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学理论

合集下载

幼儿游戏活动心理

幼儿游戏活动心理

幼儿游戏活动心理提起游戏,人们总是自然地联想起自己的娱乐活动,把游戏与生产、劳动、学习相区别。

但是,婴幼儿生活中的游戏并非如此简单。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

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

(一)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来看,可将幼儿游戏的发展分成个阶段,即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1.独自游戏独自游戏是指幼儿只单独地玩,学步期或其前后的婴幼儿通常这种方式进行游戏。

这阶段的婴幼儿以自我为心,不大察觉其他人的存在,即使有其他幼儿在附近,他们也都是独自地玩着自己的玩具,不理会他人在玩什么。

2.平行游戏平行漩戏是指幼儿看似在一块儿玩,但仍是单独做游戏,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彼此没有交流(包括口头语言的沟通和身体语言的交流)。

他们会察觉到其他幼儿的存在,偶尔会望一下别的幼儿,但接着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游戏中。

这种游戏在2~3岁时常见,是孩子们初步学习社交的机会。

3.联合游戏联合游戏是指幼儿和同伴一起玩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是没有分工,也没有围绕具体目标的共同活动,各人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游戏。

这种游戏多见于3~4岁。

(二)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可将幼儿游戏分为四种1.练习性游戏这种游戏又称为功能游戏、感觉运动游戏,开始于出生后的4~6月,是延续至婴儿、托儿期的最初的游戏形式。

练习性游戏是指孩子为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其动力来源于孩子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其形式以抓、摸、拿等动作为主,对孩子来说这是感知动作的训练。

如孩子反复地摇着哗啷棒,在屋子里来回地跑,将玩具汽车在地上反复地滚动以及随意地将胶泥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等等。

研究指出,练习性游戏在1~2.5岁时最为典型,约占其自由活动一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练习性游戏出现的频率随之降低,至6、7岁时只占全部游戏的六分之一左右。

第一节 儿童游戏心理概述

第一节 儿童游戏心理概述

第一节儿童游戏心理概述人们很容易发现,游戏是哺乳动物的普遍存在的行为。

而人类儿童的游戏除了生物学意义外,更有丰富的人类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社会学的意义。

因此,儿童游戏受到众多学科的关注。

在心理学领域里,可以说,有多少学派就有多少游戏理论。

一、儿童游戏心理的含义尽管有关游戏的论述很多,但是,由于对游戏本质特征的理解上存在明显分歧,仍然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在我国学术界,游戏通常是指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也有学者认为,本质上,游戏是儿童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

心理学家侧重研究儿童游戏心理过程,倾向用心理学概念描述游戏特征。

诺伊曼(Neumann,1971)首次把不同的游戏现象的描述规则化为心理学概念,把游戏描述为具有各种方式和各种行为的过程。

游戏方式包括感觉运动、表达感情、口头和认知的方式;游戏运动包括探索、重复、复制和变换。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游戏是多种心理成分参与并且以某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复合性心理活动。

信息栏 4-4 两种主要游戏本质观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西方早期游戏理论主要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从本能论理解游戏的本质。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W.A.Froebel)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认为游戏的动力源于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并从中获得满足。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则从复演论的观点出发,将游戏视为种族进化过程在个体发展历程中的延续与再现。

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从社会文化历史观理解游戏的本质。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在真实的实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生活现象,在这种活动中儿童凭借语言,以角色为中介,了解、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

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

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在中国,儿童游戏一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交能力培养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

儿童游戏是儿童自发的、无目的的、愉悦的行为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游戏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

首先,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他们的感知、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能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

其次,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能够表达他们的愉悦、愤怒、焦虑等情绪,通过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他们能够学会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与其他儿童进行合作、竞争和冲突解决,他们能够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儿童还能够通过游戏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身份和责任,从而理解社会的规则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儿童游戏,儿童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游戏的发展和推广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研究领域。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促进中国儿童游戏的发展,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发展心理学之游戏的理论

发展心理学之游戏的理论

精品源自高考试题长期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在研究幼儿的游戏。

由于他们研究的角度和对象不同,因此,对游戏的本质作了种种不同的解释。

又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心理学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学派的游戏理论。

学习和了解有关游戏理论将会帮助我们提高对幼儿游戏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游戏实践。

一、传统游戏理论(一)剩余精力理论剩余精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诗人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

他们认为,游戏是人的机体内部的剩余的力量产生的。

他们认为:“高级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耗的精力之外,他们还有剩余的精力,这种剩余的精力就要找出路消耗、发散出来,否则就会像不透气的蒸汽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形式——游戏以获得快乐,所以就产生了游戏。

