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十二五”全国各省市重大项目规划

“十二五”全国各省市重大项目规划

“十二五”各省市重大项目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各省市根据国家规划分别制定了当地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市场中心对各省市的”十二五”规划框架进行了归纳梳理,总结出了各省份在”十二五”期间的重大项目规划信息,供营销人员参考,希望营销中心积极关注各省市政府工程、形象工程等,市场中心将继续关注各省市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为营销一线输送更多有价值的项目信息。

北京市重大项目:加快城南建设投资,预计未来三年,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加上带动的社会投资,总投资将达到2900亿元。

发展“首都圈”城市群规划建设:一是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二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

将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北京将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三是通讯体系建设规划。

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河北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信无漫游。

天津市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将落实“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空间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将在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发展”方面实现突破,计划完成50座小城镇规划建设,完善环外地区公共设施,积极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要继续加快以“两港三路”(海港、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有效衔接、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分担率,着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上海市重大项目:上海市今后五年将大力推进住房保障,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约100万套。

主攻“大虹桥辅城”,以形成伴随产业重塑、人口集聚的西上海新区。

“十二五”期间上海也要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H型走廊。

努力构筑上海高技术服务业“中环”产业带。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要实现翻一番,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要明显提高。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京政发[2011]70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2.08【实施日期】2011.12.0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7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十二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一、“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回顾(一)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基本建立(二)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观(三)农村社会事业取得突破(四)农村产业融合不断发展(五)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六)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二、“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则(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三、“十二五”时期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二)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推进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六)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四、“十二五”时期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二)加强制度和政策保障(三)加强工程保障(四)加强实施保障本规划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所属的重点规划之一,是落实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的行动计划,是在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的综合专项规划,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22-2022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2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北京市西城“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北京市西城“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西城分局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年3月目录前言 (1)基本概况 (1)(一)规划范围及年限 (1)(二)规划依据 (2)市政部分一、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成就 (3)(一)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3)(二)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3)(三)旧城平房区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 (8)二、主要存在问题 (9)三、西城区“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10)四、西城区“十二五”市政基础设施总体发展思路及目标 (11)五、“十二五”时期西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发展重点 (14)(一)重点功能区基础设施保障 (14)(二)重点工程项目 (16)六、保障措施建议 (23)(一)旧城改造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23)(二)切实发挥规划指导作用 (23)(三)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 (23)(四)加大宣传力度 (23)交通部分一、西城区现状交通基础设施情况 (24)(一)城市道路 (24)(二)公共交通系统 (28)(三)停车系统 (30)(四)自行车与步行系统 (31)(五)交通管理系统 (32)二、现状问题和症结探寻 (32)(一)现状问题 (32)(二)症结分析 (34)三、西城区“十二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37)(一)北京市交通发展目标 (37)(二)西城区“十二五”期间交通发展目标 (37)四、西城区“十二五”交通系统建设规划 (42)(一)规划原则 (42)(二)西城区“十二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 (43)五、实施建议 (54)前言基础设施是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包括公共工程、交通设施等,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十一五”时期,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首都发展向国际化大都市跨越、加快推进“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关键时期,也是北区、南区实施行政区划合并后西城区的重大发展机遇期,《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建设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市政、交通各专业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各专业、各部门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发布来源:首都之窗日期:2011-11-17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前言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二)发展需求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加快建设北京新机场,构建多机场格局(二)构建快速交通干网,满足区域交通需求(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供立体公交服务(四)实施交通疏堵工程,提高路网通行能力(五)新增两大稳定水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六)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升蓄洪排水能力(七)突出林水要素融合,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八)提供清洁优质能源,确保供给安全稳定(九)打造信息枢纽城市,迈入信息高速时代(十)强化城市运行管理,建设安全可靠城市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二)完善政策机制(三)应用高新技术(四)实施重大项目(五)保障资金供应(六)加强规划管理前言基础设施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是服务市民生活、支撑经济发展、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布局和人口要素合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十一五”期间,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承载能力大幅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实践“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

新时期,北京基础设施面临诸多新需求和新挑战,需要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体系结构。

加快解决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等突出矛盾,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提升区域城市功能支撑能力,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京政发[2011]54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9.08【实施日期】2011.09.0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5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目录一、新起点新发展(一)发展成就(二)面临形势(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五、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阶段。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0•【字号】京政发[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2]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发展实施引导第三章发展建设重点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第二个五年建设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新城完善功能、提高水平、形成系统、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州、顺义、亦庄等重点新城作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主要载体,迎来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城的重要机遇期。

充分发挥重点新城在首都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规划范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市域城镇体系,本次规划范围为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

