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说课课件《圆柱的体积》

说课课件《圆柱的体积》

谢谢
再见
三、尝试验证。
(1)通过课件演示把同样大小的硬币叠成 圆柱形,让学生感受圆柱体积用“底面积 ×高”计算的道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尝试验证。
(2)借助“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利用 “等积变形”,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再根据长 方体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让 学生先想一想,我们当初是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计算公式的呢?课件演示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转 化过程。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 “ 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 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
四、总结全课。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 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 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 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 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丰 富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引发猜想。 三、尝试验证。 四、总结全课。
一、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教材第8页情境图:第一幅图 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第二幅图是求圆 柱形杯子的容积。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来体 会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水杯的容积,实 际都需要求出圆柱的体积。从而引出“怎 样计算圆柱的体积”这样的问题,然后板 书课题:圆柱的体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 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 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 围。
二、引发猜想。
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引发 学生对圆柱计算方法的猜想。因为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体积都是“底面积×高”,长方体、正方体 都是直柱体,而圆柱也是直柱体,因此通过类比 可以产生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 “底面积×高”。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经历怎 样求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过程,体会类 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圆柱的体积》优秀ppt课件

《圆柱的体积》优秀ppt课件

新知导入
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 无水部分高10cm,内直径是6cm。小明喝了多少水?
3.14 × (6 ÷2 )2 ×10 =3.14×9 ×10 =282.6( cm3 ) = 282.6( mL ) 答:小明喝了282.6 mL 水。
课堂练习
哪根木料的体积大?
新知导入
把圆柱切开,拼成 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把圆柱的底面分 成许多相等的扇形。
新知导入
把圆柱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立体图形越接近长方体。
新知导入
底面积 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V=Sh
新知导入
同桌交流
(1)已知圆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r2h
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杯子的底面积: 3.14 ×(8÷2)2 =3.14 ×16 =50.24(cm3)
杯子的容积: 50.24 ×10 =502.4( cm3 ) = 502.4(mL) 50.24 mL >498 mL 答: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新知导入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直径是0.4m,长5m。 如果做一张课桌用去木料0.02m3 这根木 料最多能做多少张课桌?
(2)已知圆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d ÷2 )2h
(3)已知圆的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C÷d÷2 )2h
新知导入
1.一根圆柱形形木料,底面 积是75 cm2 ,长90cm。它
的体积是多少?
2.一口圆柱形水井,地面以
下的井深10m,底面直径为 1m。挖出的土有多少m3?
杯子的底面积: 3.14 ×(8÷2)2 =3.14 ×16 =50.24(cm3)

圆柱的体积ppt课件

 圆柱的体积ppt课件

圆柱底面积
长方体底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 高
验证猜想
底面圆周长的一半
验证猜想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 高
h S
V = Sh
思考: (1)已知圆的半径r和高h,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 = πr2h
(2)已知圆的直径d和高h,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 =3.14×42 =3.14×16 =50.24 (cm2 )
杯子的容积: 50.24×10 =502.4 (cm3 ) =502.4 (mL)
牛奶的体积:240×2=480(mL)
502.4>480
答:杯子能装下2袋这样的牛奶。
2.挖了一口圆柱形水井,地面以下的井深10m, 底面直径为1m。挖出的土有多少立方米?
16份
32份
64份
发现: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合作交流
①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高分别与原来圆柱的哪部分 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③转化得到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对应圆柱的什么? ④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
验证猜想
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高
大胆猜想
hS a
b a Sa a
V = Sh
h S
V = Sh
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类比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怎样来验证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是不是底面积×高?
验证猜想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的推导
S圆=πr2

长方形
利用了( 转化 )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课件

粮囤的容积
粮囤所装玉米
3.14×1.5²×2
14.13×750÷1000
=3.14×2.25×2
=10597.5÷1000
1.5m
=14.13 (m³ )
=10.5975(吨)
2m
答:这个粮囤能装10.5975吨。
花坛的底面积 3.14×(3÷2)2=3.14×1.5 2=7.065 (m2 )
两个花坛的体积 7.065×0.5×2=3.5325×2=7.065(m³)
练一练
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
V=π(
d 2
)2h
= 3.14×(1÷2)2×10
= 7.85(立方米)
答:挖出的土有7.85立方米。
思考:
8cm
1.已知什么?
2.要求什么?
10cm
3.要注意什么?
下图的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数据是从杯子里面测
量得到的。)
8cm
10cm
杯子的容积。
杯子的底面积: 3.14 ×(8÷2)2
六 下数 学
目 1 温故知新 录 2 新知探究
3 课堂练习
4 课堂小结
01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
高 宽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棱长
r πr
S=πr2
学,然后知不足。
203
圆柱体积怎么计算?
小组讨论: 1.你准备把圆柱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 2.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形的?
=3.14 ×16 =50.24(cm3)
杯子的容积: 50.24 ×10
=502.4( cm3 ) = 502.4(mL) 502.4 mL >498 mL 答: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课件

