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应用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纵横线构成了公里格网。在四边的外图廓与分度带之间注有相邻接图 号,供接边查用。
火车站 东河庄 汽修厂 农 场 西三庄 石板坡
中医院 龙王庙 清风峡
220
3511
0.2
0.8
西三庄 3510.0-220.0
0.4
0.6
密级
221
0.8
3511
0.8
0.2
0.2
3510
220
0.2
测图日期:
坐标系: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1
1
1
2
2
4
4
4
16
12
12
144
24
24
576
48
48
2304
96
96
9216
192
192
36864
B
1∶100万 ——
C
1∶5000地形图行列
D E
分幅与编号
F
G
H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代码
1∶50万 B
1∶25万 C
1∶10万 D
1∶5万 E
1∶2. 5万 F
1∶1万 G
应用时,用卡规在地形图上量取等高线a、b点平距ab,在坡度 尺上比较,即可查得ab的角值约为1°45′。
100 50
137m
0
50 100 150 200
首曲线的平距 b
计曲线的平距
30′1° a 2° 3° 4° 5°
10°
a)
b)
直线图比9·例7 尺直线与比坡例尺度与尺坡度
5)比例尺精度
概念:地形图上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用表示。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上 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幅与 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1]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1]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

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1、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 (60)表示。

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2、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

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分别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分别以1、2、3、4编号。

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分别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分别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分别以l、2、……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用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采用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地形图是一种以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地图,它是地图学中的一种专题地图。

地形图是地图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

它主要用来描述和表现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以及地表的高程、坡度等信息。

地形图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首先,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地貌要素、地表高程等信息。

地形特征是地形图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山脉、丘陵、平原、峡谷、河流、湖泊等自然地形特征,以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人工地形特征,如城市、道路、建筑物等。

地貌要素是地形图中的重要内容,它描述了地表的形态、结构、成因等信息,如岩石、土壤、沉积物等。

地表高程是地形图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等高线、高程点等方式表现地表的高程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地形的起伏变化。

其次,地形图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理教育、自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方面。

在地质勘探中,地形图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了解地表的地形特征和地质构造,为勘探矿产、石油、天然气等提供重要信息。

在地理教育中,地形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直观地展现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在自然资源调查中,地形图可以帮助调查人员了解地表的地形特征和地貌要素,为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在城市规划中,地形图可以帮助规划师了解城市周边的地形特征和地貌要素,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总之,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它以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地貌要素、地表高程等信息。

地形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理教育、自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方面。

地形图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认识和利用地球提供了重要信息和支持。

希望本文对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8. 2. 4应用地形图估算土方
1.等高线法 等高线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以相邻等高线
分别所围的范围为上下底、以等高距为高的台体,再计 算各台体的体积。如图8-6所示,先量出各等高线所包围 的面积,两相邻等高线包围的面积平均值乘以等高距, 就是两等高线间的体积(即土方量)。因此,可从施工场 地的设计高程的等高线开始,逐层求出各相邻等高线间 的土方量再求和,即为总的土方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8. 2. 2绘制指定方向的断面图 在进行道路、隧道、管线等工程的纵坡设计、边坡设计
、土石方量计算等时,需要了解两点之间的地面起伏情 况,可根据图上的等高线沿指定方向绘制断面图。 如图8-4所示,在图上作A,B两点的连线与各等高线相交 ,各交点的高程即为各等高线的高程,各交点的平距可 在图上用比例尺量出。有了平距和高程,即可在方格纸 上绘制断面图。具体做法是:以图中A点为起点,直线AB 方向为横轴,代表水平距离;AH为纵轴,代表高程。
上一页
返回
图8-1点位的坐标量测
返回
图8-1点位的坐标量测
返回
图8-2点位的高程量测
返回
图8-3确定指定坡度的最短路径
返回
图8-4绘制地形断面图
返回
图8-5确定汇水范围
返回
图8-6等高线法土方计算
返回
图s-7断面法土方计算
返回
图8-9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整理成倾 斜场地)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从A点沿AB直线,量取与各等高线交点的水平距离标于 横轴,取各点的高程为纵坐标,标定点位。圆滑连接各 点,即为AB线处的断面图。

