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我国的地域差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学案(无答案) 晋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课时共2课时年级、科目八年级地理教师王浪利教学内容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二次备课记录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处理作业。

2.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讲授新课]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3)了解两大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及民族风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2)运用比较法,分析两大地区的异同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热爱之情;(2)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及民族风情。

2. 教学难点:(1)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两大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单元内容,回顾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大家谈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及民族风情;(2)引导学生分析两大地区的异同点。

5.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典型实例,如新疆的棉花产业、西藏的旅游业等;(2)学生分析实例中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绘制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2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23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青藏地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

4、理解青藏地区的高寒与人口及农牧业分布的关系、了解其主要农作物和牲畜。

5、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讨论、角色扮演和探究过程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开发边疆的雄心壮志,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学情分析】初二年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教学手段】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教法学法】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游学)、小组竞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特点】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问题设置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

本节课基于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情境设置、分组竞赛、合作探究等形式开展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高。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青藏高原”景观图提问:它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呢?(板书)青藏地区一、访青藏之境(学生活动)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和“中国地形图”,说说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0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2、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3、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1、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好处以及注重生态保护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绿洲城镇的分布、开发资源中的环境保护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3、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了解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的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对东西部的影响。

【教学难点】
教学小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不同 第三节 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第2课时)学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不同 第三节 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第2课时)学案

第三节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1、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大体情形2、了解本区的要紧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半岛及长城的分布3、了解本区丰硕的丛林资源和人文旅行资源4、了解本区要紧的农作物和农业区5、解本区的要紧矿产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中心6、了解本区的环境问题和能源状况7、培育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学法指导:充分利用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思路,结合相关的地图,调动知识储蓄即可。

学习梳理: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1、位置:青藏地域位于山脉以北,山、山山以南,山以西的地域。

2、范围:包括、和的西部。

3、面积约占全国的% ,4、人口占全国的%二、地形1、主腹地形类型:2、主腹地形区:,。

三、气候:要紧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四、经济进展状况:A:工业1、进展条件:2、要紧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3、要紧矿产地:B:农业:1、进展条件:2、要紧农作物3、要紧农业区:五、其他1、资源开发:水能资源旅行资源地热2、环境爱惜:六、课堂练习:1、青藏地域是许多大河的源头,要紧缘故是。

2、青藏地域以山、山、山与西北地域为界,与南方地域以山脉为界。

3、青藏地域要紧包括、和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占%,主体是有之称的青藏高原。

4、本区有闻名的三江源自然爱惜区,区内要紧爱惜的动物有、和等,三江具体是指、、。

5、本区要紧的农作物主要有、、、等,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要紧家畜有、、。

6、本区的交通以运输为主,要紧公路有、、和等公路,以为中心;本区的唯一铁线路是铁路,它的北段是从到,南段是从到。

课堂练习答案1.青藏高原冰雪覆盖2.昆仑山阿拉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3.青海西藏四川25%1%世界屋脊 4.藏羚羊雪豹野驴长江、黄河、澜沧江 5.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6.公路川藏滇藏青藏新藏拉萨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17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17
2、 以自然景 观引入, 培养学生 兴趣,激 发学习动 机
老师活动 播放视频
二、西北 地区典型 的自然环 境特征
阅读教材 P72~ 74 内容,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
1. 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_____ 习,了解该区
阶 梯 , 大 体 位 于 __________ 以 西 、 域 典 型 的 自 _____________ 以 北 , 主 要 包 括 然特征: 干旱
(省 综 合 分 析 能 (省 力 及 人 地 协
区)。
调观念。
6.西北地区在 ______平原、____________
平原上,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 形成
__________ 农 业 区 。 这 里 被 誉 为

”。
7、 在甘 肃
、新疆
的绿洲上, 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发展农业,形成绿洲农业。为、Fra bibliotek为 过渡

三、农业
阅读教材 P74~ 78 内容,自主学习:
了解在干旱
5.西北地区 _______广布,是我国重要 的 自 然 环 境 的_________基地。其中,特有牲畜品 下 人 们 的 生 种 ( 三 河 马 、 三 河 牛 分 布 在 产活动, 培养
(省区),滩羊分布在 区),细毛羊分布在
2.西北地区发展牧业、农业的有利条件。 难点:自然条件对牧业、农业发展影响。
地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 媒体
程序 一、导入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视频 西北地区的自制课件、学案
老师活动 1、朗读上节知识点; 2、播放西北地区的自然景 观视频。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
教学课时
1
设计意图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中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分析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看到、听到过。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