”席勒认为,幼儿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只有游戏,游戏是剩余精力无目的的支出。

斯宾塞提出,生物都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幼儿在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就产生游戏。

(二)松弛理论德国的拉察鲁斯及裴茄克认为,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在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游戏产生于人们的劳动,游戏可以减轻人们劳动和学习上的疲劳。

幼儿在紧张的学习后,为娱乐而游戏。

(三)生活预备理论(本能练习论)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卡尔·格罗斯认为,在幼儿时代就要游戏,而游戏是未来生活中最好的预备。

游戏是人和生物都有的天赋本能活动,是生物不变的本性。

他认为,每个动物都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都要有一个锻炼自己生存竞争的能力,游戏是准备生存,练习本能最好的形式。

他认为小狗咬着玩是为了练习猎捕的能力,小猫玩球是为了练习捕鼠,而女孩玩娃娃是为了将来做母亲和妻子。

游戏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四)复演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认为,游戏是复演祖先的生活史,是遗传活动的表演,游戏是重复祖先的进化过程。

如孩子玩打猎游戏,就是重复原始人的生活,捉迷藏的游戏就是反映当时原始人躲藏野兽保护自己,幼儿喜欢爬树,就是重复人猿的乐趣,幼儿喜欢玩水,就是重复祖先在水中寻找食物。

弗洛伊德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很多有关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理论。

其中,他的游戏理论是他对人类心理发展的一种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游戏可以揭示他们潜意识的冲突和欲望,进而推测出儿童的个性发展轨迹。

弗洛伊德将游戏分为两类:符号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符号性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欲望和冲突。

这些游戏往往涉及到性别、家庭关系和权力等问题。

例如,儿童可能会扮演父母的角色来了解家庭成员的权力关系。

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渐渐理解社会规则和自己的身份。

而规则性游戏则是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探索并解决潜意识中的矛盾和欲望。

儿童通过这类游戏来调整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这些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社交技巧和自制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自我认同。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儿童解决内心冲突和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

他还提出了“童年场景”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认为儿童在玩游戏时会回溯到以前的冲突经历,并试图通过游戏来解决这些冲突。

因此,通过观察和分析儿童的游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发展。

然而,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也受到了批评。

一些人认为,这种游戏理论基于纯粹的潜意识分析,可能过于简化了儿童的游戏行为和心理过程。

此外,弗洛伊德的理论侧重于性欲和家庭结构,可能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总的来说,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

通过观察和分析儿童的游戏,我们可以推测出他们内心的冲突和欲望,并了解他们个性的发展轨迹。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游戏行为是多元化和复杂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潜意识的分析。

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尽管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但它仍然对我们理解儿童的心智发展和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儿童解决内心冲突和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

他提出的游戏分类和童年场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和分析儿童游戏的框架,通过观察和分析儿童的游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发展轨迹。

儿童游戏与心理学

儿童游戏与心理学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儿童都喜爱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游戏的实质是什么?儿童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有何作用?游戏的种类有哪些?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大量的研究。

一、游戏的理论(一)早起的游戏理论19世纪和20世纪初较有影响的游戏理论主要有一下集中。

霍尔德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

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为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拉扎鲁斯-帕特瑞克的娱乐放松说,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引起游戏的三种欲望是: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与环境一致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

游戏的特点与童年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幼稚性相近。

由于有童年,才会有游戏。

(二)当代的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游戏使儿童能逃脱显示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里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

埃里克森则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神经创伤。

这一理论已被应用于投射技术和心理治疗。

2.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

他还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

第一节 儿童游戏心理概述

第一节 儿童游戏心理概述

第一节儿童游戏心理概述人们很容易发现,游戏是哺乳动物的普遍存在的行为。

而人类儿童的游戏除了生物学意义外,更有丰富的人类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社会学的意义。

因此,儿童游戏受到众多学科的关注。

在心理学领域里,可以说,有多少学派就有多少游戏理论。

一、儿童游戏心理的含义尽管有关游戏的论述很多,但是,由于对游戏本质特征的理解上存在明显分歧,仍然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在我国学术界,游戏通常是指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也有学者认为,本质上,游戏是儿童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

心理学家侧重研究儿童游戏心理过程,倾向用心理学概念描述游戏特征。

诺伊曼(Neumann,1971)首次把不同的游戏现象的描述规则化为心理学概念,把游戏描述为具有各种方式和各种行为的过程。

游戏方式包括感觉运动、表达感情、口头和认知的方式;游戏运动包括探索、重复、复制和变换。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游戏是多种心理成分参与并且以某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复合性心理活动。

