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作物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
海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果蔬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广泛,主要分为几大类:热带水果、蔬菜、经济作物、中药材等。

以下是对海南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类别的介绍:
1. 热带水果
海南是中国重要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之一,以香蕉、榴莲、菠萝、柚子、芒果等为主要产区,其中榴莲、龙眼、山竹等特色水果品种闻名全国,因独特风味,给消费者不同于其他省市水果品种的口感和所带来的新鲜享受。

这也为海南水果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2. 蔬菜
海南地区属南热带海岛型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适宜,这种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蔬菜资源,如青菜、芦笋、木耳、草菇等绿叶蔬菜、瓜类蔬菜、菌类蔬菜等。

冬季和春季时节,海南蔬菜主要供应省市场,夏季和秋季则主要出口到外省市场,市场需求稳定。

3. 经济作物
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岛屿,在红土高原、棕榈种植区、热带果区等不同的地域条件
下都有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包括橡胶及其种植业、椰树及其种植业、肉桂及其种植业、荔枝及其种植业、茶叶及其种植业等。

其中橡胶经济作物产量最多,全国排名第一,独占山林产业的半壁江山。

4. 中药材
海南的中药材植物品种丰富,适合生长的热带岛屿气候条件、丰富的资源、专门的营销及产业链都有利于中药材生产。

特别是海南地区山环水,植被繁茂,中草药品种繁多,特别是鸡内金、五倍子、玄参等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很大。

总之,海南大面积种植着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这些作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对于种植业而言,它们也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探寻海南的植物乐园 领略热带植物的繁茂之美

   探寻海南的植物乐园 领略热带植物的繁茂之美

探寻海南的植物乐园领略热带植物的繁茂之美海南是一个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的美丽岛屿,位于中国南海之中。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态环境,使得海南成为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植物乐园。

在海南,我们可以领略到热带植物的繁茂之美。

首先,海南的气候条件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这样的气候条件为各类热带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个热带天堂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椰子树、香蕉树、菠萝等热带水果树在海南土地上茁壮成长,结出硕果累累。

其次,海南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品种。

海南是我国热带草原的最北界,也是亚洲最大的热带荒漠。

这里栖息着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如海南自然保护区中的白鹤、绿芋、红棕树等。

这些植物在海南的保护区中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成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宝贵资源。

除此之外,海南还有一些特色的园林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植物的场所。

比如位于海口市的“观植物园”,这是一个集观植、科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园内植物品种丰富多样,种植了来自海南以及其他地区的植物,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水池湖泊,都给人带来了无穷的美感。

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各式各样的热带植物,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当然,海南植物乐园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提的地方。

比如海南植物园、保亭热带植物园等等。

这些地方都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欣赏和学习热带植物的美妙之处。

总而言之,海南是一片热带植物的乐园,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这里的植物品种繁多,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热带植物的繁茂之美。

游客可以在海南的各个植物园林中尽情欣赏大自然的奇观,感受到绿色植物的生机盎然。

而这些美丽的景观也成为了海南旅游的一大特色。

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游客,都能够在海南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探寻海南的植物乐园,你会被热带植物的繁茂之美所打动。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海南东方种植结构主要包括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热带植物、观赏花卉以及香料植物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热带水果种植。

海南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种植了大量的热带水果,包括椰子、菠萝、香蕉、芒果、葡萄柚等。

其中,椰子是海南的特色水果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地区。

菠萝也是常见的水果,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全岛各地。

此外,香蕉和芒果在海南也有较大的种植面积,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热带作物种植。

海南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种植了一系列的热带作物,包括橡胶、咖啡、茶叶、可可等。

其中,橡胶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海南的橡胶产业以橡胶征收和深加工为主,是中国最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咖啡、茶叶和可可等作物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第三是热带植物种植。

海南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种植了大量的热带植物,如竹子、草木樨、藤蔓植物等。

其中,竹子是海南的特色植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地区。

竹子是热带地区的重要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草木樨是一种香料植物,种植面积较小,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花卉观赏价值。

