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和手术治疗方法•学会正确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操作技巧•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口腔颌面外科学概述•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2. 口腔颌面外科学常见疾病•牙齿拔除和智齿拔除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下颌骨骨折和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和处理方法•颌面部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颌面部感染的种类和处理方法3.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技巧•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流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常见困难及解决方法•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4.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合作与管理•口腔颌面外科团队成员及其职责分工•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技巧•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管理及患者信息保护三、教学方法•授课讲解结合案例分析•实地临床观摩和模拟手术操作•团队合作及案例讨论•视频演示和学生自主学习四、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及提问回答•模拟手术操作表现•小组讨论及案例分析报告•期末考试成绩五、教学资源及参考书目•《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视频资源•相关学术期刊论文以上为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教学内容和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优秀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具体教学内容1. 口腔颌面外科学概述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口腔、颌面骨和相关组织的疾病和损伤口腔颌面外科学的重要性•口腔颌面外科学在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口腔颌面外科学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技巧和安全性要求2. 口腔颌面外科学常见疾病牙齿拔除和智齿拔除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牙齿拔除和智齿拔除的基本原则和术前评估•牙齿拔除和智齿拔除的手术步骤和术后护理下颌骨骨折和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和处理方法•下颌骨骨折和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和鉴别诊断•下颌骨骨折和上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和术后恢复颌面部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颌面部肿瘤和囊肿的常见类型和临床表现•颌面部肿瘤和囊肿的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策略颌面部感染的种类和处理方法•颌面部感染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手术处理技巧3.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技巧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流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手术设备的选择•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操作流程和步骤说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常见困难及解决方法•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并发症•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常用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4.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合作与管理口腔颌面外科团队成员及其职责分工•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护士和技术人员的角色和职责•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协作中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技巧•口腔颌面外科团队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合作中的沟通技巧和决策方式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管理及患者信息保护•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管理和工作流程规范•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信息保护的法律与道德要求六、教学资源及参考书目•《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操作视频资源•相关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以上为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的具体内容,根据课程的需要可以灵活调整和补充。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口腔颌面外科学3.总学时/周学时/学分:90/5/54.考核方式:考试5.开课院(系):医学系6.面向专业:口腔医学7.应对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名称:口腔颌面外科二、课程性质和目标:1.课程性质: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本课程围绕培养高等口腔医学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加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简单口腔外科疾病的防治。

2.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口腔工艺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等的防治知识与常用技能,初步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了解口腔常见外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主要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有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的知识。

2、初步具有常用相关技术操作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

3、具有关心和尊重病人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内容、任务和简史2.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与贡献3.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和努力方向(二)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2.一般介绍祖国医学在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以及建国以来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和成绩。

3.重点讲授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一)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特点2.掌握口腔外科门诊和病房病志书写的要点3. 掌握口腔外科专科检查的内容、步骤和方法4.掌握口腔外科手术特点、基本手术操作技术和各类创口的特点和处理原则5. 熟悉口腔外科消毒和灭菌的特点和围手术期的准备(二)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口腔颌面外科的特点2.重点讲授口腔外科门诊和病房病志书写的要点,口腔外科专科检查的内容、步骤和方法3.重点讲授口腔外科手术操作技术及各类创口的处理原则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一)目的要求:1.掌握口腔外科局部麻醉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2.掌握局部麻醉并发症的防治3.掌握表面麻醉的理论与应用4.了解针刺麻醉的基本原理及操作特点、全麻在口腔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特点(二)教学内容:1.重点讲授局部麻醉的原理和种类2.重点讲授上颌、下颌的麻醉方法3.各种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示教4. 在教学模型及学生间相互进行局部浸润、阻滞麻醉实习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一)目的要求:1. 掌握牙拔除术的理论(适应症、禁忌症、牙拔除术的力学原理、拔牙创愈合原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等)2.掌握拔牙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掌握牙根拔除术,阻生牙拔除术,多生牙拔除术及牙槽骨隆突修整术4.熟悉唇、颊、舌系带矫正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5.了解牙种植术、牙脊增高术、口腔上颌窦瘘封闭术及牙列不齐的外科治疗(二)教学内容:1.识别拔牙及牙槽外科手术器械2.各类普通牙拔除示教3.阻生牙拔除示教4.牙槽外科手术示教5.牙根拔除术示教6.常见牙槽外科小手术操作示教第五章口腔种植外科(一)目的要求:1.掌握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和应用解剖2.掌握口腔种植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牙种植体植入术的原则、术前准备、麻醉及体位、治疗程序3. 掌握种植手术并发症及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二)教学内容:1.介绍种植外科手术器械,熟悉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和应用解剖2.重点介绍口腔种植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牙种植体植入术的原则、术前准备、麻醉及体位、治疗程序3.重点介绍种植手术并发症及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一)目的要求:1.掌握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点2.掌握口腔颌面急性、慢性炎症的诊断处理原则3.掌握智齿冠周炎、间隙感染、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淋巴结炎等疾病的解剖、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教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教案

