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高三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田家炳中学高三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经历与教训教案过程一、初期探究和建立二、时期1918-1920年1921-1927年20世纪30年代中期-20世代初历史影像经济政策战时一一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形式成效稳固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根底世界工业强国1、战时一一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①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预苏俄,支持俄国境内叛军,内战爆发②国内反革命权利猖獗③俄国相对落后贫困④稳固苏维埃政权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死亡威胁,采用了什么措施打破“坚冰〞?①农业上实行余粮搜集制;②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③贸易上取消自由贸易;④为保障劳动力的供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到1920年底,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预根本完毕。
这时,苏俄农民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以下对战时一一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B.不利于社会消费力的进步C.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获得完全稳固,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D.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1921年,针对战时一一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
但实际情况说明,必须开展商品经济。
——摘自苏联兴亡史提问学生,学生答复。
学生答复学生讨论分析答复。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3)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4.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5.评价(1)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特点(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1)经济: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2)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理论: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苏联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背景(1)苏联的建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人民版必修2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word教案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学案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第一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①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际国内因素: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③战争破坏:经济情况极为糟糕,物资匮乏2、内容 (战争的特殊条件下实施的非常性的应急措施)①农业: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②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④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⑤劳动方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3、历史作用:(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二)政治经济危机1、经济危机(1)原因①战争破坏: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破坏了苏俄经济。
②自然灾害: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导致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
③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工人农民严重不满。
(2)表现:粮食急剧下降,许多人饿死;大批工人离开工厂,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2、政治危机(1)原因:①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②根本原因:余粮收集制的强化。
(2)表现:农民不满,工人罢工,士兵叛乱。
(三)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形势②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空想到科学) 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从理论到实践) 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 (一国实践)多国实践、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 (曲折发展) 否定商品货币关系3、特点和实质(1)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教案 大象版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历史回眸在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925年12月,联共十四大依据当时苏联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二五”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已形成比较完整齐全的工业化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并大大缩短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
为配合工业化的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十五大制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此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
农业集体化改造了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输送了粮食和资金。
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成,同时也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
这种模式与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相适应,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这种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调整,致使该模式对苏联后来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战后,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也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宝贵财富。
●合作讨论发现问题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移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
……但俄国不能走这条路。
”讨论: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又存在哪些明显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该体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主要特点有哪些?这种体制对苏联历史乃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过怎样的影响?4.十月革命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时期和斯大林时期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探索,试评述这些探索的具体情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斯大林模式
• 5、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社会主义建 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 色道路。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 例平衡协调发展。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 制 • 6、注意:(1)一五计划——把苏联由落后的农 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 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计 划因卫国战争被打断(1938年) • (2)苏联于1922年成立,在此之前我们将其称 之为苏俄。
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总体设计思路
• 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 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 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列宁逝 世以后,斯大林领导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 建设模式,通常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 取得重大成就,但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弊端;针 对该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 巴乔夫等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戈尔巴 乔夫改革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至 苏联解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 )
• 1、背景:(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企图将新政权扼 杀在摇篮里。(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企图颠覆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 3、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 4、评价:历史作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最大 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了苏维 埃政权 • 局限性: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 5、后果:引发了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且导致了海军 基地兵变。 • 6、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 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2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3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商品:取消商品自由贸易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实物配给制2.新经济政策(1)原因: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②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允许外国/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租让制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商品: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作用: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斯大林模式”了解“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政治表现①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集中制,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②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③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2.经济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排斥货币、市场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③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苏联的改革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2了解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经济上:①农业:(改革的突破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2)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1)内容: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后果: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1991年,苏联最终解体。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说课稿
