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一·新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建立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对内节制资本和对外统制贸易”的基本政策。首先,摧毁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及其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控制。其次,没收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官僚资本,并逐步对私营进出口商进行社会主的改造。再则,人民政府按照“对内的节制资本和对外的统制贸易”的方针,在国家统制的基础上,对私营进出口商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1949年10月,中央政府即设立了中央贸易部,内设国外贸易司,1952年9月又专设了对外贸易部。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制定了有关的具体规定和实施办法,把全国的对外贸易置于国家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之下。
二·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1·国民经济恢复和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0年~1957年)
20世纪50年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本着“积极协作、平等互利、实事求是”的方针,积极开展对苏联、东欧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不断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对医治我国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贸易和使用苏联政府贷款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成套设备和技术,建设了一批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等骨干企业,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1951年为52.9%,1952年至50年代末,都在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0%
我国同时还逐步发展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祖国内地同港澳地区的贸易和努力开拓对西方国家的民间及政府贸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从1956年起,扭转了几十年的入超局面。195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03亿美元,比1950年的11.35亿美元增长了1.73倍,平均每年递增15.4%。其中恢复时期每年递增30.8%,“一五”计划时期年递增9.8%。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由1950年的0.91%上升到1957年的1.85%。
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年~1965年)
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中国的对外贸易也经历了一些反复和波折,呈现出一种马鞍型的发展历程。
1959年在1958年“大进大出”的基础上,又力争高速度。1958年进出口总额为38.71亿美元,比1957年的31.03亿美元增长了24.8%;1959年进出口总额为43.81亿美元,比1958年增长了13.2%,比1957年增长了41.2%。
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我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急剧下降,导致
加快赋予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科研院所和私营企业等外贸经营权,加快了外贸自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备案制过渡的步伐。
。
2001年加入WTO更是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贸易伙伴达到了两百多个,双边贸易进一步加强。
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6.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5年又上升到第3位。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的份额由1978年的0.75%提高到2005年的7.3%。
总的来说,我国的对外开放历程经历了从体制不完善到逐步完善,贸易伙伴不断增长的过程。
四·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十五”期间我国出口年均增长24%,进口年均增长23.7%,进口增量分别占世界进出口增量的12.6%和15.5%。2005年外贸依存度达67%。
2·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效益。
3·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989年至2001年,中央用于出口退税的资金累计6383亿元,同期征收的进出口税累计11621亿元,两者相抵后,进出口环节为国家直接增加税收达5238亿元。
4·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同时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加劳动就业的机会。
参考资料:<<中国对外贸易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