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关于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关于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关于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关于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物价,已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我国的价格改革由来已久,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和比价关系,通过改革,促进了生产,活跃了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这是主流。但是在旧的价格管理体制打破的同时,亦带来了市场物价总水平的较大幅度的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调价项目不多,却出现了物价水平上涨面广,幅度大的状况。

今年以来,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持续且逐月扩大的负利率,使居民财产严重缩水。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老百姓把银行作为保险箱,大部分结余收入存放于此,一求安全,二求增值。但是,今年以来随着居民消费物价持续上涨,银行存款已进入负收益时代。以一年期存款为例,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的存款利率为1.98%,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利率只有1.58%,如果再扣除1-6月3.6%的物价上涨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上为(1.58%-3.6%)负2.02%,也就是说,将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这1万元不但没有增值,其实际价值还会下降为:10000-(10000×2.02%)=9798元,其中202元白白蒸发了。我国是一个储蓄大国,目前老百姓放在银行里的钱,已经超过了11万亿元,也就是说每个国民的手中已经有接近1万元的储蓄存款了,负利率对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普遍有所下降。

因为银行的负利率,一些一生只知道把钱存在银行的人不得不尝试新的理财方式,我曾见过一位和我母亲差不多年龄的人在银行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取出来买基金,可她连一丁点的基金常识都没有。。。。也许这就人生,每个人都要学习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第二,物价高企导致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下降。

不久前,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居民对物价指数的满意度降低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民以食为天,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恰恰是食品价格,它直接影响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据统计,由于粮食涨价,今年1-5月每户低收入家庭粮食支出每月增加13.2元左右,油、肉、禽、蛋及蔬菜五类必需品涨价,使每户低收入家庭每月支出增加21元左右,共计增加支出34.2元左右,即食品支出额的14.8%是由于涨价因素付出的。今年1-5月,这些低收入家庭每人每月食品消费支出118元,同比增长15.2%,恩格尔系数高达5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由于恩格尔系数低于50%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温饱到小康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所以,可以说,食品涨价直接导致了这些低收入家庭中的多数,在名义上,由小康再度降入温饱阶段。

物价上涨还使一些低收入者沦落到“衣食有忧”的地步。调查显示,今年1-5月低收入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粮食消费6.3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17公斤,虽然比例不大,但由于粮食的弹性系数极低,所以,确实有一部分人已经到了“缩食”的地步。

第三,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农民消费雪上加霜。

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是今年物价变动最鲜明的特征,今年前6个月农村物价涨幅始终高于城市2-3个百分点,1-6月农村物价上涨4.6%,城市上涨3%,农村高于城市1.6个百分点。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商品占总消费商品较大比重、农村医疗保健和教育费用价格大幅上涨是造成农村消费价格涨幅过高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的增长,今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和各项扶持农业发展政策的作用下,农民收入状况明显改善,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

但是,收入增加了,农民消费并未大幅增长,1-6月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1%,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7%,农村低于城市5.6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增幅差距比近年平均水平拉达2.6个百分点。农民微薄的收入难以承受物价的高增长,是其消费需求没有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家底薄,承受能力差,物价水平大幅上涨,将在相当程度上抑制消费的增长。

一、物价持续上涨,特征明显,危害明显

(一)物价上涨最显着特征--食品价格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我国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

(二)生产资料价格大涨

从当前情况看,推动2010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一些基本因素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仍保持增长。

从国内情况看,经济在惯性作用下,今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2008年,奥运场馆、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较重,新农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加上去年企业利润明显增加对投资扩张的推动等,投资增速也不会有大的回落。初步预计,国内钢材消费量将增加到4.9亿吨左右,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增长10%以上。有关专家预测,今年电力、钢铁、建材、化工4个主要行业耗煤需求增量合计为2.25亿吨左右,煤炭需求保持旺盛态势。石化类化工产品以及纯碱、烧碱等无机化工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也将继续较快增长。

今年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企业成本的上升对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

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推进,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的逐步进行,企业成本会不断增加。粗略测算,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资源补偿费、探矿权和采矿价款、安全费用提取、以及"两津一贴"等已使煤炭生产成本每吨增加70-80元。特别是有色金属、铁矿石等严重依赖国外资源的原材料

价格的提高,更会直接推动企业成本增加。2011年,由于海运费大幅上涨,年底铁矿石进口到岸价比年初上涨63%;国内铁精粉价格也累计上涨1.09倍。预计2012年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趋势仍将继续。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处在较低水平,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价格上涨压力将继续增加。另外,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比上年同期增长22%,对企业成本增加也形成支撑。

(三)劳动成本上涨压力增大

目前,下游企业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企业利润增长出现减慢的趋势,企业破产兼并开始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过剩生产能力会得到消化;工资偏低已经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因此,一旦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压缩,工资增加,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就会顺畅传导到下游产品,带来物价全面上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微观机制到宏观调控能力,中国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已大大增强。中国目前的物价上涨属于温和的、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尚在可承受范围内,但价格调控中的问题值得关注,应密切关注物价运行的态势,控制物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

二、通货膨胀是造成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两次较大的通货膨胀:

一次是在1988年至1989年,通货膨胀率的峰值达到18%;另一次是1992年至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4%。从1995年政府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整顿金融次序和控制投资规模,随后国民经济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软着陆";2003年10月受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农产品歉收影响,物价指数再度回升;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达到4年内的最高点,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风险;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又回落到1.8%,2007年初价格出现了上翘的趋势,到年底增幅达到4.8%。

