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97d15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0.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
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2.体会一组图形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色笔、教具教学过程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1.动画演示:颜色红青排列的苹果(7个)从下往上中速出现。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红苹果后面出现的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生:青苹果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苹果吧(动画验证是青苹果),哇猜对了,我们再接着看。
(一个、两个地排列的樱桃(3组)从左往右中速出现。
)师:下一张出现的图片里有几个樱桃?生:一个(动画验证)师:那再后面一张呢?生:两个(动画验证)师:哇,又答对了(一杯可乐、三个鸡腿重复出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共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5bb7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共5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第七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88-89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教学难点: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贴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情境引入师:每个小朋友都很开心,只有玛丽坐在草地上,原来她最喜欢的裙子掉了一朵小花,可她们班的六一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看,她可着急了,我们能帮帮她吗?裙子上的图案是按黄绿黄绿的规律排列,缺了朵黄花,下面有4朵不同类型的花让学生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小花添上。
玛丽可高兴了,我们帮她解决了大麻烦,所以她想谢谢大家,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她们班的联欢会,你们想去吗?2、课件出示主题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彩花,还有小朋友。
引出这些彩旗、灯笼和彩花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
3、揭示课题——找规律(板书)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1、课件出示彩旗图,让学生猜一猜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并问:你是怎么想的?2、课件出示小朋友的队列图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并问:你是怎么想的?3、课件出示彩花图、灯笼图我们再来看看,觉得彩花、灯笼的规律和彩旗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悄悄地讨论讨论。
请学生接下去猜猜彩花和灯笼各是什么颜色。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并问: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排列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实践、巩固发展1、涂一涂:P89做一做请小朋友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活动集体评议并说一说排列的规律2、瞧一瞧依次点击出示判断题,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一说理由。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10篇)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b194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1.png)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10篇)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篇一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查找简洁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根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看,操作,猜想等活动,发觉图形不断重复排列的简洁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依据发觉的规律进展推理,确定后续图形的排列方式。
在发觉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洁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数学表征力量和推理力量。
同时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育学生观赏数学规律规律美的意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时能发觉图形排列的简洁规律,并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是理解重复排列规律的含义并能精确描述和应用规律。
《找规律》这局部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拟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需留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动身,为学生供应参加的时机,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产生的兴趣。
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制造一个发觉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觉、去制造,表达数学的价值。
”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
回忆整节课,学生似乎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胜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胜利的前提。
先是创设马上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动画情景,接着围绕“装扮我们的教室,过欢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展零距离接触。
在这漂亮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共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制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觉美的情感,增加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二、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胜利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探究,同方沟通自己的发觉,精确的描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49d89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3.png)
202X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或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态度,应理论融入实践。
可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1教材解读:“分数墙”是分数线型模型的一种发展,利用“分数墙”可以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和分数的加减运算(同分母)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在接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的第一节课比大小,已帮助学生建立了简单的分数知识框架,在这,再次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数比较和运算的统一模型,也作本单元的一个总结。
学生解读:学生已经初步掌控了分数比较和运算的情势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具体的模型对于学生进行知道和记忆都很有帮助,“分数墙”可以看作是分数的线型模型的推广,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将分数进行抽象,将分数表示在数射线上做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进行整理。
2.以“分数墙”为依靠,发觉和罗列大小相等的分数。
进程能力和方法:1.通过对“分数墙”的视察、探究,直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的统一模型。
2.能够简洁、有条理地表达摸索进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体会分数大小比较、加减运算在具体情境中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难点:在分数墙上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进程一、开放式导入1.认识“分数墙”仔细视察交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二、核心进程推动1.运用分数墙解决比大小问题(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利用分数墙比一比7/16与11/16的大小(2)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5/6与5/7的大小2.小结: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分数在分数墙中也能够通过找到两个分数比较大小3.练一练(P36)11/16○15/ 16,1/9○1/64/7○4/94.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运算加法(1)试一试:4/9+5/9(2)你怎么想的?减法(1)7/10-4/10(2)交换:类似于在数射线上做分数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6a86b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8.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感受规律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同学们,六一节到了。
老师听说学校将有一次联欢会。
每个教室都装扮一新。
看这些孩子们在他们盛装打扮的教室里跳舞。
放课件党的动画。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不是,是有顺序的。
是的,它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想不想找一下他们的规律呀?(想!)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领着学生认读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1、课件出示彩旗图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都猜的是红旗,来看看对不对。
