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痛苦和无聊之间的悲剧人生
叔本华的观点
叔本华的观点一、关于人生的本质叔本华认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
他觉得我们就像在一个充满迷雾的森林里行走,时不时会碰到各种荆棘和坎坷。
比如说,我们想要追求幸福和快乐,但是往往求而不得,这就会带来痛苦。
就像你拼命地想要考个好成绩,但是努力了很久却还是没有达到目标,那种失落感就是一种痛苦。
而且,即使我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快乐也只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被新的欲望和烦恼所取代。
就像你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刚开始可能会很开心,但是过不了多久,你又会想要其他的东西了。
叔本华把人生比作一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
你对他这种人生本质的看法有什么想法呢?二、意志的力量叔本华强调意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他认为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很大程度上是被意志所驱动的。
意志就像一个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小怪兽,它不断地推动我们去做各种事情。
比如,你对音乐有强烈的热爱,这种热爱其实就是你的意志在起作用,它让你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音乐。
而且,叔本华还认为意志是超越理性的,有时候我们会做出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决定,但其实是我们的意志在背后操控。
比如说,你明知道吃太多甜食对身体不好,但是就是忍不住想吃,这可能就是你内心的某种意志在驱使你。
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是受到意志影响的呢?三、对欲望的看法叔本华觉得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想要更多的钱、更好的房子、更漂亮的衣服等等。
当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就像一个小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家长不给买,他就会哭闹,这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表现。
而且,即使我们满足了一个欲望,很快又会有新的欲望产生,所以我们永远都在追求的路上,痛苦也就一直伴随着我们。
叔本华主张我们要学会控制欲望,不要让它无限膨胀。
比如,你可以试着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而不是总是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
你能做到控制自己的欲望吗?四、孤独与思考叔本华认为孤独是一个人进行深刻思考的好时机。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基本内容及评析(人生感悟)
1.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基本内容及评析评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环境因素而造成的。
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一种本能的欲望冲动呢?叔本华给了我们答案,他认为这种本能的欲望冲动即是生存意志,是一种以获取食物以求生存,战胜他人以求发展的一种欲望。
这种欲望是个人其他欲望的基础,也是整个世界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他的人生观之所以是悲观的主要是因为他把欲望看作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争取夺利、尔虞我诈,之所以会有欺诈、欺骗和不信任以及暴力特别是战争的产生都是欲望的结果,一种欲望的产生不管是不是能够得到满足,其结局都是痛苦的。
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毫无疑问就会产生莫大的痛苦,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么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满足后的空虚、无聊。
另一种是又产生了新的欲望,欲海难填,周而复始,人会不断处于日益膨胀的欲望之中,这些欲望使人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不断使人处于空虚、缺乏、疲惫、痛苦的状态之中。
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命是和痛苦分不开的,人生就是苦难,世界就是地狱。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深受东方佛学文化的影响,比如印度和中国的佛教文化。
东方佛学认为,人生就是苦海,人一生下来就是罪孽深重的,人只有不断地弃恶从善,止于到善,才能洗去自身的罪恶,达到“色即是空”的至高境界。
叔本华对东方的哲学思想有较深刻的研究,在他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哲学思想中有着东方佛学很深的烙印。
他把这种东方佛学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哲学,从人的内心深处即非理性的情、意、欲出发去研究人的本质。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无疑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他把最基本的生存欲望看作是万恶的根源,显然是靠不住的,人固然要生存,人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从事社会性的活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人的动力以及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的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的一种欲望冲动,一个没有欲望的人他不可能有所作为,其本质也只能是痛苦。
论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意义