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看不在于物价本身。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可以找出许多条,然而起支配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通货膨胀推动物价上涨的。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近几年片面追求经济发

展的高速度。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在这种高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形成了货币过量发行,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消费基金特别是社会集团购买力增长过快。在当前,由于价格改革同通货膨胀搅缠在一起,促使结构性的价格调整变成普通性的物价上涨,不该涨的涨了,该涨的涨得过高,自发涨价过多。某些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被加工工业产品的不合理提高所抵消,这样就会使已初步理顺的比价重新"复归",从而使价格结构性调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市场价格的全面大幅度上升,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影响到部分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他们对生活水平的下降会产生不满情绪。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升,更多的企业因成本的上升而减利亏损,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收支矛盾加剧,可能陷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扭曲了价格关系。

三、控制物价上涨要以遏止通货膨胀为前提

通货膨胀已成为制约价格改革的难点,也是整个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由于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的各方面又相互密切联系,因此治理经济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重点,又要进行综合治理,既要有长期持久的措施,又要采取应急措施。

(一)压缩社会总需求,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把投资规模真正管起来。但不能搞一刀切,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用到重点建设和增加短缺产品生产上,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

(二)必须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倚重财政政策,忽视银行货币宏观调控功能的思想和做法。加快资金市场的开拓,重点发展股份经济,广泛吸收社会游资,引导购买力分流,实现消费基金转向合理化;

(三)坚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克服片面追求经济过热现象,转变观念,把工业增长速度保持合理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决心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发展做适当收缩,使经济发展过热和过紧的状况逐渐缓和下来,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

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的高速发展,并通过增加供给来达到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其实质忽视了我国处于经济起步时期,属于生产不足,资金

短缺经济,缺少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前提,实践给了我们很深的教训,通货膨胀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经济生活都有很大破坏性,都是弊大于利的。并且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一个特点,即目前的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牵动和进口带动等综合特征,各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相互交错,互为因果。所以只有先治理经济环境,以制止消除通货膨胀为前提,才能有效地控制物价上涨。

四、综合治理,从根本上稳定价格水平

(一)加快宏观控制,大力发展生产,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由于供求不平衡,市场流通的货币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少持币待购的人多,必须引起抬价抢购,造成市场物价上涨。为此,一是根据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如加大税收力度、履行环保义务、垄断行业利润上缴国家、严格管理资源行业等等,为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二是放开私人资本进入垄断产业的限制,形成竞争机制。垄断不打破,国有企业上缴红利的实质意义便有待商榷,因为垄断部门完全可以向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转嫁成本(包括资源税和环境税)。三是要将过高的政府储蓄率降下来,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四是推进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现在中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体,也就是当地投资越多、税收就越多。但发达国家普遍是以所得税、财产税、物业税等直接税种为主体,也就是说,不是哪个地方"烟囱"越多政府越有钱,而是老百姓越富政府税收收入才能越多。五是通过抑制并扭转房价暴涨来控制通胀预期。房价暴涨必将产生强烈的货币贬值信号。如果通胀预期失控,"硬着陆"或许就不可避免。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征收物业税,对抑制当前暴涨的房价应能产生较好的作用。

(二)进一步改善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职能,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问题

我们认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职能,有两件事迫切需要解决,一是要把重大政策的协调,如发展与改革的协调;发展与稳定的协调;微观搞活与宏观管住的协调;地区政策的协调;等等,摆在政府工作更重要的位置上。二是我国要加强经济立法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法律的盲点,许多经

济领域的行为缺乏法律规范,造成各级政府的一些短期行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价格改革首先也是从农产品价格着手,这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近几年农业问题又突出起来,2011上半年的食品价格上涨,猪肉短缺表面上猪蓝耳病等疫情发端,此后猪肉、食用油、牛奶等价格上涨,其实与工业化加快,耕地减少,农民务农劳动力减少有关。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有效投入,但是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引导农民把资源(土地、资金、劳力)投向粮食等种植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应该有个长期稳定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强,任何时候也不应当放松。

价格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近几年来物价的持续上扬,已经对整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必须从引发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人手,进一步对农业、农村、农民做好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而不能就物价谈物价。因此,价格改革应当稳步前进,尤其是当前存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情况下,深化价格改革必须与企业改革、工资改革、财政、金融改革等经济改革综合配套进行。

(三) 提高社会各阶层中的收入水平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打赢这场物价上涨战役的关键点,这也是响应了这次十七大中提出的,要让更多的低收者也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具有真正民意基础的制度,是发展的向上的制度。近日在深圳举办的深港市民喜爱的百强品牌企业招聘会上,在这100多家企业中的不少人表示,面对深圳物价上涨,用人单位也随之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待遇,涨幅在10%-20%,否则不仅招不到员工,而且留不住员工。这是企业对当前物价上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顺时应对。那么国家对于这次物价持续上涨,又能做些什么呢?对于老百姓,国家的经济有多么的高速度发展、GDP突破到了什么程度等等这些,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不能直观感受到,反倒是薪资水平能直接反映民生问题,工资不涨背景下的物价上涨,折射的就是老百姓的生存质量打折的民生问题。

提高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有一个坚强的后盾,这也是降低由物价上涨引发的焦虑,稳定民心,和谐发展社会经济的一条当务之急的措施。