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 分米,这个水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分米 4分米
(1)水桶的底面积:3.14×( 32)2=7.065(dm2) (2)水桶的体积积:7.065×4=28.26(dm 3)
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 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努 力 吧 !
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 是10cm,把一块铁块从这个容 器中取出后,水面下降2cm,这 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
我精心设计了以上几道练习题,它与教材紧密 相结合, 分别从各个方面练习巩固了本节课的内 容,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锻炼思 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在设计练 习的题型时,充分考虑到学生间所存在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和所学知识的特 点,练习设计采用螺旋上升的设计方式,做到由 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 同的发展。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人人参与,探索新知。 三、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四、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深化目标。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的设计,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 过观察力求让学生体验到我们在计算圆柱的体积 时都是把圆柱的体积转化为其他形体的体积来进 行计算的。由此,也就可以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 准备,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我设计了 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这些方法来计算我们的学 校门口这根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吗?
(1)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2)拼成后,长方体和圆柱体之间有 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这个操作过程得出圆柱 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底面积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 圆柱的体积》课件

《 圆柱的体积》课件
圆柱的定义和体积公式 是数学和几何中的基本 概念。
2 实际应用
圆柱的体积计算在现实 生活和各行各业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
3 进一步研究
欢迎进一步深入研究圆 柱以及其他几何体积的 相关知识。
3 三维几何
圆柱是三维几何中的一种基本形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物体中。
圆柱的体积公式
计算圆柱的体积需要用到圆的半径和高度。体积公式如下: 圆柱体积 = 圆底面积 × 高度
这个简单且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圆柱的体积。
实例解析:计算圆柱的体积
步骤一
测量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度。
步骤二
将测量值代入圆柱体积公式, 进行计算。
《圆柱的体积》PPT课件
欢迎来到《圆柱的体积》的世界!本课件将深入介绍圆柱的定义、体积公式、 实例解析和应用领域。同时,我们还会探讨与其他几何体积的对比以及圆柱 体积算法的优化。让我们开始吧!
圆柱的定义
1 形状独特
圆柱由两个平行且同心的圆底面及连接两底面的侧面构成。
2 面积计算
计算圆柱的面积需要考虑底面积和侧面积的相加。
步骤三
得到圆柱的体积,并进行必要 的单位转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圆柱的应用领域
建筑工程
圆柱形的柱子常用于支撑大型建筑物,提供 结构稳定性。
液体储存
由于圆柱形的特性,储存液体时更稳定且利 于流动。
容器设计
圆柱形的容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方 便存储和运输。
制造加工
许多机械零件和工件的形状都采用圆柱形, 方便加工和连接。
与其他几何体积的对比
圆柱
圆底面积 × 高度
立方体
边长 × 边长 × 边长
球体

《圆柱体积》课件

《圆柱体积》课件

05
圆柱体积的扩展知识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总结词
圆柱的表面积由底面和顶面的面积以及侧面面积组成。
详细描述
圆柱的底面和顶面都是圆形,其面积计算公式为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侧面是一个矩 形,其面积为2πrh,其中h为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总表面积为2πr²+2πrh。
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要点一
总结词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在科学实验中的实际应用
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量取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使用圆柱形容 器来量取一定量的溶液。通过圆柱体积 公式,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所需的溶液量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VS
生物实验中细胞的计数
在生物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对细胞进行计 数和分析。利用圆柱体积公式,可以计算 出细胞培养液的体积,进而推算出细胞的 数量,为实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因此,该圆柱的体积为1570cm^3。
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确保底面半径和高度的单位一致 ,以便准确计算体积。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π的取 值精度,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
性。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圆柱,需要先 进行近似处理,再使用公式进行
计算。
03
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V = (1/3) * π * r² * h,其中r是 底面半径,h是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其周长(也称为圆的周长)计算公 式为2πr。因此,圆柱的侧面积为2πr乘以高h,即2πrh。
圆柱的展开图
总结词
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详细描述
展开后的长方形的一边长度等于圆柱的底面 周长,另一边长度等于圆柱的高。这个长方 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即2πrh。通 过这种方式,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圆柱的侧面 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体积》教学课件