藤蔓植物也是热带地区的特色植物之一,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分布在全岛各地。

第四是观赏花卉种植。

海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观赏花卉的生长,种植了大量的观赏花卉,如蔷薇、玫瑰、兰花等。

蔷薇和玫瑰是海南的特色花卉之一,种植面积较大,分布在全岛各地。

海南的蔷薇产业以蔷薇苗木繁育和蔷薇切花出口为主,是中国蔷薇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兰花也是海南的特色花卉之一,种植面积较小,但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最后是香料植物种植。

海南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一些香料植物,如胡椒、肉桂、丁香等。

胡椒是海南的特色香料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海南的胡椒产业以胡椒种植和加工为主,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调味品之一。

肉桂和丁香等香料植物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并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需求。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省农作物分布情况概述: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陆地面积3.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共有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6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5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它四面沿海,树木常情、景色宜人是我国的避寒胜地。

海南岛各地都盛产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海南省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首推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还有腰果、槟榔、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香茅,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大数百种,有些品中有四季不断和反季节不断反季节的特点。

基本概况如下:海口市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

辖区(乡、镇):新华区、振东区、秀英区、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白龙乡、城西乡、丰南乡、长流镇、新埠镇乐东县,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果树树种。

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

三亚市我国南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

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高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

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系杂交水稻良种是在三亚培育配套成功的。

主要树种有:椰子、甘蔗、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作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波萝、波萝蜜等。

此外,三亚还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东方市辖区(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

海南三亚育种的优势自然条件

海南三亚育种的优势自然条件

海南三亚育种的优势自然条件海南三亚,位于中国的热带岛屿,享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适合进行育种工作。

下面我们将从气候、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方面详细阐述海南三亚育种的优势。

海南三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作物的生长和育种。

三亚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四季温暖湿润,没有严寒的冬季和酷热的夏季,这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三亚的日照充足,阳光强烈,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海南三亚的土壤质地适宜育种工作的开展。

三亚的土壤主要以红壤和黄壤为主,这两种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保水保肥性能较好。

这为作物的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根系的发达和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海南三亚的丰富植被资源也是育种的优势之一。

三亚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和丰富的植物种类,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还可以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参考,促进育种工作的开展和进步。

海南三亚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各类昆虫、鸟类、海洋生物等。

这些生物资源不仅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宝贵的遗传材料,还可以为育种工作带来许多创新和突破。

比如,某种昆虫的抗病性可能对某种作物的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某种鸟类的传粉作用可能对某种植物的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等等。

海南三亚的气候、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些优势不仅为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也为育种工作的开展和进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参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南三亚将成为育种研究的热点地区,为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分布(西瓜、香蕉、芒果)

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分布(西瓜、香蕉、芒果)

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分布(西瓜、香蕉、芒果) 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分布(西瓜、香蕉、芒果)一、引言海南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西瓜、香蕉和芒果是海南三大农产品优势,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农产品的分布情况。

二、西瓜产地分布1.东方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北部,是海南省的重要农业区。

- 气候条件: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

- 西瓜品种:富硒西瓜、香脆西瓜等。

- 优势: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宜西瓜的生长。

2.儋州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南部,是海南省农业产量较高的地区之一。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 西瓜品种:红心西瓜、黄金瓜等。

- 优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

3.东沙群岛-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南部,是中国南海的岛屿之一。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盛产优质西瓜。

- 西瓜品种:玉露西瓜、黄金西瓜等。

- 优势:海岛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西瓜品质优良。

三、香蕉产地分布1.乐东黎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南部,是海南省的重要香蕉产区。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 香蕉品种:香蕉主要品种为芭蕉、甜蕉等。

- 优势:丰富的降雨和水源,适宜香蕉的生长。

2.万宁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东部沿海,是海南省的农业发展区。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

- 香蕉品种:万宁香蕉、黄香蕉等。

- 优势: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适宜香蕉的生长。

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西南部,是中国最南端的县。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 香蕉品种:红蕉、数蕉等。

- 优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保亭香蕉品质卓越。

四、芒果产地分布1.三亚市-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岛南部沿海,是海南省芒果产量较高的地区之一。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 芒果品种:皇后芒、芒果等。

