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上)
香道:四大名香:檀香、沉香、麝香、龙涎香
![香道:四大名香:檀香、沉香、麝香、龙涎香](https://img.taocdn.com/s3/m/f20837e319e8b8f67c1cb992.png)
麝香自古以来就是极名贵的中药村,《本草纲目》称其“辟恶气,杀鬼精物,……除邪,不梦寐魇寐……通神仙。佩服及置枕间,辟恶梦及尸疰鬼气……除百病,治一切恶气及惊怖恍惚。”关于“麝香”二字来源,李时珍说是“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或云麝父之香来射,故名,亦通。”
麝外形似獐,故俗称香獐。(麝居山,獐居泽,以此为别)分布于中亚细亚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从喜马拉雅山到阿尔泰山都有。我国麝香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主要产在西藏、四川、云南、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安徽等地,国外只有越南、印度、尼泊尔、蒙古、西伯利亚南部稍有生产。
麝香取自雄麝脐下香囊即腹部香腺的分泌物。麝常食柏叶,又能啖蛇。“入春脐内急痛,自以爪剔出,着屎溺中覆之,常在一处不移。曾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者。”这是麝香中之极品,“名遗香……价同明珠。其香聚处,远近草木不生或焦黄也。今人带香过园林,则瓜果皆不实,是其验也”。民间传说孕妇不可近麝香,恐流产,即源于此。
海狸香是四大动物香——龙涎香、麝香、灵猫香和海狸香——中价位最低的天然香料,用途也没有麝香和灵猫香之大,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也带有强烈腥臭的动物香气,仅逊于灵猫香,调香师在调配花香、檀香、东方香、素心兰、馥奇、皮革香型香精时还是乐于使用它,因为海狸香可以增加香精的“鲜”香气,也带入些“动情感”。
河狸是属于河狸科的哺乳动物,体形肥胖,长约80厘米。它的基部有两个腺囊,也就是香囊,雌雄都有,从香囊中取出分泌物就是“海狸香”。由于过去取香者都用火烘干整个香囊,因此商品海狸香带有桦焦油样的焦熏气味,成为海狸香香气的特征之一。河狸产于加拿大、俄罗斯、我国与俄罗斯接壤的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也有,但还未组织生产。现在我国香料工业用的海狸香靠进口。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https://img.taocdn.com/s3/m/04491b8580eb6294dd886cb4.png)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历史上的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之一:沉香[沉檀龙麝]自古以来被公认为四大名香,其中包括:沉香、檀香、龙延香、麝香;而沉香居首位,被誉为众香之首。
中国的香席[日本称香道]强调:“净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这四种品德。
香道:文化积累,排除杂念,用心体悟,当然也需要很强的经济能力。
沉香是一种令人舒畅的香味形容词,中国古人,以往将带有这味的木材,称为 [沉香木].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能产生[沉香]的树木至少有:橄榄科,樟树科,瑞香科,大戟科这四大类。
这四类植物的树杆伤口被细菌感染,伤口周围的组织因感染产生病变开始溃烂,于是树汁受此刺激而变化为膏脂状的结块,将四周组织非封闭阻断,以防止伤口溃烂继续恶化而扩散,这种树脂结成的块状体或其周边受影响的木质部份叫沉香。
从树木活体中采伐到的香结为[生香],而树木在死亡腐烂后没有被分解的香结则称为[熟香]。
沉香的级别和等级是以气味浓淡,好坏,含精油多少来分类。
越南奇楠香1、橄榄科沉香,西班牙人将会结沉香的橄榄科植物提炼出沉香油,运销欧洲,因此橄榄科沉香在西方国家,目前又俗称为西班牙沉香2、樟树科沉香,它主要产于圭亚那和巴西的巴拉州与亚马逊州的北部。
3、瑞香科沉香,生长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因地区的不同,而有三个亚种:莞香树沉香,密香树沉香,鹰木香树沉香。
(1)莞香树沉香〈中国〉,目前则以海南岛出产最多,当地称为[土沉香]。
此种香品分为三级:三级香木〈最差〉,只有香脂线纹,而没有结香的原木,这种乳白色疏松木质俗称[白木香]。
二级香,多为人工结香,又叫[开香门]。
一级香,五年以上结香。
莞香沉的上品是雨林中的野生香[熟香],依其外观色泽分为:绿,黄,白。
海南沉香(2)蜜香树沉香〈老挝,柬埔赛,越南〉,〈老挝沉香〉因有黑咖啡色雨点状斑纹又有叫[雀斑香]。
老挝生沉香在加热下才有香味,但一入土经过若干年的变化后,就成为等级不同的熟沉香了。
可分五级:第一级:黑硬碎小,非常珍贵。
四大名香分别是什么考试答案
![四大名香分别是什么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ce24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2.png)
四大名香分别是什么考试答案
1:沉香[沉香是沉香树在特殊的环境下,经过千百年结出来的树枝,树胶挥发有木质等多种成分混合,获得凝结物,沉香树喜欢生长于低海拔的丘陵及路旁向阳处的树林中,树枝呈灰暗色,纤维细致。
沉香的形成:因为沉香木受伤,遇闪电、强风虫蛀等,分泌出树枝自我保护,并被真菌感染发生变异,渐而形成的油脂和木质成分混为一体的固态凝聚物。
]
2:檀香[檀香用作香料的檀香为白檀,白檀为半寄生常绿乔木,为檀香料,檀香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及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其香取自树木的油脂,在香水行业里,檀香属于树脂类精油,一般用于香水的尾调,有定香功能,也是余香缘绕让人回味无穷的关键,在熏香的香料中,檀香也是熏香的上等香料之一,檀香还可以使人呼吸舒缓,增加防病能力]
3:龙涎香[龙涎香在西方又称灰琥珀。