地形图的应用--用地形图估算场地平整的土石方量

地形图的应用--用地形图估算场地平整的土石方量

“用地形图估算场地平整的土石方量”将施工场地的自然地表按要求整理成一定高程的水平地面或一定坡度的倾斜面,这种工作称为平整场地。

在平整场地时,为使填、挖土石方量基本平衡,常要利用地形图确定填、挖边界和进行填、挖土石方量的估算。

场地平整土石方估算最常用的方法是方格网法。

一、将场地平整为水平地面图示比例尺为1:1000的地形图,拟将原地面平整成某一高程的水平面,使填、挖土石方量基本平衡。

方法如下:①绘制方格网。

在地形图上拟平整场地内绘制方格网,方格大小根据地形12344∑⨯+∑⨯+∑⨯+∑⨯=角边拐中设H H H H H n 起伏程度、地形图比例尺以及要求的精度而定。

一般方格的边长为10 m 或20 m (对于一般单体工程,甚至可以为5m ~1m )。

图中方格为20 m ×20m 。

各方格顶点号注于方格网点的左下角,如图中的A 1,A 2,…,E 3,E 4等。

横坐标用阿拉伯数码自左到右递增,纵坐标用大写字母顺序自下(上)而上(下)递增。

② 求各方格顶点的地面高程: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用内插法求出各方格顶点的地面高程,并注于方格点的右上角,如图所示。

③ 计算设计高程:分别求出各方格四个顶点的平均值,即各方格的平均高程;然后,将各方格的平均高程求和并除以方格数n ,即得到设计高程H 设。

各方格点参加计算的次数分别为:角点(图边往外)高程一次;边点(图边上)高程两次;拐点(图边往内)高程三次;中间点高程四次。

因而设计高程 H 设的计算公式为: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得的设计高程H 设=49.9 m ,并注于方格顶点右下角。

④ 确定方格顶点的填、挖高度:各方格顶点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为该点的填、挖高度,即:h H H =-设地h 为“+”表示挖深,为“-”表示填高。

并将h 值标注于相应方格顶点左上角。

⑤ 确定填挖边界线:根据设计高程H 设=49.9m ,在地形图上用内插法绘出49.9 m 等高线。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第一节地形图在工程建设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1设计用地形图的特点工程建设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勘测)、施工、运营管理阶段。

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其中地形资料主要是地形图。

没有确实可靠的地形资料是无法进行设计的,地形资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效果。

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地形图的精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二十地形图的比例尺应选择恰当;三是测图范围合适,出图时间要快,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2地形图在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我国具有极其丰富的水资源、港湾和海洋资源。

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必须兴建水工建筑物,如河坝、船闸、运河、港口、码头等。

为了合理地选择水利枢纽的位置和分布,以便使其在发电、航运、防洪及灌溉等方面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需在全流域测绘比例尺为1:500或1: 100 000的地图,以及水面与河底的纵断面图,一边研究河谷地貌的特点,探讨各个梯级中水利枢纽水头的高低、发电量的大小、回水的分布情况以及流域与水库的面积等,并确定各主要水利枢纽的型式和建造的先后顺序。

拦河坝市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形和地质条件决定了坝址的位置。

最有可能建坝的地方是在河谷最窄而岩层最好的河段。

为了确定建坝以后在河流上形成的水库淹没范围及面积,计算总库容与有效库容,设计库岸的防护工程,确定哪些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重要耕地被临时淹没或永久浸没,并拟定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涉及航道及码头的的位置,指定库底清理、居民迁移以及交通线改建等的规划,需要各种不同精度的地形图。

3地形图在城市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地形图,在确定城市的整体布局时需用各种大、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

比如:道路规划、各种管线的规划、工矿企业的规划以及各种建筑物的规划等。

在设计中如果没有地形图,设计人员就没办法确定各种工程及相应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利用1: 2 000或1:5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选址的依据和进行总图设计的地图,在图上设计人寻找合适的位置、放样各种设施、量取距离和高程,并进行工程的定位和定向及坡度的确定,从而计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等。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图像或图表。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势起伏、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

