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看法
一、纵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力图通过改革,使全社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事实证明,许多改革是成功的。例如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义务教育实现了对学生免费等了不起的成就。为了快速脱贫治愚,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应该是最有效的。但实际上,我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仍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在经济偏远落后地区,许多家庭负担不起这部分费用,或由于观念的落后不愿承担这部分费用,导致农村儿童的失学率很高。高中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高额的学习费用是大多数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这又进一步导致了失学率的增加。我国教育因经济水平的制约已导致内部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现在,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是75%,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52%,教育结构成倒金字塔型。基础教育的普及任重而道远。然而,这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教育的正常发展。
二、问题
我国现下的“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则被置于从属地位。“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与熟练程度。教师不得不采用机械重复,强化训练的呆板模式,忙于知识的灌输和技能强化训练,无暇顾及教育的艺术性。导致教育目标单一,学习局限于课本的范围内,教学方法单调,沉重的学习负担造成部分学生厌学和心理逆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求知欲。
图:高考后学生们扔课本、撕校服、大声抗议
高中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在高中阶段得到极致的表现。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受教育者付出的脑力和体力是巨大的,而所学知识却极为有限。应试教育模式导致现下学生知识面狭窄,出现高分低能的局面;由于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在升学率、平均分两种压力下,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锻炼时间流失,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等;更甚者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是为了评分排列,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
综合以上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可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势在必行。所谓素质教育,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现有国情下,“应试教育”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有人认为我国教育弊端的根源在于“考试”,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任何教育都需要考试和测评。作为筛选、淘汰、择优的手段,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考试”也是存在的。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首要责任在政府,在教育部门的最高层。因为改革是一个从上到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上层的行政措施不够强劲,下层的局面必然也无法根本扭转。
三、建议
我们认为教育改革要有根本变化,不仅仅是教育界的大事,更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因此无论我们的教育体制如何走,都不要让短期效应去替代长期效应,不要过于追求快速脱贫治愚,而放手新一代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该提供各式各样的人才,但决不是考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冠军。因此,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应该切实对教师和学生减负,真正把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加以教育。鼓励青年教师敢于创新、勇于改革,真正探索出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特色发展之路。不要单纯的拿一时的得失作为评聘教师的最直接因素。即教育改革不要太过于功利化,放开长远的目标。
从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就必须权力下放,应当以教师、家长、学生和专家为核心,共同来选择和设计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胸怀大志,敢于改革,教会学生如何成人,而不单纯的以学习优劣论英雄。其实,我们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国家建设提供各式各样的有用之人,其中自然包括各行各业的人。
而作为大学教育,要从包办教育面向市场转变。目前大学出来的学生社会不接收,而社会又迫切需要人才。大学教育最大问题就是实行一种包办教育,包上学、包就业,这种包办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国家难负之重、带来一个严重后果是
与市场严重脱节,这是目前中国教育不争的事实。因此,大学本身要凭借自己的知识与与产业融为一体,全方位学习,注重深厚的实践经验,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一些专业学校可以走教育与产业于一体集团化发展模式,让大学把研究院所搬到大学产业园中发展,从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从书本来的间接经验。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社会还会拒绝在大门之外吗?而这些都需要政府财政部门给予相应的教育经费扶持,拓展教育的广度与宽度,不拘泥于死板的套路。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这种愿景迫切的需要政策与财政方面的支持,在革新的道路上我们步履蹒跚的走着,在避免各种错误的同时,如履薄冰、反而闯入了一个又一个怪圈。不得不说,完美的改革绝非易事,然而凡事都自有平衡,在合理决策与革新收效的杠杆上,一定会有一个平衡点,带领我国教育走向宽阔深远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