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营养师论文--脂肪与营养的关系
简述脂肪的营养功能
简述脂肪的营养功能脂肪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中具有多种功能。
本文将简述脂肪的营养功能。
脂肪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每克脂肪可以提供9千卡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脂肪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进入代谢过程,产生大量的能量。
这也是为什么高脂肪食物往往能够提供长时间的饱腹感和持久的能量。
脂肪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脂肪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细胞的正常运作。
同时,脂肪还参与合成和调节许多重要物质,如激素、维生素和胆汁酸等。
这些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脂肪还具有保护器官的功能。
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肾脏等,都被一层脂肪所包裹,形成了保护层。
这层脂肪可以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减少外部冲击对器官的损伤。
同时,脂肪还能够帮助维持体温平衡,形成身体的保温层,防止体内热量的过度散失,保护身体免受寒冷的侵害。
脂肪还对维持细胞膜的弹性和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细胞膜的弹性和稳定性对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细胞功能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脂肪的存在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渗透性,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保证细胞正常工作。
脂肪还有助于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脂肪中的脂肪酸可以与体内的碱性物质结合,形成碱性盐,有助于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的失衡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骨质疏松、疲劳等。
总结起来,脂肪具有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功能、保护器官、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和弹性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多种重要营养功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的健康问题,因此在饮食中应适量摄入脂肪,并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鱼类和坚果等,以获得最佳的营养效益。
脂肪与营养
脂肪与营养来源: 中国营养学会脂肪并不是坏成分,它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应该科学的认识脂肪。
脂肪,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人人皆知。
不过也可以说是臭名远扬。
因为,一提起脂肪,大家总是紧张、害怕,认为它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慢性病发病的元凶。
其实这只是脂肪的一个方面而已,它的功劳也是很多的,我们应该科学的认识脂肪。
在我们食用的食品中,不管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中都有脂肪。
其实,脂肪并不是坏成分,它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它对人体的好处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首先,它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每1克脂肪可产生能量9千卡,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所产生的能量高1倍以上;其次,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脂肪酸,是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不可少的重要成分;第三,维持体温、保护脏器,脂肪组织在体内对器官有支撑和衬垫作用,可缓冲机械冲击;第四,提供脂肪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E等,同时促进这些维生素在肠道的吸收;第五,增加食物美味,促进食欲等。
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脂肪酸是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之一,脂肪酸分为饱和、单不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出现的位置,将脂肪酸分为n-3及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因所含脂肪酸的链的长短,饱和程度和空间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饱和脂肪酸不易被分解消耗,总是沉积在我们体内,是使我们肥胖的主要元凶。
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坏胆固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维持或提高好胆固醇(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
因此它是对我们人体最健康的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虽然也有很多益处,但摄食不宜多量。
多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坏胆固醇浓度,也能降低好胆固醇浓度,它能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被氧化,产生有害物质过氧化脂质和自由基,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此外n-3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也要防止过多摄入。
高级营养师论文(2~3岁幼儿膳食营养建议)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国家职业技能一级)文章题目:2~3岁幼儿膳食营养建议2~3岁幼儿膳食营养建议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膳食营养及其健康成长日益重视。
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家长们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都想把最好的最营养的食物给孩子,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存在一些误区,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贵的、认为贵的、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就是好的,给孩子盲目进补,或者喂养不合理,顾此失彼,造成营养不均衡甚至营养过剩等营养不良情况,影响幼儿健康生长发育。
本文以2~3岁幼儿为主要关注对象,结合2~3岁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具体膳食营养建议,包括2~3岁幼儿营养素需求、适合的食物、饮食注意事项及一日参考食谱等,旨在通过传播科学、实用的健康营养知识,提高或改善2~3岁幼儿膳食营养水平。
关键词:2~3岁幼儿,科学,改善,营养,健康,膳食,饮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膳食营养及其健康成长日益重视。
家长对孩子的膳食营养及其健康成长日益重视。
由于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家长们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都想都想把最好的最营养的食物给孩子,把最好的最营养的食物给孩子,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很多家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存在一些误区,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贵的、认为贵的、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就是好的,给孩子盲目进补,或者喂养不合理,顾此失彼,造成营养不均衡甚至营养过剩等营养不良情况,养不均衡甚至营养过剩等营养不良情况,影响幼儿健康生长发育。