猜的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黄旗的后面是红旗。
小旗的规律是按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
(让学生明白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这样的一组重复出现。
)2、课件出示小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朵红,1朵紫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3、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摆放和小朋友队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是的!它们都是重复排列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板书)领着学生读一读。
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个后面都应该摆什么颜色吧?出示刚才的联欢会动画。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精品教案(共5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精品教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8ee0e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e.png)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精品教案(共5篇)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作业纸头饰。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听老师口令,你们用动作来完成。
(口令:拍手跺脚)练习三遍师:猜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学生猜)下一个动作呢?(学生猜)师:哇,真聪明,猜的真准。
你们是怎么猜的?(找3-4个学生回答)师:对,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按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规律。
(板书课题)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你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生说)师: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朋友们要装扮自己的教室,你们看漂亮吗?(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他们是用什么来装扮教室的?(生回答:小花、彩旗和灯笼)这些东西是乱摆乱放的吗?(生回答)有什么规律呢?仔细观察,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找规律(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师:同学们一起来看。
(课件演示:小旗依次出现)师:猜猜这个小旗是什么颜色?(2名学生回答后一起说)对不对呢?(点击)非常正确,你们是怎么猜的呀?(2名学生说,第二名说时点击演示2个一组2个一组)师: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回到主题图)(学生汇报小花,灯笼的规律)师:是吗?(课件演示,猜,说为什么)师:教室被装扮的这么漂亮,同学们非常的高兴他们排成圆圈唱歌跳舞。
你么看小朋友排的圆圈有规律吗?(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都是按一定顺序排列,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那就可以说是有规律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6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1eddd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f.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6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说明: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到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 培养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4.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场景图。
教学过程: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1. 动画演示:颜色红青排列的苹果(8个)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个两个地排列的汉堡包(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杯三个地排列的可乐和冰激凌(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在出现每组物体后,请学生回答,教师用动画验证,最后全屏显示上述物体,最后一个物体闪动)师:真厉害!全让你们给猜中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把下一个是什么给猜中的?2. 揭题:像苹果青红青红有顺序地重复出现,汉堡包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地重复出来,可乐、冰激凌一个三个、一个三个地重复出现的就是一种规律。
我们今天就要来找规律。
(板书课题)二、以圣诞节为载体,深层次地感知规律,找规律师:昨天晚上是圣诞节,张老师参加了一个圣诞晚会,那里的会场布置得可漂亮了。
1. 多媒体出示图画:请你说说会场里有什么?这些东西摆放有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秘密在四人小组里悄悄交流一下。
2. 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3. 深入地问,如灯笼有什么规律。
在学生回答一红一紫排列后,电脑依次在每一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每两个为一组,并且电脑动画演示灯笼一红一紫逐个闪动。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21fa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6.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精选10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寻找规律,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三、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若干。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可漂亮了,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展示88页主题图)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摆得很漂亮,它们不是乱摆乱放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找出来。
(出示课题:找规律)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1、引导学生找出彩旗的规律。
(1)课件展示彩旗图,问:请大家猜猜,这面旗的后面一面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发现的?可以把几面看成一组?有几组?2、寻找小花的规律。
出示小花图问:最后一朵小花的颜色是什么?你是什么知道的?把你的秘密小声告诉同桌。
3、灯笼、小朋友、又有什么规律呢?后面一个是什么?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讨论交流,发现图中灯笼、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排列的。
4、小结:像彩旗、灯笼等这样按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下去,我们就说它们的排列有规律。
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呀!三、参与活动、创造规律1、摆一摆课件出示88页例2(图略)让学生试着摆,并说规律。
2、排练节目“六一”联欢会上有一个节目是小组唱,下面我们来排练:(1)排队:请6位女同学上来,要求每个女同学旁边站一个男同学,该请几个?你发现队伍有怎样的规律?(2)师生共唱一首歌,并有规律地拍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七《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七《找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21e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6.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七《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数字序列中的规律,找到并运用规律进行操作。
2.能够在给定的数字序列中自主寻找规律,从而进行预测和推理。
3.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2.运用规律进行数学操作三、教学难点1.在没有明显规律的数字序列中找到隐藏的规律2.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数字卡片3.黑板、彩笔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数字序列,并让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探究规律。
第二步:探究1.学生分组,每组分发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合作观察数字序列,并找出规律。
2.学生汇报自己发现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的特点。
第三步:练习1.学生进行小组训练,互相出题给其他小组解答。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正确解答的小组。
第四步:展示1.学生代表展示他们发现的数字规律,并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
2.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规律的应用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五步:总结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规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字规律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促使他们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寻找数字规律,并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2.检查作业:下节课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互评。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字规律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54a4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b.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推理、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趣味性的找规律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