论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意义作者:刘岩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7期摘要:阿尔图·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同时也是唯意志哲学的创始人,他以意志和表象的理论为基础,创立悲观哲学体系,提出人是痛苦的无聊的,人生是悲观的,并提出解除痛苦人生的两种方式。
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虽然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但在其内容中却包含着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当代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哲学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242-02叔本华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历史时期,经历了一个战乱不断,到处充斥着冷酷、残忍和黑暗的社会,再加上叔本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的颠沛流离及事业失意,多重因素导致了叔本华的悲观、痛苦的心境,为其人生观奠定了基本的基调。
一、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内涵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不可遏制的欲望和冲动,这种冲动表现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生存意志”,生存意志是求人得以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人的基本需要;另一种是“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人在得以生存的情况下生活的继续。
人是痛苦的,人为了求得生存,必须有所求,有所欲望,人彻头彻底是欲望的化身,带着众多的需求生存在这个世间上。
人生就是无止境的欲望与暂时快乐之间的来回转换。
偶尔的欲望得以满足,可以得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无止境的欲望又会产生新的目标,从而引发新的痛苦,于是陷入新一轮的痛苦中。
人一生都会陷入这种周而复始的欲望和痛苦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在叔本华的眼中,每个人都有其痛苦,只是痛苦的内容和方式各有不同。
贫困者为了生计不断奔波劳累而痛苦着,富裕者为追求更多财富而痛苦不堪,病人为追求健康而痛苦着……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处在痛苦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没有处在痛苦中的人,则又身陷空虚、无聊。
总之,在叔本华眼里,人生就是一个痛苦无聊的过程。
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叔本华给你的人生箴言。
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叔本华给你的人生箴言。
叔本华眼中的人生幸福作者:徐海娜“人生的幸福有两个敌人,一是痛苦,二是无聊,我们在何等程度上成功地远离了一个敌人,就在同样程度上接近另一个”“窘迫贫困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这样说。
他认为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才能在本质上实现人的幸福——这是他晚年作品、也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之精义。
然而他在30岁时发表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主张人生实苦,人根本不可能有幸福生活。
其实直到他晚年发表关于人生幸福的哲学观点的时候,他仍然主张“人类与生俱来的谬误只有一个,就是认为我们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幸福生活。
”叔本华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六岁起就深受困扰。
17岁时,父亲的意外离世更让他觉得人生悲苦,他说,“每个世界都是个舞台,上演着窘迫与悲惨,即便在最幸运的情况下,推出的也不过是无聊”。
虽然父亲留下的丰厚家产令他衣食无忧,但与母亲反目,著作也长期受冷落……他的人生哲学也是对自己的苦痛人生的解释。
所以很多人看叔本华的哲学为“厌世哲学”和“悲观主义。
”然而真相如何呢?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连江教授说,人们给他戴上这类的标签,就好像是“在一个藏有珍奇瑰宝的九曲盘洞入口,树一块牌子,大书‘幽暗曲折’四字。
所言不假,然而误导”。
是的,“所言不假,然而误导”,大概看过叔本华的晚年作品才能明白其中真意。
他的晚年作品虽然不脱他的灰暗人生哲学的底色,却因为他丰富的人生体验而更显色彩斑斓,悲观厌世的类似字眼远远无法描述他对于人生的哲学观念。
他在63岁时发表的两卷本《附录与补遗》完成了对早年《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补充说明,这部书上卷的后半部,被单独出版过许多次,今年年初出版的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老师的最新译本名为《人生智慧箴言》,散文诗一样优美流畅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悲欣交集的独特的人生哲学。
在叔本华看来,追求幸福生活是荒谬的,那是因为幸福从来不在我们本身之外。
他把人生的基本属性分为三种:“人之所是”、“人之所有”和“人的形象”。
叔本华的智慧名言
叔本华的智慧名言
1.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想想看,我们有时候忙得焦头烂额觉得痛苦,闲下来又觉得无聊,是不是真的就像钟摆一样啊!
2. “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得愈多,愈是口渴。
”这就好像我们追求物质,拥有得越多反而越不满足,越想要更多,不是吗?
3.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难道不是这样吗?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呀!
4. “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内心也会有一些小小的邪恶念头冒出来吧!
5. “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就好比你喜欢画画,那你就会特别欣赏其他优秀的画作呀!
6. “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
”哎呀,可不是嘛,我们读别人的书,不就是让别人的思想在我们脑子里跑来跑去嘛!
