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一、什么是能源?
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 可以叫做能源
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和能源 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进化发展的过 程也是人类开发的、利用能源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沿着能源的轨迹来看一看人 类文明进步历程!
二、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
1、火的利用
摩擦生火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化石能源的利用 蒸汽机能量转化: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在广袤无垠的太空里,有一颗蔚蓝 色的球形天体,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地 球是现今人类知道的唯一具有生命繁衍 和高度文明发展的天体。随着社会的发 展、科技的兴盛、工业革命的兴起,掌 握了技术的人类无节制的开发着自然界 的资源,导致环境不断恶化,自二十世 纪七十年代以来,能源、人口、粮食、 环境、资源已被列为困扰人类的五大问 题,其中能源问题至关重要。
化石能源的种类
煤的利用
石油的开采
天然气的燃烧
煤的形成
石油的形成
3、电能的利用
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
火力发电
由电能支撑着的城市
能量的转化
(1)发电机能量转化: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 为电能
(2)火力发电能量转化:化学能-电能 (3)核能发电能量转化:核能-电能 (4)用电器能量转化: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4、按是否清洁分类
(1)清洁能源:指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 小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
(2)非清洁能源:指对环境污染较大 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 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你想明天收获幸福吗?那今天就努力学习吧。——刘玉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伤痕,时间才是最好的疗剂。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诀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孙子 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 过去不等于未来。 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早,也不会晚。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一、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 教学内容:能源的概念和分类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能源的分类与利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让学生掌握能源的利用方式2. 教学内容: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和转换利用讲授法:讲解不同类型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能源利用的案例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四、我国能源现状与政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资源状况让学生掌握我国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2. 教学内容:我国能源资源状况我国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授法:讲解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和能源政策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五、能源节约与环保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节约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能源节约的意义和方法环保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节约的意义和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六、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2. 教学内容:能源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新型能源技术: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创新的趋势与挑战讲授法:讲解能源技术的作用和创新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型能源技术的应用案例七、全球能源合作与贸易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全球能源合作的意义让学生掌握能源贸易的基本情况2. 教学内容:全球能源合作的意义与挑战能源贸易的基本情况: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技术转移等国际能源合作组织与机制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能源合作的意义和能源贸易的基本情况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能源合作组织与机制的作用八、能源政策分析与评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政策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能源政策评价的原则2. 教学内容:能源政策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能源政策评价的原则: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能源政策案例分析与评价讲授法:讲解能源政策分析的方法和评价原则实践操作法:分组进行能源政策案例分析与评价九、能源市场与价格机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市场的功能让学生掌握能源价格机制的运行2. 教学内容:能源市场的功能与结构能源价格机制的运行原理能源市场政策与监管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市场的功能和价格机制的运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能源市场政策与监管的案例十、未来能源发展趋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提升、新能源技术应用等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挑战个人和企业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与机遇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个人和企业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十一、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关系2. 教学内容:能源安全的概念与内涵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关系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安全的概念与地缘政治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案例十二、能源教育与普及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能源普及的方法与途径2. 教学内容:能源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能源普及的方法与途径:学校教育、社会宣传、实践活动等能源教育的有效实施与评估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实践操作法:演示能源普及的方法与途径十三、企业与能源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企业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企业能源管理的方法与策略2. 教学内容:企业在能源管理中的责任与作用企业能源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能源审计、节能技术应用、能源管理体系等企业能源管理的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企业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企业能源管理的案例十四、个人与能源消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能源消费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个人节能减排的方法与策略2. 教学内容:个人在能源消费中的责任与作用个人节能减排的方法与策略:日常生活中的节能习惯、环保出行方式等个人能源消费的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在能源消费中的作用与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个人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十五、课程总结与展望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挑战未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讨论法:分组讨论未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设计涵盖了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利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能源现状与政策,能源节约与环保,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全球能源合作与贸易,能源政策分析与评价,能源市场与价格机制,未来能源发展趋势,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能源教育与普及,企业与能源管理,个人与能源消费等十五个章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及其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2.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燃烧、发电间接利用:热能、电能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三个维度经济维度: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社会维度:关注人口、教育、健康、就业等问题环境维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持续性原则: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5.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与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技术、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能源利用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材料:可持续发展典型实例4. 调查问卷:能源利用调查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能源知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3. 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调查中的表现,以及对能源利用的了解。
4.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认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2. 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3. 常见能源的优缺点4.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5.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能源的优缺点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案。
3. 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能源的基本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
3. 分析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阐述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探讨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特点和利弊。
5. 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6. 介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讲解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能源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8.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活动,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9.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反思个人在能源利用中的责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企业、新能源研发机构等地,加深对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技术的了解。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第一篇:《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了解常规能源的储备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2、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将一事无成通过介绍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为人类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觉悟师: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我们都要消耗能量。
另外,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而产生的能量耗散问题,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源。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问:常规的能源使用带来了那些负面影响呢?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物质会使雨水中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
主要成分是臭氧。
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即损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受到破坏。
四、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绿色能源。
问:可以开发那些清洁相对无污染的能源呢?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中东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外交、军事莫不围绕着这片从地表上看毫无魅力的区域打转。
世界警察和他的随从们最愿意去管中东的事情: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说明能量消耗巨大的富国们对石油的心痛程度。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常见能源的特点。
掌握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效率计算。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利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和常见能源的特点。
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效率计算。