高一历史说课稿内容: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说课人: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程标准】了解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文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联系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述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突破】重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过程:一、导入:目前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2)1921——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3)1926——1941年,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农业集体化)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本原因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终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阅读专题导语部分,思考回答:1.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政策,度过三年困难时期。
之后实施政策,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
2.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了模式,斯大林逝世后,、等苏联领导人先后进行局部改革,收效甚微。
3. 改革,逐渐偏离方向,国家陷入困境。
4. 年,苏联解体,这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阅读专题导语部分,思考回答:1.十月革命胜利,严峻的内外局势促使苏维埃政权推行政策,以保障军事上得胜利。
试图通过该政策的过渡,结果。
2. 政策取代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并逐渐过渡到。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1) 外患:①十月革命胜利,在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同国签订了《》,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协约国勾结向苏俄进攻,妄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2) 内忧:俄国境内的反革命势力(被推翻的和),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总之,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领土落入敌手,并失去了主要粮食产地,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急。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到国家手中。
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实行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方面:国家取消了,实行制。
为了保障前线的官兵和工厂的劳动力的需要,实行成年人制,规定“”。
4.性质:是苏俄在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措施。
5.作用:它适应了需要,把全国有限的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6.弊端:该政策中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推行该政策造成社会的不反对,以致发生经济政治危机。
事实证明用该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是失败的,严重脱离当时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和国情。
【学思之窗】后来,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2. 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3.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商品:取消商品自由贸易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实物配给制2.新经济政策(1)原因: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②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允许外国/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租让制形式,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商品: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作用: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斯大林模式”了解“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政治表现①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集中制,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②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③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2.经济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排斥货币、市场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③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苏联的改革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2.了解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经济上:①农业:(改革的突破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2)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1)内容: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后果: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1991年,苏联最终解体。
2017-2018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人民版必修2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技法点拨】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就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 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在高考选择题中较为常见。解答因 果关系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才有可能是“因”, 时间在后才有可能是“果”。 (2)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等。
(3)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 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 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 经济文化影响等。
【典型例题】 (2014·高考江苏卷)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 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 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2.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 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 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D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考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 巴乔夫改革最终造成苏联解体,故 A 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 并没有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故 B 项错误;材料中“高度 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戈尔巴 乔夫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全面否定,那么自然冲击了苏联的所有 制结构,故 C 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 工业的模式,故 D 项错误。
[针对训练]
1.20 世纪 20 年代苏联(俄)某领导人曾说道:“这次失败表现
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来自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为扭转失败他实行了(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精品)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
思考: 1、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 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是否赞同这 种说法吗?为什么?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从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 教训,说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应该注意什么?
经济 未打破单一公 体制 有制、计划经 济体制 管理 未改变高度集 体制 中、党政不分 的管理体制 政治 ①个人专断
勃列日涅夫
已“建成发达 的社会主义社 会” (1967) 新经济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戈尔巴乔夫
要“根本改 造我们的社 会 大厦” “加速战略”
未改变高度集 中、党政不分 的管理体制 ①个人专断
高度集中--失控、混乱 ①取消党领 导②恶毒攻
加加林在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内
加加林
4、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 改革没有结合国情 ②.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 ③.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 ④.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体制。
1964年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
(二)苏联盛极而衰——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
(1)改革措施: 前期:重点放在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后期:改革步伐缓慢,直至停滞; (2)改革效果: 前期: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后期: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 勃列日涅夫 会矛盾重生,苏联陷入困境。 (3)评价: A、前期增长 原因:符合本国国情调整政策 B、后期缓慢 原因: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 C、改革失败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高一历史教案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_0271文档
2020
高一历史教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_0271文档
EDUCATION WORD
高一历史教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_0271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1928年-1932年
主 要 成 就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 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1937年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情景体验 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 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 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提示:物力、财力、人力严重匮乏;国 外敌视; 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建立从中央 到地方高度集中的体制,轻工业和农业必 须适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
由此可见,苏联在二三十年代的发展道 路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这一斯大林模式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是苏 联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第二阶段:确立阶段(1929——1936年)
(1) 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取得重 大成就。 (2)同时,30年代初,苏联各地农村出现集体 化浪潮,并出现严重失误。