《圆柱的体积》教学课件

底面积×高
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V=Sh =╥ r 2 h
-------------------
例:一根圆柱形石料,底面半径2
分米,高是30分米。这个圆柱形 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石料的底面积: 3.14 ×22 =12.56(平方分米 ) 石料的体积: 12.56 × 30=376.8(立方分米)
答:这个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4.5平方米,高3米。 (2)底面圆的半径是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圆的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5.12立 方分米,底面积是6.28平方分 米,求圆柱的高是多少分米?
25.12 ÷6.28 =4(分米) 答:圆柱的高是4分米。
圆柱的体积
想一想:
在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 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 图形来计算面积的
高 宽

棱长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长=a b h
v正 =a 3
V=s底 h
讨论:
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 们已经学过的形体来求出它 的体积?
圆柱 的体积 = 近似长方体 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课件

《圆柱的体积》课件
6÷2=3(厘米)
3.14×32×16=452.16(立方厘米)
巩固练习
这个水杯能装多 少毫升水?
从水杯里面量,水 杯的底面直径是6cm, 高是16cm。
3.14×(6÷2)2×16
=3.14×9×16 =452.16(cm3)
=452.16(毫升) 答:一个杯子能装452.16毫升水。
巩固练习
6、一根长80cm的钢管,它的内直径是 8cm,外直径是10cm,求它所用钢材的 体积?
强化练习
7、一个圆柱形木料,如果沿着底面直径 劈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120cm2。如果 拦腰平均截成两个小圆柱,表面积则增 加157cm2。原来圆柱形木料的体积是多 少?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真棒!
谢谢!
圆柱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能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 公式,正确计算。
复习导入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导入新知
这么粗的柱 子,需要多 少木材呢?
一个杯子能装 多少毫升水呢?
实际上都 需要求圆 柱的体积。
导入新知
想一想,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都等于“底面积×高”。
我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 能等于“底面积×高”。
h S hS V=Sh
h
S V=Sh
导入新知
导入新知
导入新知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柱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V= Sh
导入新知
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笑笑了解到一根柱子的底 面半径为0.4m,高为5m。 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答:这个水杯能装452.16毫升水。

圆柱的体积课件

圆柱的体积课件

16 15 14 13 12 11 10 9 16 15 14 13 12 11 10 9
真 棒!

长 宽 棱长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 b h

v =a 正
V=s底 h
பைடு நூலகம்
3
猜想:圆柱体积的大小跟
哪些条件有关?
观察:①甲乙两个圆柱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②当高相等时,甲的体积为什么比乙的大? 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大的体积就大。 真
6.28厘米
(2)
2 V=兀(d÷2)×h
(3)
2 3.14 ×(6.28÷3.14÷2) ×8 5厘米 2 V=兀(C÷兀÷2)×h
(4)
练习巩固 应用拓展
• 把一根长1.5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段后, 如图,表面积比原来增加9.6平方分米,这 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 (9.6÷3)×1.5= 4.8(立方分米) 答:这根钢材原来的 体积是4.8立方分米
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底面直径切成两个半 圆柱,表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圆柱的 底面直径为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厘米?
再见!
2、它的底面积变了吗?
∏r
1、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体积是否相等?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 S h
3、它的高变了吗?
V长方体 V=abh
=
V圆柱 V= 兀r2 × h
= 兀r ×r × h = 兀r 2 h ×
V=Sh
例4
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 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
V =s h
想 一 想

《圆柱的体积》PPT课件

《圆柱的体积》PPT课件

面测量得到的。)
8cm
杯子的容积。
杯子的容积: 50.24 ×10 =502.4(cm3)
10cm
杯子的底面积: 3.14 ×(8÷2)2
=3.14 ×16 =50.24(cm2)
=502.4(mL) 牛奶的体积: 240×2=480(mL) 502.4>480 答:杯子能装下2袋这样的牛奶。
课堂练习
小明和妈妈出去游玩,带了一个圆柱形保温壶,从里 面量底面直径是8cm,高是15cm。如果两人游玩期间 要喝1L水,带这壶水够喝吗?
保温壶的底面积:
3.14×(8÷2)2 =3.14×16 =50.24(cm2)
保温壶的容积:
50.24×15=753.6(cm3) =0.7536(L)
1L>0.7536L
答:带这壶水不够喝。
课堂练习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直径是0.4m,长5m。如果做一张 课桌用去木料0.02m3,这根木料最多能做多少张课桌?
木料的体积:
3.14×(0.4÷2)2×5 =3.14×0.2 =0.628(m3)
“退一”法。
0.628÷0.02=31.4(张)
答:这根木料最多能做31张课桌。
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 V=π(d2 )2h =3.14×(1÷2)2×10 =7.85(立方米) 答:挖出的土有7.85立方米。
探究新知
下图的杯子能不能装下2袋这样的牛奶?(数据是从杯子 里面测量得到的。)
思考:
8cm
1.已知什么?
10cm
2.要求什么?
3.要注意什么?
探究新知
下图的杯子能不能装下2袋这样的牛奶?(数据是从杯子里
)
于土的高度有关。
两个花坛的体积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说课课件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说课课件