海南植物资源概况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极富研究价值

海南植物资源概况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极富研究价值

海南植物资源概况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极富研究价值海南植物资源概况我们的家乡--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地区,目前海南岛有野生维管束植物 4680 种,占全国植物种类的 15%,其中约有 610 种为全国特有物种,有58 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有42 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乔灌木种类共有 2200 多种,占全国的 28.6%,其中 800 多种为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438 种列入国家商品林;药用植物约有3100 种,占全国的 30%。

截至 2002 年底,海南全省森林总面积 176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3%(中国森林平均覆盖率不到18%),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极富研究价值。

一、海南植物情况简述海南植物种类丰富,全岛仅维管植物就有4600 多种,其中,有600 多种植物为海南独有;这还不包括种类繁多的蕨类、苔藓和藻类等绿色植物。

海南植物的多样性在我国仅次于云南,也是目前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6 个热点之一。

海南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在这些绿色植物当中,和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的药用植物有2500 多种,记入药典的有 500 多种,其中抗癌植物 13 种。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考察了兴隆的植物情况。

考察表明海南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它们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分布。

文昌东郊是典型的适合椰子树生长的地方,这里椰树成片,椰姿百态,有红椰、青椰、良种矮椰、高椰、水椰等品种,共50 多万株。

正如人们所说"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林最风光。

” 万宁地处热带北缘,气候温和。

珍贵林木资源有坡垒、青皮、母生、油丹、毛丹、陆均松等,其中单一青皮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片纯青皮林。

珍稀药用植物有见血封喉、红壳树、大血树、沉香、龙血树、益智、巴戟、巴豆等 10 多种。

热作资源有橡胶、胡椒、椰子、咖啡、腰果、槟榔等。

其中兴隆东临南海(距海边约 10 公里)、三面环山,日照充足、长夏无冬,湿度大、雨量充沛而均匀,属典型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于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发育。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省农作物分布情况概述: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陆地面积3.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共有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6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5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它四面沿海,树木常情、景色宜人是我国的避寒胜地。

海南岛各地都盛产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海南省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首推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还有腰果、槟榔、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香茅,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大数百种,有些品中有四季不断和反季节不断反季节的特点。

基本概况如下:海口市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

辖区(乡、镇):新华区、振东区、秀英区、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白龙乡、城西乡、丰南乡、长流镇、新埠镇乐东县,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果树树种。

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

三亚市我国南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

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高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

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系杂交水稻良种是在三亚培育配套成功的。

主要树种有:椰子、甘蔗、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作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波萝、波萝蜜等。

此外,三亚还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东方市辖区(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第一篇: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一年四季都能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天然的大棚农业基地”之称。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要求,农药行业要求提倡“绿色、生态、环保”的经营理念,要有“国际旅游岛,吃、喝、玩、乐少不了,要想身体好,农药越卖越少”的营销心态和自我牺牲精神。

近年,海南全省农药年总销量约5亿左右,其中:杀虫剂约1.3亿元,杀菌剂约1亿元,除草剂约0.9亿元,叶面肥、生长调节剂0.8亿元,其它0.5亿元(不重复计算)。

海南农业独有的地理位置及发展特点,决定了海南农药市场空间、利润有限。

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具体指出海南农药市场的现状和出路,为企业寻找一条健康的出路。

现状:一、农药销售淡旺季与作物品种、布局相关:总的来说:东、南部以种植瓜菜及芒果、香蕉等经济作物为主,西、北、中部以种植橡胶、甘蔗为主。

农药销售围绕这些品种和布局,呈现出如下特点:1.冬、春季旺,夏季秋季淡;2.东、南部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冬、春季旺;3、西、中、北部以除草剂为主,夏秋季旺。

4.粮食作物水稻,全省均有分布,以除草剂和杀虫剂为主。

二、进岛农药数量远远大于出岛数量,近年呈10:1的比例发展岛内市场需求以经销为主的市场达5亿元左右,绝大部分从外省调入。

原因主要是:1.岛内无大型工厂,规模较大的5家仅仅是加工、分装制剂而已,并且在岛内年销售额仅2500万元左右,如海南正业、博士威、润禾等,他们出岛的产品量很少。

2.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不适合当地、过期、不规范等原因,经销商返退回厂家的产品数量在逐年上升。