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外科学分支,涉 及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骨及其相关 结构的疾病诊治。
涉及面广,包括口腔医学、外科学、整形 医学等多个领域;实践性强,注重手术技 能和临床操作。
从传统的口腔外科到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学 的演变,以及近年来在微创手术、数字化 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习和专题讲座等教学环节。
02
授课时间
每周安排2-4学时,根据学校 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3
课程考核
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和临床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02
口腔颌面部解剖与生理
颌面部骨骼结构
上颌骨
位于面部中央,构成鼻腔的外侧壁和眼 眶的底壁,分为一体和四突。
下颌骨
神经血管分布
三叉神经
是面部的主要感觉神经,分为眼支 、上颌支和下颌支。
面神经
是面部的主要运动神经,支配面部 表情肌的运动。
动脉
面部的主要动脉有颌外动脉、面动 脉、颞浅动脉等,为面部提供丰富 的血液供应。
静脉
面部的主要静脉有面前静脉、面后 静脉等,负责收集面部的血液回流 至心脏。
生理功能与特点
01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术后疼痛、出 血等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部位,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 划,保证营养摄入。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促进口腔颌面部功 能恢复。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
识别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 、感染、神经损伤等。
手术步骤与技巧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前言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理论讲授、临床示教、临床实习),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学科范围、学术发展趋势和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初步具有独立诊治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内多发病、常见病的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正确阐明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功能与形态等对立统一规律;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避免理论脱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形式多样化、趣味化。

更要重点突出。

重点内容要讲透,熟悉内容要一般讲授,了解内容仅作介绍。

实习课内容包括病历书写、病案讨论分析、基本技能训练,形式以临床示教、模型、幻灯为主;为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为了贯彻多出人才、早出人才的精神,要因才施教,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增发中、外文自学资料供自学使用;适量适度地参加科学研究工作。

对于尚感吃力的学生,应给予积极帮助,增加辅导答疑,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本教学大纲规定口腔颌面外科学总学时数为学时,其中理论授课学时,实习课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之比约为∶。

考试时间不包括在内。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目的:、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简史,学科内容与任务。

、熟悉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与贡献及今后发展和努力方向。

学时:学时。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简介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的重要专业领域之一,主要涉及口腔颌面部的疾病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管理等内容。

