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课件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基础心理学教案_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教案_PPT课件
关于右利手和左利手:习惯使用右手的我们称为右利手,反之 为左利手。
布洛卡:对于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占优势; 斯佩里:对于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占优势,右半球 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总结:右利手,左半球为优势半球 左利手,右半球为优势半球
感觉和知觉
关于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能力越强,感受 性越高。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的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两者成反比关系。 明适应:由光照弱的地方到光照强的地方(光照增强)感受性低, 感觉阈限高。
暗适应:由光照强的地方到光照弱的地方(光照减弱)感受性高, 感觉阈限低。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
冯特
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 研究的对象:意识的内容
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杜威、詹姆士 强调实际的应用
五大学派的理论 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华生 研究对象:行为 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等 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错觉
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
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 擅长视觉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在公园约会。
情绪记忆:有时经历的事实已有所遗忘,但 激动或沮丧的情绪依然留在记忆中。
语义记忆:助人自助
动作记忆:跳舞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 遗忘及其规律:先快后慢
再认 或 再现
表 象:过去感知过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关于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 外周神经系统:联系中枢神经系统和器官的神经的总称

医学心理学课件教案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课件教案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课件教案心理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3. 了解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医学心理学简介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心理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心理干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心理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2. 案例: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教材:准备医学心理学教材或相关资料,供学生课后复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如描述一个人因为心理因素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的情况。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包括它如何结合医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以及它在healthcare 领域的重要性。

3. 分析案例:选取一些案例,让学生探讨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被研究和理解的。

七、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2. 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邀请其他同学或老师回答,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八、心理因素与健康1. 心理因素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心理因素,如应激、情绪和态度,并解释它们如何影响健康。

心理学入门大学公开课教案

心理学入门大学公开课教案

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 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心理过程和个性2. 心理活动与行为3. 意识与无意识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心理动力学理论2. 认知心理学理论3. 行为主义理论4. 人本主义理论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心理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2. 提问: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心理学有哪些应用?二、心理学概述1. 讲解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

2. 举例说明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讲解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活动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等基本概念。

2.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四、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介绍心理动力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主要理论。

2. 讲解每种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代表人物。

五、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心理学书籍或文章,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完成课后思考题,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教材:《心理学导论》2. 视频资料:心理学相关的视频、图片3. 网络资源:心理学相关网站、论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心理学的掌握程度。

3. 考试:通过笔试或口试,考察学生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PPT课件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PPT课件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只要确定了( ),就可以 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A)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心理现象的整体属性 (C)心理在适应环境中机能 (D)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John Watson (1878 – 1958)
B. F. Skinner (1904-1990)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 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 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 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 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 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 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
不能干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 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 法,叫调查法。
• 访谈法(提纲)
• 问卷法(信效度、取样、常模)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 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 原因。
实验法
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 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
主试者在他严的评格价控等制,目条的件在的于发情现况影响下某,种观心理察和被行试为的的行为
或活动,探索原(客因A)。观自这条然种(件方一法和般叫人)(观的)察。心法理活动(之B)间调的查法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C)个案法
华生:《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的天才》 霍尔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感觉的概念,包括感受器、感觉 阈限等,并介绍感觉的分类,如视觉、 听觉、触觉等。
错觉与幻觉
探讨错觉与幻觉的概念、产生原因及 实例,并分析它们与正常知觉的区别 与联系。
知觉的组织原则
详细解释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 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等,以 及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特征对个性的影响
心理特征是个性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心理特征会导致不同的 个性表现。例如,智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方式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个性与心理特征的相互作用
个性和心理特征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个性可以影响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 心理特征也可以影响个性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心理学研 究中,需要同时考虑个性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因素。
心理咨询概述
心理咨询的定义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专业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 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流派
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等。
心理咨询的过程
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咨询、结束咨询等阶段,涉及倾听、共情、引导 等技术。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心理特征的评估
心理特征的评估可以通过心理测验、 观察、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结 果可以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提供 重要依据。
个性与心理特征的关系
01 02 03
个性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个性倾向性决定了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特征, 从而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直 接影响个体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结合方式,进而影响个体的行 为方式。

《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2)

《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2)

