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1酿造工艺
酿酒工艺分为几个主要的步骤,即用酒酿原料制备糊精,噬菌,酿酒和熟成四个主要过程。
当用于酿制酱香型白酒时,这几个过程又会做出一些调整。
2制备糊精
第一步,将原料面放入大缸,而后加入足水搅拌成糊精。
再加入大米酵母给大缸里的糊精发酵,糊精发酵时,酒底形成,糊精被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产生酸以及一些其它产物。
3噬菌
当发酵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里面的酸可以抑制有害的细菌的生长,此时将其加入碱液发酵,这一步称为噬菌。
噬菌可以促进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使其中的乙醇、二氧化碳、酚类物质和氨类物质的含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产生酱香型白酒的特有风味。
4酿酒
接下来,酒将温度抬高,以加速发酵,同时将面积放入容器中,也就是酒液被清晰地区分成酒液和蒸馏底渣。
5熟成
最后一步,熟成,就是将新酒熟成一定的时间,使其中的物质改变,从而形成良好的口感和风味。
在熟成的过程中,酒可以去掉残余的有机物,异味物质,以及添加一些添加剂。
这样就可以获得一支纯正的酒酿酱香型白酒。
制作酱香型白酒完全依赖于技术和原料熟练的酿造工艺,而且,每一种酱香型白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以使它们拥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我们在饮用之前,要了解到他们的酿造和发酵过程,才能更好的享受他们的美味。
家庭自酿白酒工艺

家庭自酿白酒工艺1、酿造工艺分类⑴液态发酵:粮食蒸熟—加水拌曲—密封发酵—蒸馏。
⑵半固态发酵:粮食蒸熟—拌曲糖化—加水—密封发酵—蒸馏。
⑶固态发酵:粮食蒸熟—拌曲糖化—移缸发酵—蒸馏。
⑷配糟固态发酵:粮食蒸熟—拌曲糖化—配糟—移缸发酵—蒸馏。
⑸配糟半固态发酵:粮食蒸熟—拌曲糖化—配糟—加水发酵—蒸馏。
⑹生料发酵:粮食粉碎—兑水—兑酒曲—密封发酵—蒸馏。
此工艺因为粮食没有经过蒸煮,不能充分利用粮食的芳香物质,出酒口感不好,水味邪杂味重,饮用后上头,一般不予以推荐。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图糟酒蒸酒白馏糟酒2、粮食的选择与处理⑴粮食的选择:酿酒所采用的粮食包括大米、玉米、小麦、高粱、稻谷、荞麦、红薯、木薯、马铃薯等等。
要求米类粮食选择早稻、陈米、碎米、糙米等;壳类粮食选择颗粒要饱满,高梁选择红色的、玉米选择黄色、小麦选灰褐色的,不能用发霉、腐烂的粮食;薯类粮食选择的要求是不长芽,表皮无青色。
⑵粮食的处理①大米浸泡(夏天4-6 小时,冬天8小时)至无白芯捞起。
蒸至大气冒起时,淋一次80 度的开水继续蒸确保蒸熟蒸透,以熟而不烂为宜。
适宜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配糟发酵。
若采用配糟固态发酵工艺,大米直接蒸熟即可,中间撒淋开水一次。
②小麦、玉米、高梁等浸泡24 小时左右,煮至裂口沥出隔水蒸,大气冒起后淋一次80 度的开水,继续蒸5-10 分钟,看是否熟透,没有熟透继续蒸。
停火后不要开盖继续闷1-3 小时,蒸闷到完全开花为止,目的是为了发酵更彻底。
适宜半固态发酵、固态发酵、配糟发酵。
③稻谷浸泡24 小时左右,用大火敞锅初蒸至圆气后盖盖再蒸5-10 分钟,在稻谷面上泼滚水适量,再蒸5-10 分钟,然后用60℃以上的滚水闷粮40-60 分钟,再撮入锅内重蒸,圆气后再泼滚水适量,盖盖再蒸至有90%以上的谷壳破裂就可出锅。
熟粮出锅含水量50%-55 %为合适,如达不到此指标,可延长闷水和复蒸来调节。
适宜固态发酵、配糟发酵。
④生料发酵时粮食的处理:大米不需要处理可直接用来发酵;稻谷等带壳原料可碾成米和米糠混合使用,也可以粉碎但不要太细;玉米、高梁、小麦等颗粒状原料必须粉碎,越细越好并且粗细一致;红薯、木薯、马铃薯等块状原料,要先去皮打成浆再发酵。
白酒生产工序

白酒生产工序中国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酒类,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
白酒通过发酵、蒸馏等工序酿造而成,其生产工序严谨细致,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形成酒厂独有的风味。
第一步是选材。
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等谷物。
在选材环节,酒厂会根据自身的配方和口感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确保酒的品质。
原料的选择对于白酒的口感和香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二步是水曲。
水曲是发酵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将蒸馏好的谷物和水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中,以水曲为媒介,使淀粉在酵母的作用下转化成糖,再经过发酵过程产生酒精。
水曲的质量和发酵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到白酒的口感和香味。
第三步是蒸馏。
经过发酵的液体被送入蒸馏罐,进行加热蒸馏过程。
通过蒸馏,将发酵后的液体分离成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
高温的蒸馏会带走杂质,提高酒的纯净度和口感。
第四步是陈酿。
陈酿是白酒酒体形成的重要环节。
经过蒸馏后的白酒需要存放在酒窖中进行陈酿,让酒体得以稳定和丰富。
陈酿时间的长短、存放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白酒的口感和质地。
第五步是勾兑。
白酒的勾兑是为了调整酒的口感和香气。
生产出来的白酒会根据酒厂的配方和标准进行勾兑,以确保每一批白酒都能达到相同的口感和品质标准。
第六步是灌装。
经过所有工序后,白酒最后会进行灌装。
灌装环节需要确保包装的卫生和密封性,保证白酒在瓶中的品质不受影响。
也是消费者拿到手的第一时间,因此包装的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以上便是中国白酒的典型生产工序。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才能酿造出口感独特、香气浓郁的白酒。
每一瓶白酒背后都承载着酿酒师们的心血和智慧,也代表着中国酒文化的丰富多彩。
1。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关于《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酱香型白酒主要是有高粱米,麦子,水酿制而成,略微淡黄,但不显著,香气细致、并不是很不突显,归属于先酯后酱,酱香型持续時间较长,空干一杯香气不容易散,味超过香,苦度也相对性适度,近视度数不高。
对身体刺激性较为小,较为合适女士喝。
详尽掌握下酿制酱香型白酒的六种加工工艺。
一、高品质大曲酒酱香型白酒的酿制加工工艺应用高溫大曲酒做为糖化发酵剂,一年一个酿制周期时间,二次加料(下沙和糙沙),二种发醇(沉积发醇和入窖发醇),三种典型性体(酱香型、醇甜、窖底),三十天发醇,四十天制高溫大曲酒药,五月端午节踩曲,六个月以上陈曲,七次摘酒,八次加曲发醇,九次蒸制,十个加工工艺特性。
酿造出来的原浆酒,要分析等级分类存储;一年后开展盘勾;第二年开展型勾;第三年开展品勾;第四年特酿调料几回就可以原厂;再加酿制的一年,就拥有五年才可以原厂的叫法。
也仅有依照这一加工工艺生产出去的酱香型白酒才可以算作高品质酱香型白酒,自然还与本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气侯、水等要素相关。
二、麸曲酱香型白酒的酿制加工工艺应用麸曲做为糖化发酵剂;一般发酵时间二三十天,糖化发醇完全,一次斟酒;麸曲酱香白酒生产具备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储存期短、周转资金快、质优价廉的特性。
三、碎砂酱香型白酒酿制加工工艺碎沙酒,用破碎的高粱米酿好的酒称之为“碎沙酒”。
一般应用多种多样大曲酒加上酵母粉和酶制剂等做为糖化发酵剂;将原材料破碎后,历经预备处理后拌和糖化发酵剂入窖发醇二三十天,水蒸气蒸馏斟酒,一次烤后。
“碎沙酒”生产周期时间短,出酒率较高,质量一般;不需要严苛的“回沙”加工工艺,一般拷两三次就把谷物中的酒提完。
该类酱香白酒生产成本费相对性较少,现阶段销售市场上市场销售的中低端商品基本全是此类。
四、翻沙酱香型白酒酿制加工工艺基本是大曲酒酱香型白酒捆沙酒最终第9次蒸制烤后喝醉酒,适度添加原材料和酒曲等,开展的一次发醇水蒸气蒸馏斟酒个人所得。
白酒酿造工艺的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白酒酿造工艺的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方面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饮品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白酒酿造工艺不断推陈出新,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智慧,展现出诸多令人瞩目的创新点。
首先,原料选择与处理的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
过去,白酒酿造多依赖于特定地区的传统原料。