同时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新要求,规划统筹研究了亦庄新城与大兴新城的整合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统称为“亦庄-大兴新城”。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新城建设以“强化重点、示范带动;分类发展、全面推进”为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创新、机制适应、改革突破的基本方针,以全市统筹的产业布局带动提升新城产业层次和产业特色,以市级及新城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改善新城的生活服务水平,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城的市政及交通支撑条件,加快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与区域城市群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精品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精品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2019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年—2020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1 精品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1 精品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目录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1第二篇创新驱动发展6第三篇发展惠及人民13第四篇文化彰显魅力19第五篇城市服务生活24第六篇绿色塑造未来33第七篇改革激发活力36第八篇开放实现共赢39第九篇未来五年的行动路径42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年-2020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北京发布十项重大基础设施发展任务

北京发布十项重大基础设施发展任务

北京发布十项重大基础设施发展任务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名牌》 2016年第20期本刊记者/ 孔祥鑫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编制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对外发布。

该规划突出了治理“大城市病”、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等历史使命,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十项重大基础设施发展任务。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约9168 亿元,同比增长50%,集中推进北京新机场、高速铁路、城市轨道、南水北调、污水处理、热电中心、森林公园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区域交通网络构建方面,北京市全面启动北京新机场建设,建成京沪高铁、京石客专,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982 公里。

在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方面,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54 公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40% 提高到50%。

在水资源保障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全线贯通,新增10亿立方米调水能力。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的五年。

“十三五”时期将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可梳理为十项主要任务。

高标准建设公交都市。

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启动修编新一轮建设规划,运营总里程提高到900 公里以上,积极推进开行市郊列车。

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750 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0%。

引导自行车回归城市,形成连续成网的3200 公里自行车道路。

建设苹果园等8 个综合交通枢纽,实施中心城长途客运站功能外迁。

中心城全日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

优化城市骨干道路网,打通“三环半”主干路系统,基本建成四环内主干路网。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理念,打通微循环。

加快完善城乡路网,深入挖潜、统筹配置停车资源,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

为了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加快推进《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和《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各项目标的完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等部门以及民航、铁路、邮政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并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交通发展的形势分析,按照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对策,确定了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并制定了相关的保障措施。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遵循“开放、科学、务实、创新”的编制原则,举办了国家部委、周边省市交通部门、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等十余次座谈会,召开了院士、国务院参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通专家、市民代表等多次咨询会,开设了网上公众建言献策专栏,在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期限:2011-2015年。

一、交通发展形势“十一五”期间是北京市机动车增长最快、交通投入最大、交通结构改善最明显、交通管理最有效、市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交通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加快构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应对了5年净增200多万辆机动车的挑战,基本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交通需求,适应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序言“十一五”时期,朝阳区农村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乡经济在融合发展中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服务逐步深入农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是朝阳区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

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北京市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朝阳区争当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农村地区面临更高定位上的发展目标、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要求、更宽领域上的发展任务、更高水平上的发展保障,更好基础上的发展跨越,城乡一体化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为了明确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图、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取向,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新四区”发展战略的意见》。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朝阳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五年。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农村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积极应对奥运筹办、国庆60周年服务保障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抓住绿化隔离地区政策调整、功能区建设和城乡结合部改造等重要契机,以实施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农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三提高”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产业支撑、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安全稳定、组织保障“六大体系”建设水平,统筹实施土地储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城市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4.5%,比“十五”末期提高3.8个百分点,为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朝阳区落实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的发展主要目标2011-03-16 10:29“十二五”时期全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按照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服务业占比达到78%以上,“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8%,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市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全市生态服务价值进一步提高,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7%。

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

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

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增长、污水全处理。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社会保障卡覆盖所有保障人群。

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更加完善。

人口调控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从战略层面关注信息安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解读