为抹香鲸的消化道分泌物,即抹香鲸消化鱿鱼,章鱼的喙骨后,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为固体后再吐出的产物,龙涎香在使用前已经受了长久的洗漱和吹晒,是香料中的极品,也是高级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置的香水香精,不仅香气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动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4:麝香[麝又叫麝獐,香獐,产于中亚山地的一种小型的粗腿鹿类动物,外形像鹿却不是鹿,雄麝有麝囊,在鹿类中是唯一具有此囊的,能分泌麝香。
麝香元香既是制造高级香料的主要原料,又是名贵
的中药,在香水行业由于麝香鹿频临灭绝也被禁用了,现在几乎使用的都是合成麝香,其种类大致包括佳乐麝香、多环麝香以及大环麝香]。
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
![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https://img.taocdn.com/s3/m/20a6d3e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1.png)
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麝香是成熟的雄麝肚脐下方的香腺和香囊中形成的一种有香物质,又称“寸香”、“脐香”、“当门子”。
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雄性麝鹿的香囊是一个椭圆形的袋状物,位于肚脐下面,香腺包围在香囊附近,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进入香囊之后形成麝香,再经过约两个月的熟化和贮存,才形成粉粒状和颗粒状的“麝香仁”。
成熟的麝香呈咖啡色,干后为深褐色,其形状多呈粉末状,也有时为籽粒状、皮膜状或油脂状。
把香囊整个割下,晾干,就是“毛壳麝香”,其重量很小,一般只有5-10克。
毛壳麝香多为棕褐色,直径5厘米左右,呈椭圆形,带有密生的白色或灰棕色的毛,中间有一个小囊孔。
剖开后可以看到一些粉末或小颗粒的“麝香仁”,还有一些少量的细毛和脱落的内皮,习称“银皮”。
野生麝香仁质软,油润,疏松。
其中颗粒状的麝香仁质量最好,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颗粒状,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粉末状者称为元寸、寸香,多呈棕褐或黄棕色。
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麝香仁使用不够方便,也不宜精细把握用量,所以调配香料时常把麝香仁制成麝香溶液。
麝属动物有5种:原麝、马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常称为麝鹿。
麝虽然属于鹿科,但其体型很小,高度和长度都在1米以内,体重也只有几十斤,头顶没有角,雄兽还长有獠牙。
麝鹿喜欢生活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区,一般单独活动,嗅觉、视觉、听觉都很灵敏,胆怯,机警,行动轻捷,善于跳跃和奔越悬崖峭壁,是一种很“灵”的动物。
一般凌晨开始活动觅食,天亮之后就休息;黄昏后又开始活动,直到午夜;喜欢吃松萝、苔草、杜鹃、高山柳、灌木的嫩枝叶、杂草等食物。
麝鹿的活动、排便、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和场所,一般不轻易改变,有“舍命不舍山”之说。
即使雨后惯行的道路受到阻碍,麝鹿也不会改寻捷径,而是尽力涉水而过。
从海南省博物馆藏沉香木雕观音像看海南沉香
![从海南省博物馆藏沉香木雕观音像看海南沉香](https://img.taocdn.com/s3/m/719229b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0.png)
从海南省博物馆藏沉香木雕观音像看海南沉香作者:韩飞来源:《收藏与投资》2021年第11期摘要:沉香是瑞香科植物经自然或人为原因刺激后,经过长时间的分泌凝结而成的特殊树脂,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越南和中国的两广、海南等地区。
不同产地产出的沉香品质千差万别,海南沉香为其中佳品。
海南沉香素有“琼脂天香”“冠绝天下”等美誉,出产历史悠久。
2018年,海南省博物馆在完成总体改、扩建后重新开放,“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作为海博“南溟奇甸”大型展陈体系展览之一被正式推出,展出了一件通高20.7厘米、通宽16厘米的明代沉香木雕漆金观音像。
关键词:海南沉香;木雕;观音像;海南博物馆一、明代沉香木雕漆金观音像“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位于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历史馆二楼4号展厅,展厅面积500平方米,复原大型立体生态景观一处,复原海南民居立面一处,设文创融合表演场馆一处。
其中,展出沉香标本57件(组)、文物51件(组)、复制品11件(组)、辅助展品15件(组)、图片55张,真实地再现了海南沉香生长的自然环境、与众不同的人文内涵和源远流长的香文化。
“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展出了一件明代沉香木雕漆金观音像(图一)。
此观音像为海南沉香木雕刻组成,通高20.7厘米,通宽16厘米,2018年从云南省征集入藏海南省博物馆,为国家三级文物。
其造型质朴,繁简相宜,雕刻者配合沉香木的原始形状,以简洁的手法塑造观音慈悲救世的形象。
观音饰金漆,坐于石台之上,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右腿支起,右手搁于右膝之上;左腿盘于身前,左手持物,似是经卷;头戴宝冠,隐约可见化佛;冠上有风帽,肩披长巾,胸前佩璎珞,身着薄衣。
观音周围被雕成奇石山窟状,石台下如有清清流水,展现出观音菩萨诵经济世的慈悲之心。
在自古以来的日常供奉中,观音菩萨就有多种形象。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云:“图书普门品所说三十三身为三十三观音。
其典据不明。
中国四大名香介绍