三、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渠道已完全成熟海南是在全国农资渠道率先改革的省份,是最早对个体户实行“许可制度”的省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原来的生产资料供销社完成改制,名存实亡。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海南现已成为全国农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前沿阵地,特别是冬春季,北方市场已经基本结束,绝大多数厂家将北方市场的产品、技术推广员、配送车辆等集中投放在海南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新的经营理念,新的技术成果因此而诞生。

海南农业概况

海南农业概况

海南农业概况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

海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热带农业基地。

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海南农业概况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温充足,光合潜力大,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黄金宝地。

全省的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和亚热带土地面积的42.5%,其中耕地面积76.9万公顷,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21.8%。

全省总人口81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0万人,占总人口的68.5%。

近年来,海南省贯彻实施“一省两地”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首要地位和支柱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绿色农业和科技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344.2亿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3256元,同比增长8.4%。

超出“十一五”规划年均递增6%的目标,农业增加值仍占全省GDP的32.73%。

优势产业发展情况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海南农业的多元结构和鲜明特色。

相对全国而言,海南农业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分为六大类:一是冬季瓜菜。

海南冬季瓜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光温足,成本低、品质优。

全年瓜菜种植面积321.58万亩,总产448.7万吨,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冬季瓜菜有80%以上销往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也有部分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是热带水果。

热带水果是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产业之一。

海南的水果种类繁多,有香蕉、芒果、菠萝、菠萝蜜、荔枝、龙眼、杨桃、绿橙、莲雾等。

全省的水果种植面积254.61万亩,总产187.85万吨。

其中香蕉面积69万亩,产量108.63万吨;芒果面积69.25万亩,产量26.24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菠萝面积19.25万亩,产量21.14万吨;荔枝、龙眼63.38万亩,产量10.91万吨。

海南海滨海岛及热带旅游自然资源概况

海南海滨海岛及热带旅游自然资源概况

海南海滨海岛及热带雨林自然旅游资源概况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海南生物资料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海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是我国最大的热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

海南岛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和天然药材。

【南药资源】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

4000多种植物可入药的约2000种,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是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50种。

【动物资源】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南特有)。

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水鹿、猕猴、黑熊、云豹等亦珍贵。

据1998年5月公布的海南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共记录了4个纲、32个目、77个科、320种动物。

320种动物中,有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属省级保护动物。

发现历史上没记录过的鸟类14种。

海南热带雨林区主要属花岗岩高山地貌,土壤主要由砖红壤,志红壤,黄壤,山地黄壤等构成。

森林覆盖率为98%。

已发现的各类木本植物有4600多种,其中630多种为海南独有,珍稀树木为40多种。

陆地栖脊椎动物为570多种。

此外,还有600多种蝴蝶和4000多种昆虫。

【植物资源】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

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

世界热带的80个科显花植物属、种最多的第一类17科,海南全有。

海南种植什么土最好

海南种植什么土最好

海南种植什么土最好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但是海南的土壤类型较多,如红土、黄壤、黄土、砂质土等,它们的适宜种植作物也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结合海南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介绍适宜种植的作物以及最好的土壤类型。

首先,由于海南属于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26摄氏度之间,降水丰富,因此适宜种植热带水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椰子。

椰子树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但最好的土壤类型是沙质土壤。

海南的砂质土透气性好,排水良好,有利于椰子的生长发育。

此外,海南还适宜种植菠萝、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这些作物对土壤要求较低,主要依靠热带气候和充足的雨水来生长。

另外,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适宜种植热带雨林植物。

这些植物对土壤要求较高,最好的土壤类型是黄壤。

黄壤由于质地疏松、肥力较高、含水性好,非常适合热带雨林植物的生长。

海南的黄壤集中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适宜种植大叶杨、紫藤、木棉等热带雨林植物。

