反之,地下水中含O2少,形成低价态化合物而易于在 水中迁移
B)对金属材料具有侵蚀作用。
如自来水管的锈蚀。
2)氮(N2) ①来源
A)主要来自大气,N2占大气的78%。
B)在封闭缺氧的地质构造,由于去硝化作用将NO3-和 NO2-转为N2。
第3章 地下水的物理 性质和化学成分
3.1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指温度、颜色、味、嗅、透 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等。
(1)温度
地壳表层有两个热能来源:一个是太阳的辐射,另
一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流。 地壳表层可分为变温带、常温带及增温带。
①变温带
受太阳辐射影响的地表极薄的带。由于太阳辐射能的 周期变化,呈现地温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地温的昼夜变化只影响地表以下1~2m深。 变温带的下限深度一般为15~30m。此深度地温年变 化小于0.1℃。
碳氢化合物及少量的惰性气体。
来源:空气(O2、N2、CO2)、生物化学(H2S、 CH4、N2、CO2),化学及核反应(He、Rn) 气体成分存在的意义:①气体成分能够说明地下水所 处的地球化学环境;②地下水中的有些气体会增加水溶解 盐类的能力,促进某些化学反应。
1)氧(O2)
①氧的溶解度 溶解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其溶解量随水的矿 化度升高、埋藏深度增加、温度升高、大气压力 降低 而 降低。 ②含量分布特征 A)地下水中溶解的含量,一般在0~15mg/L B)地下水中的O2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由于氧化作用 耗氧所致) C)缺氧环境各地深度不一,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与大 气的隔离度
②常温带 地温一般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出1-2℃。在粗略计算 时,可将当地的多年平均气温作为常温带地温。
②常温带
②常温带
③增温带
常温带以下,地温受地球内热影响,通常随深度加大 而有规律地升高。
增温带中的地温变化可用【地温梯度】表示。地温梯 度是每增加单位深度时地温的增值,一般以℃/100m为单 位。
(3)味
氯化镁或硫酸镁——苦味 氯化亚铁——墨水味 氯化铁——铁锈味 有机质或腐殖质——甜味,但不宜饮用
(4)嗅(气味) 取决于所含的气体成分与有机物质
硫化氢——臭鸡蛋 腐殖质——霉味 亚铁离子——铁腥味
(5)透明度 (6)比重
含有泥沙、腐殖质等的原因 因温度、矿化度不同,比重不同
(7)导电性
因为含有各种离子成分
5 6 7 8
9 10 11
99.14 91.97 53.39 10.04
1.11 0.11 0.11
H 2 S H HS
HS H S 2
由于H2S的二级电离常数极 小,所以S2-在水中极少见
水中H2S衍生物的比例与pH值的关系
A)在酸性介质中(pH<6.5),呈H2S溶解气体的形式存在 B)在碱性介质中(pH>7.5),呈HS-形式存在;
C)中性介质(pH=6.5-7.5),H2S、HS-各占一部分。
②分布特征 A)一般地下水中含量很少,多在1mg/L以下。 B)在油田地下水及现代火山活动区地下水中,H2S含 量较高,可达几十g/L~几百mg/L。H2S的存在说明地下 水处于还原环境。 ③来源 A)有机物来源:含硫蛋白质的分解,经常出现在生物 残骸腐烂的地方。 B)无机来源:缺氧条件下,脱硫酸作用使硫酸盐还原 分解而产生H2S;火山喷发气体的析出。
1)氧(O2)
③氧的来源 A)主要来源于大气,O2占大气21%,所以地下水中O2 浓度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与大气的隔离程度; B)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光合作用把CO2转变为O2
6CO2 6H2O光合作用 C6 H12O6 6O2
C)放射性作用使水或水中有机物质分解而释出氧。
④氧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A)O2决定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影响水中元素
明水中含有生物起源或变质起源的N。
3)硫化氢(H2S) ①地下水中H2S的存在形式
天然水中,H2S能以溶解气 体及硫氢酸的离解形式存在:
pH值
H2S在水溶液中含量(% ) 游离H2S HS0.86 8.73 46.61 89.96
98.83 99.53 96.49
S2— — — —
0.04 0.36 3.50
SO4 2C 2H2O H2 S 2H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