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合集下载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引言临床护理技术是指通过运用科学的护理原理和方法,对患者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操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工作的日益重要,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成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临床护理技术的服务规范,旨在为护士提供正确、安全、高效的服务指导。

一、体温测量体温测量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监测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评估疾病的进展。

在进行体温测量时,护士应遵循以下规范:1.使用一次性温度计或电子体温计,确保准确度和安全性;2.患者应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影响测量结果;3.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测量,常用的部位有腋下、口腔、肛门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4.在进行测量前,应先消毒温度计,并使用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不适感;5.将温度计放置在相应部位,保持一定时间,根据测量方法进行读数并记录;6.在测量完毕后,及时清洁和消毒温度计;7.根据测量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

二、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评估患者心血管功能和监测血压变化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血压测量时,护士应遵循以下规范:1.使用标准的血压计和适合患者的袖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患者应保持安静、舒适的姿势,坐着或卧着都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3.清空血压计,并将袖带套在患者上臂上,袖带应紧贴皮肤但不过紧;4.将听诊器的头头通过听诊孔固定在患者的动脉处,并用手指轻轻压住听诊器头端的橡胶垫片;5.用气球挤压袖带,使气压上升到患者的收缩压处,然后逐渐减少气压;6.同时记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记录;7.在测量完毕后,患者应慢慢起立,以避免血压突然下降引起头晕等不适;8.根据测量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

三、导尿术导尿术是指通过插入尿道导尿管,将尿液引流出来的护理操作。

在进行导尿术时,护士应遵循以下规范:1.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2.准备好导尿包、导尿管和适量的润滑剂;3.让患者取适当的姿势,如仰卧位,将下肢分开,露出外阴部;4.用温水清洁外阴部,并使用无菌纱布擦干;5.使用无菌手法将导尿管插入尿道,直到尿液自由流出;6.确保导尿管的位置正确,固定导尿管以防脱落;7.将导尿管连接到导尿袋,确保畅通无阻;8.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和过程,并告知应注意保持导尿袋的清洁和舒适;9.在导尿过程中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并记录;10.导尿后,及时清洁和消毒导尿管,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医院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灌肠技术

医院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灌肠技术

医院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灌肠技术(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安全地为患者实施不同治疗需要的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肠胀气;降温;为诊断性检查及手术做准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证。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部的超过30厘米。

2.告知患者及家属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

3.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浓度、剂量、温度适宜。

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阿米巴痢疾患者取右侧卧位。

5.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6.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发生意外。

7.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8.清洁灌肠应反复多次,首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澄清、无粪便为止。

9.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根据灌肠目的保持适当时间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10.操作结束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

11.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并做好记录。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达到各种灌肠治疗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是指临床护士根据医疗需求,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病人诊治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操作和护理服务的过程。

为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服务,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制定以下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一、手卫生操作规范:1.洗手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洗手,包括握手、洗手液的选用、指缘反折等。

2.手卫生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包括无水洗手液的使用、擦手方法等。

二、皮肤护理操作规范:1.皮肤清洁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皮肤清洁操作,包括患者体位、清洁液的选择和使用等。

2.换药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换药操作,包括消毒、敷料的选择和使用等。

三、口腔护理操作规范:1.口腔护理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口腔护理操作,包括口腔清洁、口腔湿润等。

四、导尿操作规范:1.导尿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导尿操作,包括导尿时机、导尿方式和导尿后的护理等。

五、胃肠减压操作规范:1.胃肠减压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胃肠减压操作,包括减压管的选择和置入等。

六、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规范:1.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包括穿刺部位的选择、导管的选用和固定等。

七、静脉输液操作规范:1.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包括输液速度的控制、输液管路的管理等。

八、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操作规范:1.血糖监测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血糖监测操作,包括血糖仪的使用、护理环境的准备等。

2.胰岛素注射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操作,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技巧等。

九、吸痰操作规范:1.吸痰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吸痰操作,包括吸痰时间的选择和吸痰管的管理等。

十、气管插管和拔管操作规范:1.气管插管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包括插管器械的选择和插管后的护理等。

2.气管拔管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气管拔管操作,包括拔管时间的选择和拔管后的护理等。