7.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这就如同一个人外在的好名声和内在的道德感是相互关联的呀!
8.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是不是很多人都特别在乎别人的眼光呀,这真的是很普遍呢!
9.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
的唯一形态。
”想想我们总是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却常常忽略了当下,不是吗?
10.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不就是说我们要么随波逐流变得庸俗,要么就享受孤独保持独特嘛!
我觉得叔本华的这些智慧名言真的很深刻,能让我们对人生、自我、人性等有更清醒的认识啊!。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首先是因为人无法逃避死亡.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来自对死亡的忧虑.他说,人生就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却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些.叔本华还把生命本身比作是布满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人生有如怒海行舟,虽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千方百计地避开暗礁和旋涡,但最终等着他却是再也无法避开的“船沉”,即“死亡”.人生如斯,岂不痛苦?
那么是否放弃这种理智的思考就可以免除人生的痛苦呢?不能.因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意志而不是理智.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止的冲动.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便感觉痛苦;而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留给人的又是什么呢?叔本华认为,愿望的实现很快就产生饱和:目标只是形同虚设:占有一物便意味着一物失去了魅力.”欲望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的满足却总是暂时的、有限的.当愿望满足、幸福旋即消逝之后,叔本华指出,新的欲望就会继之而起,欲望总是满足一个又引起十个,永无终止,这样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也是痛苦.痛苦就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叔本华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于痛苦和无聊之间,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叔本华偏见哲学名言
叔本华偏见哲学名言叔本华可是个很厉害的哲学家呢,他有好多关于偏见哲学的名言,超级有趣。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这是叔本华说的哦。
就像我们大学生,有时候忙着赶论文、做项目,那叫一个痛苦,可一旦闲下来又觉得无聊得要死,这两种状态真的很影响我们感受幸福呢。
“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就好比我们喜欢和那些跟自己三观相似的人交朋友,对于那些跟自己差别很大的想法或者事物,就很容易产生偏见,不太能理解。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
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真的把人性看得很透呢。
我们总是有各种欲望,想买新衣服、想换个新手机,欲望没实现的时候心里痒痒的很痛苦,一旦得到了又很快觉得不过如此,开始无聊了。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偏见呀,总是关注自己没有的东西,却忽略了已经拥有的美好。
比如我们总抱怨学校宿舍条件不好,却忘了宿舍里还有一群可以谈天说地的好舍友。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叔本华这话很深刻。
我们在大学里,虽然有很多集体活动,但有时候也需要独处的时间,自己思考人生,规划未来,要是不喜欢独处,总是依赖别人的陪伴,那可能就很难真正地成长和自由发展呢。
“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叔本华的这个观点很犀利。
我们在校园里,虽然看起来大家都很友好,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小矛盾,可能就是因为人内心深处的这种倾向吧。
不过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偏见,发扬善良的一面。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这名言真的很独特。
在大学里和人交往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从一个人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是不是真心,而不仅仅是听他说的话。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叔本华的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的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这一钟摆的比喻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名言,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上是痛苦的。
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首先是因为人无法逃避死亡。
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来自对死亡的忧虑。
他说,人生就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却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些。
叔本华还把生命本身比作是布满暗礁和旋涡的海洋,人生有如怒海行舟,虽然总是小心翼翼地、千方百计地避开暗礁和旋涡,但最终等着的却是再也无法避开的“船沉”,即“死亡”。
人生如斯,岂不痛苦?那么,如果一个人不去考虑这种生命与死亡之类的问题,他是否可以面对痛苦呢?叔本华说:“不能”。
因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意志而不是理智。
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制的冲动。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便感觉痛苦,而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留给人的又是什么呢?叔本华认为,愿望的实现很快就会产生饱和。
目标只是形同虚设。
占有一物便意味着一物失去了魅力。
这个时候,人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与此同时,欲望的满足也总是暂时的、有限的。
当愿望满足,幸福旋即消逝之后,新的欲望就会继之而起,欲望总是满足一个又引起十个,永无终止,这样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痛苦。
痛苦就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
与痛苦相随的是欲望一次次被满足所带来的虚无。
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于痛苦和无聊之间,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他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升官发财,或成名成家,或恋爱求偶,或购房买车,日思夜想,焦虑不安,达不到目的时痛苦不堪,度日如年。
而一旦欲望得到了满足,这时候就会慢慢感到平淡无奇了,好像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觉得费那么大劲似乎不值得,新鲜劲一过去,于是就像叔本华所言,“处于无聊的一端”。
怎样才能超越或摆脱“叔本华钟摆”呢?其实说难也不难,事在人为,境由心造,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早就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清心寡欲”。
悲观哲学家叔本华经典语录:人生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悲观哲学家叔本华经典语录:人生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
摆动!