信息栏 4-4 两种主要游戏本质观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西方早期游戏理论主要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从本能论理解游戏的本质。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W.A.Froebel)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认为游戏的动力源于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并从中获得满足。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则从复演论的观点出发,将游戏视为种族进化过程在个体发展历程中的延续与再现。

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从社会文化历史观理解游戏的本质。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在真实的实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生活现象,在这种活动中儿童凭借语言,以角色为中介,了解、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学理论

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学理论

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学理论(一)儿童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游戏活动儿童思维是在作为个体的儿童与其感知觉到的周围事物的交互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日益提升着的活动水平(生理的、认知的和社会心理的)及其整合能力进步,构成了儿童思维发展的现实基础。

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自身演进中的连续过渡性。

这具体表现为:(1)当婴儿由依赖性生理活动转变为独立性生理活动之后,便开始了由无条件反射向初级条件反射的过渡。

作为条件反射中间环节的神经通路,即暂时神经联系是在大脑皮层上接通的。

“儿童的最初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就是他们心理现象的发生,这标志着作为个体的心理、思维、意识的最原始的状态。

”①这种以条件反射方式建立起来的思维原始状态,就是皮亚杰所谓的“感觉动作思维”。

尽管条件反射机能活动的意识性很低,但它却是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

在感觉动作思维阶段,儿童不仅感觉到事物,而且发展为从整体上知觉到事物,即儿童在事物主要特征不变时,总可能把对象知觉为同一事物。

这种知觉常性为儿童头脑中形成形象、表象提供了条件,而感知觉通过知觉常性内化为表象,则形成了思维的感性基础。

(2)当幼儿由丰富的感知觉内化为表象的同时,便开始了由感觉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

这种过渡是同儿童感知觉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经验的相对贫乏相联系的。

幼儿在感性活动基础上,已能把事物的形象、信号稳定地贮存在头脑中,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关系进行联想性“思考”。

这种对对象形象的简单联想和最初的认知间接性,是儿童创造性思维萌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3)当儿童的语言及其功能获得表现时,儿童思维也就获得了自己的物质外壳和工具,因而也揭开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初步逻辑思维过渡的序幕。

儿童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儿童活动质里提升的巨大力t,因而也成为儿童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和对自我行动的调节性发展的有力杠杆。

儿童思维的这一次过渡性发展,也明显地改变着言语与行动的关系,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大大地增强了,思维的创造性因素也跟着增加了。

不同时期的儿童游戏理论一览表

不同时期的儿童游戏理论一览表
游戏的生态学理论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游戏设施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上,他们认为游戏材料、活动类型都会影响儿童注意的广度、相互交往及谈话的数量和形式。各种影响因素对游戏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力量。
他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角色游戏则是由于儿童与成人间的关系的改变而导致的。由于运用实物的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独立性的提高,婴儿期特有的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发生了瓦解,他还特别强调游戏对于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游戏的觉醒理论
1.柏莱恩的理论模式
游戏是一种多方式探索,增加刺激来降低激发,当激发到达最适宜水平时,游戏即停止。
阶段二:1.5~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 解决生物社会性危机,必须掌握对排泄器官的肌肉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一种自主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形成羞怯与怀疑的态度。游戏开始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岛。
阶段三:3~6岁,阴茎期
恋母斥父、恋父斥母情节。逐渐认识到现实中不可能满足这种愿望。这一阶段 也称为游戏期。 阶段四:6~1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
人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与感知相联系,这是典型的泛性论,它将人生物化,解决了儿童游戏的生物性动机。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 精神分析学派把游戏的研究与心理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对研究
人格发展的心理学家有极大启发,游戏治疗的手段—“娃娃游戏”的方法,缺乏普遍代表性。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使其游戏理论本身就带有局限性。
二、列昂节夫
(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他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的,二是人类的及物活动,这种活动作为儿童认识人类的实物世界的基础,规定着儿童游戏的内容。学前期成了儿童活动的主导形式。 (二)游戏的特点在于注重行为过程本身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心理学分析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心理学分析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心理学分析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对幼儿园游戏活动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

2. 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2.1 感知能力的发展游戏活动通过刺激幼儿的感官,促进他们的感知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儿童乐园的攀爬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触摸、视觉和听觉感知游戏器械的形状、颜色和声音。