十一、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规范:1.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胸腔闭式引流操作,包括引流管的选择和管理等。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诸 葛海 鸿 刘 云 , , 徐
【 摘要 】 目的
敏 杜 益平 ,
健全教育训练组织 , 制订周密训练计划 , 严格培训训练骨干 ,
探讨《 常用『 护理技术服务规 范》 练的组织与实施效果。方法 晦床 训l
统 - ¥定 操 作 流 程 考 核 评 分 标 准 , 施 分 层 次 、 阶段 考 核 方 法 。 结果 U 实 分
j g20 0 Chn i 10 2, ia n
【 bt c】 b c v T p r hwt o ai e s v e t dr f o m n l i l u i cn us t i n d te et Me o s h m t A s atO j t e o xl e o g z t ”e i a a s m o c n a n rn t h i e” a i a s fc . t d T e e — r ei e o o r n e h rc sn d oc ic s ge q r n g n i f s h h
X i D Y —pn / o r a o Nu s gAd nsr t n, 2 1 1 ( 0) 7 3 U M n . U i ig / J u n l f ri miitai n o 一 0 0,0 1 :3 . 1 De a t n f et eil g 2 Nu s gD p rme t3 De a t n fP da r , a j gGe e a Ho p tl f a j gMi tr . p rme t An sh s o y; . r i o o n e at n ;. p r me to e iti N n i c n n r l s i N Ⅱi ao n l yRe in Na - i a go , n
Or a i a i n a d i p e g n z to n m l me t to ft e ” e v c t n r fc mm o l i a r i e hn q s” ta n n / n a i n o h s r ie sa da dso o nci c l n nu sng t c i ue r i i g ZHUGE i Ha —h n . U o g LI Yun “ .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匡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前 30 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者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护理技术服务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包含了多项技术服务,涉及范围极广,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在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服务时,必须遵守相应的规范,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服务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操作规范在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服务时,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技术服务。

技术操作规范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临床护理技术服务正确、规范、准确地实施。

各类技术服务的操作规范均应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护士在操作技术时应遵循“五大原则”:1.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2.精细。

技术服务的操作要细心、审慎,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3.轻柔。

技术服务操作不应过于粗暴、强硬,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4.快捷。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应迅速、高效地完成,减少服务时间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5.安全。

在技术操作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安全。

检查居家护理规范检查居家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技术服务的重要方面。

通过良好的检查居家护理工作,才能识别和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和健康问题,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医疗护理计划,以达到最佳医疗效果。

在进行检查居家护理服务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环境卫生要求:检查和服务的场所应保持清洁、整洁卫生。

2.检查仪器要求:检查仪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检查前准备:在检查前要事先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和病史,并告知患者有关检查操作的注意事项。

4.检查流程:按照检查步骤和流程进行检查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手册或者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5.检查记录:对每次检查服务的记录必须准确、完整、真实,便于上级医疗护理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

技术质量要求技术质量要求是指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技术质量标准。

在技术服务操作中,护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标准:必须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操作,确保临床护理技术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系列技术服务的规范和操作指南。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标准化临床护理行为,确保护理操作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注射规范: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注射时,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比如严格按照医嘱实施,准备需要的药物、器械和消毒材料,确保注射部位的消毒和穿刺技术的准确与安全,将药物注射到正确位置,对不同药物进行注意力,避免药物交叉感染和药物的误用。

导尿规范:导尿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服务。

在进行导尿时,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尿导管,注意导尿导管的滑入和取出,保持导尿袋通畅,并要进行定时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时处理导尿导管脱落、尿液异常和导尿感染等问题。

留置导尿管护理规范:留置导尿管是为长期需导尿的患者设立的,需要护士进行定期护理。

留置导尿管护理要求护士正确的选择导尿管品种与尺寸,进行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注意导尿袋与导尿管的连接,定期更换导尿袋、排尿袋和导尿管等器械,观察尿液情况及时处理导尿相关并发症。

压疮预防与护理规范:压疮是长期卧床或坐位不能改变的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

护士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确定适宜的护理措施,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和整洁,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理用品,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和创面护理,及时记录压疮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规范: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护士需要正确选择输液途径和插管位置,进行良好的手卫生和消毒,使用无菌技术进行输液操作,注意输液速度和监测输液反应,对不同药物和液体进行正确配制和操作,注意输液管路的畅通和安全。

以上只是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一部分内容,不同的临床科室和护理操作还有更多的规范细节。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提供更高质量和安全的临床护理服务。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附件:卫生部文件卫医政发〔2010〕9号卫生部关于印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我部组织制定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一、特级护理二、一级护理三、二级护理四、三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准则临床护理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准则临床护理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准则临床护理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和准则涉及到专业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和指导原则。

这些规范和准则旨在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和质量高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
床护理规范:
1. 护理操作规范:包括洗手、穿戴消毒手套、正确使用医疗器械等操作的规范。

这些
规范旨在减少交叉感染和其他医疗事件的风险。

2. 患者隐私保护: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信息,尊重患者的自由意志,遵守相关的法
律和规定。

