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肾病科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合集下载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阜宁县第二人民医院目录内科、脑卒中专科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病毒性心肌炎中医临床路径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骨伤科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糖尿病专科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中医临床路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临床路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

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

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火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169)肾风(IgA 肾病)中医临床路径 (172)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 (177)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中医临床路径 (183)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临床路径 (188)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68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

一、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劳淋(TCD 编码:BNS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再发性尿路感染(ICD-10 编码:N39.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郑法雷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2008 年)和《肾脏病临床与进展》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淋证(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常见证候: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

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证。

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28 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劳淋(TCD 编码:BNS070)和再发性尿路感染(ICD-10 编码:N39.0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消渴病肾病早中期

消渴病肾病早中期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年 月 日 (第8-21天) 口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 情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出 院时间 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口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口初步形成个体化治疗方 案


பைடு நூலகம்
口长期医嘱 口糖尿病肾病护理 常规 口分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低优蛋 白饮食 口中医辨证 口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 口辨证静点中药注 射液 口其他疗法 口内科基础治疗 口临时医嘱 口复查必要的检查 项目 口对症处理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TCD编码:BVG068,ICD-10编码:E11.221+N083) 疾病分期为早中期 患者姓名: 发病时间: 性别: 年 月 年龄: 日 时 门诊号: 分 住院号: 月 日 天 年 月 日 (出院日) 口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出 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计 划 口完成出院小结 口通知出院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实际住院日: 年 月 日 (第2-7天) 口上级医师查房,根 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口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标准住院日:≤21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1天) 口询问病史与体格检 查 口进行入院检查 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口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口完成病历书写和病 程记录 口评价其他并发症 口确定危险因素 口与患者或家属沟 通,交代病情及注意 事项 口长期医嘱 口糖尿病肾病护理常 规 口分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低优蛋白 饮食 口中医辨证 口口服中药汤剂、中 成药 口辨证静点中药注射 液 口其他疗法 口内科基础治疗 口临时医嘱 口入院检查 口血常规+血型、尿 常规、便常规+潜血 口肝功能、肾功能、 血脂、电解质 口空腹血糖和餐后血 糖 口糖化血红蛋白 口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 口腹部超声 口心电图 口感染性疾病筛查 口其他检查项目 口糖尿病肾病评价 口糖尿病眼底评价 口肾功能评价 口对症处理 口入院介绍、健康宣 教 口生活与心理护理 口根据患者病情指导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2.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

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3.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1.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2.湿热证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内科消渴病肾病临床路径

内科消渴病肾病临床路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TCD编码:BNV068)。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ICD-10编码:E11.221+N08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颁发的《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专家共识(2016年版)》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颁布的《CKD 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2)》。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消渴病肾病常见证候:本虚证候:肺脾气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标实证候:湿浊证湿热证血瘀证气滞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糖尿病肾病分期:1期肾小球高滤过肾体积增大2期.间断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休息时晨尿或随机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男<2.5mg/mmol女<3.5mg/mmol)3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男ACR2.5-30mg/mmol女性ACR3.5-30mg/mmol 4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蛋白尿ACR>30mg/mmol 肾衰竭期5期诊断时要排除非糖尿病肾病,以下情况考虑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程短、单纯肾源性血尿或蛋白尿伴血尿短期内肾功能突然恶化的,突然出现水肿和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的,必要时肾穿刺(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2)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2)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临床途径22 个专业95 个病种》制订(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 —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点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在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

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 年)。

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 2 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 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

具体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整理)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整理)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临床途径22个专业95个病种》制订(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点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在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

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具体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安卫字〔2011〕110号安康市卫生局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市直各大医院:现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并按安卫字〔2011〕73号文件要求认真执行。

电子版请到安康市卫生局网站医政管理栏目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询下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共计20个科目92个病种)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共计18个科目78个病种)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主题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通知抄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康市卫生局政办科2011年3月18日印发共印40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20个科目92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1、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骨伤科(9个)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单纯性胸腰椎骨折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4、骨蚀(股骨头坏死)5、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6、桡骨远端骨折7、锁骨骨折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踇外翻肛肠科(5个)1、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2、肛裂病(肛裂)3、脱肛病(直肠脱垂)4、痔(混合痔)5、肛漏病(肛瘘)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附件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18个科目78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2、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

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诊疗规范

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诊疗规范

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

(二)诊断依据1.糖尿病肾病(DKD)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包括肾小球率过滤低于60ml·min-1·1.73m2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于30mg/g持续超过3个月(3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2次超过临界值)。

2.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参考2012年KDIGO发布的《CKD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提出的“病因-肾小球率过滤-白蛋白尿分期(CGA)”):诊断用“G1-5A1-3表示”3.中医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2011年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

具体证候诊断:(1)气虚血瘀证尿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头晕多梦,或尿频尿多,手足心热,心悸不宁,舌体瘦薄,质红或淡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无力。

(2)脾肾阳虚证排尿味甜,尿有泡沫。

伴口渴喜饮,腰酸疲乏,心悸自汗,或晨起面浮,傍晚跗肿,舌红苔薄,脉细数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2011年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2.达到住院标准:水肿;或尿蛋白+~+++;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0mg/g;或eGFR<60ml·min-1·1.73m2;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2.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

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3.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1.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2.湿热证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
年版)
概述:
消渴病肾病,也称为慢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功能逐渐减退为特征的疾病。

