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或者虽受其他力作用 ,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决变力做功问题、多过程问题、连接体问题等 。
功能关系与能量转化
功能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常见的功能关系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 能变化的关系等。
电场线
形象地描述电场分布情况 的曲线,疏密程度表示电 场强度大小,切线方向表 示电场强度方向。
电势差、电势能及电场力做功特点
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标量 ,正负表示大小。
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与电 荷的电量和电势有关。
电场力做功特点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 末位置有关;电场力做正功,电 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
能增加。
电路基础知识及欧姆定律应用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
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串并联计算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 比;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 成反比。
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
坐标系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可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 位置变化。
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
v=v0+at,其中v0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是时间。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全册)(共548张PPT)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全册)(共548张PPT)

考系,则另一辆是静止的.
2.选择参考系的原则 (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
统来决定.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 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 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 “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2) 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在实际问题中 , 参考系的 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四、坐标系 1.建立坐标系的物理意义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 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坐标系的种类及特点 (1)直线坐标系:以某一点为原点,规定单位(有时是长 度,有时是时间,也可能是其他物理量)、正方向或变化方向 的意义.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二、参考系与相对运动问题 例2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见高楼在向 下运动;乙中乘客看见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见甲、乙 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解析 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 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见高楼向下运动,说明 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 说明乙相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 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 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它们是在向上 运动.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基础梳理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知识精析
一、理想化模型 1 .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弹性与弹性限度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15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13
研究静摩擦力
研究静摩擦力
A
B
C
D
E
F
14
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03
08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全套课件pptx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全套课件pptx

03
相互作用
重力
01
02
03
重力的定义
重力是地球吸引其表面或 附近物体的力,其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指向地球的中心。
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 速度约为9.8m/s²,其大 小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 略有不同。
弹力
弹力的定义
弹力是物体因发生弹性形 变而产生的力,其大小与 形变量成正比。
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质
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
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同。
数学表达式
摩擦力的种类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 摩擦力三种。
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描述物体间摩擦性质的物理量, 其大小与物体的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和接 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 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其效
果与这些力共同作用时相同。
力的分解
一个力可以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 为两个或多个分力,这些分力的 作用效果与原来的力相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验证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 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刻度尺、导 线、电源。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安装实验器材;接通电源,释放小车,让小 车拖着纸带运动;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 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复习(共81张PPT).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复习(共81张PPT).ppt

【关键一点】
质 ①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
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
点 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
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② 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 “点”.
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情况中,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位 移 与 路 程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平 速度: 均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速
度 、
1其、定平义均式速为度::v 位 移xt 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规 (3)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从而确定已知
律 量和未知量的正、负号,对于无法确定方向的未知量,可以先假设此
解 量方向为正方向;
题 (4)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
步 骤
(5)判断结果是否合乎题意,根据正负号确定所求物理量的方向。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练 习 题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直 线 2.基本公式
3.推导公式

动 vv0at

规 律
v x v t
2
2

结 v2 v02 2ax


变 速 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加速度为恒量且运动轨迹
直 为直线,求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线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必要的时候画出物体
运 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完整版

0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t图像、x-t图像等。
2024/1/25
11
03
力学
2024/1/25
12
重力、弹力、摩擦力
01 重力
定义、大小、方向、重心 等概念
03 弹力
产生条件、大小、方向、
胡克定律等
2024/1/25
02 摩擦力
产生条件、分类、大小、
方向等
04 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 定则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
举例说明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析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的过程 、分析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过程等。
24
06
电场与恒定电流初步知识
2024/1/25
25
电场基本概念及性质
电场定义
存在于电荷周围,能对放 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 用的特殊物质。
电场强度的方向
33
实验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024/1/25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加速度、力 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砝码、细 绳等。
34
实验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01 实验步骤
02 1. 安装打点计时器,并接通电源。 02 2. 将小车放置在长木板上,并连接细绳和砝码。
2024/1/25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文学中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 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种力称为万有引力。
天文学中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行星轨道、预测彗星回归 、研究恒星演化等。同时,万有引力也是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 素之一。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pptx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pptx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以便分析物体 的受力情况。
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解决复杂受力问题,如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等 。
摩擦力与弹力
摩擦力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 力。
弹力
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弹簧的弹力等。
摩擦力与弹力的应用
分析物体在接触面的受力情况,如刹车距离的计算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内容与目标
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力学、热学 和电磁学等基础知识。
目标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学生应掌 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具 备分析和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与建议
学习方法
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通过练习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建议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多做练习题和实验,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描述电场的方法有
电场线、等势面用
电势差是指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 差值,也叫电压,用U表示。单
位是伏特(V)。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 势能,其大小等于电荷从该点移
到零电势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等势面是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 点构成的面,等势面与电场线处
牛顿第三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
01
牛顿第三定律
阐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
02
动量守恒定律
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03
牛顿第三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分析碰撞、爆炸等过程中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子弹打木块、小球碰撞
等问题。
04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