1、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2、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3、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4、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5、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6、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
7、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
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8、在这样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如若你能遇到真挚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
有时候,我们连对自己真诚都做不到。
所以,无需苛责别人,人性本就复杂奇怪。
9、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10、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
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
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
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
-叔本华最经典的句子
叔本华最经典的句子1.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
”你看啊,有时候我们拼命追求快乐,可得到后又会觉得无聊,没得到呢又痛苦得不行,可不就像钟摆一样晃来晃去嘛!2. “我们可别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家长一样,去强迫命运。
”想想看,家长非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走,最后往往不欢而散,我们对待命运也不能太强硬呀,不然会碰一鼻子灰呢!3. “财富就像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
”哎呀,那些拼命追求财富的人不就是这样嘛,拥有得越多反而越不满足,越想要更多。
4.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
”可不是嘛,你看大家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在为了目标而努力,这就是人的本质呀!5.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
”就好像吃东西,吃太多太杂反而不好消化,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呀,得好好吸收才行呢!6. “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这就好比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才会明白之前的种种缘由,是不是很神奇呀!7.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你想想,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多艰难呀,如果有其他人一起,那很多事情就容易多了。
8.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这就跟一个人外在表现和内在品质一样,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呀,多有意思!9.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这就好像那些自私的人,只想着自己,不顾及别人,最后会失去很多呀!10. “健康的乞丐比病笃的国王更幸福。
”你说是不是呀,一个健康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很快乐,而生病的国王就算拥有再多也难受呀!我觉得叔本华的这些句子真的很深刻,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
叔本华说:“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就...
叔本华说:“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就...叔本华说:“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就是一团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摆动,结局是死亡,人生最终是一场空。
”尼采特别赞同这句话,但他和叔本华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叔本华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就没有意义呗,我就没有意义地过呗。
闲了就逛酒馆、嫖妓,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而尼采呢?他痛苦,他不要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他要反抗,他要找到人生的意义。
所以,尼采一生都很悲观,但他过得很真诚、很用力,他像他写的一样去生活。
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悲剧的诞生》。
在该书的末尾,尼采用悲凉的笔调写道:“就算人生是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场梦,不要失去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悲剧,我们也要尽情地上演这场悲剧,不要失去了悲剧的壮丽和轰烈”。
周国平对《悲剧的诞生》进行了翻译和解读,他认为:动物的生活和人的生活都是没有意义的,区别在于动物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它很满足。
但人不一样,人是知道这个生活没有意义,他不甘心,所以他要去寻求意义。