1.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找规律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找规律问题的困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规律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习与练习
1.讲解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多个例题进行讲解。
2.让学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3. 拓展
老师提出更复杂的找规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其中隐藏的规律。
4. 实践
让学生分组进行找规律游戏,加深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观察、推理和归纳
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趣味的找规律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设计一个找规律的问题,让家长或同学尝试解答。
以上内容为本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9cfd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c.png)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相关推荐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图形之间的排列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
2. 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利用所学知识能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先和老师做个游戏,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师一起玩。
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评价:你们真会观察。
2.谁能像老师这样领着大家也做一个这样有趣的游戏?(2个)好玩吗?一会课上会有更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们呢。
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比赛中感知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游戏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 激趣导入,感知规律:1.同学们,我们先来男女生比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老师这里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都记下来,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开始。
预设:女生记得快。
问:女生记得这么快?为什么男生记不下来?生1:女生记得是重复的或者有规律的。
生2:女生记得简单。
男生记得乱。
小结:奧,原来不是男生的记忆差,是女生总是记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规律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课:找规律(含配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课:找规律(含配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1c42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f.png)
《找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P85。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圈一圈,涂一涂的活动,体验和感受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课也是生动有趣的。
四、本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是通过找一找、圈一圈,涂一涂等环节、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出示一盒智慧星。
老师出示一和智慧星让孩子们猜一猜可能有些什么颜色,老师拿出幸运星……(出示第一颗,第二颗,第三颗分别让孩子们猜可能会有什么颜色,第五颗星开始集体猜)。
2、引出课题师:刚开始猜的不太准确,为什么同学们越猜越准确了呢?你有什么窍门吗?生1:星星的出现是一颗红星,一颗绿星,一颗红星,一颗绿星……是按顺序的。
生2:它们是有规律的。
师:对,像星星这样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的出现,我们就说它们是有规律的。
(板书:找规律)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找规律》(让孩子跟老师一起书空)。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并体现新课程标准情景教学的理念,意在创设一个与学生密切的游戏来激趣,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1、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有所发现,(出示主题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小朋友们布置的六一联欢会场,漂亮吗?仔细观察。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ac74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2.png)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精选3篇)教案一:找规律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的顺序,培养数学思维能力;2.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字规律,继续推理出下一个数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在数列中找出规律,继续下一个数字。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数字卡片、小纸条。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列:2,4,6,8,__,__,__,__,__,__,请学生看出规律,完成这个数列。
二、知识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不同的数字规律,例如从1开始,按照2的倍数递增,或者按照5的倍数递增等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字规律。
三、自主探索(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字规律,推理出下一个数字,并写在小纸条上。
然后将小纸条放到桌上,交换小组之间进行互相验证和探讨。
四、展示讨论(10分钟)选择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答案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五、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数字规律,让学生在纸上继续推理出下一个数字。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数字的规律。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能够观察分析数字规律,并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二:找规律的游戏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数字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 能够运用找规律的方法,继续一个数字数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在给定的数字数列中找出规律,继续一个数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纸条。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数字数列:1,3,5,7,__,__,请学生找出规律,推测下一个数字。
二、游戏规则介绍(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找规律的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组数字数列卡片,轮流抽取一张卡片,观察数字数列的规律,并写下自己预测的下一个数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114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4.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5页情境图和“做一做”及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题。
《找规律》是“数与代数”这一知识领域。
《课程标准》要求:探索简单情景下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能带给人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材从最简单的规律(颜色)引入,通过口头描述规律、圈出规律的“核心”、创造规律等方式,理解规律的含义。
是学生学习“探索规律”知识的起始课。
同时也为第二学段有关规律的学习打下基础,更好地渗透函数思想。
(二)核心能力“找规律”这节课,通过口头描述规律、圈出规律、创造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借助主题图,会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的排列方式。
(四)学习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发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五)教学难点会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的排列方式。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找规律》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预习课本第85页,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思考: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摆的。
(2)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排列。