![中国四大名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eb1291a866fb84ae45c8dd7.png)
万物生长:四大名香简介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用香的历史中国人用香的历史可说是非常的早,中国用香的文明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
汉代之前用香以汤沐香、礼仪香为主,汉魏六朝则流行道家学说,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
隋唐五代不仅用香风气大盛,又因为东西文明的融合,更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
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由于士大夫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且着力从精神层面励励倡导与提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
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品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
专门研究香的来源、载体、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书、香谱也在此时出现。
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
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
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进而现代发展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香道: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令人愉快、舒适、安详、兴奋、感伤等等的气氛之中,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香道之中,好的用香必不可少,作为用香历史悠久的国度,文人士大夫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挖掘了无数种香料,其中最受人推崇的便是我国的四大名香“沉檀龙麝”:1、沉香: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
中国四大名香
![中国四大名香](https://img.taocdn.com/s3/m/ac18901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46.png)
中国四⼤名⾹⾃东汉时期佛教传⼊中国之后,随着各种名贵的⾹料及⽤⾹的观念和⽅法的⼤量引⼊,⾹从⽣活中的附属⽤品,⼀跃⽽成为皇室贵族、⽂⼈雅⼠⽣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乃⾄到奇思妙想地⽤来计时,都反映了古⼈对“⾹”的认识以及古⼈精致的⽣活情趣。
古⼈常将沉⾹、檀⾹、麝⾹、龙涎⾹称为“四⼤名⾹”,⽽沉⾹更被推崇为“众⾹之⾸”。
四⼤名⾹(⼀)檀⾹檀⾹树主要产⾃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利亚。
檀⾹树被称为“黄⾦之树”,因为它全⾝⼏乎都是宝。
⽽且每个都分的经济价值都很⾼。
檀⾹⽊的⼼材是名贵的中药。
檀⾹树根部、主⼲碎材可以提炼精油,檀⾹精油俗称“液体黄⾦”。
檀⾹树冠的幼技和⽣长过程中修剪下的部分枝条是⾼档制⾹制品⼴争相收购的原材料。
檀⾹可⼊药,⽇常多制成⾹品使⽤。
寺庙中⽤以燃烧祀佛。
南朝梁沉约《瑞⽯像铭》:“莫若图玅像於檀⾹,写遗影於祗树。
”李时珍《本草纲⽬·⽊⼀·檀⾹》(集解)引宋叶廷珪《⾹谱》:“⽪实⽽⾊黄者为黄檀,⽪洁⽽⾊⽩者为⽩檀,⽪腐⽽⾊紫者为紫檀。
其⽊并坚重清⾹,⽽⽩檀尤良。
宜以纸封收,则不洩⽓。
”清.赵翼《西湖寓楼即事》诗:“桕烛檀⾹三竺路,⼀观⾳养百千僧。
”⽥汉《关汉卿》第⼗⼀场:“以后每天多劈点檀⾹,备些酒果,供供神道。
”四⼤名⾹之(⼆)麝⾹麝⾹为⿅科动物麝的雄性⾹腺囊中的分泌物⼲燥⽽成,是⼀种⾼级⾹料,⼜称⼨⾹、脐⾹、当门⼦。
麝⾹的⾹味浓郁,不仅芳⾹宜⼈,⽽且⾹味持久。
唐代诗⼈杜甫在《丁⾹》诗中有:'晚坠兰麝中'。
《本草纲⽬》云:'……盖麝⾹⾛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其意是说麝⾹可很快进⼊肌⾁及⾻髓,能充分发挥药性。
康藏⾼原及四川阿坝草原为中国麝⾹之主要产地。
《甄嬛传》中提到麝⾹令妃⼦滑胎,有夸⼤之嫌。
然⽽,古时青楼⼥⼦⽤麝⾹避孕,这是事实。
我国古代的⽂⼈墨客,常将麝⾹加⼊墨中制成麝墨(⾹墨),令字画⽣⾹,避防⾍蚀。
中国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
![中国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https://img.taocdn.com/s3/m/39e79ff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49.png)
中国古代四⼤名⾹—沉檀龙麝沉⾹⼁四⼤名⾹之⾸沉⾹的⾹味,是最能让⼈感受到⼼情愉悦和舒适的⽓味。
在中国古代,四⼤名⾹“沉檀龙麝”中,沉⾹排名第⼀,⾜以见得⼈们对沉⾹的重视。
沉⾹。
众⾹之⾸。
,沉⾹⾹品⾼雅,⽽且⼗分难得,⾃古以来即被列为众⾹之⾸沉⾹形成通常需数⼗年的时间,树脂含量⾼者更需要沉⾹形成通常需数⼗年的时间,树脂含量⾼者更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数百年的时间,沉⾹⾹品⾼雅,⽽且⼗分难得,⾃古以来即被列为1沉⾹沉檀龙麝⼁沉檀龙麝⼁沉⾹沉⾹为瑞⾹科乔⽊植物沉⾹及⽩⽊⾹含有树脂的⽊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及东南亚、印度等国。
现所⽤之品多采⾃⼈⼯栽培之⾹树,且树龄愈长质量愈佳。
沉⾹在常态下⼀般难闻其⾹,但在熏烧时则⾹⽓浓郁⽽悠长,能覆盖其他⽓味。
其性味⾟⾹⽽苦温,有⾏⽓⽌痛,温中⽌呕,纳⽓平喘之功效,多⽤于胸腹胀痛、胃寒呕吐及虚喘。
常⼊煎剂或丸散剂内服,著名的。