人是不能忍受生活没有意义的一种动物,不能忍受无意义,一定要去寻找意义,而这本身去寻找意义的过程是有意义的。
人类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产生了哲学、宗教、艺术。
有了哲学、宗教、艺术,人类的生活就有意义了。
个人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有了精神生活,他的人生就有意义了。
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周国平有两句话,曾经人人奉为经典,现在依然是我们每个人想要达到的人生境界。
第一句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很重要,得有自己喜欢的事,然后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能够靠这个养活自己,一个人的所谓的事业,就是你最有兴趣,最能发挥你的能力的事情,就是你的事业。
你找到这样的事业,你把它做好,这是一条。
第二条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也快乐。
有了这两条,人生就是圆满的了。
希望你、我最终都能达到圆满。
叔本华十大经典的名言,精辟独到,道出了真理,很有智慧
叔本华十大经典的名言,精辟独到,道出了真理,很有智慧叔本华十大经典的名言,精辟独到,道出了真理,很有智慧!1、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
——叔本华太宰治《风中之笺》中说过:“所有的人类,无论是谁都是无聊的卑微的存在,只有作品才是救世主。
”钱钟书也说过:“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叔本华也好,太宰治也好,钱钟书也罢,都是道出了我们如此重复而又无聊的一生,因为人生就是生老病死的一个过程,每活一天,就是向坟墓爬得更近一点。
人生,我们大多数都是无聊的,为了不无聊,我们会重复去做一些事,来充实自己的今天,哪怕是玩手机,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动。
更何况很多人本来想放下一切,只想沉迷于手机游戏,可惜现实生活不允许,他只能偷闲玩玩,那样更痛苦。
而最痛苦的莫过于是人都将一死,谁也逃不过,不过我建立大家还是结合太宰治的语录读一读叔本华这句语录,那么人生就可以有个方向,尽力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一些。
就好比我现在爱上了写作,我也觉得人死后,作品是活的,总会有那么几句话,或是一本作品,会让一些后世人看到。
但如果做其他的事,就很难有这样的效果,更何况写作,是无需要投资的,只需要积累。
2、青年是诗歌丰富的季节,而老年更适宜哲学上的收获。
——叔本华#叔本华语录#青年为何是诗歌丰富的季节,因为在青年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生活家庭的压力,沉迷于对异性的爱恋,在爱情中,最容易滋养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来,一个不会写诗的人,在谈恋爱中,都能变得很有诗意,说话间,都充满文艺,你看看《Hello!树先生》就是很好的证明。
依稀记得树先生写过这样的诗:“相思是烟,相忆是酒,你就像那烟酒,搞得我烟不离手,酒不离口。
”不去看树先生本人,就读这句诗,大家都可能认为他是读过很多书,是个知识分子,但现实,树先生不是,树先生没有什么文化,是一个连工作都难找,甚至吃不饱穿不暖,媳妇都跑了的人。
3、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吃对方,文明人则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
叔本华:人生不是痛苦就是无聊,且幸福也是一种妄想!这是真的?
叔本华:人生不是痛苦就是无聊,且幸福也是一种妄想!这是真的?叔本华是个彻底的悲观哲学家,他说:人生不是痛苦就是无聊,且幸福也是一种妄想,是消极而非积极的人类妄念。
可见他对人生和他人有多悲观,究竟细节如何?他是如何把这种悲观情绪传染开来的呢?一起来进入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叔本华关于人类认识力和幸福定义的论述。
1,人们可以像斯多葛派一样,用理智控制欲望,获得恬淡平静,但事实是现实中这样的人几乎没有。
人们虽为驱散苦恼而不断地努力着,但苦恼不过只换了一副姿态而已。
这种努力不外是为了维持原本缺乏、困穷的生命的一种顾虑。
要消除一种痛苦本就十分困难,即使幸获成功,痛苦也会立刻以数千种其他姿态呈现,其内容因年龄、事态之不同而异,如性欲、爱情、嫉妒、憎恨、抱怨、野心、贪婪、病痛等皆是。
这些痛苦若不能化成其他姿态而呈现的话,就会穿上厌腻、倦怠的阴郁灰色外衣,那时为了摆脱掉它,就势必大费周折了,而纵使倦怠得以驱除,痛苦恐怕也将恢复原来的姿态再开始跃跃欲动。
总之,所谓人生就是任凭造物者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抛掷。
但我们不必为了这种人生观而感到气馁,它也有值得慰藉的一面,从这里也许可以使人提升到像斯多葛派一般,对自己现在的苦恼漠不关心的境界。
对于这些苦恼我们既然无法忍受,于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就有许多人把它当做偶然的、由于容易变化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东西。
如此,对于某些必然性、一般性的灾祸——例如衰老、死亡或日常生活的不顺遂等——人们便往往不觉得悲伤,反而能对它持以嘲弄的态度。
但痛苦原是人生中固有的、不可避免的东西,而其表现的姿态和形式,皆被偶然所左右,所以,苦恼总在现在中占据一个位置,若移去现在的苦恼,从前被拒在外的其他苦恼必定立刻乘虚而人,占据原来的位置。
因之就本质而言,命运对我们并不发生任何影响——一个人若能有这样的省悟,认识上述道理,他就能获得斯多葛派的恬淡平静,不再为本身的幸福惦念了。
然而,事实上究竟有几个人能以这种理智力量来支配直接感受的苦恼呢?也许完全没有。
叔本华经典语录_名言
叔本华经典语录_名言叔本华名言1、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2、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3、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4、“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5、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