2.练习(1)观察图中,都有什么?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2)你能自己画出有规律的图案吗?(二)课堂设计1.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出示千纸鹤,初步感知规律①出示一串中的第一个千纸鹤,下一个千纸鹤的颜色,你能试着猜猜么?②接下来一个会是什么颜色呢?第四个是什么颜色呢?如果老师让你猜接下来两个千纸鹤的颜色,你还能猜得准么?(2)揭示猜千纸鹤窍门,感受其中的规律刚刚我们在猜的时候,发现一开始有人猜错了,但后来猜得越来越准,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谁来说说?小结: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排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28fb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e.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找规律”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3. 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找规律的基本原理;2.灵活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1.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具体实例中。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找规律的示例和练习题;2.学生黑板报:用于学生自主练习找规律,并展示成果;3.小组合作教学材料:用于学生合作解决找规律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黑板上写下一串数字序列:“2, 4, 6, 8, 10,”并询问学生如何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什么,引入本节课讲解的主题“找规律”。
2. 讲解1.解释“找规律”的概念:即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模式来预测事物的变化趋势。
2.介绍“找规律”的方法:观察、总结、归纳、验证。
3.通过多个具体例子展示找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
3. 练习1.让学生自主观察一组数字序列,并尝试找出规律;2.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找规律问题,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和帮助;3.学生展示自己找出的规律,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4. 拓展提出更具挑战性的找规律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拓展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作业完成课堂上留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找规律方法,并尝试解决更多的找规律问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掌握找规律方法上存在一定困难,下节课我将重点针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以上就是本节课《找规律》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
找规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找规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ec88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19.png)
找规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中的规律,理解数学中的“规律”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规律归纳。
2.能够认识数列及其基本概念。
通过构造数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学会推理与证明。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规律的概念,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规律归纳。
2.掌握基本的数列概念及其构造方法。
3.认识数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难点学会规律归纳的方法及运用。
掌握数列的概念及构造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观察规律通过出示“3个、4个、5个、6个,每组的图形为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等题目,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通过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规律”这一概念,并进行简单归纳。
2. 数列概念让学生发现我们在观察图形时,实际上是观察了一组有规律的数列。
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及常见的数列形式,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3. 数列构造通过给出一些数列,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列的构造方法。
让学生自己构造一组数列,并与同学分享。
4. 数列应用通过实际场景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讲述公交车站牌上的公交车编号、商品价格的调整等。
5. 问题解决结合以上内容,老师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求出数列中第n项的值等。
五、教学方法1.观察类比法。
通过观察图形及配合其他提示,让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总结归纳。
2.课堂展示法。
通过演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案例,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印象深刻。
3.营造比赛氛围。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六、课时安排本课时计划为1课时,内容包括观察规律、数列概念、数列构造、数列应用和问题解决五大部分。
七、板书设计观察规律数列概念数列构造数列应用问题解决观察图形,总结规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初项、公差、通项公式数列的应用场景求出数列中第n项的值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找规律’、认识数列、掌握数列构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亲临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2cdd3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5.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总结、形成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提问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规律探究:–数字规律–图形规律2.实例分析:–观察数字序列–发现图形变化规律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形成数字规律和图形规律。
2.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难点1.能够帮助学生找出规律,并能够合理解释所发现的规律。
2.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提炼出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相关数字序列和图形规律的呈现材料。
2.教学实施:设计合理的引导问题和探究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问题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1.学生观察数字序列,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
2.学生观察图形变化,寻找规律并进行总结。
3. 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规律,分享学生的发现和总结,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4. 实践1.学生进行实例练习,巩固掌握的规律。
2.学生自主探究更多规律,并呈现给同学分享。
5. 拓展教师提出更复杂的规律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规律探究。
七、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总结的规律,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八、教学反思1.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愿每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享受探索发现规律的乐趣。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 (3)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6a4f806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7.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 (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找规律问题的解题思路,能够简单地应用规律进行推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喜爱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找规律问题的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2.教具: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粉笔3.学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找规律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呈现问题•通过PPT展示几组数字序列,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规律。
第三步: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步: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汇总,提炼出规律,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第五步:巩固练习•通过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规律,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第六步:拓展应用•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的规律解决一些新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找规律问题展开,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规律,激发其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并总结找规律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找规律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2《找规律(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2《找规律(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bd798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7.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2《找规律(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