常⼊煎剂或丸散剂内服,著名的中医认为,其性味⾟⾹⽽苦温,有⾏⽓⽌痛,温中⽌呕,纳⽓平喘之功效,多⽤于胸腹胀痛、胃寒呕吐及虚喘中医认为,中成药如沉⾹丸、四磨汤⼝服液、⿊锡丹、紫雪丹等都含沉⾹。
檀⾹沉檀龙麝⼁檀⾹沉檀龙麝⼁檀⾹?檀⾹,佛家谓之“栴檀”,素有“⾹料之王”、“绿⾊黄⾦”的美誉。
檀⾹为檀⾹科⼩乔⽊植物檀⾹的⽊质⼼材,分布情况和沉⾹⼤同。
但檀⾹树是⽣长最慢的树种之⼀,在幼苗期还须寄⽣在凤凰树等其他树上才能成活。
其性味⾟⾹⽽温,有⾏⽓⽌痛,散寒调中之功效,尤善温通⽌痛,擅长疗胸痹⼼痛、腹冷痛、胃寒痛等病症。
龙延⾹沉檀龙麝⼁沉檀龙麝⼁龙延⾹龙延⾹龙涎⾹是抹⾹鲸科动物抹⾹鲸的肠内分泌物的⼲燥品。
取⾃宰杀的抹⾹鲸肠内分泌物,即鲸鱼的粪。
它是抹⾹鲸吞⾷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的蜡状排泄物。
1龙涎⾹亦是各类动物排泄物中最名贵的中药,极为难得。
⾃古以来,龙涎⾹就作为⾼级的⾹料使⽤,它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等价。
《本草纲⽬》中记载着龙涎⾹可以'活⾎、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脉'。
揭秘四大天然名香
![揭秘四大天然名香](https://img.taocdn.com/s3/m/31a1811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1.png)
揭秘四大天然名香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极其久远,在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最早使用香料的时间,其有据可考的历史都可以溯及3000至5000年之前。
中国香文化形式独特,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它与茶文化、插花文化并为中国三大文化现象。
香文化臻善于隋唐,鼎盛延续于宋代和明清。
不管香文化如何发展,总是避不开" 沉檀龙麝" 这四种自古以来最名贵的天然香料,即"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
沉香在世界所有香料当中,沉香最为神奇,从质、量来说都是第一位。
沉香既不是直接取自一种树木,也不是直接取自一种树脂,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瑞香科香树在一定条件下"结"出来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
自古有"一两沉香一两金",它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被列为众香之首。
它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不仅是"浴佛"的主要材料之一,还是参禅打坐的上等香品。
多数沉香在常态下香味几乎不明显,而熏烧时却香气浓郁,留香时间也很长。
沉香因树种、产地、气候水质及土壤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香味。
产于越南的沉香质量上乘,熏燃时香气香甜清扬,有较强的扩散性。
特别是芽庄所产奇楠,更是沉香中的极品,即使在常态下也会散发出清凉香甜的气息。
产于印尼、马来一带的沉香,品质稍次。
但香味种类颇多,乳香、花香、果香等各不相同,味道层次变化较于惠安系沉香单一;因油线诱人质地坚硬,多用于车珠雕件。
沉香所制成线香所散发的香气高雅、沉静、清甜、悠扬。
能使人心平气和,进入祥和平静的状态。
而碎料,无论单独熏烧,或与其他香料混合,都具驱恶辟邪、消除业障、使人心神安乐的效果。
檀香檀香取自檀香属树种的油脂。
在东西方都广受欢迎,是主要香料之一。
檀香的气息宁静、圣洁而内敛,故佛教尤为推崇,不但被用来制作熏香,还常用雕刻佛像、念珠等。
据说,佛教中的大德能从劳宫等窍穴中发出类似檀香的香气。
中药知识:人性本草
![中药知识:人性本草](https://img.taocdn.com/s3/m/b739d97d79563c1ec5da71fc.png)
孜孜不倦求医理,一心五味寻真谛,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天道在物,怀厚生之德,救人间疾苦;人道在心,念神鬼自知,为百姓真药。
人心本草茸者,柔软纤细之毛。
鹿茸就是雄鹿含有细毛的嫩角。
为血肉有情之品,甘温质柔,性虽温热而不刚燥,即可峻补元阳又可兼以生精,无论真阳或精髓亏虚皆可服用。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人性争天,自强不息。
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稚嫩越是肝胆坚决。
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上面的雪线附近区域,可见其生长环境之恶劣。
一般而言,冬虫夏草的产地可以按其海拔高度来看,海拔越高品质越好。
阴阳本是万物之道,物的变化,必由阴阳互为其根相互转化而成。
夏草冬虫乃感阴阳二气而生,夏至,阴生静而为草;冬至,阳生动而为虫。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两面,人性两面,惟和谐者可脱胎于平凡。
这个世界任何伟大的成就背后都有更伟大的付出。
性温生处喜偏寒,一穗垂如天竺丹。
满族人把人参称作“奥尔厚达”,译为“百草之王”。
人参在希腊语中叫作PANAXC.A.MEYERGINSENG,意思是“包治百病”。
乾隆帝日噙化山参三克,特别讲究药养。
古代帝王多折寿,而这或许便是他以令人惊叹的八十九岁高龄寿终正寝的原因。
二人同行,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奔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
野生之品年深,参如人形,有神。
不知现在的园参作何感想?真是愧对祖先啊!小小年纪就出去混江湖,最后落了一个萝卜的谐称。
三七味甘而微苦,颇有人参之味。
甘厚可补血匡正;苦薄兼可祛邪化瘀;性温但不燥热,一年四季皆可服用而无时令之嫌。
功用大致可以分为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四种,其止血无论气滞血阻风湿诸痛用之奏效皆捷,止血不留瘀邪,活血不迫血妄行。
名医张锡纯有谓“三七一味可代《金匮》之下瘀血汤,且较下瘀血汤更稳妥也”。
三七先人尤以止血为常用,今之已成溶血栓活血之三高神药。
中国“四大名香“,你知道多少?