这种感知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辨别能力,促进他们对事物的认知。

2.2 社交能力的培养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其他幼儿互动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与其他孩子合作、分享和交流。

通过与其他幼儿互动,他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培养友谊。

2.3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游戏活动也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能会面临竞争、挫折和失败等情绪压力。

通过适当引导和教育,幼儿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对挫折和失败,增强心理韧性。

2.4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和情节,虚拟创造自己的世界。

这种游戏活动可以扩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3. 如何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3.1 幼儿发展水平的考虑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

根据幼儿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择游戏器材和活动内容。

例如,在幼儿认知发展较早的阶段,可以选择简单的拼图游戏,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和辨别能力。

3.2 游戏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每个游戏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旨在培养幼儿的特定能力。

例如,在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设置合作解决问题的任务,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合作。

目标和任务的明确性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儿童教育心理学1:游戏的基本理论

儿童教育心理学1:游戏的基本理论
“游戏,它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个缓 冲区。”“象征性游戏经常同无意识的冲突有关”
游戏所完成的同化作用,“绝大多数主要属于情感 方面。”
注重解释不同阶段上游戏结构的发展
皮亚杰也提到了建构性游戏,但他认为建构 性游戏是伴随着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游戏出现 的、介于游戏和工作之间或游戏和模仿之间 的,它更接近于工作而不是游戏。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元交际”是人类言语交际的基础。人类 的任何言语交际,都包含着元交际的成分。
言语的 非言语
“元交际”能力是理解讽刺、反话、幽默、 笑话的心理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是机体与环境 相互作用的两种方式。所谓“同化”,是把 环境因素纳人有机体原有的结构中去。所谓 “顺应”,是有机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 自身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
游戏反映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促进 儿童的认知发展
同化与顺应 平衡——适应 有适应才会有学习
游戏与工作不同,是一种恢复精力的理想方式 人之所以游戏不是因为精力的剩余,而是因为缺乏
和不足
练习说
代表人物:格鲁斯
主要观点
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机能
游戏是一种练习本能的普遍冲动,它与模 仿——另一种普遍的本能——紧密联系在一 起。
游戏就是学习或者练习,就是对未来生活的 准备
复演说
代表人物:霍尔
“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
它的发展制约着本阶段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心理特点最主要的变化,是儿童的心理过程在 其内部不断发展、不断向新的高级阶段过渡的 活动
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就 会停滞不前。”
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与设计策略

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与设计策略

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与设计策略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儿童游戏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深入了解儿童游戏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儿童游戏的动机、角色和规则三个方面来探讨儿童游戏的心理。

一、儿童游戏的动机儿童游戏通常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如探索、运动、表达和互动。

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运动和社交来释放能量、放松心情、提高技能,并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此外,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解决问题、创新和沟通的能力。

二、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以探索世界、理解生活。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此外,儿童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并从中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和应对挑战。

三、儿童游戏的规则规则是儿童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则有助于规范游戏行为,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得到同等的体验。

在游戏中,儿童需要遵守规则,同时也需要学会制定规则。

通过制定规则,儿童可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儿童游戏的设计策略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儿童游戏的设计策略:一、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为儿童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在物理环境方面,游戏空间应该宽敞、安全、有趣,有足够的玩具和游戏设备。

在社会环境方面,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以培养他们的多元技能和兴趣爱好。

二、提供多种类型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游戏的必要组成部分。

为儿童提供多种类型的游戏材料,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多元化的技能和兴趣爱好。

这包括操作性材料、故事性材料、语言性材料、科学性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刺激儿童的感官、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基本理解。

三、设计有趣的游戏规则有趣的游戏规则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游戏教育:游戏理论与幼儿心理发展探讨

幼儿园游戏教育:游戏理论与幼儿心理发展探讨

幼儿园游戏教育:游戏理论与幼儿心理发展探讨引言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游戏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以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一、游戏理论的基本概念1. 游戏的定义及分类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具有趣味性、自愿性和目的性。

根据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游戏分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游戏、逃跑游戏等不同类型。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幼儿的心智和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游戏理论的相关学者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

而教育学家弗洛贝尔则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以游戏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游戏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幼儿游戏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 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游戏在模拟情境、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方面对幼儿认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认知结构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合作和竞争等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游戏还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能力,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游戏教育的实践探索1. 游戏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活动。

通过游戏教学幼儿可以学习到语言、数字、艺术等不同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长在幼儿园游戏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教育中。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和指导,促进幼儿对游戏的理解和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游戏态度和价值观。