3. 安全措施:确保护理环境的安全,防止患者受到伤害,落实防跌倒、防滑、防火等
相应的安全措施。

4. 高风险护理: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手术患者、新生儿、重症患者等,严格执行相应
的护理准则,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信息记录和沟通: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信息,保持与患者、家属、医疗团队
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良好沟通。

6. 护理质量控制:持续评估和监测护理服务的质量,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不符合标准
的护理行为。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临床护理规范的示例。

不同地区和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具体规范和
准则。

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准则执行护理工作,不仅保证了患者
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也维护了护士自己的职业声誉。

临床技术护理服务规范及操作流程

临床技术护理服务规范及操作流程

目录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1)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2)患者入院五分钟服务规范、流程 (3)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5)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 (6)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 (7)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 (8)病人出院服务规范 (9)病人出院流程图 (10)医嘱处理、查对、执行流程图 (11)口头医嘱执行流程图 (12)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服务规范 (13)输血服务规范 (14)输血流程图 (16)口服药给药服务规范 (17)口服药给药流程图 (18)围手术期服务规范 (19)围术期术前护理流程图 (20)围术期术中护理流程图 (21)围术期术后护理流程图 (22)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服务规范 (23)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流程图 (24)入、出院护理 (25)胃肠减压 (30)鼻饲 (34)口腔护理 (38)口腔吸痰(电动吸引器) (41)单鼻塞氧气吸入(氧气筒) (45)约束带的使用 (48)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52)心肺复苏术 (55)除颤仪的使用(成人) (58)重病人翻身 (61)皮内注射 (64)密闭式输液输液技术 (67)清洁灌肠 (70)女性留置导尿 (73)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范程序: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病区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值班医生。

3.热情接待病人,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安置病人。

4.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科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5.解释相关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6.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7.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8.填写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9.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标准讲解(PPT 38张)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标准讲解(PPT 38张)

/
卧位护理包括
卧位护理
备注: 均为1次/2小时
1、协助患者翻 身及有效咳嗽 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 及护理
备注: 均为必要时
排泄护理包括
1、失禁 护理
排 泄 护 理
2、床上使 用便器
3、留置尿 管护理
备注: 均为2次/日
其他护理包括
其他护理
1、协助更衣
2、床上洗头
备注: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中“患者生活 不能自理”者,该项目为1次/周;一级护理 中“患者生活部分自理”者、二级护理中 “患者生活部分自理”者该项目为“必要时”。

编写考核标准的依据
1、以卫生部下发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 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为基 础; 2、参照我省《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与考核标准》; 3、参照了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 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的解读 评分方法参照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 技能训练护理技术考核的评分模板
护理部
制定考核标准的背景
落实2010年“优质护理服 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

制定考核标准的背景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以贯彻《护 士条例》为主线,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 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 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以及重点做好 16项工作。
患者入院护理 患者出院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导尿技术 胃肠减压技术 鼻饲技术 灌肠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 雾化吸入技术 血糖监测 口服给药技术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24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关于临床护理服务规范(精选5篇)

关于临床护理服务规范(精选5篇)

关于临床护理服务规范(精选5篇)临床护理服务规范5篇【篇1】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护理人员服务规范要求一、护士素质要求(一)政治思想1、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政治上要求进步。

2、热爱护理事业、尊重患者,具有同情心及奉献精神。

3、具有自尊、自爱、自强、自制的思想品质,为护理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业务技术1、努力学习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知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随着护理专业范围的扩展,护士应具有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公共卫生、营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3、具有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及教训。

(三)工作作风l、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当患者病情危重时,要积极参与抢救。

2、护士在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处理问题沉着、冷静、机敏。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以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在工作中一旦发生差错,应及时报告,不得隐瞒。

(四)语言态度1、对患者一视同仁,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周到,解释耐心,杜绝冷、硬、顶、推的现象。

2、对各级领导、参观人员、检查人员、来访者要礼貌热情,主动接待。

3、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服从分配、关心集体、严格要求自己,与周围同志关系融洽、团结协作。