地形图在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地形图应用中的一些基本内容。

首先,地形图可以用于地形分析和地貌研究。

通过地形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区的地势起伏、山脉河流、湖泊沼泽等地形特征,从而帮助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进行地形分析和地貌研究,揭示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过程。

其次,地形图可以用于规划和设计工程项目。

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建设等工程项目中,地形图可以提供重要的地形信息,帮助工程师和规划者了解地区的地形特征,从而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项目,避免因地形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另外,地形图还可以用于军事侦察和战略规划。

军事侦察人员可以通过地形图了解敌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情报。

军事指挥官也可以利用地形图进行战略规划,根据地形特征制定作战计划和部署军事力量。

此外,地形图还可以用于旅游规划和户外探险。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来说,地形图可以提供重要的地形信息,帮助他们规划行程、选择路线,并且在探险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周围的地形环境,确保安全顺利完成活动。

最后,地形图还可以用于教学和科普宣传。

地理老师可以利用地形图向学生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地球地貌的多样性。

同时,地形图也可以用于科普宣传,向公众介绍地球地貌的奇特之处,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地形图在地形分析、规划设计、军事侦察、旅游探险、教学科普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地形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为各种活动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地形信息和支持。

因此,地形图的制作和应用对于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可读性:全面客观 反映 地面情况:地貌、地物、 居民地、水系、交通、通讯、管线、 农林等多方面信息,作为设计依据。
可量性:提供地面基本数据:点、线、角、 高程、方向、面积、坡度等。
多用性:可编绘一系列专题图。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动极
换算面积单位
动极式可以扩大
求积的范围
动极轴
跟踪放大镜比
描迹针使用方便
放大镜 跟踪臂
使用方法:
1、固定欲测面积的地形图,并将以其放在图形轮 廓的中间偏左处,动极轴与跟踪臂大致垂直,放 大镜大致放在图形中央。 2、在图形轮廓线上标记起点。 3、打开电源,手握描迹放大镜,使放大镜中心对 准起点,按下“STAR”键后沿图形轮廓线顺时针 方向移动。 4、准确跟踪一周后回到起点,再按“OVER”键。 此时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值即为所测量的面积。 注意: 开始测量前,应选择单位:m2或km2。 将比例尺分母输入计算器。
注:交点右为H、 左为h。50m以上挖、以下填。
4)计算填、挖土方量:
V 挖 1 4 (2 .0 2 .6 1 .5 0 .9 )A 挖 1 .7A 5 挖
V 挖 1 5 (0 .9 1 .5 0 .3 0 0 )A 挖 0 .5A 4 挖 1
V 填 3(0 0 0 .4 )A 填 0 .1A 3 填
i=1或i=n时,公式出现 x0 , y0 或 xn1, yn1
x0 xn, xn1 x1
y0 yn, yn1 y1
三 、不规则图形面积量算
方法
网格,网点法
1)平行线法 膜片法:
2)方格法
求积仪法
(一)、网格,网点法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01
工业场地的竖向布置系统和地面连接方法确定以后,即可对整平面的宽度、坡度和平土高程进行设计。(若考虑排水则坡度为0.5%~1.0%)
01
整平面的坡度和平土高程确定后,即进行建、构筑物的地坪高程、铁路轨顶高程、道路中心线高程以及工程管网高程的设计。这些高程的设计原则上仍然是要使其尽量与自然地形相适应,考虑排水条件,室内地坪要高出室外地面0.15~0.5m左右。地下管道埋设深度最浅为0.6m。因此平坦地区地形图的高程中误差可为±0.15m, 最大误差应在±0.3m以内。
01
02
对于地形测绘的精度要求,应根据竖向布置的正确设计去分析。工业场地的竖向布置就是将厂区的自然地形加以整平改造,以保证生产运输有良好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排水,并且使土方量最小,而且使填挖方量平衡。
01
工业场地地面连接的方法一般分平坡法和台阶法。其选择是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总平面布置、厂址的地质构造以及自然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则,测定地形点的高程误差:
式中:ms—测定地形点(次要地物点)的视距中误差,可 依据前面的方法求出; mα—视线倾斜角测定误差,取±1′; mi、mv—分别为量测仪器高和望远镜读取标尺的中丝读数误差,取±1cm。
各项竖向布置的高程设计完毕以后,应计算土方量,以作为进行投资预算,施工准备以及论证设计方案。
1
2
地形图是为工业建设的设计服务的。随着设计方法的不断改进,对地形图提出不同要求。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地形图所表示的高程的精度要求,该要求不是很高; 平地(坡度在0.1或6°以下)为0.17~0.28m, 坡地(坡度在0.10~0.20或6°~12 °)0.39~0.50m, 比例尺选择适当; 经济、设计要求(表示地物的详细程度)、图面负载、清晰度。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
地形图可以辅助工程管理人员更好地 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 度和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地形图提供了土地利用和规划的依据 ,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和区域发展,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形图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 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工程建设提 供生态友好的设计方案,促进工程建 设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形图制作和 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地形 图进行智能识别、分类和提取, 提高地图精度和地图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地形 图的自动化制作和智能化应用, 提高地图的应用效率和实用性。
05
实际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
城市规划设计
地形图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帮助规划师了解地形起伏、水文条件、地质构造等信息,从而合理安排 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网络和公共设施布局。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 与应用
目录
•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 地形图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实际案例分析
01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地形图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地形图是一种详细表示地球表面地形 、地貌、地物和地理要素的地图,是 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01
地形图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详细的 地形信息,有助于减少现场勘查 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工程规划和 设计的效率。
02
通过地形图,设计人员可以更好 地理解地形地貌,合理规划工程 布局和路线,优化设计方案,提 高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建设的风险和成本
地形图提供了地质、水文等重要信息, 有助于评估和预测工程建设中可能遇 到的风险和问题,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降低风险和成本。