心理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解释

心理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解释

心理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解释引言:儿童的游戏行为在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还通过游戏中展示的行为和情绪,向他们了解自我和社会。

心理学研究了儿童的游戏行为并提供了许多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解释,并探讨其在儿童心理健康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游戏行为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什么是游戏行为。

游戏行为是指儿童在玩耍和娱乐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其特点是自愿性、自主性和寻求乐趣。

这种行为通常是基于儿童自身的需求和兴趣,并通过模拟、角色扮演、创造性思维等方式来展现。

游戏行为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他们的身体运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和情绪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

心理学解释游戏行为的理论:1. 游戏行为促进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是儿童主动学习和探索世界的过程。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体验和应用他们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试错的方式不断发展和提高。

例如,一个儿童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空间概念和物体关系,还发展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行为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 游戏行为促进情绪管理:情绪发展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有助于儿童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情境,通过模拟和演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这种情景扮演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学会处理和调适他们的情绪。

例如,一个儿童在和朋友玩“医生”的游戏中,可以通过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来处理他们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情绪。

3. 游戏行为促进社交发展: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是儿童学习社会规则和行为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与同伴互动、合作和竞争,从而学会分享、尊重和合作的价值观。

游戏行为也为儿童提供了结识新朋友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例如,当儿童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时,他们需要理解并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皮亚杰游戏理论

皮亚杰游戏理论

皮亚杰游戏理论皮亚杰游戏理论是20世纪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他认为,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自我探索,儿童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并通过不同的游戏类型来展现他们的认知能力。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在每个阶段中,儿童通过不断触摸、操作和观察对象来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并通过与周围世界的互动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游戏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将儿童的游戏分为两种类型:规则游戏和过渡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按照一定规则和约束进行的游戏,如棋类游戏或角色扮演游戏。

这种游戏要求儿童遵守规则、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规则意识。

过渡游戏则是指儿童在从一个认知阶段过渡到另一个认知阶段时玩的游戏。

这种游戏不受具体规则约束,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和尝试新的认知方法和策略。

通过过渡游戏,儿童可以打破已有的认知框架,开拓新的思维方式,为进入下一个认知阶段做好准备。

皮亚杰认为,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主动地参与和探索,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不仅是儿童欢乐的时刻,更是他们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皮亚杰还提出了合作游戏的概念。

合作游戏是指儿童在互相合作的情境中进行的游戏,需要他们共同思考、协作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游戏,儿童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理解别人的想法,并学会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

总结来说,皮亚杰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儿童可以逐步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不仅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乐趣,更是他们认知发展的重要桥梁。

皮亚杰游戏理论是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一大里程碑,对于我们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理论中,皮亚杰强调了游戏对儿童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学习和发展的框架,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儿童的认知发展。

幼儿游戏理论

幼儿游戏理论

幼儿游戏理论(一)剩余精力说该学说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他认为生物都有保护自己生存的能力(精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以外,还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

游戏活动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是发散体内过剩精力的方法,剩余精力越多,游戏便越多。

(二)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该学说由德国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提出。

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

游戏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

游戏时间的长短随动物进化的程度而异,越是高级的动物,在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越复杂,需要练习的时间越长,幼儿期越长,游戏的时间越长。

最初是实验性游戏,包括感觉运动游戏,这种感觉运动游戏逐渐发展到建造游戏和高级智能的练习。

然后是社会经验游戏,包括争斗、追逐、模仿、社会和家庭游戏等。

实验游戏的目的是发展自制能力,社会经验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际关系。

(三)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反对格罗斯的观点,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引起儿童游戏的欲望有: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等等。

(四)复演说美国心理学霍尔认为,儿童游戏反映了从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

游戏是祖先最早活动遗迹的再现,儿童的游戏无非是复演祖先的动作和活动,如儿童的攀爬和打秋千的游戏是人类处于动作阶段生活的复演,团体游戏是部落时期人类生活的复演等。

(五)社会情绪表现说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满足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使他们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通常是攻击性的危险冲动,以满足其追求快乐的愿望。

随着自我的发展,那些不被理性所接受的追求快乐的愿望就不再以直接的象征性的游戏方式表现,而被更现实的、为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活动,如俏皮话、玩笑、创造性艺术活动等取代,用这些更隐蔽的方式来满足早先通过游戏得以满足的愿望。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引导 幼儿园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引导 幼儿园游戏活动

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得到身体锻炼,还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成长。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二、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的影响1. 促进情感发展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乐趣和快乐,培养他们的乐观情绪,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愉快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2. 增强交往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和合作,这能够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发展认知能力不同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各方面认知的发展,如语言、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等。