影响幼儿健康生长发育。
解释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解释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脂类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脂类主要包括脂肪和油脂,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物质,每克脂类能提供约9千卡的能量。
首先,脂类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重要能源来源。
脂类提供给人体的能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更多,因此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适量摄取脂类能提供持久的能量支持,满足人体正常运动与生理功能需求。
其次,脂类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脂类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的健康状况影响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与传递。
良好的脂类摄入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的弹性和稳定性,促进细胞的正常功能。
另外,某些脂类还参与人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如合成激素、维生素、胆汁酸等。
第三,脂类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运载体。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需要脂
类作为媒介,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脂类的摄入有助于维生素的稳定性和吸收率,确保维生素的有效利用。
此外,适量的脂类摄入有助于增强饱腹感,调节食欲。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速度较慢,可以延长饱腹感,减少食欲。
这对于体重管理和控制有益。
然而,脂类的摄入也需要控制和注意。
过量的脂类摄入会增加能量摄入,导致肥胖和相关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摄入脂类时需要把握适量的原则,并选择健康的脂类来源,如鱼类、坚果和植物油等。
综上所述,脂类在营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适量的脂类摄入能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以及调节食欲等,但要注意合理控制摄入量,选择健康的脂类来源。
【关于营养与健康论文3000字范文】 营养师论文范文
【关于营养与健康论文3000字范文】营养师论文范文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食物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用以维持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保证人体的健康。
下面是WTT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营养与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营养与健康论文3000字篇1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养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认为不仅要吃饱,还要兼顾营养,吃出健康和品味。
对于一日三餐的要求也有了大幅的提高,食物的营养成分越来越精细。
但是现代人由于工作和时间长,一直坐着缺少运动,导致了越来越多肥胖症人群、亚健康人群、“三高”人群等的出现,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理的饮食。
蔬菜,鱼、肉类,菌藻类食物都是保健菜的佳品。
同时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地进行营养补充,有益于身心健康。
只有注重怎样吃才能养生长寿,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关键字: 饮食营养健康养生青少年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是国家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情感、交际等方面受到强烈的冲击。
面对机遇与挑战、选择与放弃、动力与压力、自我实现与社会适应等种种矛盾,他们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自己又不正确对待,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里反应,引起消极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引导他们去怎样健康生活,因此,我们要自己调节身心。
拥有乐观、开朗的胸怀是很重要的,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劳逸结合,工作量适度,同时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及抵抗力对于预防肥胖具有很好的作用。
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活动。
都是很好的体育项目。
在合理饮食方面多食含钙、锌、磷、铁和蛋白质多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注意粗细搭配。
限食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少吃盐及糖。
(一)生理特点: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身体代谢旺盛,骨骼、肌肉等器官、组织增长迅速,每天用脑时间最多,属于中偏重体力消耗。
脂肪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
脂肪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脂肪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肥胖和心脏疾病等健康问题的主要元凶。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脂肪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适量的脂肪摄入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促进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脂肪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并指导读者如何合理地选择和摄入脂肪。
一、提供能量和维持机体功能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物质,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
这意味着脂肪可以为我们提供长时间的持久能量,对于繁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运动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脂肪还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它是细胞膜的构成要素,参与合成激素等重要物质,并协助消化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二、保护内脏器官和调节体温脂肪可以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身体内部的柔软组织和重要器官如心脏、肾脏等,都被脂肪层所包裹,形成一种保护屏障。
这不仅可以缓冲外部压力和碰撞,还可以维持温度稳定。
脂肪还有助于保持体温,特别是在寒冷环境中,脂肪在皮下形成隔热层,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
三、维护细胞健康和促进营养吸收脂肪对细胞健康至关重要。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类物质构成,脂肪提供了这些物质的原材料,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流动性。
