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行波法3.1第一讲

合集下载

2011第三章行波法

2011第三章行波法
u
t =0
x=0
= ϕ ( x ) 和 ut
=0
= ψ ( x)
达朗贝尔公式是无限长弦的公式。由于自变量限制为x≥0 达朗贝尔公式是无限长弦的公式。由于自变量限制为 ≥
1 1 u( x , t ) = [ϕ ( x + at ) + ϕ ( x − at )] + 2 2a
x + at x − at
x =0

ut
t =0
= ψ ( x)
ux
=0
ϕ ( x ) Φ( x ) = ϕ (− x )
( x ≥ 0) ( x < 0)
ψ ( x ) Ψ( x ) = ψ (− x )
x + at
( x ≥ 0) ( x < 0)
1 1 + u( x , t ) = [Φ( x + at ) + Φ( x − at )] + ∫at Ψ(ξ )dξ 2 2a x −
∂2 ∂2 ( 2 − a2 )u ( x , t ) = 0 2 ∂t ∂x
∂2 u (ξ , η ) = 0 ∂ξ∂η
3
坐标变换
x − at
∂ ∂ 看作如同数一样的算子,可以进行加减乘除: 将 ∂x 和 看作如同数一样的算子,可以进行加减乘除: ∂t ∂ ∂ ∂ ∂ ( +a )( − a )u( x , t ) = 0 ∂t ∂x ∂t ∂x x x + at
x1 ≤ x ≤ x1 + x2 2
x1 + x2 ≤ x ≤ x2 2 x < x1 , x > x2
t4 t3 t2 t1 t=0
ϕ (x)

数学物理方法 行波法

数学物理方法 行波法

利用初始条件u(x,0)=(x)和v(x,0)=(x),得到
1 1 x at u ( x, t ) ( x at ) ( x at ) ( )d x at 2 2a
数学物理方法2015.02
第二节 特征线方法
举例
u u 2 0, x t u( x,0) e x2 , x R, t 0 xR
当 1/2a t 1/a
1 2 (1 x at ), 1 2 (1 x at ), u ( x, t ) 1 at , 1 (1 x at ), 2 1 2 (1 x at ), 1 at x at at x 1 at 1 at x 1 at 1 at x at at x 1 at
1 2
at x 1 at
当 3/4a t 1/a
x, 1 2 (1 x at ), u ( x, t ) 1 2 ( x at ), 1 ( x at ), 2 1 2 (1 x at ),
数学物理方法2015.02
2 x i i 1 n
2 n 2u u 2 a 2 2 t i 1 xi
方程变形为
2 2u u n 1 u 2 a 2 2 t r r r
当n=3时,可写为
2 2 ru ru 2 a 2 2 t r
数学物理方法2015.02
当 0t 1/2a
1 2 (1 x at ), 1 x, u ( x, t ) 1 at , 1 x, 1 2 (1 x at ), 1 at x 1 at 1 at x at at x at at x 1 at 1 at x 1 at

数学物理方法课件第七章-----行波法

数学物理方法课件第七章-----行波法
能够导出并且记住一维波动方程的通解 (达朗贝尔公式); • 掌握达朗贝尔公式的应用和物理意义; • 掌握行波法解题的要领,并且能够使用 行波法求解定解问题;
§7.1 行波法—一维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
一、达朗贝尔公式
• 考虑如下定解问题(无界弦的自由振动问题):
这里“无界”的理解: 如果考察的弦线长度很 长,而需要知道的 又仅仅是在较短的、离 开边界很远的一段范围 内的振动情况,则 远处的边界条件可以忽 略,可以那弦线的长度 视为无限或无界。
§7.1 行波法—一维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
一、达朗贝尔公式
两边再对积分,得
x at x at
u ( , ) f ( )d G ( ) F ( ) G ( ) 还原自变量,得到①的 通解为 u ( x, t ) F ( x at) G ( x at) ⑤ 其中,F ( )和G ( )为任意函数。
故 只 要 遇 到形 如 § 7.1中 的 定 解 问题 ( Ⅰ )的 问 题 , 或 者 变 形 后 够 能化 为 这 类
§7.1 行波法—一维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
四、关于达朗贝尔公式的应用
例2:使用行波法求解定解 问题 utt a 2u xx 0, - x , t 0 1 u | 0 , u | t t 0 t 0 1 x2 解:本例题为一维波动 方程的标准形式,可以 直接使用达朗贝尔 公式求解。 这里 ( x) 0, ( x) 1 , 故由达朗贝尔公式得 2 1 x
utt a u xx , ( Ⅰ )u |t 0 ( x) u | ( x) t t 0
2
- x
① ② ③
其中 ( x)和 ( x)为已知函数。

课件:第三章 行波法

课件:第三章 行波法

0(3 .1)(3.2)
对于上述初值问题,由于微分方程现定解条件都是 线性的,所以叠加原理同样成立,即如果函数和 分
别是下ux述,0初 值utt问x,题aut2uxx,x0 x (3.3)
(3.4)
•和
uuxtt,0a20u,xux txf,0x((,33t..650))
的解,则 u u1x,t u2x就,t是 原初值问题 (3.1)(3.2)的解,这
1
2 1
2
x x
1
2a 1
2a
x
x0 x
x0
d d
c
2a c
2a
( 3.17)
把它们代入(3.13) 得初值问题(3.3)(3.4)的解
ux, t
x
at
2
x
at
1 2a
xat(3.1d8) xat
这个公式称为无限长弦自由振动的达朗贝尔公式,或称为达 朗贝尔解。这种求解方法称为达朗贝尔解法。
题大
有有
其局
特限
殊 的 优 点