此外,海南的红土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在海南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红土质地细腻,容水能力较强,肥力也较高,是适宜种植的土壤之一。

红土适宜种植的作物有茶叶、槟榔、胡椒等。

其中,海南的槟榔种植面积广泛,红土是槟榔生长的理想土壤。

最后,海南的部分地区也存在一些黄土和山地土壤。

黄土质地疏松,富含矿物质,但排水性较差,适宜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等。

山地土壤则适宜种植湿地植物,如蕨类、竹类等。

山地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可以为湿地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海南的土壤类型较多,适宜种植的作物也不尽相同。

对于种植热带水果,沙质土壤是最好的选择;种植热带雨林植物,黄壤最为适宜;红土适宜种植茶叶、槟榔等作物;黄土和山地土壤则适宜种植柑橘类水果和湿地植物。

种植者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种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近年来,海南耕地种植情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种植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首先,我们来看海南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海南主要种植热带水果、蔬菜和经济作物。

其中,热带水果是海南的特色产业之一,如火龙果、菠萝、椰子等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蔬菜种植也占据了一定比重,如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而在经济作物方面,橡胶、油茶、咖啡等种植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其次,海南的耕地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海南的种植业也在不断调整结构,提高种植业的效益和质量。

近年来,海南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高效、高产、高品质的农作物。

在土地利用方面,海南也加大了对土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农地的扩张,保护好每一寸耕地资源。

再者,海南的耕地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海南的农业部门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广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的应用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总的来说,海南的耕地种植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不仅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种植业的效益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科技的进步,相信海南的农业生产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海南的农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作物种植面积

海南作物种植面积

海南作物种植面积海南岛是我国的一个南方热带岛屿,气候条件独特,年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相对湿度高,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加之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海南成为了重要的农业产区。

海南作为我国的热带农业示范省份,种植业是海南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海南的作物种植面积主要包括水稻、糖尿病、水果、花卉、蔬菜等。

水稻是海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海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水稻的种植。

海南的水稻种植面积一直位列我国的前列,且以水稻产量高、品质优良而闻名。

海南的主要水稻种植区集中在海口、三亚、琼海等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海南的水稻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糖尿病是海南的传统经济作物之一。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糖尿病种植条件,特别是热带季风气候和酸性黏土土壤,非常适合糖尿病的生长。

海南的糖尿病产区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

糖尿病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的糖尿病产区中名列前茅,糖尿病种植业也是海南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水果种植是海南农业的另一个亮点。

海南的热带气候和丰富的阳光资源使得海南具备种植多种水果的条件。

海南的水果种植以椰子、菠萝、龙眼、荔枝等为主。

其中,海南的椰子产量和品质在我国的椰子产区中最具竞争力,被誉为“中国椰城”。

海南的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水果产业也成为了海南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花卉和蔬菜也是海南的重要作物种植业。

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环保的种植技术,使得海南的花卉和蔬菜能够具备鲜艳的颜色和出色的品质。

海南的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三亚、海口等地,而蔬菜种植则分布在全岛各地。

海南的花卉和蔬菜供应量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为海南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总的来说,海南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农作物品种也较多,包括水稻、糖尿病、水果、花卉、蔬菜等。

海南的种植业是海南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三亚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保护基地财评

三亚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保护基地财评

三亚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保护基地财评一、引言三亚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保护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资源保护基地之一。

本文将对该基地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以了解其经济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二、基地概况2.1 基地背景三亚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保护基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山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

基地以保护和研究热带优异果蔬资源为主要目标,开展品种引种、研发和推广工作。

2.2 基地经营状况基地采取经营模式为种植、销售和科研相结合,主要经营热带优异果蔬的种植和销售业务。

同时,基地还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与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新品种培育和技术研究。

2.3 基地发展前景基地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具备发展热带果蔬产业的天然优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热带果蔬市场潜力巨大。

基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财务状况评估3.1 资产状况基地拥有大量的农用土地和基础设施,包括温室、灌溉系统等。

此外,基地还拥有种植的热带果蔬品种和相关的科研成果。

这些资产为基地的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 收入状况基地通过销售热带果蔬和科研合作获得收入。