[讲授新课]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

看录像片段——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

板书:高——寒活动1:(第14页活动1)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

(1)两地年平均气温拉萨:5.6℃左右成都:15℃左右(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

活动2:(第14页活动第2题)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

大屏幕显示: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

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

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

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

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不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6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能够举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四、教学工具课本、多媒体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应用网络查找一组典型的青藏地区图片,及添加相关背景音乐,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准备】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藏族的资料,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特点,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课堂上,小组请代表进行交流。

六、教学设计【情景导入】:教师:某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如果你要去这个地方旅游会选择什么时间出发,同时想去哪些景点?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学生组内合作交流,并请小组回答分享。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的课前检测:多媒体展示课前检测答案,小组同学订正并讨论,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学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讨论一: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请在图中标注出来)2、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教师根据同学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并根绝实际需要进行引导、补充及强调等。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不同 第三节 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学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不同 第三节 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学案

第三节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一、课标要求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的位置、范围及分界,并对这两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判。

2.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的气温、降水散布概况,并能归纳气候特点。

二、中考考点分析1.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域、青藏地域的划分,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不同。

要抓住青藏地域同其他地域的不同在于地形的阻碍;不同地理单元的不同比较能够抓住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等方面进行。

2.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阻碍。

要紧表此刻地理环境对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阻碍,还有环境对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的阻碍。

三、自主梳理(一)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的不同1.干旱的西北地域(1)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气候:典型的___________气候,降水________。

(3)植被:自东向西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特点:①________;②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河;2.青藏地域(1)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气候:典型的___________气候。

(3)植被:___________。

(4)自然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

(二)以牧业为主的地域1.西北地域(1)牧场:内蒙古__________牧场,新疆为__________牧场;(2)畜种:内蒙古的三河马、__________,新疆的__________,宁夏的__________;(3)农业:以__________为主,要紧散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山山麓。

2.青藏地域(1)牧场:青海和西藏是__________牧场;(2)畜种:藏绵羊和__________;(3)农业:以__________为主,要紧散布在_______河谷、__________河谷。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8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8

西北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

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节乃至整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了基础。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同时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已初步掌握了区域比较的学习方法。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展示自己。

【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对教材、课标的分析,针对学生学情,本节课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打破教材知识结构,通过设计三个考察活动(探究自然特征;考察农牧业发展;出谋划策——发展VS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组内讨论合作,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师不断追问,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由了解地理现象到分析地理成因到形成地理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在此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2)引导学生从联系与差异的角度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逐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说明原因,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主要牧场的特点和代表性畜种,并说明原因。

(3)引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不利条件、主要种植业分布区和主要农作物,了解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1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图及资料,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基本概况;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并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3、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通过学习,了解我国西部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少数民族多彩的生活,激发为西部开发贡献力量的活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青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我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后,学生们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为本节课的课前自主预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另外今天学习的区域离我们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学生又太遥远,缺乏生活实际中的体验,同学们需要在课前查阅资源,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

【教学用具】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

通过整合大量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雪域高原的魅力,置学生于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学习新知识。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坐上火车去拉萨》歌曲(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同学们欣赏完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这悦耳的歌声,这神奇的风光,是不是被深深感染到,坐上火车去拉萨,你们想不想去拉萨?可是拉萨在哪?在我们中国的哪一个地理区域?(学生回答)。

是的,青藏地区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去了解青藏的山、青藏的水、青藏的人,去揭开雪域高原神秘的面纱吧。

(出示课题)青藏地区(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短暂的青藏之行任务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感知青藏地区学生阅读教材17、19页图文资料及活动,解决以下问题:〈一〉、概况:(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2)、范围: _______自治区、_______省、_______省西部;(3)、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_______;(4)、人口:仅占全国的 _______;(5)、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多信奉_______教,_______是著名的藏传佛教的圣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2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20

《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一)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自然地理差异;2、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课时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区域性与综合性,而构建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成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二)教材内容本课属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的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它充分体现了地理的两大特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通过本节要让学生初步明确学习区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生产、生活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