![中国“四大名香“,你知道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79dfb73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1.png)
中国“四⼤名⾹“,你知道多少?“四⼤名⾹”———沉⾹、檀⾹、麝⾹和龙涎⾹。
第⼀,沉⾹。
沉⾹位列四⼤名⾹之⾸,沉⾹既不是直接取⾃⼀种树⽊,也不是直接取⾃⼀种树脂,⽽是沉⾹⽊在特殊境遇下经过千百年“结”出来的,混合了树脂、树胶、挥发油、⽊质等多种成分。
通常,沉⾹⽊要有⼗年或数⼗年树龄才会有较发达的树脂腺,形成⾹结后,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才有可能成为沉⾹。
沉⾹燃烧时所散发的⾹⽓⾼雅、沉静、清甜、悠扬,能使⼈⼼平⽓和,进⼊祥和平静的状态。
沉⾹⽆论单独熏烧,或与其他⾹料混合,都具驱恶辟邪、消除业障、使⼈⼼神安乐的效果。
第⼆,檀⾹。
檀⾹是檀⾹科植物檀⾹树⼲的芯材,⾹味独特,具有安神的功效,⼀般⽤于宗教仪式中。
檀⾹精油是制作⾹⽔常⽤的原材料之⼀。
著名的檀⾹扇就是⽤檀⾹⽊制作的,具有“扇存⾹存"的特点。
第三,麝⾹。
四⼤名⾹中⼈们经常听说的应该是“麝⾹”,在宫廷剧中总会出现它的名字,它是雄性麝类动物位于肚脐和⽣殖器之间腺囊的分泌物,最初为液态,之后慢慢浓缩成深褐⾊块状或者籽粒状。
在我国,麝类动物有林麝、马麝、原麝、⿊麝和马拉雅麝等品种。
提取的麝⾹是珍稀的中药材和⾹剂,所以古⼈说“有麝⽩然⾹,何⽤当风扬”。
《本草纲⽬》中记录麝⾹有“通诸窍”的功效。
第四,龙涎⾹。
龙涎⾹是抹⾹鲸肠内分泌物风午之后在海上的漂浮物。
古时⼈们认为这是“龙”的⼝⽔,所以起名为“龙涎⾹”这种分泌物最初为浅⿊⾊,在海⽔的作⽤下逐渐变为灰⾊、浅灰⾊,最终变为⽩⾊。
上好的龙涎⾹要经过上百年海⽔的浸泡,将杂质都分离出来,直接从抹⾹鲸肠内取出的分泌物是没有价值的。
有些制⾹公司会将采购来的龙涎⾹分级,将佳品磨成粉末,在酒精中溶解,配成5%浓度的龙涎⾹溶液,⽤来配制上好的⾹⽔。
中国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
![中国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https://img.taocdn.com/s3/m/d4f2358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4.png)
中国古代四⼤名⾹——沉檀龙麝中国四⼤名⾹,你听说过吗?沉⾹沉⾹,⼜名「沉⽔⾹」,「⽔沉⾹」,古语写作「沈⾹」(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
沉⾹形成通常需数⼗年的时间,树脂含量⾼者更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沉⾹⾹品⾼雅,⽽且⼗分难得,⾃古以来即被列为众⾹之⾸。
与檀⾹不同,沉⾹并不是⼀种⽊材,⽽是⼀类特殊的⾹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
⽽这类⾹树的⽊材本⾝并⽆特殊的⾹味,且⽊质较为松软。
据现在的研究,瑞⾹科沉⾹属的⼏种树⽊,如马来沉⾹树、莞⾹树、印度沉⾹树等都可以形成沉⾹。
沉⾹是常绿乔⽊,有平滑及浅灰⾊的树⼲、卵形及叶脉幼细的叶⽚和黄绿⾊的⼩花。
在夏天,可看到⼀个个绿⾊的果实挂在树上。
沉⾹的⽤途⼴泛,它的树脂可制成⾹料或供药⽤,⽊材可制线⾹,⽽树⽪可⽤来造纸。
由于产地分布区不断缩⼩,只剩下零星的分布,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野⽣植物予以保护。
决定沉⾹等级的最重要标准为其树脂的含量。
沉⾹树脂极为沉重,虽然原⽊的⽐重只为0.4,当树脂的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态的沉⾹(⽚、块、粉末)均会沉于⽔,沉⾹的名称正是来⾃于其沉于⽔的特质。
沉⾹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
据史书记载,沉⾹在唐朝已传⼊⼴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在东莞地区,所以⼜名莞⾹。
关于莞⾹,当地⼈流传着⼀个美丽的故事:莞⾹的洗晒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将最好的⾹块偷藏胸中,以换取脂粉,⾹中极品「⼥⼉⾹」由此得名。
檀⾹檀⾹是⼀种常绿的寄⽣树,此树把⾃⼰的根依附在别的树根上,通常以薄⽚型的⽅式出售。
并且,⾄少要30年以上的树龄,才能达到采集贩卖的标准。
檀⾹⾃古以来便深受欢迎,从印度到埃及、希腊、罗马的贸易路线上,常见蓬车载满着檀⾹。
檀⾹具有防蚁的功能,许多古代的庙宇或家俱,都是由檀⾹⽊所做。
檀⾹独特的⾹味,具有安辅作⽤,对于冥想很有帮助,因⽽⼴泛被⽤在宗教仪式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对檀⾹的需求量⾄今丝毫不曾减少。
中药“四大香”的鉴别与功用
![中药“四大香”的鉴别与功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da790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6.png)
中药“四大香”的鉴别与功用谭湘德【摘要】通过从来源、性状、性味与功用、用法等方面认识中药“四大香”。
【期刊名称】《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200-202)【关键词】沉檀龙麝;鉴别;功用【作者】谭湘德【作者单位】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1有个成语叫“沉檀龙麝”,说的是沉香、檀香、龙脑香(冰片)、麝香这四种著名的香料。
其实,四者也是名贵的中药材,堪称中药“四大香”。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和运用这四种良药,笔者特将四种药材的来源、性状和功用归纳如下。
1.1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
1.2 性状呈不规则块、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小碎块。
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腊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
质较坚实,断面刺状。
气芳香,味苦。
1.3 显微特征横切面:射线宽1~2列细胞,充满棕色树脂。
导管圆多角形,直径42~128 μm,有的含棕色树脂。
木纤维多角形,直径20~45 μm,壁稍厚,木化。
木间韧皮部扁长椭圆状或条带状,常与射线相交,细胞壁薄,非木化,内含棕色树脂;其间散有少数纤维,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
1.4 性味与功用性味辛、苦,微温。
归脾、胃、肾经。
