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是在如实反映人性,还是会放大其中的恶意?网络暴力和现实中的暴力有哪些不同?它所带来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它可以被阻止吗?

网络暴力:虚拟手段和现实问题

2020年初,艺名为奥卡菲娜(Awkwafina)的美籍华裔演员林家珍(Nora Lum)成为首位获得金球奖音乐/喜剧类电影最佳女主角的亚裔女性。

但就在她祖父母的出生地中国,她莫名其妙地遭受到了网络暴力,网络上却充斥着对她外貌的诋毁。这些年来,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听到“网络暴力”这个词,但我们真的了解这个怪物吗?

女性是主要的受害者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苏珊·赫林(Susan C. Herring)在2002年的论文中这样定义网络暴力(Cyber Violence):构成或导致攻击个人或群体福祉(well-being,指身体、心理、情感上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等)的在线行为。

网络暴力中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网络上,但随后有可能会延伸到离线环境中——例如有些人会开展“人肉搜索”行为,曝光受害者的住址和手机号等私人信息,给受害者的现实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网络暴力不一定带有物理暴力的成分,但它毫无疑问带来了心理上、情感上的伤害。

赫林指出,网络暴力和现实世界的暴力表现出相同的模式,即暴力的肇事者多为男性,而受害者多为女性。在2000年至2001年间,向在线制止网络虐待组织(organization Working to Halt Online Abuse)报告的网上骚扰案件中,女性占受害者的84%。十多年过去了,在2015年联合国妇女署的一份报道中这个趋势并没有任何变化,女性受到网络骚扰的可能性仍然是男性的27倍。

在我们身边的事例就有2018年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当时,大量媒体根据现场图片捕风捉影,认为是和公交车坠江是因为私家车女司机的人为错误,过了很久才发现她完全是正常驾驶,只是事故中另一位受害者。劫后余生的她不仅遭受了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创伤,还要面对网络“键盘侠”们的指责和谩骂。

网络暴力相对于现实暴力而言,更容易被忽视,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暴力并不“真实”,也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虚拟世界的一种发泄而已,想要保护自己只需要离线就好了。理论上是如此,单纯的网络暴力不可能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所带来的也只是局限在情感上的伤害。

但在现实生活中,暴力行为一旦产生便很容易升级,很多施暴者并不满足于情感伤害,而往往追求将暴力行为升级为实质性的伤害,这也是网络暴力最让人担心的地方。

常见的网络暴力形式

赫林提出,最常见的网络暴力有四种:

1)线上接触所导致的线下虐待行为;

2)网络跟踪狂(Cyber stalking);

3)网上骚扰(online harassment);

4)侮辱性/降级代表(Degrading representations)。

2018年曾经发生过一件引起广泛争议的事件,一名15岁的某视频网站播主通过网络接触了一位10岁的女孩,在线上极力诱导女孩和自己发展亲密行为。女孩的母亲出于保护女儿的目的和该少年接触后,这名少年为了报复她,唆使女孩离家出走和自杀。这是典型的线上接触所导致的线下虐待行为。

网络跟踪狂的特征十分明显:这类人不仅密切关注受害者在网络上的一切行动,他们也常常使用一些威胁或恐吓语句:“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和你的孩子)住在哪里,以及……”暗示十分明显:我将使用这个信息去伤害你和你的家人。因此,网络跟踪也很可能和现实生活中的人身暴力威胁(甚至死亡威胁)相联系。网上骚扰屡见不鲜。在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后,无辜的女车主就遭受了大量骚扰。不久前还发生过另一个热点事件:某美妆博主自述受到前男友家暴多年。接着,该“家暴男”的手机号码被其他网友曝光,试图为该美妆博主“主持正义”的网友们开始了对这个手机号的主人进行无休止的骚扰和辱骂,最后才发现手机号的主人并非“家暴男”。这些有针对性的暴力威胁或死亡威胁是最常见的网络暴力,甚至会伤及无辜。因此无论有任何理由,使用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不能被容忍的。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人们针对奥卡菲娜的贬低和谩骂则体现着最后一种网络暴力形式——侮辱性/降级代表。赫林对于这种网络暴力的定义颇值得深思:“在这种情景下,人们通常以表达自由、冒犯性和体面标准来讨论事件,这些侮辱性的

陈述并不是为了伤害特定目标,但很可能伤害了某个特定的群体。”对奥卡菲娜的辱骂中最理直气壮声音是:“她就是丑,还不许人说了?”

是的,不能说,因为“言论自由”的意义并不包括在公开场合对其他人的长相品头论足,拒绝这种行为是最起码的礼貌。“言论自由”从来都不应该是网络暴力的遮羞布。除此之外,私自拍摄照片或视频,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把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同样也是一种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犯罪吗?

2015年,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中宣称,地球上的移动设备已经比人多了:我们有73亿人,却有86亿设备。而到了2018年,全球移动设备的数量超过120亿,平均每个用户2台设备。

网络越来越普及,人们在网络上使用的时间越来越多,而网络暴力也随之普遍和升级,导致人们(尤其青少年和女性群体)遭遇到网络暴力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网络暴力所伴随的对现实生活的威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网络暴力的队伍中。

在网络上,由于施暴者更容易隐匿自己,也更容易接触到受害者,进行言语伤害就更加容易;此外,在网络上,人们了解真相的渠道往往更加片面,也更容易被煽动;人们也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些都可能变成网络暴力滋生的温床。

实际上,互联网上的“匿名性”只是一个假象,网络都是有记忆的,想要借助虚拟的网络来发泄自己伤害别人欲望的人,实际上会暴露得比现实生活中更快。网络本身是中性的,它诞生的初衷也并非是为了传播人性中的恶。就和所有的工具一样,让它传播善良还是邪恶,完全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存在于网络上的不止有暴力,也有良善——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要想帮助边远山区的儿童,只需要按几个按钮即可;那些帮助别人的“平民英雄”们也不再寂寂无名。

要抵制网络暴力当然需要从制度和管理层面去进行监管和控制,但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性,不要做键盘侠,也不要过分关注人性的恶——因为很多恶行的出现就是为了博关注。

相反,我们需要坚信“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做人准则,也应该是网络上的行为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