6、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7、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8、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
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
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9、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10、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
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11、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12、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13、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14、风格是心灵的外观。
15、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16、种族的事务,即受精一旦完成,对每个动物而言,接踵而来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对大多数昆虫而言,甚至继之以迅速的死亡。
哲学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哲学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
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
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
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风格是心灵的外观。
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种族的事务,即受精一旦完成,对每个动物而言,接踵而来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对大多数昆虫而言,甚至继之以迅速的死亡。
一个众人和万物都不曾在他眼里时时显得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没有哲学才能的。
叔本华的名句
叔本华的名句我一直觉得叔本华是个很神奇的家伙。
他的那些名句啊,就像黑暗中的星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去思考生活的真相。
叔本华说过:“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哇,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就好像他把我心里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一下子给说清楚了。
你想啊,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这样?有时候忙得像个陀螺,被各种烦恼、压力搞得痛苦不堪,比如说要拼命赚钱,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上的任务一个接一个,就像大山一样压过来,真的是苦不堪言。
可当你闲下来的时候呢?又觉得无聊透顶,浑身不得劲儿,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陷入一种倦怠的状态。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每天加班到很晚。
有一次他跟我抱怨,说自己感觉就像个机器人,累得要死。
后来他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刚开始几天还挺高兴,可没过多久就开始觉得无聊了,不知道该干啥。
这不就正应了叔本华这句话嘛。
还有他那句“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可太犀利了。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害怕孤独,觉得孤独就像是被世界抛弃了一样。
所以啊,他们就拼命地去迎合别人,跟着大众的潮流走,做着和别人一样的事情,就为了不显得格格不入。
可是这样做,不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吗?就像一群羊,只知道跟着前面的羊走,从没想过自己要去别的地方看看。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聚会,大家都在聊一些很流行但没什么营养的话题,像哪个明星又有什么绯闻啦之类的。
我就觉得特别无趣,可其他人都聊得热火朝天。
我当时就在想,我要是跟着他们一起聊,那我不就变得庸俗了吗?我宁愿自己找个角落待着,享受一下孤独,也不想被这种庸俗的氛围给同化了。
叔本华还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天呐,这简直是说到了我们的痛处。
我们总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了,好像自己活着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一样。
就拿穿衣服来说吧,很多人买衣服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因为别人会觉得好看。
我有个表妹,她每次买衣服都要问周围的人好不好看。
叔本华名言作文
叔本华名言作文
“哎呀,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
”这是叔本华的一句名言呀!
记得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
那阳光可真好呀,暖洋洋地洒在大地上,绿油油的草地像是一块大大的地毯。
我们在草地上你追我赶,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
“嘿,你们看,那朵花好漂亮啊!”我指着一朵娇艳的花朵喊道。
“是呀是呀,真好看!”小伙伴们纷纷围了过来。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叔本华的这句名言。
我不禁问小伙伴们:“你们说,人生真的就像钟摆那样吗?”