精选ppt
18
第三节 情绪
一、概念
– 情绪(emotion) 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 度,是不易被个体所控制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
• 情绪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情绪的可以是 外在的刺激,如生活环境中任何人、事、物的变化;也可 以是内在刺激,如腺体分泌、器官功能失常等生理性原因, 或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
–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本身的一种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 体验和自我调控等构成。
精选ppt
3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
– 高度发达的人脑是心理产生的基础 – 心理的器官是脑 – 心理过程是复杂的功能系统
• 调节张力和维持觉醒水平的系统 • 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 • 运动的计划、调节和控制的系统
精选ppt
17
– 衡量注意的标准
•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 时间内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的客体的数量。
•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否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 种事物或从事的某种活动上。
•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分配在两种 或几种不同的动作与对象上。
• 注意的转移:指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 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从一种活动转移 到另一种活动上去。
– 感觉适应:机体的感受性因刺激对感受器作用时间 的长短而改变的现象,就是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
• 刺激过久而变得迟钝 • 刺激缺乏而变得敏锐
– 感觉对比:感觉对比(sensory contrast)是由于刺激 背景的不同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如同样的白 色在黑色背景上比在灰色背景上显得更白。
– 分类.
•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指在没有任何意图,预先没 有目的,不要求意志努力的情况下产生的注意。无意注意 是自然而然地对某些事物和机体状态的指向和集中,它往 往随周围环境的变化、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需要、 兴趣、情绪以及健康状况而产生。

《心理学基础》课件

《心理学基础》课件

心理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问题:保护受试者的权益,避免伤害 法律问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研究合法合规 伦理与法律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未来发展:加强伦理与法律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研究者的伦理和法律意识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神经心理学的进展
神经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神经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用
神经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 挑战
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
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文化差异对心理过程的影响、文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等 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咨询、教育、管理等领域的跨文化适应和交流
展等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心理学: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近代心理学:19世纪末,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 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20世纪初,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流派的兴起, 心理学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当代心理学: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心 理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
应用领域:教育、医疗、企 业、司法等
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专业 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动力
学习策略:帮 助学生掌握有 效的学习方法
和技巧
学习环境:营 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和环境
学习评估:对 学生的学习效 果进行评估和
反馈
组织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 人的行为和心理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创立,强调潜意 识和性本能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一、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光波:380~780纳米(赤橙黄绿青蓝紫)
波长(米)
交流电
广播频带
雷达
红外线 可见光谱
紫外线 X射线 珈玛射线
(二)视觉器官
角膜→前房→瞳孔 →水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 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自我实现
Carl R. Rogers, 1902–1987
Abraham Maslow 1908-1970
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作是计算机,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 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 原因。
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 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
• 自变量
暗适应。
二、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 负后像
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强度呈正比。
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相继对比
四、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 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智慧的莲花仙子,就请您告诉我一句 话“所谓心就是... ...”
我没什么可说的, 快打破水罐下山去吧!

心理学教案(完整版)ppt全文

心理学教案(完整版)ppt全文
心理学教案(完整版)ppt全文
汇报人:
2023-12-23

CONTENCT

• 心理学概述 • 感知觉与意识 • 记忆与学习 • 思维与语言 • 情感与动机 •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0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 、行为等多个方面。
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现象、群体心理现象以及心理与 行为的关系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记录并分析数 据,以揭示心理现象。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 探究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信息,以了 解心理现象的现状和特点。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罗杰斯的理论,强调 人的成长、潜能和自我实现。
认知流派
皮亚杰的理论,关注人的认知 过程及如何获得知识和解决问
题。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定义
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 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
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
社会化过程、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 感、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与沟通、群体心理
克服遗忘的方法
克服遗忘的方法包括及时复习、分散 复习、尝试回忆、过度学习和运用记 忆术等。
学习的概念与理论
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 变化。
学习的理论
学习的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为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