然而,如今的酿造者们更加注重原料的品质和多样性。
他们通过精心筛选优质的谷物,如高粱、小麦、玉米等,并对其进行科学的预处理,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发酵效果。
例如,采用先进的清洗、除杂技术,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保证原料的纯净度。
同时,对原料进行精细化粉碎和浸泡处理,使得淀粉等有效成分更易于被微生物利用,从而提高出酒率和酒质。
在发酵环节,创新同样显著。
传统的自然发酵方式逐渐被精确控制的发酵技术所补充和完善。
通过引入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酿酒师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并针对性地选育优良的菌种。
这不仅可以优化发酵过程,提高酒的风味和品质,还能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现代的发酵设备也不断升级,如采用智能化的控温、控湿系统,为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从而实现更加稳定和可控的发酵过程。
蒸馏技术的创新也是白酒酿造工艺的一大亮点。
传统的蒸馏设备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酒的纯度和品质。
如今,新型的蒸馏设备不断涌现,采用更加高效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例如,多级蒸馏塔的应用能够实现更精细的馏分切割,使得不同沸点的成分得以更好地分离,从而获得更加纯净、口感丰富的白酒。
同时,一些先进的蒸馏工艺还能够有效去除酒中的异味和杂质,提升酒的香气和口感的纯净度。
陈酿和储存环节的创新同样不可忽视。
传统的陈酿方式主要依靠时间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但现代科技为这一过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利用现代材料科学的成果,研发出更加优质的储存容器,如特制的陶瓷、不锈钢等材质的容器,能够有效地减少酒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保持酒质的稳定。
此外,通过对陈酿环境的精确控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的优化,能够加速酒的老熟过程,使白酒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加醇厚、柔和的口感。
白酒生产工艺

一、续渣法大曲酒生产工艺(一)续渣法大曲酒生产特点白酒酿造分为清渣和续渣两种方法。
续渣法又分为五甑(指甑桶或蒸馏器)、四甑等方法。
所谓五甑是指每个生产班将窖中的酒醅分五次蒸馏的意思。
续渣操作法是大曲酒和麸曲白酒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酿酒方法。
续渣法将渣子(指粉碎后的生原科)蒸料后,加曲(大曲或麸曲和酒母),入窖(即发酵池)发酵,取出酒醅(又称母糟,指已发酵的固态醅)蒸酒,在蒸完酒的醅子中,再加入清蒸后的渣子(这种单独蒸料操作称清蒸);亦有采用将渣子和酒醅混合后,在甑桶内同时进行蒸酒和蒸料(这种操作称混烧),然后加曲继续发酵,如此反复进行。
由于生产过程一直在加入新料及曲,继续发酵,蒸酒,故称续渣发酵法。
续渣法适用于生产泸型酒和茅型酒。
第一次投产时,原料经蒸煮糊化,加曲,第一次入窖发酵称立渣;立渣应配酒糟或酒醅,以调节入窖的淀粉浓度和入窖酸度。
新原料经立渣发酵后,在蒸酒前先取出一部作为小渣(或称红糟),其余各甑作为大渣(或称粮糟)。
小渣入窖发酵,进行蒸酒后的醅子中不在加入新料,只加曲,下窖发酵蒸酒后称回糟。
回糟经加曲发酵蒸酒后,不再继续发酵为仍糟(又称丢糟),可作饲料。
至第二排后,又在大渣中取出一甑作为小渣,其余按上述要求继续反复操作,这样每日进行蒸酒有一定的甑数,投入的新料和排出的酒糟数量相当,保持一定的平衡,每日产品数量相同,工作步骤一律,保持均衡生产。
白酒固态发酵时,对发酵完了含有一定量酒精的固体醅称酒醅(亦称香醅),续渣法常把酒醅分成几种,对加入新料多的酒醅称大渣(粮糟),加入少量新料的叫小渣(红糟)。
续渣法中老五甑操作法是目前白酒酿造中应用最广泛的操作,在传统上老五甑采用“蒸酒蒸料”混烧操作,它适用于高梁、玉米、甘薯干等含淀粉量在45%以上的原料,大曲酒生产亦常采用此操作法。
新料大多数经过发酵三次以上才成为扔糟,淀粉利用率比较高。
续渣混烧法操作工艺流程图如下:混烧操作法,具有如下优点:(1)各种粮食本身含有其特有的香味物质,如含少量的酯类或可能含有芳香族酚类、香兰素等,在蒸酒和蒸料同时,会随酒的蒸汽带入白酒中,对酒起增香作用,这香称粮香。
白酒酿造的基本流程

白酒酿造的基本流程一、原料选择白酒的选料是酿造的第一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一般来说,白酒的主要原料包括水、谷物(高粱、小麦、玉米等)和酒曲。
水质纯净、谷物的选择和比例、酒曲的质量等都是影响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
二、酒曲制作制做酒曲是中国传统白酒酿造的工艺中特有的一个环节,是将粮食经过粉碎、侵泡、再压制成块状的区块,之后放入一定温度的曲房内发酵,制成体积不同的曲块,分为大曲和小曲,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做好大曲还要放入酒曲库中陈化3-6个月,大曲在酿酒中的作用相当于蒸馒头是用的酵团或者酵母粉。
三、蒸原料蒸粮主要就是使淀粉水解,为之后的发酵做准备,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原辅料也得以灭菌,并排除了一些挥发性的不良成分。
酒粮在使用之前需要蒸煮,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工艺要求,蒸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四、发酵发酵是白酒酿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将粉碎的曲块和蒸煮后的粮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放入发酵容器中,适当密封,不同地区、不同香型的酒使用的发酵容器不同,有泥窖,陶缸等。
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一般是用窖泥密封,清香型白酒是盖上缸盖,再用其他的东西密封。
五、蒸馏蒸馏是白酒酿造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蒸馏可以将发酵得到的液体分离出酒精。
蒸馏技术的提高,是提高酒质的重要环节,将发酵好的酒醅放入传统的蒸馏器酒甑中进行蒸馏,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用蒸汽将酒醅中的酒精带离出来,进行提纯,再经过蒸馏器中的冷凝装置,就能得到酒了。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最先和最后的酒去掉不要,取中间时候的酒即可,因为最开始的酒叫酒头,酒精含量能达到70度,里面还有甲醇这些有害物质,需要去掉。
六、陈化陈化是白酒酿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白酒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陈化过程中新酒通过储存和老熟,使其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传统的陈化方式是将新酒放入陶坛或像木桶中,让其慢慢陈化。
不同酒的工艺要求不同,陈化老熟的时间也不同,清香型白酒一般要求1-3年,浓香型优质酒的要求就是三年,酱香酒的时间最长,一般要求5年。
国家规定的白酒酿造方法有哪些

本文由 lxl 转载请注明
目前国家规定的白酒酿造和生产方法有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结合法三种生产方式。
任何成品白酒都必须勾兑,勾兑只是白酒酿造生产中“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之一。
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结合法白酒都是国家允许的白酒生产方法。
食材主料白酒500ml 方法/步骤1、固态法白酒,即纯粮固态发酵,采用高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通过在窖池中或地缸中发酵,然后上甑蒸馏,蒸出70—85度之间的原酒(基酒)。
再通过长期储存、陈化老熟、勾调降度后成装为成品酒。
根据固态法白酒的工艺和香气、口感风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场上消费者见到的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兼香型等合计12种香型。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名优白酒或知名品牌均为纯粮固态发酵。
2、液态法白酒,是以谷物、薯类以及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蒸馏酒。
如红薯酒、木薯酒。
QB1498-92液态法白酒标准中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物、薯类、糖蜜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在标准的技术要求中也明确写出:“所用酒基必须符合GB10343食用酒精的要求”。
