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小草和大树的兴趣。
(2)运用比较法,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资源,懂得感恩。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小草和大树的故事。
2. 生字词学习:结合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图片观察: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4.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小草和大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小草和大树特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3.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草和大树的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通过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小草和大树的故事。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课文《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懂得小草和大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树立生态平衡观念。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 分析课文主题,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2. 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4. 课堂讨论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草和大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理解词语含义。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5.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小草和大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课文所传达的环保意识。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培养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小草和大树在文中象征着________和________。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草和大树》。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草和大树》,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故事内容,理解现代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生态危机,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环节1. 课前准备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教学课件和板书等教学工具。
2. 导入新课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班级周边的种植绿化等环境,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次学习内容。
3. 教学内容讲解和分析通过阅读教材中《小草和大树》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危机,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4. 关键词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让学生掌握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的关键词,例如:生态、环保、大气、温室效应等概念的理解。
5.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已经准备好的教材中的练习和任务,强化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6. 课后小结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深刻体会和吸收文章中内容并对此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阅读完本课后,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书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读后感。
2.布置学生每周的环保任务,例如:在学校内进行垃圾分类等行为,激发学生对环保的重视。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课堂讨论和书面测试两种形式。
其中,课堂讨论可以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书面测试的主要重点是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2. 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化理解文章主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3. 采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草和大树》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谜语导入:绿油油,地在头,头上戴朵花,地上铺层绿。
(打一植物)2. 揭示谜底:小草。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象征什么?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理解课文1. 提问:课文为什么说小草是“平凡而不起眼”的,大树是“引人注目”的?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3. 教师总结:小草象征平凡、谦逊、坚韧的人生观;大树象征自信、骄傲、张扬的人生观。
四、品读课文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更欣赏哪种人生观?为什么?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强调: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的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一颗小草或一棵大树?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小草是____的,大树是____的。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小草和大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卡片等。
3.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草和大树。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展示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运用字词。
4. 分析讨论(1)比较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2)讨论小草和大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小草和大树的知识,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心中的小草和大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树与小草》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树与小草》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主题活动内容:1. 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环境2. 大树和小草的特点3. 爱护大树和小草4. 大树和小草的故事5. 创意大树和小草三、主题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大树和小草,引发幼儿兴趣。
2. 观察讨论:带领幼儿观察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3. 故事分享:讲述大树和小草的相关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它们的重要性和可爱之处。
4. 创意活动:邀请幼儿进行创意大树和小草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
5. 总结反思: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好习惯。
四、主题活动延伸:1.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树、种草活动,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2.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大树和小草的观察、保护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主题展览:组织幼儿展示他们的创意作品,提升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实物等展示材料。
2. 大树和小草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材料。
3. 与主题活动相关的书籍、故事课件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评价其创意和技巧。
3. 家长反馈和幼儿的课后表现。
六、主题活动准备:1. 教学场所:室内活动室或户外草地。
2. 教学用具: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实物模型、手工材料、绘画纸张、彩色笔等。
3. 教学课件: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故事视频等。
七、教学活动步骤: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大树和小草,引发幼儿兴趣。
2. 观察讨论:带领幼儿观察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3. 故事分享:讲述大树和小草的相关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它们的重要性和可爱之处。
4. 创意活动:邀请幼儿进行创意大树和小草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
《小草和大树》小学语文教案
《小草和大树》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草、大树的特点以及小草和大树之间的联系。
2. 情感目标:体会小草的顽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大树的乐观自信、无私奉献的品质。
3. 能力目标:学习小草和大树的品质和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草、大树的特点以及小草和大树之间的联系。
难点:学习小草和大树的品质和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1. 读中感悟,突破重难点2. 联系上下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通过对比,突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草还是大树?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2.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入课文内容。
3.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 评议朗读情况。
6.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7.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8. 学生齐读课文。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小草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回答上述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
(2)学生根据语段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默默无闻、卑微渺小”的意思。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2. 学习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这个语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小草的成长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回答上述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段。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小草和大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感悟课文,学会用情用心朗读。
2、理解部分词语的色彩及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并结合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用情朗读文本。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3、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由课题质疑导入课文1、读课题2、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3、题目中的“小草”“大树”分别指谁?“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2、检查读生字新词,正音。
3、检查课文朗读。
