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教材编写特点
✓ 注重操作,激发兴趣。本册教材特别 注重实际操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动手 实践的机会,比如:让学生通过分糖果和 橘子感受平均分,通过用纸折角,做活动 角感受角的大小,通过玩风车感受旋转, 通过剪纸加深对平移的认识,等等,在这 些大量的动手操作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又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材建议
(三)挖掘资源,促进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教材资源进行延伸拓展,
以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目的。例如教材第58页的 第8题,题目如下:小红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书中有 两个问题,(1)今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2)去 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教师可以增加问题(3): 今年妈妈比小红大几岁?问题(4):“去年妈妈比小红 大几岁?”当学生完成四个小题后,让学生观察年龄的相 差数,发现年龄变小而差不变,从而得出两人年龄的相差 数是不变的,而倍数是会变化的,倍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呢?接着提出问题(5):过四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 的几倍?让学生再观察倍数的变化,体验得出两人随着年 龄的增长,倍数反而逐渐变小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学生 对有关年龄的知识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教材建议
二)重视阅读,提高能力
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图文结合,学生在读题时不仅要读 文字,更需要从图画中获取信息、概括数据,然而学生阅 读能力薄弱. 往往读不懂题目,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 正确读题、理解题意。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读图, 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了解图中的信息,有条理地 表达图意,教师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过程进行评价,以促 进学生更好的表达图意;接着读文字,抓住句中的关键词 进行理解,再看已知信息和问题,让学生明白图和文字是 有联系的;最后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重视 学生阅读的指导,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有序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末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 说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罗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罗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罗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问题都需要用罗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像时的位置安排等等。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罗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罗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罗列”的有关概念术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罗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量解决问题的意识。
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罗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罗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量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罗列的过程,渗透“罗列”的数学思想。
说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罗列规律。
说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作业纸。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1、都说咱们二(2)(或者1)班特殊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广角闯一闯,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数学广角)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
小朋友们有信心解开吗?(有)2、(课件出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究 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 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 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 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
尺量物体的长度。
量的计量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 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能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 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
空间观念。
空间与图 形
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 题有机结合,让学生 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培养学 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承前启后
是以后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也 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 能之一。
纵向整合
已学知识 认识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空间与图形
本册知识
认识角,直角 观察物体
建立表象
后续知识 认识锐角,钝角 学习位置方向
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 念,为以后学习其他 几何图形建立的基础。
横向整合
纵向整合
说教材
1.编排体例 2.内容结构
整册教材编排体例 单元编排体例
说教材
——编排体例
整体编排体例
封面
前言
目录
正文
附录
后记
说教材 ——编排体例 整册教材编排体例
教材内容极具 过程性
习题设计有 弹性
素材选用新 颖丰富
教材编写充分 体现科学性
体现知识与技 能同步发展
教材编写充分 体现科学性
人教版
北师大版
8.数学广 角—搭配
9.总复习
实践与综合应用 整理与复习
目的:重视学生 基本计算能力的 培养与训练;注 重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让 学生在操作、实 践中积累数学活 动经验。
数学活动
总复习
目的:通过形式多 样的练习,促进学 生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体会和运用数学思 想和方法,获得基 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提高数学能力。
2023年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_1
2023年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它是在学生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数的延伸和扩展。
因为1000和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1、通过亲自操作数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
2、在巩固“个”“十”“百”等计数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计数单位“千”,感受大数的意义。
3、准确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过程方法: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与态度:1、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实践探究法、问题情境法。
本课要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设计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一根一根的数,十根十根的数,明确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为学习一千做好了铺垫。
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因猜测、产生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质疑、探索。
通过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交流、质疑、互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体验。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在现有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部分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也有所熟悉。
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教学PPT)
认识角,直角 观察物体
建立表象
后续知识
认识锐角, 钝角
学习位置 方向
19
横向整合
纵向整合
内在结构及逻辑关系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20
第三部分
说建议
21
1、充分利用主题图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可以更好的了解数学
在生活中的作用
创造有趣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 趣
22
作业,练习, 测试
信息技术多媒 体资源
发 与 利 用
课 程 资 源 开
24
感悟:
研说教材,吃透教材, 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并 以教材为载体---
把握数学新课标, 构建高效新课堂。
25
谢谢!