健康的细胞膜有助于维持细胞健康功能和抵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
此外,脂肪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
这些维生素需要脂肪作为载体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四、调节饱腹感和改善口感脂肪在饮食中起到调节饱腹感的作用。
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更慢,可以延长饱腹感的维持时间,减少食欲。
适量的脂肪摄入还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增加食物的香味和口感,提升食欲和满足感。
五、选择健康脂肪并合理摄入虽然脂肪在健康饮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自己大量食用脂肪。
过多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健康的脂肪,并合理控制摄入量。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不饱和脂肪,如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包括橄榄油、亚麻籽油、鱼油等。
如何合理摄入脂肪以维持健康
如何合理摄入脂肪以维持健康引言脂肪在我们的饮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长期以来,脂肪被认为是致病的罪魁祸首,但合理摄入适量、质量良好的脂肪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摄入脂肪以维持健康,并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一、了解脂肪的种类1. 饱和脂肪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如红肉、全脂乳制品和奶油等。
高度饱和脂肪饮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2. 不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包括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
这些类型的脂肪通常来自植物源性油,如橄榄油、坚果、种子等。
它们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能保护免疫系统并维护神经功能。
3. 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脂肪。
它主要存在于加工食品、快餐和烘焙食品中,如饼干、油炸食品等。
反式脂肪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相关联。
二、合理摄入脂肪的建议1. 控制总体脂肪摄入量虽然脂肪摄入是必要的,但高摄入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健康问题。
建议将总能量摄入中的脂肪限制在20%-35%之间,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2. 优先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应该避免过多摄入饱和和反式脂肪,而选择更多来自植物油、坚果和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
3. 多样化食物种类均衡多样化地选择蔬菜、水果、谷物、豆类、低脂乳制品、鱼类及适量的家禽等作为日常饮食的组成部分,并注意控制每天实际消耗的热量。
4. 适度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饱和脂肪对健康有不利影响,高摄入可能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建议将饱和脂肪的摄入限制在每天总能量的10%以下。
三、合理调配食物组合1. 橄榄油是好选择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
将它用于凉拌或轻微加热处理的菜肴中可以保留其营养成分。
2. 多吃鱼类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等对心血管系统有积极影响,在合理的份量下可多吃一些。
3. 坚果是好伙伴坚果如核桃、杏仁等含有优质不饱和脂肪,适量享用可以提供丰富而又健康的能量供给。
4. 控制红肉摄入量高红肉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营养学论文营养与肥胖
营养学论文营养与肥胖第一篇:营养学论文营养与肥胖论营养与肥胖***班* ***2012-5-18论营养与肥胖摘要:我国国家现如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些饮食上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正走上肥胖的趋势,青少年中这一情况也是日益加重。
如何控制合理饮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日加重要。
这是关系到国民整体健康与国家未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要更加注意合理膳食。
关键词:肥胖健康营养膳食一、肥胖介绍肥胖病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一)肥胖的类型苹果型肥胖、鸭梨型肥胖。
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且不受性别影响,BMI 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1、BMI:18.5~23.9为正常。
BMI:≥24为超重。
BMI:≥28为肥胖2、腰围(WC):判断标准:男性>94cm 女性>80cm3、臀腰比(WHR)①测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测得的身体水平周径为臀围,腰围与臀围之比称腰臀比。
②评价标准男性>0.9或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但其分界值随年龄、性别、人种不同而不同。
4、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理想体重±10%为正常,±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为肥胖或极瘦弱。
5、皮肤皱褶厚度对均匀性肥胖者来说,以皮下脂肪厚度判断的肥胖程度与用BMI判断的肥胖程度大致相同。
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内的脂肪含量。
(二)肥胖的原因内在因素遗传因素、瘦素、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使食欲旺盛,进食量大,促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脂肪组织的变化:二、肥胖与膳食营养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摄食过多摄食过多又称过食。
脂肪与健康的关系
脂肪与健康的关系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但是,不同类型和摄入量的脂肪对健康的影响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脂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
一、脂肪的分类根据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理化性质,我们可以将脂肪分为以下几类:1. 饱和脂肪酸:这类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产品,如肉类、奶制品等。
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LDL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种类型。
来自橄榄油、坚果和鳄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来自鱼类和植物油的ω-3和ω-6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和神经系统功能有益。
3. 反式脂肪酸:由于工业加工过程中的氢化反应,食品中可能会存在反式脂肪酸。
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二、脂肪与心脑血管健康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杀手。
与脂肪摄入相关的研究表明,曾被普遍认为是饮食中主要罪魁祸首的饱和脂肪酸在最新的研究中受到了质疑。