下面将对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基础知识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口腔的组成及结构–颌骨的解剖结构–颌面部血管、神经的分布2.口腔颌面部疾病分类与诊断–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及相关症状–临床检查、影像学等诊断手段的应用手术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以下方面:1.手术准备–手术前的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手术器械与设备的选择与准备2.麻醉技术–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等麻醉方式的选择与应用3.手术技术–口腔颌面部手术的基本步骤与技巧–特殊病例的手术处理方法4.术后处理–术后伤口的护理与恢复指导–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术后管理与康复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管理与康复指导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术后病情观察–术后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术后定期复诊与随访2.饮食与生活护理–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术后口腔卫生的指导3.康复锻炼–术后口腔功能康复的指导与训练–术后面部外形与咀嚼功能的恢复综合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还应包括实践环节,如:•临床见习•手术观摩•病例讨论与报告以上就是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阐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以上内容,将能够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应对口腔颌面部相关疾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doc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doc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曰腔医学专业使用)I前言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额骨等),濒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口腔颌面外科的教学(包括理论讲授、临床示教、临床实习和生产实习),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向及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熟悉有关口腔颌而外科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息好的医德医风,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在口腔颌而外科教学中,教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阐明局部与整体、功能与形态对立统一的规律;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基本操作的训练,避免理论脱离实际或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为了增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教学中还应介绍和讲授一些国内外有关的最新成就,反映现代口腔颌血外科的新水平,为学生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看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方法也应当多样化。

讲授内容重点应突出,介绍常见病名的中英文对照,对自学内容给予指导和辅导,最后通过实习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1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完整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完整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完整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一、课程背景与目的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优秀口腔医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课程目的- 培养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1. 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2. 口腔颌面外科病因与病理3.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与诊断4.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技术与操作规范5.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并发症与处理方法6. 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与新技术发展2.2 教学方法-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定期进行综合实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评估方式与课程成绩分配3.1 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与作业:占总成绩的40%-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3.2 课程成绩分配- 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度:10%- 作业质量与完成情况:20%- 期中考试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40%四、参考教材与研究资源4.1 参考教材1.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程》(第三版),主编:×××2.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主编:×××3. 《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版),主编:×××4.2 研究资源- 互联网学术期刊和论文数据库- 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口腔医学相关权威网站和数字资源库五、教学进度安排5.1 第一周-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明确- 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5.2 第二周- 口腔颌面外科病因与病理- 相关病例分析与讨论5.3 第三周-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与诊断-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以下省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资深口腔医学专家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口腔医生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承担。

“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目的:通过教学(理论讲授、临床实验实习),使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势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熟悉有关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从而为临床生产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掌握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基本要求1.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正确阐明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功能与形态等对立统一的规律;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阐明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重视中西医结合。

2.介绍国内外有关最新成就,反映出现代口腔颌面外科的新水平,为学生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3.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提倡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为在工作中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介绍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范围、内容、任务和简史,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与贡献、现状与今后发展方向。