3、固液结合法白酒,分为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即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另外一类与新工艺白酒接近,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本文由 lxl 转载请注明。
五粮型浓香白酒酿造工艺

五粮型浓香白酒酿造工艺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五粮型浓香白酒酿造工艺一.工艺流程原料粉碎半成品分级储存母糟拌和润粮上甄蒸酒蒸粮酒头储存备用清蒸稻壳酒尾重蒸或它用粮糟大量水摊凉大曲粉碎碾细过筛大曲粉撒曲撒母糟曲拌和上甄蒸馏出甄红糟摊凉入窖发酵清蒸稻壳红糟酒储存勾兑出厂面糟上甄蒸馏丢糟黄水酒稀释分层回窖黄水出甄丢糟饲料或反沙酒出窖堆放母糟滴窖出窖以高粱、大米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或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有的用麸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的酿造下:工艺是混蒸续渣、酒糟配料、老窖发酵、缓火蒸馏、贮存、勾兑等酿造工艺酿造而成的..其主体香味成份为己酸乙酯..酒质的特点为无色或微黄色;清亮透明;窖香浓郁;甜绵爽净;纯正协调;余味悠长..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二.酿酒原辅料和水1.酿酒原料:酿酒的原料有粮谷类、以甘薯干为主的薯类、代用原料;生产中主要是用前两类原料;代用原料较少..由于白酒的品种不同;使用的原料也各异..酿酒原料的不同和原料的质量优劣;与产出的酒的质量和风格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选料..本厂采用高粱、大米、小麦、玉米、酒米五种粮食按照下列表格比例混合生产..酿制五粮型的原料配比:1原料的感官理化要求:粮谷原料的感官要求: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以薯干为主的薯类原料的感官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物、无异味、无泥沙、无病薯干..原料的理化要求见下表%:2原料与产量、质量的关系高粱:高粱又名红粮;依穗的颜色可分为黄、红、白、褐四种高粱;依籽粒含的淀粉性质来分有粳高粱和糯高粱..粳高粱含支链淀粉较多;结构紧密;较难溶于水;蛋白质含量高于糯高粱..糯高粱几乎完全是直链淀粉;具有吸水性强;容易糊化的特点;是历史悠久的酿酒原料;淀粉含量虽低于粳高粱但出酒率却比粳高粱高..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在固态发酵中;经蒸煮后;疏松适度;熟而不粘;利于发酵..大米:大米淀粉含量70%以上;质地纯正;结构疏松;利于糊化;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等含量较少..在混蒸式的蒸馏中;可将饭味带入酒中;酿出的酒具有爽净的特点;故有“大米酿酒净”之说..糯米:糯米是酿酒的优质原料;淀粉含量比大米高;几乎百分之百为直链淀粉;经蒸煮后;质软性粘可糊烂;单独使用容易导致发酵不正常;必须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糯米酿出的酒甜..小麦:小麦不但是制曲的主要原料;而且还是酿酒的原料之一..小麦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及其他成分;钾、铁、磷、硫、镁等含量也适当..小麦的粘着力强;营养丰富;在发酵中产热量较大;所以生产中单独使用应慎重..玉米:玉米品种很多;淀粉主要集中在胚乳内;颗粒结构紧密;质地坚硬;蒸煮时间宜很长才能使淀粉充分糊化;玉米胚芽中含有占原料重量5%左右的脂肪;容易在发酵过程中氧化而产异味带入酒中;所以玉米做原料酿酒不如高粱酿出的酒纯净..生产中选用玉米做原料;可将玉米胚芽除去..甘薯:薯干是鲜甘薯切碎经日晒或风干后而成的干片;含淀粉65-68%;含果胶质比其他原料都高..薯干的原料疏松;吸水能力强;糊化温度为53-64摄氏度;比其它原料容易糊化;出酒率普遍高于其它原料;但成品酒中带有不愉快的薯干味;采用固态法酿制的白酒比液态法酿制的白酒薯干气味更重..甘薯中含有3.6%的果胶质;影响蒸煮的粘度..蒸煮过程中;果胶质受热分解成果胶酸;进一步分解生成甲醇;所以使用薯干作酿酒原料时;应注意排除杂质;尽量降低白酒中的甲醇含量..2.酿酒辅料白酒中使用辅料的作用:调整酒醅的淀粉浓度、酸度、水分、发酵温度;保证正常的发酵和提供蒸馏效率选择辅料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骨力;适当的自然颗粒度;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不霉变;不含或少含营养物质及果胶质、多缩戊糖等成份..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点..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物质..使用前必须清蒸20-30分钟;以除去异杂味和减少在酿酒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稻壳是酿制大曲酒的主要辅料;也是麸曲酒的上等辅料;是一种优良的填充剂;生产中用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要求2-4瓣的粗壳;不用细壳..谷糠:谷糠是指小米或黍米的外壳;酿酒中用的是粗谷糠..粗谷糠的疏松度和吸水性均较好;做酿酒生产的辅料比其它辅料用量少;疏松酒醅的性能好;发酵界面大;在小米产区酿制的优质白酒多选用谷糠为辅料..用清蒸的谷糠酿酒;能赋予白酒特有的醇香和糟香..普通麸曲酒用谷糠做辅料;产出的酒较纯净..细谷糠中含有小米的皮较多;脂肪成分高;不适于酿制优质白酒..高粱壳:高粱壳质地疏松;仅次于稻壳;吸水性差;入窖水份不宜过大..高粱壳中的单宁含量较高;会给酒带来涩味..3.生产用水白酒生产用水;包括制曲、酒母;发酵、勾兑、包装用水等..古代对酿酒用水就有严格的要求;有“水甜而酒冽”、水是“酿酒的血液”等说法..生产用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糖化发酵是否能顺利进行和成品酒质..1水源的选择和水质的要求水源的选择应符合工业用水的一般条件;即水量充沛稳定;水质优良、清洁、水温较低..酿酒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用水标准、要求:外观: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凡是呈现微黄、混浊、悬浮的小颗粒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口味:将水加热至20~30℃;口尝时应具有清爽气味、味净微甘;为水质良好..凡是有异杂味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存在钙、镁等金属盐的总量..我国常用德国度表示水的硬度dH;0o~4o dH为最软水;4.1o~8.0odH为软水;8.1o~12odH为普通硬水;12.1o~18odH为中硬水;18.1o~30odH为硬水;30odH 以上为最硬水..质量较好的泉水硬度在8odH以下;白酒酿造水一般在硬水以下的硬度均可使用..但勾兑用水在硬度在8odH以下..碱度:碱度是指水中碱性物质总量;主要包括碱土金属中的钙、镁、亚铁、锰、锌等盐类..碱度单位以德国度表示1碱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mg氧化钙水中适当的碱度可降低酒醅的酸度..白酒生产用水以PH6-8中性为好..2水质的处理水的硬度过高会对白酒生产带来影响;一般生产中采用离子交换法、硅藻土过滤机等进行处理..4.制曲原料用于白酒生产的曲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曲有不同的制曲工艺;使用的原料也不同..选用原料;一是要考虑培菌过程中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要;二是要考虑传统特点和原料特性..一般选用含营养物质丰富;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并对形成白酒香味有益的物质做原料..制大曲常用小麦、大麦、豌豆、蚕豆等;小曲以麦麸、大米或米糠为原料;麸曲以麸皮为原料..1.原料的感官要求及理化成分制曲原料的感官要求是: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不霉变;干燥适宜;无异杂味;无泥沙及其他杂物..制曲原料的理化成分见下表%:2.制曲原料与曲质的关系小麦:小麦含淀粉较高;粘着力强;氨基酸种类达20种;维生素含量丰富;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天然培养基..粉碎适度;制出的曲胚不以松散失水;没有粘着力过大及蓄水过多的缺点;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是制大曲的优质原料..大麦:大麦中含的维生素和生长素可刺激酵母和许多霉菌的生长;是培养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大麦含皮壳多;踩制的曲胚疏松;透气性好;散热快;在培菌过程中水分易蒸发;有上火快;退火也快的特点..