2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年级数学(上)
甘肃省成县东街小学 赵玲玲
1
教材特点
编排体例
教材的
内容标准
说教材
知识整合
教学建 议
说课标
说建议
课程总目标
研
评价建议
说
课程资源
流
的开发利用
程
2
第一部分
说课标
3
学会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 生活现象,灵活运用估算发展数感 ;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意 识。
内容结构 (二 上年 )级 数 学
5
理解乘法的含义,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 部分的名称,熟记
全部乘法口诀
表内乘法
能正确计算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 包括笔算,估算
100以内数的 加法,减法
能从不同 的方向观 察物体的
形状
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
今天我将围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一、说课标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首先说一说课程的总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课程的总目标又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二年级上册属于第一学段,第一学段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和抽象思维,会分析能推理在数学活动中独立思考清晰表达问题解决方面:能提出和发现问题,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会合作交流,有评价和反思意识情感态度方面: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养成良好习惯科学态度第一学段的内容目标课件结合二年级上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我将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进行如下概括。
课件数与代数: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一)和表内乘法(二),认识时间和数学广角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要求: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表内乘法(一)和表内乘法(二)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熟记2~9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认识时间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理解1时=60分;掌握读取钟面上几时几分时间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说课标说教材
合理把握“综合与 实践”的实施
说合理处理教学中的 教 各种关系 学 建 议
评价双基 定性定量
注重学习过程 评价
评价主体方 式多样化
情感态度的评价
评 价 建 议
教 师 评 价
集 体 评 价
社
会
评
价
学生自评
小
以各种形式进行评比
组
互
评
深挖教材 用好教辅
教师备课 增加手段 提升素质
扩展视野 提高兴趣 加深理解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
总 课 程 目 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线段、角;
知识 与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4.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技能
5.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内
6. 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容 标 准 及
过程 与 方法
难
与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点
态度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重难点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 训练。
图形的 认识
图形的 测量
图形的 运动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说教材 统计与概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上册
满族小学 冷红伟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教学建议
研 说 流 程
说课标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 空间观念,发展形象和抽象 思维,会分析能推理 在数学活动中独立思考 清晰表达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人教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2页《用乘法解决问题》。
在研究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的意义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理解题意,用已研究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研究。
教师应该让学生研究有价值的数学,避免死记概念。
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教学流程包括复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巩固,反思等环节。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篇二】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页《认识钱的面值》。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认识1元、5角、1角三种硬币的面值。
2、能够用1元、5角、1角三种硬币组成不同的面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惯。
2、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三种硬币的面值以及用三种硬币组成不同的面值。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研究之前学生们已经研究了数字的认识和比较,对数的大小比较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的研究为本节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导语】数学是⼀切科学的基础,⼀切重⼤科技进展⽆不以数学息息相关。
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活。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7的乘法⼝诀》是⼈教课标版⼩学数学⼆年级上册第72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2~6的乘法⼝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
针对⼩学⽣好动、好奇的特点,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资源进⾏教学,激发学⽣的求知欲。
⼆.教学⽬标: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的认知⽔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标为:1.在情境中引导学⽣通过⾃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熟记7的乘法⼝诀,会⽤7的乘法⼝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诀、⽤⼝诀中的过程中,提⾼学⽣⾃主学习能⼒,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教学重点:经历编制⼝诀的过程,感悟⼝诀编制⽅法,掌握7的乘法⼝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诀,应⽤乘法⼝诀解决⽣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策略及⽅法:针对本节课知识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的思维特点,我预设采⽤创设情境法、类推教学法、引导教学法、观察法进⾏教学,并运⽤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预设按照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探索,合作交流——联系⽣活,拓展延伸——总结收获,回顾提⾼的模式进⾏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节课的导⼊如何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对于新知的学习来说尤为重要,本节课的导⼊抓住学⽣感兴趣的⼼理特征进⾏,利⽤答题⽐赛来激发学⽣的学习兴趣,这样即是对学⽣已掌握的2——6的乘法⼝诀的再次温习,⼜能唤起学⽣强烈的求知欲望。
2.⾃主探索,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整体猜想——编⼝诀——验证⼝诀——记忆⼝诀这⼏个步骤来完成的。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遵循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时间和人民币等。
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仍然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有的学生则对数学比较抵触,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时间和人民币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时间和人民币等。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实物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具体、更直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5.课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能够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说课标 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说教材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说课标、说教材的基本流程:第一,说课标。
它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第二,说教材。