例如,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与众多心脑血管风险相关的并非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而是饱和脂肪酸来源的多样性与整体饮食质量的关系。
此外,摄入足够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脂肪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三、脂肪与体重管理肥胖是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虽然脂肪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易于导致能量过剩,但并非所有的脂肪都会对体重和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来自橄榄油、坚果和鳄梨等食物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更好的饱腹感和节食疗效相关,有助于控制体重。
相比之下,高饱和脂肪饮食与体重增加以及肥胖的发生有关。
四、脂肪与大脑健康脂肪酸对大脑的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大脑组织丰富的ω-3脂肪酸,如DHA (docosahexaenoic acid)和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是神经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
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过去相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篇1浅说饮食营养与美容摘要:饮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与人体健康美容。
关键词:营养素健康美容平衡膳食的原则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因此,要想保持和恢复肌肤永恒的美丽,饮食调养应是最佳选择。
增加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的摄入量,胶原蛋白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它存在于人体皮肤、骨骼、牙齿、肌健等部位,主要生理机能是做结缔组织的黏合物质,能使皮肤保持结实和弹性,能使细胞变得丰满,从而使肌肤充盈,皱纹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胶原蛋白含量会逐渐流失,网状支撑体亦会渐渐变硬,失去弹性,当真皮层的弹性与保水度降低,皮肤便会失去弹性出现变薄和老化。
牛蹄筋、猪蹄、鸡翅、鸡皮、鱼皮及软骨等食物中,都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其中,属鱼类之组成结构与人体最接近,是最易被身体组织辨识和吸收的胶原蛋白。
从保护皮肤的角度来说,多吃鱼可以作为一种额外的防晒措施。
尤其要多摄取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如胡萝卜、番茄、葡萄等,它们可以保护皮肤内的胶原蛋白。
多吃含铁和锌的食物,要使皮肤光泽红润,需要供给充足的血液,而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应多食富含铁质的食物。
动物食品中以肝脏、瘦肉、蛋黄、鱼类及其他水产品中铁含量较多,植物食品以豆类、硬果类、叶菜和山楂、草莓等水果中含铁量较多。
锌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维生素A代谢、维持皮肤抵抗力的作用,可紧缩皮肤,维持皮肤的弹性和韧性,减少皱褶能促进伤口愈合,刺激生长新生细胞,还可以防治青春痘及痤疮,更能稳定血液状态,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改善胰岛功能,减少胆固醇的积蓄,对于推迟延缓容颜及皮肤衰老亦有积极作用。
高级营养师论文--脂肪与营养的关系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文章题目:脂肪与营养的关系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河南省工作单位:***脂肪与营养的关系***食品公司 ***摘要:脂肪是七大营养素之一,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肉类及植物种子。
脂肪的营养价值依据消化率、必需脂肪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含量来评价。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
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
脂肪摄入过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
反式脂肪酸危害人类健康。
脂肪与人类肥胖关系密切。
关键词:脂肪酸营养膳食健康脂肪是七大营养素之一,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并称为三大宏量营养素,与人类营养有重要的关系。
一、脂肪的定义脂肪,又称为真脂、中性脂肪及三酯,包括脂和油,它既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提供热量的主要物质之一。
常温下呈固态者称脂,呈液态称油。
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结构为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的甘油三酯。
二、脂肪的分类根据脂肪中含有的脂肪酸饱和程度不同,脂肪可以分为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两种。
根据脂肪酸碳链上有无双键分为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为饱和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为不饱和脂肪。
根据脂肪来源不同,脂肪可以分为动物脂肪与植物油脂。
动物脂肪以含饱和脂肪酸为多,在室温中呈固态。
相反,植物油脂则以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室温下呈液态。
三、脂肪的功用(一)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每1克脂肪可产生能量9千卡,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所产生的能量高1倍以上。
(二)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脂肪酸,脂肪酸是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高一生物脂肪
高一生物脂肪脂肪在高一生物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脂肪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高一生物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脂肪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
一、脂肪的定义和结构脂肪是一种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甘油是一种三羟基醇,脂肪酸是一种由碳、氢和氧原子构成的长链羧酸。
脂肪酸可以根据其饱和度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中的碳原子之间仅通过单键连接,而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
二、脂肪的功能与意义脂肪在高一生物中有多个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1. 能量供应:脂肪是高效的能量来源,每克脂肪可以提供9千卡的能量。
对于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和生理过程,脂肪能够提供长时间的持久能量。
2. 细胞组成:脂肪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对于细胞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3. 保护和绝缘:脂肪可以在皮下形成脂肪垫,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此外,脂肪还可以作为隔热层,减少热量的散失。
4. 维持体温:脂肪的分解产生的能量可以帮助维持体温,特别是在寒冷的环境中。
5. 营养素吸收:脂肪在肠道中与脂溶性维生素和其他重要的营养物质结合,促进其吸收和运输。
三、脂肪与健康的关系虽然脂肪在高一生物中具有多个重要的功能,但过量的脂肪摄入对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以下是几个与脂肪摄入相关的健康问题:1. 肥胖:脂肪是能量密集型的营养物质,在摄入过多的情况下,多余的脂肪会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储存起来,导致肥胖。
