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假期作业(必修二综合)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暑假作业(六)
综合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6.0分)
1.研究表明,在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的第一次卵裂中,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和来自母方
的染色体分别出现两套分离系统,这说明两套染色体是独自分离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卵裂过程中会出现两个纺锤体
B. 第一次卵裂中核膜先解体,然后染色体开始螺旋化
C. 第一次卵裂中同源染色体会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D. 受精过程中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2.在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配对出现如甲图所示的“环”
状结构,另一个细胞中出现如乙图所示的“环”状结构,且相应细胞中都只有一对染色体出现这样的异常配对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乙所示的变异都发生在后期I
B. 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发生了重复
C. 乙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③或④发生了倒位
D. 由乙图所在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都有异常染色体
3.已知一株严格自交型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其中A-a与B-b控制不同的性状,且
属于完全显性,这2对基因的分布情况可能为以下3种情况中的一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和③中B基因所在的基因座位不同
B. 若属于①所示情况,则在前期I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C. 若属于②所示情况。
则后代会出现1:2:1的性状分离比
D. 若属于③所示情况,则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4.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A. 过程④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均等分配
B. 过程3中会发生染色体数量的两次减半
C. 过程①~③中不会出现着丝粒整齐排列赤道板的现象
D. 过程①~④中,会出现一个细胞中有两套完全相同染色体的情况
5.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关于患抗维生素D佝偻
病(甲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体内精原细胞(乙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乙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则每个子细胞内都有甲病的致病基因
B. 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内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C. 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会出现控制甲病等位基因的分离
D. 乙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需变形才能成为成熟配子
6.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①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B. 图②中含有 8 条脱氧核苷酸链
C. 图③中有 2 个四分体
D. 图④中一定存在 2 条 Y 染色体
7.已知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豌豆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 AaBbCc
的豌豆植株甲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乙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l:1:1:1.豌豆植株甲的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 B.
C. D.
8.下列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若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则该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B. 若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种配子,则该过程中不应发生了交叉互换
C.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细胞内所有非等位基因都会进行自由组合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9.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
且
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后所生出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 3:1:3:1
B. 9:3:3:1
C. 4:2:2:1
D. 1:1:1:1
10.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曲线。
有关分析
错误的是()
A. BC段易出现碱基对增添或缺失
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CE段
C. DE段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所致
D.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不符合该变化曲线
11.某研究人员模仿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①用
X标记T2噬菌体→②侵染大肠杆菌→③操作Y→④检测到沉淀物中有较高的放射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①中的X代表32P,标记噬菌体前需先标记大肠杆菌
B. ③中的Y代表搅拌离心,目的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开
C. ②步骤需经过长时间保温,④的检测结果才真实可靠
D. 将大肠杆菌换成肺炎双球菌不会得到④的检测结果
12.玉米(二倍体)植株的茎有紫色和绿色两种,分别受等位基因八和a控制。
某科研
人员用某种诱变因素处理纯种紫株玉米,然后让该株玉米与绿株玉米进行相互传粉,所得F1中紫茎:绿茎=1 907:2.下列相关推理合理的是()
A. F1中绿株玉米的某条染色体可能缺失了一段
B. F1中绿株玉米都是绿株亲本所结籽粒发育而来的
C. F1中绿株玉米的出现是亲本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
D. F1紫株的花粉直接发育成的单倍体都是紫株玉米
13.如图所示为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6和Ⅱ-7是同卵双胞胎,
II-8和II-9是异卵双胞眙。
下列与该遗传病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病可能是有交叉遗传特点的伴X隐性遗传病
B. Ⅱ-8和Ⅱ-9的基因型相同,n-6和II-7的基因型相同
C. Ⅱ-7和Ⅱ-8再生育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为1
4
D. 若该病不是伴性遗传病,则ID-11的致病基因不应来自Ⅰ-4
14.如图为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感染和重建实验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核酸是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B. 由图可推知,TMV不属于逆转录病毒
C. 由图可推知,A型后代和B型后代的蛋白质相同
D. 由图可推知,TMV在感染烟草时,蛋白质未进入烟草细胞
15.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细菌增多,进而导致抗生素的药效下降。
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耐药性的形成原因是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产生了变异
B. 广泛应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种群中的抗性基因频率增大
C.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某种细菌种群内形成了新的物种
D. 耐药性强的细菌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6.已知决定人类血型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物质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若红细胞表面没
有A抗原也没有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中都认定为O型血。
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一个地区的人群中H基因频率为50%,h基因频率为50%,I A基因频率为30% I B基因资率为10%,i基因频率为60%.该地区有一对血型分别为AB型和O 型的夫妇。
两者都含有H基因,生了一个O型血的女儿,该女儿与该地区的一个O型血的男子婚配。
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A. 这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HhI A I B和Hhii
B. 这个O型血的男子基因型有8种可能性
C. 该女儿与该男子生一个A型血孩子的概率是9
200
D. 若该女儿与该男子已生育一个A型血儿子,则再生一个A型血女儿可能性是1