4. 塑造性格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通过引导和教育,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塑造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如独立、积极、乐观等。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引导1. 创设积极的游戏氛围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和愉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游戏参与的积极性。

2. 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能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3. 鼓励自主选择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鼓励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让他们在游戏中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权,从而培养其自主性和独立性。

4. 培养合作意识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让他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实现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结合,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5. 引导解决问题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积极解决问题,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进行心理引导1. 游戏规则的设定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创设适合他们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2. 鼓励表达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他们学会自信地表达自己,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皮亚杰游戏理论

皮亚杰游戏理论

皮亚杰游戏理论皮亚杰游戏理论是由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20世纪初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这一理论深刻影响了教育和发展心理学领域。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并以自愿的形式展开的活动。

儿童通过游戏与环境进行互动,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和经验来构建知识和理解世界。

他们在游戏中不仅积极地探索和解决问题,还在与其他儿童互动中培养了重要的合作和社交技能。

在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中,他提出了四个不同阶段的游戏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他们喜欢抓握、摇动和探索各种物体。

第二个阶段是象征性游戏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想象力来重新创造和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他们可以玩“扮演”或“假装”的游戏,扮演各种角色和情境。

第三个阶段是集体游戏阶段,儿童开始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游戏。

他们学会了与别人分享角色,并在集体游戏中遵守规则和社交礼仪。

最后一个阶段是规则游戏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理解和遵守复杂的规则,并享受在游戏中获得胜利和挑战的过程。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他认为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育中,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玩和探索。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游戏还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总之,皮亚杰游戏理论强调了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积极地探索、观察和理解世界,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

因此,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去玩和参与游戏是非常重要的。

皮亚杰游戏理论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互动来建构知识。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皮亚杰认为游戏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游戏中,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通过尝试、实验和探索来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学基础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学基础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学基础摘要:在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和发展前景。

因为,游戏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心理与特征,可以十分有效的激发其学习动力与热情。

然而,课程游戏化的设置需要教师明确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支撑其运行的心理学基础,进而发现游戏课程制定的基本原则。

对此,本文将分析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学基础,从主题性、灵活性以及智慧性等多个方面出发,提高游戏课程的开展效率,以此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课程;基本理论;心理学基础引言在现代社会下,教育事业的改革取得了全新的成果,推动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运用。

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例如孩子们的学习兴致较低、学习能力较弱等等,这已经成为当代幼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游戏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那么,课程游戏化的基础理论和心理学基础是什么?幼师又应该怎样推行游戏课程呢?一、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一)幼儿游戏的本质在哲学层面和人类学角度,幼儿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做游戏”,而是孩子们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语言,借助现有的各种物品,通过身心的活动,从而反映世界并探索世界的一种活动[1]。

现如今,心理学也对游戏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它们认为游戏是调节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一种能力,游戏可以使个体与外界保持一种平衡关系。

幼儿游戏的本质是孩子们对情感的需要,游戏的结果也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思想上的感知。

但是,幼师也不应该赋予游戏过于深刻的含义,这些思想和情感上的感知一般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形成的,孩子们之所以游戏就是为了游戏、为了开心、为了娱乐,只有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快乐,才能促使其展现自我的多重情感和状态,进而发散思维能力。

(二)游戏与发展的关系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人们认为的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学理论(一)儿童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游戏活动儿童思维是在作为个体的儿童与其感知觉到的周围事物的交互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日益提升着的活动水平(生理的、认知的和社会心理的)及其整合能力进步,构成了儿童思维发展的现实基础。

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自身演进中的连续过渡性。

这具体表现为:(1)当婴儿由依赖性生理活动转变为独立性生理活动之后,便开始了由无条件反射向初级条件反射的过渡。

作为条件反射中间环节的神经通路,即暂时神经联系是在大脑皮层上接通的。

“儿童的最初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就是他们心理现象的发生,这标志着作为个体的心理、思维、意识的最原始的状态。

”①这种以条件反射方式建立起来的思维原始状态,就是皮亚杰所谓的“感觉动作思维”。

尽管条件反射机能活动的意识性很低,但它却是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

在感觉动作思维阶段,儿童不仅感觉到事物,而且发展为从整体上知觉到事物,即儿童在事物主要特征不变时,总可能把对象知觉为同一事物。

这种知觉常性为儿童头脑中形成形象、表象提供了条件,而感知觉通过知觉常性内化为表象,则形成了思维的感性基础。

(2)当幼儿由丰富的感知觉内化为表象的同时,便开始了由感觉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