(3)1932-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 形成。
〒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24——1929 年)
斯大林明确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具体实践: ⑴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苏联提出“社会主义 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⑵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苏联提出农业逐步 实现集体化的方针。 ⑶ 1928年,新经济政策终止。 ⑷ 1928年起连续实行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 建设。
体验感悟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课程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3.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二.自主学习(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内:俄国被推翻的持续发动叛乱。
(2)国外:决定对俄国实行武装干涉。
2.目的:集中全国有限的力、力和力保障军事胜利3.内容:①农业:实行②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实行政策。
③商业:取消,④产品分配上:实行制。
实行成年人制。
4.影响(1)积极:适合了的需要,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
(2)消极: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弊病和错误,遭到了广大的反对。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济危机:原因①四年的和三年的战争,②遭遇。
③政策的失误。
(2)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工人罢工、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叛乱。
2.内容:(1)制定:时间:,会议:标志:列宁做的《报告》(2)内容①农业上,实行固定的,②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商业方面,允许,④分配上,实行按劳取酬的。
3.作用(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实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巩固了联盟,克服了国内的危机,有效地巩固了。
(3)找到了向过渡的准确途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5.苏联的成立:1922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三.合作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突出特征?2.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的“新”?实质如何?四.练习反馈1.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B.面临国内叛乱和国外武装干涉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2.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请进两步。
”这是说( )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B.新经济政策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C.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生产力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策3.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D.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4.以下选项中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实行工业国有化 D.实行实物配给制5.列宁以前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教训教案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大庆外国语学校安新一、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影响。
进而较为客观地评价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搜集材料、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力求使学生观察掌握认识历史问题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形成解决同类历史问题的可持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苏俄(联)人在人类在未曾有过的事业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艰巨的探索,体会经济制度的创新和调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学会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理解苏联对经济制度的探索,其意义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之外,创立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
而且不同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改革的启示。
突破策略:通过对比,史料分析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基础内容自主完成,探究内容分组讨论,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热情。
四、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预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册中基础知识部分,落实基础知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创设情境末 代 沙 皇 全 家 照用图片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图说苏联历史并联系现在。
(二)知识整合 (提问学生完成该整合图)(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从上面的内容比较两种政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得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师一优课)
一师一优课教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标】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以及影响等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阅读斯大林的一些文章、农业集体化情况等相关历史材料,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从工业化道路、农业体制和经济体制等相关角度,比较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异同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归纳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和特点;难点:学会一分为二的评价斯大林模式;探讨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分析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复习上节课;介绍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的概念。
一、实施背景结合材料,分析分析当时苏联的状况?(国内、国际)二、形成途径1、苏联的工业化之路(1)结合材料分析,西方的工业化通常按什么途径进行?而苏联工业化之路又有何不同?为什么?(2)阅读归纳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成就,完成表格。
在学生归纳基础上,结合图片了解相关史实。
2、农业集体化(1)结合材料认识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背景。
(2)结合图片,教师简单讲授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过程(3)结合材料,认识农业全盘集体化带来的影响,从利弊角度分析。
3、漫画《片面发展的经济》反映了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三、斯大林模式的表现1、确立标志:1936年, 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2、结合材料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认识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
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
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
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
教学建议:
①在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可以采用这种表格的对比方法,使你更
农业生产情况》和《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并从网络或有关书籍中补充一些资料,说明苏俄在1913年——1925年发生经济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从个人的探究中,你能得出哪些经济发展中规律性的东西。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习作。
③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的形式来实现。
辩论赛活动题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作品呈现方式:辩论赛:正方: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反方: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性质。
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在实践中的反映:它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社会主义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必须解放生产力等。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
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教学建议:
①课前思考:什么叫“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有哪些优缺点?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从积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在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为维护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③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撰写一篇关于对斯大林模式评价和认识的小论文。
可联系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建济建设的影响去探讨,如: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内容、作用、弊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题目自拟,字数1000字左右,在撰写论文时,要求学生注明引文出处、资料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等,以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避免学生大规模抄袭现象发生。
④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开一个以斯大林模式为题目的论文研讨会,学生在研讨会交流自己的论文,老师参与交流,以便能更深刻的理解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建议:
1、课前思考:到20世纪50年代时,斯大林模式是否仍然有其优越性呢?导入新课。
讲清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使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导致苏联解体。
3、苏联的解体只能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时期改革所导致的失败,而决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苏联解体的教训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性。
4、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组织小组讨论: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去搜集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全班讨论会上对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谈谈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些材料和得出结论的,与同学分享和接受同学的批评。
教师就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做出总结)
5、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走访一家国营企业,了解过去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现在企业的经济发展有了哪些新特点?情况如何?谈谈你的感想,写一个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