2019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5篇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市场物价也逐步开始恢复性回升。那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物价上涨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1年2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物价上涨的具体体现 2.物价上涨的原因 3.物价上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调查方法

访问法:我深入附近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近几年的物价对比、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观察法:我多次深入百姓之中,观察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记录他们的言行;我多次外出买东西,向卖方打听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从日常的小事去观察社会 中的大事,从中获益不浅,并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总体情况介绍 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物价涨了,工资没涨。工资涨了,物价涨的更快!” 目前中国通胀的表现比较特殊,因为主要是食品类涨价幅度超过10%,带动整体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上升至5%以上。但是美国的物价指数是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原因是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波动性太大,不足以反映社会整体通胀的真实情况。而中国除食品外的价格指数上升仅仅1.9%。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通胀是结构性的,广义上讲是流动性过剩(即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但如果仅仅用收缩货币存量的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食品类商品价格的上涨的本质原因是原材料,能源价格的

我国近两年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近两年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岭回归方法,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消费、国际游资、原材料成本、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因素对于物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投资和政府支出则无显著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稳定物价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物价指数;影响因素;岭回归;多重共线性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CPI不断走高,7月份,全国CPI同比涨幅突破3%,达到3.3%;11月份涨幅达到5.1%,创28个月来新高;2011年一二月份,涨幅依然有 4.9%。特别是粮食、蔬菜、肉禽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国16条”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稳定物价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面对物价上涨出现的新特征,要想找到有效遏制方法,当务之急必须寻找推动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以前大多数研究是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影响单个因素与CPI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没有比较各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大小。有些研究虽然考虑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但却没有较好地考虑计量经济模型中多重共线性的存在。因此,笔者将借助岭回归,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对影响我国近期物价上涨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判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仅可以消除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同时可以更大限度地考虑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信息。 一、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1、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传统的货币供应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即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应量的趋势增长率,王珍(2006)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选取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国际游资这3个解释变量。同时,国家统计局课题组通过对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揭示了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出现的一些新的成因:如国际市场价格传导;经济过热带来的投资和消费剧增,而供给瓶颈制约引起生产价格大幅度上涨;地方政府过于追求高速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巨额财政支出;能源、原材料、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相关领域价格上涨等因素。因此,结合此次通胀的新特征,我们又加入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成本等5个解释变量。我们以当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共25个月度的相关数据样本,对我国近期物价上涨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选取的变量和衡量指标如表1。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有诸多共同之处,但因时代和体制变迁,这几次物价上涨 的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治理措施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纪敏伍超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出现了五次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三十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这几次通胀在表现形式、具体成因、传导机制以及治理措施上,都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总结和比较这些变化,无疑有助于增强应对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几次 典型物价上涨原因及其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分别是1980年、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6年、2007~2008年。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8)的32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为5.5%,上述五次物价上涨均明显超过了这一历史均值(见图1)。 1980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当时急于摆脱文革后的经济萧条,通过大量进口国外机器设备,“大干快上”若干项目实现“四化”。结果短期内进口、投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激增,严重破坏了总供求平衡,物价迅速上涨,称“洋跃进”。为此,当时采取了压缩基础建设、收缩银根和管制物价等办法加以治理。 1984年通过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财政承包、放权让利、拨改贷和价格“双轨制”改革全面推行。由于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预算约束,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基建、技改投资迅速扩张,加之随后实行货币化工资改革,致使1985年物价涨幅接近两位数。当时为抑制通胀,除削减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监管外,重点对信贷投放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自此开始实行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 1988年的通胀膨胀比较严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到18.8%,一度出现抢购生活必需品和银行挤兑现象。当时触发涨价的直接因素,是价格改革“闯关”,计划内和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并轨,并同时放开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深层次矛盾仍然是经济改革不配套,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放权让利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多年积累的比例失衡矛盾在价格“闯关”改革中集中释放,之后不得不暂停“闯关”,并严厉紧缩财政、信贷,但由于力度过大和其他因素影响,随后出现了市场疲软和经济大幅下滑。 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与此同时,开发区、房地产热迅速升温,投资规模迅猛扩张,并出现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的金融“三乱”现象,导致1994货币供应量增长高达34%,居民消费物价涨幅高达24.1%,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自1993年年中开始,出台了紧缩货币和财政、保值储蓄、整顿金融秩序、实行分业经营等16条措施进行调控。与前三次相比,这次调控的市场化手段明显增强,既治理了恶性通货膨胀,又没有出现以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大起大落,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关于物价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物价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 2003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各类价格指数均呈上涨趋势,2004年1?D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由于物价的高低不仅涉及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而且与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密切相关,由此,物价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的关注点也由通货紧缩转向关注通货膨胀。 最近几年,我国价格水平特别是商品零售物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去年四季度,在农副产品涨价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价格率先开始上涨,但商品零售物价变动不大,去年全年商品零售物价仍为负增长(-0.1%)。今年以来,商品零售物价涨幅逐月增加。前5个月商品零售物价分别上涨1.7%、0.9%、1.7%、2.6%、和3.3%,1?D5月份累计上涨2%。最近两个月,由于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商品零售物价月涨幅提高幅度甚至大于居民消费价格,4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涨幅比3月份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5月份比4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而4月份商品零售物价涨幅比3月份涨幅扩大0.9 个百分点,5月份比4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物价月涨幅扩大幅度高于居民消费物价0.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物价和商品零售物价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物价上涨意味着居民用同样的钱只能买到较少商品和服务,在居民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必然促使中低收入阶层的居民精打细算,减少消费支出。收入水平低的农民,其消费受物价影响较大。城镇居民也对物价上涨感到压力巨大。央行最近公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是1999年开展这项调查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调查显示,24.8%的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比一季度提高6.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比一季度下降7.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39.6%的居民认为物价上升的势头将持续至春节前后。物价持续上升对居民消费的收缩性影响,是消费增长缓慢不容忽视的原因。 今年以来,农村居民物价涨幅一直远远高于城市,制约了农民消费的增长。最近几年,我国物价水平较低,但总体趋势是农村物价涨幅低于城市,但是今年1?D5 月份农村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一直远远高于城市。城市居民消费物价上涨2.7%,农村居民消费物价上涨4.4%,农村高于城市1.7个百分点。农村恩格尔系数提高,消费中农副产品占较大比重,农副产品涨价对农村市场影响较大。另外,农村医疗保健和教育费用价格大幅上涨,也是造成农村消费价格涨幅过高的主要原因。在农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过快上涨,不仅会给部分低收入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实际困难,而且势必严重影响农民消费的增长。 一、居民消费价格上升的原因分析 (一)粮食价格上涨是带动居民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月上涨4.4%,同比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受去年下半年价格上涨,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所形成的2.7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的影响。若扣除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仅上涨0.6%。也就是说,2004年5月份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1.8%,食品类价格的攀升成为价格上升最主要的动力。