6
17.下列符合3:1比例的是()
A. 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一个孩子正常与患病的概率之比
B.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体枳之比
C. 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和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
D. 人体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情况下,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所释放的CO2的体积
比
18.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其意义是()
A. 不同生物可以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 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C. 对于保持生物性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D. 可以避免生物因氨基酸种类过多而引起的变异
19.反义RNA是指与mRNA或其它RNA互补的小分子RNA,当其与特定基因的mRNA
互补结合,可阻断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一个邻近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将该反义RNA导入正常细胞,可能导致正常细胞癌变
B. 反义RNA不能与DNA互补结合,故不能用其制作DNA探针
C. 能够抑制该反义RNA形成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D. 该反义RNA能与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
20.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3个反密码子
B. 由3个核糖核苷酸构成
C. 是DNA转录的产物
D. 有3种tRNA不转运氨基酸
2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B. 染色体上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遗传病
C. 染色体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没有不利影响
D. 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解决植物远缘杂交所得杂种不育的问题
22.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T2噬菌体侵染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
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发现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放射性。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搅拌不充分会导致离心后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B. 某些子代T2噬菌体会同时含有32P和35S
C. 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集中于离心管的沉淀中
D. 该实验表明T2噬菌体能利用大肠杆菌的物质进行增殖
23.图1为某单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
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 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
C. 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I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
D. 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
4
24.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导致淀粉
含量低
B. 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C.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呈线性关系
D. 囊性纤维病患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得CFTR转运Na+的功能
异常
25.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
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B. 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 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2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
B. 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个体传递给子代的仅仅是亲代的基因
C. 二倍体植物与其经诱导后形成的四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 若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基因频率会降为零
27.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
A. 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 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
C. 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 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
28.某植物一年后和亲代间出现了生殖隔离,最可能原因是()
A. 形成多倍体
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
D. 地理隔离
29.下列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不相符的是()
A. 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 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进而使细菌耐药性增强
D. 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30.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科学研究发现,“雄性
激素不应症”患者Y染色体上决定睾丸发育的“SRY基因”正常,但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AR基因”发生了突变.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雄性激素的合成与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
B. 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C. “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含量很低
D. 和正常的“AR基因”相比,发生突变的“AR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31.果蝇的长翅(A)与残翅(a),红眼(B)与白眼(b)为两对相对性状。
且存在
某种基因型的配子致死现象。
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让某长翅雌果蝇群体与残翅白眼雄果蝇(aaX b Y)群体随机交配,得F2.在F1代中的雌果蝇全为长翅,且红眼:白眼=3:5.让F1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其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长翅白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残翅红眼雌果蝇195456515
雄果蝇3127210424
(1)基因A与基因B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2)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F1代中长翅白眼離果蝇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3)由F2代结果分析可知,致死配子是______。
F2代雌果蝇中产生X b配子的概率为______。
(4)一对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雌性白眼果蝇,为了判断出现该果蝇的原因是染色体畸变还是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分析该白眼果蝇的______来判断,需要采用______时期的体细胞。
32.某种果蝇的体表生有直刚毛和分叉毛两种类型的体毛,受一对等位基
D d
亲本F1F2
杂交组合一直刚毛雌蝇分
叉毛雄绳
全为直
刚毛
直刚毛雌蝇:直刚毛雌蝇:分叉毛
雄蝇=2:1:1
杂交组合二直刚毛雄蝇分
叉毛雌绳
全为直
刚毛
直刚毛雌蝇:分叉毛雌蝇:直刚毛
雄蝇=1:1:2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品系果蝇体毛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原因是______。
(2)控制体毛的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X、Y联会后存在同源区段n和非同源区段I、Ⅲ,如图所示。
从两个杂交组合的统计结果来看:
①D、d不会位于II区段,原因是______。
②D、d也不会位于I区段,原因是______。
(4)让杂交组合一的F2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直刚毛与分叉毛个体的比值为______ 。
33.如图所示真核细胞生物中基因转录生成的hnRNA,经过剪接成为成熟的mRNA,