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虛气逆喘急。
1.5 用法常入煎剂或丸散剂内服,著名的中成药如沉香丸、四磨汤口服液、黑锡丹、紫雪丹等都含沉香且临床常用。
入煎剂应后下。
2.1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树干的干燥心材。
2.2 性状为长短不一的圆柱形木段。
有的略弯曲,一般长约1 m,直径10~30 cm。
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光滑细腻,有的具疤节或纵裂,横截面呈棕黄色,显油迹;棕色年轮明显或不明显,纵向劈开纹理顺直。
四大香料沉檀龙麝
![四大香料沉檀龙麝](https://img.taocdn.com/s3/m/4d1277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5.png)
四大香料沉檀龙麝沉香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
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
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
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
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
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一般来说,沉香的密度越大,说明凝聚的树脂越多,其质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将沉香分为不同的级别:入水则沉者,名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为“栈香”(栈,竹木所编之物),也称“笺(音“煎”)香”、“弄水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的,名为“黄熟香”。
由于沉香系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状差异很大,古人多就其特点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牙香(体积较小,状如马的牙齿),叶子香(薄片状),鸡骨香(内有空隙,似鸡骨),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陈设之用),水盘头(体积甚大而质地较软),“速暂香”(在沉香自然成熟之前就采取者)等等。
一些形状巧妙别致的沉香还可以作为陈设品。
沉香中的水沉,宽度大多不超过十厘米,长度不超过几十厘米;质优者一般质地较密,甚至坚硬如山石;表面很不平整;颜色多泛出绿色,深绿色,黄色,褐色或黑色,油脂部为深色,木质部为较浅的黄白色,混成各种纹理;含油量高的水沉香往往颜色较深,而且质地润泽,很容易点燃,燃烧时甚至能看到沸腾的沉油。
水沉以结香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其一,“熟结”:树木死后,树根树干倒伏地面或沉入泥土,风吹雨淋,经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缩而最终留下的以油脂成分为主的凝聚物。
如《本草纲目》记:“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其二,“生结”:树木在活着的时候形成的香结。
刀斧斫砍、蛇虫动物啮蚀等外力引起较深的伤口后,香树会渗出树脂以作自我防护,从而在伤口附近结香。
沉檀龙麝,谁才是香界的老大?
![沉檀龙麝,谁才是香界的老大?](https://img.taocdn.com/s3/m/425e5e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d.png)
沉檀龙麝,谁才是香界的老大?自打香道文化自立门户以来,香界就迎来了一场排名大战。
大家深知只有选出一个“德才兼备”的领袖才能带领香界同仁走向辉煌,迈上巅峰。
但由于长期的各自为阵、互不交流,香界面临一个谁也不服谁的散局,如何选出一个能服众的领袖就变得十分困难。
然而,毕竟事关香界生死存亡,因此,举办一场公开公正的“武林大会”就成了上上之选。
能够当上领袖就意味着名利双收,于是香料界的各路英雄纷纷前来应战。
斗转星移,寒暑交替,无数个较量之后,以沉香、檀香为代表的植物香科和以龙涎香、麝香为代表的动物香科进入决赛,香界魁首将从四强中诞生。
说起这跻身4强的选手,在香界那可是家喻户晓,个个都是颜值担当的实力派,各有千秋,谁也不比谁差,一时间,决赛竟陷入了僵局。
眼看比赛结束在即,比不出个结果来,恐怕谁都不满意。
于是主办方宣布进入加时赛环节,加时赛以软实力为评判标注,包含家学、出身、内涵等评判标准。
1号选手檀香取自檀香科乔木檀香树的木质心材(或其树脂),愈近树心与根部的材质愈好。
常制成木粉、木条、木块等或提炼成檀香精油。
不过檀香单独熏烧,气味不佳,需要与其它香料巧妙搭配起来,则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
檀香树生长极其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成熟的檀树可高达十米檀香,一出场就自带光环,大家出身,擅长交际,宗教基础深,民间形象好,佛教称之为“栴檀”,百姓称之为“绿色黄金”;并且,檀香拥有很深的海外渊源,从印度到印尼,从马来到斐济,黄檀、白檀、绿檀,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几乎都有檀香的身影。
不过,檀香个性略嫌孤傲急躁,一言不合就开怼(气味浓烈,合香时容易遮盖其他材料的香味),要担任业界领袖这种重要角色的话还需要更多历炼。
2号选手龙涎香刚吐出的龙涎香黑而软,气味难闻,经阳光、空气和海水长年洗涤后会变硬、褪色并散发香气,不少国际香氛大牌会用龙涎香做香水龙涎香是抹香鲸的分泌物,由于它未能消化鱿鱼、章鱼的喙骨,会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后再吐出龙涎香又名灰琥珀,浑身散发出甘甜土香气味,给人一种憨厚印象,实则才华横溢,具有国际范儿,在时尚圈享有良好口碑。
一文分清“龙涎香”还是“龙脑香”?(建议收藏)
![一文分清“龙涎香”还是“龙脑香”?(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908618d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3.png)
一文分清“龙涎香”还是“龙脑香”?(建议收藏)中国四大名香“沉檀龙麝”是古人排出的最好的四种香:沉香、檀香、龙脑香/龙涎香、麝香。
那么这其中这个“龙”到底是“龙脑香”还是“龙涎香”呢?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沉檀龙麝”的“龙”,到底是指龙脑香还是龙涎香。