介绍国外口腔颌面外科简况。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2学时)第一节一般检查1.掌握口腔检查及面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熟悉颞下颌关节检查及涎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节辅助检查了解颌面部常见的辅助检查的方法与内容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6学时)第一节局部麻醉1.掌握局麻药物的种类、性能及使用剂量2.掌握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3.掌握各种阻滞麻醉的范围及操作方法(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法(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法(3)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法(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法(5)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法4.熟悉局麻的并发症及其防治5.了解冷冻麻醉、表面麻醉、针刺麻醉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第二节全身麻醉了解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的特点经典文第三节镇痛1.了解疼痛的原理及镇痛方法2.了解常用的镇痛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反应第四节重症监护1.了解重症监护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口腔颌面外科重症监护要点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8学时)第一节牙拔除术1.掌握拔牙的适应症、禁忌症2.熟悉各种拔牙器械的使用方法3.熟悉牙根拔除方法第二节阻生牙拔除术1.熟悉阻生牙的阻生原因及拔除适应症2.熟悉各型阻生牙的阻力消除及拔除方法3.熟悉阻生牙拔除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原则第三节心血管病患者牙拔除术熟悉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第四节拔牙创的愈合了解拔牙创的愈合过程第五节牙拔除术的并发症熟悉各类牙拔除术可能出现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防治原则第六节牙槽外科手术1.掌握牙槽嵴修整术、唇、舌系带矫正术方法2.了解骨隆突修整术、唇颊沟加深术、牙槽嵴增高术、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及其他牙槽部手术方法及处理原则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16学时)第一节概论1.了解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的特点与炎症的关系2.掌握口腔颌面部炎症的感染途径3.掌握口腔颌面部炎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4.掌握口腔颌面部炎症的四大治疗原则(全身治疗原则、局部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原则)5.掌握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及注意事项第二节智齿冠周炎1.了解冠周炎的病因2.熟悉冠周炎的临床表现3.掌握智齿冠周炎合并间隙感染的可能扩散途径及并发症4.掌握冠周炎的治疗原则第三节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熟悉颌面部常见间隙的解剖学范围和内容2.熟悉牙源性感染与腺源性感染、化脓性细菌感染与坏死性细菌感染的异同点3.掌握常见间隙(颌下间隙、颊间隙、嚼肌间隙、翼颌间隙、口底多间隙)感染来源、扩下载可编辑复制散途径及治疗要点第四节颌骨骨髓炎1.了解上下颌骨的解剖学特点与骨髓炎的关系2.掌握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熟悉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4.熟悉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诊断5.熟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6.了解婴幼儿骨髓炎的特点及处理原则7.熟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第五节面颈部淋巴结炎了解急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六节面部疖痈1.熟悉疖痈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了解疖痈的常见并发症第七节颌面部特异性感染1.了解颌面骨结核病的病因学、临床表现特点及防治原则2.了解颌面部放线菌病3.了解颌面部梅毒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16学时)第一节概论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第二节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急救1.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2.熟悉环甲膜穿刺术及气管切开术第三节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1.掌握软组织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2.掌握清创术的原则、方法3.熟悉各类软组织损伤处理的特点第四节牙和牙槽突损伤掌握牙齿及牙槽突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第五节颌骨骨折1.熟悉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与骨折的关系2.掌握上颌骨骨折的类型3.掌握上颌骨骨折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4.熟悉下颌骨的解剖特点、骨折好发部位5.掌握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响骨折片移位的因素6.掌握下颌骨骨折的处理原则7.了解骨折线上牙处理的原则8.掌握颌骨骨折复位的标准9.熟悉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固定的方法,熟悉坚强内固定技术特点10.了解儿童骨折和老年无牙患者骨折的特点第六节颧骨及颧弓骨折1.掌握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经典文2.熟悉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第七节鼻骨骨折了解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第八节眼眶骨折熟悉眶爆裂骨折的概念、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第九节全面部骨折1.了解全面部骨折的概念及病因2.熟悉全面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3.掌握全面部骨折的治疗原则第十节颌面部交通事故伤1.了解颌面交通事故伤的分类及评分标准2.掌握眶底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第十一节骨折的愈合掌握骨折愈合的机理、颌骨骨折愈合特点第十二节口腔颌面部战伤1.了解口腔颌面部各类战伤的特点2.了解颌面部烧伤、核武器伤、化学性复合伤的致伤原理及处理原则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20学时)第一节概论1.掌握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命名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世界和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史(包括我院、系、科的发展史),并适当介绍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和最新进展。

讲授:2学时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实习:4学时,了解颌面外科门诊、病房及手术室情况,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检查。

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掌握内容: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的基本理论(包括药物种类、浓度、剂量和肾上腺素的作用)、操作方法、局部麻木并发症的防治。

熟悉内容:颌面外科全身麻醉的特点,常用的几种全身麻醉方法。

了解内容:全麻术后护理及拔管指征自学内容: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局部解剖,有关神经阻滞麻醉的口外注射方法。

讲授:6学时(其中包括全身麻醉2学时)实习:12学时1.各种局麻方法示教、同学间互相进行下齿槽神经及上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