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应用

第九章地形图的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

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第一节地形图的识读为了正确地应用地形图,首先要能看懂地形图。

地形图是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注记表示地物、地貌及其它有关资料。

通过对这些符号和注记的识读,可使地形图成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实地立体模型,以判断其相互关系和自然形态这就是地形图识读的主要目的。

一、图外注记识读首先了解测图的年月和测绘单位,以判定地形图的新旧;然后了解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以及图幅范围和接图表。

二、地物识读三、地貌识读在识读地形图时,还应注意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不是—成不变的。

因为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地面上的地物、地貌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应用地形图进行规划以及解决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时,除了细致地识读地形图外,还需进行实地勘察,以便对建设用地作全面正确地了解。

第二节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一、求图上某点的坐标和高程1.确定点的坐标欲确定图上多点的坐标,首先根据固廓坐标注记和点多的图上位置,绘出坐标方格,再按比例尺量取长度。

但是,因为图纸会产生伸缩,使方格边长往往不等于理论长度。

为了使求得的坐标值精确,可采用乘伸缩系数进行计算。

2.确定点的高程在地形图上的任一点,可以根据等高线及高程标记确定其高程。

如果所求点不在等高线上,则作—条大致垂直于相邻等高线的线段,量取其线段的长度,按比例内插求得。

在图上求某点的高程时,通常可以根据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目估确定。

因此,其高程精度低于等高线本身的精度。

规范中规定,在平坦地区,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l/3等高距,丘陵地区,不应超过1/2等高距;山区,不应超过一个等高距。