1、概念(1)龙脑香龙脑香,(拉丁学名:Dipterocarpus turbinatus Gaertn.f.),又名:天然冰片、冰片、瑞脑、苍龙脑等。
是龙脑香科、龙脑香属的树木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白色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
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可用于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心绞痛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片脑(《纲目》)、羯婆罗香(《衍义》),膏名婆律香。
时珍曰∶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
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
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
清者名脑油,《金光明经》谓之羯恭曰∶龙脑是树根中干脂。
婆律香是根下清脂。
旧出婆律国,因以为名也。
”其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曰∶苦、辛,温,无毒。
元素曰∶热。
阳中之阳。
”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唐本》)。
内外障眼,镇心秘精,治三虫五痔(李)。
散心盛有热(好古)。
入骨,治骨痛(李杲)。
治大肠脱(元素)。
疗喉痹脑痛,鼻息"等。
龙脑名冰片,闻着也是清凉的,其性却是温热的。
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热,所以端午的时候制香囊,很多方子都会用到龙脑,价值很高。
龙脑香(2)龙涎香龙涎香,是一种外貌阴灰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是由鲸消化系统的肠梗阻所产生的。
这是由它未能消化鱿鱼、章鱼等的喙骨,从而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吐出之后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的环境演变后而形成的,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可用于制造香水,也可入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节鄙视链:如何像皇帝一样过年年关将至,这个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节日,早已经不是放放爆竹吃吃饭那么简单。
整个中国即将展现自己“礼仪之邦”的属性,走亲访友必不可少。
身为中国人,有些东西是从小培养的。
小朋友上学都会在身上带一点小零食,碰见看对眼的小同学就去分享。
长大后逢年过节的去朋友家里和朋友叙旧,或者提着年货走亲访友……《岁朝欢庆图》清·姚文瀚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古人也会苦恼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怎么才能既满足交际需求,又有格调地把年过好呢?孔子教育我们,尊尊亲亲,向最尊贵的人学,准没错。
古时候最尊贵的人当然是皇帝啦。
当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200多年,皇帝的样式也千奇百怪,有当木匠的,有修仙的,不一而足……我们还是向厉害一点的皇帝学比较好。
奇楠比如魏武帝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绝对的胸有大志。
他有个著名的典故叫“铜雀分香”,说的是魏武很看重家里的香料……《太平御览·魏武令》中曹丞相说“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香熏”,意思当初是国家很困难,我让家里人连香都不烧了(柴爷:至于吗…不就香)。
这就算了,他后来又留下嘱咐:“馀香可分与诸夫人。
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剩下的香,让夫人们分了吧,学着做做生意,好赚点钱”。
唐代时,中东商团富可敌国,长安西市汇聚世界奇珍,无所不有。
胡商大把赚银子,当然也要向唐王朝“表示表示”。
唐长庆四年,刚继位的唐敬宗想要修个园子,《旧唐书》载:“波斯大商李苏沙进沉香亭子材”。
正史一字千金,这人能被两唐书称为“大商”,怎么也是马云许家印的级别了,他送给皇帝的顶级贺礼是大块的沉香——后来这块沉香被用来修筑大明宫最著名的建筑,贵妃起舞,李白作诗的“沉香亭”,当然这是后话了。
檀香皇帝修园子,毕竟是私事,虽说天下跟着天子姓,可国家归国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是要比皇帝私事郑重一些的。
西晋宰相张华的《博物志》说:“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从汉代开始,周边小国就将香料作为国礼进贡。
乾隆帝五十四年元月,清高宗在北京大宴四方,“万国来朝”。
既然是来朝,乾隆嘛大家懂的,就是个很事儿的皇帝。
当时的暹罗(泰国)国王估计为此伤透脑筋……因此他最后选了一件最不容易出错的贡品——沉香六十斤!泰国国王也是很懂事,自己审美达不到的时候,选大家都知道贵的就对了!天潢贵胄、达官显贵必用之是的,到了皇帝这个层级,还玩儿金裸子银饼子什么的,就显得太俗了。
哪怕满手的鸽子蛋,也不能算是高品位的生活——玩儿香才是正道。
这一稿,我们就打算给大家科普一下,古代的天潢贵胄们用什么香。
传统香事自来就有个说法:“沉、檀、龙、麝,众香之首”(《香乘》写成“沉、檀、脑、麝”,意思是一样的)。
当我们检索古代香方的时候会发现,合香之道虽然变化万千,理论上光是汉地制香所涉及的材料就有上千种,还不包括藏香等域外合香所用的“另类”材料……但是,汉方中最显尊贵的那一部分,如宫香、衙香、御制香等,其气味体系的骨干大都是以沉香、檀香、龙脑和麝香为骨架构建的。
就是说,不管你这个香方如何变化,它的基底是还是沉檀龙麝这四种香材。
麝香在这件事情上,当然有价格和“面子”的因素,沉檀龙麝的贸易价格,决定了它们的“富贵”属性,天家用香讲究气度规格,各类宫香如果不以沉檀打底,就仿佛落了档次。
当它变成了标尺,不管你再有钱,不用它们打底,大家聚会散场悄悄讨论的都是“有钱是有钱,就是没有什么品位,啧。
”四大名香在合香中称作“富贵四合”,天潢贵胄、达官显贵必用之。
而宋代以后一度占据香道主流的文人香,会更多地用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草本香料,渐渐发展出了“山野四合”、“神仙合”等体系,可是这归根结底,这些都算是物质条件有限时的“穷讲究”,和沉檀龙麝之间是有阶级壁垒的。
香文化的“归流”凡事都有个起源,这东西贵也要有贵的道理。