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以及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第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一)说课程目标1、首先,我来说总体目标。
小学数学课程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的过程。
(3)、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
(4)、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监理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体会统计的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6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
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
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
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
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
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
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
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
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1、直观演示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新(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
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活动一: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
2023年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
2023年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这次说课,选择的内容是人教试验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计》。
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内容、学生状况、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法及学法指导、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先说教材:1、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本册教材最大的改变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加,条形统计图的每格表示 2 个单位。
这一部分内容,是一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统计学问的接着,同时又是为下学期学习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 5 个单位)进行学问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过渡连接的作用。
2、在内容的选择上,教材留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内容的编排上,教材留意让学生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洁的统计学问,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相识统计的意义。
3、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制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 个代表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好玩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实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指导学生相识用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学生状况:接下来,是对二年级学生状况的分析。
在学习运用本册教材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学问基础,他们早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具备了运用简洁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正”字记录方式,初步相识了条形统计图(1 个表示 1 个单位)和简洁的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
另一方面,除了这些必要的学问基础以外,与一年级学生相比,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说课标 说教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对于这部分内容,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说课标。
它包括本学科课程总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册的内容标准。
2.说教材。
教材的单元编写特点、单元编排体例、单元内容结构以及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3.说建议。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一)本学科课程总目标2011版新课标对本学科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实验稿)中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方面具体阐述,而(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将“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含义不完全相同,“问题解决”更强调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创新性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年级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依据2011年版课程总目标,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二)本学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学习 过程评价
评 价 建 议
情感态度 的评价
教 师 评 价
集 体 评 价
社 会 评 价
小 组 互 评
学生自评
以各种形式进行评比
教师备课 增加手段 提升素质 深挖教材 用好教辅
扩展视野 提高兴趣 加深理解 利用场馆 借助媒体 学以致用
投身社会
开课 发程 和资 利源 用的
二 年 级 上 册 说 教
材
内容结构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教材编写体例
标题
单元
小节
例题
做一做
练习
整理和复习
编写体例
整理和复习,
人物对话 聪聪、明明的话
做一做
练习有层次性,弹 增加了问 性的设计,既注意教材 题设计的开放 的普遍适应性,又为学 性和探索性。 针对例题 生提供了有差异地发展 巩固训练 的可能性。
综合与实践
综合运用
实践活动
感悟数学思想,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重视学生在学习 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情感 态度的发展 合理把握“综合与 实践”的实施 合理处理教学中的 各种关系
注重课程目标的 整体实现
说 教 学 建 议
评价双基 定性定量
评价主体方 式多样化
编 写 特 点
二 年 级 上 册 说 教
材
内容结构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纵 向 整 合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范围逐步扩展 能力不断提升 由简到难 逐渐完善 稳提高
分散学习 日趋完善 形成体系
知识迁移
图形的 图形的 认识 测量
图形的 运动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说建议
图形与 位置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与 态度
重难点
图形的 图形的 认识 测量
图形的 运动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说教材
图形与 位置
综合与实践
综合运用
实践活动
二 年 级 上 册 说 教
材
内容结构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全 册 教 材 安 排
综 合 与 实 践 数 与 图 代 形 数 与 几 何 统 计 与 概 率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教学建议
研 说 流 程
说课标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 空间观念,发展形象和抽象 思维,会分析能推理 在数学活动中独立思考 清晰表达 经历数学知识的 形成 过程,掌握基础 知识 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 解决问题
能提出和发现问题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发展创新意识实践 能力学会合作交流 有评价和反思意识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
总 课 程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内 容 标 准 及 重 难 点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线段、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4.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6. 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1.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 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 训练。
突出数学与生活 实际的联系,充分展 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 景。
提高学习兴趣, 扩展学生视野
编 写 体 例
复习全章知识和教会 学生怎样做小结
内容结构 二 年 级 上 册 说 教
材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编 写 特 点
编 写 特 点ຫໍສະໝຸດ 加强教学过程 的探索性编 写 特 点
加强教学过程 的探索性 体现知识的 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