2.麻醉注射法电影。

3.颅骨及标本复习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掌握内容:牙拔除术的力学原理;牙拔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防治及牙拔除术的基本步骤和手术操作方法;各类牙拔除的特点以及舌系带矫正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熟悉内容:种植义齿及种植外科的基本知识了解内容:拔牙创的愈合过程,牙槽嵴增高术等修复前牙槽外科手术自学内容:要求掌握牙与牙周的局部解剖结构以及牙齿、牙槽部神经、血管分布。

讲授:6学时1. 识别牙槽外科的拔牙手术器械。

2. 各类普通牙拔除示教。

3. 拔牙术电影。

4. 普通拔牙操作。

5. 阻生牙拔除示教。

第五章种植外科熟悉内容:种植义齿及种植外科的基本知识。

讲授:2学时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掌握内容:冠周炎、颌面部诸间隙感染;口底峰窝组织炎;化脓性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淋巴结炎等疾病的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熟悉内容:颜面部疖痈的并发症及其治疗特点以及颌面骨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

自学内容:要求熟悉上述各筋膜间隙的局部解剖。

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点(病因、感染及扩散途径,临床表现,转归等)。

口腔颌面部急、慢性炎症的诊断、处理原则和颌面部炎症全身并发症的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反馈与改进
及时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 教学计划和实习安排,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效果。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内容 提示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特点
包括颌骨、牙齿、唾液腺、口腔粘膜 等结构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课程安排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授课方式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程时间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确定具体的上课时 间和地点。
02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基础
颌面部骨骼结构
上颌骨
位于面部中部,构成鼻腔外侧壁、口腔顶及眶 下壁的大部分。
颌面部神经与血管
三叉神经
面神经
是面部最重要的感觉神经,分为眼支、上 颌支和下颌支,分别负责面部不同区域的 感觉功能。
控制面部表情肌的运动,损伤后可导致面 瘫。
动脉
静脉
颌面部的主要动脉包括颈外动脉和颈内动 脉的分支,如颞浅动脉、上颌动脉等,为 颌面部提供丰富的血液供应。
颌面部的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最终汇入 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牙槽外科手术
包括拔牙、牙槽骨修整等,适用于牙齿无法保留或牙槽骨病变的患者。
颌面部创伤手术
处理颌面部软组织损伤、骨折等,恢复面部形态和功能。
唾液腺疾病手术
治疗唾液腺炎症、结石、肿瘤等病变,保护唾液腺功能。
颞下颌关节疾病手术
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脱位、强直等疾病,恢复关节功能。
其他治疗手段介绍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口腔医学专业课。

课程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考核方法:考试,笔试、操作学时学分: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9学分。

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业务范畴。

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贡献及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1.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医疗范畴、专业特点。

2. 介绍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简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口腔颌面的国内外动态。

4. 学习口腔颌面外科的方法。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目的要求】掌握:口腔检查,颌面部检查,颈部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穿刺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熟悉:病历书写要求,各类创口的处理原则。

了解:其它辅助检查,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口腔检查。

2、颌面部检查。

3、颈部检查。

4、颞下颌关节检查。

5、唾液腺检查。

6、常用的辅助检查:穿刺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化验检查,涂片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

【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各组织的外形和功能的检查。

难点:对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的选择。

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目的要求】掌握:局部浸润麻醉、下颌传导麻醉、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及切牙孔麻醉的方法及应用、局部麻醉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原则熟悉: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临床药理特点了解: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特点及基础麻醉的应用。

镇痛的几种方法。

【教学内容】1.局部麻醉药及其药理2.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或传导)麻醉3.阻滞麻醉口内外注射法,注射标志、注射方向、麻醉区域及效果、注意事项。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大纲2013年最新修订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大纲2013年最新修订

湖北医药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3407B)教学大纲执笔人:刘茁,李金超,高子龙审查人:李守宏分管教学院长:庞光明学院院长:庞光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第7版)课程代码:3407B学分与学时:7.0分;147学时课程性质:必修授课对象:口腔医学系五年制本科生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使口腔医学专业5年制学生掌握牙齿拔除术,牙槽外科技术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癌前病变,炎症,创伤器官畸形及组织缺损等疾患的诊断并熟悉治疗原则,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新进展。