, 但 对

内 波 动 方 程 的 定
解 问
题 ,
波 法 只 能 用 于 求
解 无
界 区
波解 法定 ,解 二问 是题 积和 分方
变法 换,
法一 。是
本 章 我 们 将 介
绍 另 外
两 个
引 言
3.2 达朗贝尔(D’Alembert)公式 波的传播
• 本章我们将介绍另外两个求解定解问题和方法, 一是行波法,二是积分变换法。行波法只能用于 求解无界区域内波动方程的定解问题,虽然有很 大有局限性,但对于波动问题有其特殊的优点, 所以该法是数理方程的基本之一。我们只注重解 决问题的思路,导出形式解,不追求分析的条件 与验证。积分变换法不受方程的类型限制,主要 用于无界区域,但对于有界区域也能应用

数学物理方程:第3章 波动问题的行波法

数学物理方程:第3章 波动问题的行波法

第3章 波动问题的行波法§3.1 二阶线性方程的分类与化简本节讨论:①两个自变量方程的分类与化简,②多个自变量方程的分类与化简⒈ 两个自变量方程的分类与化简二阶方程的一般形式 二阶变系数方程可写为1112220(,)2(,,,,)(,)xx xy yy x y Lu x y a u a u a u x y u u u f x y =+++Φ= (3.1.1)式中:11a 、12a 、22a 为x 、y 的函数,0(,,,,)x y x y u u u Φ为低阶导数项。

公式关于二阶导数项为线性的,即称方程为准线性的。

若0(,,,,)x y x y u u u Φ关于u 及其x u 、y u 为线性的,则称方程为线性的。

方程的变换 为了简化上述方程,作可逆变换:(,)(,)x y x y ξξηη=⎧⎨=⎩, (,)0(,)J x y ξη∂=≠∂, (,)(,)x x y y ξηξη=⎧⎨=⎩(3.1.2) 代入方程中,不难得到:11122212(,,,,)(,)Lu A u A u A u u u u f ξξξηηηξηξηξη=+++Φ= (3.1.3)式中: 22111112222x x y yA a a a ξξξξ=++ (3.1.4) 12111222()x x x y y x y y A a a a ξηξηξηξη=+++ (3.1.5)22221112222x x y yA a a a ηηηη=++ (3.1.6) 我们化简的目的是使得二次项的项数尽量少,并且值尽量为简单(如0ij A =或1ij A =±)。

顾及ij A 的表达式,取关于z 的一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2211122220x x y y a z a z z a z ++= (3.1.7)若该方程有解),(1y x z ϕ=、),(2y x z ψ=,则110A =及220A =;公式大大简化了。

波动方程和行波法ppt课件

波动方程和行波法ppt课件
弯成任意的形状,它都保持静止。绷紧后, 相邻小段之间有拉力,这种拉力称为弦中的 张力,张力沿线的切线方向。
精品课件
10
由于张力的作用,一个小段的振动必带动它 的邻段,邻段又带动它自己的邻段,这样一个 小段的振动必然传播到整个弦,这种振动的传 播现象叫作波。弦是轻质弦(其质量只有张力 的几万分之一)。跟张力相比,弦的质量完全 可以略去。
位移, u t t 为弦的横向加速度。 近似:考虑小的振动, 1 , 2 为小量。
cos1121!241!4 1
精品课件
19
cos2122!242!4 1
sin11 3 1 !3 5 1 !5 1tan1
sin22 3 2 !3 5 2 !5 2tan2
ds(dx)2(du)21(ux)2dx

ux
xFdxdxutt
T u x xd x F d xd x u tt
utt TuxxF
精品课件
23

utt a2uxx f
—— 弦的强迫横振动方程
其中: a 2 T

f
F
量纲分析:T:MLT2 , : ML1
精品课件
24

T
:
MLT2 ML1
L2T2
即 a2 :L2T2
a :振动的传播速度 a
沿 y方向(纵向): T2 sin 2 T1sin1
于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对 dx 所对应的这一小
段弦有:
T 2cos2T 1cos10

T 2 s in2 T 1 s in 1 F d s (d s ) u tt②
精品课件
18
其中: 是弦的线密度,即单位长度的
质量,d s 为 d x 对应弧长,u 为弦的横向

课件4:3.1 波的形成

课件4:3.1 波的形成

,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4
A.介质中所有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竖直向下,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
B.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
C.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起振时,通过平衡位置

4
或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后
4
质点12、16未振动.
时,质点8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振动,
3
(2)t=
4
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解析
由乙图可知,t=
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3
4
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向
归纳总结
根据波的形成特点,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振
动,后面质点总是落后于前面质点的振动,每一个质点都在自己
2.联系
(1)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2)有波动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3)波动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的周期,波动和振动都是周期性运动.
课堂探究
三、由传播方向确定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
带动法
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
方法: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象上另找一点P′,若P′在
能量传播开来.波源和介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阻碍波源的振动,是一种阻力,所
以波源的振动不可能是自由振动.相邻的介质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故介质质点也不
是自由振动.
2.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相等,其中O为
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过
调相差