由于曲胚不易保温;制曲是一般需添加粘性较大的豌豆20-40%..豌豆:豌豆含蛋白质丰富;淀粉含量较低;粘性大;易结块;有“上火慢;退火也慢”的特点;控制不好容易烧曲;故常与大麦配合使用;一般大麦与豌豆按6:4混合;这样可使曲胚踩得紧实;按预定的品温升降培养;保持成曲断面清亮;能赋予白酒清香味和曲香味..大米:大米淀粉含量较高;含脂肪较少;结构疏松;是制小曲的主要原料;如四川邛崃米曲、厦门白曲等;都是用大米或加米糠、药材制成..麸皮:麸皮含淀粉15%左右;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良好的通气性、疏松性和吸水性;是多种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是麸曲的主要原料..三.大曲生产工艺1.生产流程:小麦 100 %→润料→破碎→粗麦粉→拌曲料曲母水→踩曲→曲胚→堆积培养→成品曲→出房→贮存..2.生产工艺说明a.小麦磨碎浓香型高温大曲采用纯小麦制曲;对原料的品种无特殊要求;但要求颗粒整齐;无霉变;无异常气味和无农药污染;并保持干燥状态..原料在粉碎前要经过除杂处理;并加入 15 ~ 10 %的水拌匀;润料 3 ~ 4 小时;让小麦粒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尔后再用钢磨粉碎使麦皮压成薄片俗称梅花瓣在制曲时起到疏松作用;而麦心不形成细粉使整个麦粒破碎成无大颗粒的粗麦粉..经过粉碎;通过 20 目筛的细粉占 40 ~ 50 %..未通过 20 目筛的粗粒及麦级占 50 ~ 60 %..对采用小麦、大麦、豌豆等多种原料混合制曲时;已考虑到曲块的疏松问题;只要按一定比例均匀配料后;进行粉碎..不必进行润料..对不同原料配比的粉碎要求是不同的;总的来讲粉碎过粗;制出的曲坯粘性小、成型困难、空隙大、水分易于蒸发、热量易于散失;可能会使曲坯过早的干涸和裂口;影响微生物繁殖..若粉碎过细;制成的曲块过于粘结、不易透气、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失;容易引起酸败和烧曲..按传统的制曲要求是将麦子磨成烂心不烂皮的梅花瓣;即小麦的皮片状;心子磨成粉状..b.加水和曲料将粗麦运送到压曲房踩曲室通过定量供水器..按一定比例将曲料曲母和水连续进入搅拌机;搅匀后送入压曲设备进行压制成型..加水混料在制曲工艺上是个关键;加水量过多;曲坯不容易成型;入房后会发生变形;曲坯容易被压得过紧; 不利于有益微生物向曲胚内部生长;而表面易于长毛霉;黑曲霉等微生物..培曲时曲坯升温过快;降温困难曲胚处于高温阶段的时间会延长易引起酸败细菌的大量繁殖使原料损失加大;还降低成品曲的质量..若加水量过少;曲坯不易粘合;造成散落过多;增加碎曲数量..培曲时曲坯失水取来温较快致使有益微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繁殖同样会影响成品曲的质量..一般来讲;总之;曲胚含水量过多但水分偏低的曲培曲过程中升温高而快;高温持续时间也延长降温速度较慢;而水分过少则相反;曲的酶活力较高..加水量的多少依据制曲季节原料的品种和原料本身的含水量来调整;一般高温纯小麦制曲的加水是应为粗麦粉重量的 37~ 40 %左右..小麦、大麦、豌豆三种原料混合制曲时;加水量一般控制在 40 ~45 %;如洋河大曲加水量为 40 ~ 43 %..另外;加水量的多少还和原料粉碎细度、原料含水量;制曲季节、曲室条件有关;一般夏季大于春、秋..制曲加水时还应考虑水质和水温;要求水质清洁;为了保证曲料温度适中;冬季右预先将水调温到 30 ~ 35 ℃再用来拌料;其它季节可直接用自然温度的水拌料..为了加速有益微生物在培曲时的生长繁殖;保证成品曲的质量;高温曲在和曲料时;常接入一定量的曲母曲母的使用量夏季为原料粉的 4 ~5 %;冬季为 5 ~ 8 %;曲母应从上年生产的含菌种类和数是较多的白色曲中挑选为好;虫蛀的曲块不可使用..曲料拌和与否均匀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曲块的水分营养物质和透气的均匀性..和曲料时;要求拌和均匀;无灰色疙瘩;用手捏成团状而不粘手为度..拌好的麦粉要立即使用;不要堆积过久..防止酸败变质..c .踩曲成型曲料混和均匀后;通过人工踩制或进入踩曲机压曲机压成砖块形状成为曲胚..若人工踩曲先把拌和的曲料迅速装入曲模或称曲箱、曲盒;踩曲者马上用足掌先在曲模心踩一遍;再用足掌沿四边踩两遍;要求踩紧、踩光;特别四角定要踩紧;不得缺边掉角;中间可略松..曲胚一个面踩好后翻过来再踩另一面;每块曲坯重量不得相差 0.2kg 踩好后的曲坯排列在踩曲场上;刚一收汗即运入曲房;否则曲坯排水分逐渐蒸发;入房后容易起厚皮;培曲时不挂衣曲胚表面微生物难以长出..踩曲用的曲模大小;也直接影响曲的质量;曲坯太小;不易保温;操作费工、费时;曲坯太大、太厚;制曲微生物不易生长透彻均匀;也不便操作运输..踩曲时要注意曲坯强度;以便制出的黄色曲块多;曲香也浓郁..曲坯过硬;曲块往往会产生裂纹;容易引起杂菌的生长;制成的曲块颜色不正曲心还会有异味..另外;由于曲块过硬;包含的水分减少;在后期培菌过程中会发生水分不足的现象..曲块若太松;容易撒抛;造成浪费;操作困难..硬度不同曲坯的透气性也不一样;它相关到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又会影响到形成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曲坯硬度应以挤而不散手拿曲块不裂不散为准..并要求曲坯四面线棱角饱满;面平光滑;含水均匀;软硬一致..这样制成的黄色曲块较多香也浓郁..d.翻曲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第一次翻曲至关重要;及时放向翻曲是制好曲的关键;翻曲过早;曲坯的最高品温会偏低;制成的大曲白色曲多;翻曲过迟;黑色曲会增多..生产上要求黄色曲多;因为黄色曲酿制的酒香味较浓郁;这是由于曲坯温度控制不同;引起微生物的消长速度及其代谢产物的转化不同..目前主要依据曲坯中层温度及口味来决定第一次翻曲时间;当曲坯中层品温达到 60 ~ 62 ℃;口尝曲块有甜香味时类似糯米蒸熟时的香味;手摸最下层曲块热;即可进行第一次翻曲..经第一次翻曲后;由于散发掉大量的水分和热量;曲坯品温可以降到 50 ℃以下;但过 1 ~ 2 天后;品温又会很快回升;约一周后一般进房第 14 天;品温又升至第一次翻曲温度;可进行第二次翻曲..二次翻曲后;曲块温度还会回升;但后劲不足;很难再出现前面那样高的温度;过一段时间后;品温就开始平稳下降..试验证明;当曲坯达到 60 ℃左右时;有利于蛋白质的分解..采用高温制曲;曲块中的氨基酸含量大为增加;相应所形成的高级醇、麦芽酚酱香精和色深香浓的类黑素量也增多;这可能是黄色曲香浓郁的原因;所以在制曲过程中十分重视第一次翻曲..3.感观检测为主;要求表面多带白色斑点和菌丝;断面茬口整齐;菌丝生长良好均匀;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无生心、霉心现象;曲香味要浓.4.理化指标糖化力液化力大块曲为 180 ~250 毫克葡萄糖淀粉 / 克曲小时;发酵力 0.2 ~ 0.5 克 CO2/ 克曲 48 小时;蛋白质分解力达 0.4 ~ 0.5 在 pH3 ~ 3.5 ;用 0.1N NaoH 滴定量..不同的厂、地区制曲的工艺及检验标准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下面是某厂对成品曲的等级划分要求:四.原料的粉碎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粉碎拌匀均匀度90%;将五种粮食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的粉碎度为4、6、8瓣;无整粒混入..玉米的粉碎颗粒相当于前四种;不大于1/4粒的混入..五种混合粮粉能同通过2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五.清蒸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点..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物质..使用前必须清蒸30分钟以上;以除去异杂味和减少在酿酒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并且要提前清蒸;拌料时必须使用熟冷稻壳..六.开窖发酵期满的窖应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粮糟窖的发酵期为70天;回沙丢糟窖的发酵期为15天..起糟出窖时;先起出面糟;再起粮糟母糟..面糟单独蒸馏;蒸后作丢糟处理;蒸得的丢糟酒;常回醅发酵..酒醅出窖时;要对酒醅的发酵情况进行感官鉴定;包括对母糟和黄水的观察和尝味..发酵正常;产、质量都好母糟应该:柔熟不腻、疏松不糙、肉实有骨力;颗头大;呈深猪肝色;鼻嗅有酒香和酯香;黄水透亮;口尝酸味小;涩味大..出窖起糟到一定的深度;会出现黄水;应停止出窖....可在窖内母糟中央挖一个0.7m直径、深至窖底的黄水坑;滴出黄水..这种操作称为“滴窖降酸’’和“滴窖降水”..一般每窖需舀5~6次;从开始滴窖到起完母糟;要求在12h以上完成黄水是窖内酒醅向下层渗出的黄色淋浆水..黄水可入锅底串蒸..滴窖之目的在于防止母糟酸度过高;酒醅含水太多;造成稻壳用量过大影响酒质..滴窖后的酒醅;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0%左右..七.配料、拌和、润粮配料前;必须根据母糟、黄水鉴定情况准确配料..如上层母糟干要打入润粮水;金黄色母糟是由于稻壳大水大造成的;就要减稻壳减水;母糟残存淀粉过高就要减少投粮;母糟残稻壳高就要注意打量水操作等等..上甑前1小时将粮粉倒入母糟第一甑30分钟前进行拌和润料;拌匀后堆成堆并立即拍光拍紧;撒上一层熟冷稻壳;减少挥发损失..工艺上成为合理润料;时间60-75分钟..上甑前5-10分钟将熟冷稻壳按一定比例计量倒于粮糟堆上进行拌和同粮粉拌合..