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临床实习,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相应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在培养学生基本掌握和熟悉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时,注意培养其分析综合及处理医疗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安排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如下:系统理论课97学时,临床实习课50学时,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学实习15周。

(一)系统理论课97学时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目的要求:1.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简史2.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3.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未来授课学时:1学时教学内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医疗范围,发史及国内外动态重点与难点:医疗范围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临床病例及板书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在见习课上)(7学时)第三章口腔颌面麻醉·镇静及重症监护(9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种类及方法的选择;普鲁卡因皮内实验及利多卡因皮内实验;2、熟悉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丁卡因临床药理特点;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应用上颌神经阻滞麻醉;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咬肌神经阻滞麻醉;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全麻方法;镇静的方法和用药;镇痛的方法和用药;3、掌握浸润麻醉常用药物,麻醉原理及方法;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长)神经阻滞麻醉);局麻的并发症;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的特点。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涵盖的内容包括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牙及牙槽外科、牙种植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面部疾患、先天性唇腭裂、牙颌面畸形以及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研究上述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一门学科。

口腔颌面外科学采用PBL、多媒体或幻灯及全程英语等形式进行理论讲授,同时结合临床实习、见习,并辅以相应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在培养学生基本掌握和熟悉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教学目的是使口腔医学专业7年制学生掌握牙拔除术、牙槽外科技术、口腔颌面部肿瘤、炎症、损伤、器官畸形及组织缺损等疾患的诊治原则,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新进展。

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第四学年为理论学习阶段,总学时数为145学时,其中包括系统理论课82学时和实习教学63学时;第五学年为临床实习阶段,总学时数为346.5学时。

二、系统理论课(82学时)绪论(2学时)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概念;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医疗范围;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简史;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国内外动态;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8学时) 1、绪论熟悉:口腔科全身麻醉的特殊性(手术全麻的特点)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的种类及方法的选择 2、镇痛及重症监护熟悉:镇痛的解剖生理基础及镇痛的治疗方法了解:ICU的概念、分类、及监护要点 3、局部麻醉药及其药理局部麻醉的应用解剖学(4学时)熟悉: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临床药理特点。

掌握:三叉神经第Ⅱ、Ⅲ支和颈神经丛的起源、分支、走行和分布。

4、麻醉方法掌握:⑴冷冻麻醉⑵表面麻醉⑶浸润麻醉:①软组织浸润②粘膜下浸润③骨膜下浸润⑷阻滞麻醉(传导麻醉):①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麻醉)②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麻醉)③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麻醉)④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麻醉)⑤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⑥颊神经阻滞麻醉熟悉:⑴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圆孔麻醉)①翼腭管注射法②冠突后注射法⑵耳颞神经阻滞麻醉⑶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卵圆孔麻醉)①颧下翼突法;②口外进针法⑷颈神经丛阻滞麻醉以上各麻醉方法均包括适应证、麻醉神经、注射标志、注射方法、麻醉区域及效果、失败原因和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口腔医学专业课。

课程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考核方法:考试,笔试、操作学时学分: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9学分。

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业务范畴。

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贡献及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1.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医疗范畴、专业特点。

2. 介绍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简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口腔颌面的国内外动态。

4. 学习口腔颌面外科的方法。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目的要求】掌握:口腔检查,颌面部检查,颈部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穿刺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熟悉:病历书写要求,各类创口的处理原则。

了解:其它辅助检查,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口腔检查。

2、颌面部检查。

3、颈部检查。

4、颞下颌关节检查。

5、唾液腺检查。

6、常用的辅助检查:穿刺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化验检查,涂片检查,超声检查,X 线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