第二章 行波法

第二章 行波法
第二章 行波法
2.1 一维齐次波动方程的初值问题
一维波动方程的解可表示成左行波和右行波的叠加, 用此方法求解定解问题,称为行波法,又称为达朗贝尔法, 其过程是: 首先将方程化为双曲第一类标准形式,求出方程的 通解,再由初始条件确定定解问题的解。
2.1.1 达朗贝尔公式
一维齐次波动方程初值问题可表示为
这就是著名的达朗贝尔公式,其中φ,ψ分别为二次和一次可 微函数。 此公式满足波动方程及初始条件,公式中不含任何 待定函数或常数,解函数连续地完全依赖初始条件,所以 解函数是存在的、唯一的、稳定的,故一维齐次波动方程 的初值问题的解是适定的。
达朗贝尔公式 举例 1
试求一维齐次波动方程初值问题
2 2u 2 u , x ,t 0 2 a 2 x t u x,0 sin x , u x,0 2x t
在端点条件的影响区( x≧0,x-at<0 ),利用达朗贝 尔公式可得
0 1 1 x at u x, t x at x - at ψ ξ dξ ψ ξ d x at 2 2a 0 1 1 x at x at at - x at- x ψ ξ dξ 2 2a
x at x at 2 2
于是在特征线,得表达式
ux, t 0 x ux, t x o x at 0 x at 0
椭圆型方程的初值稳定性
讨论阿达玛 (Hadamard) 问题
其次证明满足微分方程 由
u xx shntsinnx utt shntsinnx
证得 u xx utt 0 因此函数满足初值条件和椭圆方程。

数理方程第3讲

数理方程第3讲

(3 .1 0 )
6
由(3.8)与(3.10)解出f1(x),f2(x)得
f1 ( x ) f2 ( x) 1 2 1 2
(x) (x)
2a
1
1
x 0
( ) d ( ) d
C 2 C 2
2a
x 0
把这里确定出来的f1(x)与f2(x)代回到(3.6)中, 即得方程(3.1)在条件(3.7)下的解为
依赖区间
O
xat
xat
x
10
对初始轴t=0上的一个区间[x1,x2], 过x1点作斜 率为1/a的直线x=x1+at, 过x2点作斜率为1/a的 直线x=x2at, 它们和区间[x1,x2]一起构成一个 三角形区域, 解在其中的数值完全由[x1,x2]上 的初始条件决定, 称为[x1,x2]的决定区域.
2

1 u
2
当u不依赖于q,时, 这个方程可简化为
1 2 u 1 u r 2 2 2 r r r a t
2
a
2
t
2
25
或 但
r
u
2
r
2
2
2 2
u r u r
2

r u
2
a
2 2
t
2
2
.

u r
2
( ru ) r
2 2 2 2u u u 2 u , 2 a 2 2 2 t y z x x , y , z , t 0 . (3 .2 2 ) (3 .2 3) u |t 0 0 ( x , y , z ), u x, y, z . 1 ( x , y , z ), (3 .2 4 ) t t0

第三章 行波法

第三章 行波法

第三章 行波法§3.1 达朗贝尔法(行波法)考虑无界弦的自由振动问题,有定解问题如下:⎪⎪⎪⎩⎪⎪⎪⎨⎧==∂∂=∂∂)()0,()()0,(22222x x u x x u x u a t u tψϕ ∞+<∞-+∞<<∞->+∞<<∞-x x t x 0, 对于上面的标准形方程,它有两族特征曲线1c at x =+,2c at x =-作变换at x +=ξ,at x -=η由上面的方程变为:02=∂∂∂ηξu 求上面偏微分方程的解先对η积分一次得)(1ξηf u =∂∂ 再对ξ积分一次得:⎰+=+=)()()()(2ηξηξξG F f d f u其中G F ,是具有任意连续可微函数,将原自变量代回得原方程的通解为)()(),(at x G at x F t x u -++=下面通过初始条件确定上面的任意函数G F ,∵ )(0x u t ϕ==,)(0x u t t ψ==∴ )()()(x x G x F ϕ=+ (1))()()(//x x aG x aF ψ=- (2)对(2)从0x 到x 积分得:⎰-+=-x x x G x F d ax G x F 0)()()(1)()(00ααψ (3)(1)+(3)得)]()([21)(21)(21)(000x G x F d a x x F x x -++=⎰ααψϕ ⎰---=x x x G x F d a x x G 0)]()([21)(21)(21)(00ααψϕ ∴ ⎰+-+++-=at x atx d a at x at x t x u ααψϕϕ)(21)]()([21),( 该公式叫达朗贝尔公式例:确定初值问题:⎪⎩⎪⎨⎧==>∞+<∞∂∂=∂∂-122222)0,( cos )0,(0 e x u x x u ,t x -x u a t u t 解:略。