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 ×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V
=s
h
V
= ∏r² h
八、说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问题设 疑,借助学具让学生动手实践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圆满完 成教学任务。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快 乐。
谢 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提问:水杯中的水是什么形状?你 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这些水 的体积吗?
(二)实验操作,合理猜 想,验证猜想(探索圆柱 体积计算公式,是本节课 难点)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S=π r 2
r
πr
S=πr ×r =π r 2
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
《圆柱的体积》
xxx学校
xxx
说课流程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小 学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圆柱 的体积》,下面我将通过教材分析、教 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和学 法,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来阐述本课 的教学设计。
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要研究的是圆柱的体积的 计算。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 学习了圆的面积的计算、长方体的 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相关形体知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为 后面学习圆锥做好充分准备的一课。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 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 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 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 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说教学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圆柱体积计
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 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课件-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课件-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

• 五、说学法:
• 在学法指导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 成的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 分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 。
• 六、说电教手段
• 我从远程教育网中下载了与之配套的多 媒体课件,包括把圆柱平均分后拼成的 近似长方体的课件,演示圆柱与长方体 关系的课件及部分习题的课件等。
(二)演示推导,实际应用。
(1)演示操作、分组讨论。 ①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 程,为下面 “等积变形”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②引导学生观察桌上圆柱体的底面和侧面颜色的区别。 ③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把切割好的圆柱体拼接成学过的 几何形体。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我们把圆柱体切割拼接成了什么几何形体?体积发生 变化了吗? b、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与拼接后的几何形体有何关 系? c、该怎样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四) 巩固练习
课堂教学的好与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 发展的有无,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而且,巩固 练习也能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为 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玩中学,做 中学,乐中学”,我特意设计了用“比赛”的方 式来巩固新知的练习。比赛方法:以每排为一参 赛小组,分“抢答题”、“必答题”和“挑战题” 三种形式。“抢答题”是一些有利于口答的简单 题型,“必答题”需要一定的思考与计算时间, 而“挑战题”是由学生自己出题,向其他小组中 的某一成员提出挑战。我认为这种设计更有利于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挑战,同时还能拓宽教师出题的思路,也 许有的学生出的题不算好,那么我就要进行适当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的体积》说课课件《圆柱的体积》说课课件一、把握教材,目标定位《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体的特征,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

圆柱体是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下一步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性质特点和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通过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

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把握学情,选择教法(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感性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二)、选择教法,实践课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我紧密结合自己的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与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在数学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态,多媒体演示形态,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因此,按小学认知规律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我打算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等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四、基于以上构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协作指导拓展延伸学生活动:操作感悟自主探究实践应用具体为三个环节进行教学: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让学生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

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现代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

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具体教学程序:(一)、情景引入:1、复习:大家还记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求吗?让学生说出公式。

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想办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2、创设问题情景。

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新课教学:设疑揭题: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当初是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演示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转化过程。

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既而动手操作。

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或更多块,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长方体。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进行验证、自己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

教师再用多媒体演示验证整个的具体操作过程,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亲自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2)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师生互动,小组合作,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找出两种几何形体转化前后的关系。

(4)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

3.运用。

出示例1: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1)单位要统一(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例1进行尝试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三)巩固练习,检验目标1.练一练1题:计算各圆柱的体积,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2.完成练习第2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在练习中发展智力,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3.变式练习: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求圆柱的高。

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式。

4.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自带的圆柱体。

教师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个圆柱体积,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这道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数学知识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图示式板书,这样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两个形体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便于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效果预测: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

本节课我始终注意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掌握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熟练地加以运用。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并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益。

在圆满的同时,我也觉得会有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在具体的运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和圆柱的表面积加以区别,这一点我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多加以指导和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