价格上涨实例分析

观众价格上涨(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探究)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刘锋邮编256800 2003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转降为升,结束了持续下降的局面,特别是2003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使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进入2004年以后,由于全国农产品欠收和投资过快增长导致价格总水平快速攀升,从而导致政府和百姓对价格变化的密切关注,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十五”期间价格起伏对我区居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引起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区城镇居民生活存在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本文将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政府职能部门宏观调控和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区价格形势,如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 综合起来看,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货币价格持续下降或货币贬值的过程。该定义包括两个主要特征:(1)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的过程,不是价格总水平一时或短期的上升,其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2)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普遍上升,而非个别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 我国现在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变动程度的指标,其调查内容涵盖了居民日常消费品项目和服务项目,可以全面反映市场因素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另外,这个指标已为国际上所认可,具有较高的国际可比性。 2003年以来,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急剧扩张,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出现供给瓶颈,价格快速攀升。加上10月份以后,食品价格在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始普遍大幅上涨,带动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全面上涨。这与上世纪80、90年代以部分生产资料和粮食价格快速上涨为前兆的两次严重通货膨胀极为相似。而这两次通货膨胀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人们仍然记忆忧新。社会各界、政府部门对价格上涨密切关注,有些甚至产生疑虑,那么,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与前两次的区别是什么? 1、本轮通货膨胀是逐渐由低到高发展的 我区市场价格从2002年年底启动上涨,2002年昌平卫星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期比为98%,2002年10月份是98.5%,11月份是98.4%,12月份是99.6%,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到了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由负转正,1月份是100.9%,2月份是1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为101.3%,呈小幅走高的态势。2004年则进入加速上涨阶段,从上游商品(指生产领域)到下游商品(指消费领域)的各个价格指数看,出现全面上涨的局面。2004年昌平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14.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今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14%,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而居民消费价格则上涨了1.4%。与前两次严重通货膨胀相比,本次通货膨胀是比较温和的,80、90年代两次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涨26.7%和24.1%,创下了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 2、本轮通货膨胀是温和性的 一方面从通货膨胀程度区分标准看,在发达国家一般将低于3%物价上涨界定为温和性通货

分析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分析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目前物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从2008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出现大幅度的上涨,物价问题牵动了千家万户。 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上涨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物价上涨对人民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又该如何解决和对待呢? 关键词:物价上涨价格原因影响解决方案 2009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以往上涨 35.6%,其中有色金属上涨96. 8%,能源上涨94. 4%矿产品上涨44. %橡胶上涨38. 8%,农产品上涨22. 7%粮食上涨89. 3%钢材市场价格上涨幅超过20%等一系列商品仍然继续扬升。 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将持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 F,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出现少有的快速增长趋势。近几 年来,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涨18. 5%另外,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涨较快。还有,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咼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的通胀。 二是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 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大幅度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另一方面,成本的不断上升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在利率偏低, 货币信贷投资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原因剖析

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深层次原因的剖析 今年入冬以来,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前峰的物价指数CPI迅猛上涨,带动物价不断攀升,猪蛋、奶制品、青菜、食用油、粮食、棉花、白糖、食品、成品油、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强烈的通胀预期打乱了普通人原有的生活,物价问题成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热钱炒作,贩子囤积导致。但是,贩子、热钱无处不在,以前怎么不去炒作那?早些年他们怎么不把绿豆炒到10元一斤那?剖其深层次的原因,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外汇储备是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简单点说:中国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说白了就是持有2万多亿美元的白条!为什么这么多外汇储备会造成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那?你想产品卖出去了,应收财富是2万多亿美元,如果把这2 万多亿美元亿财富换成东西拿回来,以工资的形式分发下去,整个社会财富是平衡的,不会发生物价上涨。 但是,产品卖出去了,应得财富没拿回来,却以外汇储备这样的白条挂在那里。而国内这些打工仔打工妹以及工厂主的这些开支怎么办? 中间掌管结算的是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向这些厂矿投放基础货币,就印刷了与2万多亿美元相当面值的13万亿元的虚拟的纸钱(纸钱与财富挂钩的,没有财富纸钱就是虚的)来支付这些费用,当这些虚拟的纸钱流向社会时,社会财富不变,而纸钱貧空增加了13万亿的人民币,也就等于钱不值钱了,于是物价就一个劲的上