由此可见,如果等高距为1m,则平坦地区等高线本身的高程误差允许到0.3m、丘陵地区为0.5m,山区可达1m。

地形 图的应用

地形 图的应用
(3)以相邻两断面面积(挖方或填方)的平均值,乘以断面的间 距,得出两相邻断面间的挖(填)方量。
(4)各相邻断面间挖(填)方量的累加结果即为总的土方量。
2.格网建模及土方计算原理
1)格网地形模型建立
规则格网DEM是在X方向上和在Y方向上按等距离方式记录断面上点 的坐标,是利用一系列在X、Y方向上都是等间隔排列的地形点的高程Z, 表示地形成一个矩形格网。
返回
第三节 地形图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根据断面上各特征点的高程和距起点的里程,按一定的高程 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绘制断面图。
二、土方工程量计算
在建筑场地平整、路基的填筑及开挖、基坑的开挖及回填等土木工 程中常会遇到土石方量的计算工作,作为工程造价及设计方案优化的影 响因素之一,它在整个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实际工程中受种种 因素影响,土方的计量工作较为复杂,又直接涉及工程甲乙双方的经济 利益,故土方计算的结果往往受到质疑。因此,有必要针对土方量的计 算模型、精度及适用情况等问题进行研究。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地形图的识读
一、图廓外的注记
识读时,应先根据图廓外的注记,了解该图的图名、图号、比例尺、 等高距、施测单位、所采用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以及测图日期等内容。对 所采用的图式进行认真的阅读,然后再进一步了解地物分布和地貌状况。
对于小于1:10000的地形图,一般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高斯平面直 角坐标系(1980年国家坐标系),城市地形图一般采用城市坐标系,工 程项目总平面图大多采用施工坐标系。自1956年起,我国统一规定以黄 海平均海平面作为高程起算面,所以绝大多数地形图都属于这个高程系 统。我国自L987年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全国均以新的水准原点 高程为准。但也有若干老的地形图和有关资料,使用的是其他高程系或 假定高程系,如长江中下游一带,常使用吴淞高程系,为避免工程上应 用的混淆,在使用地形图时应严加区分。通常,地形图所使用的坐标系 统和高程系统均用文字注明于地形图的左下角。

测量学(第四版) 第8章 地形图应用

测量学(第四版) 第8章  地形图应用
2
写成以下四种形式的通用公式: X
1 P xi ( yi 1 yi 1 ) 2 i 1 1 n P yi ( xi 1 xi 1 ) 2 i 1 1 n P ( xi xi 1 )( yi 1 yi ) 2 i 1
椭圆形
56
长半径a 短半径b
P π a b
21
算例:地籍测量某宗地的丈量距离如下图,计算该宗地的 面积和宗地内房屋的面积(阴影线部分)。将图形分成两个 三角形和两个矩形计算面积:
规则几何图形面 积算例
房屋面积 PF 11.52m 6.52m 14.54m 9.82m 217.89m2 总面积
功能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的端点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的中点 捕捉圆弧、圆、椭圆等的圆心 捕捉独立点 捕捉圆弧等在00、900、1800、2700处的点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的交点 捕捉符号、文本、属性等的插入点 捕捉垂直于组线、线段、圆弧等上的点 捕捉与圆弧、圆、椭圆等对象相切的点 捕捉组线、线段、圆弧等对象上的最近点
aAB
A .
DAB
.B
(三)数字地形图的点位量测和距离方位角量测
应用AutoCAD中的id(Identify)命令,可量测指定点的 X,Y,Z坐标(若为平面图,则只有X,Y坐标,Z坐标为零)。
量测池 塘面积
量测房 屋面积 量测道路侧石 圆曲线半径
量测道路中轴线 长度和方位角
56
11
用id命令进行点位的坐标量测时,须用snap(目标捕捉) 命令,实现对独立点(nod)、线条的端点(end)、中 点(mid)、交点(int)、圆周或圆弧的圆心点(cen) 等进行“捕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坐标值。
56 14

地形图及其应用

地形图及其应用

没有角度变形。
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的长度 略大于球面实际长度,离中央东西两侧愈远, 其变形愈大。
(二)分带
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 1:2. 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
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二)分带
6°分带法:从格林威治0°经线(本初子午线),自西向 东按经差每6°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依次 编号为1—60。我国位于东经72°—136°之间,共包括 11个投影带,即13—23带。
图廓间,由西向东增加。近地图
82 83
四角注有全部坐标数。横坐标前
经差 1′
两位为带号,其余只注最后两位 公里数。
图 9· 6
图廓与坐标格网
规定1:10万和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绘制方里网,
其间隔规定如下表:
比例尺
1 :1 万
图上方里网间隔
10 cm
相应实地长度
1 km
1:2.5万
1 :5 万 1:10万
面积等,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图上绘有两种坐标网:地理坐 标网(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方里网)。
(一)地理坐标网
1:1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上,内图廓为经纬线,图内不 加绘经纬线,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内图廓四角,内外图廓间,还
绘有黑白相间或仅用针线表示经差、纬差1′的分度带。将对应
点相连接,就可构成很密的经纬网。 1:25万—1:100万地形图上,直接绘出经纬网,有时还绘有
图和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在军事上,是指挥人员组
织战斗或战役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炮兵战斗是确
定射击点的主要工具。
2.中比例尺地形图
范围:1:25万——1:50万。