2.能够按照规律完成数列或填充表格。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发现能力。
教学重点
1.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
2.按照规律完成数列和表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用的素材和教具。
2.学生:提前复习好相关知识,准备好课堂参与。
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解什么是“找规律(数)”,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个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给出一个简单的找规律的示例。
2. 学习规律
•展示一些有规律的数字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演示如何根据规律填充数列或表格。
3. 练习
•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完成练习题。
•辅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并指导他们如何发现规律。
4. 拓展
•提出一些更复杂的规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决。
•让学生思考规律的应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找规律的方法和应用。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扩展阅读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进行数学题练习,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8.2《找规律(数)》教案,通过教学目标、重点、过程等方面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希望本教案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fc02c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7.png)
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例1情境图的课件。
学具: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等。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二、教学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先让学生观察一会儿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预设1:彩旗是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2:彩花是按照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
预设3:彩灯笼是按照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4:跳舞的同学是按照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灯笼,还有围成跳舞的同学们,都是按照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照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
(板书:找,依次、重复出现)3.按发现的规律在图上圈一圈。
教师: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可真不少!在我们上面找到的每一组规律中都有重复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教学设计
濮阳市昆吾小学王光华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改要求教师应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而进一步转向关注“人”的发展。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层次,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得进步。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节课首先要让学生能够从事物中发现简单的规律,然后能准确清楚的表述规律,最终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本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影响。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和内容。
本课我以庆祝六一节活动为背景进行教学,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愉悦
的数学学习体验。
另外,还有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规律,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85------8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课前谈话,参与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下面老师先做一次。
口念:(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把动作重复3次。
谁来接?他接的对吗?那下面我们一起接一次好吗?
2.感知规律,揭示课题:
好,都会玩这个游戏了吗?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生答)
对,像这样前面怎样,后面也是怎样的,把“击掌拍肩拍肩”作为一组动作,而且不断地重复出现,一般来说至少出现3次,我们就说老师的动作是有规律的。
(板书:“规律”。
齐读规律2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这就是我们就今天学习的内容:找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创设情境:孩子们,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生答)你们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六一儿童节学校布置了一个漂亮的会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还从中发现了什么?(生答)
它们是胡乱摆放的吗?小朋友都是胡乱排列的吗?(生答)
它们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排列的。
你能找出它们排列的规律吗?
(1)课件逐步出示主题图
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黄红交替的规律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a.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
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
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上圆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
b.谁来猜一猜最后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生答)
都猜是红色?看看对不对。
(点击鼠标,出现红旗)。
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生答)
c、小花是怎样排列的?(生答)
d、灯笼是怎样排列的?(生答)
e、那小朋友又是怎样排列的呢?(生答)
(小花、灯笼、小朋友的规律教学与以上思路基本相同,学生可同桌小声地交流。
)
3、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板书)当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两个层次,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接着同时出现“灯笼”图、“彩花”图和“小朋友排队”图,由学生同桌讨论找出规律。
本环节如此安排的依据是: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先找简单的规律再找复杂的规律,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既面向全体,又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还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渴求。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学生排列的规律,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吗?
(一)第一关:猜一猜,接下来是谁?(出示课件,让学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
师提问: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用?
总结: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 (二)第二关:涂一涂,接下来是谁?(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接下来我们来闯第二关涂一涂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85页的“做一做”。
(要求:先确定规律,再按照这个规律来涂。
涂好后请用虚线分组。
,同桌可以互相评一评,说一说。
)
汇报展示,评议。
第三关:动手摆一摆(小小设计师)
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是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四人一个小组,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吧!看哪个小组创造出来的规律又特别又漂亮。
展示作品,成果分享。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一猜”、“涂一涂”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
接着完成“摆一摆”,让学生动手摆学具,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地发散并创设出更多的、更复杂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
学生通过按规律摆学具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已得到加强,已能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应用规律;巩固新知
今天的知识你们学会了吗?敢接受挑战吗?
五、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出示图片。
漂亮的条格背心,一道红一道白,一道黑一道白。
漂亮的手链。
钟表上刻度的排列。
布匹上美丽的图案。
军队中整齐划一的步调。
公路上的人行横道,一道白一道黑。
(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
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
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
)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找规律,我们知道了不仅图形有规律,颜色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藏在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当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