销售额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

科研合作项目的开展也为基地带来一定的科研经费和合作收入。

3.3 成本状况基地的主要成本包括土地租赁费用、劳动力成本、种植材料费用和设备维护费用等。

成本的控制对于基地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和管理。

3.4 盈利能力评估基地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销售收入和成本控制的平衡。

通过对收入和成本进行综合评估,可以计算出基地的盈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净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基地的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

四、发展策略4.1 市场拓展基地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果蔬加工企业和销售渠道的合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2 科研创新基地应继续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加大热带果蔬新品种培育和技术研究力度,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省农作物分布情况概述: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陆地面积3.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共有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6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5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它四面沿海,树木常情、景色宜人是我国的避寒胜地。

海南岛各地都盛产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海南省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首推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还有腰果、槟榔、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香茅,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大数百种,有些品中有四季不断和反季节不断反季节的特点。

基本概况如下:海口市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

辖区(乡、镇):新华区、振东区、秀英区、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白龙乡、城西乡、丰南乡、长流镇、新埠镇乐东县,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果树树种。

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

三亚市我国南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

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高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

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系杂交水稻良种是在三亚培育配套成功的。

主要树种有:椰子、甘蔗、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作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波萝、波萝蜜等。

此外,三亚还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东方市辖区(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热带作物资源概况1、海南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概况除热带水果(下文专述)外,热带作物常指橡胶、椰子、腰果、胡椒、咖啡、可可、龙舌兰麻、油棕等几个主要类型的作物。

橡胶:橡胶树(Hevda brasiliensis Mule Arg)并非海南原产,海南的橡胶树是1906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的。

海南橡胶树栽培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大规模推广品系有RRIM600、PR1O7、GT1、热研7-33-97、热研88-13、大丰-95;中规模推广品系有7个;小规模推广品系有15个;试种级的有30多个。

目前,海南有橡胶树种质资源7个(变)种,共5889份,其中Amazon 橡胶种质5866份;边沁橡胶、矮生小叶橡胶、光亮橡胶、少花橡胶、色宝橡胶各1份;光亮矮生橡胶变种11份;杂交品系7份。

椰子:据毛祖舜等人(l992)对海南岛椰子种质资源考察报告,按椰子植株高矮、雌雄花期异同分为高种、矮种、杂交种三个品种。

高种椰子按果实大小、叶片、果实颜色分为:青绿椰、红椰、大圆果、中圆果和小圆果椰子5个类型。

矮种椰子分为:红椰、黄椰、绿椰三个类型。

杂交种分为:青绿马畦、褐红马畦二个类型。

腰果:属漆树科腰果属,常绿乔木,全世界已发现11个种,且全部起源于南美,但到目前为止海南只有Anacardium occidetale L.这一个种。

但种质资源还比较丰富,主要类型有丰产、抗寒、抗风、特殊种质四个类型。

胡椒:海南胡椒最早于1947年引种于柬埔寨,1951年引进马来西亚大叶种,1978年引进古晋种,1980年引进斯里兰卡高产杂种斑尼约尔1号。

胡椒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在栽培种质资源中大叶种是当家品种,另外有云选一号系早熟、抗胡椒瘟病种质,古晋种系丰产种质,73-5系小叶种与大叶种杂交组合的抗风、抗病种质,兴热1号系杂交组合的耐荫种质。

在野生种质资源中:在陵水发现保亭胡椒、在乐东、万宁、三亚、陵水、琼中等地发现了有价值的野生种质如大叶、海南、陵水、毛胡椒、华南胡椒、大叶复毛胡椒、小叶爬崖香、萎叶、假、斜叶、光轴苎叶等。

咖啡、可可:咖啡、可可和茶叶同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

咖啡最早传人海南是在清光绪年间,因失管而失败,1909-1911年侨商自秘鲁带回咖啡种子在儋州种植,1920年华侨带回大粒种在文昌种植,1935年从爪哇引进中粒种咖啡在澄迈种植。