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和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分析能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能源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能源利用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知识讲解(20 分钟)能源的定义和分类:介绍能源的定义,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并分别举例说明。
常见能源的特点:详细讲解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常见能源的特点,包括能源储量、分布、开采成本、环境影响等方面。
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以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例,讲解能源在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能源利用效率:解释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通过实际案例计算能源利用效率,让学生了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renewable energy: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2.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间接利用:如石油制品的交通工具、煤炭的供暖和制冷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概念:满足当前需要,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4.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平衡社会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环境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知识点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3.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作用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 我国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5. 青少年如何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好针对每个知识点的讨论题目和实践活动。
3. 准备好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4. 分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发展经济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5. 分享我国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学生了解国家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6.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如何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和参与相关问题的解决。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探讨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 分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能源问题,了解国际能源合作的意义。
七、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能源利用调查,了解学校或家庭能源消耗情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2.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4.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材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以了解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2)使学生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能源的转化和利用;(2)运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2)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分类和特点(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2)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2. 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源的分类和特点;(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能源的转化和利用;(2)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实验法:观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现象;3. 案例分析法:分析可持续发展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使用,引出能源的分类和特点;2. 讲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现象,如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等;4. 讲解可持续发展: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5. 案例分析:分析可持续发展实例,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2. 小组汇报: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给予评价和建议。
3.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填写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
2.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3.认识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1.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能量转移和幻化的方向性是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无。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向学生展示能源革命和环境污染的录像,提出疑问: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能源。
(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给人类带来了便利。
现在社会,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
人类在使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人类不应当无限制的详大自然索取,而必须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教学互动互动1:阅读“人类进步的阶梯”,讨论能量的转化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明确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即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
了解人类历史上几次重大的'能源革命。
互动2: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明确教师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再问相反顺序的情况会不会发生。
进而说明:自然界的实际过程是有方向的。
互动3:学生阅读“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讨论新能源。
明确师生共同讨论环境污染、新能源等。
3.课堂小结(1)内容小结我们知道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能源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新能源。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2. 使学生理解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提高节能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 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4. 节能措施5.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能源危机的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难点:能源危机的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能源危机的实际危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3. 分析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思考节能的重要性。
4. 讲解节能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
5.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能源种类、特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能源危机原因、危害、节能措施和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掌握。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3. 提问与回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的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发电站,如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站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加深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解。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理解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能源利用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分析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能源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应用。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知识讲解能源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能源类型,如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讲解在能源利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以及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理解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阐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即满足当代人的能源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能源需求的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源的浪费现象有哪些?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多媒体、讨论等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3.通过了解大量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5.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讲了能源革命这节的内容,现在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的进步历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远古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只能利用无私的太阳所赐予的天然能源--太阳能: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教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还不错。
进入21世纪,我们对能量转化技术的掌握是日趋成熟完善,对能源的利用也日趋合理,到底21世纪我们的能源发展是怎么样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能源下可持续发展,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世纪的能源趋势教师: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
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能耗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同学们看下图,了解一下一个多世纪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
(学生看书,老师板书)学生看完后,老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一些有关近年来能源消耗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叫学生讨论交流,21世纪的能源趋势是怎样的?根据上一节课学过的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我们知道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并求是取之求尽、用之求竭。
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现在开采得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就越少。
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 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珍惜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2.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燃烧、发电间接利用:热能、电能、机械能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义: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环境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持续性原则: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全球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5.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增长:提高人均GDP、减少贫困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系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能源和可持续发展》2. 课件:能源图片、图表、案例等3.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道、政策文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优缺点。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分析典型能源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惜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7. 作业:布置相关论文、报道、政策文件的阅读,加深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能源种类、特点、利用方式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目标的认识。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我国能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能源素养,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能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调查、分析等方式了解我国能源现状,提出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1.3 教学内容1.3.1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1.3.2 能源的特点1.3.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3.4 我国能源现状1.3.5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二章:化石能源2.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化石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以及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化石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法,掌握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2.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化石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分析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化石能源的有限性,思考减少化石能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