沉香、檀香、龙脑、麝香之中,除了麝香的主产区在中国以外,沉香、檀香、龙脑大部分要依赖进口。
以沉香为例,即使是产自广东、海南的莞香系,其原产地区也是典型的“烟瘴之地”。
关山路远,再加上“永不平息”的两广叛乱,历史上中央政权很难有效控制的极边,其实算是半个“域外”。
以沉、檀为代表的植物香料,从南亚、东南亚进入中原是极不容易的。
就算是效率最高的海运,也因为季风期、航海风险、高昂的人力(这里指死人)成本和官府贪污漂没等原因,最终到达港口的,也就不到五成。
它们之所以仍然能作为嗅觉奢侈品成为贸易的大宗,甚至让商人百倍获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作为香料,确实在嗅觉体验上是无法取代的。
像后来出现过的名目繁多的“小四合”啊,来自域外产量更大的熏陆(乳香)、金颜、苏合香等,它们能够丰富合香的嗅觉层次,也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大四合”作为中国传统合香气味的基底的地位接近2000年以来,从未被任何其它香料动摇过。
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在谈“沉檀龙麝”的时候,问题往往是过于“理所当然”。
其实这个组合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是古人不断地对香料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他们觉得以“四合”为骨架搭建起来的气味体系是最合适、最美好的。
而在此之前,中国最早的香料是杜若、白芷、石兰、杜蘅这些香草香花,除了麝香的使用稍早一些,沉香的传入要晚至汉代了,檀香、龙脑则更晚一些。
不过这之中有一个异数,就是龙涎。
古代香方对龙涎在合香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推崇备至,在诸多关于龙和蜃气的传说掩映下,这种香料愈发闪耀着神秘主义的辉光。
在一些专业香籍中,龙涎出现的次数甚至不比龙脑少——可问题是,古方极少实用龙涎,而是热衷于实用其它材料去“拟合”龙涎的味道。
龙涎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龙涎的问题是它实在太稀少了,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甚至朝廷内库都无法稳定地获得真龙涎。
这也导致了它无法成为香料体系的骨干——一种香料要成为气味体系的核心,还是需要一定规模的,沉香是众所周知的珍罕香材,可唐宋时期黄熟香进口仍然要以万斤计。
麝香虽然产量比沉香小(它用量也更小),但麝鹿通过狩猎和驯养,是可以稳定获得的。
龙涎香在明代一年总进口量只有几十两,这种普通人完全无法使用的东西,注定只能是“神秘之香”,而无法成为体系的基础。
历史的选择沉檀龙麝所组成的“大四合”体系,它的滥觞、发展、融合、定型和不断丰富演进,既是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古人在探索嗅觉极致与现实社会条件中不断平衡的结果——他们是历史的选择,而不单单是人的选择。
所有香料的发现、应用和发展原本是各自独立的,在中国传统合香的大体系中,通过人们不断地经过一些吧啦吧啦的合香实践而产生交集。
最终,是历史和香道本身选择了沉香、檀香、龙脑、麝香作为中国传统合香体系的基底。
这个过程是一种漫长的自然选择,如同不同的溪流逐渐汇聚,最终汇流成长江大河,屡次变换径流路径后,又成为了今日我们见到的长江大河的样子。
因此我们说“四大名香”的时候,既需要探索和描述沉、檀、龙、麝自身的气调以及它们的兼容、变化,也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历史。
因为所谓的“大四合”不是一个定义,而是一种总结,一个复杂气味构型,甚至是一种文化世界观,代表了古代中国对气味世界和宏观世界的理解。
这个体系复杂而开放,虚怀若谷地容纳了来自世界的“舶来品”。
中国香道体系从一开始就与祭祀相连,思想史上有个概念叫“绝地天通”,认为上古神人相杂处,人间事决于“巫”,而绝地天通之后,神人相隔,事决于王。
包括宗族祭祀在内,中国人预留了一个与上天意志沟通的通道,譬如玉琮中空的孔,譬如祭祀仪式上升腾的食物之香,又譬如香料的云烟与味道。
这一点上,世界各地的宗教大同小异。
汉魏以后,伽罗与旃檀的汇入,天然带有西域的佛教属性,他们在中土的广泛传播,也与宗教的推崇有着莫大的联系。
沉、檀的美好、圣洁和来之不易,首先奠定了他们在所有香料中主流的地位。
而魏晋玄学演变之后,古人对“清远”和“高洁”的推崇,又迅速地把“凉”的极致龙脑的地位抬升到了类比沉、檀的地位。
不像现在,大家对于美好的追求只有金钱。
中国香文化“完整”的体系同样来自南境的销夏之香,和本土所产的动物香“麝”一样,气味极其尖锐。
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从庞大复杂的气味中被分辨出来。
如果说沉、檀构成了合香气味体系中“静”的一面,那“脑”、“麝”所代表的则是合香气味的“动”。
有平和美好,也有尖锐冲动,一动一静,阴阳调和,这就是中国古代合香中物质价值最高,最为尊贵的“大四合”体系的基本框架。
再加上“调和诸香,抑制脑麝香气”的真龙涎,仅仅是这五味香料,就是一个循环变化的完整体系。
而在这个基础框架上,又可以通过其它香材创造无穷的变化,天地阴阳,五行变化,融于其中。
这就是我们在谈“大四合”的时候所谈的东西——香道与文化的“归流”,我们民族文化本源的某种象征。
沉、檀、龙、麝,不只是“四大名香”,更是整个香文化的符号。
所以……不如我们说回最开始的话题,年怎么过?我们有一个想法,做完整个规划和构思以后,大家都惊了,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折服了。
这个预热稿的中心我来总结一下:把千年以来中国香道最核心的框架体系,做成一个礼盒,它的名字已经被调香师们确定了超过1000年——“大四合”这次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为了庆祝新年,取了“四合”的圆满之意。
但更重要的部分是,这个礼盒中容纳的是中国香文化“完整”的体系,除了嗅觉的美好以外,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沉、檀、龙、麝,众香魁首,可他们除了是“魁首”以外,也是整个传统香事体系的经络,顺着它们所构成的骨骼,香文化旁枝蔓衍生,生出丰满的肌体,发展出“合香”之道。
富森红土、老山檀、阿拉伯海灰白龙涎、喜马拉雅麝,4支线香包含了覆盖中国文化历史的四种香气。
除此以外,礼盒中还配了四种香料原材的标本,如果说四种线香是沉、檀、龙、麝焚燃的动态,代表了他们在合香中的气味,那标本则是他们的本体和静态。
除了中国传统的“大四合”,实际上它们也是气味世界中的顶奢合集,地球上最为珍罕的香料,汇聚一盒之中。
说起“盒”字,“器皿”之上,是“合香”。
除了木质外包装盒本身的精巧和可重复使用,我们还在盒子里安置了另一件可以直接盛放香的器皿——馆藏复刻青瓷琴炉,文人案头碧于水的风神,与琴相伴的雅韵,时间大雅之音,可以弦乐奏之,亦可以云烟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