2. 心血管疾病:高脂肪摄入通常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3. 代谢性疾病:过量脂肪摄入也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如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
四、合理脂肪摄入的建议要保持健康,合理控制脂肪的摄入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控制总脂肪摄入量:根据个人情况,建议每天脂肪摄入总量占总能量摄入的20%至35%。
食品营养学论文《脂类与健康》
食品营养学论文《脂类与健康》一、脂类的分类及特点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油脂和类脂。
油脂(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内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类脂(磷脂、糖脂、胆固醇、蜡、萜类、甾类),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5%。
1.油脂即甘油三酯或称之为脂酰甘油,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一般将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油,而将其呈固态时称为脂肪。
贮存能量和供给能量是脂肪最重要的生理功能。
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出38kJ(9.3kcal)的能量,比1克糖原或蛋白质所释放的能量多两倍以上。
脂肪组织是体内专门用于贮存脂肪的组织,当机体需要能量时,脂肪组织细胞中贮存的脂肪可动员出来分解供给机体的需要。
此外,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身体热量损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
2.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及其酯三大类。
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
糖脂:脑苷脂类、神经节昔脂。
类固醇:胆固醇、麦角因醇、皮质甾醇、胆酸、维生素D、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类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细胞膜结构的基本原料,约占细胞膜重量的50%左右。
磷脂常与蛋白质、糖脂、胆固醇等其他分子共同构成脂双分子层,即细胞膜的结构。
是细胞中所有膜状构造的主要成分。
磷脂是含有磷酸的脂类,包括由甘油构成的甘油磷脂与由鞘氨醇构成的鞘磷脂。
在动物的脑和卵中,大豆的种子中,磷脂的含量较多。
②糖脂是含有糖基的脂类。
还有,胆固醇及甾类化合物(类固醇)等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胆酸、性激素及维生素D等。
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另外,胆固醇还是脂肪酸盐和维生素D3以及类固醇激素等的合成原料,对于调节机体脂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以及钙、磷代谢等均起着重要作用。
这三大类类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构成疏水性的“屏障”(barrier),分隔细胞水溶性成分及将细胞划分为细胞器/核等小的区室,保证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代谢活动而互不干扰,维持细胞正常结构与功能等。
营养师论文
营养师论文第一篇:营养师论文文章题目:营养与慢性病的关系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工作单位: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营养均衡等于减肥摘要: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15%。
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
由于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长,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明显上升。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所以说肥胖症胖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营养与肥胖的关系,认为单纯通过节食,减少营养摄入来进行瘦身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
并指出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的问题,减肥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并提出了一些既有助于减肥瘦身,又保证了身体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法。
关键词:营养营养均衡减肥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却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营养缺乏是因进食不足或进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慢性疾病消耗较大引起的。
典型的营养缺乏症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指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
常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和糖尿病等。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良,对身体都会造成损害。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研究员称目前,我国营养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因此带来的损失约为3000亿到5000亿元。
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由营养过剩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
全国有1.6亿成人血脂异常,有1.6亿成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糖尿病。
在大城市中每100人成人中就有30个人超重。
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一项题为“国人十大营养问题”的大型调查中,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15%。
脂类营养学意义
脂类营养学意义脂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脂类主要包括脂肪和油脂,是人体的能量储备物质、重要的结构组分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脂类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
脂肪和油脂是高能量的物质,每克提供9千卡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
当人体消耗的能量超过碳水化合物的供给时,脂类会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能量代谢途径,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脂类的能量密度高,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脂类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脂类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磷脂双层结构使细胞膜具有半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膜上的脂类还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黏附和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过程。