“啥意思呀?”一个小伙伴挠挠头。
“就是说呀,一会儿痛苦,一会儿无聊。
”我解释道。
“哎呀,才不是呢!我们现在多开心呀,一点也不痛苦和无聊。
”另一个小伙伴反驳道。
“可是,等我们玩累了,不就会觉得无聊了吗?”我继续追问。
“那我们就再找别的好玩的呀!”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我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虽然人生中可能会有痛苦和无聊的时刻,但我们可以去寻找快乐呀,可以像现在这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
也许叔本华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能被这句话束缚住呀。
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
人生不应该只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而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可能。
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像一幅绚丽的画卷,而不是一个单调的钟摆!。
为什么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我们应该怎么办?
为什么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我们应该怎么办?叔本华认为人的真正本质就是生存意志,人类只是生存意志客体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
生存意志没有目的,它盲目不顾一切地争取自我保存,自我满足。
但是在现实世界里,作为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要受到时空背景下的客体条件的制约,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欲望的条件却是有限制的,所以人的欲望很难得到满足,人活着注定充满痛苦。
就算欲望侥幸得到了满足,但快乐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感受到无聊,或者去追逐新的欲望,所以大部分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徘徊。
在现实中,穷人的一生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一辈子都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忙碌。
富人们则相反,他们的生存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摆脱了生存之苦,但是无聊就向他们袭来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富豪明星经常爆出丑闻。
而且所有人都不得不面临一个最终的结局:死亡。
一个人的人生无论多么辉煌灿烂,都只不过像吹肥皂泡一样,肥皂泡吹得再大,最后都要破灭。
叔本华有句名言是对此最好的注解:“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愉。
”所以,从整体来看,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必须要说明的是,从局部来看,人生还是有一些乐趣的,叔本华并没有否认这点。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从整体上对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有一个把握,然后就批评别人的说法,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那么面对人生的痛苦,应该怎么解决呢?叔本华主要给出了三条途径:研究哲学、艺术审美、否定意志到达涅槃境界。
研究哲学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力,帮助我们把握这个世界,理解人生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们的痛苦,可是并不能完全消除痛苦。
艺术审美可以让我们暂时忘掉现实世界的烦恼,获得短暂的宁静平和,可是人终究得回到现实世界里。
因此这条途径也不彻底。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尼采就把叔本华的这条艺术之路发扬光大了,尼采是要把整个人生都变成艺术,过一种审美式的生活。
面对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尼采从美学出发,用艺术和审美赋予人生以意义,提出了“酒神精神”,强调人生的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叔本华:痛苦和无聊之间的悲剧人生
2016-01-15同道学园
叔本华,悲剧人生
叔本华:痛苦和无聊之间的悲剧人生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叔本华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之一。
他主要持悲观主义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叔本华在其艺术分类中,十分推崇悲剧,因为在他看来,悲剧是以表现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的,是要在我们面前演出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统治着人的偶然性,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