高中物理必修1 知识梳理解析PPT演示

高中物理必修1 知识梳理解析PPT演示
本PPT详细解析了高中物理必修1的核心知识点,从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运动学的基本内容,如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描述,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弹力、摩擦力,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实验探究了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牛顿运动定律部分,深入剖析了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内涵与应用,通过实验探究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展示了如何利用牛顿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每个课时都配有丰富的实例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此外,各个单元后还设有小结,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全册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全册课件
并联电路是指将各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电流有多条路径。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指在闭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整个电 路的电阻成反比。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解题方法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等式,求解 相关物理量。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简介
能量转化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电能和热能之 间的转化等。
能量守恒定律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总能量保持不变,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 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06
电场与电路基础
电场的基本性质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 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 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 械能保持不变。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变化。
应用
通过计算合外力做功,可以求解 物体动能的变化,进而分析物体 的运动情况。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用场景
适用于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 统,如自由落体、抛体运动、简谐振 动等。
加速度定义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 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加速度恒定且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v=v0+at,x=v0t+1/2at^2,v^2-v0^2=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
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定值。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
v=gt,h=1/2gt^2,v^2=2gh。

2024版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2024版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01绪论Chapter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01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0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03高中物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01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02了解物理学在科技和社会中的应用0301020304认真听讲和记笔记积极思考和提问多做练习和巩固注重实验和实践学习方法和要求02运动的描述Chapter质点参考系坐标系03020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时间位移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安装器材、启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关闭打点计时器、取下纸带、数据处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0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Chapter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v = v0 + at,其中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 = (v -v0) / t。

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平均速度定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04相互作用Chapter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重力的概念重力加速度重力的应用弹力弹性系数弹力的概念弹性系数是描述物体弹性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形状有关。

弹力的应用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类型。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刹车系统、传送带等。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理(21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理(21张)-PPT优秀课件

SⅠ
SⅡ
SⅢ
SⅣ
SⅤ
0 v1
v2
v3
v4
v5
v1:v2:v31:2:3
s1:s2:s31:22:32
SⅠ:SⅡ:SⅢ = 1:3:5
2. 相等位移间隔
0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v1
v2
v3
v4
v5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t 2h 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例1】从离地500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小球,取g=10m/s²,求: (1)经多长时间落地? (2)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4)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
SⅠ
SⅡ
SⅢ
SⅣ
v0
T
T
T
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SⅡ-SⅠ = aT 2 SⅢ-SⅡ= aT 2 SⅣ-SⅢ = aT 2 SⅤ-SⅣ= aT 2

SⅤ
T
v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3)中点位移速度公式:
v0
推导:
vs
2
v02 v2 2
vs 2
2
v02
2a(s) 2
v2
vs 2
2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阅读材料 液体的阻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五、力的合成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一、几个基本概念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 全册PPT课件目录
0002页 0117页 0165页 0335页 0438页 0500页 0542页 0544页 0584页 0623页 0658页 0690页 0692页 0725页 0780页 0782页 0817页
绪言 一、力 三、弹力 阅读材料 液体的阻力 六、力的分解 一、几个基本概念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阅读材料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牛顿第一定律 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四、牛顿第三定律 六、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七、超重和失重 八、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绪言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第一章 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一、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二、重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三、弹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四、摩擦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六、力的分解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 册PPT课件

第二章 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ppt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ppt