小粒种咖啡是1940年由法国传教士传入,1973年以后从国外和我国云南引进14个编号种质。

海南可可是1954年由华侨从印尼引入兴隆华侨农场,1956-1962年保亭热作所和兴隆试验站也相继引种成功,1985年后农垦采用椰园间种可可扩大试种成功。

咖啡栽培种有阿拉伯种(Coffea arabic)的俗称小粒种、罗巴士塔种(Coffea canephora)俗称中粒种和利比里亚种(Coffea liberica)俗称大粒种;海南可可种质亦有三类:克利奥洛(Criollo)、福拉斯特洛(Frastero)和特立尼达(Tribitario)。

龙舌兰麻:龙舌兰麻俗称剑麻,属引进种质。

番麻引进最早,时间已无人查考,普通剑麻于1928年引进,70年代改种高种、耐病的H.11648麻。

此外海南还有蓝剑麻、假菠萝麻、灰叶剑麻、亚洲马盖麻等。

油棕:海南自1926年至1987年先后三次引进油棕试种。

有非洲油棕(E.guineensis Jacq)和美洲油棕(E.olefera Baiky)两个种。

根据油棕核壳厚度,非洲油棕又分为杜拉变种、比西夫拉变种,丹那拉变种。

2、海南热带作物自然条件概况据《海南岛农业区划报告集》海南的宜热作地面积为81.14h㎡,占全省面积的3.87%。

热作土地资源非常丰富。

同全国其他热区相比,其水热条件有明显的优越性,表4~表9列出了我国热作种植区的气象因素比较。

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热带作物气象条件有许多方面优于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热作种植区,如在太阳辐射日照时数、月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温度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但仔细分析海南的气象条件也有它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表4 海南同其他热作种植区的月太阳辐射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海南热作区为海口、儋州、万宁、琼中、东方、三亚的平均值;广东热作区为湛江、汕头、普宁平均值;福建热作区为厦门、漳州、诏安平均值;广西热作为南宁、合浦、龙州平均值;云南热作区为景洪、勐腊、河口、元江、景谷、瑞丽平均值。

(下同)表5 海南同其他热作种植区的日照时数 (单位:小时)表6 海南同其他热作种植区的月均温(单位:℃)表7 海南同其他热作种植区的月均降水量(单位:mm)表8 海南同其他热作种植区的月空气相对湿度 (单位:%)表9 海南同其他热作种植区的月均风速(单位:米/秒)①光热资源丰富,光合生长潜力巨大,但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不利于改善品质。

按光温资源估算的光合潜力水稻为56.25t~66.00t.h㎡,甘蔗为450t.h㎡,橡胶干胶为11.85t.h㎡。

笔者对海南不同生态类型区的不同作物按平均水平混合计算得到的光合潜力列于表10。

可见各类作物生产潜力巨大。

再从表6来看海南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比起其他热作种植区均要小,这虽然可满足热作终年生长的需要,但不利于提高品质。

表10 海南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光合潜力平均值②雨量充沛、但降水集中,干湿明显从表7可以看出,海南降水还算充沛,但降水非常集中在5-11月,占全年降水的87.7%,而其他月份仅占12.3%,干湿季非常明显,而与其他热作种植区相比,如与云南相比,云南年雨量虽只有1326.5,年降雨日数比海南多了近20天,降水过程相对要均匀得多,这对降水的利用效率而言就非常有利。

③常风大,多台风,风害威胁大海南受季风、海风、台风影响都很明显,从表9可以看出海南年均风速达到2.8米/秒,各月风速都在2.O米/秒以上,因此常风特别大,而云南种植区,全年平均风速仅1.2米/秒,各月风速均在2.O米/秒以下,是一种静风生态环境,比起海南来说,这种环境更能适宜种植橡胶。

海南不仅常风大,而且还有台风威胁,海南平均每年登陆的台风约2.8个(包括登陆和影响在内年均5.8个)。

台风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带来了雨水,同时也形成大风和暴雨,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