他认为,悲剧中的不幸、痛苦和灾难都只是手段和表面现象,其真实的本意是要传达出这一本质的洞见:意志是一切不幸、痛苦和灾难的原罪,从而让人看穿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自觉地放弃和否定生命意志。
叔本华认为人生之所以不幸,因为人的本质是意志。
叔本华反对在正义中去寻找悲剧灾难的原因,悲剧人物之所以得到毁灭的惩罚,并不是由于犯了什么个人的罪过,而是犯了原罪,即生存本身这一罪过(所以叔本华多次赞美加尔德隆的那句诗:“人最大的罪恶,就是他诞生了”)。
为此,他反驳说:“奥菲利娅、苔丝狄蒙娜或者狄利亚有什么过错?”总之,正是悲剧揭示了人的原罪,故而是“文艺的顶峰”。
由此,叔本华认为悲剧以表现人性的痛苦、不幸、灾难等可怕的一面为题,他把不幸的来源分为三种,我们也可以说悲剧由此分为三类:
首先,它可能来自“一个特别坏的人”,或者说造成巨大不幸的原因可能是某一剧中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这时,这角色就是肇祸人。
例如理查三世、《奥赛罗》中的雅葛、《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安提戈涅》中的克瑞瓮等。
其次,它可能是盲目的命运造成的,也即偶然的机缘与错误,大多数的古希腊悲剧,如《俄狄浦斯王》,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麦西纳的新娘》等都属于这类。
最后,它可能仅仅是由于“剧中互相所处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
这种悲剧的酿就,既不需要邪恶的人为非作歹,也不需要安排可怕的谬误和闻所未闻的意外事故,而只需要将普普通通的人安排在普普通通的环境下,使他们处于互相对立的地位,这样,他们就由于地位所迫,彼此非常自觉地损害对方,而在情理上却又不能完全归咎于任何一方。
席勒的《华伦斯坦》、歌德的《浮士德》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属于这一种类型。
在三种类型的悲剧中,叔本华尤其欣赏第三种。
因为他认为第三种最为可怕,因为第一、二种悲剧的威慑力离我们较远,这两种所造成的恐怖一般说来是可以避免的,而第三种悲剧的威慑力最大,离普通人最近。
“因为这一类不是把不幸当作一个例外指给我们看,不是当作由于罕有的情况或狠毒异常的人物带来的东西,而是当作一种轻易而自发的,从人的行为和性格中产生的东西,几乎是当作[人的]本质上要产生的东西,这就是不幸也和我们接近到可怕的程度了”。
在人们的生活中,破坏幸福和生命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随时都可能同时充当悲剧的制造者和悲剧的承担者这样两种角色,而究其根源,悲剧即罪恶,罪恶即人生的本质,也即世界的本质——意志。
那么悲剧主要表现苦难,为什么又能给我们快乐呢?叔本华说
“所有悲剧能够那样奇特地引人振奋,是因为逐渐认识到人世、生命不能彻底满足我们,因而不值得我们苦苦依恋。
正是这一点构成悲剧的精神,也因此引向淡薄宁静……”
也就是说,人们观赏悲剧,自然感到人生的不幸和痛苦,从而退避三舍逃离红尘。
这样,审美主体在关照对象中忘却自己,感知者和被感知者合为一体,成为一个自足的世界,主体不再是那个体的人,而是认识的纯粹主体,是无意志的、无痛快的、无时空的主体。
换言之,在悲剧中经历漫长的冲突和苦难之后,最高尚的人(剧中人)最终放弃自己一向急切追求的目标,永远弃绝人生的一切享受,或者自在而欣然地放弃生命本身,作为观众,目睹了这场冲突和苦难,也就从他们身上受到高尚的教育,同样能够暂时摆脱求生意志。
因而悲剧快感和一般快感一样,都来自痛苦的暂时休止。
叔本华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唤起怜悯和恐惧的说法,但他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和莱莘差不多,恐惧是为自己的。
我们先是感到受到主人公的那种不幸的威胁,于是和他结成同盟来对抗人生。
然后我们逐渐分享到他的痛苦,忘了为己的动机。
于是恐惧便产生出怜悯。
叔本华指责亚里士多德把怜悯当成目的。
对悲剧诗人说来,怜悯只是达到否定求生意志的一个手段。
不过叔本华虽然这样说,却并没有低估怜悯的重要性。
相反,他把怜悯视为一切道德的基础;而从他的全部著作看来,我们可以说他把怜悯视为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因为怜悯是关照的起点,也是爱的起点。
它是把不可见的东西揭示给人类的“第六感官”。
人只有通过怜悯,才能超越个人意志,通过悲剧任务的苦难直觉地认识到普遍性的苦难。
但有人指责叔本华,认为世界文学史那些为人称道的悲剧形象,并不是如他所说的抱着一种弃绝尘世的淡薄精神来向世界人生告别,他们的不幸往往是生命的强烈欲求遭到扼杀,叔本华的悲剧学说只是从其意志学说出发。
这一点我们可作参考。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
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满足便无聊。
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这句著名的格言,充分的反映了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观,他看到了人生苦的本质,但出路在哪里,叔本华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
文章来源于豆瓣网
编辑/琉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