操作要点:三准确、两均匀配粮要准确:根据冷热季投粮标准和母糟含残淀粉量配粮;冷季:20-22%;热季18-22%..配糟要准确:根据甑的大小、起母糟量每甑应基本一致;出入控制在3%以内..配稻壳要准确:按工艺标准:粮稻壳比为23-27%;假如熟冷稻壳;使粮糟疏松不糙..拌粮要均匀:拌和粮粉时;必须做到无“灰包、疙瘩、白杆”出现;充分拌和均匀..拌稻壳要均匀:同拌粮标准不能使用生稻壳、热稻壳拌料..红糟、面糟用稻壳量视糟醅情况确定;尽量少用..粮粉与稻壳不能同时倒入..拌和时要快翻快拌;次数不可过多;时间不可过长..1.原料的浸润浸润的目的:让原料中的淀粉颗粒充分吸收水分;更有利于酶、微生物作用;为下一阶段淀粉更好地糊化、液化、糖化降解为可发酵性糖创造条件..浸润的工艺条件因原料特性及后续工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浸润水量、时间、温度..2.原料的蒸煮蒸煮目的:淀粉颗粒进一步的吸水、膨胀、进而糊化;对原辅料进行灭菌;排除一些挥发性杂味;原料成分及酒糟中成分相互作用;发生一定的变化..八.上甄、蒸酒蒸粮、取酒1.装甑原则要求以“松、轻、准、薄、匀、平”六字为原则..即物料要疏松;装甑动作要轻巧;盖料要准确;物料不宜一下铺太厚;撒料及上汽要均匀;物料从底至上要求平整..如果在装甑过程中偶尔造成物料不平而上汽不匀时;可在不上汽的部位扒成一个坑;待上汽后;再用辅料填平..装甑不应过满;以装平甑口为宜..2.装甑操作为了使水蒸汽与酒醅充分接触;装甑桶内的酒醅必须疏松;加热用汽要缓、要探气装甑;轻倒匀撒;不压汽;不跑汽;四周压紧;装太慢;低沸点物损失;太快;压紧;高沸点物少..装甑时间大约35~45min..3.“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 ..蒸馏目的;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香味物质等挥发、浓缩、提取出来;同时;通过蒸馏排除出杂质;得到所需的成品酒..摘酒时;以感官品尝判断酒质;切实做到边尝边摘流酒速度:2-2.5kg/min;流酒温:20-30℃..先摘取酒头0.5㎏;然后根据酒质情况量质摘酒;凡符合调味酒的摘为调味酒;符合优级酒的摘为优级酒;依此类推;将酒按级入库.. 典型的泸香型酒蒸馏是采用混蒸混烧;原料的蒸煮和酒的蒸馏在甑内同时进行的..一般先蒸面糟、后蒸粮糟..1蒸面糟回糟将蒸馏设备洗刷干净;黄水可倒入底锅与面糟一起蒸馏..蒸面糟后的废糟;一般作饲料;也可加入糖化发酵剂再发酵一次;生产普通酒..2蒸粮糟蒸完面糟后;再蒸粮糟..流酒开始;接取0.5kg左右的酒头..可存放用来调香..以后流出的馏分;应分段接取;量质取酒;并分级贮存..要控制流酒温度;一般应在25℃左右;不超过30℃;流酒时间约15-20min 左右;断花时应截取酒尾;待油花满面时则断尾;时间约需30~35min..3蒸红糟红糟;指母糟蒸酒后;只加大曲;不加原料;再次入窖发酵..九.打量水、摊凉、撒曲1.收堆:将出甑的糟醅收堆..2.打量水:量水的温度必须在80℃以上;量水用量水粮比75-90%;量水必须泼洒均匀;严禁打“竹筒水”..打量水完毕后经堆闷的糟醅用铁锨均匀地铺到晾床上;开启风扇;勤翻勤划2~3次;打散疙瘩;测温后摊晾结束..3.撒曲、拌和:大曲用量曲粮比20%..散曲时要做到低撒匀铺;减少飞扬的损失;将大曲粉均匀翻划入糟醅中..4.收摊场:将曲拌匀后的糟醅运入窖池;将晾糟床及周围的糟醅清扫干净..十.入窖底糟撒一层熟冷稻壳加以区分底糟;每入完一甑料;就要踩紧踩平;造成厌氧条件..粮糟入窖完毕;撒上一层熟冷稻壳;再入面糟;扒平踩紧;即可封窖发酵..入窖时;注意窖内粮糟不得高出地面;加入面糟后;也不得高出地面50cm以上;并要严格控制入窖条件;包括入窖温度、酸度、水分和淀粉浓度十一.封窖发酵入窖后的糟要在密封隔气隔热条件下进行发酵;按要求应做好以下操作:1.封窖粮糟、面糟入窖踩紧后;可在面糟表面撒一层熟冷稻壳然后覆盖4~6cm的封窖泥..封窖泥是用优质黄泥和老的窖皮泥踩柔和熟而成的..将泥抹平、抹光;以后每天清窖一次;因发酵酒醅下沉而使封窖泥出现裂缝;应及时抹严;直到定型不裂为止;再在泥上盖层塑料薄膜;膜上覆盖泥沙;以便隔热保温;并防止窖泥干裂..2.窖池管理封窖后15天左右必须每天清窖;15天后1~2天清窖一次;保持窖帽表面清洁;无杂物、避免裂口..窖帽上出现裂口必须及时清理、避免透气、跑香、烂糟..十二.窖内酒醅温度、含酒量变化大曲酒发酵要求其温度变化呈有规律性进行;即前缓、中挺、后缓落..1.窖内品温最高点:热季需5~8天;每天以0.5~4℃的速度升至36~40℃达到最高点;冷季需要7~9天;每天以0.5~3℃的速度上升至32~36℃达到最高点..实际生产中每当发酵1%的淀粉升温为1.3~1.5℃..2.升温幅度:热季8~12℃多数为10℃;冷季为10~16℃多数为13~14℃..3.窖内最高温度稳定期:一般为四天左右..4.窖内降温情况:稳定期后;每天以0.25~1℃之间缓慢下降..下降期间随时又出现稳定期;但长短不一;根据情况一般为2~8天..发酵期到30~40天;已经降至最低温;冷季22~25℃;热季27~30℃;就不会再降了;一直稳定到70天开窖..发酵规律可以用“前缓、中挺、后缓落”概括..。
白酒厂酿造工艺操作规程

白酒厂酿造工艺操作规程为保证白酒的质量和安全,白酒厂需要制定一套酿造工艺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白酒厂酿造工艺操作规程,总字数为1200字以上。
一、原料的选择和储存1.酒曲的选择:选择优质的酒曲,确保其活性和纯度,以保证醪糟的发酵质量。
2.酒精原料的选择:选择高品质的小麦、高粱等粮食作为酒精的原料,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3.其他辅料的选择:选择洁净的水源和糖化酶等辅助酿造原料,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4.储存管理:原料应储存在干燥、清洁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沾染异味或受潮。
二、酿造工艺的操作1.糖化工艺:按照一定比例将酒精原料研磨成粉末,与酒造水混合后进行糖化。
糖化时间、温度和酶的使用量需要根据酒精原料的类型和质量进行调整。
2.发酵工艺:将糖化后的醪糟倒入发酵罐内,加入适量的酒曲,并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
发酵过程中需定期检查pH值和酒精度,并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3.蒸馏工艺:将发酵后的醪糟经过连续蒸馏或分批蒸馏,使酒精蒸发升华,并通过冷凝收集成液体。
4.陈酿工艺:将蒸馏得到的白酒贮存在木桶或陶罐中,进行一定时期的陈酿,以增加酒的口感和风味。
5.混合调配工艺:根据产品的要求,将不同比例的白酒按照一定的工艺和比例进行混合调配,使得每批产品保持一致的品质和口感。
三、质量控制和检测1.设立质量控制岗位:质量控制人员应定期对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检测,确保其合格。
2.检测项目和标准:检测项目包括酒精度、酸度、氨基酸和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制定合理的检测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检测频率和流程:确定检测频率和流程,确保每一批产品均受到检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问题的产品。
四、设备的清洁和维护1.设立清洁岗位:设立专门的清洁岗位,负责对生产设备、容器和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
2.清洁工艺和用料:制定清洁工艺和用料,确保清洁剂的选择、稀释比例和清洗时间等符合相关要求。
3.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性。
53度白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53度白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53度白酒是一种高度浓香型白酒,其酿造工艺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泡谷:将高质量的黄米经过清洗、浸泡、沥水等处理之后,放入清水中进行泡谷,使其吸水膨胀,增加酒精的产量和酒体的丰满度。
2. 蒸馏:将泡好的黄米放入锅中进行蒸馏,蒸汽通过微氧作用,将米粉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同时释放出芳香物质,提高酒的香气。
3. 硬曲发酵:蒸好的米粉放入大坛中,加入精选的黄麦曲和水进行发酵处理。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曲面积,以保证发酵的充分和酒的质量。
4. 软曲发酵:经过硬曲发酵后,黑曲菌的数量已经足够,接下来进行的是软曲菌的发酵。
软曲发酵的目的是提高酒的口感,减少酒的刺激性,并且形成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5. 脱香:蒸馏出的酒需要经过脱香处理,将其中的杂质、气味和异味去除掉。
这个过程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以保证酒的质量和口感。
6. 陈酿:将脱香后的酒放入陶坛或者橡木桶中进行陈酿处理。
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地存放,让酒体充分发展,香气和风味更加醇和。
总的来说,53度白酒的酿造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融合多种工艺和技术,以达到良好的酒质和口感。
酿造白酒生产工艺

酿造白酒生产工艺