心理学全套PPT学习教案

心理学全套PPT学习教案
第24页/共160页
第六章 注意
第25页/共160页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1、定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注意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表现在心理过程的指向和集中于对
象的程度,即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特性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
第5页/共160页
第二节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结 构
三、普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6页/共160页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学家冯特(1832─1920年)完
第8页/共160页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 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9页/共160页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实验法 2、 观察法 3、 访谈法 4、 问卷法 5、 测量法 6、 文献历史法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12页/共160页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神经元(neuron)构成
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 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感受刺激, 传导兴奋。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 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00
80
60 58.2
44.2 40
35.3 20
27.2
0
12
3
4
25.4
5
6
思维
•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 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
• 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 –间接性
想象
2.心理过程
• 想象——是对大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 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 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 她打开窗户, 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 了几口清新的空气, 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 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 记得, 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 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 今天如 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 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 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了, 必须忍耐一 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 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
2.仇恨 3.愤怒 4.焦虑 5.嫉妒 6.自卑 7.抑郁
情绪稳定
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 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 情绪反应强度与引起它的情境相适应; 情绪反应能够随客观情境的变化而转
移。
(3)情绪状态
• 心境: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很长的情绪状态 • 激情: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下引起的情绪
想象 思维 记忆 知觉 感觉
心理
认识过 程是以 感觉为 基础, 从下往 上概括 性越来 越高。
生理
感觉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痛觉)
感觉的规律——适应
适应
知觉
知觉——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整体性
2.心理过程
记忆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知识经验的保持 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 记忆的种类: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机械记忆 –意义记忆
三种记忆的比较
种类
时间
特点
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0.25~2秒 容量相当大,具有 形象性
5秒~2分钟 容量7+2
长时记忆
时间无限 容量无限,心理活 动的知识基础
心 理 学 与 其 它 学 科 的 关 系
1.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心理是大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
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方面的 心理活动.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注意——心理状态
注意
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和集中。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纠正: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并不是 心理学的全部。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对夫妇、 一个家庭或—个团体。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应 对生活中的闲扰,更好地发展,增加生活的丰福感。一般 来说,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来访者有心理困扰,但 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偏差。
状态
4.情绪智力(情商)
了识解自别我和理控制解自自我 己自及我他激励人的识情情别绪他绪人状态人际并交往
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 •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
能力。 •自信心
情绪
•自我控制 •化解不良情绪
•适应性
•成就趋力 •耐挫力 •主动性 •积极心态
•理解他人 •发展他人
•服务 •换位思考
•影响力 •沟通
心理学家会催眠?
纠正:催眠术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 治疗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并非心理学家的“招牌 本领”,而且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并不涉及催 眠术,使用更多的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实 验和行为观察。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纠正:梦的分析和催眠一样,都只是精神 分析流派所使用的治疗技术之一,就好比心理 学工具箱里的一个起子,并不是全部。
不安 紧张 着急 慌乱 惊愕 害怕 心悸 震惊 担心 惧
后怕退避 不寒而栗 大惊失色 敬而远之 缩头缩脑
哀伤 悲哀 悲怆 凄然 伤心 伤感 悲痛 痛心 愧疚 哀
悲愤 痛苦 辛酸 凄惨 肝肠寸断 黯然神伤
七种积极情绪
1.爱 2.兴奋 3.希望 4.信心 5.同情 6.乐观 7.忠诚
七种消极情绪 1.恐惧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金艺花
心理学是什么?—几种误解
1 心理学家知道你所想 2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பைடு நூலகம்3 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 4 心理学家都会催眠
5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纠正: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 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 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即 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 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 的心理。
•冲突管理 •合作 •团队 •领导
企业不能重用的十二种人
17.不 言能语创失新察----缺 时乏 常创 议新 论意 企识 业和 不创 足新 ,活 搬力弄是非 28.不 自能由与散人漫合--作---无--视-不企肯业助规人章,制缺度乏,亲我和行力我素 39.缺 影乏响适团应结能--力---时--常-对贬波低折别人不知,所抬措高自,牢己骚满腹 41.0.能自力吹局自限擂----知-爱识慕面虚窄荣,,能不力肯欠踏缺实,工反作应迟钝 51.1.自口以才为欠是佳----固-不执能己恰见如,其刚分愎的自表用述自己的想法 61.2.缺形乏象敬不业佳精-神----修--饰工打作扮斤和斤言计谈较举,止讨不价自还重价
成功者具有的共同特点
• 良好的自我意识 • 情绪管理能力 • 积极的自我激励能力 • 挫折承受能力 • 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
情绪的ABC理论——提高情商的方法
3. 情 绪
(1)定义——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 要、愿望、 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2)种类 —— 喜、怒、惧、哀





开心 愉快 欢乐 欣喜 满足 称心 知足 痛快 狂喜 自在 舒心 动心 甜蜜 从容 扬眉吐气
气恼 气愤 生气 不满 愤然 激愤 盛怒 震怒 怒
七窍生烟 勃然大怒 忿忿不平 恼羞成怒 怒不可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