【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各组织的外形和功能的检查。

难点:对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的选择。

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目的要求】掌握:局部浸润麻醉、下颌传导麻醉、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及切牙孔麻醉的方法及应用、局部麻醉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原则熟悉: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临床药理特点了解: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特点及基础麻醉的应用。

镇痛的几种方法。

【教学内容】1.局部麻醉药及其药理2.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或传导)麻醉3.阻滞麻醉口内外注射法,注射标志、注射方向、麻醉区域及效果、注意事项。

4.局麻可引起晕厥,过敏反应,中毒及其它并发症。

5.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特点及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1.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作用。

2.局部麻醉方法的适应症。

3.局麻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难点: 1.各种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2.晕厥,过敏反应,中毒的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目的要求】掌握:1、牙拔除术的力学原理。

2、拔牙术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处理。

3、牙拔除术的基本手术步骤,各类牙拔除的特点。

熟悉:1、拔牙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2、拔牙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了解:拔牙创的愈合过程,牙槽外科手术。

【教学内容】1、拔牙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拔牙器诫与设备,拔牙的术前检查和准备。

3、一般拔牙术基本手术步骤、阻生牙拔牙术、及并发症的防治。

4、牙槽外科手术包括义齿修复前外科手术及牙槽突周围组织的手术。

【重点和难点】重点:1、拔牙术适应症、禁忌症及处理。

2、牙拔除术的基本手术步骤。

3、拔牙术的并发症的处理,主要是出血及干槽症的预防及处理。

难点:1、拔牙术适应症、禁忌症的相对性。

第五章、种植外科【目的要求】掌握:1、口腔种植体分类、种植材料。

2、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3、口腔种植手术、手术并发症及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

熟悉:种植外科的应用解剖。

了解:口腔种植学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1、口腔种植学的发展史。

2、口腔种植体分类。

3、种植材料。

4、种植外科手术器械。

5、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龈界面。

6、口腔种植手术。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目的要求】掌握:1、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牙槽脓肿、冠周炎、眶下间隙、嚼肌间隙、颏下间隙、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颌面疖痈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熟悉:1、牙源性及腺源性蜂窝织炎的特点。

2、颌面部炎症抗菌素使用的原则。

了解:口腔颌面部间隙的解剖特点。

【教学内容】1.概论:2.智牙冠周炎3.颌面部间隙感染(眶下间隙、颊间隙、嚼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舌下间隙、咽旁间隙、颌下间隙)4.颌骨骨髓炎5.面、颈部淋巴结炎6.面部疖痈:7.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重点和难点】重点:1。

口腔颌面感染的特点。

2.智齿冠周炎病因。

3.牙源性中央型急性及慢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X线片、诊断及治疗。

难点:1. 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目的要求】掌握:1. 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

2. 牙及牙槽突损伤的诊断及处理。

3. 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1. 上颌骨骨折、颧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2. 软组织清创缝合处理原则。

3.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了解:1.骨折的愈合过程。

2.软组织损伤的分类。

【教学内容】1.颌面部损伤的特点:2.软组织损伤及清创术:3.牙齿的创伤:4.牙槽突骨折5.下颌骨骨折6.上颌骨骨折7.颧复合体骨折:8.骨折的愈合:【重点和难点】重点:1. 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

2.软组织清创缝合处理原则。

3.颌骨骨折的诊断和处理。

难点:上颌骨骨折的分型与临床的关系。

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目的要求】掌握:1.牙源性颌骨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2.血管瘤的诊断及其治疗原则。

3.牙龈瘤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1.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的检查、诊断方法。

2.造釉细胞瘤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3.其他牙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了解:1.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率、组织来源、好发部位。