(五)仪容仪表1、上班时精神饱满,举止端庄大方,佩戴工作牌。

2、衣帽整洁,穿戴符合规范要求。

头发不过肩,长发戴发网。

不许戴耳环、戒指、手镯,不着浓妆,喷洒浓烈香水。

【篇2】临床护理服务规范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卫生部昨日发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则对患者入院护理、出院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技术服务项目,从工作目标、规范要点和结果标准等方面做出规范,从而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常用临床操作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临床操作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臵患者于病床;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三结果标准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7.用过的体温计应消毒;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11.发现有脉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搏;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14.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臵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并计数;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16.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20.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21.将测量结果告诉患者/家属;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三结果标准1.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2.记录准确,对异常情况沟通及时;四、导尿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为患者导尿,患者能够知晓导尿的目的,能够配合;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2.告知患者/家属留臵尿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导尿目的、合作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皮肤等;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4.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保护患者隐私;5.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6.插入导尿管后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7.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8.指导患者在留臵尿管期间保证充足液体入量,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9.嘱患者在留臵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10.嘱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11.指导长期留臵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患者留臵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操作满意;2.操作规范、安全,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3.尿管与尿袋连接紧密,引流通畅,固定稳妥;五、胃肠减压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为患者臵胃管,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2.告知患者/家属留臵胃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有无分泌物阻塞、是否通畅,以及患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以往插管的经验;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4.准确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⑴由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⑵前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成人45-55厘米,儿童14-18厘米;5.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安全顺利地插入胃管;6.昏迷患者应先将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7.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8.调整减压装臵,将胃管与负压装臵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9.告知患者留臵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10.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臵,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11.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12.留臵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13.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14.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管相关的问题;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保持有效胃肠减压;六、灌肠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安全地为患者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肠胀气;降温;为诊断性检查及手术做准备;二工作规范要点1.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有无烦躁、焦虑、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2.告知患者及家属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3.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浓度、剂量、温度适宜;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5.按照要求臵入肛管,臵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6.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保持10-2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7.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嘱患者尽量坚持到有强烈的便意感;8.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发生意外;9.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 分钟测体温;10.清洁灌肠应反复多次,首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澄清、无粪便为止;11.操作结束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12.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操作过程规范、准确;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十二、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为患者正确安全地静脉输血,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输血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输血史、输血目的、合作能力、心理状态和血管状况;告知患者输血的目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4.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5.血制品应在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6.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调节至要求速度;7.输血完毕,贮血袋在4℃冰箱保存24小时;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3.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妥善处理;十三、静脉留臵针技术一工作目标正确使用留臵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2.告知患者留臵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4.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臵针的封管及护理;5.严密观察留臵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臵管相关并发症;6.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臵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7.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十四、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采集静脉血标本,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3.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血,符合检验要求;十五、静脉注射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4.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6.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必要时使用微量注射泵;7.静脉注射过程中,观察局部组织有无肿胀、严防药液渗漏,观察病情变化;8.拔针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十六、肌内注射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肌内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5.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6.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7.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十七、皮内注射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进行皮内注射;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4.备好相应的抢救药物与设备并处于备用状态;5.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6.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远离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7.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8.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对皮试结果阳性者,应标记,并将结果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十八、皮下注射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皮下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5.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6.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十九、物理降温法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安全地为患者实施物理降温,减轻患者不适;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2.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3.嘱患者在高热期间摄入足够的水分;4.操作过程中,保护患者的隐私;5.实施物理降温时应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重点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6.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7.记录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严格交接班;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二十、经鼻/口腔吸痰法一工作目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有义齿应取出;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成人为<200毫米汞柱;7.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间歇3-5分钟;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三结果标准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并配合操作;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二十一、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一工作目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机的参数、SpO2、气道压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5.吸痰前后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分钟;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成人为<200毫米汞柱;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8.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三结果标准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并配合操作;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二十二、心电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正确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动态评价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二工作规范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3.正确选择导联,设臵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4.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5.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6.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7.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臵;8.停用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规范;二十三、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一工作目标遵医嘱正确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年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注通路的通畅情况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4.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目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5.妥善固定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按需设定参数;6.随时查看工作状态指示灯;7.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85337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85337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目录一、患者入院护理二、患者出院护理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四、导尿技术五、胃肠减压技术六、鼻饲技术七、灌肠技术八、氧气吸入技术九、雾化吸入疗法十、血糖监测十一、口服给药技术十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十四、静脉留置针技术十五、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十六、静脉注射技术十七、肌内注射技术十八、皮内注射技术十九、皮下注射技术二十、物理降温法二十一、经鼻/口腔吸痰法二十二、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二十三、心电监测技术二十四、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引言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它们的正确操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二、术语定义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但不限于静脉输液、护理导管、换药、口腔护理等。

2. 操作规程: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和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3. 工作标准: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和规定,包括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操作频次等。

4. 服务规范:指在进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服务要求,包括患者安全、隐私保护、沟通技巧等。

三、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静脉输液操作规程1.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输液袋、输液管、针头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输液管,调节滴速。