从战略层面关注信息安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解读

“ 一五 信 息化规 划得到 良好实施 的基础 上进行发展 和 十
提升 的。
十 二 五 信 息 化规 划 指 出在 未 来 五年 的具体 规 划 中 ,提升信 息安全 保障能 力 ,构筑城 市安全 屏障 。建 设一 流 的安全 测评 、容 灾备份 、 电子认证 、应 急指挥等城 市信 息安全基 础设施 ;加强建设 公共 网络、政务 网络和 无线 电 的信息安 全体 系 ;完善 网络 安全和 业务管理 平 台 ,实现 电 信、互联 网 的安全 可信管 理 :加 强广播 电视 网络安全 保 障 建设 ,运 用安全 可信 的接 入传输技 术 ,防范 非法攻 击和非 “ 十二五 ”信 息化规划还 有一个 特别醒 目的亮 点 ,那
网络 化社会 管理 、精 细化城 市运行 、数字化文 化传承 、行 息和 内容的数字 化开发利 用 ,加 强数字版权 保护 ,建立和 动路 径等各个方面 ,可 以说 对 信 息 安 全 的关 注 又 上 了一 完善数 字 内容技 术、标准 、传播 、安全等体 系 。文 化创意
个 台阶。 产业是 “ 十二五 ”信 息化 规划 的重 点 ,而在 版权保 护等 方 面也 存在诸多 问题 。因此 保护文化 创意产 业信息 安全是规 划 中特 别关注 的重点 。制 定技术标 准保证 良好传播 也是具 体实施路径 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
直接支持信息安全产业
法插播 ,提高广 播 电视业 务可靠性 。这些 规定都从 技术角 就是直接对信息安全产业进行支持 。 度体 现了信息安全保 障建设 的决心 。 在培 育信 息化 经济新业态 方面 , “ 十二 五”信 息化规
创 此外, “ 十二 五”信 息化规 划还从制 度建设方 面 ,要 划在 “ 造首都发 展新增长 点 ”一 节 ,提 出 :积极推 进信 求规范 信息安全 监管工作 建立信 息安全长 效监管制 度 ,完 息安全技 术创新 ,开发具 有 自主知 识产权 的技术与产 品 , 善信 息安全监 控体系 ;加强监督 、检查 和考核 ,保 障基础 构建 自主 可பைடு நூலகம் 的信 息安全 产业链 ,引导在 京企业开 展安全 网络 与重要信 息系统 的安全和 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 以等级 软 件 、安 全芯 片和嵌入式 安全部件 研发 ,促 进高安全 等级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1•【字号】京政发[2011]56号•【施行日期】2011.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5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〇一一年九月序言1999年,我市提出并推动“数字北京”建设,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三大计划和“数字奥运”专项工程顺利实施,“数字北京”建设目标全面完成。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现已达到世界主要国家重点城市的中上水平。

“数字北京”建设成果,在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活动及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与国家的检验。

实践证明,“数字北京”既是“人文北京”的弘扬手段,也是“科技北京”的时代特征,更是“绿色北京”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是覆盖首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已经成为首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城市管理创新的新动力,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新手段,政府服务改善的新途径,更是首都迈向现代化的新标志。

当前,世界主要城市正向智慧城市阶段迈进。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北京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战略目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土地权属与登记统计【发文字号】京政发[2011]65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1.08【实施日期】2011.11.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6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二〇一一年八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规划背景及形势分析一、“十一五”期间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基本情况(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十一五”期间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成效二、“十二五”期间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管理总体形势(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三)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二、规划目标(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三)土地生态保护目标第三部分规划要点一、加强耕地保护,高水平开展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建设(一)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占补平衡任务(二)集中连片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全面提升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水平二、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多中心格局(一)协调中心城和重点新城发展(二)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三)促进产业用地资源整合,重点保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五)加大土地储备力度,科学调控土地供应三、促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环中心城、平原、山区的绿色生态空间(一)促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乡绿色空间体系(二)实施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第四部分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快地方立法步伐,完善法规体系二、强化基础性工作,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三、加强土地行政管理,促进依法依规用地四、完善土地管理的政策机制,引导社会自觉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一)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二)探索设置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机制(三)建立激励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四)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保障机制(六)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是首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人口增长压力依然存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将以盘活、优化存量建设用地为主,更加注重节约集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前言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二)发展需求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加快建设北京新机场,构建多机场格局(二)构建快速交通干网,满足区域交通需求(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供立体公交服务(四)实施交通疏堵工程,提高路网通行能力(五)新增两大稳定水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六)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升蓄洪排水能力(七)突出林水要素融合,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八)提供清洁优质能源,确保供给安全稳定(九)打造信息枢纽城市,迈入信息高速时代(十)强化城市运行管理,建设安全可靠城市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二)完善政策机制(三)应用高新技术(四)实施重大项目(五)保障资金供应(六)加强规划管理前言基础设施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是服务市民生活、支撑经济发展、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布局和人口要素合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十一五”期间,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承载能力大幅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实践“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

新时期,北京基础设施面临诸多新需求和新挑战,需要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体系结构。

加快解决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等突出矛盾,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提升区域城市功能支撑能力,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新特征和新需求,提出了“十二五”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安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指南。

北京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共同承担建设管理的责任。

各区县各部门应肩负使命,牢记责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新时期基础设施发展的新跨越。

让北京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更加高效,居住生活更加舒适。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基础设施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近6200亿元,同比“十五”期间增长1.7倍。

一大批交通、水、电、气、热及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层级结构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

1、加快机场铁路建设,交通主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提高北京航空枢纽功能。

完成北京新机场选址综合论证。

完成首都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T3航站楼,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395万人次,跃升为世界第二大机场。

启动高速铁路网建设。

建成亚洲第一大铁路客运站——北京南站,建成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石客运专线。

推进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丰台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

2、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设施能力显著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

相继建成地铁4号线等10条线路,通车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同比“十五”末期增长2倍。