4、说说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5、哪些写的是生活中的困难?哪里写的是事业上的困难?按“概括——生活中的困难——事业上的困难——总结”给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导语: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
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
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三、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生活的艰辛。
1、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第二大段,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生活中经历的困难?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2)学会对比分析,理解课文主题。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懂得弯曲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2)学会对比分析,把握课文主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从而理解课文主题。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小草和大树。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特点?它们给你什么感受?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描绘的小草和大树分别代表了什么?(2)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5. 理解课文主题:(1)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把握课文主题。
(2)讨论:为什么小草要弯曲?弯曲是为了什么?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以“我心中的小草和大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课内拓展:(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身边的小草和大树。
课文《小草和大树》教案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计划调整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合学生。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十、教学总结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总结环节,教师应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鼓励学生在新的学期里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师还需要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家长的配合支持,期待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创美好未来。
c.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巩固学习。
3. 分析讨论:
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成长历程,讨论它们面临的困难和如何克服。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
4. 情感体验:
a.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小草和大树的成长过程。
b.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包括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4. 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性。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效果,思考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所在。
3. 考虑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
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找找校园中的小草和大树,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2. 邀请植物学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生态特征。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自然、人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后资料,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价值。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自然科学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收集有关小草和大树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谈论对小草和大树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节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探讨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价值。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课后资料分享,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1)是否全面讲解了生字词。
(2)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
(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
2. 反思教学方法:(1)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参与。
(2)合作学习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
(3)教学手段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草和大树》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草和大树》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讨论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生态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草和大树》课文教学辅助材料:1. 有关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草本植物,哪些是木本植物?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小草和大树》。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特点?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小草和大树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草和大树》,你们知道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生长环境了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小草和大树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保护小草和大树的主题活动。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草和大树教案(15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15篇)小草和大树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草和大树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草和大树教案1活动目标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初步认识区别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会物体大小的相对性重点难点重点:区别物体的大小,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难点: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性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认识卡片上的各个动物物质准备:大小动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礼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皮球若干、箩筐一只活动过程教师带着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围坐在草地上。
一、认识“大树”和“小草”,区别大小。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和草,请他们比较树和草的大小,并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大树大,大树叫小草娃娃,小草小,小草叫大树妈妈。
”2、请幼儿去抱抱大树妈妈,抚摸小草娃娃。
二、给大树和小草找邻居1、师:“今天还来了许多动物客人,它们想和大树妈妈、小草娃娃做邻居,大动物说想和大树妈妈做邻居,小动物说想和小草娃娃做邻居,我们给这些动物排排好,行吗”2、请幼儿按“大动物”和“小动物”分别取动物卡片放在大树脚下和草丛边,边放边说:“大xx是大树的邻居,或小xx是小草的邻居。
”老师个别指导。
三、给大树、小草和动物们送礼物。
1、师:“我们给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找到了邻居,我们再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它们,好吗”2、请幼儿按大小给卡片分类,大的挂在大树妈妈和它的大动物邻居身上,小卡片送给小草娃娃和它的小动物邻居。
四、玩“拣皮球”游戏。
1、师:“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真开心,它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拣皮球的游戏,你们愿意吗”2、游戏:老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四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了一个大(小)皮球。
”(游戏2―3次)。
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益智区增加比大小活动,美工区增加涂色活动――涂大树和小草。
活动评析一、设计意图本次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园内的优美环境,将孩子们领到室外,席地而坐,让幼儿直接与小草、大树接触,直接与大自然对话,切身体会小草的嫩,大树的美。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纸张、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3. 写作本、铅笔等写作材料。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了解和观察。
Step 2: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如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作用和价值。
Step 3:创作(10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
2.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完成创作。
Step 4:分享和总结(5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观察、口头提问、作品展示评价内容:1. 学生对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了解和描述。
2. 学生对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的观察和分析。
3. 学生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和感受的表达。
四、教学延伸活动名称:小草和大树种植体验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种植小草和大树,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活动步骤:1. 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空地或花坛,准备种植小草和大树的工具和材料。
2. 教师向学生讲解种植小草和大树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草和大树中班科学教案
小草和大树中班科学教案教案一: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小草和大树的生长过程,使孩子们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明白植物的种子是如何发芽成为根、茎和叶的。
教学准备:1. 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实物2. 植物种子3. 盆栽土壤和盆子4. 水5. 放大镜、铲子和喷壶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请孩子们观察一株小草和一棵大树,组织他们描述这两者的不同之处。
引导他们关注形状、大小、高度等特征。
2. 提问引导:询问孩子们小草和大树是如何生长的,他们是从哪里来的?3. 观察种子:给每个孩子一颗植物种子,让他们仔细观察种子的外观和形状,并描述一下。
4. 种植种子:将一些盆栽土壤倒入盆子中,孩子们轮流将种子埋入土壤中,然后轻轻压实。
5. 浇水:用喷壶给种子浇适量的水,让孩子们观察水分的作用。
6. 等待观察:告诉孩子们种子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发芽,所以他们需要耐心等待。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看看有没有一点变化。