达朗贝尔方程的物理定义:先讨论0)(=x ψ (即振动只有初始位移))]()([21),(at x at x t x u ++-=ϕϕ 先看)(at x -ϕ项:当0=t 时若观察者位于c x =处,此时 )()(c at x ϕϕ=-在x 轴上,若观察者以速度a 沿轴正方向运动,则在t 时刻观察者位于at c x +=处,此时:)()()(c at at c at x ϕϕϕ=-+=-由于t 是任意的,这说明观察者在运动过程中随时可以看到相同的波形,可见,波形和观察者一样,以速度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

第三章 行波法-1

第三章 行波法-1
lim u ( r , t ) = u ( M , t ) = u ( x, y, z, t )
r →0
1 u (r , t ) = 4πr 2
∫∫ u(ξ ,η, ζ , t )dS
S rM
根据 u 的连续性, 可知
这个平均值在 M ( x,y,z ) 固定后, 仅与 r 和 t 有关.
可以证明,作为 r, t 的函数 u
个函数可以由初始条件来确定. 这就是三维波动方程 的关于原点为球对称的解. 整理得
2

1 (ru )rr u tt = a r
(ru )tt
= a (ru )rr
2
2.一般情形 考虑 u在以r为半径的球面S rM 上的平均值
其中
ξ = x + r sin θ cos ϕ η = y + r sin θ sin ϕ ζ = z + r cos θ
ξ = 3x − y η = x + y
∂ 2u ∂ ∂u ∂u ∂ξ ∂ ∂u ∂u ∂η = (− + ) + (− + ) 2 ∂y ∂ξ ∂ξ ∂η ∂y ∂η ∂ξ ∂η ∂y
∂ 2u ∂ 2u ∂ 2u = −2 + 2 ∂ξ ∂ξ∂η ∂η 2
代入方程化简得:
∂ 2u =0 ∂ξ∂η
ξ = x + y − cos x η = −x + y − cos x
∂ 2u =0 ∂ξ∂η
则原方程可以变为
于是,方程的通解为
u(x, y) = f1 (x + y − cosx) + f 2 (−x + y − cosx)
其中 f 1
f ,2
是任意的二次连续可微函数.

行波法与积分变换法-3-0

行波法与积分变换法-3-0

(一)达朗贝尔公式(一维波动方程的解) 达朗贝尔公式(一维波动方程的解) 但事情往往并不是绝对的, 但事情往往并不是绝对的,在少数情况下不仅可以求出偏微分方程的 通解(指包含有任意函数的解),而且可以由通解求出特解。 通解 指包含有任意函数的解),而且可以由通解求出特解。 指包含有任意函数的解),而且可以由通解求出特解 本节我们就一维波动方程,来建立它的通解公式, 本节我们就一维波动方程,来建立它的通解公式,然后由它得到初值 问题解得表达式。 问题解得表达式。
下面, 条件: 下面,我们将利用初始 条件:
( 3.7 )
u( x ,0) = ϕ ( x ) , ut ( x ,0) = ψ ( x )
来确定( 从而得到它的解。 来确定(3.6)式中的任意函数 f 1 、f 2 , 从而得到它的解。
由 u( x , t )
t =0
= ϕ ( x ) ,得
f1 ( x) + f2 ( x) = ϕ ( x)
方程
2 ∂ 2u 2 ∂ u =a 2 ∂t ∂ x2
,在条件 u( x ,0) = ϕ
和 ut ( x ,0) = ψ
下的解
u( x , t ) = [ϕ ( x + at ) + ϕ ( x − at )] +
1 2
1 2a

x + at
x − at
ψ (ξ )dξ
( 3.11)
为什么这里的积分限会是如此? 为什么这里的积分限会是如此?
然后,利用初始条件,确定通解中的任意常数, 然后,利用初始条件,确定通解中的任意常数,
从而得到特解。 从而得到特解。
对于偏微分方程, 一般说来是不行的, 对于偏微分方程,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呢 ?一般说来是不行的, 原因之一:在偏微分方程中,相对而言较难定义通解的概念。 原因之一:在偏微分方程中,相对而言较难定义通解的概念。 原因之二:即使对某些方程能够定义并求出通解, 原因之二:即使对某些方程能够定义并求出通解,但此通解中包含有任意 函数,要由定解条件确定出这些任意函数, 函数,要由定解条件确定出这些任意函数,往往会遇到很大的 困难。 困难。

课件_行波法

课件_行波法

8. 利用行波法来讨论一端固定的半无界弦的自由振动问题 延拓法
2 2u u 2 0 (t 0,0 x ), 2 a 2 x t u ( x) (0 x ) t 0 : u ( x), t x 0 : u 0
由前文中推导可见,自由振动情况下的波动方程的解可以表示 为形如F(x-at)和G(x+at)的两个函数的和。由此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 波动传播的性质。
u( x, t ) F ( x at) G( x at)
~ F ( x) u
x0
at
~ F ( x at) u
O
x0 at
x0
6. 特征线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在 (x,t) 平面上斜率为±1/a 的 直线x=x0-at和x=x0+at对波动方程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它们 称为波动方程的特征线。我们看到,扰动实际上沿特征线传 播。扰动以有限速率传播,是弦振动方程的一个重要特点。 行波法又叫特征线法
7. 相关概念
1 1 x at u ( x, t ) ( x at ) ( x at ) ( )d x at 2 2a
u y 0 x 2 , u x 1 cos y
2
1 2 x h( x) p(0) cos y y h(1) p( y ) 6 2