即是训练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最好教材,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的最好素材。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对地理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能力、方法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三)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且初中地理已学到后期,学生的学习地理能力差别就更明显了。

如何在课堂中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学,是圆满完成本课时学习目标和任务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设计思路采取“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教师精讲——小结本课——练习巩固”先学后教模式进行教学。

先由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了解本节知识的大致内容,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拔,主要结合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间的关系、构建地理知识网络,其中应用大量青藏地区的图片、文字材料等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能真正地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及成因;2.学会区域空间定位方法以及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利用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和归纳区域地理特征。

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看图,析图,讨论等方式总结识记相关结论。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安排全册备课1.全面贯彻新课标理念,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和综合性学习,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合作探究精神。

2.在内容编排上,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学习体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3.尊重知识的规律性,突出训练目标的层次性。

在习题编排上,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真正体现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引发思考、启迪思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4.本书的编写,力求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尽可能使用人性化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培养兴趣和发散思维人手,努力使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可读性。

5.在设计上大胆创新,呈现方式生动、新颖。

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富有启发性的表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6.尽量选取热点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典型问题来编写习题,注重知识的时效性、时代性和题目、题材的典型性。

7.注重拓宽学生课内外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贴近实践,在生活中去感悟、去认知、去讨论、去参与,以达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目的。

开放性的练习,开放性的答案,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8.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重在体现知识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围绕教材改革的突破点进行结构设计,体现探究的思路。

能够通过学生活动(包括动手、动脑、动口)和学习的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旁,是鲜活、有趣的。

9.评价方式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既有记分式,也有自我评价式。

力求全面、客观,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10.客观表述基本地理事实,并能立足国情,高瞻远瞩,使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在本书中有机结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2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24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教学目标: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出示课件教师: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某个地区景观图。

(展示课件)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国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二、新授:教师出示教学目标:教师讲授:通过景观的播放,我们可以简单看到西北地区的各种风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感觉到西北的广袤、大片的沙漠、还有哈密瓜和葡萄……(各抒己见)(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教师提问:确实西北地区这里有辽阔的草原,还有雄浑的大漠,那么这个区域到底在哪里呢?请大家对照《中国地形图》,结合已有知识,描画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下发图片页面。

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结合图描画并分析回答。

说明西北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提问:从我们截取的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看,认识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并结合图示来分析本区地形的分布。

1、西北地区的地形学生:结合图示的分析,在图上圈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并自主探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分布特征。

师生小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北向南有三列山脉,并且中间还有两个盆地,根据分布特点,概括其特点是“三山夹两盆”2、西北地区的气候过渡:认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除了要分析这个地区的地形外,还要分析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师:结合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景观图,以及课件展示的乌鲁木齐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还有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得出本区的气候比较干旱。

为何这里干旱?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材料,以及课本知识内容,回答分析。

师生小结:通过观察,了解到西北地区是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西北地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因此西北地区的降水会比较少,再加上西北地区周围还有很多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东部海洋上的湿润水汽,所以环境比较干旱。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沙漠、草原、盆地等,以及这些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如高海拔、低温、缺氧等,并了解这些特征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开发与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2. 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对生态和生活的影响。

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开发与保护。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西北地区沙漠、草原、盆地等环境的形成及对生活的影响。

2. 理解青藏地区高海拔、低温、缺氧等特征的形成及对生态和生活的影响。

3. 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

2.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特征。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特征,以及这些特点和特征对当地生态和生活的影响。

3.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如新疆的沙漠化问题、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等,分析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实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发展的支持。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在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成功案例。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我国的地域差异教案 晋教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我国的地域差异教案 晋教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五章我国的地域差异》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X围及划分原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2.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4.明确西北地区的X围和地形特点;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5.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X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7.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教学重点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4.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2.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我国各地景观图片导入,说明环境的差异性,我国分四大区域划分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让学生了解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

板书:一、四大地理区域二.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学生读课文主要结合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环抱之中,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