7. 学习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会看到种子开始变化,慢慢长出根和茎。
组织他们观察并记录这些变化。
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更加细节的部分。
8. 探索: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根和茎?他们有什么作用?9. 总结:让孩子们回顾整个观察过程,总结种子发芽的基本步骤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案二: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目标:通过比较小草和大树的不同部分,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各个部位,明白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准备:1. 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实物2. 板书工具和绘图纸3. 植物模型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询问孩子们是否还记得种子发芽的基本步骤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引入活动:给孩子们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实物,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不同部分的特点。
3. 绘制图画:板书上植物的主要部位,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
让孩子们用绘图纸模仿绘制植物,并给出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 探索: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的不同部分,帮助他们发现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的作用是支撑植物并将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子,叶子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花的作用是吸引昆虫传播花粉,果实的作用是保护种子并帮助种子传播。
9 小草和大树教案
9 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2. 故事中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 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2. 故事中的启示。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实物。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草地,提问:你们知道草地上生长的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小草。
3. 教师展示小草的图片,简要介绍小草的特点和价值。
二、新课阅读(10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小草和大树》,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故事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草和大树谁更重要呢?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小草和大树各有特点和价值,我们不能单纯地比较谁更重要。
3.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实践环节(5分钟)1. 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校园里的草树。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措施。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以及故事中的启示。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价值,并与家人分享。
2.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如何保护身边的草树,制定一个保护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草树,阅读相关故事,讨论保护草树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大树和小草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树和小草》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教学内容:1. 认识大树和小草。
2. 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教学资源:1. 图片:大树、小草、植物生长环境等。
2. 视频: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
3. 教具:大树和小草的手工材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大树和小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帮助幼儿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3. 观察与表达:教师播放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变化。
4.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大树和小草的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和观察心得,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 开展“大自然探索”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3. 开展“保护植物”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个别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大树和小草的生态环境》2. 活动目标:a. 让幼儿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环境。
b.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c.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差异。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植物,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差异。
2. 保护植物,尊重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小草和大树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力。
2. 学生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知识点。
3. 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教学小草和大树的特点:讲解小草和大树的外貌、生长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小草和大树的差异,并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
4. 保护植物的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小组讨论等。
2. 小组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学生提问和回答: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正确性。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小草和大树的自然环境。
2. 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树木的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环保行为。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文《小草和大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草和大树的特点;(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的大意;(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和大树的特点;(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对小草和大树的兴趣;(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2)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寓意。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字词拼写练习;(2)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草和大树的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3)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完成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理解课文方面表现较好,但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生字词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六、教学内容:1. 课文《小草和大树》的深入解读:(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理解小草和大树所代表的品质;(2)探讨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用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草和大树》教案
设计理念
学生因为思考而质疑,带着问题潜心会文。
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验文章主人公的生活,体察她的心绪;与作者对话--体味作者的情感,体悟表达的精妙。
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智慧碰撞中,读懂课文,使学生与主人公、与作者心灵贴近,受到震撼,产生共鸣,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流程
一、由题生疑,带疑读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既不是童话,也不是寓言,题目却叫《小草和大树》。
(板书课题)
【注:上课伊始,老师开门见山,直奔题目,三言两语,目的是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文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课文实际上写了什么?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
【注:教师的课前预设是教师读文本的深入浅出,是教师抓住文本灵魂的现实表现,也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事先预想,预设越充分,课堂生成越精彩。
】
2.同学们。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谜,赶紧走进课文吧!
二、学词排障,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
【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教学生字词不必面面俱到。
教学生不会的’、容易出错的,这也是课堂高效的一种策略。
】指名读词语,即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齐读。
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交流。
其实,第二行的四个词语很有意思,你看出来了吗?(带点字与另外两个字的意思相近。
)
【注:授之以渔的做法。
理解词语不能只靠查词典死记硬背,适时的点拨,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
3.开火车读课文。
4.同学们,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那么,你现在能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吗?
(1)课文写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接着,指导学生概括本文所写的人物。
(方法:抓住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抓住本文写人的关键词逆境成才。
) 夏洛蒂逆境成才,课文从几方面来叙述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
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写诗遇挫--不退缩叹息
创作艰难--不浪费时间
【注:学生总览全文,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些了解,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重点段,明确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层面,使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更加清楚,也为学生深入发掘课文内涵,体味精彩的细节,感受人物形象打好地基。
】 (2)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
文中几次提到小草和大树?请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引导所有的学生认真听,搜集有效信息。
【注:学生阅读文本,也是一次心灵之旅。
他们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可能不
完整,可能有偏颇,甚至是错误--没关系!因为这就是学习,只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才变得实在。
同时,也为教师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和内容提供了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