涨!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二、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过大, 导致货币超发,是物价上涨的第二个原 因。 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庸危机, 国家刺激经济,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比 如国家的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各大银行争相发放贷款,流入社会的 资金大幅增加。 2010年1 ―― 9月份,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已经达到69.64万亿元,而同期(前三季度)GDP为26.866万亿元,即央行货币超发42万亿元(存在争议)。 虽然对是否超发了42万亿货币存在争议,但对超发了货币的事实本身却是没有争议的。 物质增加有限,流通货币大幅增加,最终的结果是一一物价不断攀升! 三、劳动力成本攀升,是推动物价上涨的第三个原因。 随着那些生于50 ―― 70年代之间,甘于吃苦耐劳,拿低工资而毫无怨言的打工人群年龄增大,代之与的是70、80、90后的新生代民工, 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思想比较开放,不愿接受那些‘脏’、‘重’、 '差’,待遇比较低的‘盘剥’。导致“民工荒”在全国的蔓延,推升劳动力成本,引起物价的上升。 基础投资过大使各地用工大幅增加,也导致劳动力成本攀升。 四、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国内物价上升的第四个原因。 近年来,由于国际原材料一一如钢铁、煤炭、石油、粮食不断上涨, 带来日常消费用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铁矿石连续六年的累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400 %。高昂的矿价,吞噬着中国钢企的利润,铁矿石涨价导致中国钢企业2010年前9月为埋单多支付了超过千亿元的资金。 受国际能源机构调高原油需求预期等因素影响,10月份以来,纽约

关于物价上涨调查报告

关于物价上涨调查报告 面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我选择了这次调研,可能由于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此次调研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普遍性并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但这确实是一次切实的调查,从中分析出的结果也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是本社区居民对物价问题的实际看法。根据调查问卷中以及书本网络上的各类资料,我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及一点的建议,这些收获使我这次的调研活动充满了意义。 2.调研对象:xx社区御览嘉园3、4、5号楼200户居民约800至1000人 4.调研过程: ①在选择的居民楼内挨户进行调查取样,共发放问卷910 份并全部收回,有效97.94% 食品类:蔬菜类蛋奶类肉类粮油类包装食品类其他: A.负担不起一般生活所需要的开支,如食品、水电费等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体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仍保持在高价位上运行,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6%,影响了农民人均多支出186元。这

些都必然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心理。人民手中钱越来越不值钱,纸币贬值,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人民购买力降低,影响人民消费心理,商家难攻消费者荷包,消费市场不活跃。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较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阶层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买车,原价20万元现在只需18 万元,这2万元的“额外”收益,可以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支出。相反,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原已有些困难,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计划泡汤,于是,只承受涨价的痛苦,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影响。因此,从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的今天,富人群体与穷人群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而他们对

有关物价上涨的研究报告

有关物价上涨的研究报告 班级:七年一班. 组员:曹姿婷,柯东升,谢忠诚,黄旭东,苏婷婷,徐家琪. 组长:朱凡 今年以来,物价飞速上涨,猪肉涨价了,方便面、快餐、洗涤用品也涨价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就连学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涨价,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也是突然不能够适应。“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类基础物质价格再怎么涨,老百姓也是要买的,无论如何,饭总是要吃的。 为了更好的明白现在市场的价格上涨情况,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我的调查数据:⒈猪肉价格:印象中猪肉应该卖的很便宜的,6,7块钱一斤。可是当我妈问猪肉价格时,摊主说:“14元一斤。”我就惊讶极了。什么时候涨的这么厉害了?旁边另一个顾客说:“好多天都没有吃猪肉了,都不知道猪肉是啥味道了,想吃肉只能买点羊肉吃火锅啦,否则别的也买不起,鸡蛋更是长得离谱,原来3.4就能做一顿炒鸡蛋,但是现在4.2才能炒一盘啦。现在过年才来买些猪肉回去。”早就听说国家政府一直要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可是现在看来好象没有什么效果吧。 ⒉鸡蛋价格:印象中以前只买一两块一斤的,可是妈妈告诉我:“那是早几年的价格了,现在都卖到四五块钱一斤啦。”我随着妈妈去买鸡蛋,果真,鸡蛋标价:4.5元/斤.妈妈买了十个鸡蛋就要了十几块钱. ⒊蔬菜价格: 2008年真是不一样的一年,年前大雪灾.湖北、湖南、广东受灾严重,很多北方时令蔬菜因为道路不通而无法正常运到南方.这是蔬菜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妈妈去买藕.一看 标价:6元/斤.买了两节就是12元.妈妈大发感慨:“现在买菜都要大几十块.却没有多少东西.再这样下去,如果不涨工资,真的是会越来越困难了。”我在心里也暗暗赞同。 随后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一般的蔬菜价格都在1元以上。很多居民都试着还价,可是卖家一直“叫苦”表示不能再便宜了,涨价也是没办法,一涨都跟着涨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真是颇有感触:生活真是很不容易! 理性的看近两年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品价格的波动给普通市民特别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 整体上看,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粮油价格上涨尚不足以影响到居民整体生活。但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

