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要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
一、新闻宣传
一般来说,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时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分为政治宣传和商业宣传。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合起来说呢?
这是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及时是最客观的新闻传播,也可以夹杂着宣传的成分。
新闻和宣传的差别:
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重复。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4、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新闻和舆论是什么关系呢?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新闻反映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新闻页可能没有反映舆论。
五、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
中国古代生活传播结构有一下几个特征:
1、信息内敛,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2、文化封闭,在认知上趋向于同化对象,对外部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内部协调比应对外部
更有现实价值。
3、内圈往往是进入外圈的必要精神基础。
4、圈层间具有内在的彼此渗透性和灵活的伸缩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传播结构的特征:
1、社会组织高度统一,但社会是分散的。
2、上一层次比下一层次获得较多的信息。
3、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主管意向的遮蔽,任何层级获得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
4、一旦外部真实的信息扩散,社会顷刻瓦解。
现代生活传播结构的特点:
1、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发散的活动趋势。
2、打破了生存的封闭性,人民比较容易顺应外界的变化。
3、人民在各个领域的交流频率高,变化大,方向不确定。
4、处于这种社会结构中的人,趋向于个体精神的开放,人格特异、独立。
第二讲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1、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
2、接受者的“不知”。
3、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
二、为什么人能够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
新闻从业人员发出信息,一般会考虑:第一,新闻对受众的使用价值;第二,媒体的利益;第三,政治利益;第四,传播者的个人偏好。
人们关注有价值的新闻的原因:
1、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
2、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
3、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
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
1、事实发生的概率。
2、事实的不确定性。
3、与受众利益的相关性。
4、影响的范围。
5、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6、著名人物、地点、时间。
7、事物的冲突性。8、表现人的情感。9、心理的替代性。
10、在比较中的反差。
四、在新闻实践中体验新闻价值
什么事儿变成了极端的事情就有了新闻价值。
五、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
1、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选择事实。
2、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
3、从新闻实务的角度看,事件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场、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新度、版面的文字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六、传媒选择事实时的实际运作标准
影响我们按照新闻价值选择新闻的因素:
1、传媒运作的时间周期。
2、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
3、事实的清晰度。
4、文化接近或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5、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6、符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7、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三讲新闻真实
一、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
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理论上讲,你的叙述与事实是否相符,事实时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但是,毕竟新闻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如果这个距离适当,大家都会认为你的新闻报
道是真实的,不会苛求。具体的事实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而你在报道的时候,文字篇幅、时间都是有限的,说的差不多,大家都会认为你的报道是真实的。
新闻与它所反映的事实本身不完全是一回事,很多事实是复杂的,头绪很多,新闻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叙说里报告这个事实,很难做到“完全相符”。
二、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人们对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5、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展差异。
三、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
1、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合理想象不可取)
2、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起的失实。
3、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采访不深入、编辑差误、编辑环节缺乏沟通、编辑合适程序不对、写作者想当然)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传媒假事件特征:第一,信息来源于报道者重合;第二,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第三,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第四,事件媒介化——媒介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第五,暧昧的“真实”——由传媒决定事实的发展方向)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有偿不闻)
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新闻工作的特点很容易造成科学新闻的失实:
1 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2 可续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需要肯定的、精确的事实。
3 以叙述性和形象性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
客观性原则有两个层面,一是理念层面,二是操作层面。
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的报道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对事实的评价)分开。客观性理念是对“事实”的信奉和对“价值”的不信任,并且在报道中努力把二者分开。也就是说,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事实时,对事实本身要非常尊重,对有关事实的评价要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的内涵:
1、诚实。
2、超脱、平衡、公正的对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