2.3 教学内容2.3.1 化石能源的种类2.3.2 化石能源的特点2.3.3 化石能源的利用2.3.4 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2.3.5 减少化石能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第三章:可再生能源3.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可再生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法,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2.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分析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
2. 能源的特点:资源有限、环境影响、能量转换等。
3.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转换利用、储存利用等。
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
5.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多样性。
6.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减少贫困、改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
2. 难点:能源转换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章节。
2. 课件:能源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等。
3. 案例材料:国内外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案例。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能源案例,如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欧洲风力发电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意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
七、课堂练习(1)能源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知道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关系的内涵。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与特点1.1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1.2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1.3 核能2.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1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2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选择的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与能源关系能源利用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教学难点: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策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展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场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能源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能源危机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讲解能源的种类与特点:分别介绍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优势和局限性。
3. 分析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讨论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 探讨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关系: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阐述能源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了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不同能源类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4.分析能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5.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关系;2.不同能源类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
2.2 教学难点1.分析能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2.提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3.1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后代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发展方式。
本节课将介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2 不同能源类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本节课将介绍常见的能源类型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分析它们的特点、优势和应用领域。
学生将通过案例学习不同能源类型的实际运用和问题。
3.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污染减少等。
本节课将介绍这些原则,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3.4 能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分析本节课将分析不同能源类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一个能源项目的可持续性,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3.5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包括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推广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授课介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解决方案;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能源类型的应用和问题;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想法;4.课堂演示:学生可进行能源可持续性评估和环境影响分析的演示;5.研究报告: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能源项目进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人类利用能源的简史和目前能源的利用情况,能源的分类,以及能源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首先通过小实验“发射土火箭”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
接下来请学生来挑战三个任务,“水和鸡蛋变热”,“小汽车动起来”,“小灯泡亮起来”,使学生对能源有感性认识,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这些能源从哪儿来?”理解能源的利用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
通过对几张图片的排序来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
接着,学生自学课本“生活物理社会”,对能源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最后通过演示酒精和煤的燃烧让学生了解到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提出既要开发新能源,又要节约能源,学生小组讨论目前有哪些新能源,它们都有什么应用,老师演示应用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的小实验,鼓励学生小发明,小专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结合能源利用的发展,认识能量及其转化。
方法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感受能量,激发思考能量从何而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初步了解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
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3.了解什么是能源,能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用不同的方法使水变热,小汽车动起来,灯泡亮起来;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回顾我国人造卫星事业发展史,树立荣誉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2. 对比现代信息传播特点,激发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教学难点】
难点: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试管、水、小汽车、斜面、灯泡、电池、导线等。
一、复习回顾:
1. 为了达到全球同步转播电磁波覆盖面必须能达到地球所有表面,因此必需有三颗互成
120°的通信卫星。
2.光纤通信利用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进行通信,效果很好。
3.微波传输定向性强,是直线传播途经,因此实现全球传送必需要有地面基站和通信卫星实现。
二、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能源的利用
1.我们来挑战:
(1)如何能使水和鸡蛋变热?
(2)如何能使小汽车动起来?
(3)如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思考其中涉及了什么能源。
在学生展示实验的基础上,说出其中涉及到什么能源以及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学生小组讨论能源利用的历史和每一种能源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
展示“钻木取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
几张图片,请学生排序,说出每一种新能源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学生说说,你知道还有哪些能源?学生说出还有很多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太阳能等。
(二)新课讲授
能够提供热、光、机械能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就叫能源。
金属的冶炼、机器的运转、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需要能量,生活中烧饭、取暖、照明等也需要能量。
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是通过不同的能源提供的。
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
开启了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柴薪主要通过砍伐森林获得,大面积的砍伐森林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
同时由于燃烧柴薪获取能量的效率较低,人类仍需要开发其他的能源。
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现了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新时代,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转向热值更高的煤。
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这三种能源是当今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
能源的类型
学生自学课本P83“生活物理社会”关于能源的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能源进行分类,并在小组间交流展示。
能源按获取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等。
能源按是否可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按开发早晚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目前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指由于技术、经济等因素而迄今尚未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地
热能、氢能等。
能源按使用情况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指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非清洁能源:指对环境污染较大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社会的发展
开发新能源
演示实验:酒精和煤的燃烧对比。
结合我国目前能源利用的现状,人均占有量小,石油等能源还需要依赖于进口,因此皮切需要开发新能源。
请学生说说,你了解有哪些新能源?它们应用在哪些领域?
演示:
(1)风力灯
(2)水能电子钟
(3)太阳能小车
节约能源:目前,化石能源还无法被取代,我们还必须节约能源。
假如你是市长,在节约能源方面,你有哪些节能措施呢?
21世纪的能源趋势
如果把全世界的能源消耗量折合成热值为2.93×107 J/kg的标准煤来计算,1950年为26 亿吨,1987年为110 多亿吨,2003年接近140 亿吨,2007年达到160 亿吨。
化石能源是现代人类文明所需的主要能源。
由于其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总有使用殆尽的一天。
而且在开采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因意外而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所以开发新能源、更好地利用已知能源是全球范围的重要课题。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拉开了以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结合我国目前能源利用的现状,人均占有量小,石油等能源还需要依赖于进口,因此皮切需要开发新能源。
请学生说说,你了解有哪些新能源?它们应用在哪些领域?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一、能源按获取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等。
能源按是否可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按开发早晚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目前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指由于技术、经济等因素而迄今尚未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氢能等。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