1 h(1) p(0)
1 2 x cos y y h( x) p(0) h(1) p( y ) 6 1 2 2 h( x) p ( y ) x cos y y 1 6 1 3 2 1 2 2 u ( x, y ) x y x cos y y 1 6 6

行波法-1

行波法-1
1 1 x + at u ( x, t ) = ⎡ ϕ ( x + at ) + ϕ ( x − at ) ⎤ + ψ (ξ ) dξ ⎣ ⎦ ∫ 2 2a x − at (11)
1 1 x + at u ( x, t ) = ⎡ ϕ ( x + at ) + ϕ ( x − at ) ⎤ + ψ (ξ ) dξ ⎣ ⎦ ∫ 2 2a x − at (11)
2 ∂ 2u 2 ∂ u = a 2 ∂t ∂x 2
(1)
∂ 2u ∂ 2u ∂ 2u ∂ 2u = 2 +2 + 2 2 ∂x ∂ξ ∂ξ∂η ∂η
(3)
2 2 2 ⎡ ∂ 2u ∂ u ∂ u ∂ u⎤ 2 = a ⎢ 2 −2 + 2⎥ 2 ∂t ∂ξ∂η ∂η ⎦ ⎣ ∂ξ
(4)
• 将(3)及(4)代入(1)得 2 ∂ u (ξ ,η ) =0 ∂ξ∂η
3. 行波法
分离变量法 • 求解有限域内定解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 行波法
• 一种只能用于求解无界域内波动方程定解问 题的方法,即求解波动方程柯西问题的方法
3.1一维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公式
常微分方程的知识
⎧ 例如: ⎪ y '' ( t ) = 0 ⎪ ⎨ y (0) = 0 ⎪ 1 ⎪ y '(0) = 3 ⎩
u2 = f 2 ( x − at ) u2 = f 2 ( x ) u2 = f 2 ( x − a )
t=0
t=1
u2 = f 2 ( x − a / 2 )
u2 = f 2 ( x − 2a )
t=1/2
t=2
达朗贝尔公式的物理意义

第3章行波天线

第3章行波天线

缺点: (1)结构庞大,场地大。适用于大型固 定电台作远距离通信用。 (2)副瓣多,副瓣电平较高。 (3)由于终端有负载电阻吸收能量,故 天线效率为50-80%左右。
4.其它形式的菱形天线
d

接终端负载
双菱天线
主菱形 回授菱形
终端吸收铁线 回授线 回授线长度调节器
回授式菱形天线
3.1.3 行波V形天线
1.菱形天线的构成
l 2φ h
接 特 性 阻抗
接馈线
λ ⎞ ⎛ θm1 = cos ⎜1 − ⎟ ⎝ 2L ⎠
−1
1 2θ0 4 3 θm1 2
负 载
菱形天线的辐射
I1dL1

θ
dEθ1 dEθ2
I4=-I1
长轴辐射场的相位差决定于三个因素: 1.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相位差π; 2.极化方向相反(电场方向相反) 产生的相位差π ; 3.路程差为0
馈 线 Rl V形斜天线
Rl
电台
Rl
倒V形天线(又称为Λ天线)
3.1.4 低架行波天线
工作方向 l
终端电阻
电台
架设方便、隐蔽
E⊥ dI dx l dε2 “2” dε1 dx “1” xcosϕ ϕ x x=0 E11 x
E11
E⊥
ϕ=0o x
低架行波天线接收过程
o φ=90
o φ=90 o φ=0 180o
H= l
λ
4 sin Δ 0 1 2 (1 − sin φ 0 cos Δ 0 )
0
λ
=
φ 0 = 90 − Δ 0
菱形天线的优点: (1)菱形天线可以在2:1或3:1频率范围内使用, 频带宽。 (2)结构简单,架设经济,维护方便。 (3)方向性较强,适合于短波远距离定点通信。 (4)天线上驻波成分很小,因此不会发生电压 或电流过大的问题,可应用于较大的功率。

第9章 行波法

第9章 行波法

第九章 行波法§34行波法行波法只适用于波动方程,它本身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

§34.1达朗伯公式.行波讨论一线密度为ρ,张力为T 的无限长均匀轻弦,并设初始位移为()x ϕ,初始速度为()x ψ,则定解问题为()()2000tt xx t tt u a u ux u x x ϕψ==⎧-=⎪⎨==-∞<<∞⎪⎩由22121122a a a a -=知该微分方程为双曲型,由特征方程: 211122220dy dy a a a dx dx ⎛⎫⎛⎫-+= ⎪ ⎪⎝⎭⎝⎭ 得2210dt a dx ⎛⎫-+= ⎪⎝⎭ 即22dx a dt ⎛⎫= ⎪⎝⎭,则特征线为1x at c -=和2x at c += 作变换,x at x at ςη=-=+, 于是有0u ςη= 即()()12u f f ςη=+,其中1f 和2f 为任意函数,代入原自变函数形式为()()()12,u x t f x at f x at =++-。