(5)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输液情况。

(6)完成后,整理好相关物品,记录操作过程。

1.2 操作要点:(1)操作前检查输液器材的完好性。

(2)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避免静脉穿刺失败或发生并发症。

(3)注意消毒操作,避免感染。

(4)调节滴速时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观察患者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 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注意输液器材的保存和有效期。

(3)严格遵守输液速度和输液时间的要求。

(4)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 护理导管操作规程2.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导管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导管规格,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导管,保持通畅。

(5)观察患者导管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过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标准讲解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标准讲解
对用物的整理 总体评价 与操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编写考核标准的依据
1、以卫生部下发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 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为基 础; 2、参照我省《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与考核标准》; 3、参照了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 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的解读
评分方法参照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 技能训练护理技术考核的评分模板
制定考核标准的意义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 件是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内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的具 体要求,是指导护士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 为此应高 度重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丰富服务内涵 、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 意的护理服务。
★17项《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9、压疮预防及护理 10、失禁护理(男、女患者更换尿布 ) 11、床上使用便器(床上使用尿壶、床上使用便盆 ) 12、留置尿管的护理(男、女患者留置尿管护理 ) 13、温水擦浴 14、协助更衣 15、床上洗头 16、指/趾甲护理 17、安全管理
24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制定考核标准的背景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这是我国首次 将护理教科书中有关基础护理的内容上升到政策的 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医院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内 涵和服务项目,细化了护理服务中的基础护理项目, 有助于指导护士的操作,也为护理管理提供了技术 标准”。
制定考核标准的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 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 护理质量;我省依据卫生部制定的《住院患者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 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 范》;卫生厅组织编写细化了《基础护理服务 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标准

最新常用临床操作技术操作规范(精品收藏)

最新常用临床操作技术操作规范(精品收藏)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1。

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臵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

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1。

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

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

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目录
1、患者入院护理
2、患者出院护理
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4、导尿技术
5、胃肠减压技术
6、鼻饲技术
7、灌肠技术
8、氧气吸入技术
9、雾化吸入疗法
10、血糖监测
11、口服给药技术
12、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13、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4、静脉留置针技术
15、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6、静脉注射技术
17、肌内注射技术
18、皮内注射技术
19、皮下注射技术
20、物理降温法
21、经鼻/口腔吸痰法
22、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23、心电监测技术
24、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5、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
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
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
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危重病人入院流程
急门诊接诊或“120”接回,电话通知病房
病房护士接到急诊电话
通知医生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仪器设备。

患者入院
在病房迎接报告护士长安排人员配合抢救
进行评估合理安排床单位
1、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意识障碍患者的手腕识别
带。

2、病房护士与急诊科护士交接诊断、主诉、简要的抢救
过程、用药、贵重物品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各管道固
定通畅情况。

3、护送患者至病床,共同过床安置病人。

对病人进行安全评估上床栏、防跌等措施执行医嘱落实相关治疗及护理实时记录。

普通患者入院工作流程
由支持中心护送病房
责任护士迎接患者
安排床单位
通知医生
护理评估填写入院有关资料登记完成入院宣教、告知执行医嘱落实相关治疗及护理实时记录。

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
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病人出院工作流程
接到出院医嘱,告知患者
护士:执行医嘱,进行处理﹙核对出院带药、
检查收费﹚,了解当日医嘱执行情况
责任护士:完成当天医嘱治疗、护理.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办理出院结账
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协助患者整理物品,护送病人离科,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护士长,重症患者护送至接送车辆.
填写有关登记资料,完成出院病历质控,
病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
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
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
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

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
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
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

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
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
观察棉絮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
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选择宽窄度适宜的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
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
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0.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

21.将测量结果告诉患者/家属。

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

2.记录准确,对异常情况沟通及时。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核对
评估告知准备
实施观察记录1.患者的合作程度、用药等情况
2.测量部位的皮肤、伤口情况
3、患者测量前有无影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饮食、药物及
活动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皮肤情况
患者床号、姓名
患者/家属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注意事项
1.助患者取自然体位,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在腋窝,嘱患者屈
臂过胸,夹紧体温计,腋温测量10 min(肛温插入肛门内3-4cm 测量3 min、口温置于患者舌下 3 min)
2、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测30s,呼吸困难、婴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 1 min
3、护士指法、力度准确,测30s,脉搏细弱触摸不清时测1min,心律失
用听诊器听心率,发现脉搏短绌时,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计时1min
4、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坐位或仰卧,测量的肢体与心脏、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

袖带松紧以能放人一指为宜,袖带下缘距肘窝2—3 em,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 mmHg,(以4 mmHg/s)左右的速度放气,在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读数;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
刻度为舒张压读数
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
1、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时机
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3、操作环境安静,避免嘈杂、物品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