酿造白酒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酒精发酵和蒸馏两个环节。
1. 酒精发酵(也称为酒曲发酵):
(1) 酿造原料准备: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类,同时加入水和酒曲(即曲菌)。
(2) 淘米、炒曲:将高粱淘洗干净后晾干,炒熟酒曲,拌入用来糖化的淘米水。
(3) 糖化:将淘米水和酒曲混合后,加热到50-60摄氏度,使淀粉转化为糖。
(4) 发酵:冷却后的糖液加入发酵缸中,加入酵母发酵,发酵时间通常为3-5天。
(5) 酒母培养:将发酵后的酒母取出,并加入水和可溶性淀粉,放置在混合酿造池内培养,产生更多的酒曲。
(6) 酒曲发酵:将培养好的酒曲加入发酵缸中,再次发酵一段时间。
2. 蒸馏:
(1) 采用糊式蒸神,将糊醪注入蒸馏锅中。
(2) 传统蒸馏:利用铜质蒸馏锅,经过加热,分离出白酒蒸汽。
在蒸馏过程中,将蒸馏锅与冷却器连接,通过冷却器中的冷却水使白酒蒸汽冷凝成液体,即白酒。
(3) 过去一直传统的采用两次蒸馏,分别称为“加蒸”和“尾酒”。
初次醪酒\uff0c把蒸发的第一部分就是醪酒分离出来,里面含有高度的酒精喝强烈的香气,稳定有利于提高酒氛。
由于蒸馏锅冷却,酿提投入冷却池借助固定管道进行二次回流,常常要蒸制三到五次。
(4) 出酒:将蒸酒放入酒杯中,通过判断颜色、滑度、透明度和香气等指标,进行酒的分级,留取成品酒。
以上就是白酒酿造的基本工艺过程,通过酒精发酵和蒸馏来得到高度纯净的白酒。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工艺可根据各地的不同风味和白酒品种进行调整和改进,使白酒的味道更加独特和优良。
白酒工艺标准

白酒工艺标准一、原料要求1.酿造白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玉米、小麦、糯米等,其中以高粱为主料,占原料总量的70%-80%。
2.原料应具有新鲜、无霉变、无异味、无杂质等特征,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酿造白酒所需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原料,因此原料的储存和保管对酿酒至关重要。
应选择干燥、通风、避光、防虫蛀等条件良好的仓库进行储存。
二、生产工艺要求1.酿造工艺:白酒的酿造工艺繁多,常见的有固态法、液态法、固液法等。
具体采用哪种工艺应根据产品定位、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发酵时间:白酒的发酵时间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通常情况下,白酒的发酵时间在40-65天之间,但也有一些厂家会采用长时间发酵,达到1年以上。
3.蒸馏:蒸馏是白酒生产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蒸馏时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确保酒蒸汽充分冷凝和收集。
4.老熟:新酿造的白酒口感辛辣,需要通过老熟过程来降低酒的刺激感,提高口感。
老熟一般采用地缸存放或使用陶坛存放,存放时间至少需要1年以上。
5.勾兑:勾兑是白酒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酒进行勾兑,可以保证产品品质和口感的稳定性。
三、添加剂要求1.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严禁添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添加剂的使用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得影响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3.添加剂的使用应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进行选择,以达到改善产品品质和提高口感的目的。
例如,适量添加甜蜜素可以改善白酒的口感,但添加量过多会使口感变得过于甜腻;适量添加丙三醇可以增加白酒的粘稠度,提高口感质量,但添加量过多会使口感变得过于浓稠。
白酒酿酒工艺流程

白酒酿酒工艺流程白酒是我国的传统酒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酿造白酒的工艺流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白酒的酿酒工艺流程。
白酒的酿造过程主要分为水处理、糖化、发酵、蒸馏和陈酿五个步骤。
首先是水处理。
水是白酒酿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白酒的口感和品质。
在酿造过程中,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去除杂质和微生物,确保水质达到酿造要求。
接下来是糖化。
将高粱或葡萄等粮食原料进行粉碎,然后加入酒曲进行糖化。
酒曲中的酵母和酶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形成糖化液。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恰当的温度和时间,以促进糖化反应的进行。
然后是发酵。
将糖化液加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进行发酵。
发酵是白酒酿造的关键步骤,通过酵母的作用,糖分会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产生酒花香味。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发酵温度和时间,以保证酒的风味和质量。
接下来是蒸馏。
将发酵液进行蒸馏,得到白酒的原酒。
蒸馏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酒品种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蒸馏方式,如单蒸馏、多蒸馏等。
蒸馏能够分离出酒液中的杂质和水分,提取出酒精和香气成分,使酒的口感更加纯净和丰富。
最后是陈酿。
将原酒进行贮存和陈化,使酒液中的各种成分进一步调和和演变。
陈酿期间,酒液会与木桶进行接触,吸收木桶中的香气,使酒的气味更加复杂和浓郁。
陈酿时间一般数年至数十年不等,酿造出的白酒质量越高,陈酿时间越长。
整个酿酒工艺的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
不同酒厂和不同酒类有着各自的配方和工艺,使每种白酒都有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无论是传统的白酒工艺还是现代化的酿造方式,白酒都保持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味。
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白酒的酿造工艺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人们带来更优质的白酒产品。
以上就是白酒酿酒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白酒的制作过程有所帮助。
白酒酿造工艺

白酒酿造工艺
白酒酿造工艺,又称白酒泡制,暂时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蒸煮——破碎——发酵——过滤——贮藏。
第一步:蒸煮是把小麦或大麦等粮食以水煮沸,使粮食吸收水分,涨大,改变构造,
增加淀粉,产生蛋白质等物质,把粮食淀粉转化为淀粉糖和淀粉醇,加热介质是热水或木
柴火等。
第二步:破碎是把蒸煮后的粮食放入粉碎机中,经强碎力粉碎,达到粉末状,使粮食
淀粉受到破坏,使面粉中淀粉胞破碎会产生水淀粉和葡萄糖淀粉,也就是淀粉糖和淀粉醇,淀粉糖更多,几乎占总淀粉的80%。
第三步:发酵是把破碎的粉末加入大量的水,用温釉的水搅拌均匀,配料如酵母等添
加后放入保温罐中,采用自然发酵技术,进行发酵,由于发酵过程中有温度、氧气和pH
值变化,以及添加温釉、酵母加快发酵过程,所以发酵后淀粉水解物中淀粉醇会被酵母菌
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就是最开始酿造出白酒的酵精液,也叫原酒。
第四步:过滤是把发酵后的原酒进行过滤,把酒精浓度达到20-22度的原酒进行过滤,去掉渣滓,使其变得清澈,并加入香料或其它添加物,以获得不同品质的白酒。
第五步:贮藏是把过滤后的原酒置入容器中进行贮藏,一般采用纯白色的瓷器或紫砂器,瓶口注入膏状或固体,以防止回渗和氧气的进入,这样可以使酒的色泽、香气、气味
和味道保持稳定,这是白酒获得极佳风味品质的要点之一。
白酒酿造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精确的技术流程,其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于蒸煮、破碎、
发酵、过滤、贮藏等步骤,这五个步骤决定着白酒的醇香口感、质地和颜色等,正常步骤
完成后,才能获得特有香气、醇厚口感、清酒。
白酒酿造方法

白酒酿造方法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备受人们的喜爱。
白酒的酿造方法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酒的酿造方法。
一、原料准备1.水:白酒中水分占比较大,因此选用优质纯净水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地下水或者山泉水。