讨论:1、函数叠加;2、函数传播;3、对于有限区间,两独立函数乘积由初始条件有:()()()()()()()()()()()012121210201xx f x f x x af x af x x f x f x d f x f x a ϕψψςς⎧+=⎪⎨''-=⇒-=+-⎪⎩⎰ ()()()()()()()()()()001102021020111222111222x x x x f x x d f x f x a f x x d f x f x a ϕψςςϕψςς⎧=++-⎡⎤⎣⎦⎪⎪⎨⎪=---⎡⎤⎣⎦⎪⎩⎰⎰ 则()()()()11,22x atx at u x t x at x at d aϕϕψςς+-=++-+⎡⎤⎣⎦⎰物理意义:对于无限长弦的自由振动,任意扰动是以行波的形式向两方传播出去,波速为a 。

讨论: ①()()()00,0x x u x t ϕψ==⇒=②()()()()()()()()1,021,2t u x x x x t u x t x at x at ϕϕψϕϕ==+=>=++-⎡⎤⎣⎦③01212(,0)0(,)(,0)0(,)x x x x x x x x ϕψψ=⎧⎪∈⎧⎨=⎨⎪∉⎩⎩11012210211(,)()()22()()011()()()221()2x at x atx u x t d d a a x at x at x x x d x x x x x a a x x x x aψξξψξξψξξψψ+--∞-∞-∞=-≡Φ+-Φ-⎧⎪≤⎪⎪Φ==-≤≤⎨⎪⎪-≤⎪⎩⎰⎰⎰P172-174§34.2 端点的反射研究半无限长弦的自由振动,其定解问题为:①()()220000000ttxx t t t x T u a u a x u x u x x u ρϕψ===⎧-==<<∞⎪⎪⎪==≤<∞⎨⎪=⎪⎪⎩由边界条件00x u==知,若其将半无限长弦看做无限长弦的0x ≥部分,则(),u x t 应为奇函数,相应的()x ϕ和()x ψ也应作奇拓展。

第三章 行波法

第三章 行波法

,那么在 之间呢?我们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当 时, ,取极限就是把不等的部分补上了。不过,要严格证 明这个问题, 需要用到 函数, , 它相当于(3.1.14)的极限形式。 直接的推导见[23]p206-210,那里也称之为冲量法。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另一推导见[24] P58-60,[1]p54-57
在唯一解 证明 注意到 Dalembert 公式知道 Cauchy 问题(3.1.13)的解。 初始条件:显然 是
1. 一维波动方程的 Cauchy 问题
1.1 一维齐次波动方程的 Cauchy 问题
1.1.1 DAlembert 公式 考察齐次弦振动方程的 Cauchy 问题 (3.1.1) 为求此问题的解,注意到弦振动方程有两簇特征线 为新的坐标轴,则可将弦振动方程化为第一标准型,为此引进坐标变换 由链式法则可将(3.1.1)的泛定方程化为 (3.1.3) 两边对 积分再对 积分得 (3.1.4) 代回到原变量 可得原方程的一般解 (3.1.5) 其中 与 是两个任意连续可微函数。 为了求 Cauchy 问题(3.1.1)的解,还须适当地选取 使得初始条件成立,但我们实际 做的却是用初值去定出这两个任意可微函数。将初值代入通解(3.1.5)得 (3.1.6) (3.1.7) 对(3.1.7)积分得 ,若以特征线 (3.1.2)
,则
必是半无界问题(3.2.3)的解。
我们将
表为更明确的形式。
(3.2.5) 这样我们求得了半无界问题(3.2.3)的形式解。为了保证形式解(3.2.5)的确是问题(3.2.3) 的解,还须对右端函数加上一定的条件,例如,我们可以证明: 定理 3.5 如果 , 且适 合如下的相容性条件, ,则半无界问题(3.2.3)的解 ,该解由公式(3.2.5)表出且在有限时间内按最大模一致稳定。 证明 我们只证相容性条件,其余留着习题。 注意到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 。而 。由 的 ,由 所以 。/// 2.2 再看 的情形 ,则原问题(3.2.1)化为在 ,从而 ,从而 得

数学物理方法3-3行波法

数学物理方法3-3行波法

第三章
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
第三节 行波法
§3.3.2
一般二阶线性方程的分类
2u 2u 2u u u A 2 2B C 2 D E Fu 0 x xy y x y
两个自变量的二阶线性方程的一般形式:
特征方程 A(dy ) 2 2 Bdxdy C (dx) 2 0
第三章
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
第三节 行波法
§3.3
行波法
§3.3.1 达朗贝尔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3.3.2 §3.3.3 一般二阶线性方程的分类 半无界区域上的问题
第三章
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
第三节 行波法
§3.3.1 达朗贝尔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行波法
1 基本思想: 先求出偏微分方程的通解,然后用定解条件确定 特解。这一思想与常微分方程的解法是一样的。 2 关键步骤: 通过变量变换,将波动方程化为便于积分的齐 次二阶偏微分方程。 3 适用范围: 无界区域上的波动方程等…

0
引理 3.3.3
对定理 3.3.1 中的问题, 当函数 f ( x, t ) 是关于 x 的
奇 (偶, 周期) 函数, 则该问题的解 u2 ( x, t ) 也是关于 x 的奇 (偶, 周期)函数。
第三章
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
第三节 行波法
2 2 2 x , t1 0 t 2 a x 2 , t1 t 1 令: ( x, 0) 0, ( x, 0) f ( x, ), x t1 1 x at1 1 x a (t ) ( x, t1 ) f ( , )d f ( , )d x at x a t ( ) 1 2a 2a