如何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

如何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

如何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山地建设规划,是指在山区进行各类建设活动前,通过地形图来分析山地地形特征,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和规划。

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描绘地表形态的专业图件,其标示了山地的高度、坡度、地貌等信息,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应用地形图进行山地建设规划。

一、地形图的意义和价值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符号,反映了地面高程的变化,是山地地形的图形化表达。

对于山地建设规划来说,地形图具有以下意义和价值:1. 提供高程和坡度信息:地形图测绘了山地地势的高低差异和变化趋势,能够提供山体高程和坡度的详细信息。

这对于规划道路、水利工程等建设项目十分重要。

2. 揭示地貌特征:地形图展示了山地地表的起伏、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有助于判断地质构造、地貌演化等现象,从而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3. 分析水资源和水文特征:地形图可揭示山地水系组成、发育程度等信息,并提供山地区域水资源分布、径流路径等水文特征,为山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4. 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域:地形图能够识别山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区域,为山地建设规划提供防灾示警。

二、地形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进行山地建设规划时,合理运用地形图可以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形图使用方法和技巧:1. 识别坡度和陡坡区域:通过观察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密度和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初步判断山地的坡度和陡坡区域。

在建设规划时,要特别关注陡坡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2. 分析地势起伏和坡向:地形图标示了山地的地势起伏和坡向,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山体的形状和坡度变化。

在选择建设用地时,应充分考虑地势起伏和坡向,并结合土地利用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3. 分析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分布:地形图不仅展现了山地水系的组成和分布,还可以反映山地地表径流规律。

规划者可以根据地形图提供的水资源信息,合理规划山地水利工程和供水设施。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首先,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

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高程、坡度、坡向等特征,而地貌形态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地形图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等方式将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直观地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

其次,地形图还包括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

地形图解是对地形图中各种地貌特征和地形特征的解释和说明,例如解释图中的等高线、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的含义和特征;地形图说明则是对地形图制图方法、数据来源、制图单位等内容的说明,使人们能够了解地形图的制图过程和数据来源,增加地形图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另外,地形图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在地质勘探中可以用于勘探矿藏、地下水资源等,通过地形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情况;在地理教学中,地形图可以用于教学示范和学生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形图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层,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总的来说,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地形图的应用等内容。