此外,脂类还是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的组成成分,对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脂类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脂类是许多生理活动的调节剂和信号分子的前体。
例如,脂类参与了体温调节、神经传导、激素合成和免疫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
脂类还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载体,有助于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和运输。
然而,脂类的过度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摄入过多的脂类会导致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引起肥胖和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
此外,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因此,合理控制脂类的摄入量,选择健康的脂类来源,如植物油、鱼类和坚果等,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脂类在人体营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人体的能量来源,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参与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并提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然而,脂类的过度摄入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合理控制脂类的摄入量,选择健康的脂类来源,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脂肪:营养摄入的必要元素
脂肪:营养摄入的必要元素脂肪是一种宝贵的营养元素,对于人体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尽管脂肪常常被误解为不健康的元素,但事实上,适量的脂肪摄入对于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脂肪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摄入脂肪来维持健康。
1. 脂肪的作用脂肪是一种宏观营养素,人体需要摄入适量的脂肪作为能源来源。
脂肪每克提供9卡路里的能量,是维持身体机能运转所必需的重要能量来源。
此外,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和K)的运载体,有助于保护内脏器官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以及维护正常神经系统功能。
2. 各类脂肪的区别与推荐摄入量脂肪可以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转化脂肪酸三类。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肉类、奶油、乳制品等。
饱和脂肪的摄入过多与心脏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因此,推荐每天的饱和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0%。
不饱和脂肪主要来自植物油、鱼类、坚果等食物,是良好的脂肪选择。
适量的不饱和脂肪摄入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发生风险,推荐摄入量为总能量摄入的20-35%。
转化脂肪酸主要来自加工食品和煎炸食品,如薯条、甜点等,其摄入应该尽量避免。
3. 脂肪的合理摄入与健康食品选择根据脂肪的营养需求和各类脂肪的特点,合理摄入适量的脂肪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3.1 控制总能量摄入量:脂肪虽然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但过量摄入会导致能量摄入超标,引发肥胖等问题。
因此,根据个人的能量需求,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量是关键。
3.2 选择良好的脂肪来源: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坚果等。
这些食物中的脂肪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提供身体所需的必要脂肪。
3.3 少食用饱和脂肪: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限制黄油、红肉等高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
可以选择瘦肉或鸡肉等替代。
3.4 避免转化脂肪酸:减少煎炸食品的摄入,特别是快餐和深油炸食品。
它们通常富含转化脂肪酸和高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为什么脂肪是必需的营养素
为什么脂肪是必需的营养素脂肪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它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尽管脂肪一直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但它在维持健康和身体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脂肪是必需的营养素,并介绍脂肪对人体的益处。
首先,脂肪是营养素的一种,它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脂肪含有每克9千卡的热量,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热量含量。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被分解并释放出热量。
此外,脂肪也帮助身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
这些维生素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其次,脂肪对维持细胞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肪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能够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适量的脂肪摄入有助于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对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增殖也至关重要。
此外,脂肪还是一些激素和信号分子的前体物质,能够参与多种生物反应和调节机制,对维持内分泌平衡和神经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储存和运输媒介。
脂肪在身体中以三酸甘油脂的形式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能。
脂肪还能够运输脂溶性维生素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确保这些维生素的有效利用。
例如,维生素D需要脂肪的帮助才能被小肠吸收和转化为活性形式,以增强钙吸收和骨骼发育。
此外,脂肪还能够提供重要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物质。
脂肪酸是构建细胞膜和神经细胞的基本成分,对维持神经传导和细胞通讯至关重要。
脂肪酸还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对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此外,脂肪中的一些特定物质,如ω-3脂肪酸和抗氧化剂,对心脏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具有益处。
然而,虽然脂肪是必需的营养素,但摄入时需要注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
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是不健康的脂肪类型,摄入过多会增加患心脏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而不饱和脂肪,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对心脏健康和维持血脂平衡有益。