(二)海商热带资源利用现状1997年,海南热作总面积为44.69万h㎡,占海南宜热作地的55.1%。

其中橡胶占热作面积的82.93%,椰子占6.5%,腰果占1.75%,胡椒占2.68%,咖啡占0.25%,剑麻占0.74%,香料占0.17%,南药占4.98%。

海南热作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60.9%和59.8%、剑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20.7%和11.5%、咖啡面积和产量分别占12.6%和12.3%、胡椒面积和产量分别占84.8%和80.2%、椰子面积和产量分别占97.0%和99.4%、腰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99.9%和l00%、香料面积和产量分别占3.4%和6.4%、南药面积和产量分别占32.2%和49.4%。

(三)海南热作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海南发展热带作物因其资源条件的优越性而十分有利。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持续发展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海南热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产量低、热作生产潜力和增产潜力远未挖掘出来在各类热带作物中,除椰子、腰果、胡椒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其他热作种植区的以外,橡胶、剑麻、咖啡、香料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橡胶平均亩产才70kg,比云南植胶区每亩低34.8kg;仅有光合生产潜力的8.9%,比全国平均水平每亩低 3.99kg;剑麻平均亩产才125.7kg;比广东、广西、福建均低,比全国平均水平每亩低67.47kg;咖啡平均亩产仅45kg;比云南、广东水平低,比全国平均水平每亩低15.54kg;香料作物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说明海南热带作物的增产潜力巨大。

再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目前海南热带作物种植面积占宜热作地的55.1%,说明生产发展潜力还很大。

生产潜力和增产潜力还未挖掘出来。

2、市场不稳定、热作生产波动大海南虽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但由于地处边陲基础薄弱,近10多年各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与信息传递仍与大陆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海南热作产品的市场定位基本是祖国大陆,虽然只隔海峡,虽然有了Internet信息网络,但市场与市场信息以及信息的实效性、准确性仍然难以满足发展热作生产和需要,致使在生产上带有一些盲目性,什么价高就种什么;再者热作大多为多年生作物,一年种植多年受益,可见市场预测对开发热作资源亦十分重要。

前几年胡椒10元/kg还销售不出去,槟榔也只有3-4元/kg的收购价,农民积极性严重受挫,1998年其价格又猛升,但产品数量又非常有限,农民又开始大量种植,生产波动很大。

3、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不力热带作物中,橡胶在海南应是支柱产业之一。

前已述及海南的橡胶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只有70kg/亩,土地生产力是很低,同时还应看到,自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劳力优势已丧失,大量胶工外流,胶园失管,这主要是胶工劳动生产率较低,工资不高造成的。

正由于天然橡胶在生产过程中,土地生活力和劳动生活率双低,就使得橡胶在与国际市场接轨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致使国营农场陷于困境。

其它热带作物种质分散,无规模效益,劳动生产率更低,根据农业普查资料,全省农村住户平均耕地9.14亩,主要是粮作、糖料、油料、瓜菜,而热作仅有0.5亩,再分到不同种类,面积就更小,根本谈不上规模效益和加强竞争力。

4、热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经济效益不高海南的热作资源非常丰富,热作产品也同样多种多样,几乎所有热作产品资源都是原料在市场成交,加工增值环节相当薄弱,致使宝贵的热作产品资源白白流向它处,而海南人民并未得到应有的效益。

据专家估计,热作产品经加工后至少可增值10倍,有些甚至上百倍,这样推算,海南热作产品由于加工落后,特别是深加工问题,每年超码有l00亿元的经济损失。

(四)热带作物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1、利用热作种质资源优势,大力选育推广优质高产品种要从根本上提高海南热作的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力,除进行科学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选育、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据多年资料推算,在栽培技术相当的情况下,优良品种平均可增产20%以上。

为此,我们建议充分利用海南热带作物丰富的种质资源的优势,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传统选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一批具有高产优质适合海南生态环境特点的热作新品种,使海南的热作生产及资源开发走上一个新台阶。

2、大力推广持续高产的栽培新技术良种良法配套,促进持续高产,已成为生产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共识,为此,我们建议在热作生产中根据不同热作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各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大力推广持续高产的栽培新技术,如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控花促果技术,水肥调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