2.各型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1. 概论:⑴发病流行病学特点。

⑵良性、恶性肿瘤的特点及区别:⑶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常用手段的合理应用。

⑸预防:宣传、普查、消除可能致癌因素、治疗癌前病变。

2.口腔颌面部囊肿:(1)软组织囊肿皮脂腺囊肿、鳃裂囊肿、口底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2)颌骨囊肿牙源性(根端、始基、含牙、角化)、面裂囊肿(球上颌、鼻腭、正中、鼻唇) 3.牙源性肿瘤:牙瘤、造釉细胞瘤4.脉管组织肿瘤:脉管瘤、脉管畸形5.口腔癌:唇癌、舌癌、龈癌、腭癌、颊癌、上颌窦癌等各种肿瘤的临床表现【重点和难点】重点:1、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2、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及鉴别。

3、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4、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难点:牙源性颌骨囊肿的鉴别诊断。

第九章涎腺疾患【目的要求】掌握:1. 涎石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2. 腮腺混合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3. 涎腺炎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4. 唾液腺囊肿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sjogren综合征的特点。

了解: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涎腺良性肥大的特点。

【教学内容】1、唾液腺炎症2、唾液腺损伤和涎瘘3、舍格伦综合症4、唾液腺瘤样病变5、唾液腺肿瘤【重点和难点】重点:急慢性唾液腺炎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涎石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难点:多行性腺瘤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第十章颞下颌关节疾患病【目的要求】掌握:1.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急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

了解:1. 颞下颌关节内、外强直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2. 颞下颌节紊乱综台征的病因,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1.颞下颌关节病的分类2.颞下颌关节紊乱病3.颞下颌关节脱位4.颞下颌关节强直【重点和难点】重点:颞下颌关节内、外强直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难点:颞下颌节紊乱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第十一章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目的要求】掌握: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

熟悉:舌咽神经痛的症状及其治疗,贝尔氏麻痹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了解:三叉神经痛及贝尔氏麻痹的病因学说,面肌抽搐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概念及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2.舌咽神经痛的症状及其治疗。

3.贝尔麻痹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重点和难点】重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要点。

难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说。

第十二章唇裂和腭裂【目的要求】掌握:颌面部的胚胎发育,唇腭裂的临床分类。

熟悉:唇裂整复的术前,术后处理和单侧唇裂手术设计,定点及基本操作原则。

了解:腭裂手术的基本方法,术后护理及语音矫治。

【教学内容】1.唇腭裂的病因学研究。

2唇腭裂的分类命名。

3.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概念。

4.唇腭裂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方法的选择,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重点和难点】重点:唇腭裂患者功能障碍的多重性。

单侧唇裂整复术及腭裂整复术的基本步骤。

难点:唇裂整复术的定点灵活性。

第十三章牙颌面畸形【目的要求】掌握:牙颌畸形的病因及临床分类。

熟悉:常见牙颌面畸形的临床表现。

了解:常用正颌外科术式及生物学基础。

【教学内容】1.牙颌面畸形的概念,正颌外科的定义、治疗原则。

2.常见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3.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牙颌面畸形的概念,正颌外科的定义。

难点:常用正颌外科术式与适应症。

第十四章颌骨牵张成骨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自学)第十五章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目的要求】掌握1:皮肤移植的分类和特点2:随意皮瓣、轴型皮瓣、游离皮瓣的定义熟悉:1、游离皮片移植的适应症、了解皮片生长原理2、皮瓣移植的适应症了解:1、皮片切取的方法及移植术后处理2、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常用的皮瓣、肌皮瓣3、组织移植类型4、组织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教学内容】1.皮肤移植的分类和特点2.随意皮瓣、轴型皮瓣、游离皮瓣的定义3.游离皮片移植的适应症、了解皮片生长原理4.皮片切取的方法及移植术后处理5.皮瓣移植的适应症6.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常用的皮瓣、肌皮瓣7.组织移植类型8.组织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重点和难点】重点:皮肤移植的分类和特点难点: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常用的皮瓣、肌皮瓣第十六章口腔颌面微创外科(自学)第十七章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自学)第十八章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