2.粮食:白酒主要采用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为原料。
这些粮食应该是新鲜、干燥、无霉变,并且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
3.曲种:曲种是指用来发酵的微生物菌种。
不同类型的白酒需要不同种类的曲种。
二、糖化1.浸泡:将选好的高粱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使其吸足水分。
2.蒸馏:将浸泡好的高粱放入蒸锅中进行蒸馏,使其糊化成糊状物。
3.冷却:将蒸好的高粱糊放入冷却池中冷却,使其温度降至30℃左右。
4.加曲:将选好的曲种加入冷却池中,进行混合搅拌。
5.发酵:将混合好的糖化液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一般在25℃左右进行。
三、蒸馏1.装桶:将发酵好的糖化液装入蒸馏锅中。
2.加热:用火加热蒸馏锅,使其中的糖化液沸腾产生汽油。
3.分馏:通过分馏技术,将汽油分离成不同等级的白酒。
一般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
头部和尾部含有杂质和有毒成分,需要剔除掉。
身部则是白酒的主要成分。
四、陈放1.调配:将不同等级的白酒按比例调配成所需品种。
2.陈放:将调配好的白酒装入陈酿坛中进行陈放。
陈放时间一般为3年以上,有些高档白酒甚至需要10年以上的陈放时间。
3.勾兑:经过陈放后,将不同等级的白酒按比例勾兑成所需品种。
五、装瓶1.过滤:将勾兑好的白酒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浑浊物质。
2.灌装:将过滤好的白酒装入瓶中,并进行密封。
3.包装:对灌装好的白酒进行包装,使其具有美观性和保护性。
以上就是白酒的制作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但总体来说,这套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了。
自制白酒的酿造方法是什么

自制白酒的酿造方法是什么酿酒步骤比较复杂,从原料的选择,到中间的发酵过程,最后到酒体风味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如果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到后面的味道。
但对于爱好者来说,不过有多难都想学习,白酒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呢?自己在家怎么才能自酿白呢?为此给大家搜集到了一套比较全面的自酿白酒方法及步骤,以供大家学习。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自酿白酒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把每个环节都控制好,这样才能一次成功。
白酒是以含淀粉的粮食进行发酵并经过蒸馏而获得的。
原料可以是大米、玉米、高粱、稻谷、荞麦、等等。
主要发酵工艺有以下几个:★一、发酵工艺分类:1、液态2、半固态3、固态4、丢糟法5、生料酿造解说:大米、玉米面,适用于液态、生料、半固态发酵工艺,不适用全固态工艺除非是配糟进行固态发酵,玉米、高粱、稻谷、荞麦、等适用于固态、半固态,生料需要粉碎。
1、液态——粮食蒸熟后——加水拌曲——密封发酵——蒸馏2、半固态——粮食蒸熟后——糖化18-36小时——加水拌曲——密封发酵——蒸馏3、固态———粮食蒸熟后——拌曲糖化18-36小时——移缸发酵——蒸馏4、配糟酒——粮食蒸熟后——拌曲糖化18-36小时——配糟——移缸发酵——蒸馏(固态丢糟) 或者粮食蒸熟后——拌曲糖化18-36小时——配糟——加水发酵——蒸馏(半固态丢糟)5、生料——傻瓜做法粮食直接兑水兑酒曲密封,高粱玉米等粮食需要进行粉碎此类工艺因为粮食没有经过蒸煮不能充分发挥粮食其本身的香精分子,故口感不好,邪杂味重,水味强,亦会上头,一般不予以推荐。
准备工作:大米 10斤、传统烧酒小曲25克,发酵容器:陶瓷缸一个,蒸馏设备:中型蒸酒器(底锅可替代饭甄用于蒸米饭,省却了另外购置蒸饭的设备了)★流程:大米浸泡---蒸熟---摊凉----拌曲----糖化----加水密封-----蒸馏。
这个是大米做白酒的其中一种工艺也叫半固态发酵工艺另外一种液态熟料工艺没有糖化的过程操作简单但是口感略差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酿造工艺目录第一章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工艺 (2)第一节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及类型 (2)第二节大曲的生产 (15)第三节大曲酒生产工艺 (47)第四节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94)第五节提高固态发酵法白酒质量和出酒率的讨论 (140)第二章半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工艺 (150)第一节半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 (150)第二节小曲的生产工艺 (151)第三节小曲酒的生产工艺 (167)第四节影响小曲酒质量和出酒率的主要因素讨论 (178)第五节小曲酒技术改革与机械化生产的趋向 (195)第一章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工艺第一节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及类型一、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饮料酒生产如啤酒和葡萄酒等酿造酒,一般都是采用液态发酵,另外白兰地、威士忌等蒸馏酒也是采用液态发酵后,再经蒸馏制成。
而我国白酒采用固态酒醅发酵和固态蒸馏传统操作,是世界上独特的酿酒工艺。
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特点之一,是采用比较低的温度,让糖化作用和发酵作用同时进行,即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
淀粉酿成酒必须经过糖化与发酵过程。
一般糖化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在50--60℃。
温度过高,酶被破坏的量就会愈大,当采用20-30℃低温时,糖化酶作用缓慢,故糖化时间要长一些,但酶的破坏也能减弱。
因此,采用较低的糖化温度,只要保证一定的糖化时间,仍可达到糖化目的。
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8-30℃,在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时,虽然入窖开始糖化温度比较低(18-22℃),糖化进行缓慢,但这样便于控制。
因开始发酵缓馒些,则窖内升温慢,酵母不易衰老,发酵度会高。
而开始糖化温度高,则糖分过多积累,温度又高,杂菌容易繁殖。
在边糖化边发酵过程中,被酵母利用发酵的糖,是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逐步产生和供给的,酵母不致过早地处于浓厚的代谢产物环境中,故较为健壮。
第二个特点是,发酵过程中水分基本上是包含于酿酒原料的颗粒中。
由于高梁、玉米等颗粒组织紧密,糖化较为困难,更由于是采用固态发酵,淀粉不容易被充分利用,故对蒸酒后的醅需再行继续发酵,以利用其残余淀粉。
常采用减少一部分酒糟,增加一部分新料,配醅继续发酵,反复多次,这是我国所特有的酒精发酵法,称谓续渣发酵(续粮发酵)。
第三个特点是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工艺,以产生具典型风格的白酒。
近年来,通过对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在风味上不同原因的深入研究,认为固态法白酒采用配醅发酵,并且配醅量很大(为原料的3-4倍),可调整入窖的淀粉浓度和酸度,达到对残余淀粉的再利用。
这些酒醅经过长期反复发酵,其中会积累大量香味成分的前体物质,经再次发酵被微生物利用而变成香味物质。
例如糖类是酒精、多元醇和各种有机酸的前体物质;酸类和醇类是酯类的前体物质;某些氨基酸是高级醇的前体物质,而酒精是乙酸的前体物质等。
当采用液态发酵时不配醅,就不具备固态发酵时那样多的前体物质,这就是两种制酒工艺使白酒风味不同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固态发酵时窖内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同时存在,根据研究得出同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均一相内(如液态、固态或气态)与生活在两个不同态的接触面上(这种接触面称作界面),其生长与代谢产物有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界面对微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而固体醅具有较多的气-固、液-固界面,因此与液态发酵会有所不同。
如以曲汁为基础,添加玻璃丝为界面剂,以形成无极性的固液界面,进行酒精酵母的发酵对比试验,其结果酸、酯都有所增加,高级醇增加幅度较小,酒精含量有所降低(见表4-1)。