第3章 行波天线2011

第3章  行波天线2011
极化如图所示。 极化如图所示。
∴ψ p = π
λ ∴ψ = ψ i + ψ r + ψ p = −kl + kl cos arccos1 − + π 2l 2πl λ λ = -kl + kl 1 - + π = − +π = 0 λ 2l 2l
2l
上式适用于l/λ很大时的最大辐射角的计算。 上式适用于 很大时的最大辐射角的计算。 很大时的最大辐射角的计算
第3章 行波天线
行波天线的输入阻抗近似为一纯电阻, 行波天线的输入阻抗近似为一纯电阻,可以利用坡印廷矢 量在远区封闭球面上的积分求出辐射电阻,如图 所示, 量在远区封闭球面上的积分求出辐射电阻,如图3―1―3所示, 所示 与驻波天线的辐射阻抗图1―4―5对比,可以看出,行波单导线 对比,可以看出, 与驻波天线的辐射阻抗图 对比 的阻抗具有宽频带特性。 的阻抗具有宽频带特性。 行波单导线的方向系数可以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行波单导线的方向系数可以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第3章 行波天线
l
2φ0
H
接接接 电阻
接同同
图 3―1―4
第3章 行波天线
由于菱形天线两线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 由于菱形天线两线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 , 故菱形 线上各点的特性阻抗不等, 从锐角端的600~ 700 变 线上各点的特性阻抗不等 , 从锐角端的 ~ 化到钝角处的1000 。 各点特性阻抗的不均匀性引起 化到钝角处的 天线上局部的反射,从而破坏行波状态。 天线上局部的反射 , 从而破坏行波状态 。 为了使特性 阻抗变化较小,菱形的各边通常用2~ 根导线并在钝 阻抗变化较小 , 菱形的各边通常用 ~ 3根导线并在钝 角处分开一定距离,使天线导线的等效直径增加, 角处分开一定距离 , 使天线导线的等效直径增加 , 以 减小天线各对应线段的特性阻抗的变化。菱形天线的 减小天线各对应线段的特性阻抗的变化。 最大辐射方向位于通过两锐角顶点的垂直平面内, 最大辐射方向位于通过两锐角顶点的垂直平面内 , 指 向终端负载方向,具有单向辐射特性。 向终端负载方向,具有单向辐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x, t ) f ( ) f 2 ( ) f1 ( x a t ) f 2 ( x a t )
首先,考虑
u2 ( x, t ) f 2 ( x at)
,这样的函数是代表一个沿
u2
x 方向传播的行波。
为了说明这一点,不妨考虑一个特例。
当t 0时, u2 f 2 ( x )
齐次波动方程,反映介质一经扰动后,在其所在的区域内不再受到外力的 作用,如果问题的区域是整个空间,由初始扰动所引起的振动,就会一往 无前地传播出去,形成“行(进)波”,简称为“行波”。 有鉴于此,对于无界区域(无界域)的齐次波动方程,可以采用:
先定义并求出通解
然后确定任意常数并找 到特解
第三章 行波法与积分变换法
对于偏微分方程,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呢 ?一般说来是不行的。
原因之一:在偏微分方程中,相对而言,较难定义通解的概念。 原因之二:即使对某些方程能够定义并求出通解,但此通解中包含有任意
函数,要由定解条件确定出这些任意函数,往往会遇到很大的
困难。
但是,事情往往都不是绝对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一种情况例外:
x C 1 1 f ( x ) ( x ) ( ) d 2 2 a 0 1 2 f ( x ) 1 ( x ) 1 x ( )d C 2 2 2 a 0 2
这样,我们不仅有了通解
u( x, t ) f1 ( ) f 2 ( ) f1 ( x at) f 2 ( x at)
在第二章中,我们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分离变量法。它是求解有限域内
定解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只要求解的区域很规则(其边界在某种坐标系 中的,能用若干个只含有一个变量的方程表示),对三种典型的方程——
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拉普拉斯方程(空间静电场分布、静磁场分
布、稳定温度场分布)均可运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另外两个求解定解问题的方法: 行波法: ——只能用于求解无界域内 波动方程的定解问题。
推导
利用复合函数微分法则得
u u u u u 1 1 x x x u u
2u x 2
2 2u 2 u a ( 3.1) t2 x 2
x at x at
由此可见,初位移、初 速率对状态的影响。
为什么这里的积分限会是如此?
且看演绎!
u t 0 ( x ) u t t 0 ( x )
u( x, t ) f1 ( x at) f 2 ( x at)
f1 ( x ) f 2 ( x ) ( x ) a f 1 ' ( x ) a f 2 ' ( x ) ( x )
(3.8 )与(3.10 )联立,解得
x C 1 1 f ( x ) ( x ) ( ) d 2 2 a 0 1 2 f ( x ) 1 ( x ) 1 x ( )d C 2 2 2 a 0 2
u( x, t ) f1 ( x at) f 2 ( x at)
t 0
( x) ,得
( x ) ,得
f1 ( x ) f 2 ( x ) ( x )
a f1 ( x ) a f 2 ( x ) ( x )
(3.8)
( 3.9)
t 0
在(3.9 )式两端,对 x 积分一次,得
f1 ( x ) f 2 ( x ) 1 ( )d C a ( 3.10)
积分变换法:
——不受方程类型的限制,主 要用于无界域,但对有界域也
能应用。
(一)达朗贝尔公式(一维波动方程的解)
但事情往往并不是绝对的,在少数情况下不仅可以求出偏微分方程的
通解(指包含有任意函数的解),而且可以由通解求出特解。 本节我们就一维波动方程,首先建立它的通解公式,然后由它得到初值 问题解得表达式。
u2 ( x, t ) f 2 ( x a t )
1 a 当t 时, u2 f 2 ( x ) 2 2