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一)

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一) 摘要: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点市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当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作用的结果。短期性因素主要有两个:春节因素以及雪灾因素。本轮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本轮价格上涨是偶然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趋势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本轮价格上涨与我国基本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紧密相关,本轮价格上涨是要素市场化和二元体制改革滞后的必然产物。分析今年全年消费价格走势,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自然灾害,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社会通胀预期较为明显,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也较多。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价格上涨,翘尾因素,二元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通胀预期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8.3%,是1997年以来首次连续9个月涨幅超过5%这一国内公认的温和通胀上限;一季度CPI累计同比上涨8.0%,比政府工作报告预定的调控目标(4.8%)高出3.1个百分点。同时,上游价格也出现加快上涨的态势。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同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8%,同比提高了5.7个百分点。对这一形势,应全面、客观地去分析,既要看本轮价格上涨的主要特点,又要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更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点

(一)当前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 从CPI的八大类商品来看,3月份呈现出“五涨三落”。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而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了21.4%,同比提高了13.7个百分点,涨幅远远超过其它类商品。 从增速贡献度来看,3月份食品类价格拉动CPI上涨约7.1个百分点,贡献度为85%,比去年同月提高了8个百分点;居住类对CPI上涨的贡献度为12%,其它六类商品贡献度只有3%,均低于去年同月。可以看出,食品价格上涨仍然是拉动CPI上涨的主动力,当前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 (二)当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统计的角度来看,CPI同比增速可分为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比如,2008年3月的CPI同比涨幅可分为两个部分:2007年3月到2007年12月的涨幅,以及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的涨幅,前者称为翘尾因素,后者称为新涨价因素。可见,翘尾因素是上年价格变化而自然转移到当年价格指数的部分,它纯粹是由于统计方法导致的,与当年的价格变化情况无关,但却会影响CPI同比增速。因此,分析CPI的同比增长情况,需要剔除翘尾因素的影响,重点关注新涨价因素的变化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根据2007年的CPI月度环比数据,可计算出2008年我国CPI同比增长

2016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2016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近年来,物价飞速上涨,给国家政策以及老百姓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对于物价上涨的调查报告怎么写呢?收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超市物价上涨的超市调查报告】 从20xx年8月份以来,关系民生的肉类、粮油和煤气价格不断飙升,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物价上涨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倾听一下老百姓的心声。 以下是2月1日至5日我们在花都各大市场、超市随机对200名不同阶层的市民所做的调查,以及对猪肉、花生油、煤气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上涨的情况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统计。 一、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主要物品价格上涨调查表 价格物品20xx年-20xx年 10月11月12月1月2月 猪肉/kg17.819.623.227.629.2 花生油/L15.617.819.621.223.2 煤气/m31313151818 二、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月工资增加调查表 月工资增加(元)00-100100~400400 调查人数14129264 占总人数的比例70.5.5%2% 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调查表

影响程度无影响有一定影响很大影响 调查人数607268 占总人数的比例3064% 四、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图表分析 由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上图观察得知在物价迅速上涨的今天,仍有许多市民的工资没有增长,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0.5%,并且工资上升幅度较大的人仅占总人数的2%!这是多么严峻的问题啊!关系民生的各种物品价格不断飙升,而居民的工资却得不到与物价同幅度,同比例的上升。自然而然的就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进一步反映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在物价上涨严重时就已经出台各种抑制物价飙升的规定,我们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则显示民众普遍认为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对他们的生活没有造成影响。因此,可以体现出一些商家没能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办事,同时也反映出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强。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推动工资的增长,让民众能够坦然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而不是为他们构筑起一个并不存在的虚拟的幻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里说国际经验也表明,扩大居民收入份额,使居民收入增速等于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湿度快于经济增长。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大格局应适度向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倾斜,保持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应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保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于物价上涨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2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物价上涨的具体体现 2.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doc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 从2007 年 8 月份以来,关系民生的肉类、粮油和煤气价格持续飙升,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物 价上涨”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倾听一下老百姓的心声。 以下是 2 月 1 日至 5 日我们在花都各大市场、超市随机对200 名不同阶层的市民所做的调查,以及对猪肉、花生油、煤气三种具有代 表性的商品上涨的情况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统计。 一、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主要物品价格上涨调查表 价格物品 2007 年-2008 年 10 月 11 月 12 月 1 月 2 月 猪肉 /kg 17.8 19.6 23.2 27.6 29.2 花生油 /L 15.6 17.8 19.6 21.2 23.2 煤气 /m3 13 13 15 18 18 二、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月工资增加调查表 月工资增加( 元) 0 0-100 100 ~ 400 >400 调查人数 141 29 26 4 占总人数的比例70.5% 14.5% 13% 2% 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水准调查 表 影响程度无影响有一定影响很大影响调 查人数 60 72 68 占总人数的比例30% 36% 34%

