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70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⑵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 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 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 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
语文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
孔子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 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 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 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 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第一章释义
先生,指孔子
表顺接,然后 按时 复习,温习 代指学习的内容
子曰:“学
而时
习之,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
也、也是 “悦”的古字,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不 亦 说 乎 ?有朋
自远方来, 不 亦 乐 乎?
不也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是也很快乐吗?
了解 表转折,却 生气,发怒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人不知而不 愠,
不亦 君 子 乎 ? ”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五十 而知
六十 而 耳顺,
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
越过、超过 规范
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

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 ⑴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 有”字,不用“又”字。
❖ ⑵三省——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的 “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 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 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实地去看待。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 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 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 日省者三。”
孔子思想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 治上主张“仁政”(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 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 是他的做人准则。
(2)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
❖ ⑻ ——《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 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课文探究
• 第1句讲 不断温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 学习方法
• 第2句讲 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学习乐趣
• 第3句讲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个人修养
第二章释义
我 泛指多次 自己 曾子曰:“吾日 三 省吾身:
❖ ⑸ ——旧注说:“同门曰朋。”这里的“朋”字即 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的“故孔子不 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 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义。
❖⑹
——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
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
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
❖ ⑺ ——yùn,怨恨。
❖ ⑶信——诚也。
❖ ⑷传——chuá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 ⑸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包 括温习、实习、演习而言,这里概括地译为“复习”。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要视品德 修养,多反躬自省。
第三章释义
同“又” 表顺承,就
独立做事情
迷惑、疑惑
子曰:“吾十 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 ,四十而不 ,
每天名词作状语
反省
wèi 为人

谋划,商量办法 谋 而 不 忠 乎?
忠心,尽心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转折 真诚,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练习)
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 传
不 习乎?”
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⑴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ēn),字子舆,比孔子小四 十六岁。
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 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⑴ ——《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 ——“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 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是“在一定的时候” 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 ⑶ ——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 “实习”、“演习”的意义。”这一“习”字,更是演习 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 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 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 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⑷ ——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
hào
罔 殆 箪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huì juàn
gōng dǔ
诲人不倦 曲肱 笃志
zāi

注意朗读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Leabharlann Baidu弟子问及弟子 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 要依据。
生字认读
lún
yuè yùn chuán xǐng yú jǔ
论语 说 愠 传 三省 逾 矩
wǎng dài dā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