a 2
0
3a 2
x
u2
的图形,以速度 a ,向 x
轴的正方向移动。
当t 1时, u2 f 2 ( x a )
0
xa 2
u2
所以,它表示一个以 以速度 a ,向 x 正方向传
( 3 .7 )
把这里已经确定了的 f1 ( x ) 和 f 2 ( x )
x C 1 1 f ( x ) ( x ) ( ) d 2 2 a 0 1 2 f ( x ) 1 ( x ) 1 x ( )d C 2 2 2 a 0 2
则得到通解
u( x , t ) f ( )d f 2 ( )
f1 ( ) f 2 ( )
( 3 .6 )
则得到通解
u( x , t ) f ( )d f 2 ( )
f1 ( ) f 2 ( )
x at ,带回原来的变量 x , t , 就得出 利用变换式 x at
(3.2)式就被写成了
u
所作代换
2u 0 或 0
(3.5)
,改写成
x a( ) , t
1 x ( ) 2 1 t ( ) 2a
即就是原来所作的代换
x at x at
数学物理方法
第三章
行波(Travling Wave)法 与 积分变换(Integral Transform)法
行波法的基本思路: 是通过自变量的变换,将方程转化为可以
先求通解,再求特解。
适用范围:
无界域齐次波动方程
——“一语道破!”
引子 — —
我们知道,要求一个常微分方程的特解,惯用的方法是: 先求出它的通解,
而且,还有了满足定解条件的特解
u( x, t ) [ ( x at) ( x at)]
1 2
1 2a

x at
x at
( )d
请务必注意积分限的对应关系!
右上角第二式对x 积分一次,得 f1 ( x ) f 2 ( x )
1 a

x
0
( )d C
(3.1)
推导
上式可以分解为
( a )( a )u 0 t x t x ( 3.2 )
作代换
x a( ) , t
,因为这样一来,
t x a t x t x
t x Leabharlann ( a ) t x t x
2u 2u 2u 2u 2 a 2 2 2 t 2
( 3.3 )、( 3.4 )代入( 3.1 )式,得到

( 3 .4 )
u
2u 0 或 0
(3.5)
方法之二:
2 2u 2 u a 0 t2 x 2
代回到( 3.7)式中去,即得到
2 2u 2 u 方程 a ,在条件 u( x,0) 2 2 t x
和 ut ( x,0)
1 2a
下的解
( 3.11)
u( x, t ) [ ( x at) ( x at)]
1 2

x at
x at
( )d
演绎
无限长细弦自由振动的 达朗贝尔(DAlembert)公式:
u( x, t ) [ ( x a t ) ( x a t )]
1 2
1 2a

x at
x at
( )d
(二)达朗贝尔公式(一维波动方程的解)的物理意义分析: 由于达朗贝尔公式是由通解公式得到的,因此让我们由此开始。
u
2u 0 或 0
(3.5)
2 2u u 2 a ( 3.1) 2 2 t x
这样的方程,较之( 3.1 ),要简单得多 ; 且可以通过积分直接求 解。
方程 ( 3.5 ) 可以写成
u ( )0
u u 上式对 求积分,因 与 无关,取 f ( ),再对 求积分,
§3.1 一维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公式 弦振动方程的初值问题——无界弦的自由振动
ut ( x,0) ( x )
物理背景:
2 2u 2 u a 2 t x2 u( x,0) ( x )
, x , t 0
柯西问题
“无限长”细弦的自由横振动; “无限长”杆的自由纵振动; 或电阻、电导都为零的“无限长”传输线上的电流、电压的变化。。 这种方程的通解很容易求出,而且根据定解条件挑选特解也比较容易。
( 3 .6 )
u ( x, t ) f1 ( ) f 2 ( ) f1 ( x at) f 2 ( x at)
( 3 .7 )
其中 f1 与 f 2 都是任意连续两次可微 函数。上式就是泛定方 程
ut t a 2uxx 0
的通解。
(3.1)
结论:无界弦自由振动 方程的通解,可以表示 为形如 f1 ( x at ) 与 f 2 ( x at ) 的两个函数之和。
播的行波,称为右行波 。
当t 2时, u2 f 2 ( x 2a )
同样道理,
0
a
x
3a
u1 ( x, t ) f1 ( x at) 相应表示一个以速度为a,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行波,
称为左行波。达朗贝尔公式表明,弦上的任意扰动,总是以行波的形式,同时分别向两个方向 传播出去,其传播速度正好是弦振动方程中的常数 a 。基于上述原因,本节所用的方法,便称 其为行波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