这种过渡是同儿童感知觉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经验的相对贫乏相联系的。

幼儿在感性活动基础上,已能把事物的形象、信号稳定地贮存在头脑中,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关系进行联想性“思考”。

这种对对象形象的简单联想和最初的认知间接性,是儿童创造性思维萌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3)当儿童的语言及其功能获得表现时,儿童思维也就获得了自己的物质外壳和工具,因而也揭开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初步逻辑思维过渡的序幕。

儿童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儿童活动质里提升的巨大力t,因而也成为儿童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和对自我行动的调节性发展的有力杠杆。

儿童思维的这一次过渡性发展,也明显地改变着言语与行动的关系,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大大地增强了,思维的创造性因素也跟着增加了。

(4)随着形式逻辑思维和概括运算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也日益完备起来。

到了儿童能对前后、左右、深浅等对立概念具备了初步的相对性和识辨能力时,他们的思维也就开始了由形式逻辑思维向初级辩证逻辑思维的过渡。

这时候,儿童思维中的创造性成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儿童思维发展中,连续过渡的惫义相当重大:1.儿童从零岁到十二三四岁,他们特别发展着的思维,不间断地大体走过了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感觉动作)、具体形象、形式逻辑和初步辩证逻辑等五个基本阶段和四种水平上的过渡。

过波的路线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继承中发展、发展中提商。

其体来说,即每一次过渡的前项(起点)既筑涵着上次过渡的后项(落点),又为本次过渡的后项所包含;每一次过渡的后项(落点)既带着前项(起点)的“收获物”,又为下一次过渡充当前项(起点)。

其实,每一次过渡都是一个小的飞跃或质变,是在前项旧质要素不断“改造”的基础上,通过新质要素的连续积累来实现的。

由于四次连续过渡,即四个连续衔接着的小质变或小飞跃的累积与整合,保证了儿竞思维发展中根本性质变或飞跃的实现。

2.儿童思维发展的连续过渡性特征把人类的思维和非人类思维区别开来了。

首先,它把人类思维和动物“思维”区分开来了。

如果说动物也有“思维”的话,那也主要是指在第一次过渡水平上的条件反射。

而且由于生理遗传的、交往心理的以及信息质A等方面的原因,条件反射的质t,也达不到儿童条件反射(即动作思维)的程度。

虽然某些动物也许会获得某种表象,但是它们终因其连续过渡的中断而不得不徘徊在最低一级的过渡水平上。

其次,这一连续过渡性特征把人类思维和“机器人思维”区分开来了。

人所共知,机器人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水平上接近、甚或超过人,但是它终因其根本缺乏连续过渡的内在动力机制,而不可能也不需要连续过渡而最终逊色于真正人的思维。

3.儿童思维发展的连续过渡性也把儿童思维同成人思维区别开来了。

儿童思维发展中连续经历了如上五种形态和四种水平上的过渡,这无论从思维结构上还是从思维品质上,都为以后思维的继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它具有成人思维所不可能有的发展经历和功能水准。

就是说连续过渡性特征是儿童思维区别成人(青年、中年、老年阶段)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

这为把握A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年龄特征提供了依据。

4。

儿童思维的连续过渡性特征具体体现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如下属性:以发展的进程而言,儿童思维发展中的“简缩”、“坯芽”形态蕴含着未来发展的全部丰富性;以发展的进度而言。

儿童思维显示出特有的活跃性和可塑性,使儿童思维快速演进和发展成为可能;以发展的前程而言,儿童思维具有无与伦比的巨大潜力。

总之,儿童思维连续过渡的特征,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水平的“协调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

游戏活动有利于儿童的思维发展,这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来帮助儿童理解物体之间的共性和物体的运动,使知觉更有概括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扩展兴趣的范围,使思维更加开阔,有些游戏活动由于有机会让每个儿童表现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参与方式,因此有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特别是在竞争性的游戏活动中,儿童为了达到取胜的目的,产生了不甘落后的上进心理。

这种内在的动力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而且还可以调动他们认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游戏活动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无法分清其中哪部分来锻炼孩子们某方面的能力,如在搭积木的游戏过程中便同时存在着对孩子们语言、空间感、数学概念等多方面内容的学习和锻炼。

孩子们沉浸在自我设计、自我欣赏、自我指导的游戏中,便将课程的各分割部分组合在一起,因此应鼓励孩子们主动、有兴趣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从而构建其理解力。