高速路网织就八成。

京平高速、京津二高速、京承高速三期等先后建成通车,实现“区区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03公里,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83%。

启动高速公路联络线和浅山区路网建设,市域公路总里程累计达到21114公里,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油路”。

中心城路网进一步完善。

中心城快速路累计达到263公里,城市主干路累计达到874公里,次干路累计达到625公里。

新城至中心城联络通道达到21条587公里,新城与新城之间联络通道达到12条692公里。

公交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建成大容量快速公交53公里。

相继建成一亩园等4个客运交通枢纽,换乘条件得到改善。

公交客运量提高33%,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40.1%。

实施“村村通公交”工程,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

交通智能程度显著提高。

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建成投入使用。

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行。

五环内智能交通覆盖率达到40%,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5%。

3、积极应对连年干旱,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实施域外应急调水。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建成通水,市内配套工程陆续投入使用,实现从河北应急调水6亿立方米。

实现污水变资源。

率先全国启动了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再生水厂,每座新城均建设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

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8亿立方米,比2005年的2.6亿立方米增加了1.6倍,超过地表水供水量,成为本市重要水源。

提高城市供水能力。

完成第九水厂、第三水厂、田村山水厂改造工程,城区自来水供水能力提高到313万立方米/日。

启动新城供水工程,中心镇全部实现集中供水,郊区农民实现安全饮水。

节约用水取得显著成效。

万元GDP用水量由2005年的49.5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9.4立方米,下降40%,用水效率国内领先。

4、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能源供应能力持续提升。

建成“五环五级七放射”的配气体系,形成5个方向、8条通道、18条回路的多方向外受电格局,形成“一厂、一线、多库、千站”的成品油供应保障体系。

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消费占全市能力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0%,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3%,煤炭消费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5、积极践行生态理念,城市环境显著改善。

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78%,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

六环路以内市属骨干城市河湖水系实现生态治理,水体质量大幅改善。

绿色生态走廊启动建设。

永定河生态走廊建设全面启动;北运河水质加快改善;建成引温入潮工程,首次实现跨流域调水,潮白河部分河段重现生态河道景观。

多层次建设城市森林。

郊区新城全面开工建设11处滨河森林公园;城乡结合部加快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基本建成沿东北五环和西南四环的郊野公园环;中心城选择空间集中、规模较大的城市代征绿地建设开放式城市休闲公园。

城市森林体系逐步完善。

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5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升到1.7万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7%。

6、推进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

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

实施《北京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PPP、BOT、BT等融资方式建成一批重点工程。

稳步推进贷款银行招标,大幅降低融资成本。

规范基础设施投资政策。

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建设资金制度,明确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机制和投资政策,制定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投资政策,提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投资政策。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交通B型车、CBTC信号系统实现国产化并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示范应用,国际领先的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透水砖等雨洪利用技术在国家体育场等重大项目中广泛采用。

7、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经验。

始终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整体把握。

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空间完善和产业布局优化。

始终坚持基础设施统筹均衡发展。

既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整体考虑,统筹协调推进。

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

协调各区县、各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合力,分阶段集中安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优先解决社会广泛关注、市民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始终坚持国家重大项目与促进本市区域城市化相结合。

以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区域城市化建设。

始终坚持理念创新。

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水平。

发挥基础设施装备、设备、工艺采购规模大的优势,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

实现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相互促进。

始终坚持融资创新。

依据国家政策调整,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二)发展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是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攻坚时期。

新时期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新需求。

城市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出新需求。

目前,首都机场航班需求的满足率仅75%,年均仍有2200万人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336公里,承担日常通勤量仅为10%,城市主干路仅实现规划的50%。

资源能源保障压力与日俱增。

同时,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民航客运吞吐能力需求超过1.2亿人次/年,铁路发送旅客能力需求达到1.8亿人次/年,水资源供给需求超过40亿立方米/年,能源年消费需求接近1亿吨标准煤,基础设施服务需求大幅提高,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形态完善对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出新需求。

“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建设“两城两带、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振兴城市南部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等城市发展薄弱地区,需要基础设施在空间布局上,既要整体上保障城市功能调整、空间的完善,又要突出重点区域,支撑功能区的发展。

特大型城市难题破解对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提出新需求。

作为特大型城市,近年来北京城市运行管理压力更加凸显。

交通拥堵、供水保障、垃圾处理、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集中显现。

同时,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常态与应急结合、地上与地下统筹。

促进首都经济圈加快发展对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提出新需求。

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需要加快建设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与津冀晋蒙区域城市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首都经济圈的形成。

城市运行管理对基础设施应用新技术提出新需求。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市民生活要求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更加安全、便捷,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基础设施运行绿色、低碳,特大城市要求应急管理更加迅速、高效,需要积极应用现代新技术,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