盐矿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昆仑山脉是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山脉,公格尔是最高峰,北坡峻巍,南坡平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做题:识记本节所学内容
选做题:填写填充图
2)为什么我 国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结论】青藏地区纬度低,海拔高,由“高“生”寒“,这一突出的特征影响了其他自然条件的特点及人类活动。
㈢学习西北地区(4—5页)
1.阅读4、5页文字,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观察图5.6,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葛儿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等地理事物
【回顾旧知】
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般从哪几方面进行?
【自主学习】
㈠认识四大地理区(1页)
1.我国可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2.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㈡学习青藏地区(2—4页)
1.阅读2—4页文字,明确填空内容。
1)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2地球“四极”指、、和。
3)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内陆湖是,俗称,是我国第大咸水湖。
3.简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4.读图5.7,想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结论】(1)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2)青藏、西 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等原因,使得这些地区地广人稀。
A地理纬度较高B地势高C冰川、雪峰多D、风大、气温低
()6.太阳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应用前景广阔。下列地区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A.湟水B.雅鲁藏布江C.塔里木河D.黄河
()8.被称为“聚宝盆”的是: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青海湖,纳木错等等地理事物。
(2)找出青藏地区 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3)找出青藏地区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4)青藏高原与世界其他大高原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5)青藏地区是哪些河流的发源 地?
(6)
3.阅读P3—4“信息传递”回答问题。
1)为什么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14.下列关于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西部、甘肃省西南部和新疆的南部边缘
B.青藏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5000多米
C.青藏地区受地势影响形成了日照时数多,气温高,年较差小而日较差大的高原气候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湿润多雨,自然条件优越,能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5.1我国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
1.阅读“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运用地图能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划分依据。
2.能在图上指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联系实际能说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4.通过学习知道由于我国国土广袤,所以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在祖国大地不同地区,孕育出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15.当澳大利亚首都某中学举办圣诞晚会的时候,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黑龙江正值封冻期,且冰层厚度大于辽河。
B.黄河中下游的人民正密切关注着黄河水位的比,随时准备抗洪抢险。
C.塔里木河进入一年中的丰水期,当地人民正积极引水灌溉发展绿洲农业。
D.长江三峡库区水位高于半年前,是发电的最好季节()
作业布置
二、学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问题导入】
在西藏公路还是零的年代,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姑娘出嫁远方,马道又远又长;翻过三座高山,趟过三条大江;走了三十三天哟,才进新郎帐房。”我国新疆有一句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两则民谣说明了当地的环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谈一谈形成原因。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2.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一次是: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草原—森林—荒漠C荒漠—草原—森林D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13.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划分 的依据是:A地 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不同
B.地形,气候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C年降水量分布的不同D农业和牧业自然区域的不 同
()9.西北地区 的地表植被从东到西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
()10.三江源地 区有“中华水塔”之称,其中三江指的是: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D.黄河、珠江、澜沧江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自然风光是:
4)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号称“ ”。
5)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因资源储量丰富,有之称。
6)我国盛夏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7)我国最长、最宽、最典型的南北走向的山脉是,因横隔交通而得名,其间汹涌澎湃的、、并肩南下,形成三江并流的景观。
8)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有“”之称。
2.读图5.2,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降水少东西差异大

(西)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东)
自我评分
评分项目
小组合作表现
自学能力
答题
组长评分
自评分
总分
【课后反馈】
我的疑惑
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
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山脉:①②
③④⑤
⑥⑦。
地形区:A盆地,
B盆地,C高原。
(2)图示的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它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上,有我国著名的牧区________和;从行政区划来说,范围涉及______自治区、________自治区、_______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区。
畜牧业和
灌溉农业
当堂检测
1.依据各地的、和的不同,可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1)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柴达木盆地、金沙江(长江上游)、
学习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首先在政区图上确定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等)和范围;第二,在地形图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动物和自 然资源等)第三,在专题地图或其他图文资料上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方面分析该地的生产活动,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及文体 活动等方面分析当地居民的生活活动);第四,分析该区域目前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合交流】
1.完成课本第六页积极参与第1题。
2.读图读图,1.完成课本第六页积极参与第2题。
仔细阅读教材4页—5页的文字,根据提供的问题,在文中找寻,勾画。
先自主思考填写,再针对疑问小组交流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知识小结】
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两青藏地区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大地形 阻挡干牧业为主

域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河流少,多内流河
()2.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三峡库区
( )3.有利于保护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是()
A经营管理粗放B超载放牧C盲目开垦D退耕还林还草
( )4.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不足B水源不足C光照条件不足D化肥农药不足
( )5.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