四、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图表分析: 由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上图观察得知:在物价迅速上涨的今天,仍有很多市民的工资没有增长,约占调查总人数的 70.5%,并且工资上升幅度较大的人仅占总人数的 2%!这是多么严峻的问题啊 ! 关系民生的各种物品价格持续飙升,而居民的工资却得不到与物价同幅度,同比 例的上升。自不过然的就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进一步反映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在物价上涨严重时就已经出台各种抑制物价飙升的规定,我 们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则显示民众普遍认为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 造成了一定影响,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对他们的生活没有造成影响。所以,能够体现出一些商家没能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办事,同时也 反映出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强。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推动工资的增长,让民众能够坦然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而不是为他们构筑起一个并不存有的虚拟的幻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里说:国际经验也表明,扩大居民收入份额, 使居民收入增速等于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湿度快于经济增长。所以,今后 一段时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大格局应适度向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倾斜,保 持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应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保持国民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于物价上涨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 2011 年 2 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等实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 了初步理解和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 一) 、具体目标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1)

从“蒜你狠”看物价上涨对贺州居民生活水 平的影响 从“蒜你狠”看物价上涨对贺州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1) 一、调研基本情况 (3) 二、市场具体调查情况 (4) 三、调研情况分析 (6) 四、贺州物价上涨原因之我见 (7) 五、对付物价飞涨我有招 (8) 六、结束语 (9)

从“蒜你狠”看物价上涨对贺州居民生活水 平的影响 【摘要】:物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物价指数”成为在居民生活中越来越热。本文从2010年大蒜涨价潮对贺州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结果分析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大蒜,涨价,物价,居民生活水平,影响 2010年,中国经济走出了金融风暴的阴影,走出了通货紧缩的萧条时期,又开始了大踏步的时代。这时,我们又面临着经济过热,物价上升的压力。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度超过了3%的警戒线水平,市场上一些商品价格上涨速度惊人,以大蒜为例,山东金乡市场普通混级大蒜的交易价格如下: 2010年2月22日,3.88元/市斤; 2010年5月15日,3.95元/市斤; 2010年7月1日, 4.25元/市斤 2010年8月2日,5.1元/市斤 2010年8月30日,6元/市斤 2010年9月11日,7元/市斤。 可以看到,短短半年间,大蒜的价格像乘着飞机一样从2月份的3.88元/市斤攀升到9月份的7元/市斤,而2009年9月份,同样级别的大蒜在该市场才0.95元/市斤。网友们创 造性的给这样一个飞一般的涨价现象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蒜你狠”,同样戏谑物价

上涨的名词还有“豆你玩”“姜你军”等等,在这一个个嘻哈的名字背后,是老百姓面对物价飞涨的头疼无奈。那么,2010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涨价潮对贺州这个桂东小镇的人们的生活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贺州市的物价上涨又有怎样特殊的原因,未来的贺州物价又该何去何从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这一次实践调查。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地点: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广场、八步区某农贸市场、八步区某超市 调研对象:到灵峰广场休闲、游玩的市民及广场上的小摊小贩,农贸市场商铺、超市理货员等 调研时间:2011年1月15日至1月26日 调研过程: 1.确定选题; 2.查找有关资料,制作调查问卷和问题; 3.调研时间:2011年1月15日至1月26日; 4.调研过程: ①在灵峰广场上请来往行人填写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分,其中有效问卷192分,有效率96%。周末灵峰广场上人潮涌动,有锻炼身体的老人,有出来游玩的一家人,还有呼朋唤友相聚的年轻人等等。如此,受访者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各个社会阶层,并且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周末到县城游玩的农民朋友,由于贺州市仍属于农村地区,这使我们调查更有意义。 ②我们走访了市区内一些超市和市场,了解2010年来物价走势,特别是大蒜(俗称蒜头)价格上涨的形势。 ③到国家统计局贺州城调队了解到了2010年贺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调查问卷内容 (1)您家庭的收入情况(按月计): A.10000元以上 B.8000至10000元 C.5000至8000元 D.2000至5000元 E.2000元以下 (2)过去一年,您对物价上涨的总体感应程度,请举例说明: A.没有太大变化 B.略微上涨 C.上涨迅速 (3)您对过去一年的经济状况满意吗? A不好,收入大部分用于食品支出,生活很吃力 B一般,该花钱的还是得花钱,就是有点吃力 C好,能偶尔进行一些奢侈的消费,如去旅游,购买奢侈品等 D很好,能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 (4)2010年大蒜涨价,对家里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A没有影响 B有点影响,但是不大 C 有影响而且很大 (5)对于大蒜和其他农产品涨价,您怎样来应对? A省吃俭用 B改变生活习惯,"多吃肉,少吃蒜" C想办法增加收入 D没办法 E其他(6)对2010年大蒜价格猛涨的原因有什么看法?(可多选) A 这是供需失衡,应该鼓励种植大蒜 B 纯属炒作,是恶意哄抬物价的行为,应该制止 C 大蒜产业成本过高导致的,诸如进口大蒜价格高、运输成本太高等