重力
认识三个力 弹力
力学基础
识别两对力
摩擦力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
掌握两个方法 力的平行四边形
力的正交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X轴上合力为0
(F合=0)
Y轴上合力为0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广泛。敞开式盾构之中有挤压式盾构、全部敞开式盾构,但在近些年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已很少使用,在此不再说明。 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移 和
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
矢量。△x = x2 – x1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 3.一般,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
程 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3. 竖直上抛运动:
初速度不为0,只受重力(a=-g)
4. 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vt v0
2
vt2v02 2gh
上升和下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t v 0
g
上升的最大高度 H v 0 2
g
落回抛出点速度 vt v0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物质性
相互性
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速度
力的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产生形变

说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整本书说教材说课标--说课ppt课件(27张ppt)

说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整本书说教材说课标--说课ppt课件(27张ppt)

出贡献。

5.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
6. 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
目 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 解决问题能力5和交流、合作能
标 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力。
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
把“过程”的设计落实到 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上 来。
6
相互作用与
新 课
科学 运动规律
必 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修 发展5的.贡知了献解识,并关与体注会技并物能思理考学与对物经理济学、相社关会的
与4价.参值加观一些科学实践活动,
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

具 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 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
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 实际问题。
1.第一次建立物理模型-----质点 2.第一次学习标量与矢量概念----位移、路程,
速 度差 3.第一次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接受变化率的概念
--△v/△t 4.刚开始较多运用初等数学工具----坐标系、方
程、图像 5.第一次运用极限思想----瞬时速度导出
16
发现过程
速度与时间、 位移与时间、
速度与位移
描述速 度变化快慢
方向和大小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矢量运算
弹力、 力的合成
摩擦力
分解
重力、
基本
力学
相互作用
重力、重心 四种相互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第三定律
质点、时间
运动学

动力学
联系运动学 与力学
位移
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1全套PPT幻灯片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1全套PPT幻灯片讲义

什么是质点呢?
没有形状大小,但有一定质量的物体 就叫质点。 显然,质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存 在的(是人们想象的)。
1.质点是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条件一: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 或者,条件二:物体做平动。 只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回 顾 0.6 0.5 0.4 0.3 0.2 0.1
0
v/m/s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怎样变化? 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0.1 0.2 0.3 0.4 0.5
t/ s
分 析
v v4 v3 v2 v1 v0
0
△v a = —— △t
=
△v ’ a’ = —— △t ’
△v’ △t’
△v
△t
t1
t2
t3
t4
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 空间三维坐标系
他在沿直 线下落呀!
他明明在沿 曲线下落嘛!
图1.1-4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 一物体的运动,看到的现象会不一样。
平面直角坐标系
y
y1
O
x1
x
喷水抛物线
平面直角坐标系
【巩固练习】:
1的过程中地球上的昼夜长短
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
( B、 C )
【巩固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物体的运动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
观察结果 ( C 、 D)
【巩固练习】: 4.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A.测量三楼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ppt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ppt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ppt一、引言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以研究物质和能量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高一必修一的物理课程主要涉及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原理,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物理基础。

二、力学1. 位移、速度、加速度- 定义:位移是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置变化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 公式:位移Δx = x₂ - x₁;平均速度v = Δx / Δt;平均加速度a = Δv / Δt。

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定义: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示例:小车在无外力作用下匀速前行,当突然刹车时,我们会感到向前的惯性力。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 定义: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它说明了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公式:F = ma,其中 F 为合力,m 为物体质量,a 为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 定义: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举例:站在光滑冰面上推开一个力量相等的物体,自己会以同样的力量被推开。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 定义: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是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

- 单位: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2. 热传递- 传导:热能通过物体内部微观颗粒的碰撞和传递方式;- 辐射:热能通过电磁波辐射的方式传递;- 对流:热能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的运动传递。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 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系统内部性质的变化等于热量传递和对外做功的代数和。

- 公式:ΔU = Q - W,其中ΔU 为内能变化量,Q 为热量,W 为功。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遇到界面时,根据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定律,改变传播方向;- 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根据斯涅尔定律改变传播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 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 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物理学的基
础知识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能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 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 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 艰辛与喜悦。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物理学
的发展历程
课 程 目 标
5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6
二 内容标准
公式法 图象法
通过实验探究 运动学规律
运动学
质点 模型
通过史实, 认识物理实 验重要性
滑动摩擦 静摩擦
弹性 胡克定律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物理实验
实验探究a与 F 、m关系
相互作用与动力 学规律
单位制
内 容 标 准
质 点 动 力 学