合理的脂肪摄入量和均衡的膳食结构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脂肪作为一种必需营养素,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脂肪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脂肪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摘要: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人体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脂肪对人体有这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构成并保护机体组织,提供及储存能量,提供必须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组织还有分泌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的内分泌作用。
与人体的健康秘密相关。
关键词:脂肪生理功能机体1前言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
因此脂肪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取决于脂肪酸,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不一样。
自然界有40多种脂肪酸,因此可形成多种脂肪酸甘油三酯。
肪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机体的激素代谢和许多酶的活性起调控作用,具有降低心脏病发病率,抑制前列腺增生和乳腺肿瘤,延缓免疫功能衰退,促进脑和视力的发育等重要作用。
现对脂肪的代谢及其生理功能做简单的介绍。
2 脂肪的代谢2.1合成代谢甘油三酯是机体储存能量及氧化供能的重要形式。
它能在人体内进行合成,肝、脂肪组织、小肠是合成的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注意: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
合成后要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
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转运,会形成脂肪肝。
脂肪细胞是机体合成及储存脂肪的仓库。
2.2分解代谢即为脂肪动员,在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的酶作用下,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氧化。
甘油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糖酵解或有氧氧化供能,也可转变成糖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转运入各组织经β-氧化供能。
2.3酮体的生成及利用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脂肪酸在线粒体中β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除氧化磷酸化提供能量外,也可合成酮体。
但是肝却不能利用酮体,因为其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文章题目:脂肪与营养的关系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河南省工作单位:***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脂肪与营养的关系***食品公司 ***摘要:脂肪是七大营养素之一,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肉类及植物种子。
脂肪的营养价值依据消化率、必需脂肪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含量来评价。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
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
脂肪摄入过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
反式脂肪酸危害人类健康。
脂肪与人类肥胖关系密切。
关键词:脂肪酸营养膳食健康脂肪是七大营养素之一,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并称为三大宏量营养素,与人类营养有重要的关系。
一、脂肪的定义脂肪,又称为真脂、中性脂肪及三酯,包括脂和油,它既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提供热量的主要物质之一。
常温下呈固态者称脂,呈液态称油。
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结构为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的甘油三酯。
二、脂肪的分类根据脂肪中含有的脂肪酸饱和程度不同,脂肪可以分为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两种。
根据脂肪酸碳链上有无双键分为不饱和GAGGAGAGGAFFFFAFAF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为饱和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为不饱和脂肪。
根据脂肪来源不同,脂肪可以分为动物脂肪与植物油脂。
动物脂肪以含饱和脂肪酸为多,在室温中呈固态。
相反,植物油脂则以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室温下呈液态。
三、脂肪的功用(一)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每1克脂肪可产生能量9千卡,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所产生的能量高1倍以上。
GAGGAGAGGAFFFFAFAF(二)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脂肪酸,脂肪酸是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三)维持体温、保护脏器,脂肪组织在体内对器官有支撑和衬垫作用,可缓冲机械冲击。
(四)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E等,同时促进这些维生素在肠道的吸收。
(五)提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六)食物中的脂肪还能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四、脂肪的来源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肉类及植物种子,来源比较丰富,在自然界容易获得大量脂肪原料。
植物种子中以果仁脂肪含量最高,最高可达50%以上,而且其脂肪组成多以亚油酸为主,所以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植物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油有豆油(51.7%)、玉米油(56.4%)等。
植物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其含量较高的油有茶油(含油酸78.8%)、橄榄油(83%)、花生油(40.4%)等。
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最丰富,且多为饱和脂肪酸;禽肉一般含脂肪量较低,多数在10%以下。
鱼类脂肪含量基本在10%以下,多数在5%左右,且其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蛋类以GAGGAGAGGAFFFFAFAF蛋黄含脂肪最高,约为30%左右,但全蛋仅为10%左右,其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多。
主要脂肪的脂肪酸成分见表1。
根据权威统计,每100克各种原料中所包含的脂肪的含量较高的有:辣椒油100克,胡麻油100克,橄榄油99.9克,花生油99.9克,大豆油99.9克,菜籽油99.9克,麦芽油99.9克,香油99.7克,色拉油99.7克,猪油(炼制)99.6克,黄油98克,奶油97克,酥油94.4克,牛油92克,猪网油88.7克,猪油(板油)88.7克,肥膘肉88.6克,猪肉GAGGAGAGGAFFFFAFAF(肥)88.6克,羊油88克,松子仁70.6克,猪肋条肉(五花肉)59克,核桃58.8克,松子(炒)58.5克,榧子57克,鸡蛋黄粉55.1克,葵花子仁53.4克,开心果53克,花生酱53克,榛子仁(炒)52.9克,葵花子(炒)52.8克,南瓜子(炒)52.8克,芝麻酱52.7克,杏仁(炒)51克,鸭皮50.2克,葵花子(生)49.9克,腊肉(生)48.8克,炸薯片48.4克,腊肠48.3克,南瓜子仁48.1克,花生(炒)48克,花生仁(炸)47.1克,黑芝麻46.1克,西瓜子仁45.9克,杏仁45.4克,甜杏仁45.4克,西瓜子(炒)44.8克,榛子(干)44.8克,花生仁(炒)44.4克,花生仁(生)44.3克,北京填鸭41.3克。