物价上涨真正原因

物价上涨原因: 一、从国际上情况分析,国际整体物价上涨引起我国物价上涨。 1、国际油价普遍上升引起。 (1)今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其最新完成的一份预测报告称,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对中国产生七大方面影响,这里面就包括使中国实际GDP总量减少、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油价上涨,会加大以石油为燃料或原料企业的成本,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这最终需中国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延迟国内投资额。由于农业领域的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与石油相关,也随着上涨,同时,也增加农业产品运输成本,这就直接导致粮食、猪肉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2)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二、通货膨胀引起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马克思认为,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他将其定义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西方学者在理论上通过研究通货膨胀来解释物价普遍上涨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结构失衡等等。 三、历史因素。物价指数是一个滞后指数,它对经济的反映有一个滞后期。从经济运行的内在关系看,从生产、流通到消费,从上游产品到下游产品、从投资到消费等都有一个传导过程,价格的变化通常是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变化的结果。从历年情况看,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因此,这一轮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 四、供求关系不平衡引起物价上涨。猪肉、住房等商品供求结构失衡,供不应求或需求过旺等原因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1、总的来讲,目前,我国市场上各种需求仍很旺盛。如煤电油运仍很紧张,固定资产投资仍在高位运行,一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也仍然很大。 2、粮食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我国连续5年粮食减产,需求增加。它与去年的旱灾、今年的洪涝、以及今年年初禽流感等社会、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3、影响供求最大的因素,我认为是与我国农业人口大幅度的减少有关。十多年来,我国农民开始成批成量到沿海城市和其他大城市打工,最近几年,外出务工人数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家务农的人数减少了,必然使得农产品总量减少,而需求的人数则相应增多,使供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导致价格疯狂上涨。而在今年,这种改变更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4、另外,由于前期仔猪、猪肉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等原因,农民养猪利润小,风险大。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由于近期肥猪存栏锐减,猪肉供不应求,刺激肉价不断上涨。五、国家宏观调控。从去年开始,国家有针对性地进行经

关于物价上涨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物价上涨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摘要 我于2012年4月-5月份,对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为把握当前社会物价发展情况,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查主题:物价上涨 调查时间: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调查地点:重庆渝北区 调查对象: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 调查方法: 访问法:我深入附近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今天与去年的物价对比、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文献法:我多次上网查询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并找了今年与去年的物价情况的资料,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物价上涨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观察法:我多次深入百姓之中,观察他们所购买的日用品,记录他们的言行;我多次外出买东西,向卖方打听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从日常的小事去观察社会中的大事,从中获益不浅,并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前言

近几年各种商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距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的各种食品蔬菜也频频上涨,而其上涨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一家报刊就曾今这么说“肉涨价了,油涨价了,粮食涨价了,蔬菜涨价了……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对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有关部门指出,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一定要跑过CPI”一时间成为人们希望不因物价上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的形象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安排消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了很多老百姓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物价的上涨感触也许并不太深,对物价的行情也不太了解,但还是常常能听到新闻中提到某某物品上涨了,我们没有什么了解,自然不会有太大感受,为了能足够了解物价的总体情况,以便我们在以后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因此,对本市的几家超市几菜场的商品价格进行调查,物价的上涨对绝大多数的中高等收入的居民并没明显的影响,但会对低收入的人群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我们和谐普通市民来说,基本生活用品的小幅上涨影响也是巨大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分析物价上涨的现象和原因,研究出能把物价稳定在适当水平的方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了解物价的正常涨幅,这些现象的产生对我们的生活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三调查内容 首先调查了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各种食品较去年都有了上涨,蔬菜价格中:

物价上涨的影响与措施

物价上涨的影响与措施 具体表现 货币发行量过多,金融危机后,大规模投资,造成流动性过剩。再加上对外贸易长期顺差,顺差一美元,就要发行对应数量的人民币,现在外汇储备3万亿美元,就知道超了多少货币量了,按1对的汇率算也有20万亿人民币了,现在国内M2就70万亿吧,所以知道物价为什么上涨了吧。 CPI,PPI居高不下,主要表现就是食品大幅价格大幅上涨,工资大幅上涨,房价大幅上涨,蔬菜猪肉鸡蛋大米食用油甚至雪糕都涨价,总之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相同的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中国国内物价上涨有六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我国有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加剧了我国境内人民币的市场投放量,导致流动性过剩。 第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国际热钱涌入,并进入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引发输入型通胀,因此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 第三、是美元贬值,以及其新一轮的量化宽松,令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相应上升,从而进一步助推我国境内相关产品价格高居不下,使世界期货价格都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助推我国通货膨胀。 第四、我国四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和各地方政府的积极

响应,造成固定投资,重复投资造成流通性泛滥。 第五、我国央行超量发行四十三万亿人民币,流动性加速加剧市场泛滥。 第六、天灾失收,物价飞涨。猪八戒腾云驾雾,上涨太快太猛,带动物价上涨速度加快!形势逼人! \\ \\ 原因 物价涨了吗?我觉得物价没涨。楼主你别看猪肉价格涨的那么快,其实猪肉也就应该是这个价格,因为如果按照猪肉涨价的速度,养猪户的经营状况应该是很好的,而事实上养猪户的情况也堪忧,也就是说,涨价的钱,并没有被任何产业链环节所赚走,那么钱都到哪里去了呢?答案只有一个,被通货膨胀稀释掉了。 截至到现在为止,人民币的总量已经超过70万亿,这也托前几年银行疯狂印刷钞票所致,如此大量的货币流入市场,势必会造成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所以,事实上,并非是物价上涨了,而是您手中的钱,变得不值钱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下降了。再说的简单点,是您的工资下降了,而下降的部分,是国家拿走了。 有句话叫做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通货膨胀出来的钱,如果用在给民营企业减负上,就等于是平衡了财富分配,老百姓的工资自然就增长,但是事实上政府可没有那么做,而是把钱都投入到了“铁公基”上,而这些项目的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