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工艺卡)编制原则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编制和范例讲解
1.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1.1 根据NB/T47013.1-2015中4.3.2的要求,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是检测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工作范围、人员设备能力等,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允许的框架内选取、细化成自身可执行的要求,用以指导检测单位自身无损检测工作,在某种检测方法或某类产品范围内通用的程序文件。是标准没有具体规定而又是本单位通用和共性的统一规定,也是各检测单位检测能力的反应。
1.2要点
(1)涵盖本单位的检测范围,是通用性技术要求、原则性指导文件;
(2)根据检测单位的特点和能力编写,是对现行标准规范的补充;
(3)内容不能照搬照抄外单位的文件,必须有本单位的特色;
(4)跟具体的工程项目没有必要的关联,是检测单位自身检测能力的体现;(5)由检测单位Ⅲ级专业人员编制,检测责任师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6)工艺规程的编制应按NB/T47013.1~47013.13的规定明确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7)相应检测标准变更、采用新的检测工艺时,应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重新审批发布。(如果来不及修订工艺规程时,所编制的操作指导书应由检测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1.3编制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在检测工艺上可以比现行标准、法规更细,更具体,要求更高;
(2)应根据本单位无损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检测能力,做到简明扼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
(3)应采用本单位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应有自己的特色;
(4)工艺规程中每一步骤都要写清楚做什么、由谁去做、采用什么设备和辅助器材、什么时机做、按什么标准做;
(5)采用非标准检测工艺(如非标准温度范围内的渗透检测、探头移动区不符合要求的超声波检测、焦距不符合要求的射线检测等)时,应对该检测工艺进行验
证;
(6)明确对操作人员和责任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7)要融入其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无损检测方面的内容(如SH/T3543-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4.7条的要求:无损检测单位应按SH/T3503的规定提交无损检测报告。施工单位应在检测前提交供被检设备排版图和标有焊缝编号的管道单线图或焊缝布置图);
在无损检测实际工作中,有些无损检测单位的工艺规程基本上是照抄标准或照搬外单位的文件,用于应付各种审查,使之流于形式,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不能起到指导、规范实际检测的作用,这样的单位检测工艺纪律检查肯定不严格,操作人员在实际检测中完全凭经验进行,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工作质量的可靠性。
无损检测单位应在检测实施之前编制完成,应根据相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等编制,应遵照或严于现行法规、标准的要求。按照本单位技术水平、仪器设备情况编制的工艺规程,应做到切实可行。
1.4工艺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艺规程版本号;
(b)适用范围;
(c)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
(d)检测人员资格要求和职责;
(e)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
(f)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项目及其范围;
(g)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指导书的要求;(h)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
(i)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
(j)检测记录的要求;
(k)检测报告的要求;
(l)编制(级别)、审核(级别)和批准人;
(m)制定日期。
1.5检测工艺规程除了满足上述内容外,还应包含NB/T47013中相关章节所列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和要求。
2.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
2.1 依据有关标准、合同委托要求、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施工方案制定的适用于某一具体检测对象的前期工艺准备文件,其通过优化、规范实施检测各环节的行为,使整个检测过程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并使之能够最有效的达到检测目的。2.2要点:
※一般为表卡式样,以图表为主,适当辅以文字说明;
※针对某一具体产品、工件编制的专用操作指导书;
※所编制的操作指导书应覆盖所有对象,是对工艺规程和施工方案的细化;
※检测方案和程序明确,要有各项参数,操作者可以直接运用或获取这些数据操作;
※确定操作指导书中的各参数之前应进行适应性验证,达到最佳匹配;
※当重要因素改变时应对改版后的工艺文件重新进行验证;
※要达到按照操作指导书操作的结果一定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的目的;
※操作指导书的编制应由具有相应Ⅱ级资格的人员编制,由检测责任师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
2.3编制原则
根据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的作用,其编制要符合“针对性、符合性、可操作性”三方面的原则。
△针对性
要针对特定的检测对象,编制特定的无损检测工艺措施。指定检测设备、器材及工艺参数;
△符合性
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中的工艺措施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本单位工艺规程的要求。操作指导书应明确执行的标准规范。对于操作指导书中所选取的工艺参数,须经实际适用性验证,确认其能够达到检测目的的要求;
△可操作性
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作为现场指导检测工作的技术文件,如现场不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则其编制的根本意义不复存在。所以,编制人员要充分考虑现场检测条件的局限性,在其标准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在足够满足检测目的的前提下,优化工艺措施,明确最有效的技术参数和允许调整的动态范围,所要求的工艺措施在实际检测中切实得到实施。
2.4操作指导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操作指导书编号;
(b)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
(c)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技术等级、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和检测前的表面准备等;
(d)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验收标准;
(e)检测设备和器材:名称和规格型号,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f)检测工艺参数;
(g)技术工艺措施要点要求(据工艺规程和项目的要求,提出一些应注意的重要内容或控制要求);
(h)检测程序;
(i)检测示意图;
(j)数据记录的规定;
(k)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
(l)编制日期。
2.5操作指导书的适用性验证和修订改版
编制操作指导书的目的是制定科学的、易操作的、符合标准或客户要求的检测工艺。其作用是指导检测人员按照检测操作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检测即可达到预期的要求。
但是否能达到以上效果,需要对工艺文件进行适用性验证,以核查按照文件规定的参数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检测质量(底片)是否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当首次使用检测工艺文件时,应对工艺文件进行适用性验证,并留有见证材料;工艺文件验证后,当重要因素改变时应对检测工艺进行修订、改版升级,改版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