表1: 主要脂肪的脂肪酸成分表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五、脂肪的营养价值评价营养学上根据以下三项指标评价一种脂肪的营养价值:(一)消化率。
一种脂肪的消化率与它的熔点有关,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熔点越低,越容易消化。
因此,植物油的消化率一般可达到GAGGAGAGGAFFFFAFAF100%。
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含饱和脂肪酸多,熔点都在40℃以上,消化率较低,约为80%~90%。
(二)必需脂肪酸含量。
植物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较高,营养价值比动物脂肪高。
(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动物的贮存脂肪几乎不含维生素,但肝脏富含维生素A和D,奶和蛋类的脂肪也富含维生素A 和D,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
这些脂溶性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
六、脂肪酸的营养功能脂肪酸是脂肪水解后生成的脂肪族羟酸化合物的总称,目前已发现的天然脂肪酸有200多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脂。
根据饱和度不同,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一)饱和脂肪酸(SFA)通常认为,碳链长度为C4-C10的SFA不影响血清胆固醇的浓度变化,在膳食中可代替30%的碳水化合物,且不影响血清胆固醇值。
碳链程度为C8-C10的SFA被吸收后进入肝脏直接作为能源,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可以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促进生长发育,同时对吸收不良的病患者提高高能量。
GAGGAGAGGAFFFFAFAF碳链长度为C12-C16的SFA如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等会引起血清总胆固醇的升高,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几乎没有例外。
但也有研究表明,碳链程度为C18的硬脂酸在体内可转化为油酸,并未使胆固醇水平上升。
因此,SFA并不是与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等效。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MUFA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油酸,在绝大部分的天然油脂中都存在油酸。
它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可以预防动脉硬化,且不降低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2个以上的双键,具特殊的生物活性,在生物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功能,对于稳定细胞膜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维持细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以及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GAGGAGAGGAFFFFAFAFγ-亚麻酸、双高-n-亚麻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
α-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它们都是多不饱和脂肪酸。
α-亚麻酸有预防心脑血管病、降血脂、降低临界性高血压、抑制癌症的发生和转移、抑制过敏反应和抗炎作用、抑制衰老、增强智力、保护视力的作用。
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生长和组织修复等功效。
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如出现皮疹等症状)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
七、脂肪的供给量脂肪无供给量标准。
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差异,脂肪的实际摄入量有很大差异。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
亚油酸提供的能量能达到总能量的1%~2%即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建议健康成年人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各占膳食总能量10%以下。
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4~6:1,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低于300mg。
八、脂肪摄入过高的危害脂肪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过多摄入也有一定危害。
脂肪摄入过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饱和脂肪酸中以豆蔻酸(C14:0)和月桂酸(C12:0)提GAGGAGAGGAFFFFAFAF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最强。
多不饱和脂肪酸反而可使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通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去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起疏通血管,保护心脏的作用)浓度也下降。
而单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下降。
GAGGAGAGGAFFFFAFAF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虽然有很多益处,但摄食不宜多量。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代谢过程中,其结构中的不饱和双键易产生脂质过氧化作用。
产生过氧化脂质,是促进衰老和发生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n-3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也要防止过多摄入。
九、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反式脂肪酸(TFA)不存在于植物油,而存在于反刍动物脂肪或一些油脂的氢化加工等产品中。
膳食中的TFA约90%是MUFA,一般碳链为C10:1-C18:1的脂肪酸居多。
研究表明,TFA 会增加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20-30%)、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阻碍脂肪酸在人体内正常代谢,以及不能维持作为必须脂肪酸的技能等,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SFA的3-5倍。
促进肥胖的力度比其他脂肪更大,而且强烈促进腰腹肥胖;增加糖尿病的危险,干扰胰岛素受体的功能;降低免疫反应能力,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妨碍人体对ω-3脂肪酸的利用,增加哮GAGGAGAGGAFFFFAFAF喘和过敏的危险;降低人的生育能力,降低产生性激素所必需的酶系统的活性。
TFA存在于植物性奶油、马铃薯片、沙拉酱、饼干,以及薯条等煎炸食品中。
欧洲对TFA的应用已经锐减,美国目前也在考虑以标签标注的形式来限制含有TFA的食品。
十、脂肪与肥胖的关系人体内脂肪正常含量和体重的百分比,因年龄和性别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新生儿脂肪含量约占体重10%,在成长期早期(30岁以前),身材细长的男性脂肪含量约占体重10%。
而女性则占体重的15%左右。
30岁以后,正常男性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5%左右,而女性则达到22%左右。
一般认为,如果总脂肪含量在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则为肥胖。
人体的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胶原蛋白物质组成,人体脂肪组织的总量,取决于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和脂肪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