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儿童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以需要和兴趣为首要条件的。

他们对有兴趣、有感情色彩的内容会主动去追寻和掌握。

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使他们较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游戏形式中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促使儿童从游戏的动机向认识动机转化,从而引导儿童的认识兴趣从一般的、偶然的兴趣阶段向比较稳定的认识态度转化,认识兴趣又可引起学习兴趣和需要。

而且上述情况都是在积极的增长中完成的。

一般说,教学中所采用的游戏活动大多是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情境所构成的,想象情境表现在儿童往往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诸如“乌鸦与狐狸”等故事中儿童的角色扮演活动就是在假想的条件下通过模拟动作来反映现实的一种活动。

在代替物的使用上也是象征性的,儿童还可以把以往具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各种符合游戏规则的组合和创造,使各种感性经验转化为表征,从而增强他们的假想能力。

随着代替物通真性的减弱或省略以及隐蔽的、概括行动的增加,使他们能逐步依照词和概念来思考和理解事物,这就有利于儿童的思维逐步摆脱对具体事物的束缚,使他们的学习能依照物体和情境的意义去行动,为掌握更抽象的象征形式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符号化的过程。

因此游戏活动是促进儿童认识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对问题的解决与发散思维能力之间存在着相关。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用一物代表另一物,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思维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是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成分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模式或关系的知觉,原有信息的重组与改造,意义的转换操作等因素,这些因素正是人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的构成要素。

邓斯克(Jefferey L. Dansk力研究了游戏与创造性的关系,结果发现,游戏组的孩子能够说出物休较多的用途,在新颖性与独特性方面的得分也较高。

显然,游戏经验使这些孩子在创造性侧验中取得了好成绩。

佩皮洛和罗斯(Pepler&Ross)的研究也发现,发散型游戏组的孩子在解决问题时,灵活性大,成绩好。

此外,心理学家西尔瓦、布普纳和吉诺瓦的实验表明,在游戏组,宜布弃权解决问题的人数少于观察原理组。

观察原理组的孩子由于“求胜心切”,如果没有一下子取得成功,他们就会泄气;而游戏组的孩子更有耐心,尝试的失败并不使他们泄气。

他们更多地从失败中获取教训,尝试新的解决间题的可能性。

游戏性降低了孩子对于成功的期望或对失败的担优和压力,能够使孩子不害怕失败,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强。

更有毅力和坚持性,这是游戏性有助于孩子解决问题的一个盆要的心理原因。

根据儿童认知结构的成熟和发展状况,在游戏活动活动中,教师总是运用儿童已掌握了的游戏动作图式,根据教学需要把它组成各种有兴趣的游戏活动去引导他们认识新的事物,开始儿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虽还不够熟悉或较生疏,但他们对教师所组合的游戏动作图式却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游戏活动有利于儿童用自己熟悉的图式去整合外部的信息,同时通过学习又可进一步调整和发展自己的图式,便他们的认知结构逐步得以发展和完善起来。

游戏活动中教师主要是运用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图式来组织活动的,有的活动虽不一定给儿童的知识直接增添什么新的信息,但由于它能给儿童在新的条件下去独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或者是能向儿盆提出各种新的间题,因而有利于解决儿童由游戏动机向学习动机转化的矛盾。

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使某些本来只作为游戏条件和活动的次要成分,开始有了更富于认识内容的愈义,使儿童对游戏中认识内容的兴趣大大超过了他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这就缩小了幼儿园学习和小学学习之间的距离。

(二)儿童社会化发展与游戏活动从个体发展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入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掌握中介工具而不断发展的,低年级的儿童虽然已经跨人了学龄期,但从其社会性的发展来说,仍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早期阶段。

游戏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它是同伴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我们知道个人适应群体需要的情感和愿望的形成是社会上最高级也是最困难的工作,这种形成就是群体成员的社会化。

对儿童来说,在游戏活动中所开展的同伴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促进他们早期社会性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契机。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指出的,孩子来到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和同伴们会面,和他们一起玩,彼此交换新闻乃至新玩具等等。

据一些社会学家们的分析,儿童参加教学活动的愿望除了有求知的欲望外,还有社会归属或团体归属的欲望,即期待归属于团体,得到同伴的承认,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怀等。

教学过程应是这些愿望得到满足、调节并不断提升的过程。

但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儿童在同伴之间社会交往的机会是十分有限的,主要是教师对儿童的单向灌输,而渗透了学习内容的游戏活动则可成为儿童在课堂上开展社会交往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也试图揭示游戏中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