固态白酒生产是将发酵后的酒醅以手工装入传统的蒸馏设备---甑桶中,在甑桶中蒸出的白酒产品质量较好,这是我国几百年来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这种简单的固态蒸馏方式,不仅是浓缩分离酒精的过程,而且又是香味的提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华北区液态酒试点时,曾进行过蒸馏操作对比试验,用液态发酵醪加入清蒸后的稻壳进行吸附后,再仿固体酒醅装配蒸馏操作,另将固态发酵酒醅加水后采用液态釜式蒸馏,两种不同蒸馏方式所生产的白酒在口味上前者接近固态发酵法白酒,而后者则类似于液态白酒。
包头试点时,曾进行过另外二种蒸馏方法的对比试验。
一种是串蒸操作,即将液体酒装入甑桶底锅,桶内装入固态发酵酒培,这样酒醅中酒精和香味成分会在蒸馏过程中串入酒中。
另一种是浸蒸操作,即是将洒醅加入到液体酒中然后蒸馏得到产品。
对比结果,串蒸酒成品中酸、酯含量要比浸蒸酒高得多。
而固态蒸馏操作相似于串蒸操作。
目前液态白酒蒸馏不论是用泡盖式蒸馏塔或釜式蒸馏设备都类似于浸蒸操作。
故蒸馏方法的不同是构成液态法白酒和固态法白酒质量上差异的又一重要因素。
这说明用传统的、独特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生产白酒的工艺在提高产品质量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固态发酵法生产特点之四,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敞口操作,除原料蒸煮过程能起到灭菌作用外,空气、水、工具和场地等各种渠道都能把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带入到料醅中,它们将与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协同作用,产生出丰富的香味物质,因此固态发酵是多菌种的混合发酵。
实践证明,名酒生产厂,老车间的产品常优于新车间的,这是与操作场所存在有益菌比较多有关。
二、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类型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主要根据生产用曲的不同及原料、操作法及产品风味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大曲酒、麸曲白酒和小曲酒等三种类型。
1.大曲酒:全国名白酒、优质白酒和地方名酒的生产,绝大多数是用大曲作糖化发酵剂。
大曲一般采用小麦、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压制成砖块状的曲胚后,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
白酒酿造上,大曲用量甚大,它既是糖化发酵剂,也是酿酒原料之一。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二种工艺:一是清蒸清烧二遍清,清香型白酒如汾酒即采用此法;二是续渣发酵,典型的是老五甑工艺。
浓香型白酒如泸州大曲酒等,都采用续渣发酵生产。
酿酒用原料以高梁、玉米为多。
大曲酒发酵期长,产品质量较好,但成本较高,出酒率偏低,资金周转慢,其产量估计约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左右。
2.麸曲白酒北方各省都采用本法生产,江南也有许多省份采用。
麸曲法白酒生产占全国比重最大。
此法的优点是发酵时间短,淀粉出酒率高。
麸曲白酒生产采用麸曲为糖化剂。
另以纯种酵母培养制成酒母作发酵剂。
麸曲白酒产品含酒精50--65度,有一定的特殊芳香,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酿酒用原料各地都有不同,一般以高梁、玉米、甘薯干、高梁糠为主。
所采用工艺,南方都用清蒸配糟法,北方主要用混蒸混烧法。
近年来,固态法麸曲白酒生产机械化发展很快,已初步实现了白酒生产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3.小曲酒:小曲又称酒药、药小曲或药饼。
小曲的品种很多,所用药材亦彼此各异。
但其中所含微生物以根雷、毛霉为主。
小曲中的微生物是经过自然选育培养的,并经过曲母接种,使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不仅含有淀粉糖化菌类,同时含有酒精发酵菌类。
在小曲酒生产上,小曲兼具糖化及发酵的作用。
我国南方气候温暖,适宜于采用小曲酒法生产。
小曲酒生产可分为固态发酵和半固态发酵两种。
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部分采用固态发酵,在箱内糖化后配醅发酵,蒸馏方式如大曲酒,也采用甑桶。
用粮谷原料,它的出酒率较高,但对含有单宁的野生植物适应性较差。
广东、广西、福建等省采用半固态发酵,即固态培菌糖化后再进行液态发酵和蒸馏。
所用原料以大米为主,制成的酒具独特的米香。
桂林三花酒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此外,尚有大小曲混用的生产方式,但不普遍。
三、我国名白酒简介我国的白酒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独特。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特产名白酒更有了新发展,地方名酒和优质酒也不断涌现。
一九六三年,中央轻工业部召开全国第二届评酒会议,评出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陕西西风酒、四川五粮液、四川全兴大曲酒、安徽古井贡酒、贵州遵义董酒等共八个特产名白酒为全国八大名白酒。
另外江苏双沟大曲酒、哈尔滨龙摈酒、湖南德山大曲酒、广西全州湘山酒、桂林三花酒、锦州凌川白酒等九种评定为全国优质白酒。
八大名白酒质量优美,广为中外人士所赞美,现将八大名白酒特点简介如下:1.茅台酒茅台酒驰名中外,产于贵州省仁杯县茅台镇。
茅台酒受到国际上的欢迎,出口量逐年上升,为国家争取大量外汇。
茅台酒以“清亮透明,特殊芳香,醇和浓郁,味长回甜”为特点,尤以酱香为其典型。
含酒精52-53度。
相传建厂于1704年,早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评为世界名酒,荣获优胜金质奖章。
茅台酒生产,是先辈劳动人民把北方大曲酒与南方小曲酒的生产工艺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加以完善,形成了现在茅台酒生产方法。
用纯小麦制高温曲,用高梁作原料,一次酒要两次投料,即经一次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八次发酵,每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蒸一次酒,共计取酒七次(本是八次蒸酒,但第一次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
由投料到丢糟整个过程共九到十个月。
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应分质贮存,三年后再进行精心勾兑。
每轮次蒸馏得到的酒还可分为三个典型体,即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
窖底香型一般产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为共主要成分。
酱香是构成茅台酒的主体香,对其组成分目前还未能全部确认,但从分析结果看,其成分最为复杂。
醇甜型也是构成茅台酒特殊风格的组成分,以多元醇为主,具甜味。
2.汾酒汾酒因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而得名。
其酿酒历史非常悠久,据该厂记载,唐朝已盛名于世。
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评为世界名酒,荣获优胜金质奖章,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
据分析汾酒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体香味物质,并含有多元醇、醋翁(酉翁)、双乙酰等极其复杂的芳香和口味成分,相对调和匀称。
其产品质量特点是“无色透明、清香、厚、绵柔、回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含酒精65度。
杏花村又产“竹叶青酒”,系以汾酒为基础,加进竹叶、当归、砂仁、檀香等十二味药材作香料,加冰糖浸泡调配而成。
酒度46度,糖分10%左右,酒液金黄微绿,透明,有令人喜爱的芳香味.入口绵甜微苦。
该酒的生产已有悠久历史,同列为国家名酒。
3.西凤酒陕西省凤翔县、宝鸡市、眉县、岐山一带盛产,而以凤翔县柳林镇为最佳。
西凤酒历史悠久,据传远在唐代西凤酒即列入珍品。
西凤酒在公元1911年(清宣统二年),在南洋赛会荣获奖章后,遂膺全球声誉。
西凤酒酒色透明,清芳甘润,味醇厚,咽后喉有回甘。
含酒精65度。
西凤酒用大麦60%,豌豆40%制大曲。
以高梁为原料,清蒸高梁壳为辅料,采用续渣六甑混烧,老泥土窑发酵。
发酵期为l4-15天,部分窖池发酵期为30天,在名白酒中发酵期是较短的。
蒸馏后的酒须装入“酒海”储存三年,勾兑而成。
“酒海”为西凤酒独特存酒容器,用柳条酒篓或水泥池内壁糊以猪血、石灰、麻纸,可用来长期贮酒。
4.泸州老窖大曲酒泸州老窖中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最有名。
温永盛创设于1729年(清雍正七年),但最老的窖相传已有376余年历史。
此酒产于四川省泸州市。
泸州老窖大曲酒根据其质量可分为特曲、头曲、二曲和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