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在地质勘探、地理教学、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山谷
指两山脊间的低凹部分。山谷等高线的特 点与山脊正好相反,是一组向山顶突出且 两侧对称的曲线。山谷按形状可分为尖形 谷(V形)、圆形谷(U形)和槽形谷三种。
V形谷等高线过谷底处呈V字形转折, 谷坡上均匀密集。
U形谷等高线特点是在谷底处呈U字 形转折,在谷坡上比较密集,且由谷缘向 谷底等高线逐渐变稀。
纬度差 2° 1° 20′
10′ 5′
2′30″ 1′15″
经度差 3° 1°30′ 30′
15′ 7′30″ 3′45″ 1′52.5″
(5) 地图编号的应用
练习题:计算1:5万地形图的编号
计算题:计算图幅号为J50B002002的经度和纬度
4 地形图的识别
(1)地物识读 地物的核心是居民地,从了解居民点入手,再
了解与其相关的道路、河流、电力线、农田等。
① 地物符号
➢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注记符号。
1) 比例符号
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
房屋、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2) 非比例符号
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的 符号;
槽形谷等高线特点是过谷底是在其两 侧呈近于直角形,谷坡谷底转化明显。
表示山谷各等高线凸出部分的顶点的 连线叫集水线。
山脊和山谷
5)鞍部
相邻两个山顶间的低凹部位,形似马鞍,故叫鞍部。鞍部 由两组对称的等高线组成。即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和表示山 脊的等高线组成,其凸形的方向共同指向鞍部的中心。
鞍部
6)山岭
3)山脊
从山顶到山脚凸起的部分,等高线特点是一组由山顶向山脚凸出,两 侧对称的曲线,山脊按形状可分为尖山脊、圆山脊和平山脊。
尖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尖角状。 圆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圆弧状。 平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疏密悬殊的长方形状。 表示山脊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xP = xd + dm ?M yP = yd + dg ?M
为了消除图纸伸缩影响,采用下列公式:
xda
M
yP
=
yd
+
l 鬃 dg dc
M
l为方格边长(10cm)
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2)求点的高程
如右图中P点,可通过P作一条大致垂直于 两相邻等高线的线段mn,在图上量出mn和mp 的长度,则P点的高程为
(3)凹形斜面 上 陡下缓,图上等高线间 距高处小低处大,等高 线高处密低处稀。
(4)坡状斜面 坡 面起伏,陡坡与缓坡交 替出现,等高线分布特 点是疏密相间。
5 地形图应用
(1)求点的坐标
如右图,求P点的坐标。
①确定P点所在方格abcd; ②过P点作格网平行线交方格
于m、n点和f、g点;
③量da、dm、dc、dg。 则P点坐标为:
H P = Hm + hmp
hmp
=
( dmp dmn
)hmn
式中,hmn = 1m,为本图幅的等高距。 设 dmp = 3.5mm,dmn = 7.0mm,则
90 80
② 六种基本形态的识别
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山顶的等高线均是闭合形 式。示坡线指向外侧。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指示斜坡的方向。 山顶按形状可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和平山顶。
尖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密, 环圈小,棱角明显的封闭曲线,从山顶 向下,等高线逐渐由密变稀。
圆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稀, 圆滑的封闭曲线,环圈较大,由山顶向 下等高线逐渐密集。
3 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地图的分幅
①矩形分幅 每幅地图的图廓都是一个矩形,可分为拼接和不拼 接的两种。 主要用于挂图、地图集和专题地图。 优点:图幅之间结合紧密,并与拼接使用,各幅 图的印刷面积可以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版面;可以有 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图上的完整。
②经纬分幅 地图图廓由经纬线构成,多用于地形图和 大区域小比例尺分幅图。 优点: 每幅图都有明确的地理位置概念,适
是由许多山顶、山脊、鞍部连接而成。等高线特点是:一 组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许多小的闭合曲线。将相邻山顶与鞍 部相连而成的最高凸棱部分称为山脊线。
陡崖和悬崖
③四种斜面(斜坡)
(1)等齐斜面 坡 度基本一致,侧面呈直 线状,等高线特点是: 间隔大致相等。
(2)凸形斜面 上 缓下陡,图上等高线分 布自高处向低处由稀变 密。
(3)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 1:100万
(4) 现行我国基本比例尺编号
①地形图分幅
1:100万,1:50万,1:10万没有变化 1:5万, 1:2.5万,1:1万 ,1:5000以1:100万为分幅 基础。
②不同比例尺代码及经差和纬差
比例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
土坎 加固的坎 斜坡 加固斜坡 土垅
围墙
城墙 已毁城墙
4)注记符号
作用:对地 物符号和地 貌符号的补
充说明。
表示方法:文 字、数字、特
殊线段等。
例如:河流名、 厂矿名、道路
名等。
(2)地貌识读 ① 地貌符号 表示地貌的符号--等高线 等高线:将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 而成的闭合曲线。
100
平山顶如黄土塬、桌状山等特点是 山顶平坦,山坡陡峭,等高线特点是, 等高线环圈大,呈较宽的空白,顶部向 下等高线骤然变密。
山头
2)凹地
周围高中间低的无常年积水的低地。大而深的凹地叫盆地。 凹地等高线也是一组闭合曲线,外圈等高线高于内圈等高线。 在图上显示方法是示坡线绘在等高线的内侧。区别于山顶。
用范围广。 缺点:图幅不易拼接
不利于有效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版面 会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2)地图编号
①自然序数编号法
按照自然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排列。
②行列式编号法
将制图区域分为若干行和列,并相应的按照编 号和字母顺序编上号码,行和列的编号组合即 为图的编号
③ 行列-自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方法
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3) 线形符号
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 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
围墙 土围墙
1:2000图中的围墙
栅栏 铁丝网 绿篱 行列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