和 运
力的

牛 概念 牛

动 认 知 的 发 展 历 程 ( 经 典 力
力 是 亚维 里持 士物 多体 德运 动 原 因
伽利略
理想 斜面 实验
力 不笛 是卡 维尔 持 物 体 运 动 原 因



第 惯第

一 性二

修 定 概定

正 律 念律




本质 作 定量
联系
用 效
联系

系统 若不 受外 力, 动量 守恒
1质点、参考系 坐标系
匀变速直线 运动研究
相互作用 第四章
1牛顿第 一定律
2时间和位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牛顿运动
2实验探究a 与F、M关系
定律 3牛顿第二定律
4单位制
3速度 4实验:测速度
5加速度
高 质中 点物 动理 力必 学修
1
67用牛顿运动 5牛顿第三定
定律解决问题

9
立体整合—学情分析
10
立体整合—质点动力学方法运用 确定研究对象

典 力
图象法和数学工具


空 下 运 动 学 规 律
运动学中两个基本关系
速度时间: Vt V0 at
位移时间:
X

V0t

1 2
at
2
速度位移:
Vt 2
V
2 0

2aX
v0 , a, t, vt , x
已知任意三个物i 理量,可直接
应用
求解其他两个物理量
自简由落洁体运美动
平均速度: x V0 Vt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解 决 问 题
学 )


17
四 质点动力学整体逻辑联系 质点动力学
运动学
速度时间: Vt V0 at
位移时间:
X
V0t

1 2
at 2
静力学
第一类
问题 力的合成:
速度位移:
Vt 2
V
2 0
2aX
平均速度: x V0 Vt
t2
第二类 问题
力的分解:
a F合=ma F合
18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19
五 教材编写的特点
情境 过程
实体
物理模型
科学方法精髓
变化量
位置位移 变化率
极限法 时刻时间 微元法
矢量
注重渗透
数学工具
物理科学方法
处理数据
图象法
认识图象
图象处理
化曲为直
物理学史
注重培养 科学探究思想
实验探究 探究意识
重视实验

信息技术



20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标准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21
说建议—— 本模块的教学建议
22
六 教学建议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简单


具体
复杂 抽象
现象
本质
定性
定量
标量
矢量
状态
过程
高 中 物 理
23
六 教学建议
牛顿运动定律
7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8
三 内容结构
2速度时间 关 3位移时间 系
4速度位移
5自由落体运动
1重力2弹力3摩擦力
6伽利略对自由
1实验:探究小车
落体运动研究
速度时间关系
4力的合成
第二章
第三章
5力的分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质点动力学模块
教材分析
1
2
总体逻辑结构
动力学 质点动力学
运动学 静力学(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能量动量思想
3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4
一 课程目标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 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参考系

坐标系



物体



质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空间
变化量
位置X
位移ΔX
位置随时间变化率
速度V
变化量
速度变化量Δ V
平均速度Δ x/ Δt
瞬时速度
运动学
速度 随时 间变 化率
加速度a= Δ V/ Δt
变化量
时刻t
时间Δt
力学
时间
14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受力分析(找到合外力F合)
运动分析(找到a)
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由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
由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
使人类从本质角度理解运动或控制物体的运动
11
立体整合—高中物理宏观低速运动
机车启动:磁F场牵
-
f ma
电场
Eq ma 圆周
平抛
加万速有引上力升: 竖直圆周:
FN - mg
FT
- mg
选修3-1

ma
man切 改变向m速方V向度电R:的2磁大F感小 应 ma
曲线斜 磁运动面 场F加 圆回 速 周::-kqFxqv-BvmBg高mmsiaanFnma竖水 匀mn直平速mVF径 改R::直安 g2变向mcF线速方Foym运sv向度xrm动2:的m2机机amR方Fam械械a向nya振波x动mm0agn
充分挖掘、利用教 材资源,进行探究 合作
注重渗透物理 科学方法
加强实验和直观性 教学、激发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
采用小组合作 探究模式,激 发学生思维
教 学 建 议
24
说建议—— 本模块的评价建议
25
六 评价建议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记录学生点滴成长
弹簧振子:F回 中-kx ma自由落体运动

G
物 Mr摆2m: Fm回an-理mmgvrs2inmm2ra
m
2
T
2
r
12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13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t2
科学方法渗透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
15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引力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量 )
重 力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法 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法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16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