进而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是______。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酶主要是______,hnRNA经过剪接成为成熟mRNA的过程发生在______(填场所),形成的正常mRNA的作用是______。
(3)若图中异常mRNA也编码合成了蛋白质,但异常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正常蛋白质,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
(4)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X基因的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5)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子代中含该突变基因个体的概率是______。
34.亚洲百合是多年生两性花的草本植物,叶上具有多种斑点,其中突起斑点和溅泼斑
点分别由等位基因M/a、B/b控制。
某实验小组让只有突起斑点的亚洲百合和只有溅泼斑点的亚洲百合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的F2中共有225株亚洲百合,其中211株有斑点,14株无斑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片斑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
若让F2中全部仅有一种斑点的植株自交,则自交后代中有斑点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某实验小组将个致死基因导入F1的某植株中,然后让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同时有两种斑点:仅具有突起斑点:仅具有溅泼斑点:无斑点=6:2:3:1。
①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导入的致死基因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基因,并且该致死基因被导入到基因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
②仅以上述导入致死基因的植株为材料,请设计合理的实验在较短时间内验证①中
的推测,请写出实验过程以及支持①中推测的结果: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A、第一次卵裂中,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分别出现两套分离系统,因此第一次卵裂过程中会出现两个纺锤体,A正确;
B、第一次卵裂中染色体先开始螺旋化,然后核膜先解体,B错误;
C、卵裂属于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
D、受精过程中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A。
细胞卵裂时的方式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
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C
【解析】
解:A、甲和乙所示的变异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之前,A错误;
B、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发生了重复或染色体②发生了缺失,B错误;
C、乙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③或④发生了倒位,C正确;
D、由乙图所在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有一半存在异常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
(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
(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异。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实例,能结合图解做出准确的判断。
3.【答案】A
【解析】
解:A、①和③中B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故①和③中B基因所在的基因座位不同,A正确;
B、若属于①所示情况,则在前期I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B 错误;
C、若属于②所示情况,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
D、若属于③所示情况,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出现1:2: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
故选: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本题结合模式图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及相关推导,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
解:A、过程④中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均等分配,但细胞质中遗传物质随机分配,A错误;
B、过程3中会发生染色体数量加倍,B错误;
C、过程①~③中会出现着丝粒整齐排列赤道板的现象,即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C错误;
D、过程①~④中,会出现一个细胞中有两套完全相同染色体的情况,即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则①表
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本题结合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考查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
中阶段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5.【答案】D
【解析】
解:A、若乙细胞连续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产生的4个
子细胞中只有2个含有甲病的致病基因,A错误;
B、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内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但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
C、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精原细胞中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但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C错误;
D、乙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需变形才能成为精子(成熟配子),D正确。
故选:D。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
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
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
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答案】A
【解析】
解:A、图①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可能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
B、图②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B错误;
C、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图示为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存在2条Y染色体或2条X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
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
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
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7.【答案】C
【解析】
解: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甲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乙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l:1:1:1,说明植株甲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比例为l:1:1:1.说明基因Ac、aC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因此,豌豆植株甲的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选项
C所示模式图。
故选:C。
已知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豌豆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本题的考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
内容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
解:A、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配子,若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则该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
B、若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即无论其是否发生过
交叉互换,都只能产生1种配子。
因此,若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种配子,据此不能判断该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