中医有多种诊疗方案可供选择,下面是2023年版的中医诊疗方案。

治疗原则:
1. 清热利湿、滋养阴液:通过清热利湿和补益阴液,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2.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和自愈能力。

3. 调理脾胃、益气健脾: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健脾,提升免疫力,增强肾脏功能。

诊疗方案:
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桑葚、山药、山核桃、薏苡仁等。

具体的剂量和用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针灸疗法: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足太冲、肾俞等。

具体的针灸方案应由专业中医师判断和实施。

3. 食疗调理:应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原则,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常用的食物包括绿豆、苦瓜、芡实、赤小豆等。

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中药。

3. 饮食调理需个体化,避免过度补益或过度限制。

以上是2023年版的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疗。

如有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内科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路径

内科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路径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E14.4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

明确糖尿病病史,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与体征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相符,并且一下4项检查中有一项异常即可诊断踝反射异常、针刺痛觉异常,振动觉异常,压力觉异常。

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病变)、脑梗塞、格林巴综合征,排除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病变等,尚需鉴别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引起的损伤。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2017年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临床门路22 个专业 95 个病种》制定(一)合用对象中医诊疗:第一诊疗为消渴病(TCD编码: BNV060)。

西医诊疗:第一诊疗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

(二)诊疗依照1.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3.15 —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疗消渴病的主要依照。

有点患者“三多“症状不显然,但在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

应试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疗标准:《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照取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2007年)。

空肚血糖(FPG)》7mmol/l(126mg/dl) ;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 2 小时血糖( 2HPG)》11.1mmol/l(200mg/dl) ;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2.证候诊疗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要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 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详尽证候诊疗:(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用,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临床途径22个专业95个病种》制订(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点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在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

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具体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消渴病肾病(肾结石)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肾结石)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肾结石)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消渴病肾病(肾结石)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引言消渴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结石引起的尿路症状和并发症。

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病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本文将介绍2023年版的中医诊疗方案。

诊断1. 中医四诊中医四诊(望、问、切、闻)作为诊断消渴病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应该全面细致地进行。

重点观察舌质、舌苔、脉搏等指标,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2.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可包括尿液分析、血液检查、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肾功能、确定结石位置和大小等关键信息。

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病肾病方面应用广泛,具有独特的疗效。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以下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肾石通淋汤:具有石化消渴、通淋利尿的作用。

- 温通肾阳汤:适用于肾阳虚导致的结石。

- 清热利湿汤: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结石。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的平衡和调理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针对消渴病肾病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 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尿路,加重症状。

- 多食用蔬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和降低结石风险。

- 清淡为主:避免油腻和高胆固醇食物,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3. 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拔罐、刮痧等疗法,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些疗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尿液排出,缓解肾病症状。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自行使用药物或疗法。

-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尿液中结石的排出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对于严重病例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结论消渴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在2023年版的中医诊疗方案中,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和中医外治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然而,在进行治疗前应谨慎选择,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完整版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完整版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及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总体目标通过1年时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确定个病种做为我院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病种,为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和实践依据,对已颁布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服务。

三、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我院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体系: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1成员:办公室:设在医务科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针灸推拿科:组长:成员:.(2)内一科:组长:成员:(3)外一科:组长:成员:(4)妇产科:组长:成员:(5)内三科:组长:成员:2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指导评价小组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西医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2.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面色赤红,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口干口苦,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呃逆,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少寐多梦,舌红赤少苔,脉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易汗出,腰膝酸软,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五心烦热,面色黧黑,畏寒肢凉,神疲乏力,五更泄泻,舌体淡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编码:BNV060)和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尿酮,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TCD编码:BNV068)。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ICD-10编码:E11.221+N08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颁发的《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专家共识(2016年版)》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颁布的《CKD 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2)》。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消渴病肾病常见证候:
本虚证候:
肺脾气虚
脾肾气虚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标实证候:
湿浊证
湿热证
血瘀证
气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2.eGFR(CKD-EPI公式)> 30 mL/min/1.73m2,进入本路径。

3.若eGFR< 30 mL/min/1.73m2, 需纳入“慢肾衰”临床路径,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七次血糖(空腹、三餐前后及睡前)、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或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B超,肾功能、电解质;眼底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双肾ECT、尿a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酶、抗核抗体、抗中性粒胞浆抗体、双肾血管彩超、超声心动图、颈动脉B超、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功能(IgG、IgA、IgM、C3、C4)、甲状腺功能,便常规+潜血,胸部X片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本虚证候: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肺。

(2)脾肾气虚证:健脾益肾。

(3)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

(4)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

标实证候:
(1)水湿证:利水渗湿。

(2)湿热证:清热化湿。

(3)血瘀证:活血化瘀。

(4)气滞证:行气解郁。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专科临床验证有效的特色疗法,如
(1)艾灸
(2)中药保留灌肠
(3)中药泡洗
(4)中药穴位贴敷
(5)针灸
4.饮食疗法
5.西药治疗
6.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如水肿、乏力、腰痛、症状积分减少;
2.血糖控制良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尿白蛋白排泄率稳定或减低;
3.肾功能稳定或改善。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若出现eGFR快速下降的患者,或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需要肾替代治疗者退出本路径。

2.本病老年人多见,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当需进行以其他合并症为主的治疗时,当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科室。

3.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而不以糖尿病肾病为主要治疗时,当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TCD编码:BNV068,ICD-10编码:
E11.221+N083)eGFR(CKD-EPI公式)> 30 mL/min/1.73m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日期:年月日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